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創(chuàng)意學院 > 十大排名 > 專題列表 > 正文
十大排名恐龍(十大排名恐龍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guān)于十大排名恐龍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nèi)優(yōu)秀的企業(yè),服務(wù)客戶遍布全球各地,相關(guān)業(yè)務(wù)請撥打電話: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錄:
一、史前十大最強恐龍
史前十大最強恐龍:南方巨獸龍、猶他盜龍、霸王龍、劍龍、棘龍、瑪君龍、甲龍、異特龍、梁龍、傷齒龍。
1、南方巨獸龍
最大體長13.8米,最大體重10.52噸。生活在1億到9600萬年前白堊紀的南美洲阿根廷。擁有強大的咬合力和極快撕咬速度以及如同鋼刀一樣鋒利的牙齒。陸地動物里咬合力僅次于霸王龍。
2、猶他盜龍
猶他盜龍的化石發(fā)現(xiàn)于美國西部的猶他州,猶他盜龍因此得名。猶他盜龍是馳龍科體形最大的成員。它們的大腦膨脹程度較大,這說明猶他盜龍的大腦結(jié)構(gòu)相對發(fā)達,智力可能高于多數(shù)恐龍。
3、霸王龍
屬暴龍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體長約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約4米。最高臀高可達到5.2米左右,頭高最高近6米。平均體重約9噸,最重14.85噸,頭部長度最大約1.55米。
4、劍龍
為一種巨大的草食性恐龍,是一種生存在侏羅紀晚期的食草性動物,它的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質(zhì)板,以及帶有四根尖刺的危險尾巴來防御掠食者的攻擊,大約7-9米長,2.35米至3.5米高,2至4噸重。
5、棘龍
意思為有棘的蜥蜴,是一類大型獸腳類肉食龍,體長11到17米,臀高270至400厘米,體重4到14噸,生存于白堊紀的北非,約為114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分布區(qū)域包括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埃及、突尼斯,可能還有西撒哈拉、尼日爾和肯尼亞。
6、瑪君龍
屬曾被媒體稱為食人族恐龍,雖然這可能夸大了一些事實,但是實際上在某些特定的時候,它們確實是會殘殺同類的。一定噸級的瑪君龍屬可能會在極度饑餓的情況下捕殺較小的同類或者吃掉已經(jīng)死亡的同類尸體。
7、甲龍
意為堅固的蜥蜴,是甲龍科下的一屬,當中只有一種,稱為大面甲龍。甲龍的化石是在北美洲西部的地層被發(fā)現(xiàn),年代屬于白堊紀末期。雖然甲龍的骨骼沒有完整地被發(fā)現(xiàn),甲龍常常被認為是裝甲恐龍的原型。
8、異特龍
又名躍龍或異龍,是蜥臀目獸腳亞目肉食龍下目恐龍的一屬。異特龍是種中型的二足、肉食性恐龍,身長8.5米,最大9.7米,體重1.5~3噸最重3.6噸。它們生存于晚侏羅紀,約1億5500萬年前到1億3500萬年前。
9、梁龍
是梁龍科下的一屬恐龍,它的骨骼化石首先由塞繆爾·溫德爾·威利斯頓所發(fā)現(xiàn)。梁龍生活于侏羅紀末的北美洲西部,時代可追溯至1億5000萬至1億4700萬年前。
10、傷齒龍
生存于晚白堊紀,約75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最初是因為它尖銳的牙齒而得名。就身體和大腦的比例來看,傷齒龍的大腦是恐龍中最大的,而且它的感覺器官非常發(fā)達,因而被認為是最聰明的恐龍。
二、十大食肉恐龍排名
十大食肉恐龍分別是:
霸王龍又名暴龍是最強大的恐龍,它的聽覺、嗅覺、視覺都超級靈敏,長而鋒利的牙齒仿若刻刀非常鋒利,咬合力更是達到了驚人的9萬
異特龍異特龍又名
鯊齒龍也叫
棘龍平均體長16米,平均體重12噸,最大體重18噸,最大體長20米。棘龍的咬合力最大可達5噸,掌擊力也是最大可達9噸。
棘龍的背部有一個帆狀物,這個帆狀物可以調(diào)節(jié)體溫、吸引異性、威脅對手。但這個帆也成了棘龍的要害,如果其它的食肉恐龍咬住了棘龍的帆,棘龍就很難用自己的嘴和爪子攻擊對手,只能知難而退。
第五名、蠻龍
蠻龍又名野蠻龍、
南方巨獸龍又名巨獸龍、南巨龍。生存于現(xiàn)代的阿根廷,以
諸城暴龍是生活于白堊紀晚期的大型
奧沙拉龍屬于棘龍科。背上有棘龍一樣的帆,從外觀上看奧沙拉龍就像一只縮小版的棘龍。奧沙拉龍主要以腐肉及魚類為食。在旱季,它們也會獵食其他恐龍。
奧沙拉龍的牙齒與其他棘龍科恐龍相似,呈圓錐形。頭部較長,與棘龍相似。奧沙拉龍擁有非常大的前肢,可能是用來捉魚的。
第九名、迅猛龍
迅猛龍是白堊紀晚期分布于蒙古和中國內(nèi)蒙古的馳龍科恐龍。迅猛龍身長約2米,體重約15千克。迅猛龍的腳上長有所有馳龍產(chǎn)恐龍都有的“鐮刀爪”。在捕獵的時候這個爪子可能是用來讓迅猛龍?zhí)将C物身上牢牢抓住獵物的;也可能是迅猛龍在獵物身上制造傷口、使獵物失血過多而死用的。
像迅猛龍這樣的群體捕獵者就連當時的頂級掠食者特暴龍也會變成它們的食物。可見迅猛龍在
特暴龍身長約7.4-12米,體重約6-8噸,屬于暴龍科。暴龍的頭很大,頸部呈S形彎曲,尾巴在多數(shù)情況下會水平抬起。它們的前肢是暴龍科中最短小的,比霸王龍的還要小,根本沒有用處。
特暴龍并不像霸王龍那樣有雙眼視覺,它只有單眼視覺,不能向正前方看,因此特暴龍雖然有每小時32千米的速度,但它們很少跑這么快,因為一旦摔倒就很難再爬起來。
三、世界上十大恐龍之最
我們都知道恐龍在很久之前已經(jīng)滅絕了,但是你們知不知道世界上十大恐龍排名呢?接下來我為你們介紹一下。
最大的恐龍第一位:烏因庫爾阿根廷龍(Argentinosaurushuinculensis)
阿根廷龍屬于蜥腳類恐龍的泰坦龍類,命名十分簡單,意思是在阿根廷發(fā)現(xiàn)的恐龍。生存年代:1億年前白堊紀中期阿爾布階-9300萬年前白堊紀晚期森諾曼階。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大的陸地恐龍之一。
阿根廷龍是曾經(jīng)漫步在大地上的最大型動物之一,身高12米,身長42米。在現(xiàn)代所有生物里,只有藍鯨比他大。有一些別的恐龍跟阿根廷龍一樣長,也有的身高比它高。盡管如此,阿根廷龍還是要比其他的恐龍都重得多,它有可能重達94噸,相當于20頭大象的總重量。然而就算是阿根廷龍這么龐大的動物,也未必能逃過捕食者的攻擊。像最大的食肉恐龍馬普龍便是阿根廷龍世界中霸主。
最大的恐龍第二位:施氏無畏龍(Dreadnoughtusschrani)
“這種龍擁有陸地動物中最大的可靠計算重量”,Lacovara說。它的發(fā)現(xiàn)于本周剛剛才發(fā)表。這意味著,今后隨時可能會發(fā)現(xiàn)更新的化石,來改變榜單的排位。
這只恐龍重65.4噸,在它生存的時期,幾乎沒有天敵。
最大的恐龍第三位:潮汐龍(Paralititanstromeri)
生物學家Lacovara和他的同事在2001年發(fā)現(xiàn)了潮汐龍。他說:“我們只發(fā)現(xiàn)了它的肱骨(上臂骨),因此不能確定它四肢的比例。”
基于出土的骨骼化石,仍可以判斷,這是一種體型龐大的恐龍。肱骨大約有1.7米長,比任何已知的白堊紀蜥腳類動物都長。
如果發(fā)現(xiàn)其他潮汐龍的完整骨架化石,它將有可能向第一名發(fā)起沖擊。
最大的恐龍第四位:波塞冬龍(Sauroposeidonproteles)
這種恐龍,包括它的整個屬,都沒有找到過完整的標本,因此無法精確測算它的高度和重量。一些古生物學家認為,它的重量在55-66噸之間。它的個頭也可能比這些化石所顯示的要高出許多。
最大的恐龍第五位:高胸腕龍(Brachiosaurusaltithorax)
腕龍(學名:Brachiosaurus)是蜥腳下目的一屬恐龍,生活于晚侏羅紀,它的名字是由古希臘文的“βραχιων”(前臂)及“σαυρος”(蜥蜴)結(jié)合而來,因它的前肢比起后肢大很多。腕龍是曾經(jīng)生活在陸地上的最大的動物之一,亦是所有最有名的恐龍之一。侏羅紀晚期的巨大草食性恐龍,名字的原意為“有武裝的蜥蜴”。
這只重達62噸的恐龍,被探險家埃爾默·里格斯(ElmerRiggs)發(fā)現(xiàn)于1903年,在當時是最大的恐龍,目前已下降到第五位,不過仍保有它前十的位置。
最大的恐龍第六位:圖里亞龍
圖里亞龍(屬名:Turiasaurus)意為“圖里亞蜥蜴”,圖里亞(Turia)是特魯埃爾省的拉丁名。圖里亞龍是種蜥腳下目恐龍,生存于晚侏羅紀到早白堊紀。
圖里亞龍是迄今為止在歐洲發(fā)現(xiàn)的最大的恐龍,體長為30至37米,它前肢上臂的骨骼有1.8米長,后足上帶爪的巨大“腳趾”與足球大小差不多。它是蜥腳類恐龍一個新的分支,也許是從更著名的梁龍和腕龍中單獨進化而來的。圖里亞龍的重量可能相當于8頭成年非洲大象的體重總和。他也許是歐洲最大的蜥腳類恐龍,但仍沒有美洲和非洲的巨型恐龍大。
它是迄今在歐洲發(fā)現(xiàn)的最大的恐龍。這種恐龍重達56.1噸,發(fā)現(xiàn)于今天的葡萄牙和西班牙東部地區(qū)。
最大的恐龍第七位:利氏埃拉爾巨龍(Elaltitanlilloi)
埃拉爾巨龍(學名:Elaltitan,由Mannion和Otero在2012年命名)是蜥腳下目泰坦巨龍類恐龍的一屬,生存于白堊紀晚期的南美洲阿根廷。目前只有唯一種,模式種利氏埃拉爾巨龍(Elaltitan.lilloi)。
根據(jù)一項最新研究,這種龍重達47.2噸,它生活在今天的阿根廷南部地區(qū)。
最大的恐龍第八位:富塔隆柯龍(Futalognkosaurus)
富塔隆柯龍(學名:Futalognkosaurus)是一屬泰坦巨龍類恐龍。它的化石于2000年在阿根廷內(nèi)烏肯省發(fā)現(xiàn),但于2007年才正式被發(fā)表。學名是來自當?shù)氐鸟R普切語,意思是“巨大的首領(lǐng)蜥蜴”。它的重量約為42噸。
化石于2000年在阿根廷內(nèi)烏肯省發(fā)現(xiàn),2007年10月17日挖掘。出土頸部長達17米,出土的脊柱就重約8噸。模式種杜氏富塔隆柯杜克龍(F.dukei)估計長32-34米。它的化石有三組標本,可建構(gòu)出整體骨骼的70%,被認為是目前最為完整的巨型恐龍。富塔隆柯龍是大型植食性的恐龍,生存于約8700萬年前中白堊世的科尼亞克階。根據(jù)美國亞特蘭大fernbank博物館的組裝骨架顯38米,肩部高度超過8米,體寬超過4.2米,生前體重在90噸以上?,F(xiàn)于拉普拉塔博物館,曾在美國佐治亞州亞特蘭大的羊齒植物自然生態(tài)博物館內(nèi)展出,是最大的已經(jīng)裝架起來的恐龍骨架。
第九位:布氏長頸龍(Giraffitianbrancai)
長頸龍(Tanystropheus)是種生存於中三疊紀的爬行動物,身長約6公尺(20呎)。主要的特徵是極長的頸部,頸部長3公尺(10呎),比身體與尾巴相加還長。盡管頸部如此長,但頸部只有12個脊椎骨,每個脊椎骨都相當長。長頸龍的化石發(fā)現(xiàn)於歐洲與中東。
它重量為37.5噸,是一個健壯的吃貨。它們會花上整天整天的時間來吃樹葉和蕨類植物的葉子。
最大的恐龍第十位:長梁龍(Diplodocuslongus)
梁龍(學名:Diplodocus),是梁龍科下的一屬恐龍,它的骨骼化石首先由塞繆爾·溫德爾·威利斯頓(SamuelWendellWilliston)所發(fā)現(xiàn)。梁龍生活于侏羅紀末的北美洲西部,時代可追溯至1億5000萬至1億4700萬年前。個體最長可超過30米,體重約10噸左右。鼻孔位于眼睛之上。它們的脖子無法抬高,推測是用來擴大原地進食面積的。
四、世界十大最霸氣恐龍
世界十大最霸氣恐龍有:背甲龍、三角恐龍、
背甲龍常常被認為是裝甲恐龍的始祖。它的特征就是全身帶甲殼的身體和巨大的椎尾。但是背甲龍是甲龍屬種最大的一種。與現(xiàn)在的陸地動物相比,背甲龍顯得尤為巨大。
2、三角恐龍
三角恐龍是四肢動物,身體上有一塊大型骨質(zhì)褶邊和三個角,和現(xiàn)代的犀??雌饋碛行┫嗨啤K强铸埣易逯凶詈帽嬲J的物種之一。
3、始祖鳥
初鳥類是恐龍的一個分支,包括它的后期代表,鳥類,以及大多數(shù)立即滅絕了的鳥類的近親。始祖鳥與歐洲喜鵲大小形狀相似,它可以長到一米長。盡管體型很小,它具有寬大的翅膀,所以推測它應(yīng)該具有飛翔的能力。始祖鳥與現(xiàn)代的鳥類相比,似乎更接近于小型獸腳類
劍龍在堅龍屬中體型最大,但是也只有公共汽車那么大,大約30英尺長,14英尺高。這種四足恐龍是最好辨認的恐龍之一,因為它渾圓的背部豎立著兩排像風箏一樣的骨板,尾巴頂端有長著兩對橫向排列的長刺。盡管體型巨大,它在它的同輩蜥腳類動物面前顯得很矮小。
5、秀頜龍
這種動物只有火雞那樣大,重量輕的只有0.26
速龍也許是大家最熟悉的恐龍之一,它大約生活在七千五百萬年到七千一百萬年以前。速龍是一種中型奔龍,成年速龍長約6.8英尺,高約1.6英尺,重約15千克。速龍的頭顱能長到9.8英寸長,呈獨特的倒弧形,上表面向內(nèi)凹進而下邊向外凸。
7、易碎雙腔龍
易碎雙腔龍是目前為止發(fā)現(xiàn)的最大最重的恐龍。它也許是已發(fā)現(xiàn)的最長的
它生活在七百萬到六百五十五萬年之前
滑齒龍是這里唯一一種科學上不屬于
中華鳥龍與其他小型恐龍的不同之處在于它的頭顱大腿骨還要長,以及擁有很短很粗的前翼,上肢長度只有下肢的30%。
以上就是關(guān)于十大排名恐龍相關(guān)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guān)問題,您也可以聯(lián)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nèi)容。
推薦閱讀:
景觀設(shè)計模擬試題答案(景觀設(shè)計模擬試題答案解析)
中國甲級建筑設(shè)計院數(shù)量(全國建筑甲級設(shè)計院數(sh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