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創(chuàng)意學院 > 營銷推廣 > 專題列表 > 正文
陳元勝||廟島印象
廟島印象
◎陳元勝
一只白鶴在碧海藍天間的草坪上信步,怡然自得,隨性而曼妙,一會舒緩輕度,間或跳躍急馳,忽而飛起盤旋,也會坦然的有所思般的左擺右搖。遠處的海濤聲聲是它曼舞的伴奏,宇臺樓閣,紅墻廊檐,蒼郁的翠柏,悠悠白云,裊裊的炊煙成了它最好的舞的背景。蕓蕓眾生便是它最好的觀眾。聲聲清脆的鐘聲,悠揚而帶有時空的昭告,這鶴在與這季節(jié)和鳴,更與這萬籟共舞,與這山,這海,這天,這地,這人,這萬般空濛玄妙匯成這無與倫比的仙道圣境。
這是庚子鼠年暮春,人間仙境廟島的一幀全息傳神的畫面,這畫面徐徐展開,幻化出千年故事萬般景象。
亙古久遠,日月輝映,更迭不息,煙波浩渺,在這天地世宇間,漸漸的有了山,有了海,更有了這島,有了萬物,也就有了人。有了黃海,渤海......滄海桑田,繁衍生息,不知經過了多少年,沙門島,廟島,就這兩個名字已經被流傳了百年千年。用歲月向人們講述著它平凡中的不平凡。
廟島古稱沙門島,坐落在三十七度夢幻線上,居于黃渤海之間,宛若璀璨珍珠鑲嵌在碧波萬頃間,廟島的東、北、西都有島嶼遙相呼應,精巧的匯聚成半圓形,一個闊大的天然的海上塘灣渾然天成,塘外驚濤駭浪,塘內風平浪靜,陣陣的海上世外桃源。廟島三面島嶼各有特色:東面是南北長山島, 兩島之間有玉石街相連,宛若兄弟,手手相牽,相守永恒。在北長山的北端, 岬角轉西,聳起廟島山頭,臨海處高崖險壁, 和它對峙的是一個圓圓的小島似燒餅稱燒餅島,后稱太陽島.兩島之間有一海峽,為南北往來船只必經之路, 稱珍珠門。再西, 即是螳螂島、犁犋把島、小黑山島一字排開, 成北面屏障,與小黑山島雞犬之聲相聞的是大黑山島,似一只臥虎,一只爪向東,形成有名的虎爪崖。它身軀俯伏於湛藍色海中,漸漸向南,將虎尾甩出,成了南北方向的一溜兒沙崗,似彩鏈,十分漂亮。沙崗上的沙子粒細質軟,在陽光下閃出光亮,惹人喜愛.在沙崗的尾端有一個礁砣,巋然屹立在海中。諸多美景與典故,也就使廟島有理由抒寫著萬般傳奇。
相傳以沙門為名時,因為這里的獨特的地理條件,成了流放犯人的地方,直到宋代刺配流放沙門島也是比較嚴厲的處罰,說到這里也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八仙由來的一個說法,八仙各個朝代眾說不一,有漢代八仙,唐代八仙,宋代八仙,后來幾經演繹最后座次被排定:鐵拐李,漢鐘離,藍采和,張果老,何仙姑,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這種排定也與眾多八仙說法相吻合。
下面是一個真實的民間故事,北宋建隆年間,沙門島是朝廷囚禁犯人的地方,從建隆三年開始,凡軍人犯了法,都發(fā)配沙門島。這樣年復一年,島上犯人越來越多。但朝廷每年只撥給全島三百人的口糧,所以糧食越來越不夠吃。人多糧少,島上的條件又極其有限,很難維持這么多人的生存。后來,沙門島看守頭目李慶便想了個狠毒辦法:當犯人超過三百時,便將其中一些捆住手腳,扔進海里淹死,通過這個辦法,使島上犯人總是保持在三百人內。如此被殺的,兩年內就達七百多人,長此以往有的人為了活命,經常跳海逃命,絕大部分都被激浪吞沒。有一次,有五十多名囚犯得到即將“處理”的消息,便趁著風平月清的夜晚,買通看守,抱著葫蘆、木頭、木盆等能夠用的物件跳入海中,往蓬萊山方向游去。從沙門島到蓬萊約三十里之遙,途中多數犯人體力不支淹死水中,只剩下八名身懷武功、體格健壯的幸運者,借著水流游到了岸邊,在蓬萊城北丹崖山下的獅子洞內躲了起來。第二天,漁民發(fā)現了他們,當聞知八人從沙門島游水越海而來,無不驚奇萬分,把他們稱作“仙人”,此事便在民間傳開了,并且越傳越神,他們被傳稱為“八仙”,演變成今天的“八仙過海”的故事。此八仙又暗合了其他八仙的傳說,而且形象,所用法器,渡海工具與人物特征又是相當吻合,這也就成了八仙過海的一個有實史料佐證的一個有力說法,也就可以說廟島是八仙源起地之一。隨著時間的推移,沙門島也就成了廟島,而且也形成自然村落,這就將八仙過海的故事經過世事錘煉,也就有了其獨特的文化屬性,而且是有積極意義與影響的,人們對自然對自身的修為的一種向往與目標,八仙文化也就純粹成具有時代屬性的積極文化元素。
廟島自從有了人類居住,也就有了耕海牧漁,人們在這里與海同歌,與天共存。南來北往的船只自然而然的就被海送到這里,形成了得天獨厚的避風的棲息港灣,有的人留下來也有的人走出去,漸漸的有了自己獨特的海島人文風貌。廟島名字的由來,這就不得不說說媽祖,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九百六十年)三月二十三日,湄洲林惟愨家喜得一女,“生至彌月,不聞啼聲,”父母故名之默。默娘自幼好學,聰穎過人。八歲從師讀經,過目成誦,文章詞賦,觸類旁通。黙娘識水性,通天文,曉地理,四時氣象,季節(jié)災害皆能預測,因之甚得鄉(xiāng)鄰倚重敬仰。十七歲時,有商船遇險,船近前,眾皆束手不能助,默娘即投草化木,使落水者得木生還。一時傳為佳話。默娘又心有靈悟,身在草堂,能知千里之外海上氣象。一日,父兄同船出海打漁,風暴驟至,漁船為巨浪撞碎傾覆,默娘于睡夢中手舞足蹈,大汗淋漓,牙關禁閉,雙拳緊握,林母疑其異相,以掌擊其右手,默娘猝然醒覺,大慟曰:“適才父兄海中遇險,女兒奮力營救,右手挽住父親,左手攬得兄長,母親一擊,父親已跌海中矣!”母親惑其言。越數日,兄長一人還,急問其父,言已于某日某時落水身亡矣,拈指算來,正是那日時辰,至此,默娘大病不起。
宋太宗雍熙四年(公元九百八十七年)九月初九,林默娘卒于莆田湄洲島。相鄰父老感其恩德,于其“升天”故址立“媽祖廟”祭祀。自宋始,兩廣、福建、臺灣、江浙、山東、河北、遼北直至高麗,凡港口、錨地、海埠、漁島處,未嘗聞有不建“媽祖廟”者。至明鄭和七下西洋,鄭成功光復臺灣均與湄洲島祭祀媽祖,以祈神助、庇護,漁民百姓,商賈舟旅都更將媽祖奉為至圣護海女神,世代供奉以祈惠豐收,保有平安。媽祖祛災賜福、神功濟渡故事源遠流長,尤以娘娘賜燈者為最。清末,有大船在西洋捕魚,夜里泛舟,突遇風雨,浪則彌高,雨則愈驟,正危在旦夕間,有少年水手喊:前面有依稀燈火!所有十余人齊裂目望去,果有紅燈如照,老大欣然道:“有娘娘賜燈,我等無虞矣?!彪S燈行約兩個時辰,紅燈即逝,老大即命船給錨以期晴好。天亮,舟人皆大驚,不知船竟泊在砣磯島外自家門前矣。此事若非親身閱歷,誰能信其然哉。漁家感戴媽祖,代代傳頌不忘。
廟島顯應宮是北方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媽祖廟,廟島因此而得名。顯應宮始建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明崇禎元年,崇禎皇帝御賜廟額“顯應宮”。廟島漁民祖祖輩輩敬稱“海神娘娘廟”,船只在此避風休整,人們到廟上祈拜娘娘保佑一路風平浪靜,賜佑平安,無一不得到靈驗,幾百年來這里香客不絕,香火繚繞,被喻為“北方第一海神宅院”。顯應宮大殿是全廟最大的建筑,為硬山式結構。殿內,媽祖坐像居正中神龕龍墩之上,大殿兩側有14尊站班,其中有4尊武將分別是千里眼、順風耳、黃蜂兵帥和白馬將軍;8尊文官有九江、八河、五湖、四海龍王等;另有老少兩尊站班。殿外兩側房內存有碑、碣、匾200余塊和歷代船模300余艘。后宮建筑風格為歇山式,保留了明代的特色。宮內殿正位神臺有銅鑄鍍金天后圣母像及2米高的9花青銅穿衣鏡一面,各種服飾用品及床帳、擺設應有盡有。2002年10月,臺灣信眾護送一黑臉媽祖在顯應宮落戶。這里長年香火不斷,每年的元宵節(jié)和娘娘生日,顯應宮便有萬余人朝拜。顯應宮之所以建于廟島,是因為廟島形若鳳凰,其身北的燒餅島形如太陽,兩島相映,狀若“丹鳳朝陽”,屬上上風水寶地。踏上二十八級臺階,感受不一樣的大愛氣息,似乎聽到了媽祖的聲音,也看到了前行路上的明燈,有愛便有了方向,有大愛便有富庶太平盛世。
廟島是一顆明珠,更是文化的集結,八仙,媽祖,宋城,航海,耕海牧漁,都鐫刻在廟島的璀璨的年輪里。
廟島是一顆明珠,因為有太平灣,成了過往船只的安全港灣,也成進出渤海的門戶與樞紐,不知道鑒真東渡是不是經過這里,這里是不是留下過鑒真的足跡與衣缽,或許也有媽祖的指引才得以安全抵達東瀛,傳經送典。也曾想徐福帶著三百童男童女承載著秦始皇長生不老的愿望也要經過此地,踏上一次不歸的旅程,致力圓夢而義無反顧。
廟島是一顆明珠,這里人杰地靈,海珍品豐富,也是鳥類重要的棲息地,有著得天獨厚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成就了它天然的宜居宜養(yǎng)的圣地。
海是龍世界,云是鶴家鄉(xiāng),在這龍鶴聚合之地,丹鳳朝陽之域,隨著白鶴的輕盈,踏出時代的節(jié)拍,隨著白鶴的到來,舞出春的精彩。
一只白鶴在碧海藍天間廟島的草坪上信步,怡然自得......
(編輯:高一平)
(本文圖片由作者提供,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作者簡介
陳元勝,字易人,號老蓮,中國散文學會會員,煙臺散文學會會員、理事、微刊副主編,煙臺作家協會會員,煙臺市文藝評論家協會秘書長。
壹點號煙臺散文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