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頁
SERVICE 服務產品
XINMEITI 新媒體代運營
CASE 服務案例
NEWS 熱點資訊
ABOUT 關于我們
CONTACT 聯(lián)系我們
創(chuàng)意嶺
讓品牌有溫度、有情感
專注品牌策劃15年

    大橋入口綠化景觀設計(大橋入口綠化景觀設計效果圖)

    發(fā)布時間:2023-03-09 12:24:28     稿源: 創(chuàng)意嶺    閱讀: 117        問大家

    大家好!今天讓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大橋入口綠化景觀設計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優(yōu)秀的企業(yè),服務客戶遍布全球各地,相關業(yè)務請撥打電話: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錄:

    大橋入口綠化景觀設計(大橋入口綠化景觀設計效果圖)

    一、請問國內,景觀設計費用一般收費是多少

    園林景觀規(guī)劃設計取費指導意見(資質等級甲級)

    取費標準(元/平方米)

    一、城市公共綠地、公園與風景區(qū)景觀設計

    1、片景、風景林、大面積的生態(tài)綠地公園等工程 3~8元/平方米

    2、郊區(qū)公園等一般標準的公共綠地 8~15元/平方米

    3、城市重點地區(qū)公共綠地、城市公園(除景觀小品外的建、構筑物) 15~30元/平方米

    二、城市外部空間環(huán)境景觀設計

    1、城市廣場等商業(yè)空間景觀設計(不包含專項水景噴泉及公共藝術品) 15~30元/平方米

    2、設計面積小于1000平方米的公共建筑外環(huán)境工程 50元/平方米

    三、非景觀小品的單項城市景觀設施及景觀建、構筑物 按設計概算5-10%

    四、道路景觀設計

    1、綠化設計 6~10元/平方米

    2、綜合設計 12~18元/平方米

    五、社區(qū)景觀設計

    1、廉租房、經濟適用房、還遷安置房 5~8元/平方米

    2、花園洋房、高層、多層 15~30元/平方米

    3、別墅 30~50元/平方米

    六、單項景觀工程設計(按景觀工程總價百分比取費)

    1、公共藝術品、噴泉、水景工程 5~10%

    2、建筑照明、道路照明等一般建、構筑物照明工程 3~5%

    3、大橋、立交橋、電視塔等重要市政、標志性建、構筑物照明工程 4~8%

    七、中、小面積私家園林景觀設計 50~80元/平方米

    八、校園及企事業(yè)單位景觀設計 15~20元/平方米

    九、廠區(qū)、工業(yè)園區(qū)景觀設計 6~10元/平方米

    二、杭州灣跨海大橋的工程大事記

    (1)項目論證和比較階段

    1993年開始醞釀籌建杭州灣交通通道,寧波市政府委托上海林李公司和中交公路規(guī)劃設計院進行預可行性研究。期間,多次召開研討會,廣泛征集各方面意見,還相繼開展經濟、水文、地質、氣象等13項專題,并組織評審會和論證會。2000年06月21日,浙江省政府第37次常務會議作出了建設杭州灣跨海大橋的決定,明確大橋建設以寧波為主,要求抓緊上報項目建議書,爭取國家支持。

    (2)立項報批階段

    2000年8月,浙江省發(fā)展計劃委員會將項目建議書上報國家計委。2002年04月30日,國務院第128次總理辦公會議討論通過了本項目的立項問題。同年5月29日,國家計委正式下達立項批文。

    (3)“工可”審批階段

    2000年7月,委托中交公路規(guī)劃設計院開展本項目“工可”研究。2002年7月,浙江省計委向國家計委上報本項目的“工可”報告。期間,相繼開展了工程地質、淺層氣、波浪力、環(huán)保、經濟、氣象、交通等19項專題研究,并通過專家評審。同年8月,交通部和中咨公司對“工可”報告進行了行業(yè)審查和評估。2003年2月,國務院第151次總理辦公會議討論通過了本項目“工可”報告。同年3月,國家計委下達“工可”審批批文。

    (4)初步設計階段

    2001年12月,通過招標確定由中交公路規(guī)劃設計院、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和交通部三航院聯(lián)合體承擔本項目設計任務。2003年1月,省計委、交通廳聯(lián)合主持對初步設計預審, 3月10日,浙江省交通廳向交通部報送要求對本項目初步設計文件進行審查的請示。4月9日至12日,交通部組織國內24名專家對初步設計進行了審查。2003年8月6日國家交通部對大橋初步設計作了批復。

    (5)開工準備階段

    2001年10月,指揮部一手抓立項審批,一手在南岸開始通路、水、電、通訊、碼頭等15項“五通一平”工程。2003年2月,“五通一平”工程基本完成,具備了開工建設的條件。2003年4月,在南岸灘涂區(qū)進行試驗段工程,為大橋工程全面開工探索并積累有益的經驗。 2003年06月08日,大橋工程舉行奠基儀式。

    2003年06月80日,第一根鉆孔灌注樁在南岸灘涂區(qū)開始施工,2007年03月27日,最后一根鉆孔灌注在海中平臺匝道橋樁完成施工。

    2003年10月28日,北岸引橋工程開工,2007年05月26日完工。

    2003年10月31日,全長9.78公里的南岸鋼棧橋動工修建,橋寬7米,共用鋼材5萬噸,2005年12月24日修建完成, 2006年08月15日開始拆除。

    2003年11月14日,杭州灣跨海大橋打下第一根鋼管樁。2006年2月3日,主橋最后一根鋼管樁沉放到位。

    2003年11月28日,南岸引橋工程開工,2007年1月8日完工。

    2004年07月09日,南航道橋沉放第一節(jié)鋼護筒,2006年08月20日完成承臺澆筑,2007年01月10日,架設第一段鋼箱梁,2007年01月26日主塔封頂。2007年06月11日15時,最后一段鋼箱梁架設到位,南航道橋順利合龍。

    2004年08月28日,第一個預制墩身開始澆筑,2006年09月30日,最后第474個預制墩身澆筑完成。2004年10月10日,第一個預制墩身安裝到位,2006年10月18日,最后第474個預制墩身安裝完畢。

    2004年11月17日,北航道橋主墩樁基開始施工,2006年12月27日,完成最后一根灌注樁施工, 2007年2月6日首段鋼箱梁吊裝到位。2007年02月07日主塔順利封頂。2007年06月13日晚9:58,北航道橋主橋最后一段鋼箱梁吊裝到位,北航道橋順利合龍。

    2005年06月01日,第一片70米預制梁、寬15.8米,重2200噸,由“小天鵝號”運架船架設到位。2007年5月21日,“天一號”運架船將第540片70米預制梁架設完畢。

    2005年07月28日,第一片50米預制箱梁、寬15.8米,重1430噸,采用“梁上運梁”的架設工藝安裝到位,2006年11月16日,完成了共404片50米預制箱梁架設。

    2006年04月10日,海中平臺沉放第一根鋼管樁,7月25日海中平臺310根鋼管樁沉樁完畢。

    2007年06月26日,大橋全線貫通

    2008年05月01日,大橋順利通車

    杭州灣跨海大橋工程量浩大。據(jù)初步核定,大橋共需要鋼材80萬噸,水泥129.1萬噸,石油瀝青1.16萬噸,木材1.91萬立方米,混凝土240萬立方米,水中區(qū)鋼管樁直徑1.5-1.6米、樁長約70—89.5米,總數(shù)5513根,鉆孔樁3550根,承臺1272個,墩身1428個,為國內特大型橋梁之最。 杭州灣跨海大橋全長36公里,其中橋長35.7公里,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時速100km??偼顿Y約107億元,設計使用壽命100年以上。大橋設北、南兩個通航孔。北通航孔橋為主跨448m的雙塔雙索面鋼箱梁斜拉橋,通航標準35000噸;南通航孔橋為單塔雙索面鋼箱梁斜拉橋,通航標準3000噸。大橋兩岸連接線工程總長84.4公里,投資52.1億元。其中北連接線29.1公里,投資額17.8億元;南岸接線55.3公里,投資額34.3億元。大橋和兩岸連接線總投資約160億元。建設工期五年左右。

    大橋的結構為雙塔鋼筋混凝土斜拉橋,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100公里,設計使用壽命100年,總投資118億元,建設期限5年。大橋設南、北兩個航道,其中北航道橋為主跨448米的鉆石型雙塔雙索面鋼箱梁斜拉橋,通航標準為3.5萬噸級輪船;南航道橋為主跨318米的A型單塔雙索面鋼箱梁斜拉橋,通航標準為3000噸級輪船。其余引橋采用30米至80米不等的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箱梁結構。非通航孔分北、中、南引橋3大塊,其中海上部分橋梁長32公里。

    杭州灣跨海大橋在設計中還首次引入了景觀設計的概念。景觀設計師們借助西湖蘇堤的美學理念,兼顧杭州灣復雜的水文環(huán)境特點,結合行車時司機和乘客的心理因素,確定了大橋總體布置原則。長橋臥波最終被確定為寧波杭州灣大橋的最終橋型。根據(jù)設計方案,大橋在海面上有4個轉折點,從空中鳥瞰,平面上呈S形蜿蜒跨越杭州灣,線形優(yōu)美,生動活潑。從立面上看,大橋也并不是一條水平線,而是上下起伏,在南北航道的通航孔橋處各呈一拱形,使大橋具有了起伏跌宕的立面形狀。

    此外,杭州灣跨海大橋所獨有的海中平臺堪稱國內首創(chuàng)。南航道再往南1.7公里,就在離南岸大約14公里處,有一個面積達1萬平方米的海中平臺,足有兩個足球場面積。該平臺在施工期間將作為施工平臺,是海中施工的據(jù)點。大橋建成后,這一海中平臺則是一個海中交通服務的救援平臺,同時也是一個絕佳的旅游觀光臺。平臺上有一高高的觀光塔,既可俯瞰波濤洶涌的大海,飽覽海上風光,也可以一覽大橋雄姿。整個海中平臺以匝道橋連通大橋,距離大橋約有150米左右。

    另外,這座海上長虹還將是中國第一座數(shù)字化大橋??蒲袉挝粚⒔⒁惶状髽蛟O計、建設及養(yǎng)護的科學評價體系,把杭州灣跨海大橋建成數(shù)字化大橋。整座大橋將設置中央監(jiān)視系統(tǒng),平均每公里就有1對監(jiān)視器,整座大橋上的一舉一動都將在中央監(jiān)視系統(tǒng)的眼中。這樣,不僅大橋可進行科學合理的維護管理,而且大橋身體的健康狀況也在適時掌握之中。

    由中國寧波網發(fā)起的“世界十大名橋評選”落下帷幕,杭州灣跨海大橋、趙州橋、盧溝橋、南京長江大橋、澳大利亞悉尼海港大橋、杭州錢塘江大橋、美國金門大橋、倫敦塔橋、香港青馬大橋、廣濟橋等從全世界30座知名大橋中脫穎而出,入選“世界十大名橋評選”,其中杭州灣跨海大橋以高票當選。

    杭州灣跨海大橋不同于普通大橋的特別之處,是在設計時考慮到了兩個安全因素:一是高速公路車輛通行安全因素,通常直段不能太長;二是橋下船舶航行安全因素,減少建橋對水流的影響,保證橋梁各段的橋軸線與漲潮和落潮的主流垂直。這些也是橋形呈S形的主要原因,同時也使得跨越杭州灣天塹的這條東方巨龍更加迷人。

    杭州灣跨海大橋工程共使用鋼材767000噸,原本預計2009年完工,正好趕上2010年上海世博會,一箭雙雕——但不管它的過去如何,2012年又如何,都會名留青史——成為一方建筑奇觀!

    大橋入口綠化景觀設計(大橋入口綠化景觀設計效果圖)

    三、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

    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叫什么呢?想必大家看標題就知道是哪座大橋了,沒錯他就是杭州灣跨海大橋,我整理了一些資料供大家參考!

    杭州灣跨海大橋簡介

    杭州灣跨海大橋是一座橫跨中國杭州灣海域的跨海大橋,它北起浙江嘉興海鹽鄭家埭,南至寧波慈溪水路灣,全長36千米,比連接巴林與沙特的法赫德國王大橋還長11千米,已經成為中國世界紀錄協(xié)會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候選世界紀錄,成為繼青島膠州灣大橋和美國龐恰特雷恩湖橋后的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和世界第三長的橋梁。

    杭州灣跨海大橋建設背景

    杭州灣跨海大橋(Hangzhou Bay Seakross Bridge)是一座橫跨中國杭州灣海域的跨海大橋,總投資118億元,北起嘉興市海鹽鄭家埭,跨越寬闊的杭州灣海域后止于寧波市慈溪水路灣,是國道主干線-同三線跨越杭州灣的便捷通道。杭州灣跨海大橋[2] 2002年經國家計委批準立項,2003年6月7日奠基,2006年5月1日建成通車,屆時從浙江寧波到上海莘莊的陸路距離只有179公里,縮短了120公里左右,從而也緩解已經擁擠不堪滬杭甬高速公路的壓力,形成以上海為中心的江浙滬兩小時交通圈。大橋全長36公里,其中橋長35.7公里,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時速100公里,設計使用壽命100年以上。這個長度,比連接巴林與沙特的法赫德國王大橋還長11公里,超過了美國切薩皮克海灣橋[3] 等世界名橋,是世界上已建成的第三長的橋梁和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

    大橋建設首次引入了景觀設計概念,借助“長橋臥波”的美學理念,呈現(xiàn)S形曲線,具有較高的觀賞性、游覽性。在南航道再往南1.7公里,就在離南岸大約14公里處,有一個面積達1.2萬平方米的海中平臺。這一海中平臺是一個海中交通服務的救援平臺,同時也是一個絕佳的旅游休閑觀光臺。大橋于2003年11月14日開工,已于2005年06月全線貫通, 2006年05月01日正式通車。

    設計風格

    杭州灣跨海大橋按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設計時速100km/h,設計使用年限100年,總投資約118億元。大橋設南、北兩個航道,其中北航道橋為主跨448m的鉆石型雙塔雙索面鋼箱梁斜拉橋,通航標準35000噸;南航道橋為主跨318m的A型單塔雙索面鋼箱梁斜拉橋,通航標準30000噸。除南、北航道橋外其余引橋采用30~80m不等的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箱梁結構。

    經濟效應

    大橋本身的經濟效益是吸引投資者看好的重要基礎。據(jù)交通流量調查推測,2009年通過大橋的車流量達5萬輛每天,2015年達8萬輛每天,2027年達9.6萬輛每天。經測算,大橋財務內部收益率將達8.03~10.1%,投資回收期14.2年,投資回報率15.10%(不含建設期)、12.58%(含建設期)。大橋是中國自行設計、自行管理、自行投資、自行建造的,工程創(chuàng)6項世界或國內之最,用鋼量相當于7個“鳥巢” ,用混凝土量相當于10個國家大劇院,可以抵抗12級以上臺風。大橋的護欄為彩虹7色,每種顏色覆蓋5公里,自慈溪到嘉興海鹽分別為紅、橙、黃、綠、青、藍、紫。

    工程難點

    1.工程規(guī)模大、海上工程量大大橋工程全長36公里,海上段長度達32公里。全橋總計混凝土245萬立方,各類鋼材82萬噸,鋼管樁5513根,鉆孔樁3550根,承臺1272個,墩身1428個,工程規(guī)模浩大。

    2.自然環(huán)境惡劣潮差大、流速急、流向亂、波浪高、沖刷深、軟弱地層厚,部分區(qū)段淺層氣富集。其中,南岸10公里灘涂區(qū)干濕交替,海上工程大部分為遠岸作業(yè),施工條件很差。受水文和氣象影響,有效工作日少,據(jù)現(xiàn)場施工統(tǒng)計,海上施工作業(yè)年有效天數(shù)不足180天,灘涂區(qū)約250天。

    3.制定總體設計方案難度很大設計要求新,其中水中區(qū)引橋(18.27公里)和南岸灘涂區(qū)引橋(10.1公里),是整個工程的關鍵;結構防腐問題十分突出,且無規(guī)范可遵循;大橋運行期間,橋面行車環(huán)境受大風、濃霧、暴雨及駕駛員視覺疲勞等不利因素的影響,采取合理有效的設計對策是保障橋面行車安全的關鍵;設計方案涉及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應用以及多項大型專用設備的研制。施工技術方面,面臨著海上激流區(qū)高墩區(qū)大噸位箱梁的整體預制、運輸及架設,寬灘涂區(qū)大噸位箱梁的長距離梁上運梁及架設,超長螺旋鋼管樁的設計、防腐與沉樁施工等諸多施工關鍵技術的挑戰(zhàn);在測量控制方面,因橋梁長度超長,地球曲面效應引起的結構測量變形問題十分突出,受海洋環(huán)境制約,傳統(tǒng)測量手段已無法滿足施工精度和施工進度的要求,如何借助GPS技術實現(xiàn)快速、高效測量施工是一個制約全橋工期的核心技術問題。

    4.建設目標要求高施工組織與運行管理難度大

    大橋工程規(guī)模宏大,備受世人矚目。建設之初,寧波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大橋工程要按照“三個一流目標”的標準來實施。面對復雜的建設環(huán)境,充滿挑戰(zhàn)的工程,組織和管理好大橋工程是擺在指揮部面前的巨大挑戰(zhàn)。因工程施工作業(yè)點多、戰(zhàn)線長,存在同步作業(yè)、交叉作業(yè)工序,施工組織難度大,工程質量、進度、安全及資金控制難度大。臺風、大風、大潮、巨浪、急流、暴雨、大霧及雷電等氣象水文條件,如何采取切實有效的工程控制與運行管理措施是工程管理上需要面對的新課題。

    影響

    從長遠角度來講對杭州經濟起促進作用,大橋能加快寧波、臺州等地融入長三角,對整個浙江發(fā)展起很好的促進作用,整個浙江的發(fā)展對省會杭州也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杭州灣位于中國改革開放最具活力,經濟最發(fā)達的長江三角洲地區(qū)。建設杭州灣跨海大橋,對于整個地區(qū)的經濟、社會發(fā)展都具有深遠的、重大的戰(zhàn)略意義。

    四、株洲湘江五橋介紹?

    株洲湘江五橋(又稱株洲湘江蘆淞大橋)是湖南省株洲市區(qū)又一橫跨湘江的特大型城市橋梁,西起株洲市天元區(qū),接廬山路,跨湘江,東至蘆淞區(qū),接紅港路。該項目為城市主干道、特大型城市橋梁,全橋總長4461.24m,其中主橋總長1475.8m, 主橋主孔為90m+150m+90m拱梁剛構組合體系;主橋副孔為9×46m現(xiàn)澆頂推連續(xù)箱梁;接線、輔道長2544.791m,匝道橋分為ABE匝道橋和CDF匝道橋兩部分,共長440.65m。其中主橋總長1475.8米,雙向6車道,五橋主橋寬33米。湘江五橋是市區(qū)“一圈三環(huán)”中內環(huán)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市十大基礎工程;在城發(fā)集團的積極努力下,湘江五橋可比合同工期提前半年完成建設任務。

    項目建成后,將與天元大橋、蘆淞區(qū)建設路、天元區(qū)長江路形成株洲的城市內環(huán),有效緩解城市中心區(qū)和株洲大橋交通堵塞問題,進一步改善株洲市的交通環(huán)境,滿足完善城市功能的需要,而且將帶動沿線及河西地塊的開發(fā)建設,真正拉大城市骨架,為株洲市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有利保障。

    簡介

    蘆淞大橋河東岸引橋高架跨越沿江中路、彩永路、建設中路后,與人民中路平交,連接紅港路;河西岸引橋高架跨越濱江北路、規(guī)劃中的東平路后與長江北路平交,連接廬山路,另外河西岸設有互通式立交將大橋、濱江北路及規(guī)劃中的東平路互相連接。大橋是株洲內環(huán)線的重要通道,連接天元區(qū)和蘆淞區(qū)的跨湘江的城市特大型橋梁,它溝通河西核心區(qū)與河東,河東方向還延伸至云龍新城、株洲(國家)汽車城。橋長1821.6米,其中主橋長330米,道路接線長914米,匝道長690.65米。橋寬28米,雙向六車道。大橋行車時速40公里,設計車輛荷載城-A級,設計通航凈高10米,橋型采用拱梁剛構組合體系方案。

    項目發(fā)展介紹

    2007年9月,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與株洲市政府簽訂了《湘江五橋投資建設合同》,以BT模式承接了該項目的投資建設,項目總投資約4.55億元,預計于2010年11月完工。

    2008年5月16日正式開工。

    2010年8月18日, 株洲湘江五橋日前順實現(xiàn)主橋合龍。

    工程建筑項目

    工程概況

    湘江五橋位于白石港入湘江口的上游,距株洲市二水廠上游約1400米,是連接蘆淞區(qū)和天元區(qū)的跨湘江城市特大型橋梁。大橋東起蘆淞區(qū),接紅港路,跨湘江,西至天元區(qū),接廬山路,其中河東岸引橋高架跨越沿江中路、彩永路、建設路,與人民路平交;河西岸引橋高架跨越濱江北路、規(guī)劃中的東平路,與長江北路平交。另外河西岸設有互通式立交將大橋、濱江北路及規(guī)劃中的東平路相互連接。大橋橋型為三跨拱梁鋼構組合體系。橋長1821.6米,其中主橋長330米,道路接線長914米,匝道長690.65米,輔道長2352米。橋寬28米,雙向六車道。工程概算總投資7.26億元,2007年11月開工,計劃2010年年底通車。

    進展情況

    主橋已于2010年6月22日合龍,主線橋、引橋、匝道橋的橋梁主體已全部完成,正在進行橋面瀝青砼鋪設、人行道欄桿、橋體涂裝、綠化、輔道、附屬工程等施工。已累計完成投資59986萬元。

    項目特點

    湘江五橋橋建設過程中,極響應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四化”要求,及時調整了綠化、燈飾、橋體涂裝設計方案,滿足城市提質戰(zhàn)役的需要。

    湘江五橋橋建成后,在主橋橋拱兩側、橋拱拉索、主橋引橋梁側等位置全部改用LED燈照明,突顯輪廓,勾勒出整座大橋獨特造型,似一條昂首盤旋的巨龍橫臥在湘江上。橋拱拉索呈現(xiàn)音樂的韻律感,使人耳目一新。橋墩部分采用鈉燈投光燈,形成金黃色的照明效果,體現(xiàn)大橋底部的穩(wěn)重感,晶瑩柔和。

    湘江五橋綠化景觀工程按生態(tài)性設計,以豐富的綠色為基礎,在橋的兩端,追求植物群落景觀的創(chuàng)造,植物造景以物種的多樣性為基礎,力求在一定的空間中盡可能多地實現(xiàn)生態(tài)和美化的功能。在橋底綠化區(qū),以攀援植物、小灌木、草皮等軟化生硬的粗線條的鋼筋砼輪廓,使大橋景區(qū)更具生態(tài)親和力。

    湘江五橋新增了全橋涂裝工程。引橋箱梁與立柱采用銀灰色都芳漆涂裝,引橋防撞墻、主橋欄桿和鋼箱拱采用白色系氟碳漆涂裝,整個橋體外觀簡潔美觀。

    在業(yè)主、監(jiān)理單位的督促下,施工單位中交二航局科學調度、嚴格管理,工程質量良好,安全文明施工得到有效控制,未發(fā)生大的安全事故,并且通過搶抓進度,比合同工期提前半年完工。

    項目意義

    湘江五橋建成后,將與天元大橋、建設路、長江路形成株洲城市“內環(huán)”,有效緩解城市中心區(qū)和株洲一橋交通堵塞問題,進一步改善城市交通環(huán)境。它的建成,將進一步改善我市的交通環(huán)境和投資環(huán)境,拓展城市發(fā)展空間,加快株洲的經濟、社會發(fā)展。

    更多關于建筑行業(yè)獨家信息,敬請實時關注建筑網微信號。

    更多關于標書代寫制作,提升中標率,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大橋入口綠化景觀設計問題和相關問題的解答了,如有疑問,可撥打網站上的電話,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推薦閱讀:

    城市大橋景觀設計案例(城市大橋景觀設計案例及分析)

    舟山大橋景觀設計(舟山大橋景觀設計理念)

    景觀設計師大橋(景觀設計大師介紹)

    工業(yè)設計是美術生嗎(工業(yè)設計是美術生嗎女生)

    吉林刷關鍵詞排名優(yōu)化(吉林關鍵詞排名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