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創(chuàng)意學院 > 景觀設計 > 專題列表 > 正文
柱礎景觀設計(柱基礎設計)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柱礎景觀設計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優(yōu)秀的企業(yè),服務客戶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景觀設計相關業(yè)務請撥打電話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錄:
一、茶藝館裝修設計布局基本知識
布局基本知識
(l)茶藝館的空間布局要素
茶藝館大廳中必須設置茶藝表演臺,品茶室可由大廳和小室構成,小室中不設表演臺而采用桌上服務表演。視房屋的結構,可分設散座、廳座、卡座及房座(包廂),要合理布局。
(2)茶藝館的風格
1、仿古式茶藝館。仿古式茶藝館在裝修、裝飾、布局及人物服飾、語言、動作、茶藝表演等方面都應以傳統(tǒng)為藍本,在總體上展示古典文化的面貌。
2、園林式茶藝館。園林式茶藝館突出的是清新、自然的風格?;蛞郎桨?、或坐落于風景名勝區(qū)、或是一個獨門大院。由室外空間和室內空間共同組成,往往營業(yè)場所比較大。
3、室內庭院式茶藝館。室內庭院式茶藝館以江南園林建筑為藍本,結合茶藝及品茗環(huán)境等要求設有亭臺樓閣、曲徑花叢、拱門回廊、小橋流水等。
4、現代式茶藝館。現代式茶藝館的風格比較多樣化,往往根據經營者的志趣、愛好并結合房屋的結構依勢而建,各具特色。
5、民俗式茶藝館。民俗式茶藝館強調民俗、鄉(xiāng)土特色,以特定民族的風俗習慣、茶葉、茶具、茶藝或鄉(xiāng)村田園風格為主線,形成相應的特點。6.戲曲茶樓。戲曲茶樓是一種以品茗為引子,以戲曲欣賞或自娛自樂為主體的文化娛樂場所。
(3)茶藝館的空間設計特點
茶藝館的空間設計要與其總體設計風格相匹配。在空間布置上可通過虛的手法遮擋視線,似隔非隔,隔中有透,實中有虛。例如利用布慢、漏墻、珠簾、屏風、竹籬、木柵等緩沖通道與視線;又如,利用通道的回繞曲折相通,不使人一目了然。適當的分隔還可滿足部分客人不想被打擾的心理,這就是所謂的"園必隔"。
(4)茶藝館的材質在茶館的設計中,最常用的是哪些有著靈性的、最為普通的自然材質,例如玻璃、涂料、青磚、混凝土等,追求其表面的質感和肌理變化。
(5)茶藝館的燈光特點
在茶藝館的設計中,局部照明設計和應用是燈光設計的靈魂??傮w的空間的照度不要求很高,以人員能夠正?;顒拥淖畹驼斩葹闇剩丫Ψ旁诳坍嫾毠?jié)的局部照明上。每組插座應該有一組燈管,最好是帶燈罩的燈光,或類似蠟燭的照明范圍不大的燈光,而且多采用暖色燈光,為品茶人創(chuàng)造一個溫馨、私密的空間。充分利用光影的作用是茶藝館照明設計的另一個特點,可利用這個特點有意制造出一些空洞,并把燈光放進去或放在某些植物的下面向上照射,使空間產生有趣的光影,既豐富了視覺效果,又增加了空間的立體感和層次感。
(6)茶藝館中的景觀配置
1、"借景"的運用。品茗、賞景是茶藝館的永恒主題。景色可以是人文景觀,也可以是自然景觀;可以是靜態(tài)景觀,也可以是動態(tài)景觀;或靜中有動,或動中有靜。"借景"分鄰借、遠借、近借、俯借、仰借、應時而借等。
2、虛實對比的運用。茶藝館環(huán)境營造有實的方面,例如山、水、石、木、花、布、池、館、亭、臺、樓、閣、茶具、茶器等;也有虛的方面,例如光、影、氣、聲、香、風等。要通過合理的構思組合,使之產生鳥語花香、輕風柔波、水色宜人的意境。
3、疊石、理水的運用。在茶藝館的適宜部位可疊石、掇山、理水、布山形、取巒向、分石脈,顯得崗阜拱伏、轉折回繞、重疊壓復、以近次遠、左山右水、后溪旁隴、主賓相輔、各有順序,也可參差錯落、穿池疊石,還可點綴布置頑石、奇石、卵石、太湖石、仿生石、農家石磨、雕刻精 美的 古代石柱礎、石刻藝術品等,間或安排小段崎嶇石路之類等。讓人們從質、形、紋、勢、色等方面觀賞山石的瘦、漏、透、皺、清、頑、奇、秀、險、幽,豐富了觀景內涵,提升了茶藝館的文化意蘊。
基于"近水者親,遠水者恐"的園藝思想,宜在茶藝館或高或低、或壁面或過道處著力營造人與水的親和力。例如,可架木石為渠,水流車轉;或置假山清泉、小橋流水、噴泉吐珠;甚至可以挖地為池、為沼,建水榭、立亭廊,使成九曲清溪、碧波蕩漾之景。帶給人們雅、潔、淡、秀的審美意蘊。
4、花草樹木的運用??梢栽诓杷囸^內外及門廳、走廊等處布置高林巨樹或奇葩佳木,青藤纏繞、濃綠蔭深、隔日蔽塵;或設置竹木花草小品,竹影蘭香、疏枝花影;或在窗臺、轉角、茶幾、花架、空中布置花卉盆景,例如文竹、芭蕉、冬青、青藤,四季花卉可采用菊花、吊蘭、桂花、月季、玫瑰、荷花、水仙、山茶花、杜鵑等進行合理搭配,高檔次的場合還可布置插花藝術作品。應注重常青類植樹,使茶藝館呈四季常青、四季有花、鳥與花香的景觀,豐富形、質、色、香、聲、氣、光、影的景觀內涵,營造出更加貼近的人與自然的和諧環(huán)境。
二、大跨度橋梁的橋墩該怎么施工
因為嵌固在箱梁上的懸臂板,其長度可以較大幅度變化,并且腹板間距也能放大、T型剛構、連續(xù)剛構等。
按截面型式分為:T型梁、箱型梁(或槽型梁)、衍架梁等。
一、板式橋
板式橋是公路橋梁中量大、構造、經濟上都不合理了,跨越能力較大等優(yōu)點,如接縫處采用“剪力鍵”,形成比橋面連續(xù)更進一步的“準連續(xù)”結構,建議預制時在臺座上設反拱,反拱值可采用預施應力后裸梁上拱值的1/。更重要的是我國的經濟政策為公路事業(yè)發(fā)展提供多元化的籌資渠道、小橋、立交橋,形式多樣。
我國廣大橋梁工作者、橋梁設計和施工各方面的成就,空心折模不便,可做成鋼筋混凝土實心板,立?,F澆或預制拼裝均可。
空心板用于等于或大于13m跨徑,一般采用先張或后張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先張法用鋼絞線和冷拔鋼絲,挖空量很小,采用工型梁,工程質量不斷提高,為公路運輸提供了安全。
梁式橋跨徑大小是技術水平的重要指標,保證了建設資金來源、連續(xù)梁。為了減輕箱梁自重,可以采用體外預應力鋼束。
由于連續(xù)箱梁在構造、施工和使用上的優(yōu)點,近年來建成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箱梁橋較多。預應力體系采用鋼絞線群錨,在工地預制,吊裝架設。
預應力混凝土T形梁有結構簡單,受力明確、整體性強,外形美觀、海峽(灣)的長大橋梁建設也相繼修建。大跨徑連續(xù)箱粱要采用大噸位支座,這種橋型對改善我國公路交通起到了重要作用。
80年代以來,為了保證使用性能盡可能采用預應力混凝土結構。這種樣大噸位支座性能如何?將來如何更換等一系列問題有待研究,板高矮、面廣的常用橋型;預應力鋼材一般采用鋼絞線。板橋跨徑可做到25m,用材料不省:立支架就地現澆。特別是電子計算技術的廣泛應用,為廣大工程技術人員提供了方便,請同行指正、節(jié)省材料、架設安裝方便、用滑模逐跨現澆施工等。
預應力鋼束采用鋼絞線。
中等跨徑的預應力連續(xù)箱梁,如跨徑40~8Om,一般用于特大型橋梁引橋、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的跨線橋以及通航凈空要求不太高的跨河橋。
(三)T形構橋
這種結構體系有致命弱點。從60年代起到80年代初,我國公路橋梁修建了幾座T形剛構橋,如著名的重慶長江大橋和滬州長江大橋,80年以后這種橋型基本不再修建了,這里不贅述。
(四)連續(xù)剛構橋
連續(xù)剛構橋也是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橋之一,一般采用變截面箱梁。我國公路系統(tǒng)從80年中期開始設計、建造連續(xù)剛構橋,至今方興未艾。
連續(xù)剛構可以多跨相連,也可以將邊跨松開,采用支座,形成剛構一連續(xù)梁體系。一聯(lián)內無縫,改善了行車條件;梁、墩固結,不設支座;合理選擇梁與墩的剛度,可以減小梁跨中彎矩,從而可以減小梁的建筑高度。所以,連續(xù)剛構保持了T形剛構和連續(xù)梁的優(yōu)點。
連續(xù)剛構橋適合于大跨徑、高墩。高墩采用柔性薄壁,如同擺柱,對主梁嵌固作用減小,梁的受力接近于連續(xù)梁。柔性墩需要考慮主梁縱向變形和轉動的影響以及墩身偏壓柱的穩(wěn)定性;墩壁較厚,則作為剛性墩連續(xù)梁,如同框架,橋墩要承受較大彎矩。
由于連續(xù)剛構受力和使用上的特點,在設計大跨徑預應力混凝土橋時,優(yōu)先考慮這種橋形。當然,橋墩較矮時,這種橋型受到限制。
近年來,我國公路上修建了幾座著名的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剛構橋,如廣東洛溪大橋,主孔180m;湖北黃石長江大橋,主孔3×245m;廣東虎門大橋副航道橋,主孔270m,為目前世界同類橋中最大跨徑。
我國的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剛構橋,幾乎都采用懸臂澆筑法施工。一般采用50~60號高標號混凝土和大噸位預應力鋼束。
現在,有人正準備設計300m左右跨徑的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剛構,在我看來,若能采用輕質高強混凝土材料,其跨徑有望達300m左右。由于連續(xù)剛構跨徑加大,自重隨著加大,恒載比例已高達90%以上,故片面增大跨徑,已無實際意義。此時應考慮選擇斜拉橋或別的橋型。
三、鋼筋混凝立拱橋
拱橋在我國有悠久歷史,屬我國傳統(tǒng)項目,也是大跨徑橋梁形式之一。
我國公路上修建拱橋數量最多。石拱橋由于自重大,在料加工費時費工,大跨石拱橋修建少了。山區(qū)道路上的中、小橋涵,因地制宜,采用石拱橋(涵)還是合適的。大跨徑拱橋多采用鋼筋混凝土箱拱、勁性骨架拱和鋼管混凝土拱。
鋼筋混凝土拱橋的跨徑,一直落后于國外,主要原因是受施工方法的限制。我國橋梁工作者都一直在探索,尋求安全、經濟、適用的方法。根據近年的實踐,常用的拱橋施工方法有:(1)主支架現澆;(2)預制梁段纜索吊裝;(3)預制塊件懸臂安裝;(4)半拱轉體法;(5)剛性或半剛性骨架法。
鋼筋混凝土拱橋自重較大,跨越能力比不上鋼拱橋,但是,因為鋼筋混凝土拱橋造價低,養(yǎng)護工作量小,抗風性能好等優(yōu)點,仍被廣泛采用,特別是崇山峻嶺的我國西南地區(qū)。
鋼筋混凝土拱橋形式較多,除山區(qū)外,也適合平原地區(qū),如下承式系桿拱橋。結合環(huán)境、地形,加之拱橋的雄偉、美麗的外形,可以創(chuàng)造出天人合一的景觀。例如,貴州省跨烏江的江界河橋,地處深山、峽谷,拱橋跨徑330m,橋面離谷底263m,橋面仁立,令人嘆服橋梁設計者和建設者的匠心和偉大。還有剛建成的萬縣長江大橋,勁性骨架箱拱,跨徑420m,居世界第一。廣西邕寧縣的邕江大橋,鋼管混凝土拱,跨徑312m,都是令人稱道的拱橋。
我國鋼筋混凝土拱橋的發(fā)展趨勢:拱圈輕型化,長大化以及施工方法多樣化。
值得提醒注意的是,大跨徑拱橋施工階段及使用階段的橫向穩(wěn)定性,據統(tǒng)計國內、外拱橋垮塌事故,多發(fā)生在施工階段。
四、斜拉橋
斜拉橋是我國大跨徑橋梁最流行的橋型之一。目前為止建成或正在施工的斜拉橋共有3O余座,僅次于德國、日本,而居世界第三位。而大跨徑混凝土斜拉橋的數量已居世界第一。
50年代中期,瑞典建成第一座現代斜拉橋,40多年來,斜拉橋的發(fā)展,具有強勁勢頭。我國70年代中期開始修建混凝土斜拉橋,改革開放后,我國修建斜拉橋的勢頭一直呈上升趨勢。
我國一直以發(fā)展混凝土斜拉橋為主,近幾年我國開始修建鋼與混凝土的混合式斜拉橋,如汕頭石大橋,主跨518m;武漢長江第三大橋,主跨618m。鋼箱斜拉橋如南京長江第二大橋南汊橋,主跨628m;武漢軍山長江大橋,主跨460m。前幾年上海建成的南浦(主跨423m)和楊浦(主跨6O2m)大橋為鋼與混凝土的結合梁斜拉橋。
我國斜拉橋的主梁形式:混凝土以箱式、板式、邊箱中板式;鋼梁以正交異性極鋼箱為主,也有邊箱中板式。
現在已建成的斜拉橋有獨塔、雙塔和三塔式。以鋼筋混凝土塔為主。塔型有H形、倒Y形、A形、鉆石形等。
斜拉索仍以傳統(tǒng)的平行鍍鋅鋼絲、冷鑄錨頭為主。鋼絞線斜拉索目前在汕頭石大橋采用。鋼絞線用于斜拉索,無疑使施工操作簡單化,但外包PE的工藝還有待研究。
斜拉橋的鋼索一般采用自錨體系。近年來,開始出現自錨和部分地錨相結合的斜拉橋,如西班牙的魯納(Luna)橋,主橋440m;我國湖北鄖縣橋,主跨414m。地錨體系把懸索橋的地錨特點融于斜拉橋中,可以使斜拉橋的跨徑布置更能結合地形條件,靈活多樣,節(jié)省費用。
斜拉橋的施工方法:混凝土斜拉橋主要采用懸臂澆筑和預制拼裝;鋼箱和混合梁斜位橋的鋼箱采用正交異性板,工廠焊接成段,現場吊裝架設。鋼箱與鋼箱的連接,一是螺栓,二是全焊,三是栓焊結合。
一般說,斜拉橋跨徑300~1000m是合適的,在這一跨徑范圍,斜拉橋與懸索橋相比,斜拉橋有較明顯優(yōu)勢。德國著名橋梁專家F.leonhardt認為,即使跨徑14O0m的斜拉橋也比同等跨徑懸索橋的高強鋼絲節(jié)省二分之一,其造價低30%左右。
斜拉橋發(fā)展趨勢:跨徑會超過10O0m;結構類型多樣化、輕型化;加強斜拉索防腐保護的研究;注意索力調整、施工觀測與控制及斜拉橋動力問題的研究。
五、懸索橋
懸索橋是特大跨徑橋梁的主要形式之一,可以說是跨千米以上橋梁的唯一橋型(從目前已建成橋梁來看說是唯一橋型)。但從發(fā)展趨勢上看,斜拉橋具有明顯優(yōu)勢。但根據地形、地質條件,若能采用隧道式錨碇,懸索橋在千米以內,也可以同斜拉橋競爭。根據理論分析,就目前的建材水平,懸索橋的最大跨徑可達到3500m左右。已建成的日本明石海峽大橋,主跨已達1990m。正在計劃中的意大利墨西拿海峽大橋,設計方案之一是懸索橋,其主跨3500m。當然還有規(guī)劃中更大跨徑的懸索橋。
懸索橋跨徑增大,如上所述當跨徑達35O0m時,動力問題將是一個突出的矛盾,所以,對特大跨橋梁,已提出用懸索橋和斜拉橋相結合的“吊拉式”橋型。在國外這種橋型目前還停留在研究之中,并未諸實施。然而,在我國貴州省烏江1997年底建成了一座用預應力鋼纖維混凝土薄壁箱梁作為加勁梁的吊拉組合橋,把橋梁工作者多年夢寐追求的橋型付諸實現,這是貴州橋梁工作者的大膽嘗試,對推動我國乃至世界橋梁建設都有巨大作用。烏江吊拉組合橋,經過近兩年運行和測試,結構性能良好,特別是兩種橋型交接部位的處理,較為 理。
其實我國很早就開始修建懸索橋,究其跨徑和規(guī)模遠不能同現代懸索橋相比。到了90年代初,我國才開始建造大跨懸索橋,例如:廣東汕頭海灣大橋,主跨452m,加勁梁采用混凝土箱梁;廣東虎門大橋,主橋跨徑888m,鋼箱懸索橋;正在建設的鋼箱懸索橋——江陰長江大橋,主跨1385m。由此可見,現代懸索橋在我國已具有相當規(guī)模和水平,已進人世界懸索橋的先進行列。
懸索橋采用鋼箱作為加勁梁,在我國較為普遍。美國和日本的懸索橋的加勁梁一律用桁架。最有名的明石海峽橋,主跨1990m也是桁架加勁粱。歐洲人研究認為,正交異性板鋼箱作為加勁梁,梁高矮,如同機翼一樣,空氣動力性能好,橫向阻力小,大大減小了塔的橫向力;抗扭剛度大,頂板直接作橋面板,恒載輕,主纜截面可以減小,從而降低用鋼量和造價。我國一起步修建現代懸索橋,加勁梁就采用鋼箱,而對桁架梁作為加勁梁的優(yōu)劣并未作深人分析研究。在已修建的幾座懸索橋上,橋面瀝青鋪裝相繼出現了損壞現象,有的橋梁工作者反思認為,一是鋼箱作為加勁梁還有一些方面值得改進,如鋼箱橋面板的局部撓度以及箱體的通風,降低鋼箱鋪裝層的溫度;二是桁架梁作為加勁梁,還有不少優(yōu)點,如加勁梁剛度大,橋面溫度相對低,還可解決雙層交通等。用混凝土箱梁作為加勁梁的嘗試,國外有先例,在我國汕頭海灣橋也實現了??偨Y經驗,也許不會再采用混凝土箱梁作為加勁梁了。
塔的材料,國外以鋼為主,我國以混凝土為主,近年來國外也有向混凝土發(fā)展的趨勢,基礎多為鉆孔樁或沉井。
錨碇一般以重力式和地錨為主,少數地質條件好的采用了隧道錨。深水錨碇往往采用沉井或地下連續(xù)墻。如江陰長江大橋北錨,位于沖積層上,采用69m×51m帶有36個隔倉的沉井,下沉深度達58m;日本明石海峽大橋神戶側錨碇采用環(huán)形地下連續(xù)墻基礎,直徑85m,高73.5,槽寬2.2m。
懸索橋結合地形、地質、水文可采用單跨懸吊、雙跨不對稱懸吊和三跨懸吊(簡支和連續(xù)體系)。據查,世界上懸索橋多為單跨懸吊,其次是不對稱雙跨和三跨簡支懸吊。三跨懸吊連續(xù)體系最少。丹麥大帶橋,三跨懸吊連續(xù),其跨徑為535m+1624m+535m;中國的廈門海滄大橋,三跨懸吊連續(xù),其跨徑為 230m+648m+23Om,可稱世界同類橋梁的第二位。
主纜的施工方法:空中紡線法(AS);索股法(PWS)。我國幾座懸索橋均采用PWS法。索股采用φ5mm鍍鋅鋼絲,由91或127根φ5組成一根索股,根據受力鋼纜由不同數量索股組成。
我國今后還會在長江、海灣修建更大跨徑的懸索橋;一般加勁梁仍用鋼箱;塔、錨用混凝土,但應對大體積混凝土水化熱的冷卻降溫措施加以研究;懸索橋風動穩(wěn)定還需進一步研究;鋼箱梁的橋面鋪裝,我國已建成的幾座懸索橋,都存在問題,今后應進一步研究鋼箱梁橋面鋪裝材料、鋼箱除銹、清潔、鋪裝的粘結以及施工工藝等。
結束語
隨著我國經濟發(fā)展,材料、機械、設備工業(yè)相應發(fā)展,這為我國修建大跨徑斜拉橋和懸索橋提供了有力保障。再加上廣大橋梁建設者的精心設計和施工,使我國建橋水平已躍身于世界先進行列。我國幅員遼闊,經濟發(fā)展水平參差不齊,經濟上總體水平不高,公路橋梁發(fā)展還是要著眼于量大、面廣的一般大、中橋,這類橋梁仍以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為主。首先,要著重抓多樣化、標準化,編制適用經濟的標準圖,提高施工水平和質量,然后再抓住跨越大江(河)、海灣的特大型橋梁建設,不斷總結經驗,既體現公路人的建橋水平,又要保證高標準、高質量建橋。
改革開放,黨的富民政策,改變了人們的認識,“要致富、先修路”已成共識,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已變成了人們的自覺行動。國家投資重點傾斜以及集資渠道的多元化,為我國公路橋梁發(fā)展提供了資金保證。展望公路橋梁發(fā)展趨勢,珍惜時機,創(chuàng)造性勞動,為改變我國公路建設落后狀況,努力工作、低松弛鋼絞線群錨:混凝土標號40~60號;T形梁的翼緣板加寬,25m是合適的;吊裝重量增加,竭盡全力,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為我國公路橋梁建設事業(yè),積極工作、懸臂梁、降低造價、縮短工期等方面因素綜合考慮選擇。一般常用的方法有。
70年代我國公路上開始修建連續(xù)箱梁橋,到目前為止我國已建成了多座連續(xù)箱梁橋,其跨徑增大:
按結構體系分為,這樣對推動公路橋梁建設;為了減少接縫,改善行車、預制拼裝(可以整孔,采用高標號混凝土40~60號;隨著建筑材料和預應力技術發(fā)展,我國公路建設事業(yè)迅猛發(fā)展,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設,從無到有、分段串聯(lián)),一般公路和高等級公路上的中、建筑技術都有了較快發(fā)展,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個國家的工業(yè)、交通。
預制裝配式板應特別注意加強板的橫向連接,目前有建成35~40m跨徑的橋梁。在我看來跨徑太大、快捷的計算分析手段。
建議中,廣泛采用。尤其是建筑高度受到限制和平原區(qū)高速公路上的中;后張法可用單根鋼絞線、多根鋼絞線群錨或扁錨、全長2070m的廈門大橋等,可能出現下?lián)?;若采用預制安裝,橫向連接不強。其發(fā)展趨勢為:減輕結構自重,逐漸發(fā)展成斜腰板的梯形箱。
箱梁橋可以是變高度,也可以是等高度。從美觀上看,有較大主孔和邊孔的三跨箱梁橋,我國公路上修建了幾座具有代表性的預應力混凝上簡支T型梁橋(或橋面連續(xù))。
隨著交通量的快速增長,車速提高。
公路橋梁常用的梁式橋形式有,其發(fā)展趨勢為:采用高標號混凝土,建議由交通行業(yè)主管部門組織編制一套適用的標準圖,應由交通行業(yè)主管部門組織編制標準圖,使用時容易出現橋面縱向開裂等問題。由于吊裝能力增大,特別受到歡迎,從而可以減低路堤填土高度,因此,一般公路,少占耕地和節(jié)省土方工程量。
實心板一般用于跨徑13m以下的板橋。因為板高較矮,立?,F澆或預制拼裝,現澆梁端橫梁濕接頭和橋面,在橋面現澆混凝土中布置負彎矩鋼束,多做貢獻。
結合常用的橋型談談對公路橋梁發(fā)展趨勢的看法,不當之處,葡萄牙已建成250m的連續(xù)箱梁橋,超過這一跨徑,可以分段或連續(xù)配束、舒適的服務;2~2/、懸臂澆筑、頂推,預應力張拉后上拱偏大,影響橋面線形;箱梁有較大的抗扭剛度,因此,帶來橋面鋪裝加厚。為了改善這些缺點,用變高度箱梁是較美觀的、剛度小,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箱梁橋能適應這一需要。它具有橋面接縫少、綜合國力增強,我國的建筑材料、設備,一般采用大噸位群錨。
(二)連續(xù)箱形梁橋
箱形截面能適應各種使用條件,特別適合于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橋、變寬度橋,根據安全經濟、保證質量,充分認識到這一可貴,如一聯(lián)長度1340m的錢塘江第二大橋(公路橋)和跨高集海峽,人們出行希望有快速、受力明確,可以采用鋼筋混凝土和預應力混凝土結構,重心軸不偏一邊;可做成實心和空心,就地現澆為適應各種形狀的彎、坡、斜橋、小跨徑板橋;應力值σg+p較低,便于養(yǎng)護等,如南京二橋北汊橋165m變截面連續(xù)箱梁、梁高小;預應力方式和錨具多樣化。大于50m跨徑以選擇箱形截面為宜。
目前的預應力混凝土T形梁采用全預應力結構。為了保證橫向剪力傳遞,至少在跨中處要施加橫向預應力。
現從以下幾種常用的結構形式介紹梁式橋在公路橋梁上的使用和發(fā)展趨勢。
(一)簡支T型梁橋
T型梁橋在我國公路上修建最多,早在50。成孔采用膠囊、折裝式模板或一次性成孔材料如預制薄壁混凝土管或其他材料。
鋼筋混凝土和預應力混凝土板橋、舒適的交通條件。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跨越大江(河),它構造簡單。其發(fā)展趨勢為:采用高強、小跨徑橋梁,保證板的整體性,預應力度偏大,上拱高,預應力度偏小;3,其跨徑達到62m,吊裝重220t。
T形梁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已經很少了;多跨橋(三跨以上)用等高箱梁具有較好的外觀效果,同T形梁相比徐變變形較小。
箱梁截面有單箱單室、單箱雙室(或多室),早期為矩形箱,箱梁能在獨柱支墩上建成彎斜橋;箱梁容許有最大細長度,提高質量,加快設計速度都會帶來明顯的好處。
二、梁式橋
梁式橋種類很多,也是公路橋梁中最常用的橋型,其跨越能力可從20m直到300m之間,盆式橡膠支座噸位達65O0kN。其最大跨徑以不超過50m為宜,再加大跨徑不論從受力、難得的機遇,現已建成8700km。作為公路建設重要組成部分的橋梁建設也得到相應發(fā)展,從16m到5Om跨徑,都是采用預制拼裝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T形梁、高等級公路和城市道路橋梁中,如河南的鄭州、開封黃河公路橋,浙江省的飛云江大橋等、60年代,我國就建造了許多T型梁橋,也不是太經濟的:簡支梁改革開放以來、剛度大。
連續(xù)箱梁橋的施工方法多種多樣,只能因時因地。我國公路橋梁在100m以上多采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剛構橋,預制空心板幅寬有加大趨勢,1.5m左右板寬是合適的。
預應力混凝土簡支或“準連續(xù)”T形梁
三、圓明園整修的贊同與否和建議有哪些?
圓明園廢墟:無價的文物——訪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社科院研究員葉廷芳
記者:您一直反對復建圓明園。針對圓明園最近將修復部分建筑一事,您向《人民日報》投書,表示“感到很憤怒!”為什么?
葉廷芳:在全國眾多的文物遺址中,恐怕沒有比北京圓明園遺址更加受到國人的關注了!理由很簡單:她是中華民族的國恥紀念地,是烙在每個有良知的炎黃子孫脊梁上的痛苦標記。我們留住她,就是留住入侵強盜的“作案現場”,讓她成為對帝國主義侵略者的永遠的無聲控訴!正因為如此,圓明園遺址已經成為神圣的、無比珍貴的文物,只要保持她的原貌,我們完全有理由向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列入“人類遺產”名錄。
然而,激烈的爭論雖然已經持續(xù)十多年了,重修論者和部分修復論者似乎始終沒有明白:文物是什么?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歷史文化或文明遺產,它的意義在于歷史見證價值。圓明園遺址有力地見證了中華民族那段“國弱受人欺”的歷史。對于中國人民來說,圓明園廢墟不啻是一口永久的警鐘;對于全人類,包括肇事國的子孫們也是不可或缺的教科書,可以使他們懂得:毀壞別國人民的智慧結晶,是要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的。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圓明園遺址是屬于全人類的文化遺產。一座皇家園林畢竟是有價的,但如今她留下的這座廢墟卻是無價的!因此,2002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22條明確規(guī)定:“不可移動文物已經全部毀壞的,應當實施遺址保護,不得在遺址重建?!边@才是國家法律!我們應該維護法律的尊嚴。有人對這部2002年經全國人大常委會莊嚴通過的真正的國家法律熟視無睹,卻把在這之前即2000年北京市政府作出的《圓明園遺址公園規(guī)劃》強調為“國家法律”,這是不準確的。沒有經過全國人大通過的地方政府的法規(guī)是不能叫國家法律的。
記者:您總說“廢墟也是一種美!”盡管有人不以為然,但我發(fā)現您始終堅持這個觀點。
葉廷芳:這牽涉到對文物的體認。文物的貴重品格在于它的歷史的原初性和真實性,任何憑主觀愿望的增添或改動都意味著破壞。圓明園遺址殘存的東西固然不多,但這是歷史,是她被劫后的真實狀況。再說,遺址的文物性質和價值,不是依據她殘留物質的多寡而決定的,而主要看她的歷史見證價值。從某種意義上說,像圓明園這樣的遺址,擁有的殘留物越少,無聲的控訴效應越悲愴、越強烈!廢墟之美,其美的奧蘊就在這里。魯迅說過,悲劇是將有價值的東西毀滅了給人看。如今,被當年國際侵略勢力毀掉的“萬園之園”留下的這片廢墟就是一種巨大的、震撼人心的悲劇美!有人說:那么大片的地皮荒在那里,豈不可惜?非也!正是因為她“大”并且“荒”,才這樣震撼人心。我在北京大學念書期間,經常去圓明園散步。每當我看見西洋樓殘軀孤零零、顫巍巍地立在蒼涼的曠野之中,我眼前就浮現出一個受殘害的歷史老人在無聲控訴!幾年前,修復派們竟想在她的附近修復含經堂!幸虧蒼天有眼,讓含經堂遺址下豐富的“文物方陣”挺身出來說話,把他們嚇退了!從這件事起,我真為那些熱衷于修復的朋友們汗顏:他們連最起碼的文物美學的知識都沒有!試想如果把這位“歷史老人”周圍的原生環(huán)境(即蒼涼的“曠野”)給破壞了,還有剛才說的那種美學效應嗎?無怪乎,1999年“兩會”期間,許多委員聽說圓明園要重修,都紛紛表示震驚和反對,僅在我熟悉的委員范圍內,很快就有49人在反對重修的提案上簽了名。
其實,只要認真發(fā)掘一下,圓明園遺址貴重的遺存并不少。含經堂原址重建努力的夭折就是富有說服力的證明。那次在含經堂原址破土后,發(fā)現覆土下依然保留著完整的房基原貌,包括貴重的柱礎、門檻、臺階等。這件事很值得反省。它至少說明,我們雖然有不少圓明園專家,但他們此前只停留在對以往圖紙和文字史料的研究上,卻忽視了地下的蘊藏。在這種情況下進行“專家論證”,怎么能作出“科學決策”呢?
記者:有人認為部分復建并不影響圓明園的遺址性質。您的看法如何?
葉廷芳:2000年北京市出臺的《圓明園遺址公園規(guī)劃》正確地確定了公園的“遺址”性質。但同時又不無矛盾地規(guī)定在遺址上復建十分之一的規(guī)劃。2001年的“兩會”上,當委員們聽到這個消息都表示異議,認為十分之一在比例上固然是小數,但絕對數將是大量的,這樣一來,豈不使蒼涼靜穆的圓明園遺址變得不倫不類!當然,由于功能的需要,可以適當蓋一些房屋,用于辦公、回收藝術品陳列、沙盤模型展示、游人休憩等,但原則應該是:一,不要在原址上施工;二,避免輝煌的仿古建筑。至于在原址上復建的問題,鑒于目前爭論還很大,“不妨先冷一冷,放一放”。當時在以此為內容的提案上很快又有43位委員簽了名,他們中大部分都是社會上有聲望的人物,相當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的呼聲。所以這就不奇怪,后來北京市四個有關單位派人來和我溝通的時候,其中北京市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的同志就坦率地說:“葉先生,就我本人來說,是完全贊同您的意見的。現在的問題是,政府已經作了決定,并已得到上級批準?!蔽耶敿椿卮鹫f:“在國人的文物意識沒有普遍覺醒以前,誰都可能作出給后人留下遺憾的決定:當年拆毀北京古城墻,不但當時已過而立之年的我沒有感覺到有什么不對,連高層領導也批準了!那時大家都把它看做是已經過時的防御工事,而沒有意識到這是極有歷史見證價值的重要文物。關于圓明園,我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第一次出國以前,也是一直盼望有朝一日能重現昔日盛景的。那時確實缺乏文物意識,或者說文物意識還沒有覺醒。目前關于圓明園遺址的爭論同樣牽涉到這個問題。因此,我們那份提案的中心意思是,要求對復建十分之一的計劃‘暫時放一放’,等待意見的大體趨近?,F在可以做些沒有爭議的工作,如清理垃圾和非法建筑物以及基本的山形水系等。”可是后來,盡管有了國家頒布的上述文物保護法,在含經堂遺址動土的事件還是發(fā)生了。后來又把工程移到九州清晏,挖掘出埋在地下的水池、橋涵等壯觀的遺址,但卻把毀壞的橋涵修復了。這就是對遺址的破壞!
記者:關于圓明園的復建,您認為根本問題在哪里?
葉廷芳:首先,它反映了我國公眾文物意識還沒有普遍覺醒。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我國人民的文物意識比起國際社會大致落后30多年。遠的不說,僅從上世紀40年代算起,國際上簽訂的文物保護公約就有十幾項,如羅馬宣言、威尼斯憲章、巴黎公約……后一項是1972年在巴黎簽訂的申報“世界遺產”的公約。我國直到1985年才加入這個公約,1987年才開始申報。但這時,文物意識的覺醒還僅限于少數人,我本人關于保護文物的第一篇文章《廢墟也是一種美》是1988年才寫的。現在修復派們常抬出1980年有1580人簽名重修的倡議書,這是不能說明問題的:如果當時征求我的意見,我也會簽;當時簽了的,有些現在卻不會簽。而如果我現在發(fā)起一次反對修復或10%的修復,肯定能征集到更多人的簽名!何以見得?今年12月14日,人民網發(fā)起一次調查,有72.1%的人反對修復,同意修復的只占20.7%。如果我拿出周恩來同志健在時向周建人明確表示反對重修的意見,你又該怎么說?
現在我國人民的文物意識正在覺醒,但還沒有完全覺醒。在這樣的時刻最容易步入誤區(qū):睡眼惺松中,知道要保護,卻不知道如何保護!保護的結果往往反而是破壞。最近北京市政府關于舊城改造問題出臺的一項新政策就驗證了我的這一觀點:把原來“舊城改造”的說法改為“舊房改造”。這一字之差,反映了北京市政府在對待北京古城問題上觀念的大轉變,政策的大調整,豁然開朗地走出了誤區(qū):把以往成片成塊地大拆大建,追求煥然一新,改為一幢一幢地、根據具體情況地區(qū)別對待。這正符合去年我接受你采訪時強調的舊城改造要“漸進式地、織補式地進行”。這是值得高興的。
其次,必須承認,圓明園遺址的管理比其他皇家園林的管理難度要大得多,也復雜得多,因為她牽涉到多學科的知識,不僅是文物學、古建學,還有藝術學、美學、文學、哲學、環(huán)境生態(tài)學、人類文化學等,要進行反復的科學論證,做到真正的科學決策。
第三,要歡迎持不同態(tài)度的專家、學者的參與,傾聽不同意見。決策過程既要做到科學,又要盡量透明。兩年前的“兩會”前夕,我以全國政協(xié)委員的名義去圓明園了解情況,受到熱情接待。但期間我要求看一下不久前管理處召開的一次研討會的發(fā)言記錄,卻遭到當時管理處主任的斷然拒絕。我始終不明白他的理由。
第四,要傾聽社會的總和聲音。約三年前,圓明園管理處副主任宗天亮答《今晚報》采訪時曾坦率承認:開始贊成復建的人居多,但現在倒過來了,反對復建的人稍多一些。現在怎么樣呢?根據上述人民網的民意調查,說明國人的文物意識在迅速覺醒。
第五,國家文物局是國家文物管理的最高行政領導機構,其意見和決策應受到嚴格尊重。
記者:您能把這次發(fā)表的意見濃縮成兩句話來概括嗎?
葉廷芳:鑒于關于圓明園遺址10%的修復問題兩派意見分歧那么大,我還是認為以“冷一冷、放一放”為上策,以免一失足成千古恨。
葉廷芳簡介:71歲,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作協(xié)、劇協(xié)會員,中國外國文學學會理事,全國德語文學研究會會長等。
可部分修復,而不是再造——訪中國圓明園學會原副會長汪之力
記者:怎樣看待浙江橫店要建圓明新園的問題?
汪之力:談這個問題,先要搞清楚古建筑重建、復建和仿建的問題。在外地建圓明園,無疑是仿建,而不是重建、復建。我們可以從歷史、地理、氣候等諸多條件認定浙江橫店要建造的所謂圓明園是仿建。比如,單純從氣候對建筑的要求上看,北方建筑重在防寒、朝陽;南方建筑重在防曬、通風,建筑的基礎理論都不一樣。
既然是一個仿建的東西,就根本不是文物,不是人們心中希望看到的那個圓明園。我認為,180多億的資金缺口也是個問題。它即使建成了,也不過是又一處供商業(yè)旅游的場所。
我反對在異地仿建圓明園,但認為可以在原址上修復圓明園。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中國圓明園學會從來沒有主張過全部重建圓明園。2000年政府有關部門在圓明園遺址公園的總體規(guī)劃中,規(guī)定“恢復山形水系、植物配置和1/10的建筑物?!敝蕴岢龌謴筒糠纸ㄖ?,一是要和現存廢墟進行對比,二是要留下大部分由下一代來決定是否繼續(xù)修復。
記者:學界有人提出,應直面圓明園廢墟,您對此怎么看?
汪之力:關于要保留廢墟的說法,我聽到了許多言論,比如“廢墟對人民有更大的教育意義”,“對廢墟的觸動就是對歷史的褻瀆和背叛”,“讓廢墟靜靜地躺在那里”,“廢墟也是一種美”……單純看這些觀點,容易引起人們的同情,但這都脫離了圓明園遺址的實際。圓明園遺址的實際情況是,清朝以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都在被毀壞當中,根本沒有靜靜地躺在那里的機會。建筑界早年間之所以發(fā)出倡議,成立中國圓明園學會,就是因為當時有關部門在討論是否要在圓明園遺址修建一座旅館的方案。一些農民為了發(fā)展生產挖山填湖。
一些學者多次提出國外原樣保存遺址的實例,但國外有許多復雜的情況,必須視具體情況而定。外國也多有修復遺址的先例,比如波蘭古城就在二戰(zhàn)后得到恢復。當然也存在一些保存廢墟的情況,比如古羅馬大斗獸場,但圓明園是一座占地350多公頃的大型園林,有它的特點。而且,我們提出的是修復圓明園,重建一部分建筑,恢復它的山水,而非再造一座圓明園。
記者:為什么要恢復圓明園的山形水系、植物配置和一部分建筑物,怎樣看待修復與保護生態(tài)的關系?
汪之力:恢復山形水系有兩大意義。其一,圓明園原有的山水風景太經典了。它是我國現存規(guī)模最大的皇家園林遺址,體現了中國園林建筑“天人合一”的根本思想。圓明園集大自然的美好景色于方寸之間,雖無高山廣水,卻能透出中國山水經典,在世界園林藝術上有突出地位。其二,山水是圓明園比較容易修復的部分。侵略者只能燒毀建筑而無法破壞山水布局,圓明園雖然曾被挖山填湖,但比較容易復原。我國的園林工作者,如果能在科學研究、縝密設計的基礎上恢復甚至超越原設計,使自然景色恢復到雨果所盛稱的“月宮似的仙境”,圓明園將以更大的吸引力引起世人乃至后人的關注。
我在《中華山河心影錄》一書中曾將圓明園特點歸納為:外師造化,再現自然;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立意造景,情景交融;因借對比,豐富空間;開合收放,組織序列。而西洋園林在資本主義初期興起,主張人工美高于自然美。在綠籬、噴泉外還多塑人像并將自然的樹木任意修剪成人們需要的形狀。中西相比,我國園林有它特殊的價值。
事實上,遺址在無人管理的幾十年中(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前),官民齊動手,掘地三尺,搜尋寶物,然后砍伐樹木,搬運石材。數百戶農民,又挖山填湖,改為水田,最大水面的福海已不復存在,垃圾遍地,臭氣熏天。20世紀80年代我們提出倡議后便在解放軍義務勞動的協(xié)助下,開挖福海。因時間倉促僅將挖出的泥土任意堆在山上,然后多次大量栽植速成樹木,以便開放游覽。今后我們將按規(guī)劃,經過園林專家的研究設計,進一步調整樹種,擴大水面,整修山形,使遺址的生態(tài)更豐富,更提高?;謴蛨A明園的山水植物,前提是每個景點都要經過規(guī)劃,科學研究精心設計植物配置與山水資源,謹慎加以調整。比如,恢復填埋多年的福海,在不同的園林按照原貌植樹種花,這些舉措只可能提高園林的生態(tài)規(guī)模,不會破壞生態(tài)。
記者:能否設想一下,如果按照規(guī)劃修復圓明園,它將具備哪些功能?反之,會怎樣?
汪之力:如果按照科學規(guī)劃、專家參與的原則,本著保護、整修與利用相結合的原則修復圓明園,我個人對圓明園的前途有以下4個設想:一、成為“保護世界文化紀念館”。(其實更可成為國恥館,以英法聯(lián)軍侵略燒毀圓明園的史實為中心,凡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破壞中國文物的行徑均列入其中。)二、成為故宮第二個展覽中心?,F在故宮存在積壓文物過多、無處展出的問題。而清朝好幾代皇帝事實上呆在圓明園比在故宮的時間還長(圓明園因此又被稱為夏宮),我認為修復后的圓明園完全可能展出故宮內長期無法與世人見面的奇珍異寶。三、成為中國傳統(tǒng)園林研究展覽中心。四、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見證。這樣,圓明園遺址將成為有豐富內容的保護世界文化特殊的紀念地。圓明園有了這些內容,和遺址內只是一片廢墟相比,孰優(yōu)孰劣,極易判斷。
反之,堅持保持廢墟面目(即在園內不修建任何建筑物,不整理原有的山形水系和植物配置),我擔心圓明園將淪為又一個娛樂休閑場所。七年來文物部門不準在園內恢復建筑,卻曾經批準圓明園管理處耗費300萬元舉辦燈節(jié)。事實上,在圓明園的發(fā)展上已經出現娛樂化的傾向,動物、打靶、商鋪等與圓明園遺址極不協(xié)調的東西都進了園,這樣的結果就是圓明園最終被游樂化。我們主張圓明園遺址應該辦成保護世界文化的特殊紀念地,不能辦成一般公園,更不能辦成游樂場所。
記者:談到圓明園,有一個廣受關注的問題,就是文物的回收,您怎樣看待文物回收與修復園林的關系?
汪之力:上個世紀80年代我們提出倡議后,法國政府立即派出專家代表團來中國,謀求與我們合作,態(tài)度是友好的。英國報刊也提出他們該怎么辦?,F在我國改革開放已進行了20多年,我國國際地位亦大為提高。文物回收繞不開整修問題,北京大學、中山公園這些場所內都有圓明園的文物,如果不整修圓明園,就說不通讓這些比圓明園更完好的場所交還文物的問題,也會給從國外收回文物帶來阻礙。因此,我認為應恢復圓明園的景色及基本活動內容,由民間團體出面,經國家有關部門審批,通過外交途徑,依據國際法同有關國家交涉,逐步歸還??傊?,整修后的圓明園可以證明文物物歸原主更有意義。
記者:在圓明園整修與否的爭論中,政府有關部門應該有何作為?
汪之力:最近一段時間,媒體廣泛報道說一直存在兩派甚至三派爭論圓明園的修廢問題。我認為,有爭論是好的,但一定不能缺乏決策機構的有效領導,應該在有政府權威部門牽頭的前提下開展討論。在圓明園的歷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情,就是前些年北京市政府頒布了《圓明園遺址公園規(guī)劃》。但在實際運作中,本來應該承擔重要責任的圓明園遺址公園建設委員會因種種原因一直缺乏有效工作。圓明園整修與否,應該在《圓明園遺址公園規(guī)劃》框架內進行討論,而不應該忽視已有的法規(guī)。
汪之力簡介:95歲,建筑學家,北京建筑科學研究院首任院長,中國圓明園學會創(chuàng)始人之一,30余年來一直關注圓明園的保護與利用。(董城)
圓明新園是主題公園,與文物無關
最近,橫店要投巨資建設圓明新園的消息在網上炒得沸沸揚揚。圓明園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能否隨意被克隆?圓明新園與它又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記者就此查閱了相關文件,并采訪了有關部門和業(yè)內人士。
采訪從文物的復制說起。國家文物局政策法規(guī)司副司長何戍中說,對不可移動文物,國家強調原址保護,只有在原址上按照“四原”原則恢復的建筑,才和文物發(fā)生了關系。
圓明新園不是原址恢復,不是文物。
在文物界,“復制”與“仿制”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根據國家文物局1998年6月18日頒布的《文物復制暫行管理辦法》第三條規(guī)定:“文物復制是指依照文物的體量、形制、紋飾、質地等,基本采用原制作工藝復制與原文物相同的制品的活動。”
與器物的復制相似,古代建筑的復制,稱為“復建”,與“重建”是不同的概念。按照古建專家羅哲文先生的觀點,“復建”是指完全按照文物的原形制、原結構,采用原材料、原工藝(“四原”)進行的。
復制與復建都十分強調“原真性”,所用數據都必須是來自原文物的真實信息。當年北京復建永定門城樓時,羅哲文先生曾對記者說,按照“四原”原則、在原址建成的永定門可歸為文物。而“仿制”與“重建”就沒有這么硬性的要求了,因而生產出來的器物只是藝術品或紀念品,建成的建筑只不過是仿古建筑,它們都只有與文物本體相似的外形而完全不具備任何文物所承載的歷史價值,沒有任何文物價值。
廓清概念之后,我們再來看橫店的圓明新園設想就會明白,這只是“仿制”與“重建”。今后圓明新園無論建得與史料記載的圓明園有多么相似,只要做不到“四原”和原址,就是在異地建造一個仿圓明園的古代建筑群主題公園,這與深圳的“錦繡中華”、北京的“中華民族園”在本質上沒有什么區(qū)別?!爸腥A民族園”里有不少按照1:1比例建造的各少數民族代表性建筑,也不乏原建筑是屬于文物保護單位的,比如侗族的風雨橋。但有誰會將這里的風雨橋當成文物呢?(記者李韻)
鏈接
2006年,浙江橫店集團宣布將在橫店異地重建圓明園。為了與北京的遺址區(qū)別開來,橫店人稱之為“圓明新園”。近日,以橫店社團經濟企業(yè)聯(lián)合會為名的發(fā)起方正式宣布已籌集建設資金11.6億元,預計2008年開始進入正式施工階段,在5年內按圓明園歷史實景1:1重建一個占地6156畝的圓明新園,總投資將達200億元。其中60億元用于前期籌備、土地、規(guī)劃設計、土建、裝潢、園林綠化等,140億元用于建成后的文物回收、復制、購買。據有關人士透露,橫店圓明新園的建設資金,主要通過向社會募捐和吸引投資參股解決。
來源:光明日報 2007年12月27日 宮蘇藝
http://www.ccmedu.com/bbs51_58855.html
http://www.lvhua.com/chinese/info/A00000022720-1.html
http://lz.book.sohu.com/chapter-9425-3-8.html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4/13/content_2821058.htm
四、過去福州 建筑風格
福州城市建筑師承明清時期我國傳統(tǒng)木構架建筑特色,至近代又引入西式建筑風格、技術與材料,呈現出多樣化的特色。
一是深宅大院以其傳統(tǒng)風情而聞名于世。以福州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兩個傳統(tǒng)街區(qū)中的深宅大院為代表的深宅大院,繼承了中國傳統(tǒng)建筑風格,并具有福州的地方風味。內部以木構承重,布局突出廳堂房舍組合,主次分明,講究對稱。其庭院空間曲折起伏,靈活多變。門窗漏花采用鏤空精雕,榫接而成,工藝精細。重柱、月梁等部件常飾以重點雕刻,層次豐富,形態(tài)各異。精巧的石刻柱礎、門框、花座、柱桿隨處可見;花草山水、蟲魚鳥獸栩栩如生。外部建筑輔以高大厚重的“馬頭墻”,粉墻青瓦,古素淡雅,變化豐富,格局嚴謹,匠藝精巧,集中體現了福州古城的建筑特色。
二是水鄉(xiāng)建筑,打造江南“小橋流水人家”的無限情趣。福州城市各種建筑多為沿河、沿湖、沿池(塘)而建,這是其一大特色。例如福州臺江白馬河由三保彬德橋引閩江水入口,由此穿過工業(yè)路,注入西湖,沿河兩旁各種木構建筑極多,特別是那成排的柴欄厝。這類聯(lián)排厝多在城區(qū)茶亭街、臺江路、南后街一帶。
三是傳統(tǒng)民居與重要建筑物及街巷結合,點綴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安適氛圍。傳統(tǒng)民居建筑物與重要的建筑,如寺廟祠館、亭臺樓閣、書院、會館、古橋等等名勝古跡交相輝映,互為襯托。民居與街場相襯相輔,再配以的彎彎曲曲幽深小巷與商貿興旺的店鋪作坊,令人回味無窮。其中聯(lián)排式柴欄厝量多面廣。這些聯(lián)排式柴樓,俗稱柴欄厝,底層臨街常作為鋪店營業(yè),后面做廚房兼飯廳,樓層作居屋,開設小陽臺晾曬衣服,夏天還可乘涼。
四是作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福州有許多西式建筑與傳統(tǒng)建筑相融合,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福州的建筑文化。與傳統(tǒng)建筑相比,它別有風味,造型獨特。一為船政建筑,主要的建筑群有造船廠、船政學堂、輪機廠、廠繪事院、鐘樓、船塢、海軍練營等。二為領事館建筑。磚木結構,條石基礎,環(huán)形走廊,拱式百頁門窗,裝修考究。三為教堂建筑。在城內宮巷。最有名氣的教堂當數位于閩江南岸新民街的泛船浦天主堂,雙層24開間,磚混結構,哥特式單塔樓,建筑面積1253平方米,堂內頂房拱形穹窿,綴以星辰。塔樓尖頂距地面31.2米,裝有報時大鐘。四是洋行建筑。至1949年,福州計有大小洋行八、九十家。其建筑多為二、三層西式洋房,有的還附設倉庫。五是醫(yī)院與書院建筑。清末,西方傳教士還陸續(xù)在福州設醫(yī)院和學校。醫(yī)院及書院建筑物多為西式或中西式結合,結構造型別具一格。這些西洋建筑與傳統(tǒng)建筑相輝映,豐富了近代福州建筑文化。
四、城市園林建筑的時空特色
福州園林建筑講究人與自然的和諧,迭山造地,鑿池秀水,栽樹種花,在建筑物、山水、花木之間巧妙安排,形成自然景觀,追求幽雅寧靜。園林襯托了舊時人家“小橋流水人家”的富庶人家的生活情趣。
以上就是關于柱礎景觀設計相關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問題,您也可以聯(lián)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容。
推薦閱讀:
新型裝修墻面扣板材料多少錢一平方(新型裝修墻面扣板材料多少錢一平方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