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創(chuàng)意學院 > 營銷推廣 > 專題列表 > 正文
1、懂視生活
定義和概念哪個范圍大(定義和概念一樣嗎)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定義和概念哪個范圍大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優(yōu)秀的企業(yè),服務客戶遍布全球各地,相關業(yè)務請撥打電話: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錄:
一、懂視生活
1、定義和概念主要是性質不同和辨析不同。
2、性質不同。概念(Idea;Notion;Concept)是人類在認識過程中,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質特點抽象出來,加以概括,是自我認知意識的一種表達,形成概念式思維慣性。定義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dìngyì,英文是Definition,原指對事物做出的明確價值描述。現(xiàn)代定義:對于一種事物的本質特征或一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的確切而簡要的說明;或是透過列出一個事件或者一個物件的基本屬性來描述或規(guī)范一個詞或一個概念的意義。
3、辨析不同。概念:在一些哲學理論中概念范圍與概念內容的定義不同。概念范圍(外延)是指所有包括在這個概念中的事物,比如“白”的概念范圍是所有白色的事物。范圍相同的概念被稱為是相當?shù)?,在邏輯研究中,尤其是在?shù)學邏輯中相當?shù)母拍钔豢醋魇窍嗤?。定義:要分析一個定義的好壞要注意定義的特性,其中最重要的是其外延、內涵、歧義和含糊度。列舉定義指出一定的例子來讓對方認識到一個詞的意義。外延定義列舉出一個詞的所有元素。內涵定義列出一個詞的特征,這個定義往往比外延定義更緊湊。
二、概念的內涵和定義有什么區(qū)別
概念、內涵、定義、含義的區(qū)別為:意思不同、側重點不同、出處不同。
一、意思不同
1、概念:思維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觀事物的一般的、本質的特征。人類在認識過程中,把所感覺到的事物的共同特點抽出來,加以概括,就成為概念。
2、內涵:一個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質屬性的總和,也就是概念的內容。
3、定義:對于一種事物的本質特征或一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的確切而簡要的說明。
4、含義:(詞句等)所包含的意義。
二、側重點不同
1、概念:“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思維產物。
2、內涵:“內涵”是概念的內容。
3、定義:“定義”是對名稱和術語的含義加以描述,作出明確的規(guī)定。
4、含義:“含義”是(詞句等)所包含的意義。
三、出處不同
1、概念:李大釗 《俄羅斯文學與革命》:“十九世紀前半期之詩人,對于自由僅有曖昧之概念。”
2、內涵:柯靈 《香雪?!そo人物以生命》:“英雄人物會有某些共同的品質,例如行動的勇敢,信仰的堅定和單純。但這些簡單的概念依然包含著無限豐富的內涵,包含著個性的汪洋大海?!?/p>
3、定義:毛澤東 《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結論》:“我們討論問題,應當從實際出發(fā),不是從定義出發(fā)?!?/p>
4、含義:老舍 《四世同堂》二七:“今天,看見錢少奶奶 ,他又想起來那句話,而且完全明白了其中的含義。”
三、什么是概念_概念的定義
概念是抽象的、普遍的想法、觀念或充當指明實體、事件或關系的范疇或類的實體。那么你對概念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關于什么是概念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什么是概念 概念(Idea;Notion;Concept)人類在認識過程中,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質特點抽象出來,加以概括,是本我認知意識的一種表達,形成概念式思維慣性。在人類所認知的思維體系中最基本的構筑單位。概念可以大眾公認的,也可以是個人認知特有的一部分。表達概念的語言形式是詞或詞組。概念都有內涵和外延,即其涵義和適用范圍。概念隨著社會歷史和人類認識的發(fā)展而變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15237.1-2000:“概念”是對特征的獨特組合而形成的知識單元。德國工業(yè)標準2342將概念定義為一個“通過使用抽象化的方式從一群事物中提取出來的反映其共同特性的思維單位”。 從廣義上講:事物能夠改變模型的性質稱為事物的概念。 概念現(xiàn)代定義 概念亦即反映事物的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 概念是抽象的、普遍的想法、觀念或充當指明實體、事件或關系的范疇或類的實體。在它們的外延中忽略事物的差異,把這些外延中的實體作為同一體而去處理它們,所以概念是抽象的。它們等同的適用于在它們外延中的所有事物,所以它們是普遍的。概念也是命題的基本元素,如同詞是 句子 的基本語義元素一樣。 概念是意義的載體,而不是意義的主動者。一個單一的概念可以用任何數(shù)目的語言來表達。狗的概念可以表達為德語的Hund,法語的chien和西班牙語的perro。概念在一定意義上獨立于語言的事實使得翻譯成為可能——在各種語言中詞有同一的意義,因為它們表達了相同的概念。 概念是人類對一個復雜的過程或事物的理解。從哲學的觀念來說概念是思維的基本單位。在日常用語中人們往往將概念與一個詞或一個名詞同等對待。 概念的辨析 在一些哲學理論中概念范圍與概念內容的定義不同。概念范圍(外延)是指所有包括在這個概念中的事物,比如“白”的概念范圍是所有白色的事物。范圍相同的概念被稱為是相當?shù)?,在邏輯研究中,尤其是在?shù)學邏輯中相當?shù)母拍钔豢醋魇窍嗤摹?p> 在將一個概念細分為亞概念時要注意兩分法的應用來防止邏輯謬誤的發(fā)生。 在邏輯學中,一個概念的定義被看作是適當?shù)模绻@個定義的用詞描述的范圍與概念范圍相同。比如: 正方形是四個邊長都相等的長方形。 是一個適當?shù)母拍睢?p> 概念內容(內涵)包括所有一個組成該概念的事物的特性和關系。比如“ 飼養(yǎng) 技術”的內容包括所有有關于這個技術的特性。但在定義這個概念時人們挑選出這些特性中最關鍵的,比如:“飼養(yǎng)技術是繁殖、喂養(yǎng)、圈養(yǎng)和使用農業(yè)用動物和以此提取有價值的產品的技術”。 概念受邏輯的制約,邏輯不成立的理由不是概念而是一種主觀曲解。 在古希臘和羅馬概念被定義為抽象和區(qū)別后獲的定義。 在中世紀概念被定義為“事物的一切”(Universalia post res),來說明一個概念包括它所定義的所有的事物。 笛卡爾和萊布尼茨將概念的清晰度和分明度稱為是概念的特征。 康德區(qū)分概念與見解:他認為見解是對個別事物的想象,而概念則是對多個事物的共同點的想象。 概念的規(guī)則 第一,定義項的概念認知度高于被定義項。 違反這一規(guī)則,稱為晦澀定義。在定義中,用來定義的項(對象)必須是比被定義項更為普及的。在理論系統(tǒng)中,要用已定義的概念,定義未定義的概念。如果在定義項中必須使用認知度較低的概念,就必須先加以定義。顯然在此例中我們對“亞健康”這一概念的認知度低于對“健康”的認知度,因此該定義不符要求。 第二,定義項中不能直接或間接地包含被定義項。 如果直接包含,稱為同語反復;如果間接包含,稱為循環(huán)定義。例如對“聰明人”一詞的定義是“聰明的人”,便是同語反復。“健康就是非病非亞健康狀態(tài)”也是同語反復。“生命是有機體的新陳代謝”,是循環(huán)定義,因為“有機體”正是被定義為“有生命的個體”。 第三,被定義項要恰當歸類。 違反這一規(guī)則,稱為歸屬不當。例如,“中國屬于聯(lián)合國”,聯(lián)合國是一個組織,而中國是一個國家,應改為“中國屬于聯(lián)合國成員國”。 第四,定義項與被定義項的外延(外延通俗地來說就是對某一對象進行分類,外延一詞可以理解為范圍,如“人”的外延是男人和女人)必須是全同關系。 如果定義項外延大于被定義項,成為定義過寬。反之則為定義過窄。如“愛情是一種男女之間的感情”就是定義過寬,因為母子之間也有感情但不是愛情。“愛情是男女基于性欲的感情”,而性欲只是人的生命某一階段的機能,但愛情可以伴隨終生,屬于定義過窄。 第五,定義一般為肯定性陳述,但并不是不能用否定性陳述。四、概念定義意思一樣嗎
不一樣的
概念 概念
concept
人們對事物本質的認識,邏輯思維的最基本單元和形式。概念的辯證法是指概念的形成、變化和發(fā)展以及概念間的聯(lián)系和轉化的辯證關系。對概念的辯證本性的研究,是辯證邏輯的主要內容。從生動的直觀到抽象的思維,形成一系列概念,這些概念的真理性又要返回實踐中接受檢驗。如此循環(huán)往復,是人的認識日益接近于客觀現(xiàn)實的一般途徑。科學認識的主要成果就是形成和發(fā)展概念。概念更深刻、更正確、更完全地反映客觀現(xiàn)實。概念的最基本特征是它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人們認識周圍事物最初形成的概念是前科學思維時期的日常生活概念。這種最初形成的概念,通常是作為對周圍事物的感性經驗的直接概括,并不具有很高的抽象性。科學思維中運用的概念即科學概念,是在相關理論指導下形成的,而且它總是處于特定的理論系統(tǒng)之中,具有較高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人們對于同一事物的認識,往往形成不同內容的科學概念。不同的學科對于同一事物會形成不同內容的科學概念,而在同一學科的不同理論中,對于同一事物也會形成不同內容的科學概念。人們對于特定事物的本質的認識,即科學概念的內容,并不是單一的、無條件的,而是多方面的、有條件的。概念總是隨著人的實踐和認識的發(fā)展,處于運動、變化和發(fā)展的過程中。這種發(fā)展的過程或是原有概念的內容逐步遞加和累進,或是新舊概念的更替和變革。
概念是人們用于認識和掌握自然現(xiàn)象之網的紐結,是認識過程中的階段。思維要正確地反映客觀現(xiàn)實的辯證運動,概念就必須是辯證的,是主觀性與客觀性、特殊性與普遍性、抽象性與具體性的辯證統(tǒng)一。概念還必須是靈活的、往返流動的和相互轉化的,是富有具體內容的、有不同規(guī)定的、多樣性的統(tǒng)一。
人類對真理的認識,是在一系列概念的形成中,在概念的不斷更替和運動中,在一個概念向另一個概念的無數(shù)轉化中實現(xiàn)的。概念的形成、變化和發(fā)展以及概念間的相互依賴、對立和轉化,是永恒運動的客觀現(xiàn)實在人腦中的近似反映,因而存在著具有客觀意義的概念辯證法。
總述(來源: 概念 南豐公益書院 )
概念
概念 Dictionary 是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思維產物。
概念是抽象的、普遍的想法、觀念或充當指明實體、事件或關系的范疇或類的實體。在它們的外延中忽略事物的差異,如同它們是同一的去處理它們,所以概念是抽象的。它們等同的適用于在它們外延中的所有事物,所以它們是普遍的。概念也是命題的基本元素,如同詞是句子的基本語義元素一樣。
概念是意義的載體,而不是意義的主動者。一個單一的概念可以用任何數(shù)目的語言來表達。狗的概念可以表達為德語的 Hund,法語的 chien 和西班牙語的 perro。概念在一定意義上獨立于語言的事實使得翻譯成為可能 - 在各種語言中詞有同一的意義,因為它們表達了相同的概念。
概念是人類對一個復雜的過程或事物的理解。從哲學的觀念來說概念是思維的基本單位。在日常用語中人們往往將概念與一個詞或一個名詞同等對待。
概念的范圍、定義和內容
在一些哲學理論中概念范圍與概念內容的定義不同。
概念范圍(外延)是指所有包括在這個概念中的事物,比如“白”的概念范圍是所有白色的事物。范圍相同的概念被稱為是相當?shù)?,在邏輯研究中,尤其是在?shù)學邏輯中相當?shù)母拍钔豢醋魇窍嗤摹?
在將一個概念細分為亞概念時要注意兩分法的應用來防止邏輯謬誤的發(fā)生。
在邏輯學中,一個概念的定義被看作是適當?shù)模绻@個定義的用詞描述的范圍與概念范圍相同。比如:
正方形是四個邊長都相等的長方形
是一個適當?shù)母拍睢?
概念內容(內涵)包括所有一個組成該概念的事物的特性和關系。比如“飼養(yǎng)技術”的內容包括所有有關于這個技術的特性。但在定義這個概念時人們挑選出這些特性中最關鍵的,比如:“飼養(yǎng)技術是繁殖、喂養(yǎng)、圈養(yǎng)和使用農業(yè)用動物和以此提取有價值的產品的技術”。
歷史上的定義
在古希臘和羅馬概念被定義為抽象和區(qū)別后獲的定義。
在中世紀概念被定義為“事物的一切”(Universalia post res),來說明一個概念包括它所定義的所有的事物。
笛卡爾和萊布尼茨將概念的清晰度和分明度稱為是概念的特征。
康德區(qū)分概念與見解:他認為見解是對個別事物的想象,而概念則是對多個事物的共同點的想象。
哲學爭論
在哲學上對除用來描述的語言本體及其所描述的事物外是否還有其它思想上的、思維上的或抽象的實體如“思維單位”、內涵、外延等有爭議。
在認識論中概念被看作是對與人類無關的事實存在的特性的反應。概念的變化和擴大反映了人類對世界的知識和認識的擴展。
相關標準的定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 15237.1—2000:“概念”是對特征的獨特組合而形成的知識單元。
德國工業(yè)標準2342將概念定義為一個“通過使用抽象化的方式從一群事物中提取出來的反應其共同特性的思維單位”。
認知科學的模型
在認知科學和人工智能中概念被用來作為人的知識的模型。
定義目錄
概述
分類
外延、內涵、歧義和含糊
定義的定義
補充
信息定義的爭議確定與舉例
[編輯本段]概述
定義是通過列出一個事物或者一個物件的基本屬性來描寫或者規(guī)范一個詞或者一個概念的意義。被定義的事物或者物件叫做被定義項,其定義叫做定義項。
比如“一個單身漢是一個未婚男子”這個定義中“單身漢”是被定義項,“未婚男子”是定義項。定義中的“一個”和“是”均可以使用符號取代,比如使用:=這個符號,上面這個定義可以轉寫為:“單身漢:=未婚男子”。一般來說一個定義像上面這個例子一樣往往是表達被定義項與定義項之間的等同的句子。
[編輯本段]分類
定義有不同的方式和技術:
詞法定義描述一個詞或者一個表達的意義,一般一個詞法定義提供一個與原詞相當?shù)谋磉_。比如將“單身漢”定義為“未婚男子”,或者將“煎”定義為在“熱油中燒”。有些詞如“如果”無法有效地使用其它詞來同義描寫,詞典對這些詞一般通過描寫其特性的方法來給予一個定義,而不是通過提供一個相當?shù)谋磉_的方式。
情境定義也稱上下文定義。有些詞無法清晰地定義,但可以通過為所有這個詞出現(xiàn)的句子提供一個解釋來為這個詞做一個定義。也就是說通過使用一個不出現(xiàn)這個詞的句子來解釋這個詞在這個句子里的意義。
內涵定義是將一個物件與其它物件之間不同的所有特征列舉出來。比如“所有小于20的質數(shù)的集合”是一個特定的集合的內涵定義。
外延定義是描述一個概念或者詞的外延,即所有這個概念或者詞所包含的事務。
列舉定義是一個特別的外延定義,它列出一個概念或者詞所描寫的所有的物件。列舉定義只適用于有限集合,而且只有在這個集合比較小的情況下才有意義。
實物定義又稱直觀釋義或實指定義。實物定義是指指定一個詞所代表的物件來表達這個詞的意思,或者指定數(shù)個代表性的物件來表達這個詞的意思。一個例子是給某人看吉米·威爾士的圖像來表示“吉米·威爾士”這個詞的意思,或者給某人看數(shù)個典型的狗來說明“狗”的概念。
一個量的操作定義是這個量的測量過程。
理論定義是使用一個學科的理論對一個詞作一個定義,比如“米是光在真空中在1/299,792,458秒所傳播的距離”。這個定義是基于狹義相對論的理論做出的定義。
本義狹義定義(definition by genus and difference)首先列出一個狹義詞的廣義詞,然后說明這個狹義詞與這個廣義詞中不屬于這個狹義詞的物件之間的區(qū)別。
遞歸定義又稱歸納定義,它是使用有意義的方式用一個詞來定義這個詞本身。一般來說這樣的定義包括兩個步驟:首先一個或數(shù)個特定的物件屬于被定義項的集合X;其次所有與X中的元素有一定關系的物件,而且只有與X中的元素有這個關系的物件也屬于X。比如以下為自然數(shù)的遞歸定義:首先1是一個自然數(shù),其次比自然數(shù)大1的數(shù)也是自然數(shù),所有其它數(shù)都不是自然數(shù)。在做遞歸定義時要小心避免循環(huán)定義。
循環(huán)定義是假設別人已經對被定義項有一定的了解。比如“蛋是雞生的卵,雞是從蛋里孵出來的”就是這樣一個循環(huán)定義。假如別人即不知道雞是什么,又不知道蛋是什么的話這個定義毫無用處。(參見重言式)
規(guī)定性定義又稱規(guī)創(chuàng)定義或約定定義,是指將一個定義或者討論的內容規(guī)定在一個范圍內。比如有人想要解釋啤酒是怎樣釀的但不知道清酒是不是啤酒的一種。他可以開篇說:“我所說的啤酒僅包括用小麥釀的啤酒?!?
厘定性定義是對詞法定義添加附加的條件來延伸詞法定義中的定義,更加縮小定義的規(guī)范。
勸導性定義又名說服性定義,是指將一個詞定義為一個特別觀點的理由,但卻保持了詞法定義的形式。
[編輯本段]外延、內涵、歧義和含糊
要分析一個定義的好壞要注意定義的特性,其中最重要的是其外延、內涵、歧義和含糊度。
列舉定義指出一定的例子來讓對方認識到一個詞的意義。
外延定義列舉出一個詞的所有元素。
內涵定義列出一個詞的特征,這個定義往往比外延定義更緊湊。
比如“單身漢”這個詞假如要使用外延定義來定義它的話必須將世界上上億單身漢都列舉出來,但是假如用內涵定義的話則一個單身漢首先是一名男子,其次他未婚,因此所有的單身漢是未婚男子,而且只有單身漢才是未婚男子。
對于哲學家來說一個定義的內涵比起外延要重要得多。比如我們既無法列出世界上所有的單身漢,對這樣一個列表也沒有興趣。我們關心的是單身漢與非單身漢之間的區(qū)別。一個單身漢的列表無法表示一個新的人是否單身漢。
假如一個定義不明確的話有兩種原因。一個定義可能模棱兩可,或者含糊不清,或者兩者均有。事實上大多數(shù)詞即模棱兩可有不明確。這并不表示這些詞沒有意義,即使不明確和含有多種意義的詞也有其意義。
[編輯本段]定義的定義
假如我們決定定義一個詞或者這個詞所描寫的概念。假如我們確定了我們對這個詞所感興趣的方面,我們確定了一些屬于這個詞的物件,一些不太清楚的物件和一些邊緣物件。問題在于如何定義這個詞。我們希望的是定義這個詞的內,即列出可以確定這個詞的所有的和僅有的元素的特征。以下是一個有用的定義的定義:
對一個概念或者詞或者詞組的定義是描寫其內涵,即描寫其所有和僅有的元素的共有特征。其外延是所有這個概念、詞或者詞組包含的事務。
一些哲學家不同意這個定義的定義,他們認為,出于不同的理由,大多數(shù)概念、詞匯和詞組無法精確地被定義。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和威拉德·馮·奧曼·蒯因是這個意見最著名的代表人。但大多數(shù)哲學家認為定義重要的哲學概念是必要的。
[編輯本段] 補充
定義,亦稱“界說”。
在形式邏輯學里一般用“種加屬差”的方法來下定義。
“種加屬差”定義法:當我們對一個概念——比如“人”下定義時,首先要找到與這一概念最近的“種概念”——動物,然后我們就可以說“人是一種動物”了。但僅僅這樣說是不完整的。我們還必須找出“人”這一“屬概念”,和“動物”這一“種概念”的其它“屬概念”(雞鴨牛羊……)之間的“差異”(屬差)來,“人”和“雞鴨牛羊”之間的“屬差”是什么呢?是“制造生產工具”,從而我們得出“人是能制造生產工具的動物”這一完整定義。
定義的規(guī)則:(1)種概念和屬概念的外延要相稱。比如:你不能說“人是一種能制造生產工具的生物”,這就犯了“外延過寬”的邏輯錯誤,因為生物還包括植物。(2)不應循環(huán)。比如,你不能說“蛋就是卵”。因為你也可以反過來說“卵就是蛋”,結果是誰也說明不了誰。(3)一般不應是否定的判斷。比如說“人不是狗”,這樣說毫無意義。(4)“屬差”應盡可能詳細確切。比如,關于人的定義最好這樣說:“人是能制造復雜生產工具的動物”。
除了上面的“種加屬差”定義,還有一種“發(fā)生定義”。
“發(fā)生定義”一般用于難于“界定”的情形,這種定義本質上是對發(fā)生過程的一種描述。這里不詳述。
此外,當你找不到一個概念的種概念——換句話說當這個概念“無所不包”時,這種概念你幾乎沒法準確地定義它,它們一般屬于哲學研究的范疇,比如:物質、質、量、度、時間、空間……
形式邏輯一般對事物相對穩(wěn)定(靜止)的方面進行研究;辯證邏輯學則要求在發(fā)展變化之中考察事物。
[編輯本段]信息定義的爭議確定與舉例
現(xiàn)在的信息定義有過多過泛之勢,多把解釋當成定義。因此信息的定義需要規(guī)范化、標準化的瘦身。“屬加種差”的界定是信息定義的標準化模式。按照“定義”的標準,建立信息定義。遵照“定義”的概念制定“信息定義”,不將“信息解釋”誤當“定義”。
信息是事物及其屬性標識的集合
信息就是信息,信息是物質、能量、信息及其屬性的標示。
信息是確定性的增加。即肯定性的確認。
經典香農信息定義
經典否定式的香農信息定義
經典的香農信息定義:信息是不確定性的消除。
信息是不確定性的減少。連續(xù)用了兩次否定,就像哲學中的“否定之否定定律”,否定之否定就是肯定。標準化“定義”的要求,是用“肯定式的屬概念+種差”,故否定式的定義應該更貼近是“解釋”。否定式的界定是定義的禁忌,被動式定義也是。
經典的維納信息(準)定義
經典(不完整)的否定式維納信息準定義(解釋,不是標準定義模式)
維納的信息定義:信息就是信息,信息既不是物質,也不是能量。
經典定義的修正:現(xiàn)代信息定義(肯定式)
近代信息定義(肯定式的真定義)
1.鄧's信息定義
鄧宇們2002年提出的的定義,“信息是事物及其屬性標識的集合”
2。逆香農的信息定義
逆Shannon信息定義:信息是確定性的增加
3.逆維納的信息定義
Wiener信息定義的逆:信息就是信息,信息是物質、能量、信息的標示。
信息就是信息,信息是物質、能量、信息及其屬性的標示。
討論:
原創(chuàng)信息定義與模仿衍生定義的差別比較 “信息是事物及其屬性標識的集合”與跟隨模仿的‘信息是事物屬性的表征’比較。前者普適性、廣度強于后者;后來模仿變換的定義,用‘表征’一詞的替換,實際起到的作用,是縮小了原來定義的內涵、外延。
有名的被動式的信息定義:信息是被反映的物質屬性,修改成主動式,會更合科學定義的界定。
主動式的:信息是事物屬性的反映,稍好于原創(chuàng)的“被反映的物質屬性”,這是其一。
其二,反映與標志、標識比較,定義域,內涵外延小一些。
反映:是一事物和他事物發(fā)生相互作用時,以自身的變化再現(xiàn)他物某些特點。通常指客觀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使人以觀念的形式對客體及其規(guī)律和特性模寫、復制和再現(xiàn)。故將“反映”替換成“標志、或標識”使信息定義更普適。即
信息是事物屬性的標識。更好?。ú挥帽碚鳎头从常?
標識與表征的區(qū)別
標識的內涵和外延,比表征要深厚、寬廣許多。
表征=信息在頭腦中的呈現(xiàn)方式,表征是客觀事物的反映,又是被加工的客體。有強烈的主觀,主體性。那些具有形象性特征的表征,也稱表象,它只是表征的一種形式。
表征,需要至少二要素,一是對象,如事物或屬性,文字,圖形等--客觀,客體;二是腦,加工機器,品質不同、層次不同,加工制造(模仿還是創(chuàng)造)出產品不同--真品和仿制品的差異。合計就是信源+信宿。表征的同一性差,不同的主體,對相同的客體會有差異極大的分歧,異議。
標識:標記、標志+辨識(區(qū)別、差別、變化、差異的表示),客觀性強,主觀性弱。內涵更深,外延更廣。標識所包括的領域更廣泛一些,而標志應該是標識的一部分。
標志:是表明事物特征的記號。它以單純、顯著、易識別的物象、圖形或文字符號為直觀語言,除表示什么、代替什么之外,還具有表達意義、情感和指令行動等作用。
標志,作為人類及自然直觀聯(lián)系的特殊方式。
統(tǒng)計學里的“標志”
統(tǒng)計標志又稱標識,總體各單位所具有的屬性或特征稱為標志。
標識(biāozhì)
標志”與“標識”,在現(xiàn)代漢語中是等價的。他們具有相同的讀音,即biāozhì?!皹酥尽迸c“標識”是同音、同義、異形詞。
《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標識】biāozhì 同“標志”。
識(zhì)<書>①記:博聞強識。②記號:款識│標識。
另:
識(shí)①認識。②見識;知識。
“建標,立物以為之表識也?!睒俗R與標志在中國古代是完全等同的,標識即標志。
從客觀的現(xiàn)實來看,我國古代雖很早就有城市,但城市的結構是簡單的,標識的主要功能在商業(yè)上。從字面上看,“標識”與“標志”兩個詞都有“標”字,“標”是表識,是一種最古老的記憶方法,是記憶的一種符號或記號。但中國古代的造詞也不是可以隨意的,“標識”與“標志”兩個詞的后綴不同,在使用上有區(qū)別?!爸尽痹诠糯ā皫谩保且环N讓人識別的標記,不但可以用一種形式來幫助記憶,也可以張揚自身的形象;而“識”字雖有時同“志”,但首要的意義在于“知道”“認識”,是要讓人熟悉,記住。“識”字則除了“記住”的意義外,有“認得”“識別”的進一步要求,更多的是一種溝通。可能在古代“志”與“識”字同音,故有借用之嫌,所以,標識和標志既可以混用,也可以分別其特殊使用場合。標識與標志從本質的意思上差別不大,但在表達的方向上還是存在著不同的意義范圍,前者所包括的領域更廣泛一些,而標志應該是標識的一部分。
在現(xiàn)代城市中,標識與標志二者能否完全等同起來?雖然很多場合里已經混用了,但是在使用時出現(xiàn)明顯不同的意義范圍,“標志”這一名詞較多地指向一類圖形或圖形與文字相結合的記號,作為某一類事物的表征;而“標識”既能代表圖形類的符號,也用語表述文字,數(shù)字,方向標等記號,有著更廣泛的使用領域,應該說,標志是標識的一個部分。
在英文里,能體現(xiàn)標識意義的詞有很多,但用法不盡相同。如“l(fā)andmark”一詞,指的是城市中的點狀要素,是人們體驗外部空間的參照物,通常是指陸地上明確肯定的具體對象,與“標識”在意義上很接近?!發(fā)andmark”屬于“mark”類符號,是一種標志,或者說是一種歷史的記號,是一種與標志性建筑,標志性景觀有關的標識。“mark”也用于商業(yè)標識,起源很早,至盡仍在沿用,商標就是“trademark”。
英文中也有“sign”一詞,有“signboard”“signpst” “signage”等詞,指的也是標識?!皊ign”有符號,記號,標記,招牌,指示牌等意義,與今天的指示系統(tǒng)在意義上很接近?!皊ignal”指的是信號,也用于標志?!皊ignpost”多用于道路標識,“signboard”指的是招牌,廣告牌,站牌就是“signboard”。另外,英文中還有“nameplate”“nameboard”等詞,它們像日本人住宅門口的寫著家族名稱的牌子,就稱“nameboard”,也有指商標。在國外的各類標識的表述中, 也沒有很明確的規(guī)定。
以上就是關于定義和概念哪個范圍大相關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問題,您也可以聯(lián)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容。
推薦閱讀:
風景園林畢業(yè)設計選題方向(風景園林畢業(yè)設計選題方向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