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創(chuàng)意學院 > 景觀設計 > 專題列表 > 正文
湛江自建房綠化景觀設計(湛江自建房綠化景觀設計招標)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湛江自建房綠化景觀設計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開始之前先推薦一個非常厲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鍵生成原創(chuàng)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計劃、工作報告、論文、代碼、作文、做題和對話答疑等等
只需要輸入關鍵詞,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內容,越精準,寫出的就越詳細,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線網頁版、PC客戶端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優(yōu)秀的企業(yè),服務客戶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景觀設計相關業(yè)務請撥打電話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錄:
一、屋頂花園景觀設計要點解析?
近年來屋頂綠化是業(yè)內比較關注的問題。將普通的未被使用的屋頂區(qū)域設計為屋頂綠化,尤其是作為公共娛樂和運動建筑的屋頂,不僅充分利用寶貴的空間,也降低了購買土地的費用,也營造了一個環(huán)境優(yōu)美、寧靜的休閑空間。
屋頂綠化幫助過濾灰塵和煙霧顆粒,從大氣和雨水中吸收危害性物質,并將其從土壤中去除。屋頂綠化保護防水層不受氣候、紫外線以及其他損傷,大大延長了建筑的使用壽命。夏熱冬冷地區(qū)裸露屋頂在夏天高溫時可以達到100℃以上,而夜間降至20℃以下,在這種溫度的變化中,屋頂的防水卷材始終處于一種疲勞的狀態(tài),很容易發(fā)生破壞。由于屋頂綠化系統所具備的蒸發(fā)、陰涼和大氣循環(huán)的冷卻效應,一個屋頂綠化最高溫度為25℃,并且降溫緩慢。屋頂綠化至少可以減少3分貝噪聲,同時隔絕噪聲效能達到8分貝。對于建筑物的頂層至少能夠節(jié)省50%用于空調的能源,可以節(jié)省50%的冬季供暖能源。屋頂綠化能夠改善局部地區(qū)的小環(huán)境,夏天熱的時候能夠局部降低該區(qū)大氣的濕度和溫度,從而形成一個令人舒適的小氣候。小氣候的生成改善了大氣的質量,減少大氣污染。屋頂綠色植物蒸騰作用產生的水與大氣接觸,起到冷卻大氣的作用。屋頂的綠色植物凈化了大氣,減少了大氣中的污染成分的產生??傊蓓斁G化對城市環(huán)境地改善起到積極的作用。
1.屋頂防水層的構造
防水層是建筑物種植的關鍵構造層。防水層失敗將無法進行種植,而且防水層掩埋于種植層以下,翻修的代價很大,故防水層設防標準應滿足《屋而工程技術規(guī)范》中一、二級防水設防要求。即采用兩道以上防水設防,防水層有效使用壽命要盡可能的長。采用HDPE材料排水板,HDPE材料具有柔韌性高、抗拉強度高、拉伸延伸力大、耐腐蝕、耐植物根刺的特性。對沉降不統一的造成開裂能隨裂縫而延伸,并且保護防水層不因氧化而老化,使防水層保持長期的柔韌性,達到對建筑長期穩(wěn)定的保護。HDPE排水保護板具有透氣、保溫的功能,解決了車庫頂板及屋頂種植缺乏地氣造成植物枯死的難題。隔墻、隔層具有明顯的節(jié)能保溫及降低噪音功能,地面、地下、墻面起到很好的通風、透氣、防潮功能。此材料使用年限可達100年以上,可在80℃-60℃的溫度范圍內長期使用,是一種基本不受外界影響的高級耐久性,排水防水材料。HDPE屬于環(huán)保型原料對水源,生態(tài)環(huán)境及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污染和損害。
2.生態(tài)袋
按照植物對土壤的要求,種植土層失水過速,植物容易缺水干枯,種植土層含水過量又會造成植物爛根而影響生長。所以,以往設置排水層為125px厚河卵石,河卵石上鋪一道濾水層,上而再鋪3-125px厚膨潤土,以達到儲、排水之目的。夏熱冬冷地區(qū)采用的生態(tài)袋是一種無紡織的土工布料,它是由聚丙烯人造纖維材料針刺成網的高強度平而穩(wěn)定的材料。這種特殊配制的聚丙烯能抗紫外線的侵蝕,不受土壤中化學物質的影響。這種材料不會發(fā)生質變或腐爛,永久不可降解并可抵抗蟲害的侵蝕而且此材料使用年限可達120年以上。生態(tài)袋有過濾功能,透水不透土,具備水土保持的關鍵特性,對植物還有固根保護作用。
3.種植層
種植土的選用和配置應滿足重量輕、持水量大、通風排水性能好、營養(yǎng)適中、清潔無毒、材料來源廣、且價格便宜等優(yōu)點。本文采用的人工配制種植土種類有:
(1)黃泥、泥炭土、珍珠巖人工合成土,按體積比6:2:2配制,其容重達800-1000 kg/m2。
(2)泥炭土、微生物有機肥、珍珠巖6:3:1比例組合的無土栽培配方。其干重為200 kg/m2,飽和濕重為450 kg/m2。
種植層厚度選擇:花草、蔬菜等淺根系植物15-750px(還可據花草種類不同選擇超薄型如生態(tài)袋或淺埋土層250px厚);小灌木35-1250px(如設置生態(tài)袋樹池可減少覆土至50750px);大灌木101500px;喬木根深、冠大需覆土1 m左右或設置生態(tài)袋樹池可減少覆土至30-1250px。
綠化屋而的平而布置是根據建筑物的環(huán)境條件、建設規(guī)模的大小、使用功能和要求進行綠化和設施的平而組合和空間設計。
4.平面設計
屋頂是建筑物避免受雨霧,日曬等自然因素影響的構造層,綠化屋頂由綠化覆土層、而層和承重層3部分組成。它應該滿足承重、保溫、防水、美觀和環(huán)保的要求。平而布置的形式有規(guī)則式、自然式和混和式。梯屋是屋而花園的總入口,是屋頂花園的起點,布置6-20㎡的休息休閑平臺,其次依次布置架空的交通道、種植池、集水池、小臺階和花臺。種植池約占天而總而積的60%-70%,交通道寬600-800 mm。綠化屋頂要作女兒墻,女兒墻要保護人員的安全,并對建筑方而起裝飾作用,一般屋頂女兒墻高設為1300 mm,因為要加上覆土高度,因此綠化屋頂女兒墻高一般為1500-1300 mm。種植土屋而在沿女兒墻及中間縱橫小于等于6m設專道,600mm高,蓋板600mm*600mm*40mm。C20混凝土用兩道115 mm磚墻架空蓋板比種植土高出50 mm,底部設出水口,從女兒墻穿出平屋頂。
5.種植區(qū)的設計
屋頂綠化要保持一定數量的植物,就必須在屋頂上建筑能使各類植物賴以生長的種植區(qū)?;ǔ?壇、臺)常見的有方形、長方形、圓形、菱形、梅花形等,采用哪種圖形,應根據屋頂具體環(huán)境和場地選用。池壁高度要根據種植物品種而定,植被只需10-20 cm的種植土即可生長;大型喬木需2500px以上的種植土,才能保證樹木的正常生長環(huán)境,適合于各種植物的特性。種植池的高矮還與屋頂承重能力有關。自然式種植區(qū):在一些大型屋頂花園中,特別是與建筑物同步建造的屋頂花園多采用自然式種植池,提供了較大的植物生長環(huán)境,適合于各種植物的特性。種植區(qū)是屋頂園林工程中的重要部分,它不僅占地而積大,工程量大,而且關系到屋頂花園主景—植物的生長。
6.屋頂綠化的水體設計
水是綠化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是園林構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屋頂載荷允許范圍內,可以考慮設計水體,屋頂綠化中,各種水體是重要組成部分,水體更是常用的造景手法。水池:屋頂花園中的水池因受到場地和承重限制,多建造成淺矮小型觀賞池。其形狀隨造園基調可建成自由式或各種幾何形,池深度為300-500mm。為了保持屋頂池水質清潔,水池底可用水泥抹而、馬賽克或而磚飾而。屋頂水池的水體積較小,為保證其水質潔凈可以結合噴泉,使用循環(huán)水系統,既可節(jié)約用水,又可經常保持水質清澈。
7.屋頂綠化排水防水設計
屋而綠化適用于坡度不大于3%的平屋頂,屋而防水等級為1-2級,耐用年限為25年以上。防水層應選用耐腐蝕,耐穿刺性能好的材料。平屋頂宜采用結構找坡。天溝、檐溝縱向坡度不應小于2%,溝底落差不得超過200 mm。種植屋而四周應設圍護墻及泄水管、排水管和人行通道。種植屋而上的種植介質四周應設擋墻,擋墻下部應設泄水孔。種植土厚度:種植草皮時100-200 mm;種植灌木時300-500 mm。平屋頂檐部做法指與屋而交接處的做法。這部分不但應滿足技術方而(如排水,綠化覆土防水)的要求,也要考慮建筑藝術方而的要求。
更多關于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制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二、綠色建筑的綠化設計建筑工程介紹?
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節(jié)約資源,節(jié)能、節(jié)地、節(jié)水、節(jié)材 、保護環(huán)境和減少污染,提供健康適用、高效使用,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綠色建筑的綠化設計是如何的呢?下面是建筑網帶來的關于綠色建筑的綠化設計的具體內容介紹以供參考。
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強城市綠化建設的通知》中確定的城市綠化工作目標和主要任務,并考慮到中高層和高層建筑的建設因素,對南區(qū)住區(qū)提高綠地率標準。公共建筑由于類別和功能差別較大,應根據各自的設計規(guī)范執(zhí)行綠地率標準。
綠地率系指住區(qū)范圍內各類綠地面積的總和占住區(qū)用地面積的比率(%)。“綠地率”是衡量住區(qū)環(huán)境質量的重要標志之一。根據我國居住區(qū)規(guī)劃的實踐,當綠地率為30%時可達到較好的空間環(huán)境效果。該指標是經綜合分析居住區(qū)建筑層數、密度、房屋間距等相關指標及可行性研究后確定的。
各類綠地面積包括公共綠地、宅旁綠地、公共服務設施所屬綠地和道路綠地(道路紅線內的綠地),其中包括滿足當地綠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頂建筑的屋頂綠化,不包括其他屋頂、曬臺的人工綠地。
“人均公共綠地指標”是住區(qū)內構建適應不同居住對象游憩活動空間的前提條件,也是適應居民日常不同層次的游憩活動需要、優(yōu)化住區(qū)空間環(huán)境、提升環(huán)境質量的基本條件。根據《住宅性能評定技術標準》GB/T 50632-2005第5.4.2條和附錄表B23的規(guī)定,本規(guī)范適當提高了人均公共綠地面積指標。
建筑散地,停車位,墻面,平臺,屋頂和陽臺等部位應充分進行綠化,既可增加綠化量,又不影響建筑及設施的使用。
老樹成活率應≥98%,新樹成活率應≥85%。
植物的配置應能體現地方特色,體現本地區(qū)植物資源的豐富程度和特色植物景觀等方面的特點,同時,應采用包含喬、灌、草相結合的復層綠化,以形成富有層次的具有良好生態(tài)效益的綠化體系。綠化應以喬木為主體,喬、灌、草結構合理,以提高綠地的空間利用率、增加綠量,使有限的綠地發(fā)揮最大的生態(tài)效益和景觀效益。喬木產生的生態(tài)效益遠遠大于灌木和草坪等產生的生態(tài)效益,不但可以改善住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還可為居民提供遮陽、游憩的良好條件。每100m2綠地上喬木量不應少于3.5株的標準參照了地方標準《廣西綠色建筑評價》DB45/T 567-2009的規(guī)定。
棕櫚科喬木40年的CO2固定量為410kg/㎡,不能滿足600kg/㎡的基準值要求,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空氣質量貢獻率遠不如本地植物的喬木諸如榕樹等樹種,應慎重選擇。
考慮區(qū)域氣候的特點,對南北區(qū)木本植物種類豐富度提出不同要求。
公共綠地應采用集中與分散、大小相結合的布局方式,以適應不同居住對象的要求。集中綠地應滿足的基本要求:寬度不小于8m,面積不小于400m2,以利于綠地內基本設施的設置和游憩要求。為確保老人和兒童在綠地和室外公共活動區(qū)的健康活動,要求40%的上述區(qū)域在大寒日獲得不少于1小時的連續(xù)日照。
增強地面透水能力,可緩解城市及住區(qū)氣溫升高和氣候干燥狀況,降低熱島效應,調節(jié)微小氣候,增加場地雨水與地下水涵養(yǎng),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及強化天然降水的地下滲透能力,補充地下水量,減少因地下水位下降造成的地面下陷,減輕排水系統負荷,減少雨水的尖峰徑流量,改善排水狀況。
本條中透水地面是指鋪設透水材料的硬質地面。
草坪坡度應滿足防排水的要求,綠化喬木不應影響建筑采光,如選用根系較為發(fā)達的樹種,還應加大距建筑外墻的距離。
平臺綠化應考慮不同植物的生長要求和結構安全要求,以確保植物的良好生長。
更多關于標書代寫制作,提升中標率,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
三、室外環(huán)境綠化設計建筑工程介紹?
綠色建筑是我國實施21世紀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綠色建筑在發(fā)展原則上堅持可持續(xù)發(fā)展,在理念上貫徹綠色平衡,在整體設計上講究科學。那綠色建筑室外環(huán)境綠化設計又是怎樣的呢?以下是中達咨詢帶來關于室外環(huán)境綠化設計的具體內容以供參考。
在建筑設計中應充分利用綠化這一有效的生態(tài)因子,為居民創(chuàng)造出高質量生活環(huán)境。
1)建筑四周綠化。在夏季,地面受到的輻射熱反射到外墻和窗戶的熱量約占總熱量的一半,為了降低這部分從地面來的反射熱,適宜在建筑物室外種植灌木和草坪,盡量減少反射到房間的熱量。對于冬季寒冷的地方,適宜種植落葉性植物。
2)建筑立面綠化。通過種植攀緣性植物使墻面綠化,如常春藤和野葡萄屬于自攀緣性植物,不需要其他輔助支持物,常春藤可以生長30m高的墻面,野葡萄可以長到15m左右,可減少熱輻射,對建筑物裝飾性也很好,可以使高大的建筑物更具有特色。
3)陽臺與屋頂綠化。陽臺是室內與室外自然接觸的媒介,陽臺綠化不僅能使室內獲得良好的景觀,而且也豐富了建筑立面造型并美化城市景觀。陽臺有凹、凸及半凹半凸三種形式,形成不同的日照及通風情況,產生不同的小氣候。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喜陽還是喜陰,喜潮濕還是抗干旱的不同品種的植物。陽臺綠化注意植物的高度,不要影響通風和采光。屋頂綠化給居民的升華環(huán)境以綠色情趣的享受,它對人們心理的作用比其他物質享受更為深遠。此外屋頂綠化具有蓄水,減少廢水排放,還可以保溫隔熱、隔聲等作用。
更多關于標書代寫制作,提升中標率,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
四、園林綠化的作用-園林景觀設計理念
園林綠化的作用-園林景觀設計理念
要做好園林綠化工作,首先要因地制宜,逐步引入適應當地氣候環(huán)境的園林綠化植物,喬、灌、花、草有機搭配,合理布局,并依據園林種植設計的目的和要求,加以合理的搭配,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園林綠化景觀,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園林綠地的綜合功能。
一、園林綠化的景觀功能與作用
通常來說,園林綠化既能優(yōu)化環(huán)境、空氣還可以為人們提供良好的文化、休閑娛樂活動場所,同時也符合景觀的空間構成、藝術構圖的需要,在園林空間藝術表現中具有突出的作用。與山、水、建筑其他園林要素相比,園林綠化造景優(yōu)點很多,主要包括:
1)造價低;
2)建設的時間短;
3)能保持原有景區(qū)風格不被破壞。
在實際過程中其可以起到降低氣溫、調節(jié)濕度、遮陽防曬、防風抗風、減弱噪聲和有害折射、滯塵防污染、凈化空氣、提高大氣層中含氧的元素等等重大作用,從而改善和提高生態(tài)環(huán)境質量。另外,園林綠化還能很好地起到分隔室內外空間的作用,使空間“隔而不斷”,既滿足了人們生活上私密性的要求,又滿足了其社會性的公共景觀要求。合理配置植物,營造“春花、夏蔭、秋實、冬青”的四季景觀,可令人們賞心悅目,享受大自然給予的一切。
二、園林綠化景觀的規(guī)劃設計理念
2.1 統一規(guī)劃,合理布局
綠地種類多:有城市綠地、小區(qū)中心綠地、專用綠地、道路綠地、宅旁和院落綠地、街頭綠地等,且規(guī)模不一、功能各異。在進行綠化景觀規(guī)劃設計時,應統一考慮地塊整體設計定位的前提下,根據使用度高與功能性強要求,合理協調配置綠化景觀,以形成一個完整的景觀綠化體系。
2.2 因地制宜,合理利用
所謂合理利用就是要最大程度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并適當保留原有的樹木,特別是古樹名木及成年樹木,這樣不僅可以減少資金的投入,而且顯得更加親近自然。在園林植物的選擇上,要以鄉(xiāng)土植物為主,適當選擇一些外地植物,以豐富品種結構。
2.3 以人為本,科學設計
綠化景觀的規(guī)劃設計要充分考慮居民對通風、光線、日照的需求。要在綠地系統中形成開放性格局,使人們休閑、運動、交流等活動能融合在園林綠化景觀中,可以隨時隨地享受到陽光雨露、鳥語花香,營造出一個優(yōu)美、安全、舒適的生活空間。
2.4 融合生態(tài)理念
要運用植物造景的藝術手法,營造復式種植結構,增加園林綠化量;還可利用藤木植物如炮仗花、爬墻虎、常春藤、紫藤、凌霄、綠蘿等攀爬建筑物、小品、花架、結構上來弱化建筑形體生硬的幾何線條,增加空間的綠化、美化和彩化效果;有條件的小區(qū),可以建造屋頂花園,提高生態(tài)效果,提倡低碳環(huán)保。
2.5 設計手法自然
綠化景觀的規(guī)劃設計除了滿足視覺效果外,還應營造其他感官效果,如通過合理的植物布局,招鳥引蟲,營造清脆的鳥鳴聲、樹木的沙沙聲、昆蟲的呢喃聲。要依據整個地塊規(guī)劃的中軸線和園路、曲徑布設植物景觀,以花境、組合的設計手法使各個植景群隨園路的開合間隔變化,步移景異,避免同一景觀給人造成視覺上的疲倦感。
三、園林綠化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園林綠化在植物的選擇上以喬木、灌木、地被、草坪為主,多種元素的組合搭配增加了綠化空間層次結構,使植物不同類型間優(yōu)缺互補,達到相對穩(wěn)定的園林覆蓋層,創(chuàng)造豐富的人工植物群落??臻g層次結構是怎樣在景觀格局中體現的,如大樹與矮綠籬配植,大樹顯得更高大,矮綠籬則更小巧可愛;曲線體與直線體組織在一起,直線體顯得更加纖細尖銳和端莊敏捷,曲線體則更豐滿柔和,生機勃勃。在布局上要有疏密之分,在體量上要有大小之別,豎向上要有高低之差。在層次上既要上下考慮,又要左右配合。植物立體景觀布局時,雖考慮對比變化,和諧統一也不容忽視。觀賞者隨著視線的移動,達到步移景異效果的同時,又要自然而然地進入預設的空間序列,而不感到突兀。
在實際設計中,植物的材料和肌理也是主要因素,不同的材料,其肌理也不同。在造型藝術中,肌理起著裝飾性或功能性的作用,不容忽視。一般來說,植物樹形有圓形、圓柱形、垂枝形、尖塔形、卵形等,在立體布局群體景觀時,應注意樹形結構間的對比調和以及輪廓人際線的`變化,才能構成優(yōu)美的圖畫。利用植物的各種自然特征,如色彩、形態(tài)、大小、質地、季相變化等,本身就可以構成各種各樣的自然空間,再根據園林中各種功能的需要,與小品、山石、地形等的結合,更能夠創(chuàng)造出豐富多變的立體空間視覺效果。
在一定區(qū)域范圍內,人的視線如果高于四周的植物,設計師可以用低矮的灌木、地被植物、草木花卉、草坪等元素設計出開敞空間。開放式綠地、城市公園等開敞型空間就是利用視線通透、視野開闊來達到凈化都市人心靈空間的效果。又如,從公園的入口進入另一個區(qū)域,設計師常常會在開敞入口的某一朝向用植物或小品來阻擋人們的視線,待人們繞過障礙景物,進入另一個空間就會有另一種心境,豁然開朗。用植物封閉垂直面,開敞頂平面,就形成了立體的垂直空間。這種半開敞空間的封閉面能夠抑制人們的視線,從而引導空間的方向,達到“障景”的效果。分枝點較低、樹冠緊湊的中小喬木形成的樹列,修剪整齊的綠籬都可以構成垂直空間,極易產生“夾景”效果,來突出軸線頂端的景觀,狹長的垂直空間可以引導游人的行走路線,對空間端部的景物也起到了遮丑顯美、加深空間感的效果。
景觀的空間布局在優(yōu)化植物配置的同時也要借助地形、山石、小品等園林要素來共同完成。園林中的山石因其具有形式美、意境美和韻味美而富有極高的審美價值,被認為是“立體的畫”“無聲的詩”。在古典園林中,經??梢栽谕ピ旱娜肟?、中心等視線集中的地方看到特置的大塊獨立山石;山石也經常被安置于居住區(qū)的入口、公園某一個主景區(qū)、草坪的一角或軸線的焦點等地方以形成醒目的點綴之景。低矮的常綠草木植物或宿根花卉則層層疊疊、疏密有致地栽植在山石周圍,作為背景烘托或作為前置襯托,形成層次分明、靜中有動的園林景觀,精巧而耐人尋味,良好的植物景觀也恰當地輔助了山石的點景功能。
在各大城市的景觀建設中,都比較注重園林綠化的配置及自我個性的體現。在深圳特區(qū),由于它地處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生態(tài)風景林建設就具有巨大的生物多樣性發(fā)展?jié)摿?。因此,在樹種配置原則上,深圳以小群落混交方式為主,因地制宜采取慢生樹種與速生、伴生樹種相結合,耐陰樹種與中、喜光樹種相匹配,上層樹種與下層樹種相配套,生態(tài)型樹種與景觀型樹種合理配置,在可能的污染源附近配置相應的抗污染樹種,進行施工作業(yè)設計。中、遠景的生態(tài)風景林,一般只突出綠色,不過分追求色彩變化。地處近景的生態(tài)風景林,在保持綠色木底的基礎上,將利用有關樹種的花、葉、果、冠等色彩變化,突出自然美感。對特殊的敏感區(qū)域,如重點城區(qū)周邊和鐵路、高速公路及干線道路沿線,則運用大尺度、大色塊的手法,采用花、葉富于色彩變化及冠形豐富的樹種,來減緩司機的駕駛疲勞,從而減少不必要的事端。
;以上就是關于湛江自建房綠化景觀設計相關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問題,您也可以聯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容。
推薦閱讀:
湛江赤坎區(qū)抖音代運營公司(湛江赤坎區(qū)抖音代運營公司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