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國前100名大學(全國前100所名牌大學)
大家好!今天讓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最新中國前100名大學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nèi)優(yōu)秀企業(yè),服務客戶遍布全國,留學、移民相關業(yè)務請撥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錄:
一、中國大學排名前100名
中國大學排名如下:
1、清華大學:清華大學的前身清華學堂始建于1911年,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1937年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后南遷長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lián)合大學。1946年遷回清華園,設有文、法、理、工、農(nóng)等5個學院、26個系。
2、北京大學:北京大學創(chuàng)辦于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也是當時中國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為現(xiàn)名。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策源地。
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中國科學院所屬的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醫(yī)學和特色文科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學?,F(xiàn)有31個學院(學部),含8個科教融合學院;設有蘇州高等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進技術研究院、國際金融研究院、附屬第一醫(yī)院(安徽省立醫(yī)院)。
4、復旦大學:復旦大學校名取自《尚書大傳》之“日月光華,旦復旦兮”,始創(chuàng)于1905年,原名復旦公學,1917年定名為復旦大學,是中國人自主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上海醫(yī)科大學前身是1927年創(chuàng)辦的國立第四中山大學醫(yī)學院。
5、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是我國歷史最悠久、享譽海內(nèi)外的著名高等學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屬并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經(jīng)過126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學已經(jīng)成為一所國內(nèi)一流、國際知名大學,并在新的歷史節(jié)點,進一步明確了構建“綜合性、創(chuàng)新型、國際化”世界一流大學的愿景目標。
二、中國大學排名前100名有哪些?
這些排行榜全是民間組織組織的,教育部官方從未發(fā)布過此類排名。
1、第一檔:清華大學、北京大學
2、第二檔: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
3、第三檔:北京師范大學、四川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開大學、同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吉林大學、山東大學、天津大學、東南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廈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
(注:每檔內(nèi)各大學排名不分先后。)
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簡稱“清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
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簡稱“北大”,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211工程”、“985工程”。
上海交通大學(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簡稱“上海交大”,位于上海市,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是中國歷史最悠久、享譽海內(nèi)外的高等學府之一,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985工程”、“211工程”。
擴展資料:
在中國進入大學的途徑
1、參加普通高考,按分錄取
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高考,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或相關省市自主命題,是我國普通高校招生的主要選拔方式。
除保送生、體育單招等極為特殊的升學路徑外,參加高考是本文所述其他各種升學途徑的前提和基礎。各省市高考政策以各地公布的為準。
2、綜合評價錄取
綜合評價錄取目前在部分高校試行,并逐年擴大范圍。是指在錄取新生時,高校綜合考量考生高考成績、高校考核成績、高中學業(yè)水平測試成績、綜合素質評價以及高校自身培養(yǎng)特色要求等維度內(nèi)容,對考生綜合評價,擇優(yōu)錄取。
綜合評價的成績由三部分構成:高考成績+校測成績+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另外還有參考考生高中的綜合素質評價信息。(通常高考成績占60%,面試占30%,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占10%)
3、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主要選拔具有學科特長和創(chuàng)新潛質的優(yōu)秀學生,也就是所謂的“偏才怪才”。備戰(zhàn)自主招生考試,一般有四關要過,即報名、初審、高考、筆試及面試(部分高校無筆試)。
參加自主招生的考生,一般需要是高中階段學習成績優(yōu)秀,在一定領域具有學科特長,在各類比賽及競賽中獲得獎勵的考生以及高中階段在科技創(chuàng)新、發(fā)明方面有突出表現(xiàn)并獲得獎勵的考生,具體條件以相關院校自主招生簡章公布為準。
隨著高考改革的推進,自主招生收到越來越多的中學老師、家長及考生的重視,2018年自主招生報名人數(shù)達83.7萬人次。
4、保送生
保送生無需參加高考,經(jīng)學校推薦,即可進入大學就讀。
不同類型的保送生政策略有區(qū)別,保送生也需要參加測試,高校會對擬錄取的保送生進行文化測試及相關考核,以保證保送生生源質量。
注:保送生具體政策以當年為準。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國大學排行榜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上海交通大學
三、中國大學排名前100名分別是什么?
2015中國大學排行榜100強,名單如下:
名次 學校名稱 所在地區(qū) 類型 總分 科學研究 人才培養(yǎng) 社會影響
1 北京大學 北京 綜合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2 清華大學 北京 理工 98.23 99.68 97.15 98.57
3 復旦大學 上海 綜合 82.22 81.22 83.26 81.32
4 武漢大學 湖北 綜合 81.88 81.48 82.01 82.23
5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 綜合 81.67 79.90 82.56 82.38
6 浙江大學 浙江 綜合 81.66 82.33 81.73 80.40
7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 綜合 81.44 82.29 81.75 79.32
8 南京大學 江蘇 綜合 80.87 79.83 81.13 81.97
9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安徽 理工 75.88 76.86 75.55 75.13
10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湖南 理工 75.75 81.45 74.08 70.56
11 吉林大學 吉林 綜合 75.68 74.66 78.41 70.66
12 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 師范 75.31 75.36 75.02 75.97
13 南開大學 天津 綜合 75.08 76.77 74.78 73.09
14 中山大學 廣東 綜合 75.07 74.79 75.40 74.69
15 四川大學 四川 綜合 75.04 74.12 76.74 72.39
16 華中科技大學 湖北 理工 74.98 74.43 76.72 71.63
17 西安交通大學 陜西 綜合 74.31 73.77 75.16 73.10
18 同濟大學 上海 理工 73.07 68.61 74.64 76.51
19 中南大學 湖南 綜合 73.02 71.68 74.33 72.00
20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黑龍江 理工 72.74 70.17 74.57 72.43
21 山東大學 山東 綜合 72.45 71.22 74.30 69.94
22 廈門大學 福建 綜合 72.32 70.71 72.50 74.53
23 東南大學 江蘇 綜合 71.54 68.09 73.98 71.19
24 天津大學 天津 理工 71.53 70.05 71.91 73.01
25 重慶大學 重慶 綜合 70.92 68.02 71.23 74.92
2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 理工 70.88 70.97 70.63 71.38
27 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 師范 69.95 69.74 69.97 70.26
28 東北大學 遼寧 理工 69.11 66.81 70.06 70.52
29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 理工 68.80 66.54 69.22 71.45
30 華中師范大學 湖北 師范 68.62 68.74 68.09 69.71
31 大連理工大學 遼寧 理工 68.61 66.19 70.09 68.92
32 西北工業(yè)大學 陜西 理工 68.16 67.14 68.46 69.08
33 華南理工大學 廣東 理工 68.07 64.63 70.14 68.58
34 湖南大學 湖南 綜合 67.76 66.49 68.21 68.75
35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 北京 農(nóng)林 67.36 65.97 67.86 68.40
36 蘭州大學 甘肅 綜合 67.20 65.88 68.07 67.22
37 電子科技大學 四川 理工 67.12 65.72 67.06 69.57
38 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 北京 醫(yī)藥 66.80 70.07 64.55 67.01
39 東北師范大學 吉林 師范 66.73 66.39 66.92 66.85
40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 理工 66.53 64.10 67.26 68.71
41 西北大學 陜西 綜合 66.52 66.78 65.58 68.38
42 武漢理工大學 湖北 理工 66.34 63.99 67.71 66.81
43 長安大學 陜西 理工 66.28 66.35 65.08 69.12
44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 理工 66.20 63.86 66.78 68.57
45 中國地質大學 湖北 理工 66.19 63.21 68.59 65.14
46 中國礦業(yè)大學 江蘇 理工 66.15 65.24 67.13 65.26
47 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 江蘇 農(nóng)林 66.00 65.36 66.25 66.46
48 南京師范大學 江蘇 師范 65.91 65.07 66.15 66.72
48 哈爾濱工程大學 黑龍江 理工 65.91 65.56 65.55 67.34
50 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 湖北 農(nóng)林 65.84 64.18 66.54 66.84
51 華東理工大學 上海 理工 65.74 64.48 65.70 67.90
52 中國海洋大學 山東 綜合 65.61 65.10 65.36 67.05
53 南京理工大學 江蘇 理工 65.60 64.38 65.58 67.65
54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河南理工 65.53 65.17 64.71 68.13
55 西南交通大學 四川 理工 65.47 62.26 67.78 65.05
56 西南大學 重慶 綜合 65.36 65.19 65.64 64.93
57 第三軍醫(yī)大學 重慶 醫(yī)藥 65.32 67.21 63.52 66.68
58 暨南大學 廣東 綜合 65.26 64.37 64.70 68.11
59 上海財經(jīng)大學 上海 財經(jīng) 65.21 62.84 64.13 71.75
60 第二軍醫(yī)大學 上海 醫(yī)藥 65.15 67.03 63.13 67.05
61 北京郵電大學 北京 理工 65.06 63.41 64.31 69.60
62 中國政法大學 北京 政法 65.02 62.64 64.14 71.05
63 云南大學 云南 綜合 64.98 63.93 65.02 66.61
64 第四軍醫(yī)大學 陜西 醫(yī)藥 64.85 65.98 63.22 67.00
6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江蘇 理工 64.85 62.58 66.21 65.23
66 合肥工業(yè)大學 安徽 理工 64.83 62.42 65.61 66.83
67 中國石油大學 山東 理工 64.73 62.09 66.48 64.74
68 湖南師范大學 湖南 師范 64.69 63.54 64.54 66.96
68 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 陜西 農(nóng)林 64.69 63.40 64.96 66.13
70 蘇州大學 江蘇 綜合 64.68 63.33 65.54 64.78
71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陜西 理工 64.62 62.31 65.69 65.75
72 河海大學 江蘇 理工 64.52 62.81 65.02 66.07
73 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 湖北 財經(jīng) 64.40 62.66 64.42 67.19
74 鄭州大學 河南 綜合 64.29 62.42 65.69 63.92
75 華南師范大學 廣東 師范 64.26 62.75 64.06 67.22
76 西南財經(jīng)大學 四川 財經(jīng) 64.25 62.01 64.52 67.21
77 南昌大學 江西 綜合 64.24 62.54 64.09 67.36
78 東華大學 上海 理工 64.20 62.32 65.12 65.04
79 上海大學 上海 綜合 64.19 62.59 64.21 66.74
80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 理工 64.06 62.90 63.77 66.68
81 中央財經(jīng)大學 北京 財經(jīng) 63.97 61.25 62.80 71.27
82 中央民族大學 北京 民族 63.86 62.40 63.43 67.31
83 陜西師范大學 陜西 師范 63.82 63.27 63.85 64.64
84 福州大學 福建 理工 63.81 62.33 63.33 67.40
85 北京林業(yè)大學 北京 農(nóng)林 63.80 62.25 63.42 67.23
86 解放軍理工大學 江蘇 理工 63.76 63.72 62.74 66.32
87 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北京 財經(jīng) 63.72 62.22 63.01 67.95
88 華北電力大學 北京 理工 63.68 61.67 64.23 65.61
89 廣西大學 廣西 綜合 63.67 61.86 63.92 66.04
89 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 廣東 農(nóng)林 63.67 62.27 63.90 65.41
91 北京工業(yè)大學 北京 理工 63.63 62.79 63.30 65.81
92 首都師范大學 北京 師范 63.60 62.99 62.95 66.23
93 福建師范大學 福建 師范 63.56 62.64 63.97 64.04
94 東北林業(yè)大學 黑龍江 農(nóng)林 63.49 62.25 63.57 65.33
95 山西大學 山西 綜合 63.46 62.81 63.69 63.98
96 燕山大學 河北 理工 63.44 62.33 63.44 65.24
97 首都醫(yī)科大學 北京 醫(yī)藥 63.42 63.43 62.87 64.73
98 新疆大學 新疆 綜合 63.41 62.08 63.49 65.39
99 浙江工業(yè)大學 浙江 理工 63.39 62.35 63.67 64.38
99 南方醫(yī)科大學 廣東 醫(yī)藥 63.39 63.06 62.71 65.63
大學(University),學名為普通高等學校,是一種功能獨特的文化機構,是與社會的經(jīng)濟和政治機構既相互關聯(lián)又鼎足而立的傳承、研究、融合和創(chuàng)新高深學術的高等學府。它不僅是人類文化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chǎn)物,它還在長期辦學實踐的基礎上,經(jīng)過歷史的積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逐步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大學文化 [1] 。
大學從它產(chǎn)生到現(xiàn)在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上溯到它的產(chǎn)生,它主要是從德國、英國等國家最早發(fā)展起來的。中國現(xiàn)代大學源起于西方,現(xiàn)代西方大學又是從歐洲中世紀大學、英國大學、德國大學而到美國大學這樣逐漸演化過來的,無論哪一個時代的大學都是以前大學的創(chuàng)造性繼承而不是否定 [2] 。
現(xiàn)代大學與中世紀大學的根本區(qū)別在于大學職能的轉變。中世紀大學是傳授已有知識的場所,將研究和發(fā)現(xiàn)知識排斥在大學之外,而現(xiàn)代大學則將科學研究作為自己的主要職能,將增擴人類的知識和培養(yǎng)科學工作者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推崇“學術自由”和“教學與研究的統(tǒng)一”。柏林大學精神推動了德國的科學事業(yè)發(fā)達昌盛,19世紀初到20世紀初德國成為世界科學的中心。這一思想對世界高等教育也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為近代大學形成奠定了基礎。 [3]
而中國大學的起源是北洋大學堂,當年中國在甲午海戰(zhàn)中慘敗日本后,變法之聲頓起,天津中西學堂改辦為北洋大學堂,標志著中國近代第一所大學誕生。也有不少學者認為位于上海的由圣約翰書院變而來的圣約翰大學(誕生于1879年)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大學。隨著一些學者對中國近代高等教育史研究的不斷深入,大家逐漸發(fā)現(xiàn), 中國近代最早的教會大學是位于山東的由登州高等學堂演變而來的齊魯大學(誕生于1864年)。
四、中國大學排名前100名
中國前100名大學排名依次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等等
以上就是關于最新中國前100名大學相關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問題,您也可以聯(lián)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nèi)容。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