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創(chuàng)意學(xué)院 > 十大排名 > 專題列表 > 正文
中藥消炎藥十大排名(中藥消炎藥十大排名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guān)于中藥消炎藥十大排名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本文目錄:
一、什么中藥消炎效果最好 中藥消炎藥有哪些
5
黃連
黃連味苦,性寒,歸心,脾,肝,膽,大腸經(jīng),主要用于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如濕熱痹滿,嘔吐吞酸,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目赤,牙痛,消渴,外治濕疹,濕瘡,耳道流膿。
用法:
1.黃連,石膏,桔梗,知母,玄參,地黃,牡丹皮,天花粉,連翹,赤芍各80克,甘草40克,梔子20克,黃柏200克,黃芩200克,制成清胃黃連丸,每日2次,每服90克,可清胃瀉火,解毒消腫,治口舌生瘡,牙齦咽喉腫痛。
2.黃連,生甘草各10克,陳皮,枳殼各20克,滑石60克,共為細末,每日3次,每服3克,大棗10枚煎湯服下,4周為一個療程,用于治療食管炎。
6
馬齒莧
馬齒莧味酸,性寒,入肝,脾,大腸經(jīng),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療瘡。對痢疾桿菌,大腸埃希菌,傷寒桿菌,金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一般用于治療熱痢膿血,熱淋血淋,赤白帶下,臃腫惡瘡,百日咳,化膿性疾病,乳癰,甲溝炎,黃水瘡,濕疹,皮炎,角膜軟化在等疾病。
用法:
1.新鮮馬齒莧250克,煎水洗,每天1次,用于治療小兒夏季皮炎。
2.用馬齒莧煮粥,可以治療諸氣不順,止痢及疳疾。
3.馬齒莧涼拌吃或煎水服,對乳腺炎腎炎水腫,急性腸炎均有治療效果。
二、什么中藥消炎效果最好 中藥消炎藥有哪些
1
蒲公英
蒲公英味苦,甘,性寒,歸肝,胃經(jīng),清熱解毒,利尿散結(jié),消炎殺菌,用于治療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急性支氣管炎,胃炎,肝炎,膽囊炎,痢疾,腸炎,尿路感染,盆腔炎,疔瘡瘍腫,目赤,肺癰,腸癰。
用法:
1.蒲公英60克,金銀花30克,煎后取液,加粳米100克煮粥,每日2次,連服3-5日,用于治療各種炎癥。
2.鮮蒲公英50克,金錢草30克,水煎服,連服15日,用于治療急性膽囊炎。
2
夏枯草
夏枯草味苦辛,性寒,無毒,歸肝,膽經(jīng),消炎利尿,降血壓,用于清肝,郁結(jié),及肝火上炎所致的各種病痛及癭瘤,乳癰,乳癌等疾病。
用法:
1.新鮮夏枯草水煎服,治療急性扁桃體炎。
2.夏枯草,菊花各50克,水煎服,每日2次,用于治療目赤腫痛。
3
穿心蓮
穿心蓮味苦,性寒,歸心,肺,大腸,膀胱經(jīng),有解熱,抗炎的作用,主治感冒發(fā)熱,咽喉腫痛,口舌生瘡,咳嗽,泄瀉痢疾,熱淋澀痛,癰腫瘡瘍等癥。
用法:
取新鮮穿心蓮100克洗凈,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燒開,改小火煮15分鐘后將湯汁倒入杯中,晾溫后調(diào)入蜂蜜飲用,適合腸胃濕熱所致腹痛腹瀉,細菌性痢疾,腸炎人群飲用。
4
馬勃
馬勃味味苦,性寒,歸肺,胃經(jīng)。保健功能有二:1.清肺利咽,散郁熱,清肺胃,內(nèi)服外敷均有療效,治療喉痹咽痛,咽喉腫痛,咽霧不得,急性喉痹,久嗽失音;2.止血:如鼻出血,傷性出血,口腔出血等。
用法:
1.馬勃15克,牛蒡子,桔梗各10克,水煎服,每日2次,用于治療咽喉腫痛。
2.馬勃10克,板藍根15克,柴胡,僵蠶各5克,水煎服,每日2次,用于治療流行性腮腺炎。
三、消炎的中草藥都有哪些?
地皮消【異名】地皮膠、刀口藥、蛆藥(《云南中草藥》)。【功用主治】清熱解毒,散瘀消腫。治肺炎,扁桃體炎,腮腺炎,瘰疬,膿腫瘡毒,骨折,創(chuàng)傷感染。
蕎麥 【別名】花麥、三角麥【功能主治】 莖葉:降壓,止血。適用于高血壓,毛細血管脆弱性出血,防治中風(fēng),視網(wǎng)膜出血,肺出血。種子:健胃,收斂。用于止虛汗。炒香研末,外用收斂止汗,消炎。
大血藤 別名 紅皮藤、大活血、蕨心藤、紅血藤、黃梗藤、五花七、千年健、紅藤。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活血,祛風(fēng)。用于腸癰腹痛、經(jīng)閉痛經(jīng)、風(fēng)濕痹痛、跌打撲痛
小粘藥【別名】三葉五香血藤、滑葉藤【功能主治】活血祛瘀,鎮(zhèn)痛消炎。主治跌打損傷,骨折。
紅天葵【異名】紫背天葵、紅葉、散血子、龍虎葉,夜渡紅、紅水葵?!竟τ弥髦巍壳鍩釠鲅?,活血解毒。治暑熱高燒,肺熱咳嗽,咯血,跌打扭傷,血瘀疼痛,瘡毒疥癬,水火燙傷。
四、消炎的中藥有哪些
5
尿路感染
菌陳、海金沙、車前子、燈芯草、甘草、金剛刺等。
尿路感染以大腸桿菌最為常見,其次還有副大腸桿菌、變形桿菌、克雷白桿菌、產(chǎn)氣桿菌、產(chǎn)堿桿菌、糞鏈球菌、葡萄球菌或綠膿桿菌等也可引起尿路感染,海金沙、車前子等能利水通淋、清熱解毒,對腸桿菌等引起的尿路感染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6
用于尿路感染的中成藥
尿感寧沖劑:可清熱解毒、通淋利尿,用于急慢性尿路感染所致的小便頻急、灼熱刺痛、尿黃、下腹脹痛等癥。
三金片:清熱解毒、利濕通淋、止血鎮(zhèn)痛、清血散淤、補虛益腎的作用更甚,攻補結(jié)合、標(biāo)本兼治。
八證散:瞿麥,梔子,扁蓄,木通,車前子,滑石,甘草,燈芯草,大黃,主治尿頻尿急,小便澀痛,淋瀝不暢,尿色濁紅,甚者小便不通,小腹急滿等癥。
7
皮膚感染
馬齒莧、蒲公英
皮膚感染和體內(nèi)感染不同,很多不僅僅是細菌感染,真菌感染、病毒引起的皮膚炎癥也不少,用藥也需更謹慎,常見的皮膚病的有病毒引起的疣類,真菌引起的皮膚癬,球菌引起的化膿性皮膚病,桿菌引起的麻風(fēng)等,馬齒莧、蒲公英等能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并且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引起的皮膚感染如毛囊炎、膿皰瘡等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8
用于皮膚感染的中成藥
消風(fēng)散:疏風(fēng)除濕,清熱養(yǎng)血,常用于治療急性蕁麻疹、濕疹、過敏性皮炎、稻田性皮炎、藥物性皮炎、神經(jīng)性皮炎等屬于風(fēng)熱或風(fēng)濕所致者。
防風(fēng)通圣丸:解表通里,清熱解毒,用于外寒內(nèi)熱,表里俱實,外治皮膚病,內(nèi)治大便秘結(jié),風(fēng)疹濕瘡等。
以上就是關(guān)于中藥消炎藥十大排名相關(guān)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guān)問題,您也可以聯(lián)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nèi)容。
推薦閱讀:
景觀設(shè)計的重難點分析(景觀設(shè)計的重難點分析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