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創(chuàng)意學院 > 營銷推廣 > 專題列表 > 正文
新語校注(新語校注中華書局)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新語校注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開始之前先推薦一個非常厲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鍵生成原創(chuàng)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計劃、工作報告、論文、代碼、作文、做題和對話答疑等等
只需要輸入關鍵詞,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內(nèi)容,有小程序、在線網(wǎng)頁版、PC客戶端和批量生成器
官網(wǎng):https://ai.de1919.com。
本文目錄:
經(jīng)典國學書籍有哪些?
經(jīng)部十三經(jīng)
周易 尚書 詩經(jīng) 周禮 禮記 左傳 公羊傳 谷梁傳 論語 孝經(jīng) 爾雅 孟子 儀禮
其他
四書章句集注 春秋繁露 新本鄭氏周易 大戴禮記 韓詩外傳
易緯是類謀 易緯坤靈圖 易緯乾元序制記 陸氏易解 中庸
東坡易傳 周易正義 輕松學詩經(jīng) 尚書正義 易傳
韓詩外傳 毛詩正義 泰泉鄉(xiāng)禮 深衣考誤 深衣考
儀禮注疏 禮記正義 周禮注疏 春秋左傳正義 大學
春秋谷梁傳注疏 孝經(jīng)注疏 春秋公羊傳注疏 周易參同契 大學集注
孟子集注 中庸集注 論語集注 孟子字義疏證 大學問
論語注疏 孟子注疏 爾雅注疏
史部
二十五史
史記 宋書 梁書 魏書 陳書
南史 北史 南齊書 北齊書 周書
漢書 后漢書 三國志 晉書 隋書
舊唐書 新唐書 舊五代史 新五代史 宋史
遼史 金史 元史 明史 清史稿
其他
資治通鑒 續(xù)資治通鑒 唐才子傳 貞觀政要 逸周書
古列女傳 徐霞客游記 大唐西域記 荊楚歲時記 戰(zhàn)國策
前漢紀 后漢紀 華陽國志 東觀漢記 通典
唐會要 唐律疏議 吳越春秋 洛陽伽藍記 越絕書
前漢紀 江表志 江南野史 五國故事 鄴中記
三楚新錄 江南馀載 吳越備史 九州春秋 越史略
東觀奏記 北狩見聞錄 竹書紀年 五代史闕文 官箴
平宋錄 大金吊伐錄 松漠紀聞 翰林志 高士傳
李相國論事集 赤松山志 真臘風土記 荊楚歲時記 北戸錄
岳陽風土記 溪蠻叢笑 吳中水利書 歲華紀麗譜 吳地記
平江記事 南岳小錄 嶺表錄異 東京夢華錄 風土記
益部方物略記 游城南記 淳熙三山志 桂林風土記 朝鮮賦
南宋都城紀勝 桂海虞衡志 洛陽名園記 南方草木狀 佛國記
捕蝗考 宋朝事實 大清律例 三國雜事 史通
子部
兵書類
武經(jīng)七書
《孫子兵法》 《吳子兵法》 《六韜》 《司馬法》
《三略》 《尉繚子》 《唐李問對》
其他兵書
《孫臏兵法》 《百戰(zhàn)奇略》 《握奇經(jīng)》 《練兵實紀》 《將苑》 《何博士備論》
《三十六計》 《守城錄》 《孫子略解》 《乾坤大略》 《墨子城守各篇簡注》
《兵制》 《陰符經(jīng)》 《太白陰經(jīng)》 《歷代兵制》 《素書》 《備論》
王利器的專著簡表
1、文心雕龍新書 1952年 中法漢學研究所通檢叢刊特輯
1982年臺灣宏業(yè)書局
2、 文心雕龍校正 1980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 臺灣明文書局
3、 水滸全傳(校點) 1954年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1年 臺灣貫雅文化事業(yè)有限公司
4、歷代笑話集(輯錄) 1956年 古典文學出版社
1977年 中流出版社(香港)
1992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
5、 世說新語(校點) 1956年 文學古籍刊行社
6、 元明清三代禁毀小說戲曲史料 1957年 古典文學出版社
7、 鹽鐵論校注 1958年 古典文學出版社
8、 鹽鐵論校注(修訂本) 1983年 天津古籍出版社
9、 鹽鐵論校注(定本) 1992年中華書局 10、 文則·文章精義(點?!な鹈麆⒚鬏x)1960年 人民文學出版社
11、 苕溪漁隱叢話(點?!な鹈蔚旅鳎?1962年 人民文學出版社
12、 顏氏家訓集解 1980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
13、 顏氏家訓集解(增補本) 1993年 中華書局
14、 越縵堂讀書簡端記(校錄) 1980年 天津人民出版社
15、 越縵堂讀書簡端記續(xù)編(校錄) 1983年 天津古籍出版社
16、 風俗通義校注 1981年 中華書局
1982年 臺灣明文書局
17、 風俗通義(點校) 1996年 《傳世藏書》
18、 文鏡秘府論校注 1983年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 文鏡秘府論校注(訂補本) 1993年 臺灣貫雅文化事業(yè)有限公司
20、 鄭康成年譜 1983年 齊魯書社
21、 李士楨李煦父子年譜 1983年 北京出版社
22、 九龠集 (集錄) 1984年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3、 歷代笑話集續(xù)編 1985年 春風文藝出版社
24、 新語校注 1986年 中華書局
25、 耐雪堂集 1986年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1年 臺灣貫雅文化事業(yè)有限公司
26、 呂氏春秋本味篇校注 1987年 中國商業(yè)出版社
27、 曉傳書齋文史論集 1989年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8、 王利器論學雜著 1990年 北京師范學院出版社
29、 曉傳書齋集 1997年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30、 漢書古今人表疏證 1988年 齊魯書社
31、 漢書古今人表疏證(訂補本·喬仁誠索引)
1990年 臺灣貫雅文化事業(yè)有限公司
32、 歷代竹枝詞(與王慎之合著) 1991年三秦出版社
33、 王利器推薦古代文言小說 1992年 遼寧少年兒童出版社
34、 文筆要決校箋 1992年 臺灣貫雅文化事業(yè)有限公司
35、 中國笑話大觀 1995年 北京出版社
1992年 臺灣貫雅文化事業(yè)有限公司
36、 葛洪論 1997年 臺灣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37、 王利器自述 1998年 山西人民出版社
38、 文子疏義 即出 中華書局 39、 宋會要輯稿補(巴蜀書社)
40、 呂氏春秋疏證(巴蜀書社)
41、 水滸全傳注
42、 繹史(清·馬 ·點校)(中華書局)
43、 孔子家語疏證(中華書局)
主 編
1、 金瓶梅詞典古林文史出版社
2、 史記全譯 三秦出版社
3、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傳世藏書》)
遺 佚:
1、呂氏春秋比義
2、漢書補注補
3、兩唐書藝文志注釋稿
王利器的簡介
王利器(1912-1-28~1998-7-25),字藏用,號曉傳,四川省江津縣(現(xiàn)屬重慶市)人。治學受乾嘉學派影響以實事求是、理論兼賅為主,不求速成。長于??敝畬W,著有《王利器自傳》等30余種,另外發(fā)表古典文學論文百余篇。其著作被港臺出版機構翻版者約在10數(shù)種以上,國內(nèi)外報刊對其著作及人品評論推崇者甚多。
先后畢業(yè)于四川大學中文系與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曾任四川大學、北京大學、西北大學、四川師范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特約研究員等。主要著作有《新語校注》、《文鏡秘府論校注》等。
1912年生,1931年考入江津中學,畢業(yè)後考重慶大學高中部。高中畢業(yè)後,在達材學校教審半年。後考入四川大學中文系。畢業(yè)時所寫論文《風俗通義校注》。被學校推薦參加國民政府第一屆大學生畢業(yè)會考,以滿分公布為“榮譽學生”。在川大畢業(yè)後,考入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選定《呂氏春秋》為研究題目,用注疏體撰寫,并取高誘序意,定名為《呂氏春秋比義》,歷時三年,方乃脫稿。約二百余萬言。北大文科研究所畢業(yè)後,回四川大學文科研究所任教。兼任成華大學教授。日寇投降,北大復員,應聘到北大中文系任教,開設校讎學(四年級必修課)、專書(選修),并擔任大一國文課,所講授的專書有《史記》、《莊子》、《文心雕龍》等。解放後,仍留北大任教,文化部藝術局組織整理中國古典文藝叢書,應邀參加《杜甫集》、《水滸全傳》兩書整理工作。後調(diào)文學古籍刊行社,即於是時,重新整理出版范文瀾《文心雕龍注》。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十年浩劫,下放勞動,仍然矢志不渝,鍥而不舍,偷閑讀書,埋頭著述?!八娜藥汀笨迮_後,接連出版十余部著作,發(fā)表論文一百多篇。
王利器在北京大學講授《文心雕龍》時,寫成《文心雕龍新書》,謂如先秦古籍一經(jīng)劉向校讎,遂稱之為“新書”。法國,巴黎大學北平漢學研究所即將《文心雕龍新書》收入《通檢叢刊》出版,時1943年5月。這是王氏問世的第一部著作。因國內(nèi)罕見其書,於是又將《新書》重新改寫為《文心雕龍校證》,交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刊行。王氏之於《文心雕龍校證》,校讎諸本。博采群書,上下求索,理證兼賅,每定一字,下一義,一是以歷史之總和為準,力求有合於劉勰原書,而無害於天下後世。如《隱秀》篇,傳本中間脫一頁四百字,明人偽補四百十宇,黃侃據(jù)張戒《歲寒堂詩話》引劉勰云:“情在詞外曰隱,狀溢目前曰秀”,以為“此真《隱秀》篇之文”,輒改寫一篇;而不知宋人陳應行《吟窗雜錄》三七引“文之精蕤,有隱有秀。隱也者,文外之重旨也;秀也者,篇中之獨拔也”,四句二十六字,正在今本篇首一段中,是宋人所見本首尾與今本相合,特中間四百十一字為明人偽補,於是不從黃侃之改寫而仍舊貫焉。又如《總術》篇云:“今之常言,有文有筆,以為無韻者筆也,有韻者文也。”劉氏以為“常言”,世所共識,故未詳言其故。自清人阮元、阮福父子倡言文筆之分,後有作者,言人人殊,譬猶治絲而棼之,益使人疑。王氏乃據(jù)日本弘法大師造《文鏡秘府論》西冊《論文筆十病得失》引《文筆式》、《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八十四《悉曇輪略圖鈔》卷第七引游(源為憲云)及《里書》,而知所謂“文者,詩、賦、銘、頌、箴、贊、序、誄等是也;筆者,韶、策、移、檄、章、奏、書、啟等也。即而言之:韻者為文,非韻為筆?!逼溲悦髑仪?,於是撰為,《文筆新解》(見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印行《曉傳書齊文史論集》頁243—251),以證成劉氏之說。凡此俱足為劉勰之功臣,讀者之益友。因而《人民日報》評介為:“《校證》出版,《文心雕龍》才有可讀之本”(1980年12月26日第八版《文藝新書》)。臺灣、香港出版界聞風相悅,至有四家出版社(臺灣:成文書局、宏業(yè)書局、明文書局,香港龍門書店)爭相翻印,以滿足海外讀者之需要。(王貞珉)
7歲入家辦庭訓學校,讀四書五經(jīng)古詩文。20歲考入江津中學初中,后入重慶大學高中部,畢業(yè)后在達材學校教書半年。又考入四川大學中文系,畢業(yè)后,于1941年入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哲學組從湯用彤、傅斯年讀研究生。1944年任四川大學文科研究所講師,兼成華大學教授。1946年后任北京大學中文系、圖書館學系講師、副教授。1952年任北京政法學院副教授。1954年調(diào)人民出版社至今,兼中國社會科學院特約研究員,西北大學中文系和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北京中日文化交流史學會顧問、《紅樓夢學刊》編委等職。治學受乾嘉學派影響以實事求是、理論兼賅為主,不求速成。長于校勘之學,著有《風俗通義校注》、《呂氏春秋比義》、《文心雕龍新書》(巴黎大學漢學研究所1949年出版)、《鹽鐵論校注》、《元明清三代禁毀小說戲曲史料》、《越縵堂讀書簡端證校錄》、《文心雕龍校證》、《文鏡秘府論校注》、《鄭康成年譜》、《李士禎李煦父子年譜》、《九齋集校訂本》、《宋會要輯補》、《道教大辭典》、《水滸大詞典》、《新語校注》、《繹史》、《葛洪論》、《顏氏家訓集解》、《呂氏春秋注疏》、《王利器自傳》等30余種,另外發(fā)表古典文學論文百余篇。
以上就是關于新語校注相關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問題,您也可以聯(lián)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nèi)容。
推薦閱讀:
網(wǎng)絡新詞新語大全(網(wǎng)絡新詞語大全詞匯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