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頁
SERVICE 服務產品
XINMEITI 新媒體代運營
CASE 服務案例
NEWS 熱點資訊
ABOUT 關于我們
CONTACT 聯系我們
創(chuàng)意嶺
讓品牌有溫度、有情感
專注品牌策劃15年

    小區(qū)景觀設計的材料論文

    發(fā)布時間:2023-03-07 21:58:25     稿源: 創(chuàng)意嶺    閱讀: 90        問大家

    大家好!今天讓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小區(qū)景觀設計的材料論文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優(yōu)秀的企業(yè),服務客戶遍布全球各地,相關業(yè)務請撥打電話: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文章目錄列表:

    小區(qū)景觀設計的材料論文

    一、園林植物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的論文或者相關論文

    園林植物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李 文

    (東北林業(yè)大學, 哈爾濱 150040)

    摘要: 園林植物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已經不是簡單的栽樹、種花, 而應該走向美學, 走向生態(tài)。這種植物景觀

    設計才能與城市整體景觀相結合, 才能代表城市綠化、美化的整體水平。

    關鍵詞: 園林植物; 景觀設計; 美學; 生態(tài)學

    觀賞植物是城市景觀創(chuàng)作的重要題材之一。

    由于園林植物材料本身是一個有生命的個體, 需

    要特定的生境條件。因此, 用園林植物創(chuàng)造景觀,

    既要考慮美觀, 又要考慮植物成活, 涉及到美學

    原理和生態(tài)原理。

    1  走向美學的設計

    植物景觀設計是一個藝術門類, 它要遵循形

    式美原則, 并可通過以下形式體現設計者的構思。

    111  對比與協調

    對比是借兩種或多種性狀有差異的景物之間

    的對照, 使彼此不同的特色更加明顯, 提供給觀

    賞者一種新鮮興奮的景象。協調是通過布局形式、

    造園材料等方面的統一、協調, 使整個景觀效果

    和諧。其中對比可有以下幾種:

    空間對比 開敞空間與閉合空間的對比。如

    果人從開敞空間驟然進入到閉合空間, 視線突然

    受阻, 會產生壓抑感; 相反, 從封閉空間轉到開

    敞空間, 則會豁然開朗。如東北林業(yè)大學校園主

    樓后, 通過高大植株組成的夾道很封閉, 當進入

    到噴泉區(qū)時, 空間對比強烈, 小空間也顯得很開

    闊, 使人心情舒暢。

    方向對比 園林中由植株構成的具有線的方

    向性時, 會產生方向對比, 它強調變化, 增加景

    深與層次。如空曠的草坪和豎向高聳的密林相比,

    草坪顯得更加開闊。又如水平方向開敞的大草坪

    與垂直方向的孤植樹之間的對比, 使孤植樹更加

    突出。

    體量對比 體量指景物的實體大小而言, 還有粗細與高低的對比關系, 目的是相互襯托。如

    哈市開發(fā)區(qū)綠地大小高低錯落的球形剪型樹與細

    長的檜柏對比, 令人耳目一新。

    色彩對比 色彩是造型藝術(視覺藝術) 的

    主要因素?!斑h觀其色, 近觀其形”, 色彩給人第

    一印象。三原色中, 每兩種原色混合成的間色與

    第三種原色之間構成補色, 也稱對比色。如橙與

    藍、紅與綠、黃與紫, 這種色彩對比能使人產生

    興奮、刺激的感覺。如在花壇設計中, 黃色的金

    盞可以用紫色的矮牽牛鑲邊, 絢爛奪目。

    二、景觀設計專業(yè)論文答辯

    景觀設計專業(yè)論文答辯范文

    論文答辯時陳述的內容是設計這篇論文的目的和在這篇論文中得到的收獲包括還有哪些不足。以下是我分享的景觀設計專業(yè)論文答辯范文,歡迎閱讀借鑒。

    小區(qū)景觀設計的材料論文

    尊敬的各位老師您們好!

    我叫xxx,來自xx班,我論文的題目是《紀念空間植物景觀的設計研究》。

    本篇論文是在xxx老師的指導下完成的。在這期間,歐陽老師對我的論文進行了詳細的修改和指正,并給予我許多寶貴的建議。在此,我非常感謝她一直以來的精心指導,同時也對各位評審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寶貴的時間,參與論文的審閱和答辯表示不勝感激。下面我就把論文的基本思路向各位答辯老師作如下簡要陳述:

    一、研究背景。

    紀念空間是傳承社會歷史文化的物質載體,也是集體記憶的空間體現。它具有引導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和傳承歷史文明的重要作用。隨意翻開一部城市的建設史,紀念空間都占據著非常大的篇幅。從當代紀念空間的.建設情況來看,世界各地對于紀念空間的營造都投入了極大的精力和資金,創(chuàng)造出了許多代表民族精神的優(yōu)秀紀念性場所。

    一方面,一些具有重大影響的歷史事件深刻地影響和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命運,人們出于緬懷或者慶祝而建造紀念性構筑物以示紀念。如在二戰(zhàn)時期的南京大屠殺、猶太人大屠殺等事件,涉及世界的和平問題,具有世界性的影響和較高的關注度;三峽大壩的順利截流,不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便利,同時也對國民經濟的發(fā)展起到了巨大的推進作用。而近年來自然災害頻發(fā),也掀起了紀念空間的建設熱潮,如云南寧洱縣 6.4 級地震抗震救災紀念園、甘肅舟曲泥石流紀念園、汶川地震紀念園、北川縣城地震紀念旅游區(qū)、北川抗震紀念園。2013 年的雅安蘆山地震后不久,便興建了雅安 420 大地震紀念館,由此可見人們對紀念空間建設的重視,并期望這些紀念空間能對后人起到啟迪和教育的作用。另一方面,國家對精神文明建設日益重視,因而出臺了許多推動紀念空間建設和發(fā)展的措施,比如 2009 年,在南京中山陵舉行的“中國近現代建筑文化遺產保護”論壇上出臺的《南京宣言》中,就提出將各地與孫中山先生相關的紀念建筑統一打包,向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申遺。

    當今社會,我們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集體記憶也隨之喪失和消逝。導演以拍攝紀錄片的方式來感動觀眾;歷史學家根據對歷史資料的研究來陳述史實。作為設計師,我們同樣需要以自己的方式來紀念歷史事件和人物。通過紀念空間的建設,再現歷史片段和記憶影像,為人們創(chuàng)造感受城市文化和歷史記憶的場地。早期的紀念形式較少,主要是陵墓、紀念碑和記功柱等,其中植物的應用也一般以點綴為主,作用有限。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紀念空間的形式逐步增多,植物的作用也日益重要。在當代的許多紀念空間中,如紀念公園、烈士陵園等,植物都占據了主導地位,成為紀念環(huán)境的重要構景元素。因為植物本身線條柔和,且與環(huán)境的協調性好,應用靈活性強,其自身不但可以形成空間,也可以結合其他景觀元素共筑空間,在對空間進行豐富、限定以及點綴上有巨大作用。紀念空間環(huán)境的主要構成要素有紀念性構筑物、地形、植物、水體以及環(huán)境小品等,由于植物具有最多樣的形態(tài)和顏色,使其成為紀念空間設計中應用最廣泛的元素。

    在紀念空間中,適宜的植物類型和植物配置方式,能充分地襯托出紀念主旨和場地精神。如位于美國華盛頓的越戰(zhàn)紀念碑,整個碑墻被置于開闊的草坪中,紀念墻前為一片槭樹林,中間夾雜著紅楓、白樺和其他低矮小喬木,豐富的植物層次和色彩的和諧搭配充分襯托出了紀念墻的主體性。植物景觀因其自身屬性及蘊含的象征性,在營造紀念氛圍上,發(fā)揮著非常重要且獨特的作用,紀念空間植物景觀配置的效果對紀念性情感的傳達也有很大的影響?,F今紀念空間的作用已經發(fā)生了變化,具有更強的開放性,植物景觀在紀念空間中的作用也更加重要,在供人們緬懷紀念的同時,也越來越多地承擔起為人們提供休閑和旅游活動場所的職責。

    二、資料收集準備工作。

    選定題目后,為了完成論文,我進行了資料收集,擬定提綱,論文初稿、修改、定稿等一系列程序。在畢業(yè)論文的準備和寫作過程中,我閱讀了大量的景觀設計方面的相關書籍和學術期刊論文,這得益于我們學校圖書館豐富的參考書籍和中國學術期刊網中的專業(yè)論文。

    三、論文的結構和內容。

    第一章,緒論,分析與回顧研究背景、國內外研究現狀,并指出論文研究目的和意義。

    第二章,概述,對紀念空間植物景觀設計的概念進行界定,然后闡述了植物在紀念空間中的主要作用,以此對研究對象進行認知分析。

    第三章,分析,在對相關概念進行界定和功能屬性進行研究的基礎上,總結出了紀念空間植物景觀設計的四個主要影響因素:植物的文化內涵因素、植物的觀賞特性因素、植物景觀的空間營造因素和植物與其他景觀要素的融合因素,并對這些影響因素進行了詳細分析。

    第四章,以重慶為例,選取不同類型的紀念空間進行調研,將上一章總結歸納出的紀念空間植物景觀設計要素應用于具體案例中進行分析。

    第五章,基于案例分析,提出紀念空間植物景觀設計的原則及策略,完成從理論到實踐再到理論的設計過程。

    第六章,對全文進行總結與思考。

    本篇論文已經完成,還有許多的地方需要更全面的改進,但總的來說,在撰寫的過程中,我真實地學到了許多東西,也積累了不少經驗,更進一步豐富了自己的知識。但由于個人能力不足,加之時間和精力有限,在許多內容表述、論證上存在著不當之處,與老師的期望還有差距,許多問題還有待進行一步思考和探究,借此答辯機會,希望各位老師能夠提出寶貴的意見,指出我的錯誤和不足之處,我將虛心接受,從而進一步深入學習,使該論文得到完善和提高。

    我的答辯自述完畢,謝謝各位老師!

    ;

    三、求 植物景觀設計方向 的論文選題

    城市濕地植物群落構建與景觀設計研究

    ~~~~各種語言論文代寫、發(fā)表、翻譯、現存論文提供~~~~

    http://www.baidu.com/s?wd=www.dxf1.cn

    一、立項的背景和意義

    濕地(Wetland),是地球上獨特的生態(tài)系統,是陸地生態(tài)系統與水生生態(tài)系統之間的過渡性生態(tài)系統,是一種特有的土地資源和生境,是重要的物種基因寶庫。國際《拉姆薩爾濕地公約》(Ramsar Converntion,伊朗1971)給地球表層濕地下的定義是:濕地(Wetland)系指不論其為天然或人工、長久或暫時之沼澤地、濕原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帶有或靜止、或流動、或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體者,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m的水域,并以水成土和土壤水分飽和為其主要特征。1992年1月,中國加入聯合國《拉姆薩爾濕地保護公約》(LWWPC)。同時在同年6月制訂的《中國21世紀議程》中,將濕地保護和合理利用列入議程并為優(yōu)先項目。2000年3月,國家林業(yè)局編制并公布了《中國濕地保護行動計劃》。濕地保護與利用的概念,已經從“濕地作為水禽及其棲息地”上升到新的高度,即“保護濕地,更是為了保護其獨特的生態(tài)、社會和經濟功能,特別是保護濕地在提供淡水資源、蓄洪防旱、控制環(huán)境污染等方面的功能和效益?!?/p>

    濕地由于其特殊的水文條件,支持了獨特的適應此條件的生物系統,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和很高的自然生產力。植被(Vegetation)是濕地的顯著標志,沼澤(Marshland)是濕地的主要類型。濕地與森林、海洋并稱為地球的三大生態(tài)系統,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生態(tài)系統之一,由濕生、沼生和水生植物、動物、微生物及其與上述生命形成有關的非生命的水、光、熱、無機鹽等組成,這些要素互相聯系、互相制約,形成了一個動態(tài)平衡的生態(tài)系統,它具有涵養(yǎng)水源、調節(jié)氣候、均化洪水、促淤造陸、降解污染物的功能,被稱為地球之“腎”;同時由于濕地生態(tài)系統特殊的水、光、熱等條件,其初級生產力高,能量積累快,成為許多重要野生水生動植物的生長棲息之地,尤其是魚類和珍稀水禽的棲息與繁衍區(qū)域,它對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為人類提供生產、生活資源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城市與水、城市與濕地有著不解之緣,大凡世界上的絕大多數城市都有濕地(水系),如北京的海(北海、中海和南海),上海的江(黃浦江),濟南的湖(大明湖),而杭州兼具江(錢塘江)、湖(西湖)、河(運河)和溪(西溪),世界上的著名城市如紐約、東京、日內瓦、巴黎和堪培拉也是如此。

    但是,正由于濕地具有多種生態(tài)功能和社會經濟價值以及誘人的吸引力,濕地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影響。隨著我國人口的增長、城市化加速和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為了追求短期效益,許多地區(qū)的濕地,特別是城市濕地(Urban Wetland)正受到嚴重地影響,主要表現在對城市濕地盲目地開墾和侵占、工業(yè)和生活污水隨意排放、濕地面積急劇減少、濕地動植物逃離和死亡、濕地生態(tài)系統嚴重干擾、濕地景觀的破壞。城市(Urban)和城市邊緣(Suburban)濕地,受城市化、工業(yè)化影響最深,破壞程度最大。如何在搞好城市建設、實現城市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同時,保護、恢復和改善城市濕地的生態(tài)系統,還濕地之本來面貌,已成為城市濕地生態(tài)恢復的當務之急,也是城市規(guī)劃中的當務之急,而在城市濕地生態(tài)恢復中,植被的恢復和濕地植物群落構建是最基礎的,也是最被關注的,從一定意義來講,植物群落能否得到科學地營造,直接關系到城市濕地建設和城市濕地景觀構建的原動力。

    浙江省是我國東南沿海經濟發(fā)達的省份,經濟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在全國都處于前列,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實施“藍天、碧水、綠地、清凈”工程,建設“綠色浙江”,全面進行生態(tài)省建設,建立全面小康社會,這給園林綠化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態(tài)省建設首先是綠化建設,城市濕地的綠化建設是生態(tài)省建設的客觀要求和重要組成部分,本課題立足浙江,面向全國,通過對我省重要城市濕地植物群落構建的研究,提出城市濕地植物景觀營造的方法和途經,保護、恢復和改善城市濕地的生態(tài)系統,改善城市濕地的景觀,為中國城市邊緣濕地的可持續(xù)利用做出了有益的嘗試,為生態(tài)省建設和“綠色浙江”建設服務,為城市化推進服務,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fā)展趨勢

    濕地是目前國際眾多學者關注的前沿研究領域,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科學體系,但近年來發(fā)展得非常迅速,國內外對濕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濕地水文、濕地植物資源調查、濕地水污染、濕地分類、濕地魚類、濕地鳥類等方面的研究。在濕地水文學研究方面:1869年,湖泊學創(chuàng)始人福艾專著《湖泊學專長概論》,奠定了濕地研究的開始;1923年,瑞士全國水文局領導人、日內瓦大學理學院院長兼地質學教授高萊寫就的權威性《湖泊學》專著,主要對濕地水文學進行研究,專著中記載了距今100年前后的濕地水文研究深度。在濕地土壤研究方面:1979年,Cowardin等專家開始將“水成土”(hydric soil)術語引入到濕地土壤研究,20多年間,專家們對水成土的理化性質特別是其生物地球化學過程進行了深入研究。著名的有Mausbach and Richardson(1994);Richardson et al.(1994);Vepraskas(19994);Hurt et al.(1998);and Vepraskas and Sprecher(1997);楊青、呂先國(1998)研究了濕地基底呼吸活動;白軍紅、余國營等(2001)利用統計學定量研究濕地土壤養(yǎng)分的空間異質性等。在濕地植物研究方面:1999年,朗惠卿主編《中國濕地植被》,比較全面地介紹了我國濕地植被的專著,首次全面、系統地記述了我國濕地植被的植物區(qū)系、植物生態(tài)、植物群落,并對植被分類、分布、區(qū)劃以及形成、結構、演替過程、生產力與營養(yǎng)物循環(huán)深入探討;2001年美國學者朱莉K.克朗克和M.修伯翰芬尼斯(Julie K.Cronk和M.Sibhan Fennessy)合作出版了《濕地植物――生物學和生態(tài)學》(Wetland plants: biology and ecology),對濕地植物群落生態(tài)學、濕地生物化學和植物作為濕地生態(tài)完整性的進行研究;陳吉泉研究了河岸植被特征及其在生態(tài)系統和景觀中的作用(1996);湯庚國、李湘萍、謝繼步等對江蘇濕地植物的區(qū)系特征及其保護與利用進行研究(1997);李湘萍、湯庚國、王定勝等研究了江蘇濕地植物群落學特征及其分布和演替規(guī)律91998);顧長明等對安徽濕地與生物多樣性保護開展研究(2003)。在城市濕地研究方面:還剛剛開始,1999,陳運生對浙東濕地的古地理環(huán)境研究作了研究;楊學軍、唐東芹提出了城市地區(qū)濕地生境類型的生態(tài)綠化與對策(2001);2002,陳久和以杭州西溪濕地為例對城市邊緣濕地的可持續(xù)利用進行研究。

    人類對城市濕地研究較遲,作為現代城市濕地生態(tài)設計的研究卻是上個世紀才開始,1925年荷蘭生物學家蒂濟(Jaques P. Thijsse)和園藝師西普克斯(C.Sipkes)在布羅門代爾(Bloemendaal)2公傾土地上創(chuàng)造了一座鄉(xiāng)土植物的的園林,種植了一些濕地植物。

    隨著經濟快速發(fā)展和城市化的加劇,環(huán)境的迅速惡化,迫使人們在考慮對于自然濕地索取同時,開始重視如何保護濕地,增加城市生物多樣性,于是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上海率先開展了生態(tài)園林的研究,其中有一部分專門研究城市濕地。上個世紀90年代末,北京市園林科研所的陳自新和北京林業(yè)大學蘇雪痕等園林專家開始進行北京城市園林綠化生態(tài)效益的研究,課題科學地分析了植物景觀的生態(tài)效益,測定了近百種植物的環(huán)保效應和環(huán)境適應性,并提出了不同環(huán)境下的多種植物種植結構方式,達到了世界先進的水平,為園林環(huán)境生態(tài)設計的科學化作出了新的貢獻。在理論研究突破同時,實踐上也進行了大膽地嘗試,廣東中山岐江公園、北京土城遺址公園、杭州西湖西進等城市濕地公園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開展。

    但從國內外城市濕地研究來看,對城市濕地植物群落構建和定量化設計還未見報道,而這卻是豐富城市生物多樣性,特別是城市水生植物和城市水生動物最直接也是最基礎的,我們希望通過對城市濕植物群落構建進行研究,進一步豐富城市生物多樣性,改善城市濕地景觀,讓“地球之腎”發(fā)揮健康機能,為人類服務。

    參考文獻

    1、中國花經,陳俊愉,程緒珂主編,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8

    2、中國高等植物,傅立國等主編,青島出版社, 2000╱10

    3、陳久和:《試論城市邊緣濕地的可持續(xù)利用———以杭州西溪濕地為例》,浙江社會科學2002年第6期,第181-183頁。

    4、余國營:《論濕地研究的若干基本科學問題》,《地理學報》2002年第2期,第25~26頁。

    5、陳運生:《浙東濕地的古地理環(huán)境研究》,《地理科學》1999年第3期,第35~36頁。

    6、陳橋驛.浙江地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16.

    7、顧長明等,安徽濕地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2003,30(3):323-328

    8、湯庚國,李湘萍,謝繼步,等,江蘇濕地植物的區(qū)系特征及其保護與利用,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1997.21(4):47-52

    9、江蘇植物研究所.江蘇植物志.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77

    10、劉昉勛,等.江蘇海岸沙生植被的研究.植物生態(tài)學與地植物學學報、1986。10(2):115-123

    11、劉昉勛,等.江蘇海灘植被演替的研究.植物資源與環(huán)境,1992,1(1):13-17

    12、林文棣.中國海岸帶林業(yè).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

    13、陳宜瑜.中國濕地研究.長春:吉林科學出版社,1995

    14、劉厚田.濕地生態(tài)環(huán)境.生態(tài)學雜志,1996,15(1):75—78

    15、殷康前,倪晉仁.濕地研究綜述.生態(tài)學報,1998,18(5):439~545.

    16、國家林業(yè)局等編制.中國濕地保護行動計劃.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0.

    17、陳吉泉.河岸植被特征及其在生態(tài)系統和景觀中的作用.應用生態(tài)學報,1996,7(4).

    18、許木啟,黃玉瑤.受損水域生態(tài)系統恢復與重建研究.生態(tài)學報,1998,18(5).

    19、李湘萍,湯庚國,王定勝等.江蘇濕地植物群落學特征及其分布和演替規(guī)律.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1998,22(1).

    20、楊學軍,唐東芹,城市地區(qū)濕地生境類型的生態(tài)綠化與對策,林業(yè)科技通訊,2001•7

    21、Kenneth D.Konyha, Douglas T. Shaw, Kurt W. Weiler. Hydrologic design of a wetland:advantages of continuous modeling. Ecological Engineering 4(1995)99-116

    22、Richardson,J. L. 2001. Wetland soils:genesis,hydrology,landscapes and classification

    23、Cronk,J. K. and M. Siobhan Fennessy. 2001.Wetland plants:biology and ecology

    24、Gopal, Brij. 2000.Bo\iodiversity in wetlands:assessment,function and conservation.

    三、研究開發(fā)內容和技術關鍵

    1、研究內容

    ①、城市濕地類型和濕地植物調研

    現狀進行分析,對國內(以長江三角地區(qū)為主)主要城市濕進行較為系統的調查研究,通過目前城市濕地的景觀現狀、生態(tài)特色和植物應用,分析城市濕地類型的多樣性和可應用濕地植物的豐富性。

    ②、城市濕地植物群落構建研究

    構建城市濕地植物群落模型,研究濕地群落的安全性、穩(wěn)定性、景觀豐富性和美感可變性??偨Y出不同類型城市濕地的植物群落特色。

    ③、城市濕地生態(tài)效益評價

    選擇不同類型的城市濕地,測定濕地植物的生長量、光飽和點、光補償點,建立光響應曲線,建立綠量回歸方程,對城市濕地進行生態(tài)效益進行評估。

    ④、城市濕地植物景觀設計

    選育適合長江三角洲地區(qū)的特色濕地植物30-50種,根據測定的生長指數、光響應曲線和綠量回歸方程,初步定量地開展?jié)竦刂参锞坝^設計,克服城市濕地植物應用的隨意性和設計的模糊性。

    ⑤、城市濕地植物快繁技術研究

    結合長江三角洲地區(qū),選育城市濕地特色植物8-10種,利用現代先進植物繁育技術和設施,進行快繁技術研究和產業(yè)化開發(fā)。

    2、技術關鍵

    ①城市濕地植物群落構建。自然界的植被群落是植物經過長期自然選擇和演替的結果,而人工濕地植物群落不僅受濕地植物“裝配式”地模仿自然構建,還受到水位、城市負載的影響,使得群落構建可變性和復雜性。

    ②城市濕地植物景觀設計。通過生長、生態(tài)因子測定,利用生態(tài)位的原理進行城市濕地植物定量設計,因受環(huán)境影響,測定數據會有偏差,導致設計的非唯一性和不確定性,富有挑戰(zhàn)性。

    目前,我們已經制定了初步研究計劃和方案,吸取森林植被群落和城市陸地植物定量設計的經驗,從我省城市濕地的實際出發(fā),吸收國內外各種先進經驗,通過認真測定、科學分析,結合不同類型濕地實際,解決好我們的城市濕地群落的不穩(wěn)定性和景觀豐富性,攻克技術難關。

    四、預期目標(主要技術經濟指標、應用或產業(yè)化前景)

    1、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①發(fā)表濕地相關學術論文3-5篇,城市濕地專著1本

    ②選育城市濕地特色植物30-50種,并進行擴繁;

    ③測定20-25種濕地植物光響應曲線和綠量回歸方程;

    ④城市濕地植物設計樣板工程(示范濕地)1-2處。

    2、應用或產業(yè)化前景

    ① 可以整體改善城市濕地景觀的單調性和生態(tài)脆弱性;

    ② 提高城市濕地生物多樣性和功能可持續(xù)性;

    ③ 增加城市濕地經濟效益、生態(tài)效益和社會效益;

    ④ 改善城市環(huán)境,減緩城市矛盾,提高城市的品位。

    本研究的產業(yè)化主要是利用濕地植物素材、造景技術、設計品牌、模型指標等進行城市濕地的植物景觀設計,推廣濕地植物素材、群落模型、數據指標,引導城市濕地開發(fā)和生態(tài)建設。

    五、研究方案、技術路線、組織方式與課題分解

    1、研究方案

    本課題根據群落理論和生態(tài)原理開展城市濕地植物群落構建,其研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①、城市濕地植物調查和指標測定

    ②、城市濕地植物群落構建和景觀設計

    ③、城市濕地植物快繁技術研究生態(tài)效益評價

    2、技術路線

    3、組織形式

    (1)、項目研究體系結構和組成

    本項目的主要研究人員由浙江林學院園林、植物、生態(tài)等專業(yè)科研人員組成,為了使學科完整性和利于工作開展,適當邀請校外協作單位人員參加研究和樣板濕地建設,共同團結、高效、嚴謹的課題研究組,其構成簡單示意如下:

    城市濕地植物群落構建研究項目組織方式示意圖

    (2)、項目實施的組織、管理、方法及步驟

    成立課題組,由浙江林學院蔡建國博士主持,北京林業(yè)大學博士生導師蘇雪痕教授擔任顧問。課題組在項目下達以后,首先召開課題組會議,明確分工、落實任務、各司其職、分頭執(zhí)行。

    在項目執(zhí)行中,做到月月互通情況,半年一次匯報,一年一次匯總檢查。項目研究中期全面檢查,找出問題,及時尋求解決辦法,保證項目研究順利進行。

    項目結題,通過技術驗收鑒定,達到預定的技術目標。

    4、課題分解

    子課題一:城市濕地類型和濕地植物

    子課題二:城市濕地植物生態(tài)效益評價

    子課題三:城市濕地植物群落構建和設計

    子課題四:城市濕地植物快繁技術研究計

    六、計劃進度安排

    在項目實施年限為2005年1月-2008年12月,共3年。分步實施:

    1、2005年1-10月:城市濕地調研分析;濕地植物選育和引種栽培。

    2、2005年11月-2006年10月,城市濕地植物選擇和指標測定;城市濕地植物群落模型研究。

    3、2006年11月-2008年5月,城市濕地植物群落構建和試點;城市濕地植物景觀設計;城市植物快繁技術研究。

    4、2008年6月-12月,材料總結和論文撰寫;課題結題和驗收。

    七、現有工作基礎和條件

    課題組具有較強的技術力量和基礎條件。

    ◆浙江林學院具有較強的科研力量,課題組成人員從事科研工作多年,曾主持和參與研究的項目有省科委重點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自然科學基金、省教委、省林業(yè)廳種苗站等研究項目10多項,并有多項成果獲獎。

    浙江林學院現已有試驗濕地和苗木基地,并有組織培養(yǎng)設備和設施齊備的溫室。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學科是重點學科,設備先進,基礎好。

    ◆主持人蔡建國博士:師從我國園林植物開發(fā)和園林植物造景權威蘇雪痕教授,從事園林植物研究10余年,曾先后主持和參與省科委、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省教委、省林業(yè)廳種苗站項目多項,并如期完成研究任務,主持和參加研究的成果多次獲獎,先后發(fā)表論文多篇,并主持和參與安排及參與了多個良種基地、花木基地的建設工作,并使這些場均能成功建成并取得良好效果。近幾年開展城市植物配置、植物優(yōu)化、城鎮(zhèn)綠化技術集成與示范等方面的科研項目,并主持完成多項城市綠化規(guī)劃設計任務。

    ◆課題組主要成員都是從事濕地植物、園林植物育種、景觀生態(tài)、園林效益評估、園林設計和試驗分析等教學、科研多年,對城市濕地和濕地植物較為了解。

    ◆已完成的相關課題和成果

    已發(fā)表相關論文多篇,已完成和在研相關課題5個(“浙江省城市林業(yè)結構調整及優(yōu)化技術研究”、“杭州市道路行道樹及公共綠地樹種規(guī)劃”、“城市綠化觀賞花木新優(yōu)品種引繁與開發(fā)研究”、“濱海特色園林植物引繁與開發(fā)研究”和“農村小城鎮(zhèn)綠化工程集成技術應用與示范研究”),完成有關規(guī)劃設計項目多項。

    ◆儀器設備

    城市濕地植物群落構建研究項目儀器一覽表

    儀器名稱 型 號 數 量 價格(元) 備 注

    照度計 ST-85 2 1860 租用

    負氧離子測定儀 1 16000 租用

    葉面積測定系統 AM-100 1 52705 租用

    溫、濕、光照記錄儀 HOBO H8系列 3 6000 租用

    數碼相機 CANON 1 7000 已有

    筆記本電腦 NEC 1 15000 已有

    手持GPS定位儀 2 4000 已有

    八、經費預算

    預計所需的研究經費為15萬元,具體見下表。

    城市濕地植物群落構建研究項目經費預算

    經費開支

    預 算

    (萬元) 設備費 能源材料費 試驗外協費 資料印刷費 會議及調研費

    2.4 1 2.8 1.2 3.6

    租賃費 鑒定驗收費 人員經費 管理費 其他費用

    1 1 0 1 1

    四、園林景觀設計的地域文化優(yōu)秀論文

    園林景觀設計的地域文化優(yōu)秀論文

    摘要 :本文對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地域文化進行了解析,園林景觀設計要與當地環(huán)境相協調,要體現地域特色,因此在設計中要融入地域文化。園林景觀設計要以地域文化為素材,并進一步繼承發(fā)展地域文化。園林景觀設計在表現地域文化時要遵循獨特性原則、整體性原則、可持續(xù)發(fā)展原則。對地域文化的解析包括文化元素解析、文化特色抽象事物解析、歷史場景解析。

    小區(qū)景觀設計的材料論文

    關鍵詞 :園林景觀設計;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指受地理環(huán)境和人文特征影響,并隨著它們的發(fā)展變化而逐漸形成固定的文化。這種文化的特征是獨樹一幟、歷史悠久。園林景觀設計是指運用園林和工程的技術方法,結合區(qū)域的地形、植被、建筑等進行計劃性、人為的改造。使城市景觀設計趨于合理,園林景觀能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有觀賞價值,又能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服務。地域文化與園林景觀有緊密的聯系,地域文化為園林景觀設計提供素材,園林景觀是地域文化的載體,只有在園林景觀中融入地域文化,才能使其具有觀賞價值和藝術價值,地域文化得以繼承和發(fā)展。

    1園林景觀設計與地域文化的聯系

    1.1園林景觀設計創(chuàng)作的來源是地域文化

    園林景觀設計包括人文藝術和自然環(huán)境,這二者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特色。地域文化為園林景觀設計提供獨具特色的素材,地域的變化也會影響著園林景觀的設計,使其呈現地域特色。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時,可以對地域文化進行篩選和挖掘,從中尋找設計靈感,再結合當地的風土人情和自然地理現象,使園林景觀呈現地域文化的魅力,獨樹一幟。

    1.2園林景觀設計是展現地域文化的媒介

    好的園林景觀在設計時,應該結合現代文明挖掘吸收傳統地域文化中的精華,從而使園林景觀極富張力,既有時代特點又有歷史韻味。游客在觀賞過程中,既能體會到獨特的地域文化,又能體會到當地歷史的發(fā)展、人們的智慧、文化思想和生產生活方式。

    2地域文化在園林設計中所體現的意義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很多城市盲目追求現代化,而忽視了自身地域特色,出現了“千城一面”的現象。園林景觀是一個城市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設計時要突出地域文化,使其變得靈動、絢麗。現代文明、外來文化的不斷發(fā)展,給傳統地域文化帶來了嚴重的沖擊,不利于先人精神文明和智慧結晶的傳承和發(fā)展。因此要把傳統地域文化融合到現代的園林景觀中,使傳統文化煥發(fā)生機與活力,實現傳承和發(fā)展。也能使園林景觀具有歷史感、時代感和創(chuàng)新感,豐富了其內涵,提高了其藝術價值,因此園林設計體現地域文化既是建設特色城市的要求,也是傳承發(fā)展地域文化的必然選擇。

    3園林景觀設計中地域文化表達的原則

    3.1獨特性原則

    園林景觀設計要體現地域特色,就要對地域文化進行深入挖掘。在景觀設計中體現其獨特的建筑風格、歷史文化、風土人情等。這樣才能豐富園林景觀的文化內涵,使其營造出地域性的文化氛圍。

    3.2整體性原則

    文化的形成與當地的環(huán)境有密切聯系,地域環(huán)境主要包括當地的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文化環(huán)境,它們構成一個整體,密不可分。園林景觀的設計要遵循整體性原則,要融入當地環(huán)境中,呈現協調性、一致性。

    3.3可持續(xù)發(fā)展原則

    園林景觀的設計在充分利用當地各種資源,體現地域文化的同時,不能破壞當地的自然環(huán)境、生態(tài)資源,且要與當地自然、人文環(huán)境相協調??沙掷m(xù)發(fā)展原則要求園林設計要從全局出發(fā),要合理規(guī)劃利用當地的生態(tài)資源,保護當地的生態(tài)系統。注重對當地歷史遺跡的保護和開發(fā),使歷史文化在園林景觀中得以繼承和發(fā)展。

    4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地域文化解析

    4.1文化元素解析

    不同地域的文化元素具有自身特色,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能使其呈現獨特性。但地域文化元素種類形式豐富,不能毫無選擇的堆砌在一個園林景觀上。而是要認真挑選、規(guī)劃,使其與園林景觀充分結合,相得益彰,既能呈現傳統地域文化,又能提高園林景觀的藝術價值和審美價值。地域文化元素整體或一部分直接設計在園林景觀中,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椰樹是海南具有代表性的植物,被廣泛應用于海南的園林景觀設計中,呈現出濃厚的南國風情。眉山是歷史文化名人蘇軾的故里,這里的園林景觀處處都有蘇軾的'詩詞,體現了當地濃厚的文化底蘊。

    4.2文化特色抽象事物解析

    除了把地域文化因素直接設計到園林景觀中,也可以把這些文化因素進行抽象、簡單化的加工,在園林景觀中只保留其抽象輪廓、視覺形體等。這種園林景觀設計使其既有濃厚的地域特色,又有較高的審美價值、藝術特色。如秦皇島奧體公園中的海鷗雕塑,并沒有詳細刻畫海鷗,只是用抽象的手法、流暢的線條勾畫了海鷗的大致形體。流暢的線條、簡單的造型、展開的翅膀在展現海鷗這一秦皇島海濱城市特有的事物之外,雕塑本身也有極高的藝術價值。這種手法既使雕塑發(fā)揮了標識秦皇島海濱城市的作用,又給人帶來審美享受。

    4.3歷史場景解析

    當地的歷史也是一種地域文化,因此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時,也應該融入歷史元素、歷史場景。歷史元素包括地域性的歷史事件、人物、場景,園林景觀通過雕刻、繪畫等藝術形式表現出來,使觀賞者者聯想到具體的歷史情境,在感悟歷史的同時,也會體會到園林景觀深刻的文化內涵、濃厚的地域特色。如黑龍江的尚志公園、王府井大街的雕塑等,都是在景觀的地面、墻上、木樁等地方展現歷史場景。這些歷史場景的融入設計,使園林景觀具有特殊性,甚至成為獲得當地人歷史文化認同,吸引游客的點睛之筆。

    5結束語

    園林景觀與地域文化不可分割,園林景觀設計中對地域文化的解析,既能增強園林景觀的內涵和藝術價值,使其具有獨特性,從整體上提高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又促進傳統地域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在設計園林景觀時,可以直接保留完整、典型、歷史文化價值高的建筑。也可以抽取典型元素符號,用現代手法把它們融入到園林景觀中,使園林景觀既有觀賞價值、藝術特色,又展現出濃厚的地域文化特色。

    參考文獻

    [1]翟梁,梁春飛.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地域文化解析[J].江西建材,2016(10):213-217.

    [2]王博.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地域文化解析[J].農技服務,2016(05):246.

    [3]周曉萌.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地域文化解析[J].吉林農業(yè).2015(02):107.

    [4]杭慧.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地域文化應用[J].工程技術:引文版,2016(7):316.

    作者:吳富榮 單位:廈門貝臻景觀工程有限公司

    ;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小區(qū)景觀設計的材料論文問題和相關問題的解答了,如有疑問,可撥打網站上的電話,或添加微信。


    推薦閱讀:

    潮州小區(qū)園林景觀設計(潮州小區(qū)園林景觀設計招聘)

    上海寶山小區(qū)景觀設計(上海寶山小區(qū)景觀設計圖)

    珠海小區(qū)庭院景觀設計(珠海小區(qū)庭院景觀設計效果圖)

    生態(tài)河道景觀設計案例(生態(tài)河道景觀設計案例分析)

    現代簡約設計方案名稱(現代簡約設計方案名稱怎么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