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創(chuàng)意學院 > 營銷推廣 > 專題列表 > 正文
付費“Chat”“GPT”應用刷屏 專家:多為“中間商”體驗或存差異
央廣網北京2月10日消息(記者 黃昂瑾)近來,ChatGPT的火爆出圈,不僅引發(fā)了人工智能領域競爭加劇,促使國內外科技企業(yè)紛紛官宣將推出同類產品;也吸引了一批“追隨者”,多個名字與“ChatGPT”相關、自稱是ChatGPT聊天機器人的應用出現(xiàn)在公眾視野。
近日,央廣網記者在微信平臺搜索“ChatGPT”“人工智能寫作問答”等關鍵詞,出現(xiàn)了多個名字中包含“Chat”“GPT”“人工智能問答”等字眼的公眾號或小程序,自稱是ChatGPT聊天機器人。其大多提供若干次免費體驗,超過免費體驗次數后,則需付費使用。
以名為“chat人工智能對話”的公眾號為例,簡介為:“一個AI智能小助手,可以回答問題,寫代碼,寫周報,寫文案,寫一首詩?!辟~號主體為上海名憬商務咨詢有限公司,該公眾號于2023年2月7日注冊。
另一個名為“GPT答答”的公眾號,賬號主體為個人。公眾號簡介指出,“后端接入了ChatGPT開放接口,僅限嘗鮮(每天5次體驗),當然更推薦官網……”該公眾號最早注冊于2020年,于2022年12月10日更名為“Chat答答”,又于2023年2月8日更名為“GPT答答”。該公眾號除提供每天5次免費體驗外,還分享了一個“體驗更流暢”的第三方收費版本鏈接。
記者體驗發(fā)現(xiàn),點擊“chat人工智能對話”的GPT對話按鈕與“GPT答答”提供的收費版鏈接,進入的是同一個界面,對話框上顯示:“我是人工智能ChatGPT,一個由OpenAI訓練的大型語言模型?!鼻視T權益及收費標準等信息均相同。其中,會員收費標準分為199元的月度會員和399元的季度會員。

(截圖自“GPT答答”公眾號提供的收費版鏈接界面)
那么,這些名稱、功能與ChatGPT相似的賬號,是否可以理解為“山寨版ChatGPT”?其與OpenAI開發(fā)的ChatGPT有何關聯(lián)、在技術層面上有何差距?
北京云嘉律師事務所律師趙占領對央廣網記者表示,如果美國人工智能研究實驗室OpenAI已在中國將ChatGPT注冊為商標,則其他經營者將其公眾號或小程序的名稱命為ChatGPT,或者與其近似,則涉嫌構成商標侵權。反之,如果美國人工智能研究實驗室還未在中國將ChatGPT注冊為商標,則其他經營者的行為不構成商標侵權。只能從《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角度來判斷。
趙占領指出,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規(guī)定,擅自使用與他人有一定影響的商品名稱相同或近似的標識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目前因ChatGPT的開發(fā)公司OpenAI未在中國市場運營,難以認定其屬于在國內有一定影響的企業(yè)名稱,進而難以認定其他經營者將其公眾號或小程序的名稱命為ChatGPT的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
此外,記者注意到,在“GPT答答”發(fā)布的一篇《公眾號聲明》中,作者表示自己在2022年12月關注到了ChatGPT,進行了一段時間的體驗,為了讓更多人方便地體驗到最新的人工智能,加上自身具備編程基礎,所以搭建該公眾號,接入了ChatGPT的對話能力?!斑@個號僅僅是嘗鮮使用,所以會有體驗次數的限制……因為服務器、賬戶都是有成本的。”該作者介紹道。
DCCI互聯(lián)網研究院院長劉興亮在接受央廣網記者采訪時指出,“由于目前國內注冊OpenAI推出的ChatGPT很不方便,但不少用戶有體驗的需求。所以國內有些公司作為‘中間商’進行‘轉運’,這種情況下,真正回答問題的還是ChatGPT?!眲⑴d亮認為,目前國內這些和ChatGPT相似的應用,不能定義為“山寨版”,它們更像是“中間商”的角色。
“ChatGPT是在OpenAI公司2020年發(fā)布的語言生成模型GPT-3版本的基礎上,訓練得出的應用。所以首先需要有這個大 模型,還需要給它喂養(yǎng)海量知識,并對其進行訓練?!眲⑴d亮補充稱,除國內幾家頭部互聯(lián)網科技企業(yè)已經在此領域布局,一些創(chuàng)業(yè)公司即使想要推出山寨版ChatGPT,在技術層面仍有難度。
資深算法專家趙京雷也告訴記者,ChatGPT的底層技術預訓練大模型達到了一個比較高的水準,可以說是預訓練大模型的一個里程碑。目前國內這些在名稱上與ChatGPT相近、且同樣提供聊天機器人對話功能的平臺,嚴格意義上來說,不能稱為是“山寨版”ChatGPT。
具體而言,“其中一類是國內企業(yè)自己開發(fā)的,可能用的是GPT-1、GPT-2或更早期的人工智能技術,使用這類聊天機器人,體驗上與ChatGPT有較大差異。另一類是國內的平臺接入了ChatGPT的API(應用程序接口),接入了ChatGPT提供的開放服務。因此其底層技術還是ChatGPT的技術,外表以一種優(yōu)化了界面呈現(xiàn)。”趙京雷說道。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lián)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chuàng)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