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頁
SERVICE 服務產品
XINMEITI 新媒體代運營
CASE 服務案例
NEWS 熱點資訊
ABOUT 關于我們
CONTACT 聯(lián)系我們
創(chuàng)意嶺
讓品牌有溫度、有情感
專注品牌策劃15年

    通鑒明紀(明通鑒目錄)

    發(fā)布時間:2023-04-23 21:00:13     稿源: 創(chuàng)意嶺    閱讀: 138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通鑒明紀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開始之前先推薦一個非常厲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鍵生成原創(chuàng)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計劃、工作報告、論文、代碼、作文、做題和對話答疑等等

    只需要輸入關鍵詞,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內容,有小程序、在線網頁版、PC客戶端和批量生成器

    官網:https://ai.de1919.com。

    本文目錄:

    通鑒明紀(明通鑒目錄)

    關于記錄明代的史書主要有哪些?

    明代的古籍史料,重要的幾種介紹如下:
    1、《明實錄》是明代史料的最重要的源頭,臺灣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據(jù)抄本校勘,共計正文133冊,??庇?9冊,附錄21冊,共183冊,經過??敝蟮倪@套書依然是影印本的,沒有標點。市面上也買不到的。最近線裝書局出了一套《抄本明實錄》,定價過萬元。
    2、《明史》,二十四史之一,有中華書局點校本,清朝編撰的官方明代正史,共28冊。常見,也容易閱讀。
    3、《國榷》,有中華書局斷句本,六冊,私修的紀傳體明史,未曾刊刻,也未曾被清廷刪改,故保留了不少滿洲人早期與明朝關系的史料;
    4、《明史紀事本末》,紀事本末體明史,成書在《明史》之前,有中華書局的點校本,史料價值較高,也因冊數(shù)少(4冊),最便閱讀。
    5、《明通鑒》,編年體正史,有考異。岳麓書社的點校簡體字本,冊數(shù)僅3冊,便于閱讀。上海古籍出版的一冊本為影印本。
    6、《明會典》,官修之政書,若需研究明代的典章制度,此書為必讀。但建國后未有整理本面世。
    7、《南疆逸史》、《小腆紀年附考》、《小腆紀傳》則為南明史料中最為詳備者,中華書局版本因出版較早,又無重印,故不易得。
    8、《國朝典匯》為崇禎年間編訂,明代人研究本朝歷史(太祖直至穆宗)的著作,在清代為**,有較多的政治、經濟、軍事方面的資料。目前,市面上有書目文獻出版社的影印本出售。
    9、《弇州史料》前、后集,私家修撰之史書,是《明史》的史料來源之一。

    有哪些明末清初的書籍

    編年體有談遷《國榷》、陳建《皇明從信錄》、陳鶴齡《明紀》、夏燮《明通鑒》等;紀傳體有查繼佐《罪惟錄》、張岱《石匱書》等;紀事本末體有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彭孫貽《明朝紀事本末補編》等;人物碑傳有焦竑《國朝獻征錄》等;筆記有張怡《玉光劍氣集》、談遷《棗林雜俎》等;記明朝開國至隆慶時期的野史筆記,有陳建《皇明通紀》、余繼登《典故紀聞》、宋端儀《立齋閑錄》等。其中有專記明朝前期某朝史事的野史筆記,如專記朱元璋開國事跡的《平吳錄》、《平漢錄》、《平胡錄》等;記建文朝的屠叔方《建文朝野匯編》等;記朱棣事跡的《奉天靖難紀》等等
    記明朝后期萬歷至明亡的野史筆記,有李遜之《三朝野紀》、文秉《烈皇小識》、王世德《崇禎遺錄》、錢《甲申傳信錄》、計六奇《明季北略》、衛(wèi)匡國《韃靼戰(zhàn)紀》等。其中有專記晚明奴變、農民起義的,如王一中《平妖集》、戴笠《懷陵流寇始終錄》、吳偉業(yè)《綏寇紀略》、管葛山人《平寇志》、鄭廉《豫變紀略》、彭遵泗《蜀碧》、費密《荒書》、〔意〕利類思等《圣教入川記》等。記明季黨社運動,有吳應箕《東林本末》、吳偉業(yè)《復社紀事》、杜登春《社事始末》等。
    記南明抗清史事的,有溫睿臨《南疆逸史》,徐鼒《小腆紀年》、《小腆紀傳附考》、查繼佐《國壽錄》、李天根《爝火錄》等。其中專記福王南京弘光**及江南抗清活動,有李清《南渡錄》、應廷吉《青燐屑》等;專記潞王杭州監(jiān)國,有張道《臨安旬制紀》等;專記魯王舟山**,有徐芳烈《浙東紀略》、黃宗羲《海外慟哭記》、李聿求《魯之春秋》等;專記唐王福建隆武**,有華廷獻《閩事紀略》、蘇國祐《易簀遺言》等;專記鄭成功父子抗清斗爭,有楊英《從征實錄》、夏琳《閩海紀要》、阮旻錫《海上聞見錄》、〔日〕丸山正彥《臺灣開創(chuàng)鄭成功》、〔荷〕揆一等《被遺誤的臺灣》等;專記桂王西南永歷**,有錢澄之《所知錄》、王夫之《永歷實錄》等。
    清代因文網苛密,史案頻興,特別是康熙后期至乾嘉時期,尤為熾烈,野史筆記大量被禁毀,文人動輒惹禍,只好鉆入故紙堆中經營考據(jù),故而清代的野史筆記出現(xiàn)“兩頭多,中間少”的局面,即順康初期與道咸以后野史筆記較多,而雍正、乾嘉時期較少。至于記有清一代史事的野史筆記,幾乎涸之闕如,僅有魏源《圣武紀》而已;私家的碑傳史書有晚清李元度《國朝先正事略》、李桓《國朝耆獻類徵》、錢儀吉《碑傳集》、繆荃孫《續(xù)碑傳集》、閔爾昌《碑傳集補》。
    清初文網尚未森嚴時,有一些記吳三桂、耿仲明、尚可喜、孔有德、孫延齡諸王事跡及西南戰(zhàn)事的野史筆記,如許旭《閩中紀略》、劉獻廷《廣陽雜記》、王士禛《池北偶談》等。
    記清初文字獄案的如《順治丁酉北闈大獄紀略》等。

    《明通鑒》txt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云資源

    《明通鑒》([清]夏燮 撰)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baidu.com/s/1895ScWkGjTA8WbZMxgSNiA

    提取碼:am30    

    書名:明通鑒

    作者:[清]夏燮 撰

    豆瓣評分:9.3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年份:2013-11

    頁數(shù):3912

    內容簡介:

    《明通鑒》是夏燮一生精力的結晶。他不滿記載頗失其真的官修《明史》,決意從事明史的研究。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參證群書,考其異同”,乃寫成此書。全書共一百卷,二百萬字,記載明朝一代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外交等方面的歷史。在《明通鑒》中,夏燮把明代歷史分為三個部分來撰寫:《明前紀》,起于元順帝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迄于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用元朝的年號,記敘朱元璋投奔郭子興參加農民起義軍到建立明朝的歷史。《明紀》,起自洪武元年,迄于崇禎十七年,記敘朱元璋稱帝后到崇禎縊死煤山、清兵入關的歷史。《附編》,起子清順治元年,迄于康熙三年,用清朝的年號,記敘南明**的歷史,特別是抗清斗爭的歷史?!陡骄帯愤@種形式,是夏燮在編撰《明通鑒》中的一個獨創(chuàng),是與清政府作合法斗爭的產物。因為清統(tǒng)治者害怕激起漢族人民的反抗情緒,對南明的歷史諱莫如深,不使編入官修的《明史》,因而這段歷史缺乏記載。夏燮找出乾隆《附唐桂兩王本末》于《通鑒輯覽》后的詔令作護身符,巧妙地將南明歷史收入作為《附編》,納入明史體系,這不僅保存大量南明史料,而且使明史首尾相連,成為一部完整的歷史著作。

    《明通鑒》一書,還有它自己的一些特點, 材料豐富,考訂詳實。夏燮仿照司馬光《通鑒考異》的辦法,另撰“考異”,并按照胡三省注《通鑒》的辦法,收“考異”分注于正文之下。他在《明通鑒》和“考異”中所引用的資料,有的已經散佚了,但在此書中卻保存著,為我們研究明史提供了較多的資料。

    作者簡介:

    夏燮(1800-1875),字嗛甫,又字季理,別號江上蹇叟、謝山居士,安徽當涂人。他出身于書香門第,自幼受家庭教育的熏陶,兄弟之間自相師友,學業(yè)日進。他除熟諳經書、音韻學之外,“兼深史學,留意時務”,成為一代史家。曾刊刻《明通鑒》一百卷。

    通鑒明紀(明通鑒目錄)

    《明紀》介紹。

    《明紀》六十卷,比明通鑒略早成書,是明通鑒文字的一半略多,寫比較簡略,又多抄襲久書而成,但因為是較早的明史編年著作,起了普及作用,如今最通行的版本依舊是世界書局縮印本共636頁。

    明通鑒的《明通鑒》

    《明通鑒》是夏燮一生精力的結晶。他不滿記載頗失其真的官修《明史》,決意從事明史的研究。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參證群書,考其異同”,乃寫成此書。全書共一百卷,二百萬字,記載明朝一代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外交等方面的歷史。在《明通鑒》中,夏燮把明代歷史分為三個部分來撰寫:《明前紀》,起于元順帝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迄于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用元朝的年號,記敘朱元璋投奔郭子興參加農民起義軍到建立明朝的歷史?!睹骷o》,起自洪武元年,迄于崇禎十七年,記敘朱元璋稱帝后到崇禎縊死煤山、清兵入關的歷史?!陡骄帯?,起子清順治元年,迄于康熙三年,用清朝的年號,記敘南明**的歷史,特別是抗清斗爭的歷史?!陡骄帯愤@種形式,是夏燮在編撰《明通鑒》中的一個獨創(chuàng),是與清政府作合法斗爭的產物。因為清統(tǒng)治者害怕激起漢族人民的反抗情緒,對南明的歷史諱莫如深,不使編入官修的《明史》,因而這段歷史缺乏記載。夏燮找出乾隆《附唐桂兩王本末》于《通鑒輯覽》后的詔令作護身符,巧妙地將南明歷史收入作為《附編》,納入明史體系,這不僅保存大量南明史料,而且使明史首尾相連,成為一部完整的歷史著作。
    《明通鑒》一書,還有它自己的一些特點, 材料豐富,考訂詳實。夏燮仿照司馬光《通鑒考異》的辦法,另撰“考異”,并按照胡三省注《通鑒》的辦法,收“考異”分注于正文之下。他在《明通鑒》和“考異”中所引用的資料,有的已經散佚了,但在此書中卻保存著,為我們研究明史提供了較多的資料。 《明通鑒》于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刻印于江西宜黃官署。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又由湖北官書局重??小V腥A書局出版了標點本。

    以上就是關于通鑒明紀相關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問題,您也可以聯(lián)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容。


    推薦閱讀:

    資治通鑒 胡三?。ㄙY治通鑒胡三省注)

    通鑒明紀(明通鑒目錄)

    資治通鑒原文與譯文(資治通鑒全本全注全譯)

    百科詞條有哪些(百科詞條有哪些類型)

    園林景觀設計自然社區(qū)(園林景觀設計小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