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創(chuàng)意學院 > 品牌設計 > 專題列表 > 正文
景觀設計經(jīng)典案例(景觀設計經(jīng)典案例抄繪)
大家好!今天讓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景觀設計經(jīng)典案例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nèi)優(yōu)秀的企業(yè),服務客戶遍布全球各地,相關業(yè)務請撥打電話: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錄:
一、比較成功的河道改造景觀工程有哪些?
俞孔堅老師的紅絲帶就屬于河道改造。很出名。很出名。因為很出名所以說兩遍……另外古老的波士頓公園系統(tǒng)也包含了河道和河濱步道的改造與設計。污水治理應該說還是主要靠污水減排。歷史上,泰晤士河和萊茵河的水質(zhì)治理都是成功的。杜伊斯堡公園里很多水體的恢復和景觀利用都很有意思。SWA水牛城河口走廊項目是一個很經(jīng)典的案例。濱河空間方面,高伊策的馬德里水岸和芝加哥河的步道系統(tǒng)改造都蠻精彩特別是高伊策,里面可以“借鑒”的細節(jié)很足……河流濕地方面,SWA近期在寧波新城做的一個河流濕地項目挺好的,有板有眼。
美國學術界做了很多關于南方和密西西比河流域濕地的功課,其中也包括河流濕地系統(tǒng)。成績很足,成效明顯。但以生態(tài)研究和政策性的保護欲改善措施為主,很難說有一段河道可以作為一個案例。另外美國的Freshkills Park和唐山南湖公園,不算是河道改造,但其中的過程方法具有典型性、共通性和啟示性。東•南的成•玉•寧老師和同•濟的劉•濱•誼老師都有涉及到怎么做河流濕地方面的著作。這幾年圍繞城市中的水體做文章的項目真的非常多……很多新本子都做的不錯。戴水道公司做過的幾個案例,有新加坡的,美國的,都是結合了人的游憩以及生態(tài)治理來做的。具體的治理方法,可以參考易道和林業(yè)部門合編的《濕地恢復手冊》。工程類的做法請搜索河道生態(tài)工法,日本有具體的書籍,不過可能就是日文的了。游步道系統(tǒng)的設計可以參考諸多綠道的案例,也可以進一步搜索濱水綠道,對于連通性和設施設置會比偏生態(tài)的講解的細致。
二、中國有哪些優(yōu)秀的廣場設計案例?
萬科·公園里。
萬科·公園里位于龍崗區(qū)南灣街道樟樹布村,鄰近沙灣檢查站,南至布沙路,西靠翠山路,北臨沙塘布村,東瀕沙西河;該項目拆遷用地面積191648平方米,規(guī)劃建設用地總面積104870平方米,規(guī)劃總建筑面積471915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積394300平方米,保障性住房15500平方米,公共配套設施5700平方米。
項目將建設成為生態(tài)協(xié)調(diào)的節(jié)約型社區(qū),實現(xiàn)發(fā)展綠色經(jīng)濟、循環(huán)經(jīng)濟和節(jié)約型經(jīng)濟的目標;發(fā)揮區(qū)位優(yōu)勢和交通優(yōu)勢,整合產(chǎn)業(yè)用地,推動第三產(chǎn)業(yè)發(fā)展;完善路網(wǎng)體系,改善市政公用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擴展開放空間和園林綠地系統(tǒng),提高綠化率和綠化覆蓋率,為居民創(chuàng)造安全、優(yōu)美、健康的生活環(huán)境。
本小區(qū)為高層商住小區(qū),布沙路、翠山路(樟富北路)一側(cè)沿街設有集中商業(yè),幼兒園布置在萬福佳商業(yè)大廈北面,擬設置12個班。項目南側(cè)設一主要出口,東側(cè)和西側(cè)共設兩個次出口。
住宅樓布局,采用近似圍合式,盡量形成大的中心花園景觀,以形成相對隱蔽空間,同時將塔樓布置在朝向最好的位置,使住戶視野開闊,視線無干擾。另外,由于用地局促,因此建設方盡量開發(fā)高空空間,做高層住宅,從而減少塔樓數(shù)量,減小密度,盡量擴大綠化面積。
三、旅游風景區(qū)規(guī)劃的原則是什么?旅游風景區(qū)規(guī)劃的經(jīng)典案例有哪些?
旅游風景區(qū)規(guī)劃的原則是什么?旅游風景區(qū)規(guī)劃的經(jīng)典案例有哪些?旅游風景區(qū)規(guī)劃的原則以及經(jīng)典案例建議到北京綠維創(chuàng)景規(guī)劃設計院的官網(wǎng)詳細了解。簡單介紹如下所示:一、突出景觀特色。獨特性是吸引游客最關鍵的要素。正面例子:中國的一些著名山地旅游景觀,突出各自特色:泰山之雄,黃山之奇等。反面例子:大明湖、動物園——建設大量游樂場。失去了其獨特性(大明湖: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二、自然美與人工美的統(tǒng)一景區(qū)內(nèi)出于各方面的考慮,必然建設一些人文建筑,但要求從色調(diào)、風格等方面力求與景區(qū)風格相一致,使建筑能融入風景之中,從而使旅游者感受到風景和諧統(tǒng)一的境界。正面例子:白鹿洞書院(色調(diào)與山地景觀一致,風格古樸)反面例子:長清五峰山上寬闊的公路和蓮臺山上的柏油路,泰山上的索道。三、維護生態(tài)平衡:可持續(xù)發(fā)展系統(tǒng)中,生態(tài)是基礎。旅游業(yè)的開發(fā)也要做到維護生態(tài)平衡,由此才能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正面例子:西湖經(jīng)過開發(fā),生態(tài)環(huán)境更加優(yōu)越。反例:《黃土高原的旅游規(guī)劃》——第一反應,不要去發(fā)展旅游業(yè),而應當首先去保護生態(tài)。四、最佳綜合效益一點多用,原因:旅游區(qū)不宜建設過多的建筑,因此有一些必須建的也可以做多種用途。例:了望塔與觀光臺長清玉清湖水庫,歷城錦繡川水庫?!韭糜物L景區(qū)規(guī)劃:北京綠維創(chuàng)景規(guī)劃設計院】
四、淺談蘇州園林的借景設計方法——以拙政園為例
淺談蘇州園林的借景設計方法---以拙政園為例
摘要: 借景設計方法是我國古典私家園林藝術中較為常用的一種造園造景手法,旨在于收無限于有限之中,以小見大,以有限中見無限,豐富園林內(nèi)容與層次,使之在形狀、聲音、色彩和香味上能凸顯藝術創(chuàng)作品味、豐富畫面構圖因素,從而讓景色更具有獨特的風情與魅力。這篇文章以蘇州四大名園的拙政園為例,淺談蘇州園林的借景設計方法,為當代園林設計提供一定的分析參考。
關鍵詞 :蘇州園林;拙政園;借景
Abstract: Theborrowing design method is a kind of gardening landscaping technique which ismore commonly used in the classical private garden art in China. It aims tolimit the unlimited to the limit, to see the small, but see big, to limit theinfinite, to enrich the garden content and level. In terms of shape, sound,color and aroma, it can highlight the artistic creation and enrich thecomposition of the picture, so that the scenery has a unique style and charm.This paper takes the Humble Administrator's Garden in Suzhou's four famousgardens as an example. It discusses the design method of Suzhou gardens andprovides a certain analytical reference for contemporary garden design.
Keywords: Suzhou Garden; Humble Administration Garden;Borrowing Landscape
前言
在如今人人都沉浸在燈火通明、車水馬龍的時代里,手機、電腦等各類電子產(chǎn)品日益成為人們所必需的生活用品,幾乎人人都已離不開它們給我們帶來的生活便利。書籍、園林又或者是悠閑的田園時光似乎逐漸被當代潮流所推開,壓力、浮躁、不安也逐漸籠罩在日夜奔波的人們中,使得人們逐漸失去了靜靜觀賞園林景色的興致,又或者是不愿看書陶冶情操的安定。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蘇州園林所獨有的安定靜謐、意境深遠的魅力顯得尤為珍貴。它為人們打開了一扇通向自我的心窗,使之豁然開朗。它不僅能生動有力的為人們勾勒出一幅優(yōu)雅大氣的畫卷,洗滌人們因壓力而浮躁的心靈,放緩因快速發(fā)展而逐漸加快的腳步,又或者是燈火通明下疲憊不堪的軀體;也能呼喚人們回歸大自然,享受大自然,體會古人們給現(xiàn)代人留下的智慧結晶,傳承和發(fā)展古典園林的獨特魅力,使其在大千世界里不至于被遺忘、被忽視、被丟棄。
蘇州園林作為中國古典私家園林的重要構成部分,在國內(nèi)外都享有極高的聲譽,至今都被廣大學者所研究。而“巧于因借,精在體宜”更是借景設計方法中重要的立論,也是造園造景手法的原則和手段[1]。國內(nèi)關于借景設計方法的文獻很多,從明末造園家計成所編撰的園冶到現(xiàn)代古建筑園林藝術家陳從周所發(fā)表的文章都有對園林借景設計方法的完整論述,從最初的文學詩詞繪畫對借景設計方法的論述到對園林借景設計方法的追求,每一時代對園林借景設計方法都有新的見解和認識。至今都有許多學者致力于對園林借景設計方法的研究,所以園林借景設計方法的研究在國內(nèi)已經(jīng)是相對成熟而又豐富,卻仍具活力。
本文主要在大量閱讀歷史文獻與實地考查的基礎上,通過總結、歸納、比較和分析的方法對園林借景設計的內(nèi)容以及拙政園的借景設計方法進行概括整理。通過分析總結,主要解決以下問題:1)園林借景設計方法的概念以及內(nèi)容;2)園林借景設計方法在園林中如何表現(xiàn)出來;3)分析拙政園中的借景設計方法。以期為園林賞析與建設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jù)。
1 園林借景設計方法概述
1.1 園林借景設計方法的概念與內(nèi)容
明末造園家計成在園冶《興造論》中提出巧于因借,精在體宜的觀點,是其明確指出在造園造景手法中頗為精彩的觀點。而文中也詳細的闡述了借景設計方法,所謂“借” 是指將園林外部自然景觀或人文景觀等巧妙的融合,進而增加景深,豐富層次,演變成有限的空間,無限的景觀,使園林內(nèi)外景觀相得益彰或融為一體。由于其巧妙的功能,可以增加藝術趣味,豐富畫面構圖,使形狀、聲音、色彩、香味等方面的外在因素能夠引入場景空間,使畫面更具特色和變化。
園林借景種類一般可分為直接借景和間接借景。借助水面或鏡面映射、反射物體形象的景觀方式為間接借景。這種借景方式可以使景觀視覺意義深遠,能夠最大限度的豐富自身表象以及周圍景致,組合成一幅優(yōu)雅動人的自然景觀。
園林借景內(nèi)容可分為借聲、色、形、香組景等。1)借聲組景:近可借鳥兒歌唱、蟬蟲鳴叫、山谷泉聲、雞啼狗吠,遠可借廟宇的晨鐘暮鼓,春天可借黃鶯鳴柳、浪海濤聲,秋夜可借殘荷夜雨、雨打芭蕉,這些皆為借聲組景的典范。2)借色組景:借旭日的光輝或借夕陽的余韻,又或借桃柳的鮮艷,借荷塘的碧綠,還可借丹楓的火紅,借飛雪的素銀等。3)借形組景:借水中塔影、山形起伏、樹影斑駁、丹楓似火、雁陣鷺行等。這些都是借形組景的運用。4)借香組景:借助園林植物的芳香構圖添景。如古代園林池塘中很是喜歡種植荷花,一方面是取其形狀和色彩的觀賞價值,另一方面是賞其夏日散發(fā)出來的陣陣清香,又譬如拙政園中冬借雪香云蔚亭賞梅,那散發(fā)的陣陣幽香何不是借香組景的應用呢?5)借景還可以借自然景觀、自然風光等物;也可借人如春日踏青、竹林彈琴、遠浦歸帆等。
園林借景設計重視人與自然的巧妙融合、和諧相處,實現(xiàn)藝術形式與思想境界上的共同美感。它給我們在有限的空間里帶來了無限的景色,使我們沉浸在唯美而豐富的景色中,不由得贊嘆古人智慧之巧妙,大自然美景之深邃。
1.2 古今借景設計方法的論述
明末時期,一本不朽的造園方面的著作——《園冶》在我國誕生了,該書極為詳盡的論述了有關借景設計方法的理論及造園實踐意義。
《園冶》開篇為《興造論》和《園說》,在其敘述中,借景篇是專門敘述造園藝術的思想,巧于因借,精在體宜更是一書中頗為精彩的論斷,也是全文的精華所在。
“因”是指因果關系?!秷@冶·相地篇》中提出水澗絕徑處架設橋梁,飛巖懸崖處鋪設棧道的觀點,其中“絕澗”“飛巖”為因,“梁”“?!睘楣?。而借則是指園內(nèi)外的聯(lián)系。因的主要表現(xiàn)是就地審視,因地制宜。而借是園林最重要的,它的原則是眼睛能看到的地方,好的事物就要盡收眼底,不好的事物就要屏蔽,如果能夠巧妙的因地制宜,就能做到得體合宜。
《園冶》并不強調(diào)其觀念之新,而是主要處理平凡的經(jīng)驗和格言短句,以平常的修飾語加之論述,讓我們被引入造園者的心里,感受她巧妙的設計構思。它不僅僅提供一種借景的方式,而且創(chuàng)造了一個思維過程的途徑,讓我們深刻認識借景是園林中最重要的。
而現(xiàn)代亦有園林藝術家陳從周,他發(fā)表的《說園》對園林借景設計方法進行了闡述。它為園林美景奠定了基調(diào):造園最重要的是要借景[2]。
借景即園內(nèi)看園外景。關于這種景象,陳從周先生曾分析并指出借景即園外的對景。若園子外面沒有景色可借,則通常采取園子內(nèi)部的對景[3]。譬如拙政園晚翠月洞門中有枇杷小園,透過此門,正好看見枇杷園外假山上的雪香云蔚亭,這就構成了絕妙的對景。
從明末時期到現(xiàn)代,關于園林借景設計方法的論述都有其獨特的見解,在新時代亦提出了一種新鮮的論述:借景是一種游走性思維,需要自己感悟造園者的精心設計[4]。這樣的觀點以新穎潮流的方式脫離了學者專注于討論各文獻中若干片語和想法重要性的基本框架,構建我們對新的借景設計方法的分析感。
2 拙政園借景設計方法分析
因受中國山水畫、詩歌和傳統(tǒng)文化等的影響,蘇州園林在建造園林的過程中也講究對園林借景設計方法的追求,它那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創(chuàng)造,使蘇州園林在古典私家園林中占有特殊的位置。在蘇州園林中園林借景設計方法旨在于在有限的空間內(nèi)獲取無限的意境,擴大園林的空間感,巧妙的借取園外景物,豐富園林景觀藝術情境。以下便以蘇州拙政園為例淺談蘇州園林的借景設計方法。
2.1 通過借景種類直接借景和間接借景來闡述拙政園借景設計方法
2.1.1 直接借景
①遠借
說起遠借,要數(shù)蘇州拙政園內(nèi)眺望北寺塔的經(jīng)典案例。在去蘇州園林實地調(diào)研時,我站在園中,看見水池里有塔的影子,以為塔會在園中,本來想過去攀爬,誰知道塔居然在園外,很是驚訝,這大概就是遠借的巧妙吧,這里也因此成為了著名的景觀。我感慨古人這種借景方式的別具一格,為拙政園美景增添了一絲趣味;也感嘆古人造園造景的智慧與品味,為今后的拙政園描繪了一幅藍圖;也感動他們對古典私家園林做出的貢獻,使得今后的人們能夠一覽古人的風采。
蘇州園林大部分都是封閉式園林,園主為了在城市中能夠取得一方安隅之地,往往堆建高高的圍墻,這就給遠借帶來了困難。于是他們設想如果能夠設立具有一定高度的觀賞點,那么是否可以遠借園外優(yōu)美的景觀呢?因此便有了拙政園中的雪香云蔚亭即借助假山等視景點,使視線越過圍墻的限制遠觀園外優(yōu)美的景色,這實在構思精妙。我不由得贊嘆古人心思之巧妙,以至于現(xiàn)在都久久不能忘懷。
②鄰借
說起鄰借,要數(shù)蘇州拙政園的宜兩亭最為精彩。據(jù)說,宜兩亭的建造是因西園所屬者想在亭中觀賞中園景色而動工的,而中園所屬者也可在中花園里眺望亭閣聳然的情境。那西園借亭觀景,中園借亭入景,實在妙哉。又如園主把繡綺亭建在遠香堂東側(cè)假山之上,緊緊的鄰靠著枇杷園,在繡倚亭內(nèi)可往下觀賞枇杷園內(nèi)的美景,也可以眺望見山樓的池水亭榭,而枇杷園內(nèi)的借景則是依靠著雪香云蔚亭的美景。這些景色是互相鄰借的典范。再譬如拙政園全園分割成東園、中園和西園三個子園。這三個子園之間,皆用漏墻和水波廊進行分割,又相互借景。這樣利用借景設計的方法,讓小小天地浩如縹緲,實在妙哉。
③仰借、俯借
要說仰借和俯借的經(jīng)典案例,那得是拙政園西部的浮翠閣。因坐落在西山之上,它可以說是觀景的制高點,從周邊的留聽閣、卅六鴛鴦館、倒影樓一帶可仰觀浮翠閣立于云巔的景色,也可從浮翠閣來俯視周邊各個景點,體驗不同景觀帶來的多面感官。園子雖然小巧,但構景布局豐富、建造亭閣精細、寓意意境深遠,使人在小園之中能夠體驗、感知、感悟這廣闊世界,看到古人智慧的風采和巧奪天工的精妙。
2.1.2 間接借景
因蘇州園林大都筑有高高的圍墻,使得園林面積更加小巧,園主為了能夠擴大園林的空間感和層次感,通常會采取鏡借。它不但使園內(nèi)的景色映入鏡中,增加景深層次,化實為虛,而且也把實在的景觀引入鏡中,令人產(chǎn)生新奇之感,使我們共游幻像之中。
拙政園中的香洲就恰恰運用了這樣的借景設計方法,一進艙門,迎面相迎的是一塊明鏡,它照映出對岸倚玉軒一帶的水景,荷葉裊裊,綠樹蔥蔥。鏡面上有煙波劃船的匾額,令人感到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和動靜結合。往得真亭游走,那里嵌有一大片的鏡子,使所有游走的旅客都忍不住探索其優(yōu)美的花園,這或許就是鏡像空間的虛實吧!
2.2 通過借景內(nèi)容借形、聲、色、香組景來分析拙政園借景設計方法
計成在《園冶》中提出園林妙在借景。因者是就地審視,因地制宜,借者是不限園內(nèi)外的美景,這種隨時間地點因借的做法,大大超越了有限的園林空間,以有限中見無限,豐富園林內(nèi)容與層次。而借景的內(nèi)容可分為以下幾種。
①借形組景
通過借景把園內(nèi)建筑群體組合而成的空間,池水亭榭,山石樹叢等作為畫面的近景和中景處理;將遠處青山流水等園外景物作為畫面的遠景引入畫幅中來,組成具有一定景觀效果的優(yōu)雅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的觀賞面[5]。譬如拙政園借景北寺塔的巍峨雄偉,園內(nèi)水池中倒影著塔影;梧竹幽居亭借園洞門的妙處,觀一年四季變化。春借迎春花的飄揚,夏借荷花的點綴,秋借竹子的筆直,冬借冰柱的晶瑩。如此巧妙的景色不正是運用了借形組景的方式嗎?
②借色組景
若漫步在拙政園里,春天我們可以在繡倚亭里賞杜鵑,那漫天的火紅會映照天地的廣闊,湖水的清澈;亦可以在海棠春塢里品賞海棠風韻,那粉紅的花骨朵盈盈綻放,風一吹零星幾朵脫落,那滿地的花香正告訴我們春天是生機勃勃的季節(jié);又或者秋天我們可以在待霜亭里賞楓賞桔,坐在假山的亭子里,欣賞著桔子紅了,楓葉紅了的秋景,品味著詩情畫意;如此曼妙的景色不正是運用了借色組景的方式嗎?
③借聲組景
園林設計中通常喜歡巧妙地運用自然界的各種聲響,特別是利用能夠激發(fā)人們情感,引起共性怡情養(yǎng)性的聲音來創(chuàng)造別具一格的藝術空間[6]。譬如拙政園中的留聽閣,因它有兩個側(cè)面是臨水的,恰巧可在池內(nèi)種植荷蓮,綿綿雨天可在此體驗殘荷夜雨的曼妙詩意;又譬如拙政園中的聽雨軒,此處種植有荷、竹、芭蕉等植物,可以在此感知聽雨入秋竹的清脆悅耳;又可借雨打芭蕉來營造匠心獨運、藝術濃郁的意境;如此詩意的景色不正是運用了借聲組景的方式嗎?
④借香組景
在蘇州園林中借助園林植物的芳香,為景觀增添優(yōu)雅。譬如拙政園中的荷風四面亭周圍水池種植了荷蓮,一方面是取其形狀和色彩的觀賞價值,另一方面是賞其夏日散發(fā)出來的陣陣清香,又譬如拙政園中冬借雪香云蔚亭賞梅,那散發(fā)出的陣陣幽香不正是借香組景的應用嗎?
2.3 通過園林借景方法和手段來淺談拙政園借景設計方法
自然萬物中可因借的對象非常廣泛,需要更深層次的修飾來避免一些枯燥無味或毫無美感的景物納入景中,因此可有以下幾種借景方法或手段來進行修飾:
①創(chuàng)造觀賞景物的透視線。譬如拙政園中借景北寺塔就有設置了一條賞景的透視線,它在北寺塔前方營造一灘池水,兩邊種植著柳樹,沒有茂盛的樹木枝葉遮擋著視線,可以清晰的看到北寺塔巍峨雄偉的形象,也能在池水中靜靜觀賞著曼妙的倒影,實屬精妙。
②提高視景點。譬如拙政園中的浮翠閣把視景點建立在西山上,它可以俯視或平視園內(nèi)的景色,以有限見無限,增添了園林的層次感和空間感。又譬如拙政園西部假山上的宜兩亭,也是借鑒了這種做法,在亭上可觀中園的景色,增添了藝術情趣和畫面感。
③借助虛景,如借光影樹影或建筑影,又或借四周景物于水中的倒影來加強景深,增強園林的層次感與空間感。如拙政園中的小飛虹正是借助了水中的倒影所形成的景觀。又如荷風四面亭因四面皆水,亭子與水面倒影鏡像,宛如一幅畫卷。
借助山石、水體、植物、建筑,光影等的借景設計方法使蘇州古典園林讓人流連忘返,主要原因不僅是因為其巧妙的借用或詩人的感概,還因其具有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和藝術沉淀。
3 結語
在當代的時代背景下,蘇州園林這顆珍寶或許已經(jīng)不夠從前的輝煌與璀璨,但那獨特的風情魅力與藝術沉淀仍值得我們?nèi)ヌ剿髋c傳承。淺談蘇州園林的借景設計方法,并以借景種類、借景內(nèi)容以及借景方法與手段來展開說明,使得園林借景設計方法的解析存庫更加豐富與多樣,以便之后的探索與發(fā)展。
如今,逐漸增多的高樓大廈使得城市綠地逐漸縮小,人人也不可能都像古人們那樣隱居山林享受悠閑樸實的生活,那如果能夠恰當?shù)倪\用園林借景設計手法想必可有效的彌補城市綠地因園內(nèi)面積過小而造成的園內(nèi)景色、景點貧乏、單調(diào)的情況,使景觀更有情趣。如果園子地址選擇理想,再加上園林規(guī)劃設計科學,也可收到事半功倍的藝術效果。譬如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就有一間著名的空間餐廳,它借用夕陽的余暉,藍天的深邃,使游人俯瞰著城市的美景而讓人耳目一新。正因為它借用了園林借景設計的手法,使得空間更有豐富感和動感,增添了景觀的效果。城市現(xiàn)在還有許多高層建筑如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廣州小蠻腰電視臺等都是理想的借景場所,而極目所望的景點便是最廉價而又最優(yōu)美的“借景”了。時代不斷發(fā)展,園林設計水平亦不斷提高,但也有部分園林設計存在千遍一律,缺乏韻味和創(chuàng)新的問題。希望在古代園林借景設計方法的影響下,客觀分析現(xiàn)狀,傳承和創(chuàng)造出符合時代審美又層次豐富與極具詩意的園林佳作。
參考文獻
[1]計成.園冶[M].重慶:重慶出版社,2017(5).
[2]陳從周.說園[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7.
[3]陳從周.園林談叢[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0.
[4]張青萍.陳植造園思想國際研討會暨江蘇省園林規(guī)劃設計理論與實踐博士生論壇論文集[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9.
[5]金元文.借景在蘇州園林建筑中的運用[J].華中建筑,1992(04):41-42+28.
[6]栗靖.中國古典園林藝術之“巧于因借”[J].山西建筑,2013,39(30):185-187.
致謝
時間猶如白駒過隙,轉(zhuǎn)眼間我將結束我的大學生活,同時也將面臨新旅程的開始。本文是在老師的熱切關懷和精心指導下完成的。老師嚴謹細致的教育態(tài)度,扎實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全面廣闊的視野,深思熟慮的思想,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精心指導本論文,多次詢問論文進程,開拓了我的研究思路,使我逐步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確立了基本的學術目標。老師認真嚴謹?shù)墓ぷ髯黠L和誨人不倦的師德,值得我們學習。在此感謝老師對我的幫助,并表示至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景觀設計經(jīng)典案例問題和相關問題的解答了,如有疑問,可撥打網(wǎng)站上的電話,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