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創(chuàng)意學院 > 排行榜 > 專題列表 > 正文
- 中文名稱 :云臺山風景區(qū)
- 地理位置 :中國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
- 氣候類型 :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性氣候
- 占地面積 :240平方千米
- 開放時間 :夏季:06:00-18:00冬季:07:00-17:00
- 景點級別 :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
- 門票價格 :120元
- 著名景點 :紅石峽、潭瀑峽、泉瀑峽、青龍峽、峰林峽、子房湖、茱萸峰
- 節(jié)慶活動 :中國云臺山國際旅游節(jié)
- 景區(qū)分類 :風景名勝類
- 適宜游玩季節(jié) :夏秋季
- 所屬城市 :河南省焦作市
- 建議游玩時間 :2天
- 所屬國家 :中國
- 節(jié)日 :中國云臺山國際旅游節(jié)
與云有關的景觀設計(與云有關的景觀設計理念)
大家好!今天讓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與云有關的景觀設計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優(yōu)秀的企業(yè),服務客戶遍布全球各地,相關業(yè)務請撥打電話: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文章目錄列表:
一、云臺山風景區(qū)(河南省焦作市云臺山)詳細資料大全
云臺山風景區(qū),又名云臺山、云臺山風景名勝區(qū),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境內,含紅石峽、潭瀑峽、泉瀑峽、青龍峽、峰林峽、子房湖、茱萸峰、疊彩洞、獼猴谷、百家?guī)r、萬善寺等主要景點。
云臺山風景區(qū)因山勢險峻,峰壑之間常年云鎖霧繞而得名。云臺山主峰茱萸峰海拔1308米,有落差314米的云臺天瀑,在景區(qū)泉瀑峽的盡端,是中國發(fā)現的落差最大的瀑布之一。
云臺山風景區(qū)地質遺跡豐富,已經發(fā)現34億年前的巖層。30億年來,形成了太古宇、元古宇、古生界和新生界地層。多次的構造運動,尤其是2300萬年以來,新構造運動的強烈抬升和水蝕作用的深度下切,造就了云臺山雙崖對峙的峽谷群和各種動態(tài)的瀑、泉、溪、潭,共同構成了“云臺地貌”景觀。
2004年2月13日,云臺山風景區(qū)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2007年5月8日,云臺山風景區(qū)被批準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2014年1月,云臺山風景區(qū)被列入資源型城市重點旅游區(qū)自然風光旅游項目。
基本介紹
歷史發(fā)展
歷代稱謂
據神話傳說,黃帝陶正之官寧封子授黃帝御龍飛云之術。自焚則隨路五色之煙上下升騰,其骨骸葬于“寧北山”中。此寧北山即今修武縣北云臺山。修武縣古稱為“寧”。后來,神話傳說中稱盤古山、女媧山、五行山。 東漢泛稱太行山。末代皇帝劉協禪讓帝位于魏王曹丕,封山陽公,死后葬于云臺山南麓,后人稱這里為古漢山。魏晉時期,云臺山因“竹林七賢”在此相與友善,但古籍僅有"竹林"稱謂。東晉始稱云臺山,唐代亦稱覆釜山,金代稱云臺山,清代稱小北頂。當代稱云臺山,恢復云臺山固有稱謂。景區(qū)建設
云臺山風景區(qū)于1984年完成考察論證,1986年開始進行深度開發(fā)。1987年12月,云臺山風景區(qū)被評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qū)。 1989年4月,成立云臺山風景區(qū)管理局,為正科級單位。1994年,按照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qū)標準,編制了云臺山風景名勝區(qū)總體規(guī)劃。1997年3月,云臺山風景區(qū)管理局升格為副縣級事業(yè)單位。2001年投資220萬元,邀請國家旅游局、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等部門和高校的60多位專家,對景區(qū)重新進行了定位。2002年后又編制了云臺山《控制性詳細規(guī)劃》和《深度開發(fā)規(guī)劃》。2003年10月,云臺山風景區(qū)管理局升格為正縣級事業(yè)單位。 2005年,云臺山風景區(qū)投資1億元興建了停車場,占地面積35萬平方米,擁有停車位5000個。同時,還建成了集主體山門、售驗票大廳、多功能游客服務中心、購物中心于一體的游客接待服務中心,添置了150輛觀光巴士。投資1.5億元興建了數位化監(jiān)控中心。 2006年11月,焦作市整合資源,將原由焦作市水利局管理的峰林峽納入云臺山統(tǒng)一管理。云臺山風景區(qū)對景區(qū)周邊的農村進行了整合。將位于云臺山風景區(qū)出口處的岸上鄉(xiāng)的5個自然村,改造成了5個旅游綜合服務區(qū),為游客提供餐飲、住宿和交通服務。在旅游道路沿線,規(guī)劃建設了4個觀光休閑農業(yè)園區(qū),分別是占地2000畝的林果觀光園、畜禽養(yǎng)殖園、萬畝核桃園、農產品園。 2009年,云臺山風景區(qū)投資9億多元,對景區(qū)進行硬體建設。景區(qū)道路全面硬化,景區(qū)衛(wèi)生間均達到三星級以上,休息設施的外觀、顏色、造型與周圍環(huán)境相協調,對景區(qū)、電力、通訊、廣電等線路進行挖溝地埋。 2015年11月4日,公示了委托河南省城鄉(xiāng)規(guī)劃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編制的《云臺山風景名勝區(qū)總體規(guī)劃 (2016-2030) 》。地理環(huán)境
地理位置
云臺山風景區(qū)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境內,地處北緯35°25′19.78″, 東經113°25′10.07″。距省會鄭州西北80千米,總面積240平方千米。 云臺山地質地貌
云臺山風景區(qū)在元古時代是一片汪洋,隨著世紀的流逝,地殼的變動,逐漸升起抬高形成平原。在十幾億年前造山運動時期(奧陶紀和震旦紀),地貌景觀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在燕山期,北部上升,形成高山,南部下降,形成平原。在喜瑪拉雅造山運動影響下,又使山區(qū)激劇上升,河流迅速下切,形成又深又陡的峽谷。其后,地表、地下水沿裂隙對巖石進行溶蝕,再加上其它風化營力的影響,就造成如今的山、石形態(tài)。 云臺山風景區(qū)處在華北陸塊新生代東亞裂谷系的華北裂谷帶與西安—鄭州—徐州近東西向裂谷轉換帶的交匯部位。受太行山前深大斷裂控制,在喜馬拉雅造山運動過程中,于寒武系—奧陶系石灰?guī)r地層中形成了一系列“之”字形、線形、環(huán)形、臺階狀長崖、翁谷、深切障谷、懸溝等地形組合的“云臺”地貌,構成了區(qū)內峽谷幽深、群山聳峙、飛瀑清泉的太行景觀,對研究新構造運動和裂谷的演化具有意義。 云臺山風景區(qū)內有形成于距今約14億至3億年間的中元古界薊縣系云夢山組—上石炭統(tǒng)太原組地層,出露系統(tǒng)而完整;有太古界—早元古界基底、還有典型的構造遺跡,諸如基底太古界片麻雜巖構造,早元古界表殼巖的底僻穹窿構造,蓋層的超覆構造,韌性剪下帶構造,韌-脆性變形構造,脆性斷裂構造,單面山構造,以及蓋層中的垮塌構造,滑坡構造等。氣候
云臺山風景區(qū)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風,夏季高溫多雨,秋季涼爽,冬季干寒。由于北部太行山系的屏障作用,背風向陽。平原為豫北高溫少雨區(qū)。山區(qū)地形復雜,氣候隨海拔與山勢山形變化各異、差異明顯。主要景點
紅石峽
紅石峽(溫盤峪),位于子房湖南,全長1.5千米。由紅巖構成,屬中國丹霞地貌峽谷景觀,崖壁呈赤紅色,故稱“紅石峽”。紅石峽里分布有“白龍?zhí)丁薄ⅰ包S龍?zhí)丁?、“青龍?zhí)丁?、“黑龍?zhí)丁?、“臥龍?zhí)丁?、“眠龍?zhí)丁?、“醒龍?zhí)丁薄ⅰ白育執(zhí)丁?、“游龍?zhí)丁保瑯嫵伞熬琵埾?。還有“幽瀑”、“穿石洞”、“相吻石”、“雙獅汲水”、“孔雀開屏”、“棋盤山”等景觀。紅石峽南端有一狹窄的峽谷稱為“一線天”,有瀑高50余米的白龍瀑布。潭瀑峽
潭瀑峽,處于云臺山北部略偏西,是子房河的一個源頭。潭瀑峽長2000米,南北走向。潭瀑峽內一條溪水叫小龍溪。主要景點有渡仙潭、情人瀑、金龍臥波、丫字瀑、清漪池、水簾洞、碧玉潭、試劍石、蝴蝶巖、龍鳳壁等,呈現出飛瀑、走泉、彩潭和山石景觀。因潭瀑峽“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故稱“潭瀑峽”。泉瀑峽
泉瀑峽(老潭溝),長約3千米,沿溝上行400米,是亞洲最高大瀑布——云臺天瀑,落差達314米。云臺天瀑最寬可有十多米寬的瀑面。是云臺山風景區(qū)的標志性景觀之一。青龍峽
青龍峽,長約7.5千米,總面積108平方千米,又稱“云臺山第一大峽谷”,集峰、崖、嶺、巔、臺、溝、澗、川、瀑、洞等地貌于一體。主峰青龍峰海拔高達1323米。主要由青龍峽、凈影峽、影寺盆地、雙廟、獼猴谷、馬頭山和大山腦七大游覽區(qū)組成,主要景點有望龍瀑、倒流泉、七彩潭、溶洞景觀(共有大小溶洞20余處,主要有青龍洞、黃龍洞、兩親家洞、三官洞等)等100多處。峰林峽
峰林峽,由峰林地貌景觀、河湖景觀和人文景觀三大景觀資源組成,以翡翠湖為主體,融山水為一體。主要景點有小孤山、天然毛主席像、大壩、老君灘、葫蘆島、天王巖、睡美人、三潭映月等。小孤山高10余米,長30余米,寬10米。天然毛主席像是1993年紀念毛澤東誕辰100周年時發(fā)現的純天然側面石像,高12米。峰林峽大壩建造于1971年,壩高100.5米,為中國第一高砌石拱壩。三潭映月集線瀑、簾瀑、潭水于一景。峰林峽景區(qū)內有植物1836種、陸生脊椎動物267種。子房湖
子房湖,又叫“平湖”,因漢代張良(字子房)在此隱居而得名,是云臺山風景區(qū)東區(qū)最大的湖泊水體景觀。湖水面積0.5平方千米,全長約4千米,最深處約70多米。湖的北端,有一座山峰酷似大佛。2002年6月,子房湖內首次發(fā)現了桃花水母,桃花水母與野馬、大熊貓被共同列入國家瀕危野生動物紅色名錄。桃花水母是地球上最原始、最低等的無脊椎動物之一,最早誕生于5.5億年前。因形狀如桃花花瓣而得名,桃花水母對水環(huán)境要求極高,桃花水母的發(fā)現對景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工作無疑是一個最有力的肯定 。茱萸峰
茱萸峰,俗名小北頂,又名覆釜山,因其形貌似一只倒扣的大鍋由而得名。海拔1.3千米,峰頂有真武大帝廟、天橋、云梯。唐代詩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隹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奔从诖朔逵懈卸?。峰腰有藥王洞,深30米,直徑10米,相傳是唐代藥王孫思邈采藥煉丹的地方,藥王洞口有古紅豆杉一株,高約20米,樹干粗達3人合抱,枝繁葉茂,樹齡在千年左右。另有“廚灶洞”、“閻王洞”、“黃泥洞”等10余個洞穴。2015年9月20日,玻璃棧道正式對游客開放。百家?guī)r
百家?guī)r,高170米,東西橫跨1千米,是中國山水園林文化從宮廷走向民間的發(fā)祥地,漢獻帝劉協曾在此避暑納涼。魏晉時期,史稱“竹林七賢”的劉伶、向秀、山濤等七位名士曾隱居百家?guī)r竹林20余年,并先后結識孫登、王烈等隱士,留下了“孫登嘯臺”、“王烈泉”、“劉伶醒酒臺”等遺跡。唐代詩人錢起在此懷念孫登的詩中寫道:“崖石亂流處,竹深斜照歸。主人臥巨石,自滌清暈。春雷近作解,空谷半芳菲”。主要景點有天門赤壁、二樂臺、嵇康似淬劍石、劉伶醒酒臺、王烈泉、孫登嘯臺、漢獻帝避暑臺、孝女塔等。獼猴谷
獼猴谷于1998年8月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狝猴自然保護區(qū),有數量眾多的野生狝猴群落在景區(qū)內分布。太行狝猴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太行狝猴善于攀緣,喜歡跳躍,行動敏捷,模仿性強,在云臺山風景區(qū)群居著1000多只太行野生獼猴。景點內有免費狝猴表演,每天6場 。疊彩洞
疊彩洞,以“擁有最多螺旋上升U形穿山人工隧洞的隧洞群”,于2014年9月27日被載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紀錄,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理事會理事查民華頒發(fā)了“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證書。疊彩洞是通往云臺山主峰茱萸峰的修陵公路隧洞,沿途共分布大小隧洞19個洞,純洞總長4.8千米,曲洞連環(huán),首尾相連,每百米路程平均升高5米坡度,上下高差912米。最主要的是一連7條U形隧道在同一山體內,一連七次180度大轉彎,并由低到高螺旋攀升一氣爬上150米高的懸崖絕壁。疊彩洞從1965年開始規(guī)劃設計,1978年至1986年歷時10年開鑿洞而成 。萬善寺
萬善寺,座落在閻王鼻山峰下面,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相傳是朝廷為了鎮(zhèn)治此處帝王風脈而建,寺名也屬御賜。主持方丈為中國金剛法大師--釋???。寺內放置的2米高銅佛(價值60萬元),系泰國華僑所贈。還有一線泉、聚寶盆、枯井、仙家洞、敬德試鞭石、望親臺等景觀。地方特產
云臺山風景區(qū)地方特產有人參、靈芝、四大懷藥(懷山藥、懷牛膝、懷地黃、懷菊花),以及茱萸、連翹、天麻、當歸等200多種。另外,還有修武黑山羊、武陟油茶(秦朝稱甘繆膏湯,漢稱膏湯積殼茶)、海蟾宮松花蛋、鬧湯驢肉等。所獲榮譽
2004年2月13日,云臺山風景區(qū)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 2007年5月8日,云臺山風景區(qū)被批準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 2007年5月,云臺山風景區(qū)與美國大峽谷國家公園結為姐妹公園,成為中國第二家中外姐妹公園。 2008年,云臺山風景區(qū)榮獲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qū)稱號。 2010年,云臺山風景區(qū)舉辦的中國云臺山國際旅游節(jié)榮獲“2010年度最佳旅游節(jié)慶”獎,在重慶第三屆“節(jié)慶中華獎”榮獲“節(jié)慶中華·區(qū)域拉動獎”。 2011年7月11日,云臺山風景區(qū)在“中國旅游百強景區(qū)”排名第22位。 2011年11月7日,云臺山風景區(qū)在“20大最受關注國內景區(qū)”位列第五位。 2012年2月,云臺山風景區(qū)獲首批籌建“全國知名品牌創(chuàng)建示范區(qū)”稱號。 2012年3月23日,云臺山風景區(qū)榮獲“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2012年7月,云臺山風景區(qū)獲評“國家生態(tài)文明教育基地”。 2012年11月,云臺山風景區(qū)入選首批“全國智慧旅游景區(qū)試點單位”。 2012年12月,云臺山風景區(qū)被授予中原經濟區(qū)100名片之“河南游”榮譽稱號。 2013年3月,云臺山風景區(qū)在韓國首爾麻浦區(qū)設立辦事處,是中國旅游景區(qū)設立的第一個境外辦事處。 2014年1月,云臺山風景區(qū)被列入資源型城市重點旅游區(qū)自然風光旅游項目。旅游信息
門票
1、從2018年9月20日起,云臺山景區(qū)門票價格由150元/人降為120元/人。 2、自2018年10月8日起,每年3月1日-11月30日期間,凡持身份證購買云臺山景區(qū)門票的游客,在一年之內(12個月有效),任選三天,各景點不限次數任意游覽,驗身份證同時刷臉入園。 免票范圍 :現役軍人憑本人士兵證/軍官證、革命傷殘軍人憑本人軍殘證、離休干部憑本人離休證、65歲(含65周歲)以上老人憑身份證/老年人優(yōu)待證、一級英模、全國道德模范、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憑有效證件。可以享受門票免費、車票全價的優(yōu)待。 半價票范圍 :全日制在校學生憑注冊的學生證、殘疾人憑殘疾證、60-64歲的老年人憑身份證/老年人優(yōu)待證、省級以上優(yōu)秀教師持證件(政府頒發(fā))可享受門票半價、車票全價的優(yōu)待。如果享有優(yōu)惠價格的資格,須攜帶好相關證件。身高低于1.3米的兒童實行門票和車票全免的優(yōu)待。 內部交通費免票范圍:身高低于1.4米的兒童。交通線路
景區(qū)內交通 一、焦作至云臺山風景區(qū)公交旅游專線(焦作3路公車的延伸)全長37千米,單程運行時間1小時30分,旅游專線日發(fā)四趟(焦作火車站發(fā)車時間為:早班06:20、07:20;晚班15:20、15:50)。從云臺山風景區(qū)返程時間為:08:00 、09:00、17:00、17:30。 二、新鄉(xiāng)長途汽車站每天上午7:30,下午1:20各有一班直達云臺山風景區(qū)的旅游專線車。 三、洛陽市錦遠汽車站每天上午9:20有一班直達云臺山的旅游專線車。下午3:00回洛陽。 四、鄭州市長途汽車站每天上午7:30、8:30有兩班直達云臺山風景區(qū)的旅游專線車。 自駕線路 北京-云臺山風景區(qū) 自駕游出行:G4-京港澳高速——石安高速——安新高速——長濟——修武南站——云臺山風景區(qū)。 自駕游出行:G45-京開高速——安新高速——長濟——修武南站——云臺山風景區(qū)。 西安-云臺山風景區(qū) 西安——西潼高速——二廣高速——焦溫高速——云臺山景區(qū)。 上海、南京-云臺山風景區(qū) 南京——南洛高速——京港澳高速——鄭焦晉高速——云臺山風景區(qū)。 太原-云臺山風景區(qū) 太原——太長高速——長治——晉城——焦作——云臺山風景區(qū)。 鄭州-云臺山風景區(qū) 鄭州——鄭焦晉高速——云臺山風景區(qū)。 濟南-云臺山風景區(qū) 濟南——京珠高速到——新晉高速——云臺山風景區(qū)。 天津-云臺山風景區(qū) 天津——保津高速——京珠高速——石安高速——安新高速——長濟 —— 修武南站——云臺山風景區(qū)。 武漢—云臺山風景區(qū) 武漢——孝感——信陽——駐馬店——鄭焦高速——云臺山風景區(qū)。 汽車 鄭州、新鄉(xiāng)-云臺山風景區(qū) 新鄉(xiāng)西站每日兩班直達云臺山風景區(qū)的大巴(7:30、13:20),鄭州火車站對面長途汽車總站有鄭州至云臺山風景區(qū)直通車。 火車 外地游客可通過鐵路抵達焦作站、鄭州站或鄭州東站,到焦作站后約1個小時的車程可到達云臺山風景區(qū),到后鄭州后約2個小時的車程可到達云臺山風景區(qū)。 航班 遠區(qū)域游客可乘坐飛機至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到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后約1小時40分鐘可到達云臺山風景區(qū)。
二、景觀設計的表現手法和元素處理
景觀設計形成于一定的歷史背景下,經過了數千年的人類社會發(fā)展,設計思想快速發(fā)展、推陳出新。那么景觀設計的表現手法和元素處理又有哪些具體的要求,我們一起來看看!
1 設計手法
1.1 軸線表達。起到統(tǒng)領全區(qū)與局部作用的空間效果,將不同元素不同形式緊密地連接在一起,達到活力要素或成統(tǒng)一清晰的整體結構,多用于主體結構物前的統(tǒng)一周邊景觀彰顯建筑的重要地位,同時形成新的景觀序列、主賓關系,常表現于重要意義建筑物、構筑物為主題的場景中。
1.2 自然形式。不刻板的圖案效果,流暢的線條自然流露。中國古典園林及中華傳統(tǒng)文化表達形式,不過分要求對線條強行控制,在充分結合自然條件的情況下,結合周邊自然環(huán)境,多用于表現自然形式為主題的場景中,使游覽者心情自然舒暢,達到休閑賞心悅目的精神境界。
1.3 表現抽象。通過寫實與寫虛相結合,歸納總結,形表于內涵,將設計思想表達得淋漓盡致。
1.4 具體圖案。園林中的圖案給人不同的視覺體驗,有給人韻律感、人于畫中的質感、統(tǒng)領建筑與鋪裝的統(tǒng)一風格感、突出文化主題感以及給人耳目一新的象征意義。
2 元素處理
2.1 地形。作為園林設計的基本元素,其變化增強空間視角的變化,結合植物,豐富園林視覺層次,形成景觀中的主角。表現形式:大高差退臺處理,打開上層空間,減少壓抑感美化立面;大高差綠化遮擋處理,綠籬墻及攀緣植物處理,弱化地形裸露;制造小型地形高差,結合設計意圖,制造人工景觀,點綴人工設施,靈活空間變化感及秩序感。中國的山水園林突出了地形帶來的空間變化,日本的枯水園林展現了武士道民族的精神風格。
2.2 水景營造。水給景觀增添了靈氣。靜水如鏡,表達了寧靜思考的效果,同時形成鏡面,映襯周圍環(huán)境,虛實結合,宛若一體。動水如活躍的音符,其功能活躍氛圍、營造歡樂氛圍,聲形的靈動性。同時,品質動水與雕塑小品結合往往具有凝聚視線的功效。河流水系是大地景觀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主要基礎設施,維護和恢復河道和濱河地域的自然形態(tài)主要有幾大意義:一是生態(tài)意義。自然河流必然有凹岸、凸岸、深潭、淺灘和沙洲,這樣的河道為各種生物創(chuàng)造了適宜的生境,是生物多樣性的景觀基礎。豐富多樣的河岸和水際邊緣效應是其他任何生境所無法替代的,而連續(xù)的自然水際景觀又是各種生物遷徙廊道。二是美學意義。生機勃勃的水際線盡顯大自然形態(tài)之美,動植物相互依偎,動與靜相映襯,自然而不凌亂,變化而不失秩序。三是蓄洪涵水意義。曲折的河流、茂密的河岸、多變的河床,可消減洪水的沖刷。兩岸如同海綿,可調節(jié)旱澇災害[3]。
2.3 植物種植。宋代郭熙《林泉高致》云:“山以水為血脈,以草木為毛發(fā),以煙云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華,得煙云而秀美[4]。”植物不僅是建筑景觀山水的點綴、美化,更是景觀時空清新、雅致氣氛的營造者,對景觀意境生成不可代替。植物在景觀中常稱為軟景,可軟化各種建筑與鋪裝小品的交接面,以其柔軟與豐富的生命元素極大豐富了景觀效果。調查地域的氣候因素,布局合理的樹種搭配,形成組團景觀及相互呼應、相互映襯的景觀。表現形式:一是植物作為背景,具有陪襯建筑小品、主景、景觀背景的效果;二是植物自成景,植物的高低大小組團種植,也可孤植成景;三是植物障礙成景,對某些部位形成障礙屏蔽成景的效果,形成構筑物外立面的美化;四是植物漏景夾景,植物組團種植留有足夠的空隙,形成借景,充分利用空隙空間,如行道樹就是良好的`夾景。
2.4 園路。景觀園路在園林中非以交通功能為主,休閑作為主要的目的,應當以流暢曲線為主,形成移步換景的景觀效果。園路不宜過寬,那樣會打破曲徑通幽的效果;配合兩側植物搭配,豐富景觀效果。另外,便于園路鋪裝材質與周圍環(huán)境做到統(tǒng)一協調,不同材質將塑造不同的環(huán)境氛圍。
2.5 景觀小品。小品在景觀中起到點睛的效果,具有指引、休憩、教育及引入主題的作用。好的景觀小品起到渲染環(huán)境氣氛,讓人流連忘返的印象。其有人工的和自然2種類型;人工小品有亭、臺、樓、閣、廊、桌椅、墻、雕塑假山等,材料與色彩的充分搭配進行創(chuàng)意設計,形成獨到的藝術風格。蘇州虎丘金剛石經幢立于虎丘山千人石上,形態(tài)修長,玲瓏造型與山頂宏偉的虎丘塔對比強烈。
2.6 燈光照明。照明是人們打破黑暗延長活動時間的一種手段。隨著LED光電照明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與應用,城市景觀照明給城市夜生活、城市現代感與藝術感提供了豐富的內容。大大延長了人們戶外活動時間,增強了城市活力,渲染了城市色彩,強烈地提升了城市的景觀效果。表現形式[5]如下:①環(huán)境照明。環(huán)境照明不是專門為某個物體或活動服務,其主要功能是提供必要的光,讓人們看清物體輪廓,效果應是柔和地彌漫整個區(qū)域,情調浪漫,通常弱化特定的光源點。景觀中通常采用插地燈、霓虹燈帶等使光線散射。②安全照明。確保夜游安全,在有安全隱患的角落布置適當的照明,要求光線連續(xù)、均勻并有一定亮度。③重點照明。主要為強調特定目標而設定的定向照明,使景觀充滿藝術氣息,強調某些要素,使燈具光線投射到特定目標,并有一定強度,突出意欲表達的景觀效果,帶給人們驚喜。④工作照明。所提供的光線應該無陰影無炫目,使活動不受夜晚的影響。光源要求容易打開與關閉,在無活動時可節(jié)約能源。
三、景觀雕塑設計要點 提高景點吸引力!
運用雕塑景觀設計對大環(huán)境進行烘托,以提升大環(huán)境的文化內涵和人文特性,應用于提升旅游環(huán)境,增強整體環(huán)境的趣味性、吸引力也是一種提升旅游景點吸引力的策略,下面一起來看看提高景點吸引力的景觀雕塑設計要點有哪些吧!
一、景觀雕塑類型
根據景觀雕塑所起的不同作用,可分為紀念性景觀雕塑、主題性景觀雕塑、裝飾性景觀雕塑和陳列景觀雕塑四種類型。
(一)紀念性景觀雕塑
紀念性景觀雕塑,必須有雕塑,而且必須以雕塑為主。以雕塑的形式來紀念人與事。紀念性景觀雕塑最重要的特點是它在環(huán)境景觀中處于中心或主導位置,起到控制和統(tǒng)帥全部環(huán)境的作用。所有環(huán)境要素和總平面設計都要服從雕塑的總立意。
紀念性景觀雕塑根據需要可建造成大型和小型二種。大型紀念性環(huán)境有前蘇聯為紀念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以及著名的斯大林格勒大血戰(zhàn)而建立的祖國母親紀念性景觀雕塑。紀念性景觀雕塑并不一定都是大型的,比較小型的紀念性景觀雕塑更為普遍。
(二)主題性景觀雕塑
主題性景觀雕塑是指通過主題性景觀雕塑在特定環(huán)境中揭示某些主題。主題性景觀雕塑同環(huán)境有機結合,可以充分發(fā)揮景觀雕塑和環(huán)境的特殊作用。這樣可以彌補一般環(huán)境缺乏表意的功能,因為一般環(huán)境無法或不易具體表達某些思想。
主題性景觀雕塑最重要的是雕塑選題要貼切。一般采用寫實手法。
(三)裝飾性景觀雕塑
裝飾性景觀雕塑是以裝飾性景觀雕塑作為環(huán)境主要構成要素。裝飾性景觀雕塑調整可豐富環(huán)境特色。
(四)陳列性景觀雕塑
陳列性景觀雕塑是指以優(yōu)秀的雕塑作品作為環(huán)境主體的內容。
二、景觀雕塑的選題和選址
景觀雕塑是城市規(guī)劃的重要內容之一,必須從城市總體規(guī)劃和詳細規(guī)劃文件上確定位置。城市景觀雕塑應注意發(fā)掘那些可以表現這個城市特色的題材,是否能成為這個城市標志,或者成為城市特色景觀。
三、景觀雕塑觀賞的視覺要求
景觀雕塑是固定陳列在各個不同環(huán)境之中的,它限定了人們的觀賞條件。因此,一個景觀雕塑的觀賞效果必須事先做預測分析,特別是對其體量的大小、尺度研究,以及必要的透視變形和錯覺的校正。
人們較好的觀賞位置一般選擇處在觀察對像高度兩倍至三倍以遠的位置上比較適當,如果要求將對象看得細致些,那么人們前移的位置大致處在高度一倍距離。
米開朗基羅在1644年改建的羅馬卡比多廣場,體現了一部分嚴謹的視覺構成關系。它從中軸線看過去,廣場中心的馬可奧蘭科斯雕塑開始是以北面建筑的人口為背景的,直到觀賞雕塑達到27度角度時視整體關系十分完整。當轉入觀賞雕塑自身時,突破了27度角時,背景已變?yōu)閺膶傥恢谩?/p>
景觀雕塑的觀賞的視覺要求主要通過水平視野與垂直視角關系變化還加以調整。
1、景觀雕塑設計中的視線圖解法應用
建筑學中的視線圖解法也可以在環(huán)境景觀雕塑設計中加以應用。運用視線圖解法可以幫助我們研究景觀雕塑與周圍環(huán)境的關系,形容它們的自身的有關尺度關系。
視線圖解法也可以解決景觀雕塑的倒影問題。有許多景觀雕塑布置在水面之上或臨水地段上,這就涉及到景觀雕塑高低與水面大小尺度關系,為了取得較好的效果,可以借助視圖解法。主要通過三個因素來協調它們之間的關系:預設雕塑位置、高低;水平面的布置;按物理的鏡面反射作圖法,就可以得到倒影位置圖。
2、景觀雕塑建造中的透視變形較正
在人們觀察高而大的景觀時,必須要出現被視物體自物像的縮短、物像各部分之些透視變形問題直接影響觀賞。為了克服由于透視變形問題直接影響人們對景觀雕塑觀賞,而簡單辦法就是將景觀雕塑前傾,但這種前傾是有限度的,同時還要考慮重心問題。景觀雕塑大都是以四面環(huán)繞觀賞為主。
四、景觀雕塑的基座設計
景觀雕塑的基座設計與景觀雕塑一樣重要,因為基座是雕塑與環(huán)節(jié)?;O計既與地面環(huán)境發(fā)生連接,又與景觀雕塑本身發(fā)生聯系。一個好的基座設計可增添景觀雕塑的表現效果,也可以使景觀雕塑與地面環(huán)境和周圍環(huán)境產生協調因素。
基座設計有四種基本類:碑式、座式、臺式和平式。
1、碑式
大多數是指基座的高度超過塑的高度,建筑要素為主體,基座設計幾乎就是一個完整紀念物主體,而雕塑只是起點題的作用。因而碑的設計就是重點內容。例如,哈爾濱防汛勝利紀念碑就是采用圓弧槽線的西洋古典柱身的造型,用環(huán)形青銅束腰的過渡處理,使上部立雕與下部浮雕取得統(tǒng)一的效果。
2、座式
這是指景觀雕塑本身在與基座的高度比例基本采用與1:1的相近關系。這種比例是景觀雕塑古典時期主要樣式之一。這種比例能使景觀雕塑藝術形象表現得充分、得體。
座式基座過去多用古典式樣。中國古典的基座采用須彌座,各部的比例以及構成非常嚴密和莊重。中國農業(yè)展覽館前廣場雕塑群基座彩簡化的古典須彌座,但這種基座形式在現代景觀雕塑基座中應用越來越少。武漢東湖的屈原紀念碑的基座設計采用了比較簡潔的構圖手法,形似寶瓶并在基座中央設計一個云紋浮雕,含蓄地表現了屈原的天問意境。
國外以古希臘、羅馬以及文藝復興時期的柱式基座手法為主,也有采用古典基座加墻身及檐口的三段式構圖。許多古典的雕塑紀念碑的基座都是從這些結構演變而來。英國的瓦特紀念碑、德國歌德與席勒紀念碑的基座都是從古典式樣中演變出來的。
俄羅斯莫斯科的自由紀念碑騎馬雕像同基座的比例就是1:1。普希金紀念碑像與基座比例也是1:1。
現代景觀雕塑的基座應處理得更為簡潔。以適應現代環(huán)境設計特征和建筑人文環(huán)境特征。
3、臺式
這是指雕塑的高度與基座的高度的比例在1:0.5以下,呈現扁平結構的基座。這種基座的藝術效果是近人的、親近的。亨利摩爾的許多室外雕塑采用了臺式基座。他在倫敦所作的三個站立的形體基座高不及雕塑高的六分之一。在瑞典作的兩個斜靠的形體的基座只有60cm高,幾乎與地面相平。
運用臺式實例還有哥本哈根的安徒生雕塑,安置于街道的綠蔭之中。
4、平式
平式基座主要是指沒有基座處理的,不顯露的基座形式。因為它一般安置廣場在面、草坪或水面之上。顯得比較自由、平易,易與環(huán)境融合。
景觀雕塑基座的設計雖然歸納為以上四類,但實際設計實踐中應靈活運用。
五、景觀雕塑的平面設計
景觀雕塑的平面設計有幾種基本類型:
(一)中心式景觀雕塑處于環(huán)境中央位置。具有全方位的觀察視角,在平面設計時注意人流特點。
(二)丁字式景觀雕塑在環(huán)境一端,有明顯的方向性,視角為180度。氣勢宏偉、莊重。
(三)通過式景觀雕塑處于人流線路一側,雖然有180度觀察視角方位,但不如丁字式顯得莊重。比較合適于小型裝飾性景觀雕塑的布置。
(四)對位式 。
以上就是關于景觀雕塑設計要點的全部介紹,希望對游客和景點設計師都能帶來參考幫助,景觀雕塑設計把雕塑作為景觀的傳播載體,主要在雕塑本身的美感、歷史文化價值、象征價值、趣味價值等!
四、園林景觀造景的藝術手法有哪些?
只看數字后面的可以忽略解釋的段落
1.主景與配景(次景)
造園必須有主景區(qū)和配(次)景區(qū)。堆山有主、次、賓、配,園林景觀建筑要主次分明,植物配植也要主體樹和次要樹種搭配,處理好主次關系就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突出主景的方法有:主景升高或降低,主景體量加大或增多,視線交點、動勢集中、軸線對應、色彩突出、占據重心等。配景對主景起陪襯作用,不能喧賓奪主,在園林景觀中是主景的延伸和補充。
2.抑景與揚景
傳統(tǒng)造園歷來就有欲揚先抑的做法。在入口區(qū)段設障景、對景和隔景,引導游人通過封閉、半封閉、開敞相間、明暗交替的空間轉折,再通過透景引導,終于豁然開朗,到達開闊景園空間,如蘇州留園。也可利用建筑、地形、植物、假山臺地在入口區(qū)設隔景小空間,經過婉轉通道逐漸放開,到達開敞空間,如北京頤和園人口區(qū)。
3.實景與虛景
園林景觀或建筑景觀往往通過空間圍合狀況、視面虛實程度形成人們觀賞視覺清晰與模糊,并通過虛實對比、虛實交替、虛實過渡創(chuàng)造豐富的視覺感受。如,無門窗的建筑和圍墻為實,門窗較多或開敞的亭廊為虛;植物群落密集為實,疏林草地為虛;山崖為實,流水為虛;噴泉中水柱為實,噴霧為虛;園中山巒為實,林木為虛;青天觀景為實,煙霧中觀景為虛,即朦朧美、煙景美,所以虛實乃相對而言。如,北京北海有“煙云盡志”景點,承德避暑山莊有“煙雨樓”,都設在水霧煙云之中,是朦朧美的創(chuàng)造。
4.夾景與框景
在人的觀景視線前,設障礙左右夾峙為夾景,四方圍框為框景。常利用山石峽谷、林木樹干、門窗洞口等限定視景點和賞景范圍,從而達到深遠層次的美感,也是在大環(huán)境中摘取局部景點加以觀賞的手法。
5.前景與背景
任何園林景觀空間都是由多種景觀要素組成的,為了突出表現某種景物,常把主景適當集中,并在其背后或周圍利用建筑墻面、山石、林叢或者草地、水面、天空等作為背景,用色彩、體量、質地、虛實等因素襯托主景、突出景觀效果。在流動的連續(xù)空間中表現不同的主景,配以不同的背景,則可以產生明確的景觀轉換效果。如,白色雕塑易用深綠色林木背景,水面、草地襯景;而古銅色雕塑則采用天空與白色建筑墻面作為背景;一片春梅或碧桃用松柏林或竹林作為背景;一片紅葉林用灰色近山和藍紫色遠山作為背景,都是利用背景突出表現前景的手法。在實踐中,前景也可能是不同距離多層次的,但都不能喧賓奪主,這些處于次要地位的前景常稱為添
景。
6.俯景與仰景
園林景觀利用改變地形建筑高低的方法,改變游人視點的位置,必然出現各種仰視或俯視視覺效果。如,創(chuàng)造峽谷迫使游人仰視山崖而得到高聳感,創(chuàng)造制高點給人的俯視機會則產生凌空感,從而達到小中見大和大中見小的視覺效果。
7.內景與借景
園林景觀空間或建筑以內部觀賞為主的稱內景,作為外部觀賞為主的為外景。
如,亭橋跨水,既是游人駐足休息處,又是外部觀賞點,起到內、外景觀的雙重作用。 園林景觀具有一定范圍,造景必有一定限度。造園家充分意識到景觀之不足,于是創(chuàng)造條件,有意識地把游人的目光引向外界去獵取景觀信息,借外景來豐富賞景內容。如,北京
頤和園,西借玉泉山,山光塔影盡收眼底;無錫寄暢園遠借龍光塔,塔身倒影收入園地。故借景法則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景觀效果。
8.季相造景
利用四季變化創(chuàng)造四時景觀,在園林景觀設計中被廣泛應用。用花表現季相變化的有春桃、夏荷、秋菊、冬梅;樹有春柳、夏槐、秋楓、冬柏;山石有春用石筍、夏用湖石、秋用黃石、冬用宣石(英石)。如,揚州個園的四季假山;西湖造景春有柳浪聞鶯、夏有曲院風荷、秋有平湖秋月、冬有斷橋殘雪;南京四季郊游,春游梅花山、夏游清涼山、秋游棲霞山、冬游覆舟山。用大環(huán)境造景名的有杏花郵、消夏灣、紅葉岑、松柏坡等。其他造景手法還有煙景、分景、隔景、引景與導景等。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與云有關的景觀設計問題和相關問題的解答了,如有疑問,可撥打網站上的電話,或添加微信。
推薦閱讀:
溫州生態(tài)景觀設計公司(溫州生態(tài)景觀設計公司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