-
當前位置:首頁 > 創(chuàng)意學院 > 技術 > 專題列表 > 正文
大概念的認識(大概念的含義)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大概念的認識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ChatGPT國內免費在線使用,一鍵生成原創(chuàng)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計劃、工作報告、論文、代碼、作文、做題和對話答疑等等
只需要輸入關鍵詞,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內容,越精準,寫出的就越詳細,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線網頁版、PC客戶端
本文目錄:
一、說明怎樣圍繞大概念開展教學
1、提煉某些內容所指向的大概念面對具體教學內容時,首先要審視教材識別,確定本教學內容及本單元所指向的大概念和所對應的具體概念。
2、采用上下位學習的方式設計教學。一個大概念的建構需要多個典型事實和具體概念的支撐,對于教材中提供的每一個典型事實和具體概念,這就要采用上下位學習的方式設計教學。
擴展資料:
科學大概念:
1、科學大概念是與科學中一些具體的小概念相對而言的一個術語。在科學學習中,經常會引導學生觀察一些科學現(xiàn)象 ,發(fā)現(xiàn)一些科學事實,并針對這些現(xiàn)象或事實歸納出一些科學概念。
2、固體的概念是身體表面有羽毛的卵生動物,一般都是鳥的描述性概念。這類概念反映的都是自然界特定的事物、現(xiàn)象和事實,我們稱之為“具體概念”或“小概念”。
2、大概念不是對科學現(xiàn)象或科學事實的描述,它是在具體科學概念的基礎上形成的,對科學事實和為宏觀和概括性的認識,是事物或現(xiàn)象之間存在的一些普適性的特點或規(guī)律。
二、什么是學科大概念
學科大概念是指向具體學科知識背后的更為本質、更為核心的概念或思想,它建立了不同的學科知識間的縱橫聯(lián)系。
以大概念為視角分析教學內容、確定單元、圍繞大概念系統(tǒng)規(guī)劃進階式教學目標、確定單元教學結構、實施單元教學評價,能夠賦予單元教學以實質性的意義,是知識轉化為能力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
三、大概念:教學生像專家一樣思考,首先得自己這樣思考
在日常課堂中落實核心素養(yǎng),具有追求“真、善、美”的終極意義。大概念教學,教學生像專家一樣思考,首先得自己這樣思考。
大概念教學,是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方法。所謂“大概念”,浙江大學教育學博士劉輝說, 它是反應專家思維方式的概念、觀念和命題,它具有生活價值。反映專家思維,蘊含了思維的結構,具有生活價值。 她強調要在大概念視角下進行單元整體教學,特別要重視真實情境的問題解決與專家思維的培養(yǎng)。
這里最難的是專家思維, 何謂專家思維?用通俗一點兒的話講,就是不僅要教“是什么”,還要像專家一樣問“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論?” 。如“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也蘊含了專家思維的底色。
最近我們學習“近似數(shù)”, 近似數(shù)是學生估算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啟蒙。估算素養(yǎng)課標中是這樣講的:“能夠根據不同的場景對數(shù)量、時間、貨幣等進行估算”,其相對應的大概念是“估算是以部分作為單位對整體進行推斷,估算的精度受到所選取單位的影響”“估算的效率和質量存在一定的矛盾關系,根據不同的要求取得兩者之間的平衡?!?
那么基于此大概念,如何培養(yǎng)學生像專家一樣思考呢? 首先我們自己得像專家一樣思考。 對于“近似數(shù)”,我覺得設計教學方案之前,重點要想清楚這樣兩個問題:第一、學生之前學過哪些與估計或者估算有關的內容;第二、本內容的教學目標及學習近似數(shù)的現(xiàn)實意義。 只有教師搞清楚了這些,才有可能把學生往“像專家一樣思考”的路上引。
第一個問題:學生之前沒有正式學過近似數(shù),但是在一年級和二年級上冊,已經在幾個地方滲透過“大約”“估計”“接近”等內容。具體如下(一下和二上教材):
第二、本內容的教學目標及現(xiàn)實意義。 比起知識目標,我們更要側重思考“近似數(shù)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哪些意義”,“它與準確數(shù)的區(qū)別是什么”“為什么學了準確數(shù)還要學近似數(shù)”,這些問題是近似數(shù)的“道”而非“術”。 學生只有感悟到這些,才能更好去發(fā)現(xiàn)找近似數(shù)的方法。因此,我們理解,大概念是真正能夠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理念。
好,想清楚了上述重點問題,就可以圍繞“大概念”重點思考在“近似數(shù)”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像專家一樣思考了。
近似數(shù)在生活中應用廣泛,有著非常強的現(xiàn)實意義。同時它也是培養(yǎng)學生數(shù)感的重要途徑,是用估算解決問題的基礎。我在教學中,重點做了這樣幾件事:
首先,讓學生圍繞“近似數(shù)”提出問題。 問:對于近似數(shù),你們有什么問題嗎?學生一下子提出了很多問題,比如“什么是近似數(shù)”“近似數(shù)有什么特點”“近似數(shù)跟我們學過的數(shù)有什么不同嗎”“近似數(shù)有什么用”“怎么找到近似數(shù)”“它為什么叫這個名字”“近似數(shù)有相鄰數(shù)嗎”等等。仔細分析這些問題,學生已經將近似數(shù)學習過程中要涉及到的內容基本都提出來了。只有他們帶著問題去學,然后又你弄懂了這些問題,他才會在心里構建起一座近似數(shù)的山峰,學生學完后是站在山峰上去看近似數(shù)的,而不是用仰視的目光去看。這樣,他們才能將“數(shù)的認識”的相關知識結構化,從而開始像專家一樣的思考。
其次,為了滲透估算對應的大概念 “估算是以部分作為單位對整體進行推斷,估算的精度受到所選取單位的影響”“估算的效率和質量存在一定的矛盾關系,根據不同的要求取得兩者之間的平衡?!?翻譯成大白話就是:通過估算得到的近似數(shù),其精確程度與選取靠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整萬......有關。近似數(shù)的精度是要根據具體的情境來做出選擇的,不能僵硬的處理。
據此,在處理例題“有9985名運動員參加本屆全運會”和“將近10000人”這兩個信息時,我首先讓他們在數(shù)軸上找到9985的大概位置(這個行為本身就有估計的意識在里面),其次是問:這兩個數(shù)的說法有什么不同和相同?(找不同是教材上的基本要求,而找相同則是我引導學生對這兩個數(shù)的深入挖掘),再次我追問:除了9985可以估成近似數(shù)10000外,還有哪些數(shù)也可以估計成10000呢?(這個問題在引導學生進行延展,他們列舉了很多,但都是1000以內的數(shù)),于是我繼續(xù)追問:比10000大的數(shù)可以嗎?(他們開始說不可以,思考一下后又說可以,開始結合情境舉例子來說明比10000大的數(shù)也可以。)
如果僅僅停留于此,那么我認為還停留在“術”的層面,所以我設計了下面的問題讓學生悟“道”:如果參加全運會的運動員只有9920人,你們又會怎么招他的近似數(shù)呢?(此時出現(xiàn)兩種方案:一種說大約是9900人,一種說將近10000人,這正是我想要的情況。)這兩種說法,如果是你向別人介紹都可以選擇,那么你們認為兩種說法有什么不同嗎?于是學生展開了討論。
生:前一種說大約9900人,只跟準確數(shù)相差20人。后一種跟準確數(shù)相差了80人。
生聽他這么一說,馬上“哦哦哦,我明白了”,要求發(fā)言:“我們覺得它們跟準確數(shù)相差的不一樣,一個誤差大點兒,一個誤差小點兒”。
聽完,我馬上抓住他說的“誤差”。問:“你理解的誤差是什么?”
生:“誤差就是差”。
生:他說的“誤差”就是跟準確數(shù)有點兒差距。不是真正的數(shù)。
我:哦,你很了不起也!居然發(fā)現(xiàn)近似數(shù)不是真正的數(shù),我理解你的意思是說它是一個虛擬的數(shù),對么?
生:是的。
我:好的,你們認為就是不管你們把9920當成9900,還是當成10000,這兩個都是一個虛擬的數(shù),只是接近準確數(shù)的整千或整萬數(shù)。對嗎?
生:你們認為把9920的近似數(shù)看成9900和10000,哪一種比較好?
生:我覺得看成10000比較好,因為好記,簡單。
生:我覺得看成9900也不錯,也好記,而且跟9920還很接近。
我:兩種意見,你們其他同學呢?
生:我覺得兩種都可以,看成9900是整百數(shù),10000是整萬數(shù)。
生:對對對,我也覺得,就是看具體情況。如果是運動員的話,幾千個人相差幾十個也什么關系。
生:我也覺得,都只相差幾十個人。
生:我覺得與準確數(shù)相差不大都可以。
我:我覺得你們說的有道理,這兩種近似數(shù)只是精確的程度不一樣,但是在這個情景里面,兩種說法都可以??磥恚茢?shù)到底估成多少,還需要結合情境來看,對嗎?
討論進行到這里,學生對大概念 “估算是以部分作為單位對整體進行推斷,估算的精度受到所選取單位的影響”“估算的效率和質量存在一定的矛盾關系,根據不同的要求取得兩者之間的平衡。”就有了比較深刻的理解。他們對什么是之前提出的那些問題,心中就有了答案。這個答案,不是我教的,而是我引的,引導他們通過感悟得到了結論。
大概念教學,是在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框架下進行的,大概念最主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像專家一樣思考。以前說,教給學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后來又說,教給學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股源源不斷流淌的水。新的課標發(fā)布,標志著這股水再次提純升級,我們要把專家的這些理念落地生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況,現(xiàn)在的專家熱衷于創(chuàng)造很多新的詞匯,如果不能真正沉下心來,消化吸收,搞清楚專家說的到底是什么,那么可能教書教到最后真的會成為教書匠,越老越迂腐了。
四、對大概念的認識是什么
彼此多交流
讓你不要多想
凡事往好的方面考慮
這樣才能放松心情
以上就是關于大概念的認識相關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問題,您也可以聯(lián)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容。
推薦閱讀:
數(shù)學大概念教學是什么意思(數(shù)學大概念教學是什么意思?。?/a>
廣州設計師的工資大概多少(廣州設計師的工資大概多少錢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