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創(chuàng)意學院 > 空間設計 > 專題列表 > 正文
上海獅林(上海獅林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招聘)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上海獅林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nèi)優(yōu)秀企業(yè),服務客戶遍布全國,設計相關業(yè)務請撥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錄:
一、蘇州兩天旅游攻略
關于?。禾K州的賓館條件相當不錯,目前有五星級賓館5家,吳宮喜來登是園林風格的設計,非常特別。四星級賓館推薦雅都大酒店,在三香路。經(jīng)濟型賓館推薦蘇州嘉禾商務賓館,性價比高,此外,太湖明珠度假村和銀湖山莊條件都不錯,。4星5星的價格有點我接受不了,我選擇了經(jīng)濟型的賓館。 常聽朋友們講,要在網(wǎng)上訂房會便宜不少,因為此前去過三亞和上海,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網(wǎng)上訂房,可能比前臺有便宜一些,不過我認為直接在網(wǎng)上找,還不如直接和店家電話聯(lián)系(網(wǎng)上沒有,可以打114)哈哈,一定還會便宜.同時也少了一層中間環(huán)節(jié),以節(jié)約不少銀子.我在上海的一次節(jié)約了一個晚上的房費呢.如果說酒店要提前進行訂房,要進行打款支付定金的話,最好支付,這樣保證萬無一失,否則按規(guī)定只會保留到晚上6:00,但我們出去游玩常常會晚上到達。通常網(wǎng)友們都推薦的賓館都是物美價廉的,生意又是很好的,特別是周末。
我是通過網(wǎng)友介紹,和我在網(wǎng)上的查詢比較之后,我選擇了獅子林停車場南對門的蘇州嘉禾商務賓館,賓館不錯,給了我一個會員價128一晚,絕對的好,用的馬桶都是科勒的,據(jù)網(wǎng)友們講可能要3000到4000人民幣一個,潔具也是.哈哈.在這里,也要多謝網(wǎng)友的推薦和介紹.到了之后,發(fā)現(xiàn)賓館的位置不錯,地處蘇州古城區(qū)的園林路,不在城市主干路上(注:城市主干路上噪音大),晚上基本沒有什么車子,很安靜,在園林路這條古老的街道上,對面就是獅子林。鬧中取靜,服務周到,物有所值是我是對他的評價,性價比高。到園林玩和到觀前街也很方便。來之前我查過他們的網(wǎng)站,也看了圖象,住了之后發(fā)現(xiàn)和網(wǎng)上的一樣,很好的。128元值。周未可能是148吧,建議出發(fā)前不要選擇周末。哈哈!
住最好住在市區(qū),因為蘇州公交很方便,到各個景點都有公交線路.比較方便,這一點,我看來全國數(shù)在前位了。!我是上午9:00到的蘇州,從火車站出口出來,這時有好多拉客的拉你,不要答理他們就行,向前走,不要轉彎,就可以看到專門打的地方,人多的時間要排隊,我打的10元就到了賓館,因為做火車太累了,于是先到賓館辦好入住手續(xù),洗了把臉,打開空調(diào),先體息了一會。我認為自助游的好處就在于時間自已控制,玩的精,但不會累。我也希望大家用體閑的方法來旅游,不要太累,銀子可能會多花一點,但玩的決對不一樣。到了12點了,玩了獅子林,去通天府吃了點,二人沒有超過60元,于是到賓館體息了一會,中午太熱了,比三亞差不了多少,下午要到3:00了,我才到拙政園玩。到了5點多吧,我晚上去了觀前街,好吃的太多了。去時,我個人認為建議步行。因為在賓館,也就是獅子林到觀前步行也就十幾分鐘,沿著有柳樹的河畔和蘇州的古建筑,你會有不一樣的感覺。第二天去了虎丘和寒山寺,晚上去了平江路歷史街區(qū),感覺太好了。第三天去了木瀆,清晨我又去了平江路歷史街區(qū),看看清晨的老蘇州是個什么樣。晚上觀前街有個叫光裕書場,名字記的不太準確,有昆曲表演。好像在什么宮巷吧。反正就在這附近。不遠的,千萬不要問司機和三人車夫,他們知到也不說,也很有可能把你拉到別的地方的。出了什么事就說不準了。有時,我想,蘇州城要是沒有這些三輪車夫就好了,旅游會好好多,這些人大多數(shù)因為錢,就會騙人。有時還罵人打人。我說的是大多數(shù)不是全部?。。√貏e是景區(qū)邊上的,真要叫人煩。
公交路線:從火車站下車,打的10元就可以到達獅子林.公交有游1游2,313 301 202路等,都是1元,空調(diào)的是2元.到了這,去什么地方都有車,我認為這個點最好,是個中轉站。
小提示:蘇州城治安很好,住宿都要登記,這一點,三亞比不上.不過,蘇州的三輪車車夫很煩人,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理他們,都是外地人來蘇打工人員,總之很煩.看到你是旅游的,就說,到什么地方,一元錢,還有什么美女街什么的,千萬不要理他們,也千萬不要問他們路,也不要讓他們?nèi)プ〉辏⌒谋辉祝√K州還有上些出租車的司機,有時他看你是外地人,問去什么地方,他會說這個地方不好,帶你到別的地方去?。驗檫@樣他們會有傭金,同樣你也會被宰了,總之,出門在外,不要太相信這些人,問路最好就是問地圖和普通市民,這樣最好.到嘉禾賓館的地址是:園林路獅子林停車場南對門.對面有家網(wǎng)吧.圍嗇的地方就是師子林.我個人認為獅子林標示的不是太好找,因為從公交站臺下車,無法看到明顯的指示,現(xiàn)在我教大家一個好辦法:下了車,可以看到有一家可的超市,還有就是可的對面的通天府大酒店,路名叫獅林寺巷,進來一直走,到十字路口就是獅子林了,我說的嘉禾也可以看到了,左轉向前直走就是拙政園,很近的,在十字口一直向前走左轉向前就會到平江歷史街道。千萬不要做三輪車,因為沒有必要花這錢,其實很近,只是標志不太清而已。蘇州城本來就不大。有人說過,蘇州古城(以平江區(qū)為主),舊時蘇州城又稱平江府。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打的不會超過20元。自助游的宗旨我認為要完全自助,把自已此行作為學習當?shù)刂R的一個機會。用點心,多點準備,就行了!
關于玩:蘇州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是建筑、山水、花木、雕刻、書畫的綜合藝術品,集自然美和藝術美于一體,構成了曲折迂回、步移景換的畫面。全市現(xiàn)有園林60多個,其中拙政園和留園列入中國四大名園,并同網(wǎng)師園、環(huán)秀山莊與滄浪亭、獅子林、藝圃、耦園、退思園等9個古典園林,分別于97年12月和2000年11月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古鎮(zhèn)同里、周莊、角直正在申報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
蘇州既有園林之美,又有山水之勝。寺觀名剎,遍布城鄉(xiāng);文物古跡,交相輝映。加以文人墨客題詠銘記,作畫書聯(lián),更使之名揚中外。靈巖、天平、洞庭東山西山、鄧尉、虞山、玉山等處,都是天然的風景勝地。古鎮(zhèn)周莊和蘇州樂園、太湖樂園等現(xiàn)代旅游設施業(yè)也吸引了眾多海內(nèi)外游客。�
蘇州現(xiàn)建有戲曲、民俗、碑刻、絲綢、蘇繡、錢幣、園林、佛教等10個博物館,已成為旅游新熱點。另有工藝美術博物館正在籌建之中。
我去了以下幾個地方,發(fā)表以下觀點:
拙政園:在獅子林的北面,從園林路直向北,姑蘇園林的精髓我認為在于此.門票70最值的一看的.記著獅子林去拙政園的路上有一個蘇州民俗博物館,免票的,可以順路看看。
獅子林:以假山王國為名,山中有太獅、少獅、吼獅、舞獅、醒獅、睡獅或蹲、或斗、或嬉不可勝數(shù)。而不可思議的整座群山,狀如昆侖山,山脈縱橫拔地而出,以隆起的獅子峰為主,山巒奔騰起伏朝四面八方蜿蜒伸展,值的一看!
虎丘:有“吳中第一名勝”之稱?!妒酚洝份d:“吳王
夫差葬其父闔閭于此,三日后有白虎距其上,故名虎丘。”晉代建有虎丘寺,唐改稱武丘
報恩寺,宋為云巖禪寺,清為虎阜禪寺。
晚上建議去觀前街,吃黃天源的面.到平江路歷史街區(qū)玩一玩.蘇州市區(qū)一天的時間確實是不夠的,干將路也很不錯的,一條河在路中央,可能是全國唯一。貫穿蘇州一行,對平江路還是頗多贊許的。這是經(jīng)過整修之后了,然而仍然可以尋到幾百年的老屋,有一些老伯則在河邊釣魚,老太們則在橋左亭邊納涼閑談。途中一路狂拍,還在河里看到一艘小船,載著游客;而船頭端坐的一秀麗的MM,那看人的眼神更令人怦怦然。常常地也終于被步伐甩在了后面。風景很好,但要因人而談了,我的LG她就不太喜歡,說我不像年輕人,哈哈,她反喜好觀前街,因為有購物呀。
時間來的及的話,去一下木瀆的靈巖山.天平山,這一玩可的要一天了。
小提示:蘇州交通很好,蘇州的地圖很清楚實用,只要你分的清南北方向,不要搞亂了就很了,公交線路很多,服務也很周到.
蘇州主要博物館一覽
名稱 地址 交通 門票
蘇州博物館 東北街204號 游1、2、5線、2、3 5元
民俗博物館 潘儒巷32號 游1、2、5線、2、3、4、701 免費
園林博物館 拙政園內(nèi) 游1、2、5線、2、3 免費
蘇繡博物館 景德路274號 游1線、3、46、701 1元
絲綢博物館 人民路661號 游1、2、4線、1、8、20、38、101、102、103 8元
戲曲博物館 中張家巷14號 游5線、9、46、47、48、51、68 免費
碑刻博物館 人民路45號 游2、4、5線、1、14、28、101、102、103 免費
錢幣博物館 蘇州博物館內(nèi) 游1、2、5線,2、3路 免費
蘇州樂園:313 木瀆:游4
可帶特產(chǎn)———松子糖、玫瑰瓜子、蝦子醬油、棗泥麻餅、豬油咸糕、太倉肉松、樂器、蘇繡、絲綢、碧螺春茶、蘇扇、桃花塢木刻年畫、湖筆、太湖銀魚。
中國有“蘇、魯、粵、川”四大菜系,口味各不相同,人稱“東酸、西辣、南甜、北咸”,蘇菜屬于“南甜”風味。
蘇菜的特點是選料嚴謹,做工精細,因材施藝,四季有別,在烹飪上擅長燉、燜、蒸、燒、炒,并重視調(diào)湯,保持原汁風味??谖肚宓吿穑渖椭C。
著名的蘇式招牌菜有:松鼠桂魚、清湯魚翅、響油鱔糊、西瓜雞、母油整雞、太湖莼菜湯、翡翠蝦斗、荷花集錦燉等。
蘇州小吃亦聞名天下,密汁豆腐干,松子糖,玫瑰瓜子,蝦子醬油,棗泥麻餅,豬油咸糕等,都是膾炙人口,不可不嘗。
蘇州著名的蘇式餐館首推“得月樓”和“松鶴樓”。
得月樓(太監(jiān)弄27號)的特色在于:因季節(jié)不同而適時變換菜譜。春天有櫻桃汁肉;夏季有清蒸鰣魚、楓蹄、荷汁粉蒸肉等;秋天有栗子黃燜雞、走油肉;冬季則有出骨八寶雞、煮糟青魚、什錦暖鍋等。 我們二人吃了一個得月童雞(50),一個百葉燒咸肉(15),一瓶百威(10),共花了75元。服務員結賬時笑了笑,可能是因為我們點的少吧,哈哈?。。?span style="display:none">OVf創(chuàng)意嶺 - 安心托付、值得信賴的品牌設計、營銷策劃公司
松鶴樓(觀前街141號)創(chuàng)始于清乾隆年間,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是傳統(tǒng)蘇菜的代表。松鼠桂魚、碧螺蝦仁、燜肉豆腐等都是這家菜館的招牌菜。 沒有吃的成,因為沒有定座,下次有機會一定品嘗。
時下蘇州最紅火的的餐館還有天竺、祥云、潤記、清華、南開等等,這些“時尚新寵”比起“得月樓”、“松鶴樓”等“老字號”,價格更合理,服務更一流,環(huán)境更優(yōu)雅。
蘇州的主要美食街有:太監(jiān)弄、十全街、學士街、鳳凰街、干將路和石路金門商市美食街。但太多了,選擇反而不太好選了。
蘇州住宿最好選在市區(qū),4星5星的住不起,但我個人認為沒有這個必要,現(xiàn)在的經(jīng)濟型賓館發(fā)展的不錯,房價一般在100—200元之間,少了餐館等設施,但給我們游客多了一份實實在在的實惠!但價格太便宜的賓館條件往往差強人意。我去蘇州,我選擇近園林景區(qū)的地方,一個是安全,還有就是周邊環(huán)境,感受一下老蘇州的氛圍,我住的園林路嘉禾商務賓館值的推薦一下,特別是清晨起來站在園林路有一種特別的感受.不過要起來早一點.最好是在6點前。哈哈,要是個懶漢就不要提了,哈哈! 選擇賓館住宿關鍵是看他有沒有大堂和房間衛(wèi)生間的設施。這是我多年出差的經(jīng)驗。大馬路,主要干線上的,價格高,房間還有噪聲。
交通:上海虹橋機場和浦東機場都有到蘇州的直達大巴,票價分別是50元和80元。從上海還可以坐火車和汽車,最好是坐火車,20分鐘就有一班,40分鐘就可以到達。 但晚上才到機場的話,會花好多銀子的。建義能在下午就可以到達蘇州。因為太晚,機場巴士就沒有了,打的到火車站的話最少也要300大洋吧。
游玩:蘇州開設了旅游專線公共汽車,分東西兩條線,東線經(jīng)火車站、北寺塔、東園、獅子林、拙政園、觀前街等,西線經(jīng)火車站、虎丘、西園、寒山寺、留園、山塘街、盤門等。票價普通車1元,空調(diào)車2元。除此以外,可以打的士,起步價10元(3公里),或租自行車游玩,不建議坐三輪車,價格奇貴。
門票:蘇州各景點門票在50元上下,分旺季和淡季浮動。
購物:市區(qū)里可以逛的地方有人民路和觀前街,那里能買到稻香村新鮮出爐的酒釀餅和松子糖,葉受和的棗泥餅和豆腐干、黃天源的年糕,采芝齋的棕子糖和一口酥等。
注意:1.火車站或者汽車站出站口有很多推薦什么一日游或者旅館的人,不要去搭理,只要你有一點猶豫的意思,他會纏上你半天!一旦成功,你就要貢獻回扣了!他們推薦的旅館多是臟亂差三個字。要不然,他會推薦你去,沒有回扣才怪。記住:他們說不好的地方反而是好,他們說好的地方肯定就是不好,這就要逆向思維了
2.蘇州的三輪車最好別坐,千萬不要去聽信那些外地車夫以極低的車資推薦你去什么地方玩。那些地方不好玩不說,車夫同樣還能得到你貢獻的回扣。記?。核麄冋f不好的地方反而是好,他們說好的地方肯定就是不好,這就要逆向思維了。有時真可笑,我聽到一個三輪車夫?qū)σ粋€小女孩說,蘇州最好玩的是水鄉(xiāng)民俗園,要看的特別是斗雞表演。暈?。。?span style="display:none">OVf創(chuàng)意嶺 - 安心托付、值得信賴的品牌設計、營銷策劃公司
3.蘇州所有公交車都能接受上海交通一卡通和無錫太湖明珠一卡通,而且票價有九折優(yōu)惠。
4.北寺塔和東西山一些寺廟內(nèi)有假和尚,以算命求簽之由敲詐外地游客
5.蘇州特產(chǎn)基本是一些絲綢和蘇式糖果糕點,觀前也有一些。糖果糕點以采芝齋,稻香村,葉受和為好,都在觀前街。絲綢建議到大的商店購買,黃牛和司機,三輪車夫推薦的不要去賣,你要是買的是200元的,可能性只能值20元就了不得了?。?!
6,出門在外,不要因為有些小事和同伴搞的不開心,多問路,多做準備,煩一點不要緊,開心就好,自游自在!一定要相信自已自助旅游的能力!這是因為我有過,我有點后悔了。畢竟出來玩是開心的,為了小事和朋友爭氣沒有必要。
最后祝天下自助游朋友們開心快樂??!
二、蘇州園林資料
蘇州古典園林
英文名稱:The Classical Gardens of Suzhou
編號:200-019
相關鏈接:http://www.unesco.org/whc/sites/880.htm
蘇州園林中的拙政園、留園、網(wǎng)師園和環(huán)秀山莊,于1997年根據(jù)文化遺產(chǎn)遴選標準C(Ⅰ)(Ⅱ)(Ⅲ)(Ⅳ)(Ⅴ)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2000年滄浪亭、獅子林、藝圃、耦園、退思園也擴展進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評價:
沒有哪些園林比歷史名城蘇州的園林更能體現(xiàn)出中國古典園林設計的理想品質(zhì),咫尺之內(nèi)再造乾坤。蘇州園林被公認是實現(xiàn)這一設計思想的典范。這些建造于11~19世紀的園林,以其精雕細琢的設計,折射出中國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
簡介:
蘇州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素來以山水秀麗,園林典雅而聞名天下,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稱。1985年,蘇州園林即被評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據(jù)記載,蘇州城內(nèi)有大小園林將近200處。其中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和留園分別代表著宋(公元960~1279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9~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個朝代的藝術風格,被稱為蘇州“四大名園”?!八拇竺麍@”與同列為《世界遺產(chǎn)名錄》的網(wǎng)師園、環(huán)秀山莊、藝圃、耦園、退思園一道,構成蘇州園林的杰出代表。
從宋代起經(jīng)元、明、清的千余年來,蘇州作為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至今仍保存著許多獨樹一幟的私家園林。所有這些古典園林,其建筑布局、結構、造型及風格,都巧妙地運用了對比、襯托、對景、借景遺跡尺度變換、層次配合和小中見大、以少勝多等種種造園藝術技巧和手法,將亭、臺、樓、閣、泉、石、花、木組合在一起,在城市中創(chuàng)造出人與自然和諧的居住環(huán)境。構成了蘇州古典園林的總體特色。
蘇州古典園林的歷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紀春秋時吳王的園囿,私家園林最早見于記載的是東晉(4世紀)的辟疆園,當時號稱“吳中第一”。以后歷代造園興盛,名園日多。據(jù)《蘇州府志》統(tǒng)計,蘇州在周代有園林6處,漢代4處,南北朝14處,唐代7處,宋代118處,元代48處,明代271處,清代130處?,F(xiàn)存的蘇州園林大部分是明清時期的建筑,包括大大小小幾百座古典園林。明清時期,蘇州成為中國最繁華的地區(qū)之一,私家園林遍布古城內(nèi)外。在16~18世紀的全盛時期,蘇州有園林200余處,現(xiàn)在保存尚好的有數(shù)十處,并因此使蘇州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作為蘇州古典園林典型例證的拙政園、留園、網(wǎng)師園和環(huán)秀山莊,產(chǎn)生于蘇州私家園林發(fā)展的鼎盛時期,它們以其意境深遠、構筑精致、藝術高雅、文化內(nèi)涵豐富而成為蘇州眾多古典園林的典范和代表。
蘇州古典園林宅園合一,可賞,可游,可居,這種建筑形態(tài)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風光的城市中,人類依戀自然,追求與自然和諧相處,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環(huán)境的一種創(chuàng)造。
蘇州是水鄉(xiāng),引水便利,附近盛產(chǎn)太湖石。適合堆砌玲瓏精巧的假山,加之舊時蘇州文人薈萃,一些官僚地主及文人學士又追求“雖居鬧市而有山林之趣”,這樣大大促進了蘇州園林的發(fā)展。據(jù)地方志記載,蘇州城內(nèi)大小園林,在布局,結構,風格上都有自己的藝術特色,產(chǎn)生于蘇州園林的鼎盛時期的拙政園、留園、網(wǎng)師園、環(huán)秀山莊這四座古典園林,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造園藝術的民族特色和水平。它們建筑類型齊全,保存完整。這四座園林占地面積不廣,但巧妙地運用了種種造園藝術技巧和手法,將亭臺樓閣、泉石花木組合在一起,模擬自然風光,創(chuàng)造了“城市山林”、“居鬧市而近自然”的理想空間。它們系統(tǒng)而全面地展示了蘇州古典園林建筑的布局、結構、造型、風格、色彩以及裝修、家具、陳設等各個方面內(nèi)容,是明清時期(14~20世紀初)江南民間建筑的代表作品,反映了這一時期中國江南地區(qū)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響到整個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調(diào),帶動民間建筑的設計、構思、布局、審美以及施工技術向其靠攏,體現(xiàn)了當時城市建設科學技術水平和藝術成就。在美化居住環(huán)境,融建筑美、自然美、人文美為一體等方面達到了歷史的高度,在中國乃至世界園林藝術發(fā)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蘇州古典園林的重要特色之一,在于它不僅為歷史文化的產(chǎn)物,同時也是中國傳統(tǒng)思想文化的載體。表現(xiàn)在園林廳堂的命名、匾額、楹聯(lián)、書條石、雕刻、裝飾,以及花木寓意、疊石寄情等,不僅是點綴園林的精美藝術品,同時儲存了大量的歷史、文化、思想和科學信息,其物質(zhì)內(nèi)容和精神內(nèi)容都極其深廣。其中有反映和傳播儒、釋、道等各家哲學觀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揚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還有借助古典詩詞文學,對園景進行點綴、生發(fā)、渲染,使人于棲息游賞中,化景物為情思,產(chǎn)生意境美,獲得精神滿足的。而園中匯集保存完好的中國歷代書法名家手跡,又是珍貴的藝術品,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另外,蘇州古典園林作為宅園合一的第宅園林,其建筑規(guī)制又反映了中國古代江南民間起居休親的生活方式和禮儀習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國江南民俗的實物資料。
下面著重介紹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的蘇州古典園林:
滄浪亭位于蘇州市城南三元坊內(nèi),是蘇州最古老的一所園林。占地面積10800平方米。園內(nèi)有一泓清水貫穿,波光倒影,景象萬千?!皽胬送ぁ笔紴槲宕鷧窃酵蹂X繆之子錢元亮的池館。宋代著名詩人蘇舜欽以四萬貫錢買下廢園,進行修筑,傍水造亭,因感于“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題名“滄浪亭”,自號滄浪翁,并作《滄浪亭記》。歐陽修應邀作《滄浪亭》長詩,詩中以“清風明月本無價,可惜只賣四萬錢”題詠此事。自此,“滄浪亭”名聲大振。蘇氏之后,滄浪亭幾度荒廢,南宋初年(12世紀初)一度為抗金名將韓世忠的宅第,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巡撫宋犖重建此園,把傍水亭子移建于山之巔,形成今天滄浪亭的布局基礎,并以文征明隸書“滄浪亭”為匾額。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再次重建,遂成今天之貌。滄浪亭雖因歷代更迭有興廢,已非宋時初貌,但其古木蒼老郁森,還一直保持舊時的風采,部分地反映出宋代園林的風格。
踱步滄浪亭,未進園門便見一池綠水繞于園外,臨水山石嶙峋,復廊蜿蜒如帶,廊中的漏窗把園林內(nèi)外山山水水融為一體。園內(nèi)以山石為主景,山上古木參天,山下鑿有水池,山水之間以一條曲折的復廊相連。滄浪亭外臨清池,曲欄回廊,古樹蒼蒼,壘疊湖石。人稱“千古滄浪水一涯,滄浪亭者,水之亭園也”。
滄浪亭主要景區(qū)以山林為核心,四周環(huán)列建筑,亭及依山起伏的長廊又利用園外的水畫,通過復廊上的漏窗滲透作用,溝通園內(nèi)、外的山、水,使水面、池岸、假山、亭榭融成一體。園中山上石徑盤旋,古樹蔥蘢,箬竹被覆,藤蘿蔓掛,野卉叢生,樸素自然,景色蒼潤如真山野林。
著名的滄浪亭即隱藏在山頂上,它高踞丘嶺,飛檐凌空。亭的結構古雅,與整個園林的氣氛相協(xié)調(diào)。亭四周環(huán)列有數(shù)百年樹齡的高大喬木五、六株。亭上石額“滄浪亭”為俞越所書。石柱上石刻對聯(lián):
清風明月本無價;
近水遠山皆有情。
上聯(lián)選自歐陽修的《滄浪亭》詩,下聯(lián)出于蘇舜欽《過蘇州》詩中“綠楊白鷺俱自得,近水遠山皆有情”句。全園漏窗共108式,圖案花紋變化式端,無一雷同,構作精巧,環(huán)山就有59個,在蘇州古典水宅園中獨樹一幟。
園中最大的主體建筑是假山東南部面闊三間的“明道堂”。明道堂取“觀聽無邪,則道以明”意為堂名。為明、清兩代文人講學之所。堂在假山、古木掩映下,屋宇宏敞,莊嚴肅穆。墻上懸有三塊宋碑石刻拓片,分別是天文圖,宋輿圖和宋平江圖(蘇州城市圖)。相傳乾隆帝南巡時,曾召譽滿江浙的蘇州評彈藝人王周士于此堂內(nèi)說書。堂南,“瑤華境界”、“印心石層”、“看山樓”等幾處軒亭都各擅其勝。折而向北,有館三間名“翠玲瓏”,四周遍植翠竹,取“日光穿竹翠玲瓏”意而為名。
竹是滄浪亭自蘇舜欽筑園以來的傳統(tǒng)植物,亦是滄浪亭的特色之一。現(xiàn)植各類竹20余種。“翠玲瓏” 館連貫幾間大小不一的旁室,使小館曲折,綠意四周,前后芭蕉掩映,竹柏交翠,風乍起,萬竿搖空,滴翠勻碧,沁人心脾。同“翠玲瓏”相鄰的是五百名賢祠,祠中三面粉壁上嵌594幅與蘇州歷史有關的人物平雕石像,為清代名家顧汀舟所刻。五百名賢只是取其整數(shù)而言。每五幅像合刻一石,上面刻傳贊四句,從中可知這些古賢的概況,他們是從春秋至清朝約2500年間與蘇州歷史有關的人物。名賢中的絕大部分是吳人,也有外地來蘇為官的名宦。名賢像多數(shù)臨自古冊,也有的來自名賢后裔,具有文獻價值。
園中西南有假山石洞,名“印心石屋”。山上有小樓名“看山樓”,登樓可覽遠近蘇州風光。此外還有仰止亭和御碑亭等建筑與之映襯。滄浪亭著名的建筑還有觀魚處等。另有石刻34處,計700多方。
獅子林位于蘇州城內(nèi)東北部婁門內(nèi)園林路,始建于元代,為元代園林的代表。園內(nèi)假山遍布,長廊環(huán)繞,樓臺隱現(xiàn),曲徑通幽,有迷陣一般的感覺。長廊的墻壁中嵌有宋代四大名家蘇軾、米芾、黃廷堅、蔡襄的書法碑及南宋文天祥《梅花詩》的碑刻作品。獅子林原為菩提正宗寺的后花園,公元1341年,高僧天如禪師來到蘇州講經(jīng),受到弟子們擁戴。翌年(元代最后一位皇帝順帝至正二年),弟子們買地置屋為天如禪師建禪林。天如禪師因師傅中峰和尚得道于浙江西天目山獅子巖,為紀念自已的師傅,取名“獅子林”。亦因佛書上有“獅子吼”一語,且眾多假山酷似獅形而命名。
園建成后,當時許多詩人畫家來此參禪,所作詩畫列入“獅子林紀勝集”。天如禪師謝世以后,弟子散去,寺園逐漸荒蕪。明萬歷十七年(公元1589年),明姓和尚托缽化緣于長安,重建獅子林圣恩寺、佛殿,再現(xiàn)興旺景象。至康熙年間,寺、園分開,后為黃熙之父、衡州知府黃興祖買下,取名“涉園”。公元1703年2月11日清康熙巡游至此,賜額“獅林寺”,后清乾隆皇帝六游獅子林,先后賜“鏡智圓照”、“畫禪寺”及現(xiàn)存“真趣”等額匾。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黃熙高中狀元,精修府第,重整庭院,取名“五松園”。至清光緒中葉黃氏家道衰敗,園已傾圯,唯假山依舊。
獅子林平面呈長方形,面積約10000平方米,是蘇州古典園林的代表之一,擁有國內(nèi)尚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有假山王國之美譽。假山內(nèi)外上下盤旋曲折,穿洞越谷宛入迷宮,咫尺之間可望而不可即,只有循山路而行才可出洞。仰觀滿目迭嶂,俯視四面坡壑,如入深山峻嶺,恍惚迷離。由于它原是寺之后花園,所以獅子林假山便是佛的象征,與一般的假山不能相提并論。山腹中空靈曲折,宛如迷宮的洞穴即象征佛的法力無邊。
獅子林內(nèi)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筑分布錯落有致,園中最高峰為“獅子峰”,另有“含暉”、“吐月”等名峰。園內(nèi)多竹,竹間結茅的方丈禪窩,建有“冰壺進”、“玉鑒池”、“小飛虹(橋)”。主要建筑有立雪堂、燕譽堂、臥云室、見山樓、指柏軒、飛瀑亭、真趣亭、問梅閣等。
獅子林主題明確,景深豐富,個性分明,假山洞壑奇巧、出神入化、匠心獨具,一草一木別有風韻,園內(nèi)長廊四面貫通,廊壁上嵌有書條石刻,皆為名家書法佳作。
公元1917年,上海顏料巨商貝潤生(世界著名建筑大師貝聿銘的叔祖父)從民政總長李鐘鈺手中購得獅子林,花80萬銀元,用了將近7年的時間整修,新增了部分景點,并冠以“獅子林”舊名,獅子林一時冠蓋蘇城。貝潤生原準備籌備開放,但因抗戰(zhàn)爆發(fā)而未能如愿。公元1945年貝潤生病故后,獅子林由其孫貝煥章管理。解放后,貝氏后人將園捐獻給國家,蘇州園林管理處接管整修后,于公元1954年對公眾開放。
拙政園位于蘇州市婁門內(nèi)東北街178號,是江南園林的代表,也是蘇州園林中面積最大的古典山水園林,現(xiàn)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地初為唐代詩人陸龜蒙的住宅,元朝時為大弘(宏)寺。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明代弘治進士、明嘉靖年間御史王獻臣仕途失意歸隱蘇州后將其買下,聘著名畫家、吳門畫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參與設計藍圖,歷時16年建成,借用西晉文人潘岳《閑居賦》中“筑室種樹,逍遙自得……灌園鬻(音:yù,<書>賣)蔬,以供朝夕之膳(饋)……此亦拙者之為政也,”之句取園名。暗喻自己把澆園種菜作為自己(拙者)的“政”事。園建成不久,王獻臣去世,其子在一夜毫賭中,把整個園子輸給徐氏。400多年來,拙政園屢換園主,曾一分為三,園名各異,或為私園,或為官府,或散為民居,直到上個世紀50年代,才完壁合一,恢復初名“拙政園”。拙政園全園占地62畝(另三資料分別為:51950平方米、約50000平方米、52000平方米),分為東、中、西和住宅四個部分。住宅是典型的蘇州民居,現(xiàn)布置為園林博物館展廳。
拙政園中現(xiàn)有的建筑,大多是清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拙政園成為太平天國忠王府花園時重建,至清末形成東、中、西三個相對獨立的小園。
中部是拙政園的主景區(qū),為精華所在。面積約18.5畝。其總體布局以水池為中心,亭臺樓榭皆臨水而建,有的亭榭則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鄉(xiāng)的特色。池水面積占全園面積的3/5(另一資料:1/3)。池廣樹茂,景色自然,臨水布置了形體不一、高低錯落的建筑,主次分明??偟母窬秩员3置鞔鷪@林渾厚、質(zhì)樸、疏朗的藝術風格。以荷香喻人品的“遠香堂”為中部拙政園主景區(qū)的主體建筑,位于水池南岸,隔池與東西兩山島相望,池水清澈廣闊,遍植荷花,山島上林蔭匝地,水岸藤蘿粉披,兩山溪谷間架有小橋,山島上各建一亭,西為“雪香云蔚亭”,東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時而異。遠香堂之西的“倚玉軒”與其西船舫形的“香洲” (“香洲”名取以香草喻性情高傲之意)遙遙相對,兩者與其北面的“荷風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勢,都可隨勢賞荷。倚玉軒之西有一曲水灣深入南部居宅,這里有三間水閣“小滄浪”,它以北面的廊橋“小飛虹”分隔空間,構成一個幽靜的水院。
從拙政園中園的建筑物名來看,大都與荷花有關。王獻臣之所以要如此大力宣揚荷花,主要是為了表達他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中部景區(qū)還有微觀樓、玉蘭堂、見山樓等建筑以及精巧的園中之園——枇杷園。
西部原為“補園”,面積約12.5畝,其水面迂回,布局緊湊,依山傍水建以亭閣。因被大加改建,所以乾隆后形成的工巧、造作的藝術的風格占了上風,但水石部分同中部景區(qū)仍較接近,而起伏、曲折、凌波而過的水廊、溪澗則是蘇州園林造園藝術的佳作。西部主要建筑為靠近住宅一側的三十六鴛鴦館,是當時園主人宴請賓客和聽曲的場所,廳內(nèi)陳設考究。晴天由室內(nèi)透過藍色玻璃窗觀看室外景色猶如一片雪景。三十六鴛鴦館的水池呈曲尺形,其特點為臺館分峙,裝飾華麗精美?;乩绕鸱ǖ褂?,別有情趣。西部另一主要建筑“與誰同坐軒”乃為扇亭,扇面兩側實墻上開著兩個扇形空窗,一個對著“倒影樓”,另一個對著“三十六鴛鴦館”,而后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頂蓋又恰好配成一個完整的扇子?!芭c誰同坐”取自蘇東坡的詞句“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故一見匾額,就會想起蘇東坡,并立時頓感到這里可欣賞水中之月,可受清風之爽。西部其它建筑還有留聽閣、宜兩亭、倒影樓、水廊等。
東部原稱“歸田園居”,是因為明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園東部歸侍郎王心一而得名。約31畝,因歸園早已荒蕪,全部為新建,布局以平岡遠山、松林草坪、竹塢曲水為主。配以山池亭榭,仍保持疏朗明快的風格,主要建筑有蘭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綴云峰等,均為移建。
拙政園的建筑還有澄觀樓、浮翠閣、玲瓏館和十八曼陀羅花館等。
拙政園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點是以水為主,水面廣闊,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它以池水為中心,樓閣軒榭建在池的周圍,其間有漏窗、回廊相連,園內(nèi)的山石、古木、綠竹、花卉,構成了一幅幽遠寧靜的畫面,代表了明代園林建筑風格。拙政園形成的湖、池、澗等不同的景區(qū),把風景詩、山水畫的意境和自然環(huán)境的實境再現(xiàn)于園中,富有詩情畫意。淼淼池水以閑適、曠遠、雅逸和平靜氛圍見長,曲岸灣頭,來去無盡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勝;通過平橋小徑為其脈絡,長廊逶迤填虛空,島嶼山石映其左右,使貌若松散的園林建筑各具神韻。整個園林建筑仿佛浮于水面,加上木映花承,在不同境界中產(chǎn)生不同的藝術情趣,如夏日蕉廊,冬日梅影雪月,春日繁花麗日,秋日紅蓼蘆塘,無不四時宜人,創(chuàng)造出處處有情,面面生詩,含蓄曲折,余味無盡,不愧為江南園林的典型代表。
拙政園,這一大觀園式的古典豪華園林,以其布局的山島、竹塢、松崗、曲水之趣,被勝譽為“天下園林之母”。
留園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拙政園齊名。坐落在蘇州市閶(音:chāng)門外,始建于明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6年),另一資料:留園修建于明天順四年(公元1460年)。原為明代徐時泰的東園,清代歸劉蓉峰所有,改稱寒碧山莊,俗稱“劉園”。清光緒二年又為盛旭人所據(jù),始稱留園。留園占地約30畝(另兩資料:2頃、約30000平方米),留園內(nèi)建筑的數(shù)量在蘇州諸園中居冠,廳堂、走廊、粉墻、洞門等建筑與假山、水池、花木等組合成數(shù)十個大小不等的庭園小品。其在空間上的突出處理,充分體現(xiàn)了古代造園家的高超技藝、卓越智慧和江南園林建筑的藝術風格和特色。
建筑物將園劃分為幾部分,各建筑物設有多種門窗,可溝通各部景色,使人在室內(nèi)觀看室外景物時,能將以山水花木構成的各種畫面一覽無余,視野空間大為拓寬。
留園全園分為四個部分,在一個園林中能領略到山水、田園、山林、庭園四種不同景色:中部以水景見長,是全園的精華所在;東部以曲院回廊的建筑取勝,園的東部有著名的佳晴雨快魚之廳、林泉耆砍之館、還我讀書處、冠云臺、冠云樓等十數(shù)處齋、軒,院內(nèi)池后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為名石冠云峰,兩旁為瑞云,岫云兩峰;北部具農(nóng)村風光,并有新辟盆景園;西區(qū)則是全園最高處,有野趣,以假山為奇,土石相間,堆砌自然。池南涵碧山房與明瑟樓為留園的主要觀景建筑。
留園以水池為中心,池北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池西假山上的聞木樨香軒,則為俯視全園景色最佳處,并有長廊與各處相通。
留園內(nèi)的建筑景觀還有表現(xiàn)淡泊處世之坦然的“小桃源(小蓬萊)”以及遠翠閣、曲溪樓、清風池館等。
網(wǎng)師園是蘇州中型古典山水宅園的代表作品。它位于蘇州藥門附近的帶城橋南闊家頭巷(另一資料:位于蘇州城東南十全街,與蘇州、南州等飯店相距僅幾十米),園址原為南宋吏部侍郎史正志于淳熙年間(公元1174~1189年)所建之“萬卷堂”舊址,亦稱“漁隱”。清時由光祿寺少卿宋宗元于乾隆中葉(約公元1770年)購其地筑園。因園毗鄰王思巷,諧其間喻漁隱之義,稱為“網(wǎng)師園”。乾隆末年園歸瞿遠村,按原規(guī)模修復并增建亭宇,俗稱“瞿園”。今“網(wǎng)師園”規(guī)模、景物建筑是瞿園遺物,保持著舊時世家一組完整的住宅群及中型古典山水園。網(wǎng)師園全園占地約8畝余(另兩資料:約5333平方米、約5400平方米),是我國江南中小型古典園林的代表作。網(wǎng)師園布局精巧,結構緊湊,以建筑精巧和空間尺度比例協(xié)調(diào)而著稱。園分三部分,境界各異。東部為住宅,中部為主園。網(wǎng)師園按石質(zhì)分區(qū)使用,主園池區(qū)用黃石,其他庭用湖石,不相混雜。突出以水為中心,環(huán)池亭閣也山水錯落映襯,疏朗雅適,廊廡回環(huán),移步換景,詩意天成。古樹花卉也以古、奇、雅、色、香、姿見著,并與建筑、山池相映成趣,構成主園的閉合式水院。池水清澈,東、南、北方向的射鴨廊、濯纓水閣、月到風來亭及看松讀畫軒、竹外一枝軒。集中了春、夏、秋、冬四季景物及朝、午、夕、晚一日中的景色變化。所以游園時,宜坐、宜留、以靜觀為主。繞池一周,可前細數(shù)游魚,可亭中待月迎風?;ㄓ耙茐Γ鍘n當窗,宛如天然圖畫,所以并不覺其園小。夜游網(wǎng)師園除了能品味園林夜景,還能欣賞到評彈、昆曲等節(jié)目。
西部為內(nèi)園(風園),占地約1畝。北側小軒三間,名“殿春簃(音:yí,樓閣旁邊的小屋,多用做書齋的名稱)”。舊時以盛植芍藥聞名。“殿春簃”舊為書齋,為明代古樸爽潔之建筑。軒北略置湖石,配以梅、竹、芭蕉成竹石小景。由紅林鑲邊的長方形窗枉框松成的框景,滿目青竹,蒼翠挺拔,翠周圍的傲 臘梅、紅色天竹子和奇峰迭起的假山石,仿佛是雅致的國畫小品,人在到內(nèi),似在室外,富有詩情畫意。軒西側套室原為著名畫家張大千及其兄弟張善子的畫室“大風堂”。張氏兄弟曾在園中飼養(yǎng)一虎,今堂南天井西墻嵌碎石一方,鐫刻“先仲兄善子所豢虎兒之墓”,為著名畫家張大千先生書于臺北,寄來立碑。庭院假山,采用周邊假山布局,東墻峰洞假山圍成弧形花臺,松楓參差。南面曲折蜿蜒的花臺,穿插峰石,借白粉墻的襯托而富情趣,與“殿春簃”互成對景?;ㄅ_西南為天然泉水“涵碧泉”。洞容幽深,寒氣逼人,與主園大池水脈貫通,此一眼泉水如蛟龍吐,使無水的“殿春簃”不偏離網(wǎng)師園以水為中心的主題,北半亭“冷泉亭”因“涵碧泉”而得名。亭中置巨大的靈壁石,形似展翅欲飛的蒼鷹,黝黑光潤,叩之錚琮如金玉,是靈壁石中的珍品。在亭中“坐石可品茗,憑欄可觀花”,令人賞心悅目。
1980年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因仿殿春簃建了一座古典庭院“明軒”而名播海外。
環(huán)秀山莊位于蘇州景德路,全園占地2000平方米左右。始建于唐代末年,原為唐代金谷園故址,宋代為景德寺,明時是宰相申時行的住宅。清代蔣輯住此,建“求自樓”,以藏經(jīng)集。又在樓后疊假山,取名為“環(huán)秀山莊”。在地下掘一井,井有清泉噴涌匯成一池,取名“飛雪泉”。以上構成了環(huán)秀山莊山、池、泉、石的雛形。其園林風格“有真有假,做假成真”,接近自然,富于變化。整體布局以假山為主,水池為輔,山水相依。前為廳堂、庭院,后為池水、假山。環(huán)秀山莊以假山堆疊奇巧著稱,被譽稱“蘇州三絕”之一,又被譽為“獨步征軻”。
藝圃位于蘇州閶門內(nèi),建于明代。原為藥圃,清初改現(xiàn)名,又稱敬亭山房。藥圃為住宅花園,面積為3330多平方米(另一資料:約3000平方米),在蘇州諸園中,以園景開闊、自然質(zhì)樸稱勝。有山林野趣,較多保持了明末清初的舊貌。
耦園位于蘇州城東,東臨護城河。全園正宅居中,有東西兩個花園,故稱耦園(“耦”與“偶”音同)。兩人耕種亦稱為耦,意指夫妻隱居歸田。耦園面積較小,居城灣一隅,三面縈河,一面臨街,具有濃郁的水鄉(xiāng)特色。在建筑藝術構思上,也別出心裁地反映出園主人雙隱歸田的思想,堪稱佳構。
退思園位于吳江同里鎮(zhèn),建造于清光緒年間,是諸園中年代最近的一座宅第園林。園主因遭貶職歸鄉(xiāng),將園取名“退思”,是退而思過之意。全園占地6600平方米,西部為住宅,東部為園林。東部園林面積約2500平方米,分為庭院和內(nèi)園兩部分。園內(nèi)建筑簡樸無華、清新淡雅,其所有山、亭、館、廓均緊貼水面,為獨辟蹊徑的貼水園。
三、蘇州地名的由來
蘇州重要地名來歷及含義
人民路:宋代稱大街。后因形如臥龍,遂名臥龍街。后改護龍街??箲?zhàn)勝利后,一度改為中正路,解放后更名為人民路。
十全街:原名十泉街,因舊有十口古井得名。后改為十全街。文化大革命期間改為友誼路,1980年恢復稱十全街。
十梓街:由原十梓街、嚴衙前、天賜莊合并而成,文化大革命期間改為紅旗東路。嚴衙前為明代學士嚴吶故里。1980年統(tǒng)一稱為十梓街。
道前街:由原道前街、府前街、衛(wèi)前街合并而成,明清兩朝為衙署集中地,衛(wèi)前即蘇州衛(wèi)治前,府前即蘇州府署前。文化大革命期間改為紅旗西路,1980年統(tǒng)一稱為道前街。
干將路:由原干將坊向東延伸,合原松鶴板場、濂溪坊、新學前、獅子口統(tǒng)稱為干將路。干將坊為宋前古坊,因其正東有干將門及干將墓而得名。
白塔東路:由原東白塔子巷、中由吉巷、二門口合并而成。原東白塔子巷有白塔,由塔得名。文化大革命期間改為井崗山東路,1980年稱為白塔東路。
白塔西路:由原西白塔子巷和古市巷合并而成。文化大革命期間改為井崗山東路,1980年稱為白塔西路。
觀前街:玄妙觀在宋代名天慶觀,故街名天慶觀前。因觀內(nèi)遍栽桃樹,花時燦若云錦,所以又名碎錦街。到元代天慶觀改名玄妙觀,街名隨即改為玄妙觀前,后又演化為觀前街。
臨頓路:據(jù)<<吳地記>>載,吳王親征東夷時,曾在此臨時停頓休息,宴賞軍士。后在此置館建橋均以臨頓命名。路亦以此得名。
桃花塢大街:唐、宋時期,蘇州城西北隅閶、齊門之間遍栽桃樹,稱為桃花塢,旁有桃花河,是當時春游賞花的勝地。宋朝太師章粢父子在此筑別業(yè),亦稱桃花塢。后人就以此作為街名。
山塘街:唐代白居易任蘇州刺史時發(fā)起開鑿山塘,此街瀕于山塘水,故名為山塘街。
平江路:平江取自蘇州地名。宋代稱蘇州為平江府,元代改為平江路。
石路:為清末洋務派盛宣懷所辟,以石子鋪路而名。
景德路:近代由原郡廟前、朱明寺前、景德寺前、申衙前、黃鸝坊合并拓建,改名景德路。因古景德寺而得名。
五卅路:1925年上海爆發(fā)五卅運動,蘇州各界發(fā)起募捐聲援。后用上海退回的捐款修筑了此路,取名五卅,以作紀念。
宮巷:玄妙觀在唐代曾名紫極宮、開元宮,巷正對宮門口,故名。
太監(jiān)弄:明代有金玉、如意兩太監(jiān)在此居住,遂名太監(jiān)弄。西段曾名青年路,因基督教青年會的名。
倉街:清代為長洲、元和兩縣官倉所在地,有豫順,青邱等倉,故名。
司前街:古名織里橋南街。后在此設司獄司署,遂改名司前街。
皮市街:因古代皮市所在得名。
書院巷:以宋代鶴山書院的名。
長洲路:以舊長洲縣署所在地而得名。
元和路:以舊元和縣署所在地而得名。
學士街:古名藥士街,因藥士得名?;蛞蛎鞔髮W士王鏊住宅在此而該稱學士街。
棗市街:約在宋朝,這里以棗子市場為主,故名。
留園馬路:清末盛宣懷所筑。原稱五福路,俗名留園馬路,是蘇州最早的一條馬路。
南浩街:因閶門以南護城河稱為南濠而得名南濠街,后稱南浩街。
百家巷:據(jù)《平江城防考》載:東漢顧訓五世同堂,家有百口,衣食均等,長幼有序,因以所居名百口橋,巷亦因此得名。
舊學前:長洲縣學原設于此,明嘉慶二十年縣學東遷,此處即稱為舊學前。
吳趨坊:吳趨是宋以前的得古坊。吳趨即吳地歌曲。
古吳路:以舊吳縣縣衙所在而得名。
北局:明代在此設立專門供奉皇室絲織品的織造局,清初又在城南另建織造府,遂稱此處為北局。
察院場:明代曾設都察院與此,故名。
范莊前:宋代范仲淹所創(chuàng)義莊所在地,故名。
憩橋巷:相傳吳王率軍出征時曾在此憩息,舊有憩橋,巷因橋得名。
羊王廟:因古有羊王廟而得名。南朝劉宋時,羊玄保任吳郡太守,為官清廉寡欲,離任后百姓思之,故為其立祠廟,原稱羊太廟,演變?yōu)檠蛲鯊R。
皇廢基:元末張士誠占領蘇州稱吳王,將春秋時的子城作為王府。1367年,張士誠兵敗縱火將王府燒成一片廢墟,故有皇廢基質(zhì)稱。
錦帆路:原為河,即子城城濠,相傳吳王與宮女乘錦帆之舟游樂于此,故名錦帆涇,又名錦泛涇,以兩岸桃李春日花開倒影水中如泛錦而得名。近代填河筑路,仍名錦帆。
專諸巷:專諸為春秋時勇士,為闔閭刺死吳王僚,被殺后,相傳葬于此地,故名專諸巷。
朱家園:北宋末,朱勔為徽宗經(jīng)辦“花石綱”致富,自營園林于此,名“同樂圃”。朱家園即其遺址。
宜多賓巷:原名糜都兵巷。糜都兵系宋代武將糜登,都兵為其職銜。糜凳曾練兵以抵御北兵入侵。里人追念,將其故里名為糜都兵巷,后訛為宜多賓巷。
富郎中巷:宋代刑部郎中、秘書監(jiān)富嚴所居,故名。
侍其巷:宋代“善士”侍其沔所居,故名。
鐵瓶巷:相傳有仙人枕鐵瓶臥此,故名。
尚書里:古名修竹巷。明代尚書吳寬居此,遂于宏治17年改名為尚書巷,后改巷為里。
閭邱坊巷:北宋時為朝議大夫閭邱壽終宅第立坊,因名得坊。
孔付司巷:原名孔夫子巷,因古有孔夫子廟。明代付司孔鏞居此,遂更名為孔付司巷。
胡廂使巷:原名胡廂使橋巷,俗名胡廂使巷。廂使為古代官名。
大儒巷:古為大木巷,轉為大樹巷。后因明代大儒王敬臣居此而轉為大儒巷。
燕家巷:因原有燕國夫人廟,故名。
船坊巷:據(jù)《平江城防考》,舫是“坊”之訛稱,船舫巷原為船坊巷。此處是古代船坊所在地,故名。
石匠弄:古有石作居此,故名。
唐家巷:古名官太尉橋巷。明代有千戶唐岳住此,因改唐家巷。
醋庫坊:為官立儲醋場所,即醋庫所在地,故名。
慶元坊:南宋時武狀元周虎將軍居此,慶元2年立坊名慶元坊。
神道街:宋名雍熙寺巷,因直對雍熙寺的名。明初,在雍熙寺故址改建府城隍廟,遂改巷名神道街。
三茅觀巷:有一道觀曰三茅觀而得名。
吳殿直巷:宋代天圣年間殿中丞吳感所居,故名。
慕家花園:清康熙年間,由慕氏所建遂園,俗稱慕家花園,因以命巷。
顏家巷:以宋代工部侍郎顏度居此而得名。
社壇巷:舊長洲縣社稷壇所在,故名。
東麒麟巷:古名騎龍巷。相傳附近河中有龍?zhí)叮腥f鯉來潮之異,故名騎龍巷,今訛作東麒麟巷。
邾長巷:本作朱張巷,元代時有逸民朱清、張瑄居此,故名。今訛為邾長巷。
丁家巷:宋代淳化年間丞相丁謂故里,故名。
潘儒巷:宋代章倞居此,名章橋巷。明代潘時用居此,改稱為潘時用巷,今轉作潘儒巷。
桐芳巷:元末張士誠曾作桐芳閣于此,故名。
窯基弄:相傳古窯所在,曾于蔡匯河頭東掘得古陶器如韓瓶狀者無數(shù)。
接官廳:此乃是清代迎接官吏的埠頭,原有屋三間。
皇亭街:原有康熙御碑亭一座名萬壽亭,俗名皇亭,街因此得名。
朱進士巷:明代進士朱紈所居,故名。
彭義里:清代彭氏義莊所在,故名。
五龍?zhí)茫何妪執(zhí)媒ㄓ谔曝懺?,宋淳熙年間香火大盛,又名靈濟廟,舊有龍?zhí)?。弄名以此命名?span style="display:none">OVf創(chuàng)意嶺 - 安心托付、值得信賴的品牌設計、營銷策劃公司
鎮(zhèn)扶司前:明代鎮(zhèn)扶司衙門設此,故名。
文丞相弄:紀念民族英雄文天祥而名。文天祥號文山,南宋末年任右丞相。
小倉口:清吳縣和豐倉所在,故名。
皇宮后:因在萬壽宮后而得名,萬壽宮俗稱舊皇宮。
百獅子橋:以橋命巷。百獅子橋為一宋橋,以橋欄雕百獅聞名,現(xiàn)已拆除,僅留弄名。
草鞋灣:以三多橋得名。三多為舊時祝詞,即多福多壽多子。
梅家橋弄:宋代詩人梅曉臣(圣俞)居此,故名。
鐵局弄:元至正年有鐵匠局在內(nèi),故名。
書院弄:再舊學前原平江書院旁而名。
蔣廟前:因蔣侯廟得名。
承天寺前:因承天寺得名。承天寺為一古佛寺,宋代名能仁寺。
雍熙寺弄:因雍熙寺弄得名?!坝何酢比∽运未晏枴?span style="display:none">OVf創(chuàng)意嶺 - 安心托付、值得信賴的品牌設計、營銷策劃公司
祥符寺巷:因祥符寺得名,北宋有“大中祥符”年號。
獅林寺:因獅林寺得名。獅林寺建于元代,寺后之花園即獅子林。
天官坊:此乃明代為大學士王鏊宅第所立得坊。
文衙弄:因明代大學士文震孟居此,故名。
恤孤局:亦稱恤孤局前。恤古局是過去撫育孤兒得機構。
占魚墩:本作鲇魚墩,以形名。
佑圣觀弄:因佑圣觀得名。佑圣觀為一道觀。
寶蓮寺前:因?qū)毶徦碌妹?,寶蓮寺為一古佛寺?span style="display:none">OVf創(chuàng)意嶺 - 安心托付、值得信賴的品牌設計、營銷策劃公司
北浩弄:因閶門以北一段護城河稱北濠而得名。今訛為北浩弄。
席場弄:舊時居名多在此織席,故名。
四、真禪的人物生平
真禪法師,別號昌悟。1916年6月28日出生于江蘇省東臺縣安豐鎮(zhèn)的一個極為貧困的佃戶家庭。因父母篤信佛教且家庭貧困,真禪法師于1921年在東臺鎮(zhèn)凈土庵依凈修法師出家。
1931年,在南京寶華山隆昌律寺依德浩和尚受具足戒。先后入東臺三昧寺啟慧佛學院、鎮(zhèn)江焦山定慧寺佛學院、鎮(zhèn)江夾山竹林寺佛學院、泰州光孝寺佛學院、上海佛學院、上海圓明講堂楞廠專宗學院、南京中國華嚴速成師范學院等佛學院校學習。
抗日戰(zhàn)爭期間,在蘇北參加抗日僧侶救護隊。
1945年,至鎮(zhèn)江竹林寺記別,師法守之、震華、窺諦。先后親近應慈、圓瑛等,聽經(jīng)受教。常隨應慈法師左右,得其心印,成為入室弟子。為富安大圣律寺首領執(zhí)事、蘇州獅林寺住持、鎮(zhèn)江竹林寺住持兼竹林佛學院院長。
1949年春,與應慈等相約,堅留大陸。1951年秋,進玉佛寺,任信息部副主任,寺務處副主任、主任等。
1963年1月,接待由周恩來陪同的錫蘭總理班達拉奈克夫人對玉佛寺的訪問。
“文化大革命”中,和其他4名僧侶堅留寺內(nèi)10年,保護寺廟建筑和佛像、法器、法物等,玉佛寺免遭破壞。
“文化大革命”后,1979年6月4日,上海市佛教協(xié)會舉行第三屆第三次理事(擴大)會議,推選真禪為上海市佛教協(xié)會會長,任上海玉佛禪寺住持。
1980年起,整修玉佛寺殿宇、佛像。
1981年12月,上海市佛教協(xié)會舉行第四屆代表會議,選舉真禪為會長。
1982年春,主持玉佛寺建寺一百周年紀念法會。
1983年秋,任上海佛學院院長。
1985年1月,上海市佛教協(xié)會舉行第五屆代表會議,選舉真禪為會長。 1988年10月,被推舉為上海靜安古寺住持。 1989年7月,上海市佛教協(xié)會舉行第六屆代表會議,選舉真禪為會長。
1992年11月,被推舉為河南開封大相國寺住持。
1993年10月,當選為中國佛教協(xié)會副會長。
1994年10月,上海市佛教協(xié)會舉行第七屆代表會議,選舉真禪為會長。
真禪法師是第七、八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第六、七、八屆上海市政協(xié)常委。 1995年12月1日在上海玉佛寺圓寂,世壽八十歲,僧臘七十四夏,戒臘六十四夏。
以上就是關于上海獅林相關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問題,您也可以聯(lián)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nèi)容。
推薦閱讀:
農(nóng)產(chǎn)品批發(fā)app排行榜(農(nóng)產(chǎn)品批發(fā)app排行榜前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