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創(chuàng)意學院 > 景觀設計 > 專題列表 > 正文
解構主義景觀設計大師(解構主義景觀設計大師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讓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解構主義景觀設計大師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優(yōu)秀的企業(yè),服務客戶遍布全球各地,相關業(yè)務請撥打電話: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文章目錄列表:
一、國內的知名設計師有誰?
梁志天
【上榜理由】:人氣最高,沒有之一
霸屏20年,從40歲到60歲,還將繼續(xù)。
【學習要點】:打造專屬風格“梁式簡約”
注重形象與個人品牌塑造
梁建國(北京集美組)
【上榜理由】:北派東方,文化傳承
【學習要點】:將文化融入設計創(chuàng)新
堅持只做中式設計,為人低調謙和
琚賓(HSD水平線設計)
【上榜理由】:個性化中式,不拘泥
【學習要點】:將設計語言根植于中國傳統(tǒng)
善于用現(xiàn)代手法對其精髓進行提煉、詮釋
高文安
【上榜理由】:香港室內設計之父
30歲做設計,53歲出全裸寫真
今年73歲依然是設計界最傳奇的存在
【學習要點】:做設計40年,堅持,堅韌
年齡不是問題,崇尚健康,50歲開始練健美
李瑋珉
【上榜理由】:中國豪宅設計半壁江山
【學習要點】:隨意、自然、充滿豐富的想象力
鄭中(CCD設計)
【上榜理由】:專攻酒店設計領域,全球第三
【學習要點】:做減法,只做酒店豪宅,全球化
邱德光
【上榜理由】:新裝飾主義大師,臺灣設計界的領軍人物
【學習要點】:打造自己獨有的設計風格,打造商業(yè)品牌
梁景華
【上榜理由】:Simple is the best(簡單就是最好的)
【學習要點】:梁景華追求的是一種簡致和美的風格
反對過分夸張、奢華和浮躁
戴昆(北京居其美業(yè)設計)
【上榜理由】:美式風格,超級網(wǎng)紅
【學習要點】:撲捉設計潮流,發(fā)掘自身優(yōu)勢
通過網(wǎng)絡快速突圍,擅用社交工具,微信微博博客等
姜峰(J&A杰恩設計)
【上榜理由】:上市設計公司
【學習要點】:會玩資本的設計師
陳建佑(臺灣珥本設計)
【上榜理由】:臺式設計典范
【學習要點】:標簽式珥本設計風格
被大陸爭相模仿,清新,舒適,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為人低調,相信作品才是設計師最好的代言
你也許不知道陳建佑,但肯定見過他的作品
唐忠漢(臺灣近境制作)
【上榜理由】:簡約風玩到極致
【學習要點】:善于商業(yè)化,品牌化。
江欣宜(臺灣繽紛設計)
【上榜理由】:超級美女
【學習要點】:女性生活家
吳濱(無間設計)
【上榜理由】:摩登東方
【學習要點】:摩登,帥氣,時尚,他把這些特質融入到設計里
并打造自己的軟裝品牌,對接設計,對接商業(yè)。
葛亞曦(LSDCASA設計)
【上榜理由】:軟裝設計頂級品牌
【學習要點】:找到軟裝切入點,快速崛起,
并打造自己的家具品牌"再造".
戴勇
【上榜理由】:雅致東方
【學習要點】:致力讓每個空間體現(xiàn)自身的文化
胡如珊&郭錫恩(如恩設計研究室)
胡如珊&郭錫恩(如恩設計研究室)
【上榜理由】:國際化視野、國際影響力
【學習要點】:專屬工業(yè)風,學院派功底深厚
龍慧祺&羅靈杰(壹正企劃)
【上榜理由】:安德魯年度室內設計公司
影院設計、主題設計
【學習要點】:風格鮮明,個性獨特,手法大膽
鬼手帕(連君曼)
【上榜理由】:絕對網(wǎng)紅,她雖不在江湖
江湖上卻一直有他的傳說
【學習要點】:獨有風格,低調,不參加任何活動和大賽
保持恪守,從不做任何商業(yè)包裝及營銷
劉衛(wèi)軍(PINKI 品伊國際創(chuàng)意)
【上榜理由】:空間魔術師、中國高溢價地產(chǎn)設計創(chuàng)新者
【學習要點】:東方風格加入多彩元素、用設計復興人文美學經(jīng)典
二、世界著名的住宅設計師有哪些!急?。。?!
赫爾辛基火車站,芬蘭(1906~1916年)
建筑師:E.沙里寧
芬蘭赫爾辛基火車站建于1906~1916年,是本世紀初車站建筑中的珍品,也是北歐 早期現(xiàn)代派范疇的重要建筑實例,但基本上還是折衷主義的。它輪廓清晰,體形明快, 細部簡練,既表現(xiàn)了磚石建筑的特征,又反映了向現(xiàn)代派建筑發(fā)展的趨勢。赫爾辛基火 車站的設計者是著名建筑師艾里爾·沙里寧(Eliel Saarinen,1873~1950年),赫爾
辛基火車站是他的浪漫古典主義建筑的代表作,雖有古典之厚重格調,但又高低錯落,
方圓相映,因而生動活潑,有紀念性而不呆板,被視為20世紀建筑藝術精品之一。
米拉公寓,西班牙巴塞羅那(1906~1910年)
建筑師:A.高迪
米拉公寓于1906~1910年在西班牙巴塞羅那建成。設計米拉公寓的西班牙著名建筑 師A.高迪(Atonio Gaudi,1852—1926年)是在建筑藝術探新中勇于開辟另一條道路的 人,他以浪漫主義的幻想極力使塑性藝術滲透到三度空間的建筑中去,在米拉公寓設計 中,把重點放在造型的藝術表現(xiàn)方面。他發(fā)揮想象力,建筑形象奇特,怪誕不經(jīng)。同時 吸收了伊斯蘭建筑的風格,與哥特式建筑的結構特點相結合,采取自然的形式,精心去 探索他獨創(chuàng)的塑性建筑楷模。
林肯紀念堂,美國華盛頓(1919~1922年)
建筑師:H.培根
林肯紀念堂由美國建筑師亨利·培根設計,坐落在摩爾林蔭大道末端的一處人造高 地上,面積為2200平方米,對面是華盛頓紀念碑。紀念堂吸取了古希臘神廟的傳統(tǒng)手法, 四周有36根大理石的多立克式柱子圍繞,象征林肯時期美國的36個州。雖然平面似古希 臘神廟,但沒有通常希臘神廟的山花,而是一個團進去的屋頂層,放在古典柱式的頂部。
紀念堂內部用排列柱將平面劃分為一個主廳和兩個側廳,側廳內墻壁上繪制了表現(xiàn)林肯
一生中最顯著成就和重要事件的壁畫。整個紀念堂的高潮是正對入口位于主廳中央的林
肯雕像。在從入口到雕像這一縱向序列的引導下,人們會感受到氣氛的莊嚴。爾后人們
會漸漸看清這尊在散射入室的陽光照射下表情嚴肅的林肯雕像,林肯雕像的布置和縱橫
方向巧妙的序列引導形成了莊嚴肅穆的氣氛,這是這座紀念建筑設計上的杰出手筆。
斯德哥爾摩市政廳,瑞典(1909~1923年)
建筑師:R.奧斯特柏格
本世紀20年代,創(chuàng)造新建筑風格的呼聲已在西歐興起,而傳統(tǒng)建筑風格仍保持著強
勁的勢頭。1923年落成的這幢市政廳即是尊重和繼承傳統(tǒng)的一種表現(xiàn)。瑞典建筑師R.奧
斯特柏格在市政廳設計中,他尊重古典建筑但又不受其限制,而將歷史上的多種建筑風
格與手法融合一起,創(chuàng)作了這座體形高低錯落、虛實相諧的水邊建筑。市政廳內的幾個
大廳裝飾華麗而不俗,具有北歐地區(qū)的詩情畫意,被認為是民族浪漫主義建筑的一個精
品。
施羅德住宅,荷蘭烏德勒支市(1924年)
建筑師:G.里特維德
設計人G.里特維德是家具設計師兼建筑師,受荷蘭當時“風格派”影響。風格派藝
術家倡導藝術作品應是幾何形體和純粹色塊的組合構圖。這座施羅德住宅是風格派藝術
主張在建筑領域的典型表現(xiàn)。由光光的墻板,簡潔的體塊,大片玻璃組成橫豎錯落,若
即若離的構圖,與當時著名的荷蘭畫家蒙德里安的繪畫有十分相似的意趣,如同一座三
維的風格派繪畫。施羅德住宅對許多現(xiàn)代建筑師的建筑藝術觀念有不小的影響。
包豪斯校舍,德國(1926年)
建筑師:w.格羅皮烏斯
此建筑群由著名建筑師W.格羅皮烏斯設計,建于德國德騷市。它由教學樓、實習工
廠和學生宿舍三部分組成。空間布局的特點是根據(jù)使用功能組合為既分又合的群體,既
獨立分區(qū),又方便聯(lián)系。教學樓與實習工廠均為四層,占地最多。宿舍在另一端,高六
層,連接二者的是兩層的飯廳兼禮堂。居于群體中樞并連接各部的是行政、教師辦公室
和圖書館。建筑占地面積為2630平方米。這樣不同高低的形體組合在一起,既創(chuàng)造了在
行進中觀賞建筑群體給人帶來的時空感受,又表達了建筑物相互之間的有機關系,更體
現(xiàn)了“包豪斯”的設計特點:重視空間設計,強調功能與結構效能,把建筑美學同建筑
的目的性、材料性能、經(jīng)濟性與建造的精美直接聯(lián)系起來。這座校舍和包豪斯學校的教
學方針與方法均對現(xiàn)代建筑的發(fā)展產(chǎn)生過極大的影響。
薩伏伊別墅,法國普瓦西(1928~1930年)
建筑師:勒·柯布西耶
薩伏伊別墅位于法國巴黎近郊,這是一個富豪的別墅。由勒·柯布西耶大師于1928
年設計,1930年建成。地段為十二英畝,建筑占地只有20.50米X20米,方形,高三層。
這座別墅的價值遠遠超過了它作為獨立住宅的自身,由于它在西方“現(xiàn)代建筑”歷史上
的重要地位,被譽為“現(xiàn)代建筑”經(jīng)典作品之一,它是與勒·柯布西耶的全部建筑和城
市規(guī)劃事業(yè)相關聯(lián)的。勒·柯布西耶的許多建筑觀點早期是由小住宅設計體現(xiàn)出來的。
1926年他把“新建筑”與舊建筑進行比較,提出新建筑的五個特點:(1)支柱層,主
要房間設在二層;(2)屋頂花園;(3)自由的平面;(4)橫向長窗;()自由立面
(成為一片可供自由處理的透明或不透明的薄壁)。薩伏伊別墅就是綜合體現(xiàn)上述特點
的,與傳統(tǒng)住宅建筑完全不同的代表作。從外觀上看,形體簡單,但內部空間卻很復雜。
它與歐洲傳統(tǒng)住宅大異其趣,表現(xiàn)出20年代建筑運動激烈的革新精神和建筑觀念。
巴塞羅那博覽會德國館,西班牙(1929年)
建筑師:密斯·凡·德·羅
1929年巴塞羅那世界博覽會有個德國館,轟動了整個建筑界。博覽會結束,該館也
隨之拆除了,存在時間不足半年,但其所產(chǎn)生的重大影響一直持續(xù)著。德國建筑大師密
斯·凡·德·羅在這個建筑物中完全體現(xiàn)了他在1928年所提出的“少就是多”的建筑處
理原則。他認為,當代博覽會不應再具有富麗堂皇和競市角遂功能的設計思想,應該跨
進文化領域的哲學園地。建筑本身就是展品的主體。塑造建筑空間,以水平和豎向的布
局、透明和不透明材料的運用,以及結構造型等,使建筑進入詩意般的水平。
這座德國館建立在一個基座之上,主廳有8根金屬柱子,上面是薄薄的一片屋頂。
大理石和玻璃構成的墻板也是簡單光潔的薄片,它們縱橫交錯,布置靈活,形成既分割
又連通,既簡單又復雜的空間序列;室內室外也互相穿插貫通,沒有截然的分界,形成
奇妙的流通空間。整個建筑沒有附加的雕刻裝飾,然而對建筑材料的顏色、紋理、質地
的選擇十分精細,搭配異??季?,比例推敲精當,使整個建筑物顯出高貴、雅致、生動、
鮮亮的品質,向人們展示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建筑藝術質量。展館對20世紀建筑藝術風
格產(chǎn)生了廣泛影響。
半個世紀以后,西班牙政府于1983年決定在它的原址一一現(xiàn)西班牙巴塞羅那的蒙胡
奇公園里重建這個展覽館。由西班牙著名建筑師C.錫里西等主持。
紐約帝國州大廈,美國(1931年)
建筑師:S.L.H.建筑事務所
在紐約繁華的曼哈頓島上,30年代初在短短一年多時間里,建造了當時世界上最高
的樓房——帝國州大廈,高度達381米。它保持高度冠軍稱號達42年之久。直到今天,
它的高度仍排在世界前面。
帝國州大廈1930年3月1日開始設計,設計人為席瑞夫、蘭姆、哈蒙。4月7日開始樹
起第一根鋼柱,9月22日鋼結構就安裝完畢,1931年5月1日全部竣工交付使用,前后只
花去一年零一個月時間。鋼骨架平均一天半完成一層,直至70年代,在施工速度上它一
直保持最優(yōu)秀的記錄。這座大廈的施工之所以能如此高速,是和它的鋼構件制作精確、
施工組織嚴謹分不開的。
流水別墅,美國(1935年)
建筑師:F.L.賴特
流水別墅是美國建筑大師F.L.賴特的經(jīng)典作品,是為德國移民考夫曼設計的郊外別
墅。這座房屋不大,建筑面積僅400平方米??墒?,自它誕生以來,就受到人們的重視。
如今,半個世紀過去了,新建筑紛紛問世,但流水別墅依然受到人們的贊美,并被列為
國家重點文物加以保護。流水別墅位于一片風景優(yōu)美的山林之中,F(xiàn).L.賴特將別墅建在
地形復雜、溪水跌落形成的小瀑布之上。整個別墅利用鋼筋混凝土的懸挑力,伸出于溪
流和小瀑布的上方。這幢房子隨著四季更迭以“無聲之聲”作出反應和進行著自我的更
新。建筑動勢的性質與瀑布的流速動勢之間的關系就是一個例子。冰雪消融,春水上漲
時的強大動勢使建筑物看上去更像一組露出地面的巉巖,而當夏日流水涓細之時,倒像
是讓別墅進行一種動物冬眠前的肌體蜷曲動作。到了冬季,瀑布宛如冰簾般垂現(xiàn)在切斷
北巖的花架與點綴出挑的冰凌之間。建筑本身疏密有致,有實有虛,與山石、林木、水
流緊密交融。人工建筑與自然環(huán)境匯成一體,交相襯映。流水別墅不但是F.L.賴特本人
作品中特別卓越的一座,也是20世紀世界建筑園地中罕見的一朵奇葩。
聯(lián)合國總部大廈,美國紐約(1946~1952年)
建筑師:w.K.哈里森
聯(lián)合國總部設計主任由美國建筑師沃利斯·哈里森擔任。同時成立了有澳大利亞、
比利時、巴西、加拿大、瑞士、瑞典、烏拉圭、英國、前蘇聯(lián)、中國10個國家組成的國
際顧問委員會。代表中國參加設計顧問委員會的是梁思成先生。設計顧問委員會先后討
論了53個方案。1947年5月通過了以法國建筑大師勒·柯布西耶方案為基礎的最后方案。
建筑方案的落實由美國建筑師哈里森負責。大廈于1952年落成。
聯(lián)合國總部是由秘書處大廈、大會大廈、會議大廈、圖書館四棟建筑組成。秘書處
大樓為板片式建筑,地上39層,高165.8米。其東西兩面為藍綠色玻璃幕墻,兩個端面
為狹窄的實墻。大會堂匍匐在大樓的一側,頂部和側面呈凹曲線形。安理會會議樓在秘
書處大樓與大會堂之間,臨靠河面。與歷史上建造的政府和議會性建筑相比,聯(lián)合國總
部建筑群十分特殊。其功能的復雜性和造型構圖的創(chuàng)新性是已往建筑都無法與之相比的。
聯(lián)合國總部建筑的出現(xiàn)標志著現(xiàn)代建筑風格在20世紀中期得到廣泛的認同。
馬賽公寓,法國(1946~1952年)
建筑師:勒·柯布西耶
被人們稱之為“馬賽公寓”的建筑,是勒·柯布西耶著名的代表作之一。這座大型
公寓式住宅是他理想的現(xiàn)代化城市中“居住單位”設想的第一次嘗試。勒·柯布西耶認
為在現(xiàn)代條件下,城市既可以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可以形成安靜衛(wèi)生的環(huán)境。他理想
的現(xiàn)代城市就是中心區(qū)有巨大的摩天大樓, *** 是高層的樓房,樓房之間有大片的綠地,
現(xiàn)代化的整齊的道路網(wǎng)布置在不同標高的平面上,人們生活在“居住單位”中。一個
“居住單位”幾乎可以包含一個居住小區(qū)的內容,設有各種生活福利設施,一棟建筑就
成為一個城市的基本單位。他在馬賽設計并于馬賽市郊建成的這座17層的“居住單位”
式公寓住宅大樓,可容納337戶約1600人居住。馬賽公寓是第一個全部用預制混凝土外
墻板覆面的大型建筑物,主體是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由于現(xiàn)澆混凝土模板拆除后,表
面不加任何處理,讓粗糙地表現(xiàn)人工操作痕跡的混凝土暴露在外,表現(xiàn)出了一種粗擴、
原始、樸實和敦厚的藝術效果,后來它被帶上了“粗野主義”始祖的“桂冠”。
朗香教堂,法國(1950~1953年)
建筑師:勒·柯布西耶
由勒·柯布西耶設計的這座教堂建成于1953年。一向講幾何構圖的形式美,主張采
用新技術來滿足新功能和創(chuàng)造新形式的“現(xiàn)代建筑”,并在建筑創(chuàng)作實踐中遵循理性主
義方向的赫赫有名的建筑家,卻設計出了一個具有震動性的奇特的建筑。這是一座位于
群山之中的小小天主教堂。它突破了幾千年來天主教堂的所有形制,造型扭曲混沌,超
常變形,怪誕神秘,如巖石般穩(wěn)重地屹立在群山環(huán)繞的一處被視為圣地的山丘之上。朗
香教堂是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勒·柯布西耶設計的一件最引人注意的作品,它代表了勒
·柯布西耶創(chuàng)作風格的轉變,并對西方“現(xiàn)代建筑”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
西格拉姆大廈,美國紐約(1954~1958年)
建筑師:密斯·凡·德·羅
紐約西格拉姆大廈建于1954~1958年,大廈共40層,高158米,設計人為著名建筑
師密斯·凡·德·羅和菲利普·約翰遜。
二次大戰(zhàn)后的50年代,講究技術精美的傾向在西方建筑界占有主導地位。而人們又
把密斯追求純凈、透明和施工精確的鋼鐵玻璃盒子作為這種傾向的代表。西格拉姆大廈
正是這種傾向的典范作
大廈主體為豎立的長方體,除底層及頂層外,大樓的幕墻墻面直上直下,整齊劃一,
沒有變化。窗框用鋼材制成,墻面上還凸出一條工字形斷面的銅條,增加墻面的凹凸感
和垂直向上的氣勢。整個建筑的細部處理都經(jīng)過慎重的推敲,簡潔細致,突出材質和工
藝的審美品質。西格拉姆大廈實現(xiàn)了密斯本人在20年代初的摩天樓構想,被認為是現(xiàn)代
建筑的經(jīng)典作品之一。
代代木國立室內綜合體育館,日本東京(1964年)
建筑師:丹下健三
日本建筑大師丹下健三設計的代代木體育館是60年代的技術進步的象征,它脫離了
傳統(tǒng)的結構和造型,被譽為劃時代的作品。代代木國立室內綜合體育館的整體構成、內
部空間以及結構形式,展示出丹下健三杰出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和對日本文化的獨到理解,
它是由奧林匹克運動會游泳比賽館、室內球技館及其他設施組成的大型綜合體育設施。
采用高張力纜索為主體的懸索屋頂結構,創(chuàng)造出帶有緊張感、力動感的大型內部空間。
特異的外部形狀加之裝飾性的表現(xiàn),似乎可以追溯到作為日本古代原型的神社形式和豎
穴式住居,具有原始的想象力。這可以說是丹下健三結構表現(xiàn)主義時期的頂峰之作,最
大限度地發(fā)揮出材料、功能、結構、比例,直至歷史觀高度統(tǒng)一的杰出才能。該建筑是
丹下健三,也是日本現(xiàn)代建筑發(fā)展的一個頂點,日本現(xiàn)代建筑甚至以此作品為界,劃分
為之前與之后兩個歷史時期。
悉尼歌劇院,澳大利亞(1959~1973年)
建筑師:J.伍重
在澳大利亞悉尼大橋附近有一個三面環(huán)水的奔尼浪島。在這座島上矗立著一組似群
帆泊港,如白鶴驚飛的建筑群,它就是舉世聞名的悉尼歌劇院。悉尼歌劇院造型奇特,
外觀不凡。八個薄殼分成兩組,每組四個,分別覆蓋著兩個大廳。另外有兩個小殼置于
小餐廳上。殼下吊掛鋼桁架,桁架下是天花板。兩組薄殼彼此對稱互靠,外面貼乳白色
的貼面磚,閃爍奪目。
丹麥建筑師J.伍重設計的悉尼歌劇院規(guī)模龐大,占地1.8公頃,坐落在距海面19米
的確良花崗巖基座上,最高的殼頂距海面60米。它包括一個2700座位的音樂會,一個
1550座位的歌劇院,一個550座位的劇場,一個420座位的排演廳,還有眾多的展覽場地、
圖書館和其他文化服務設施,總建筑面積達88000平方米,連觀眾和工作人員在內,同
時可容納7000人,實際是一座大型綜合性文化演出中心。歌劇院從設計到完工達14年之
久,耗資1.2億美元,建成后受到人們的廣泛喜愛。
紐約世界貿易中心,美國(1973年)
建筑師:山琦實
紐約曼哈頓島上的世界貿易中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貿易機構,也是世界上最高的
建筑物之一。
紐約世界貿易中心占地約6.5公頃,它是一項耗資7億美元,由六幢建筑組成的建筑
群,包括一座海關大樓,一座飯店,兩座專供重要的政府貿易機構使用以及國際商品展
覽用的九層大樓和兩座主要建筑——高411.5米的110層塔樓。兩座大樓都是方柱形體,
外形完全一樣。每邊寬63.5米,每幢塔樓面積達46.6萬平方米,兩幢塔樓面積合計有93
萬多平方米。大樓的外墻是排列很密的鋼柱,外表包以銀色鋁板。大樓受到很大的風壓
力,在普通風力下,樓頂擺幅為2.5厘米,實測到的最大位移有28厘米。整個世界貿易
中心有5萬人在其中工作。每天客人即達8萬人次。兩座大樓有46部高速電梯,114部區(qū)
間電梯,8部貨梯。客梯一部最多可載55人。電梯可直達能容納2000輛汽車的停車場,
并與地鐵相連,可以迅速地將來往于世界貿易中心的工作人員及來客疏散到四面八方。
蓬皮杜藝術與文化中心,法國巴黎(1977年)
建筑師:R.羅杰斯和R.皮亞諾
蓬皮杜藝術與文化中心總造價約4.8億法郎,總面積約10萬平方米,地上六層,地
下四層。該建筑內設有工業(yè)設計中心、音樂與聲學研究所、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公共情報
知識圖書館以及相應的服務設施。整個建筑被縱橫交錯的管道和鋼架所包圍,根本不像
我們常見的博物館,倒像一幢地地道道的化工廠。這座藝術文化中心是意大利建筑師R.
皮亞諾和英國建筑師R.羅杰斯共同設計的。他們認為現(xiàn)代建筑常常忽視起決定性作用的
結構和設計。為了改變這一陳舊的觀念,特意把結構和設備加以突出和頌揚,6層樓的
鋼結構、電梯。電纜、上下水管、通風管道都懸掛在立面上,并涂上大紅大綠的色彩。
建筑師有意將這座建筑設計成類似機械框架的裝置,將內部做成寬敞的無阻攔的大空間,
允許內部布置靈活變動。這座中心是本世紀高技派建筑的代表作。
國家美術館東館,美國華盛頓(1978年)
建筑師:貝聿銘
對貝聿銘而言,國家美術館的擴建,不是在基地上創(chuàng)造一幢單純的建筑物,基地受
條件限制,與原有館舍的配合,在華盛頓的地位、建筑計劃的需求等,這些都是艱巨的
挑戰(zhàn)。
1978年落成的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包括陳列館和藝術研究中心兩部分。它在議
會大廈和白宮之間,是白宮前最后一塊空地,位置很重要。但是地段的形狀不完整,是
個斜角的楔(梯形)。因為東館是整個美術館的一部分,所以它的大門必須面向1941年
建的舊館(一座新古典形式的建筑)。同時,陳列館和研究中心兩部分要求有分有合,
各自有出入口。這通常會帶來一些麻煩:在一個面上設兩個門,處理得不好,會使人感
到一個是大門,一個是“狗洞”。設計者把梯形分成兩個三角形:一個大的等腰三角形,
做陳列館;一個較小的直角三角形,做研究中心。進陳列館的大門設在等腰三角形的底
邊,研究中心的小門設在兩個三角形之間的凹縫里。這座建筑的整個構思都是由三角形
變化出來的,沒有一般的矩形空間。造型既清閑簡潔而又莊重典雅。陳列館的中心是個
多層空間,有縱橫天橋聯(lián)接,中央大廳頂部為玻璃天窗,中間有縱橫跨過的棧橋或挑出
及四進的廊子。參觀者在其中走動時,步移景隨,空間景象變化萬端。東館與古典主義
的老館及附近的美國國會大廈相鄰,在對比中又有配合。開幕時由卡特總統(tǒng)親自剪彩,
他稱贊這座建筑是世界上最好的美術館。
海伊美術館,美國亞特蘭大(1983年)
建筑師:R.邁耶
美國建筑師R.邁耶以擅長設計美術館而聞名,海伊美術館外部造型復雜多變,輪廓
生動。R.邁耶的建筑作品用白色,在陽光照射下,光影明暗層次十分豐富。內部有一扇
形中庭,內部空間在水平和垂直兩個方向綿延流動,景象萬千。
香港匯豐銀行大廈,中國(1985年)
建筑師:N.福斯特
這是英國建筑師N.福斯特的作品。大樓外形上顯著暴露出鋼柱和鋼桁架,成為立面
的主角。大樓底部完全開敞,自動扶梯從二樓伸下來,人員即由扶梯往上進入大樓,樓
內空間也盡量開通。這座大樓處處顯示現(xiàn)代技術的成就,屬于“高技派”建筑風格,這
種建筑雖然不另加裝飾,但實際造價相當昂貴。
倫敦勞埃德大廈,英國(1979~1986年)
建筑師:R.羅杰斯事務所
擅長以外露結構而表明其“高技派”(High-Tech)風格的理查德·羅杰斯是當今
世界最著名的建筑師之一。他所設計的這座位于倫敦的勞埃德總部大廈包括一個12層、
能同時容納10000人工作的保險業(yè)務大廳以及側翼呈階梯狀布局的寫字樓。建筑師考慮
到公司的持續(xù)擴展和建筑的分期擴建的可能,在設計中有意將用鋼板包裹的樓梯塔和主
要管線,以及結構部分均暴露在建筑 *** 。這一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做法曾令眾多的建筑師
感到驚訝。它體現(xiàn)了高度發(fā)達的工業(yè)化水平所賦予建筑的新形象,并使建筑物具有持續(xù)
“生長”的可能。
盧浮宮擴建工程,法國巴黎(1988年)
建筑師:貝聿銘
1988年建成的盧浮宮擴建工程是世界著名建筑大師貝聿銘的重要作品。貝氏將擴建
的部分放置在盧浮宮地下,避開了場地狹窄的困難和新舊建筑矛盾的沖突。
擴建部分的入口放在盧浮宮的主要庭院的中央,這個入口設計成一個邊長35米。高
21.6米的玻璃金字塔。這是貝聿銘研究周圍建筑物的心得,也再度證實了貝聿銘設計與
環(huán)境的緊密關系。金字塔的底邊長35.4米,底邊與建筑物平行,亦即與方位平行,與埃
及金字塔的布局相同,強化了與環(huán)境的關系。金字塔的體形簡單突出,而全玻璃的墻體
清明透亮,沒有沉重擁塞之感。起初許多人反對這項方案,但金字塔建成之后獲得廣泛
的贊許。玻璃金字塔周圍是另一方正的大水池,水池轉了45度,在西側的三角形被取消,
留出空地作為入口廣場,以三個角對向建筑物,構成三個三角形的小水池,這三個緊鄰
金字塔的三角形水池池面如明鏡般,在云淡天晴的時節(jié),玻璃金字塔映照池中與環(huán)境相
結合,又增加了建筑的另一向度而豐富了景觀。在轉向的方正水池的角隅,緊鄰著另外
四個大小不一的三角形水池,構成另一個正方形,與金字塔建筑物平行,每個三角形水
池有巨柱噴泉,像是碩大的水晶柱烘托著晶瑩的玻璃金字塔。在拿破侖廣場,貝聿銘將
建筑與景觀完整地合成為一體。
香港中國銀行大廈,中國(1989年)
建筑師:貝聿銘
香港中銀大廈自1982年底開始規(guī)劃設計,至1990年3月19日銀行喬遷開始營業(yè),歷
時6年有余。大廈基地面積約8400平方米,是一塊四周被高架道路“縛綁”著的土地。
要滿足樓地板面積需求,要在高樓林立的香港中環(huán)區(qū)“出人頭地”,唯有向高空發(fā)展。
中國銀行大廈位于香港中心區(qū),樓高70層,總高度達315米(連同頂部的天線),總建
筑面積為128.60平方米。建筑外墻以鋁板和銀色反光玻璃裝嵌,大廈底層鋪砌深淺不一
的灰色花崗巖。整座大廈依靠四角12層高的巨形鋼柱支撐,內外附加一系列包混凝土的
鋼焊斜撐,這不僅給大廈外觀帶來獨特的面貌,而且比傳統(tǒng)方法節(jié)省鋼材4成,且室內
無柱,空間開闊。大廈底層平面呈52米×52米的正方形,沿兩條對角線分為4個三角形。
貝聿銘在此又一次發(fā)揮出他的設計天才,他著力刻畫建筑的嶄新造型,通過三角形母體
的巧妙變換,節(jié)節(jié)升高,造型簡潔明快又極富標志性,形成了香港城市輪廓線的一個制
高點。
太阪光的教堂,日本(1989年)
建筑師:安藤忠雄
教堂建筑的設計在安藤忠雄的作品群中是十分獨特的,因為這類建筑首先要能喚起
人精神上的共鳴,安藤忠雄正是以其抽象的、肅然的、靜寂的、純粹的、幾何學的空間
創(chuàng)造,讓人類精神找到了憩棲之所。大皈光的教堂,其設計是極端抽象簡潔的,僅為
113.04平方米的小教堂,位于大阪閑靜住宅街的一角。建筑只是簡潔的混凝土箱型,沒
有傳統(tǒng)教堂中標志性的尖塔,但它內部是極富宗教意義的空間,呈現(xiàn)出一種靜謐的美,
與日本枯山水石庭園有著相同的氣氛。建筑的布置是根據(jù)用地內原有木造教堂和牧師館
的位置以及與太陽的關系來決定的。禮拜堂正面的混凝土墻壁上,留出十字形切口,呈
現(xiàn)出光的十字架。建筑內部盡可能減少開口,主體限定在對自然要素“光”的表現(xiàn)上。
這是安藤忠雄所謂的對自然進行抽象化作業(yè)。
畢爾巴鄂古根海姆美術館,西班牙(1995~1997年)
建筑師:F.蓋里
畢爾巴鄂古根海姆美術館由地方投資興建,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經(jīng)營并提供展品,
被認為是面向21世紀的博物館。這是建于西班牙畢爾巴鄂市的又一座古根海姆美術館。
該館建筑面積2.4萬平方米,位于勒維翁河濱。主要部分的體形彎扭復雜,難以名狀。
博物館造型由曲面塊體組合而成,內部采用鋼結構,外表用閃閃發(fā)光的鈦金屬飾面,鈦
板總面積2.787萬平方米。造型的獨特是建筑師F.蓋里近幾年個人風格的繼續(xù);也是古
根海姆負責人的愿望,他們希望這幢建筑具有強烈的吸引力,成為城市的標致。
F.蓋里在設計過程中得助于航空設計使用的計算機軟件,它使F.蓋里的構思如虎添
翼。在總體布局中也進一步發(fā)揮了他的藝術包裝思想,但這次的“包裝”范圍遠遠大于
他的其他作品。而主要展館仍然是規(guī)整的。為利于布置展品,首層基座部分也是相對比
較規(guī)整的。動態(tài)徒勞部分主要是入口大廳和四周的輔助用房,變化的形態(tài)向上逐漸收縮。
博物館建在水邊,與城市立交橋形成有機的組合,這種嵌人城市肌里的構思也為造型獨
特的博物館增添了一些理論依據(jù)。
香港新國際機場,中國(1998年)
建筑師:N.福
三、優(yōu)秀的建筑師應該具備哪些基本素質和基本知識
(一) 對建筑師主觀心態(tài)的要求
1 正確認識建筑師的天職
建筑是不是藝術家。
因此,建筑師的首要職責是服務社會、以自己的一專之才滿足社會的需求,而不是僅僅追求個人價值的實現(xiàn)。畫家的一幅作品標價百萬,即便無人問津,尚可孤芳自賞。而建筑設計的目的是建造和使用,需要社會要投入大量資金、人力并且占用土地和環(huán)境資源。
建筑師不是理論家。
對各種前衛(wèi)建筑設計流派和時髦的主義與理論,建筑師可以了解,但不能將其視為工作核心,每必奉之。那屬于建筑理論家、評論家、學術研究者、教育研究者的工作范疇,而建筑師的首要職責不是夸夸其談,而是腳踏實地的實現(xiàn)。
足球行業(yè)涉及的人群可分為三類,一類是球員,是足球藝術的直接創(chuàng)造者;第二類人指導球員創(chuàng)造足球藝術的人,比如各種不同專業(yè)的教練;第三類人更關心足球演繹出來的種種文化,如某球員的轉會費多少,誰又下課了,對甲A在冊球員家史了如指掌。他們也是足球文化的一部分,但絕不是足球文化的主體。
相應在建筑界,一類人在第一線生產(chǎn),是直接做設計的建筑師;一類人是從事建筑學術研究和理論教育的工作者;還有一類是建筑評論家。就好比一個高水平的球員應該上球場證明自己,而不是整天談論足球文化一樣,建筑設計師應該通過身體力行的設計來解決社會與技術問題,而不是主義談的不精,設計做的不良,偏廢正務,不知所從。
建筑師也不是哲學家。
確實,象路易·斯·康這樣偉大的建筑哲人,以其圣經(jīng)式的建筑言論,影響和感召著一個時代的建筑師。但這不是大多數(shù)建筑師的方向,作為一名職業(yè)建筑師,康不算成功,他一生的大多數(shù)方案都留于紙面,而且最終悄無聲息的死于三等艙的衛(wèi)生間里。
建筑師屬于服務行業(yè)的一支。
建筑作品最終要服務于社會中的廣大用戶。一個小區(qū)可能居住著上千戶人家,數(shù)萬人口。一套百余平米的住房,在建筑師而言,或許只是復雜日常工作中一帶而過的細節(jié),但對于眾多月薪不過千余的普通居住者,價值幾十萬元的住宅,往往是一生之中最大的投資,也是將在其中度過大多數(shù)時光的所在,想到這些,哪位建筑師還會敷衍了事呢?
任何建筑都有它的投資方。對于一個開發(fā)項目,發(fā)展商的投資動輒百萬、千萬、甚至幾億。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建筑師必須根據(jù)設計委托合同的要求,在建筑技術上提交一個解決方案。對于一個政府項目,資金來源與納稅人的稅金,建筑師對納稅人承擔責任。即便是對于一座藝術要求再高,紀念性再強的建筑,比如美術館或是紀念碑,終究是一項工程,有出資者,建筑師在表現(xiàn)藝術性的同時,也必須滿足出資方的要求。這反映了建筑師對建設方的投資,以及所承擔風險的尊重。
建筑師對國家和社會也負有深刻的責任。
在有限的土地上,建筑物一經(jīng)建造,通常要使用幾十年甚至更多,建筑師的工作影響和改造著城市的空間環(huán)境和文化環(huán)境。每一個建筑師都希望自己的作品是城市的地標性建筑,當各具特色、缺乏主次的眾多標志性建筑集中在一起的時候,建筑師是否又能站到更高的層面去考慮建筑,避免因此而來的混亂城市面貌呢?
建筑不是空中樓閣,而是蓋在土地上。建筑師沒有資格犧牲國家不可再生的土地資源,滿足個人創(chuàng)作的欲望。不單是服務于投資建設方,更要服務于社會大眾,這是建筑師的天職。
2 建筑師的團隊精神
在西方人眼中,中國人被稱為一盤散沙,團隊精神相對較弱,往往更注重個人利益。尤其在建筑行業(yè)中,建筑師作為“自由職業(yè)者”,工作有藝術性的一面,比較容易注重個人價值,而忽視團隊精神。事實上,作為生產(chǎn)行業(yè),建筑從設計到建造的復雜分工,使得嚴密的團隊協(xié)作成為必需。
大型事務所的常見架構是在公司內部分為不同的設計小組,比如因為不同建筑類型的規(guī)范不同而分為商業(yè),住宅,學校,辦公樓小組等,小組間的互相協(xié)調是順利完成大項目的保證。小組一般由資深建筑師帶領,一味追求個人表現(xiàn)而不講團隊精神的設計師對小組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結果都會造成一定影響。
另外,建筑設計行業(yè)不斷進行中的結構調整,要求企業(yè)間的合理協(xié)作。目前國內的大型設計企業(yè)大多是綜合型的,“什么都能做”。這使得眾多企業(yè)在同一平臺上進行不必要的競爭,也不利于專業(yè)水準的提高。
國家政策也在鼓勵專業(yè)化趨勢。目前我國把施工企業(yè)資質分為總承包、專業(yè)分包和勞務分包三個序列,在最近的一次企業(yè)資質就位中,從事專業(yè)分包的企業(yè)比例相當大。據(jù)了解,設計方面的類似政策不久也會出臺。
在世界范圍內,專門化創(chuàng)作已成為慣例。安德魯事務所的規(guī)模并不大,在國家大劇院中標后,立刻尋找最好的專業(yè)公司合作。北京五合也是如此,著重發(fā)展建筑設計一個工種,在結構、水、暖、電等領域都根據(jù)項目需要尋找相應的能力最強的公司合作。為了提高競爭能力,隨著設計企業(yè)的專門化,公司間協(xié)作是必然趨勢。
3 不斷學習的態(tài)度
優(yōu)秀建筑師是由時代造就的。
只要將身邊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二十一世紀的建筑稍做對比,就能明顯地感受到時代對建筑設計不斷提高的要求。一般應用型人才,如書架型人才、工匠型人才,已難以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而素質全面,接受繼續(xù)教育能力強,智能型、創(chuàng)造型人才在時代的激烈競爭中愈來愈表現(xiàn)出充分的活力。建筑師需要學習的內容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新興的工程技術和材料知識。
隨著新技術新材料的開發(fā)與應用,從磚混結構、框架結構到鋼結構,從石頭、木材到鋼和玻璃,建筑技術和材料的發(fā)展帶來了建筑形象一次次的飛躍。建筑師要創(chuàng)新,就必須掌握新技術。
即便是為了能夠以最經(jīng)濟便捷的方法建造建筑物,技術方面的不斷學習也不可或缺。目前我國建筑界在這方面有較大差距。在有些大跨度建筑中,運用鋼結構顯然有更快更經(jīng)濟的優(yōu)勢,而由于鋼結構設計能力弱被迫采用混凝土框架結構的事屢有發(fā)生。
新設計手段的學習。
美國著名建筑師法蘭克·蓋瑞在聞名世界的解構主義建筑--西班牙畢爾巴鄂·古根海姆美術館的設計過程中,首次引入了用于航天造型技術的軟件,這使得將古根海姆美術館完全自由的外形,轉化成施工圖紙進行建造成為了可能。當然,有人認為建筑師對計算機軟件的過分依賴將導致創(chuàng)造力的退化,但在西方很多建筑學校,比如引領世界建筑潮流的英國AA SCHOOL,計算機輔助設計確實被列為重要課程之一。應該承認,新一代建筑師對于新型設計手段的掌握是必需的。不斷掌握和運用性的設計手段,要求建筑師有不斷學習的精神。
不斷更新的市場環(huán)境。
建筑設計師為市場服務,而市場比知識的更新速度更快。不了解別人在做什么,不了解用戶在想什么,對于建筑設計來說無異于盲人摸象。
市場是建筑設計師最好的老師。有效吸收和學習有用的市場信息,對建筑師思維的敏銳程度和專業(yè)判斷力也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活到老、學到老”的古訓,對于建筑師保持更長的職業(yè)生命力顯得尤為重要。
(二) 對建筑師專業(yè)技能的要求
1 做出正確決策的判斷能力及將其貫徹下去的宏觀控制能力
建筑設計的過程是從分析問題開始的。
周邊環(huán)境的建筑約束和文化約束、使用者的需求、項目的市場定位、建筑的性質和特征,都是建筑師必須納入分析判斷體系的影響因素,并形成最初的設計構想。這是對建筑師綜合分析和判斷能力的考驗。
而最初構想在設計全過程中的逐步落實,則取決于建筑師的宏觀控制能力。從構想到施工圖的完成,眾多具體問題需要判斷取舍、不斷追溯和貫徹最初決策,將宏觀決策轉化為微觀的解決方案,避免出現(xiàn)因為戰(zhàn)術而改變戰(zhàn)略的錯誤。
在2000-2001年,北京五合負責位于北京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一棟洋房”住宅項目的規(guī)劃、建筑和景觀設計。接到項目之后,北京五合的建筑設計師認識到項目定位是設計的關鍵,也是貫穿設計始終的核心問題。于是與代理商北京金網(wǎng)絡置業(yè)投資顧問有限公司通力合作,把握住了兩點最關鍵的因素:項目的位置優(yōu)勢和銷售對象。
“一棟洋房”項目位于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從1992年4月8日亦莊開發(fā)區(qū)成立以來,10年間有1000余家高新技術企業(yè)駐扎于此,其中有著名跨國公司60余家,世界500強企業(yè)40家,在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投資總額近40億美元。巨大的經(jīng)濟力量使開發(fā)區(qū)具有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形成了“一棟洋房”項目的位置優(yōu)勢。
由位置特點決定了“一棟洋房”項目面向的銷售對象主要為中高收入的年輕白領,包括開發(fā)區(qū)的外企工作者和在CBD工作在郊區(qū)居住的有車族,屬于成功人士的過渡性第一居所。因而建筑設計師選擇了有朝氣、積極向上、色調明快、符合青年人需求的格調氛圍。
準確分析和正確決策給后續(xù)設計明確了方向。從設計至施工圖,建筑設計師避免裝飾的堆砌,不表現(xiàn)奢華,從形象到功能基本實現(xiàn)了最初的設計構想,并成為2001年北京十大明星樓盤之首。
2 具備足夠的專業(yè)知識積累
積累是建筑師必不可少的過程。包括:建筑技術方面知識的積累、建筑法規(guī)規(guī)范知識的積累、對于國內外建筑作品的了解以及長期實踐經(jīng)驗的積累。也正是由于足夠的積累對時間的要求,建筑設計被不太準確地稱為“老年人的行業(yè)”。一般來說,建筑師的成熟期都在四五十歲以后,而50歲以下的建筑師都屬于“青年建筑師”之列?,F(xiàn)代主義大師柯布西耶設計最著名的朗香教堂時是63歲。建筑師需要充分積累,才能尋求到知識和創(chuàng)造力的平衡點。
積累的實現(xiàn)也來自于對生活點滴事情的關注。據(jù)說中國建筑界第一人梁思成先生,去中南海開會還隨身攜帶卷尺,遇見坐著舒服的沙發(fā),他就拿出卷尺來量一量尺寸。對很多建筑師而言,關注生活中的建筑現(xiàn)象和細節(jié)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職業(yè)習慣。
3 對城市空間尺度、建筑群空間尺度的把握
創(chuàng)造良好的城市、建筑空間,始終是建筑設計的首要責任。
空間尺度是建筑的基本問題,也是當前一些建筑師在追求建筑理念時容易忽略的問題。城市和建筑群的空間尺度存在著基本規(guī)律,只有掌握了這一規(guī)律,才不會導致建筑創(chuàng)作時的方向性失誤。
對于建筑師來說,城市和建筑群空間尺度的把握能力是比較高級的專業(yè)能力要求。不具備這一能力的建筑師可能永遠只能停留在建筑小品的創(chuàng)作層面上,或者是給城市留下一些大而無當?shù)目臻g和蠢笨駭人的建筑群。
4 審美素養(yǎng)和造型能力
“堅固、實用、美觀”是維特魯威提出的最早判斷建筑優(yōu)劣的標準。審美素養(yǎng)是成為一個優(yōu)秀建筑師的必要前提。
人創(chuàng)造了建筑,建筑也改變著生活其間的人們。建筑的外觀會潛移默化的影響使用者的審美和情緒。建筑的美觀有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文化建筑的美表現(xiàn)在溫文爾雅,商業(yè)建筑的美表現(xiàn)在生機勃勃,建筑的審美取向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個城市和國家的特征,也是當?shù)厣鐣宋牡闹匾M成。
缺乏審美素養(yǎng)的設計人員與其說是建筑師不如說是工程師。而在審美素養(yǎng)中尤為重要的是宏觀造型能力。悉尼歌劇院、艾菲爾鐵塔等流傳百世的著名建筑均可簡練到用一根線條來表達,其宏觀造型是震撼世界的重要原因。
5 對建筑構件在空間和形象表現(xiàn)上的預知力
人們使用的是建筑物的空間,而建筑空間本身是由一系列不同功能和尺寸的構件組合而成的。構件是建筑和人交流的最直接途徑,極大地影響了人對空間的感受和對建筑的認知。
建筑是不是隨心所欲的雕塑,建筑師必須能夠通過各種比例的圖紙感受到建筑物建成足尺后的實際效果,對各種建筑構件在未來空間和形象表現(xiàn)中所起的作用具備較強預知力。這種能力需要長時間實踐的培養(yǎng)逐步形成。
6 對建筑功能的綜合解決能力
包括建筑內部功能布置和建筑群體中的場地設計和流線組織兩個方面。具體說來有:
建筑內部的水平和垂直交通;
各使用空間的排布和組合;
建筑物和城市道路周邊環(huán)境的銜接;
地面地下停車的組織;
各建筑物間的協(xié)調關系等等。
這些功能問題的解決,既需要建筑師的專業(yè)技能,也需要深入學習和了解相應建筑的運轉規(guī)律。對新技術新材料的掌握為建筑師的解決能力提供了必要的工具,而最關鍵的還是取決于建筑師對最終用戶的關懷。
7 對使用者的關注和了解
不同地區(qū)、不同民族、不同行業(yè)、不同年齡的人對同類建筑會有不同的需求。建筑師必須關注其差異,提出有針對性地設計方案。這就需要建筑師有豐富準確的生活體驗,對各種社會現(xiàn)象進行積極的思考,善于和使用者溝通,這往往比設計本身更重要。
同樣是別墅,在美國,比如洛杉磯,是普通人的居住場所,兩個孩子一條狗,一棟house一輛車,是標準的大眾化幸福家庭模式;在中國,別墅則是有錢人才能享受的奢侈品,是事業(yè)成功,成為“人上人”的標志。于是洛杉磯的別墅可以是簡單溫馨的,而在中國,則需要能夠表現(xiàn)居住者的尊貴身份,超越一般人的高尚品位,而且要以最直接的方式,“看得見摸得著”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有人認為建筑師迎合這種心理和需求是“媚俗”,但“建筑”物本來就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俗”物,只有盡早還“俗”的建筑師才能“普渡眾生”!
8 表達和溝通能力
表達和溝通合稱“交流”,是說明自身意圖,進行討論,并接受反饋意見的過程。包括建筑和思想兩方面內容。建筑師的建筑表達能力,即將自己對空間和形態(tài)的設想用圖的形式反映為具體的形象,這是建筑師的基本功。
首先是徒手繪圖的能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手頭功夫”。徒手繪圖可以迅速而概括地表達設計意圖,也可以用來記錄,很適合于面對面的交流。
其次是電腦繪圖。電腦繪圖可以精確的繪制圖紙,易于修改,也可以很真實的表達建筑形象和空間氛圍,能夠縮短圖紙和現(xiàn)實的距離,在專業(yè)人士和非專業(yè)人士的交流中必不可少。
思想交流是通過語言進行的,在各行各業(yè)中都很必要。建筑師良好的思想交流能力有助于理解業(yè)主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務,同時交流過程中充分的表達也是建筑師自身思想的實現(xiàn)成為了可能。
9 組織協(xié)調能力
建筑設計是一個分工協(xié)作的復雜過程,歷史上著名建筑的設計通常歷時數(shù)十年甚至上百年。天主教中心梵蒂岡的圣彼得大教堂始建于4世紀20年代,最初為長方形“巴西里卡”式大會堂,1506年拆毀后重建,于1626年完工,歷時120年,先后經(jīng)過勃拉芒特、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小桑迦洛等10位建筑師之手,其工程前后協(xié)調的難度可想而知。即使在建設速度快得驚人的中國,一棟普通公建的設計建造周期也在3年左右。在這樣長的時間里,建筑師一方面要負責設計工作,另一方面要面對很多不可預見的矛盾和變故,及時進行協(xié)調解決。
在建筑從策劃、設計到施工、驗收使用的漫長過程中,建筑師對外聯(lián)系著使用者、投資者和建造者,對內協(xié)調著結構、水、暖、電各工種,承擔著核心和紐帶的作用。建筑師要組織各類人員的協(xié)同工作,同時必須協(xié)調眾人之間不可避免的矛盾。使用者追求高標準和投資方追求低造價之間的矛盾,高質量設計所需時間和甲方縮短設計周期要求之間的矛盾,建筑造型變化與結構簡捷實用之間的矛盾,如此等等,使建筑師的責任遠遠超出設計本身。難怪梁思成先生說,建筑師的工作就像“帶著鐐銬跳舞”。
二. 社會和市場對建筑系畢業(yè)生的基本要求
建筑系畢業(yè)生走出校門之后,不小的一部分人將選擇專業(yè)道路,投身職業(yè)建筑師行列。他們的心態(tài)形形色色,水平參差不齊,但他們是否滿足社會和市場對于畢業(yè)生的基本要求呢?
作為市場一線的建筑設計單位,也是建筑系畢業(yè)生的直接用人單位,我們認為,畢業(yè)生在進入專業(yè)設計隊伍之前必須做好如下兩個方面的準備。
(一) 堅定、清晰、踏實的主觀心態(tài)
1 對自身發(fā)展方向有明確的定位
無論是本科生、碩士生還是博士生。畢業(yè)生首先需要根據(jù)自身的長處和短處做一明確定位,并規(guī)劃好自己的未來發(fā)展方向。
目前建筑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1-2年的學生中,考研成風。約有80%的人想考,50%的人真正復習并參加考研,而最后只有5%以下的人才能考上。從考研的動機來看,最多的可能是想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再找一個機會繼續(xù)學習;第二是拿學位鍍金以此提高收入;第三個原因是不想走入社會或者在社會上碰壁,想在象牙塔里再躲幾年。真正考慮清楚為何考研的學生,少而又少。
對于想提高業(yè)務水平的人,讀完博士可以說在理論修養(yǎng)上有長足的提高,但建筑設計能力決不是按比例增長,與其他同時期的本科畢業(yè)生相比,缺少了寶貴的幾年實際工程經(jīng)驗,在這方面實際是落后了,在建筑設計市場上的競爭力反而下降。在國外,設計公司大多不愿意接受理論能力強,工資水平高,而設計能力弱,創(chuàng)造產(chǎn)值低的博士。綜觀國內外建筑設計大師,幾乎沒有幾個是建筑學博士畢業(yè)的,(較多的是有杰出成就以后,被授予名譽博士)這也從一個方面說明了建筑大師獲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能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建筑設計作品。
對于想拿學位鍍金以此提高收入的人,總有學位至上的想法。這跟中國的傳統(tǒng)教育觀念有關系,也是社會意識上的誤區(qū)。普遍認為學位代表水平,學位越高,綜合水平越高。最典型的笑話是把博士后當作一種學位。事實上,一個人所獲得的收入,不是他的學位高低所決定的,而是與他的勞動在社會市場中所擁有的價值對應。從實際工作中獲得的經(jīng)驗,對于建筑設計師而言,會帶來更大的社會價值,相應的帶來高收入。
對于不敢走入社會抱有逃避心理的人,應該正視自己的膽怯,明確自身的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發(fā)展的道路。拿不定主意的不妨走出來試一試,只有勇于嘗試才能在實踐中獲得更全面地認識,更好的規(guī)劃自己的未來。
所以畢業(yè)生首先應該明白,社會分工的不同賦予建筑師和學者的不同職責。學者和教師同樣是社會的需要,認真做科研與教學的好學者能教出一萬個好建筑師;設計師是社會的需要,在最前沿直接服務于社會,也是建筑界的主力。建筑師的學位或高深的理論不能證明什么,他們的價值在于實實在在的設計能力。
在國外,這兩者分得很清楚:讀碩士或博士的人,走的是學術道路,就很可能回不到實際生產(chǎn)里來。大部分中國人出國,是為了拿獎學金,為了出國而出國。出國讀了幾年之后才逐漸明白了這個道理,學位越高越不好找工作,在大學里當教授也好,做研究也好,注定了在學術這個領域里面,路是非常窄的。很多碩士、博士到設計公司找工作,不敢說自己是博士,甚至連碩士也不說,只拿本科文憑找工作,這對于個人來說,也是時間和資源的浪費。
總之,對自身發(fā)展方向有明確定位的畢業(yè)生,于已可盡量避免盲目性、少走彎路;于社會,可以節(jié)省不必要的教育投入,提高人才的培養(yǎng)效率。
2 正確認識自身能力
剛出校門的建筑系畢業(yè)生普遍對自己的創(chuàng)意設計能力過于自信,無視或輕視社會對建筑設計的實際需求,不肯踏踏實實的從點滴做起。尤其是讀完研究生的畢業(yè)生,過慣了懶散的研究生生活,不適應設計行業(yè)嚴格的作息時間和工作方式。他們應聘時薪金一開口就是別人的幾倍,認為學位高的人能力就比別人強,實際情況可能是恰恰相反。
讀學位不代表設計能力的提高,也不代表工資應該提高。學位主要代表的是理論水平,與實際生產(chǎn)能力沒有本質關系。甚至有些設計單位在這一點上有認識誤區(qū),認為學生有創(chuàng)意,將方案推給新畢業(yè)生、甚至實習學生做。致使學生也以這樣的觀點來認識自己,最終誤人誤己。
3 有長遠目光避免浮躁的心態(tài)
在明確規(guī)劃未來和正確認識自身能力的基礎上,畢業(yè)生應該有長遠的目光和踏實的態(tài)度。整個社會的浮躁使得大多數(shù)年輕人不愿腳踏實地從小處做起,常常這山望著那山高,不斷調換工作,總認為沒有找到適合發(fā)展的空間。殊不知,限制其發(fā)展的不見得是所在的企業(yè),而往往是自身浮躁的心態(tài)。
很多學生都崇拜或很推崇實驗建筑,熱衷于前衛(wèi)的、另類的、更有表現(xiàn)力的建筑語言,追求表現(xiàn)自我。這也是畢業(yè)生不實際的浮躁心態(tài)的表現(xiàn)。建筑師可以自詡是或被別人稱為建筑大師。建筑也常被稱做藝術。建筑有藝術的成份,它是跨越了工程技術和造型藝術的一門學科,同時也包括城市環(huán)境與社會文化等諸多方面的因素。只追求創(chuàng)意的實驗建筑有其積極的意義,但于社會而言不可能成為主流。
實現(xiàn)了七成的畢業(yè)生就業(yè)率。未來可以預見,畢業(yè)生就業(yè)壓力將會越來越大。因為不具備良好的心態(tài)導致未能迅速地融入行業(yè)和社會,可以說是當前各行各業(yè)中畢業(yè)生普遍出現(xiàn)的問題。對于建筑系畢業(yè)的學生來說,因為心態(tài)而耽誤了自我發(fā)展的時機,更令人惋惜。
(二) 在專業(yè)技能方面達到基本要求
對于畢業(yè)生而言,要具備成熟建筑師的各種技能是苛求,但一些基本要求應該達到,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1 審美素養(yǎng)和基本的建筑感覺
現(xiàn)狀是畢業(yè)生所掌握的創(chuàng)意與空間變化等知識常不切實際,同時缺乏對高品位建筑作品的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且由于城市規(guī)劃、城市設計方面的訓練相對薄弱,畢業(yè)生常常對城市空間尺度、建筑群體空間塑造缺少基本的感覺與能力。
2 對建筑所涉及各系統(tǒng)和程序的初步了解
這方面要求包括對結構、水、暖、電與建筑配合的基本認識,和構造方面的基本知識,主要是外墻構造知識。由于在構造方面缺少感性認識,即便了解的也是相對老舊的知識,以至于設計出來的方案要么脫離現(xiàn)實無法實施,要么不懂得如何利用新的材料技術,創(chuàng)造新的表現(xiàn)手段與形式語言。
3 繪圖技能
主要是計算機繪圖,這一點大多數(shù)畢業(yè)生都能符合要求。在手繪方面,則有較明顯的不足。實際上,計算機的廣泛使用終究不能代替手繪的工作。
4 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
這是從業(yè)建筑師必備的能力,也是大多數(shù)畢業(yè)生所缺乏的,需要在工作中不斷提升。
四、上海美爆的影視取景地,每一個都不可錯過
圖:上海歷史最悠久的商業(yè)街。By 背包走天涯
上海是一座極具現(xiàn)代化而又不失中國傳統(tǒng)特色的海派文化都市。繁華的大上海處處顯現(xiàn)著她的獨特魅力,令人著迷——外灘老式的西洋建筑與浦東現(xiàn)代的摩天大廈交相輝映;徐家匯大教堂圣詩聲聲,玉佛寺香煙裊裊;群眾劇場的滬劇、滑稽戲,大劇院的交響樂、芭蕾舞……上海老街的茶館,衡山路的酒吧,中西合璧,新歡舊愛,各有各的精彩。
正是因為上海的多樣性與獨特魅力,很多影視劇都喜歡到上海取景。如果你厭倦了千篇一律的旅游行程,不妨走一條與眾不同的路線。跟著故事里人物的腳步,親自感受一下當時當景。整理了上海最全影視取景地,希望可以為你的上海之行帶來一點點特別。
交通:
出發(fā)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上海的交通。今天全球地鐵線路最長的城市是上海,地鐵站點最多的城市是北京,而且都還在瘋狂造地鐵ing。如果一天之內乘坐地鐵有四五次的話建議你花十幾塊錢辦一張日卡,可以無限制乘坐24小時?;蛘咦詈棉k理一張地鐵卡,走的時候押金可以退。因為排隊買票真的很浪費時間,有那功夫又可以多玩幾個地方了。
住宿:
上海有國際大都市豪邁的高樓大廈,金融中心繁忙的車水馬龍,也不乏市井里弄的樸實和江南白描的細膩。如果想要更近距離地感受上海的風情與當?shù)靥厣?,可以選擇民宿。地點最好選擇在地鐵附近,這樣可以方便出行。
上海的主題民宿很多,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城市隱藏著許多慢生活主題的房間??梢栽谧《喽嗌厦婵匆幌?,上面有很多優(yōu)質的民宿。價格挺適中,不過住宿體驗是相當棒,如果住這樣的主題酒店,價格估計要上千吧。
【木里的家】
這家民宿位于靜安區(qū),坐地鐵和公交都很方便。房東是一位非常文藝的小姐姐,從網(wǎng)易辭職辦了這家民宿。
房間內的擺設和裝飾都是小姐姐自己選購,然后再精心布置的,一花一草都有溫情。室內采光很好,非常適合拍照。有喜歡拍照的朋友還可以找小姐姐幫忙拍照哦。
想要預定這間民宿的話,直接在住多多上面搜索木里的家就可以了。
【時光屋】
這家民宿的地理位置比較好,靠近外灘、上海頂級商圈陸家嘴。 緊鄰2、4、6、9四條地鐵線,距離最近的地鐵口步行1分鐘。
屋內的布置十分典雅,古色古香。
整套民宿可以容納4人入住,另外一間房則是清新淡雅的裝修風格,滿足不同入住者的不同需求,可以說是很貼心了。
同樣的,想要入住這件民宿的話,在住多多上面搜索【時光屋】就可以找到啦。
影視取景地:
那么接下來就是開始打卡影視作品中那些著名的取景地啦。
上海中心大廈
地址: 上海浦東新區(qū)銀城中路501號
作品: 《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帶火了上海中心,嚴格來說上海中心大廈并不能算是一個實際的取景地。
工作人員表示,“(電影場景)與真實場景對比,簡直可以亂真。要不是我自己的業(yè)務涉及接待影視劇組來上海中心拍攝,我?guī)缀踹€以為《流浪地球》劇組是來實地取景的?!?/p>
圖說:上海中心在現(xiàn)實中與在《流浪地球》中對比 官方圖
在2019年春節(jié)檔熱映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里,上海中心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成為時下最熱的影迷打卡點。
在118層的上海之巔觀光廳,俯瞰令人震撼的城市景觀。
還有世界最高博物館觀復博物館。
全球最高的古典空中園林半畝田。
上海車墩影視基地
地址: 松江區(qū)車墩鎮(zhèn)。
取景作品: 《鎮(zhèn)魂》
要說2018年最火的劇,鎮(zhèn)魂算一部。
“我姓趙,來這辦案,先生貴姓?”
“免貴姓沈,沈巍?!?/p>
“好名字?!?/p>
故事就從這里開始了。
這部劇有很多場景在車墩影視基地取景。
鎮(zhèn)魂拍攝地靠近北門,一進去左手邊就是沈教授走過的林蔭道。
往前走一點就是名為歐式庭院的拍攝地,鎮(zhèn)魂大部分都在此取景。一進門看到的就是雕像。
一眼萬年的地方。
沈教授下樓梯送他老師的地方。
小郭被嚇昏的地方旁邊的噴泉。
劇中的教師宿舍樓。
陸家嘴環(huán)形天橋
地址: 地鐵2號線陸家嘴站
取景作品: 《好先生》,《親愛的翻譯官》,《杜拉拉追婚記》,《何以笙簫默》(電影),《極限挑戰(zhàn)》,《了不起的挑戰(zhàn)》。
陸家嘴環(huán)形天橋連接著上海浦東海關大樓、正大廣場、上海國際金融中心以及地鐵2號線陸家嘴站。
在這里,陸家嘴的地標性建筑也近在咫尺。這里發(fā)生過趙默笙何以琛的對話,是安迪和奇點第一次吃飯后送奇點的地點,也是電視劇《好先生》和《親愛的翻譯官》的取景地。除了在此重溫影視劇的情節(jié),你還可以到環(huán)球金融中心或金茂中心觀景臺欣賞絕美的風光。但此處人流量很大,大家經(jīng)過可不要久駐拍照哦。
上海師范大學
地址: 徐匯區(qū)桂林路100號;奉賢區(qū)海思路100號
取景作品 : 《何以笙簫默》,《謊言西西里》,《小時代3》
上海師范大學的建筑多為民國風,徐匯校區(qū)那條梧桐樹組成的林蔭道,透露出青春的浪漫與清新。
有人調侃說上師大簡直是一個影視基地,這話一點都不錯。在影視劇《何以笙簫默》中,大學時代的趙默笙倒追何以琛就是發(fā)生在上海師范大學徐匯校區(qū)內,而同名電影則是在奉賢校區(qū)拍攝。此外,還有許多大熱電影都在這兒取景,小伙伴們可以來這里拍攝同款“劇照”。
華東政法大學
地址: 松江大學園區(qū)龍源路555號;長寧區(qū)萬航渡路1575號
取景作品: 《微微一笑很傾城》,《商學院合伙人》,《撒嬌女人最好命》,《戀愛通告》
華東政法大學有兩個校區(qū),其中的一個便是松江校區(qū),位于上海市松江區(qū)松江大學城一角,號稱上海市最美的大學校園。學校雖然不大,又是在松江大學城的角落里,但很漂亮,紅色歐式風格的房子。有濃厚的人文風情。
許多拍攝近代大學的電視劇都會在此取景:鄭爽與楊洋曾在這拍攝《微微一笑很傾城》的現(xiàn)代戲份,李晨和姚晨也曾在明法樓東樓為新戲《商學院合伙人》取景。而早前的《戀愛通告》則是選擇古樸風格的長寧校區(qū)作為取景點。
武康大樓
地址: 上海徐匯區(qū)淮海中路1842-1858號
取景作品:《 喜歡你》
武康大樓,坐落于淮海中路和武康路交叉口,形狀扁扁的,像熨斗一樣,外觀為法國文藝復興式風格,一些文化演藝界名流均入住過這里。武康大樓附近充滿了法式風情,坐在路邊咖啡店的露天餐桌上,喝杯咖啡、曬曬太陽,仿佛進入另一個時空。
武康大樓太有名了,妥妥的上海文化地標之一,每天都有很多人在周圍拍照。設計師鄔達克真是一代奇才了,經(jīng)手的建筑作品都美得很有特色,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武康大樓。它的價值已不再是為了滿足人們的基本住房需求,它承載著時代的變遷、歲月的沉淀,它矗立在武康路口,像一個令人敬畏的衛(wèi)士,守護著、見證著整個上海的成長和變化。
周冬雨的電影《喜歡你》里面最后一幕看夕陽的場景就是在這里拍攝的。男女主角兩人相互依偎攜手坐在老式建筑陽臺前一起看夕陽,畫面唯美而動人。
導演說自己第一次到武康大樓看景時,看到一位90多歲的老爺爺獨自在陽臺看夕陽,雖然只有他一個人,但是覺得好浪漫,于是將這個場景放到了電影里。
凌空SOHO
地址: 上海虹橋臨空經(jīng)濟園區(qū)。
取景作品: 電視劇《大好時光》《歡樂頌》在此拍攝,《何以笙簫默》,《杉杉來了》“風騰集團”在這里取景。
凌空SOHO位于上海市長寧區(qū),毗鄰虹橋國際機場,這里擁有多家企業(yè)的總部。凌空SOHO是SOHO中國與著名建筑師扎哈哈迪德聯(lián)手打造的第三個作品(前兩個是銀河SOHO和望京SOHO,扎哈在中國的另外兩個代表作是廣州大劇院和南京青奧中心),凌空SOHO完全體現(xiàn)了這位建筑設計大師的解構主義理念,設計相當大膽,這也讓它成為上海最獨特的建筑之一。
圖片:andyl
這里是歡樂頌里安迪上班的地方,何以笙簫默里面何以琛的律師事務所也在這里。
徐家匯公園
地址: 上海市徐匯區(qū)肇嘉浜路889號(天平路宛平路間)
取景作品: 《命中注定我愛你》、《美麗上海》、《青蛙王子》、《大好時光》、《小時代》、《歡樂頌》
徐家匯公園的設計以綠為主,突出與原有徐家匯繁華商業(yè)圈以及衡山路殖民地時期的花園別墅風格的融合。公園主要有三大看點:紀念煙囪、公園湖和觀景橋。這里有獨特的豫園景觀,還有著設計巧妙的人文景觀和賞心悅目的花園景觀。
公園雖然不大,但是小巧而精致。沒有必要特意去游玩,如果恰巧經(jīng)過的話還是可以去看一看。
《歡樂頌》第二季,應勤小蚯蚓午餐約會的地方
《歡樂頌》第一季,安迪晨跑的地方
《小時代》3里漫天人造雪的場景
打卡完這些地方,不要忘了在住多多上面預定一家心儀的民宿,感受上海的與眾不同哦。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解構主義景觀設計大師問題和相關問題的解答了,如有疑問,可撥打網(wǎng)站上的電話,或添加微信。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