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頁
SERVICE 服務產(chǎn)品
XINMEITI 新媒體代運營
CASE 服務案例
NEWS 熱點資訊
ABOUT 關于我們
CONTACT 聯(lián)系我們
創(chuàng)意嶺
讓品牌有溫度、有情感
專注品牌策劃15年

    杭州園林出名嗎(杭州園林出名嗎知乎)

    發(fā)布時間:2023-04-06 13:11:31     稿源: 創(chuàng)意嶺    閱讀: 37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杭州園林出名嗎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nèi)優(yōu)秀企業(yè),服務客戶遍布全國,相關業(yè)務請撥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錄:

    杭州園林出名嗎(杭州園林出名嗎知乎)

    一、中國十大園林

    中國十大園林指北京圓明園、無錫寄暢園、浙江綺園、廣東清暉園、蘇州網(wǎng)師園、北京頤和園、蘇州拙政園、上海豫園、北京古蓮花池、江蘇個園。

    1、頤和園位于北京西北部海淀區(qū)境內(nèi),是我國保存最完整、最大的皇家園林,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游覽勝地之一,屬于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頤和園原是帝王的行宮和花園。公元1750年,乾隆在這里改建為清漪園。1860年,清漪園被英法聯(lián)軍焚毀。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海軍經(jīng)費3000萬兩白銀重建,改稱今名,作消夏游樂地。到1900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lián)軍”的破壞,燒毀了許多建筑物。1903年修復。后來在軍閥、國民黨統(tǒng)治時期,又遭破壞,解放后不斷修繕,才使這座古老的園林煥發(fā)了青春。

    頤和園的面積達290公頃(4350畝),其中水面約占3/4。整個園林以萬壽山上高達41米的佛香閣為中心,根據(jù)不同地點和地形,配置了殿、堂、樓、閣、廊、亭等精致的建筑。山腳下建了一條長達728米的長廊,猶如一條彩紅把多種多樣的建筑物以及青山、碧波連綴在一起。整個園林藝術構思巧妙,在中外園林藝術史上地位顯著,是舉世罕見的園林藝術杰作。

    頤和園主要由昆明湖和萬壽山兩部分組成??偯娣e290多公頃。萬壽山上依山而建的佛香閣、銅亭,臨湖畔建的千米長畫廊、昆明湖中的十七孔橋和石舫等都是游人必到的景點。頤和園坐落在北京西郊,離城約10公里。既可以坐郊區(qū)公共汽車,也可以坐專線游覽車前往。

    頤和園造園藝術的幾個特色:

    這座巨大的園林依山面水,昆明湖約占全園面積的3/4。但它的水面并不單調(diào),除了湖的四周點綴著各種建筑物外,湖中有一座南湖島,由一座美麗的十七孔橋和岸上相連。在湖的西部,有一西堤,堤上修有六座造形優(yōu)美的橋。 頤和園里有許多景點是效法了江南園林的一些優(yōu)點。如諧趣園就是仿無錫寄暢園建造的。西堤是仿杭州西湖的蘇堤。

    頤和園前山的正中,是一組巨大的建筑群,自山頂?shù)闹腔酆?,往下為佛香閣、德輝殿、排云殿、排云門、云輝玉宇坊,構成一條明顯的中軸線。在中軸線的兩邊,又有許多陪襯的建筑物。順山勢而下,又有許多假山隧洞,游人可以上下穿行。 頤和園的后山,其設計格局則與前山迥然而異。前山的風格是宏偉、壯麗,而后山則是以松林幽徑和小橋曲水取勝。

    頤和園的大門稱為東宮門。以東宮門內(nèi)的仁壽殿為中心的一組建筑物,是當時的政治活動區(qū)。仁壽殿原名勤政殿,是皇帝坐朝聽政的大殿。慈禧、光緒曾多次在此召見群臣,接待外國使節(jié)。現(xiàn)在央部還保存著清代的原來陳設。展前陳設的銅龍、銅鳳、銅鼎等,雕制均極精美。仁壽殿之北,有一組戲園建筑。為德和園、頤和園,古代各種建筑形式應有盡有。在頤和園里,幾乎集中了所有古代建筑的形式,亭臺樓閣、殿堂廳室、廊館軒榭、塔舫橋關,應有盡有,除了木建筑以外,還有銅鑄、石砌、琉璃鑲嵌等。主要建筑有:佛香閣,高41米,建筑在20米高的石造臺基上,氣勢宏偉,據(jù)說這座巨大的建筑物被英法聯(lián)軍燒毀后,1891年重建,花了78萬兩銀子,是頤和園里最大的工程項目。登上佛香閣,周圍數(shù)十里的景色盡收眼底。

    排云殿,是前山最宏偉的一組宮殿式建筑群,是慈禧在園內(nèi)過生日時接受賀拜的地方。長廊,共273間,全長728米。它北靠萬壽山,南臨昆明湖,在長廊上漫步,可以欣賞湖山的景色,而且長廊的每根枋梁上都繪有彩畫,可供觀賞。

    仁壽殿,是慈禧、光緒在頤和園居住期間朝會大臣的場所,殿內(nèi)陳列著許多貴重文物。樂壽堂,是慈禧在園內(nèi)居住的地方。室內(nèi)的陳設,基本上保持當年的面貌。庭院里栽種了幾株珍貴的玉蘭,并點綴著一塊名為青芝岫的巨大的山石。

    十七孔橋,長150米,寬8米,是園內(nèi)最大的一座橋梁。橋的造型優(yōu)美。它西連南湖島,東接廊如亭,不但是前往南湖島的唯一通道,而且是湖區(qū)的一個重要景點。 頤和園共有各種建筑3000多間,游覽頤和園,除了園林以外,觀賞各種古代建筑物也是重要的內(nèi)容。

    2、拙政園是蘇州園林中的一座,也是最著名的。占地5公頃,內(nèi)有遠香堂、香洲、十八曼陀羅花館和州六鴛鴦館 、留聽閣 。 拙政園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間,拙政園造景山水并重,水面占全園的五分之三,總體布局也以水池為中心,各類建筑皆臨水而立,亭樹樓閣倒映水中,相互映襯。 拙政園分東、西、中3部分,中部是主要部分,一直沿用拙政園名。園中,首先映人眼簾的是一灣池水,岸線曲折,一株株梧桐、古柏扶岸而立。池水上一架木橋橫跨,可直通遠香堂。站在橋上四面望去,園中景致,歷歷在目。東南面即為腰門內(nèi)的假山屏嶂,假山以東有一道起伏的云墻,墻內(nèi)閃出亭軒檐角,錯落掩映,西南面則是一條回廊,沿廊望去,曲橋修閣,高亭遠樹,景物幽遠,層次重疊,縱深感很強?;乩葞捉?jīng)曲折而伸向北面,與遠香堂西北側的倚玉軒相連。倚玉軒與遠香堂比肩而立,背靠蔥郁的小丘,更襯出它們的輝煌。真如身在畫中!

    遠香堂聳立在一個不高的青石臺基之上,四周廊廡環(huán)繞,堂中四壁皆為透空的長玻璃窗,可觀四面不同景致,所以又稱四面廳。遠香堂后是一敞平臺,平臺西接倚玉軒,北瀕湖池,湖池中遍植荷花,每到夏日,荷香飄溢,平臺北面的一片碧水上有兩座用土石堆成的小島,上面各有一個亭子隱在花木叢中。向西望去,湖心有一個與小山相連在一起的較低平的小洲,洲上建有八角亭,匾題"荷風四面"。 由遠香堂、倚玉軒、荷風四面亭、雪香云蔚亭、待霜亭、梧竹幽居亭與繡崎亭,圍成了一個曠遠舒展,彼此對應的開闊景區(qū)。這些各具姿態(tài)的建筑,與周圍濃郁的樹木,曲折的池岸,清澈的池水,漾動的倒影,融合而為一體,別有一種濃重的江南水鄉(xiāng)的韻味。 見山樓因登樓可見園中土山,故名。樓西短廊接倚玉軒。出軒向南,有橋一座,名"小飛虹"。橋上有走廊,是蘇州園林中唯一的廊橋。

    香洲是一組造型優(yōu)美的建筑,西而最高處是一座二層樓閣,叫澄觀樓。東面是一個三面而透空的茶亭,澄觀樓與茶亭之間一個較低矮的連接部分就是正廳香洲。香洲的三面環(huán)以池水,從北面望去很像一艘泊岸的畫舫樓船。中國古典園林中,以船舫為題進行造景的并不鮮見,如北京頤和園與蘇州獅子林里的石舫。但拙政園的香洲一景,卻用了寫意的處理手法,貴在似像非像之間。十八曼陀羅花館和州六鴛鴦館是拙政園西部的主建筑。這座建筑,四角帶有耳室,中間銀杏木雕刻的玻璃屏風,把整個廳堂一分為二。南為曼陀羅花館,北為州六鴛鴦館。從前這里是園主宴會的和觀看昆曲之處。館之東有六角宜兩亭。從亭上可以俯瞰中、西、兩園景色,同時,鄰近的花影、曲廊、水池、山石也一一映人眼簾,故以為名。館之南有八角形塔影亭。此亭建在池心,影子倒映在水里宛如亭亭一塔。

    留聽閣在卅六鴛鴦館西北,閣內(nèi)有雕刻成云龍圖案的楠木落地罩和螺鈾雕漆屏風等,雕刻極其精巧。西園的北半部池水環(huán)抱著島嶼,島上有浮翠閣、與誰同坐軒、倒影樓、波形走廊等不同形式的園林建筑,景致豐富多采。

    3、網(wǎng)師園位于蘇州城南十全街,占地僅0.54公頃,始建于南宋,舊為宋代藏書家、官至侍郎的揚州文人史正志的“萬卷堂”故址,花園名為“漁隱”。至乾隆年間,退休的光祿寺少卿宋宗元造園,因面臨王四巷(即今闊街頭巷),便取諧音而定園名為“網(wǎng)師園”。網(wǎng)師乃漁夫、漁翁之意,又與“漁隱”同意,含有隱居江湖的意思。清代著名學者錢大昕評價網(wǎng)師園“地只數(shù)畝,而有行回不盡之致;居雖近廛,而有云水相忘之樂。柳子厚所謂‘奧如曠如’者,殆兼得之矣?!泵駠觊g,軍閥張作霖以此園作為禮物送給他的老師張鈞鑾,后來主人居于北國,網(wǎng)師園就租給了書法家葉恭綽和張大千兄弟倆。

    網(wǎng)師是漁夫、漁翁的意思。網(wǎng)師園是蘇州最小的園林,占地僅0.53公頃,但園內(nèi)山池廳堂布局緊湊。東部住宅區(qū)正門在闊家頭巷,是封建官僚中型住宅的代表作,大門照墻內(nèi)盤槐當前,并設有東西巷門。大門額枋前面置有;閥閱(門簪),作圓柱形,其端為葵花裝飾,左右兩旁置有砷石(抱鼓石),這是顯貴的門第形式。從南到北,有轎廳、大廳和內(nèi)廳等三進高敞的屋字,裝修得精工雅潔。 園中有景點小山叢桂軒、樵風徑、月到來亭、殿春移。

    小山叢桂軒是園中主要建筑,取《楚辭·小山招隱》“桂樹叢生山之阿”和北朝散文家庾信《枯樹賦》“小山則叢桂留人”句意為名。

    樵風徑在水閣西側,為一條高低蜿蜒的爬山走廊,取意于宋之門問詩句:“歸舟何慮晚,日暮有樵風”和杜牧詩句:“陶潛宮罷酒瓶空,門掩楊花一徑風”。 月到來亭循樵風徑北行可至月到來亭。取唐代文學家韓愈詩句“晚色將秋至,長風送月來”為名。亭中懸大鏡一面,鏡中之景與鏡外之景交相映襯,別有韻味。亭北有看松讀畫軒。內(nèi)部陳設精雅,當年是主人的書房。軒東側為竹外一枝軒,軒名取宋代大詩人蘇拭“江頭千樹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之詩意。水池北岸偏東有集虛齋和五峰書屋,是一組樓閣建筑,登上小樓遠眺,小園之景盡收眼底。

    殿春移西部內(nèi)園,占地一畝,園中有屋字、亭廊、泉石、花草,集中體現(xiàn)了蘇州庭院布置的匠心,取得了園中有園、景外有景的藝術效果。從看松讀畫軒那一排花樹掩映的鏤窗花墻中望出去,只見一片精巧閑靜,古樸幽雅的景致,這就是殿春移。殿春移有精巧雅致的書齋兩間,裝飾古樸無華。齋后小天井里壘置山石,種植梅、竹、芭蕉,透過一個個鏤空花窗,構成一幅幅畫圖,美不勝收。

    4、寄暢園位于惠山橫街,毗鄰錫山和惠山寺,面積15畝。明正德中1506—1520年,秦*以惠山寺僧舍改作別業(yè),萬歷時,園再傳至秦耀,理荒雜草,變造陵谷,列十二景,借王羲之詩意,改名寄暢園。明末清初,園曾分割。清順治末康熙初,秦耀曾孫將其合并,并加改筑,延請造園名家張欽掇山理水,疏泉立石,園景益勝??滴?、乾隆兩帝各六次南巡,必到此園,乾隆仿此園于頤和園中建“惠山園”(諧趣園)咸豐同治年間,寄暢園多數(shù)建筑毀于兵火,后稍作補茸。1952年秦氏后裔將私園獻給國家,即作保護性修復;又將園西南角建于雍正時之貞節(jié)祠劃入園中,后陸續(xù)重修園內(nèi)景點。

    園景布局以山池為中心,假山依惠山東麓山脈作余脈狀;又構曲澗,引“二泉”水流注其中,潺潺有聲,園內(nèi)大樹參天,竹影婆婆,蒼涼廓落,古樸清幽,經(jīng)巧妙的借景,高超的疊石,精美的山水,洗練的建筑,在江南園林中別具一各,屬山麓別墅園林。1988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豫園位于上海市南市區(qū),占地2萬多平方米,是著名的江南古典園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豫園始建于明嘉靖年間,從1559年至1577年建造完工,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因是曾任四川布政使的潘允端為孝敬父母而造,取意于“愉悅雙親,頤養(yǎng)天年”,故起名為“豫園”。1853年,上海小刀會起義時,豫園點春堂曾作為起義軍的城北指揮部。豫園曾被譽為“奇秀甲于東南”,是一座揉和了我國明、清兩代園林藝術的名園,被國務院定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一進園門,迎面的建筑是三穗堂,抬頭仰望,“城市山林”的四字匾額,形象的反映了豫園所處的環(huán)境:周圍是喧鬧繁華的都市,園內(nèi)則充滿了山林野趣。穿過仰山堂,一座大假山隔池相望。山高12米左右,是用2000噸武康黃石堆疊而成,迂回曲折,氣勢磅礴。豫園的圍墻,是由蜿蜒起伏的五條龍所組成的,龍頭高昂,造型精致,栩栩如生,有吞云吐霧的氣勢。這兩條龍,龍頭相對,中間有一顆珠,被稱為“二龍搶珠”。

    豫園內(nèi)園系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建,全園面積僅2畝許,但山石池沼、大廳堂室、亭軒樓臺一應俱全,花墻小廊,布置得宜,益使小園曲折迂回,疏密有致。內(nèi)園還新建有古戲臺一座?!包c春堂”,因宋代文豪蘇東坡的詩句“翠點春妍”而得名,“點春”在這里暗喻點看喜歡的戲曲和演員的意思,因為對面就是一座大戲臺?!包c春堂”曾是太平天國時期上海小刀會起義軍的指揮所。

    “玉華堂”前,臨水而立的有三座石峰,中間一座,便是著名的“玉玲瓏”它與蘇州留園的“瑞云峰”,杭州花圃的“皺云峰”合稱為江南園林的三大名石,它高3.3米,石上有72個孔洞,從下面燒一燭香,上面會孔孔冒煙,從上面澆一盆水,下面又會洞洞流泉,相傳是宋代花石綱的流散物,至今立在這里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了。

    豫園的圍墻,上飾游龍蜿蜒起伏,把園林30多畝的地方分隔成不同的景區(qū),以虛隔作幛景,似隔非隔透出園林豐富的景層,成為豫園內(nèi)一大特色。 園外商肆櫛比,中國著名的豫園小商品市場就在這里,與園林建筑渾然一體。毗鄰豫園的城隍廟,原為一座古廟,光緒年間,在廟前后逐漸聚集了不少江湖藝人,加上附近開設有不少茶館、食肆,這一帶變得異常熱鬧,極富地方色彩。

    6、綺園位于浙江省海鹽縣武原鎮(zhèn)花園弄。綺園原為“馮氏花園”,為江南典型私家園林風格。清同治九年(公元1871年),園主馮纘齋于此建宅三進,次年馮纘齋綜合其岳父黃燮清經(jīng)營的明代故園拙宜園、硯園兩廢園之精華,在自己住宅“馮三樂堂”后辟地修建園林,建成了現(xiàn)在的綺園。成為浙江園林中的一顆名珠。

    綺園占地一萬平方米,水面約兩千平方米,樹木遮蓋面積達七千平方米,整個園林幾乎為綠樹所覆蓋,園內(nèi)樹木近千株。其中古樹名木四十余株,均經(jīng)數(shù)百年風雨。樹木有聳立于山巔,有靜障于山谷,有展翅于山崖,有俯仰于水畔。還有小竹叢叢,以及攀附高樹的藤蔓,蒙絡搖綴,翠蓋如云。

    整個園林的建造,妙用了“水隨山轉(zhuǎn),山因水活”的疊山理水園論。其特點是以樹木山池為主,略點綴建筑,與今日以風景為主的造園手法相近;園自成一區(qū),不附屬于住宅區(qū);用大面積水域,以聚為主,散為輔,水隨山轉(zhuǎn)、山因水活;大假山前后皆有丘壑,與蘇州園林因面積小而略其背面的做法不同。園從西側入口,中建花廳,前架曲橋,隔池筑假山,水繞廳東流向北,布局與蘇州拙政園相近,水穿洞至后部大池。園內(nèi)有潭影九曲、蝶來滴翠、晨曦罨畫、海月小隱、古藤盤云、幽谷聽琴、風荷夕照、美人照鏡、百鳥鳴春、泥香三樂等景點。其游徑有山洞、岸道、飛梁、小船及低于地面的隧道等組成,構成了復雜的迷境,為江南園林所僅見。園內(nèi)假山分成前、中、后三區(qū),有“橫看成嶺側成峰”的詩境。園內(nèi)建筑“潭影軒”、“小隱亭”、“滴翠亭”、“風荷軒”為建園點綴,更為游人提供休憩之處。園內(nèi)小橋有九曲橋、四劍橋、罨畫橋聯(lián)結山水,更構成獨立的景致。如四劍橋由三跨石板構成,為我國園林橋景的孤例,罨畫橋為石拱橋,將園中湖水分為兩界,拱旁有聯(lián)“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與周邊景物構成如詩畫境。園南為住宅“三樂堂”,為白墻黑瓦七樓七底的典型江南民居,與園林相得益彰。

    7、清暉園,位于順德市大良鎮(zhèn)清暉路,與佛山梁園、番禺余蔭山房、東莞可園,并稱為廣東四大名園,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該園原為明末狀元黃士俊所建。清乾隆年間,為進士龍應時購得。其后,經(jīng)龍氏數(shù)代精心營建,至民國初年,格局始臻定型。近年來,順德市委市政府對清暉園進行了大規(guī)模修繕,面積為2.2萬多平方米, 園中有園,景外有景,步移景換,兼?zhèn)鋷X南建筑與江南園林之特色。 園內(nèi)水木清華,景致幽雅,碧水、綠樹、石山、小橋與亭臺樓閣交互融合,造型構筑別具匠心,花卉果木蔥籠滿目,藝術精品俯仰即拾,集建 筑、園林、雕刻、詩畫、灰雕等藝術于一體,凸顯出我國古園林“雄、奇、 險、幽、秀”的特點。其主要景點有船廳、碧溪草堂、澄漪亭、六角亭、惜陰書屋、竹苑、斗洞、筆生花館、歸寄廬、小蓬瀛、紅蕖書屋、鳳來峰、讀云軒、沐英澗、留芬閣等。

    8、古蓮花池位于保定市中心,是一座以環(huán)水筑榭為顯著特點,兼有中國南北園林之美的古典園林。總面積2.4萬平方米,池水面積7900多平方米,盛夏時節(jié)荷花滿塘,故名蓮花池。

    古蓮花池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是全國十大名園之一。園林內(nèi)主要有水東樓、藻詠廳、君子長生館、響琴榭和高芬軒、寒綠軒及臨漪亭、觀瀾亭等建筑。秀麗的宛虹橋、曲橋和元代建的白玉橋,參差在假山奇石、林木荷塘間,構成了一幅"湖中有景、景中含詩"的優(yōu)美畫卷。園景布局嚴謹,錯落有序,幽雅別致,素有"城市蓬萊"之譽和"小西湖"之稱。

    蓮花池的"古"源于其悠久的歷史。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汝南王張柔重建保州城時始建,明清兩代都得到了大規(guī)模的擴建和維修。雍正十一年(1733年)于此建蓮池書院和行宮,乾隆、嘉慶、光緒、慈禧等出巡途經(jīng)保定均在此小住。乾隆帝曾多次來這里并賦詩贊美蓮池。1921年,北洋政府總統(tǒng)徐世昌親書了"古蓮花池"橫匾,該名沿用至今。

    9、歷史上圓明園由圓明、長春、綺春三園組成,占地5200余畝(350公頃),有著名景群上百處。自清代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起,原是康熙皇帝賜給皇四子胤禎(雍正)的“賜園”。1722年雍正即位后,依照紫禁城的格局,大規(guī)模建設。到乾隆年間,清朝國力鼎盛,是圓明園建設的高潮,以傾國之力,空前的規(guī)模擴建圓明園,以后又經(jīng)嘉慶、道光、咸豐年間的續(xù)建,5個皇帝前后經(jīng)過151年將其建成。役使無數(shù)能工巧匠,費銀億萬建造經(jīng)營而成。圓明園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規(guī)模、杰出的造園藝術,精美的建筑和豐富的文化收藏聞名于世。其盛名傳至歐洲,被譽為“萬園之園”、“世界園林的典范”。

    全盛時占地5200多畝,周長十多公里。然而不幸的是,這座名園于1860年10月被英法聯(lián)軍動掠焚毀,在中國歷史上留下慘痛的一頁。

    新中國成立后,將圓明園遺址列為全國重點文化保護單位,經(jīng)過多年整修,遺址公署已初具規(guī)模,大部分山形水系得以恢復,再現(xiàn)了山水相依、煙水迷離的江南景致。園內(nèi)有數(shù)十萬株樹木,復建的少量園林建筑重現(xiàn)昔日光彩,一些重要遺址得到保護整修,形成了以西洋樓為代表的宏大遺址群落。

    10、個園坐落在江蘇省揚州市郊的東關街,前身是清初的壽芝園。嘉慶、道光年間,兩淮鹽商黃至筠購得此園并加以改建,因園內(nèi)種竹千桿,因竹葉形如“個”字,故名?!皳P州以名園勝,名園以疊石勝”。個園是以竹石為主體,以分峰用石為特色的城市山林,相傳出于康熙年間著名畫家石濤之手。前人謂“掇山由繪事而來”,是園掇山頗饒畫理,在似與不似之間,引人無限遐想。園內(nèi)山峰挺拔,氣勢磅礴,給人以假山真味之感。園中有宜雨軒、抱山樓、拂云亭、住秋閣、透月軒等建筑,與假山水池交相輝映,配以古樹名木,更顯古樸典雅。個園運用不同的石頭,分別表現(xiàn)春夏秋冬景色,號稱“四季假山”。有春季的山林,夏天的荷塘,秋日的殘陽,隆冬的雪獅,無不形象生動。

    二、杭州必去的十大景點

    杭州必去的十大景點:

    1、西湖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qū)龍井路1號,著名景點有斷橋、雷峰塔、錢王祠、凈慈寺、蘇小小墓等,是杭州十大景點排行榜之一。

    2、六和塔

    位于杭州市西湖區(qū)之江路16號,是杭州有名的觀看錢塘江之處,清乾隆帝曾為六和塔每層題字,分別 為:初地堅固,二諦俱融、三明凈域、四天寶綱、五云覆蓋、六鱉負載、七寶莊嚴。每一層都可以走出去觀景,從不同高度眺望遠處。 登上塔頂層,可見滾滾的錢塘江就在眼下,錢塘江大橋橫跨兩岸,江兩岸的建筑與綠化盡收眼底。 六和塔自古是文人墨客鐘愛的觀江吟詩之地。

    3、九溪煙樹

    位于杭州市西湖區(qū)龍井村南九溪十八澗盡頭(近九溪路),為“西湖新十景之一”,環(huán)境非常清幽,沿途建有涼亭、茶室、步道等,很適合徒步旅行。小溪更是絕絕子,除了適家庭出行游玩,還超級適合拍照,尤其絕美的是水下寫真,當陽光透過樹縫打在水面上,映出波光粼粼、嬉戲的少女撥動著柔荑濺起水花,異常漂亮!

    4、太子灣公園

    位于杭州市西湖區(qū)南山路5-1號,一個野趣出名的景點,以中國傳統(tǒng)山水園林式建筑為基礎,并吸取了西方園林設計的藝術手法,形成獨特的中西結合,融田園風韻和山情野趣于一體的大型公園,可以在這里拍攝到中式、歐式、田園、花海、山野風光等多種風格。

    5、胡雪巖故居

    位于杭州市上城區(qū)元寶街18號,這是晚晴紅頂商人胡雪巖事業(yè)巔峰的豪宅,整個園子古色古香,所用的材料和觀賞魚都非常名貴,特別驚艷的是保存了原本的所有格局。隨著這些年的知名度擴大,逐漸成為了漢服拍照基地,每天都有數(shù)以百計的漢服愛好者在這里拍照留念,平常來逛也是非常令人驚喜的!

    6、茅家埠

    位于杭州市西湖區(qū)楊公堤,這是充滿了木棧道,古橋,石板竹徑,林蔭小道,曲徑通幽,一步一亭!可謂是每個古亭都是一個小世界,湖邊小憩,遠觀湖面綿延的綠色,讓你不經(jīng)由心情舒暢??捎^湖,可賞荷,可戲魚,可打鳥,可喝茶真所謂世外桃源之地,另外因為環(huán)境清幽,無論是排風景還是拍美人都是相得益彰!

    7、岳王廟

    位于杭州市西湖區(qū)北山路80號,這是歷代紀念民族英雄岳飛的場所,這里比較肅穆,小學語文課本中有岳母刺字“精忠報國”的故事,激發(fā)岳飛保家衛(wèi)國,抵御外患的愛國主義精神,所以一直以來始終激勵后人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除了墓之外,其他清幽的環(huán)境拍拍逛逛還是不錯的。

    8、云棲竹徑

    位于杭州市五云山南麓的云棲塢里,可從市內(nèi)六公園乘坐公交直接到,竹林幽徑,涼亭小溪,應有盡有!每年的七月份晚上還有螢火蟲,可謂是空氣清新,天然氧吧,是不可錯過的夏日避暑勝地,喜歡拍照的小伙伴可以輕松出片。

    9、杭州植物園

    位于杭州市西湖區(qū)桃源嶺1號,緊鄰西湖,可以說是風景、人文、美食都有了,這里也是當?shù)氐臄z影師喜愛的拍攝地之一。 最好看的就是秋天的夕陽了,北門有一片林子,隨便拍都很好看。另外,植物園中還有一個超大的佛頭慈眉善目隱在竹林里,這是韓美林工藝美術館的作品,沒有開過光可以拍照。

    10、萬松書院

    位于杭州市上城區(qū)萬松嶺路81號,這是明清時期杭城規(guī)模最大、歷史最久、影響最廣的文人聚集地,明代理學家王陽明曾此講學。進入會感嘆于中華建筑的壯美,江南布局的細膩。在此讀書也真算得上修身養(yǎng)性。

    三、杭州風景景點和蘇州庭院式園林,各有什么特點?

    杭州的風景大多是自然風景,可謂是美景天成,而蘇州的園林則是出自人工,又可謂是巧奪天工,個中不同需要細細品位,慢慢欣賞.

    四、中建·慧客廳|杭州園林開啟常德城市園林共生

    城市向前,大多被高樓林立、鋼筋水泥的理念代替,忙碌的城市生活者難以得閑向郊外的大自然遠足休憩。

    未來,生活在常德中建·生態(tài)智慧城,完全不用擔心城市向前走帶來的煩惱。近千畝的芙蓉公園,杭州園林設計院把自然和美景搬到了家門口,不出遠門安享西湖瑰麗,忙里偷閑,鬧中取靜,中建·生態(tài)智慧城將為市民帶來一番別致的享受。

    中建·慧客廳了欄目對杭州園林風景一院第三設計所所長壽曉鳴先生進行了專訪,請他詮釋杭州園林是如何站在城市的高度締造芙蓉公園,并提前分享未來美好生活的樣子。

    設計亮點

    家門口的“杭州園林”

    杭州園林設計院是一個老牌設計院,最早在1955年成立,距今有六十余年的歷史,也是全國最早的七家甲級設計院之一(包括建筑、園林的雙甲級),并且在去年的5月份成功在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是現(xiàn)在A股市場里唯一一家以園林設計為主營行業(yè)的上市公司。

    杭州園林成立至今,一直致力于扎根國內(nèi)市場,做為老牌園林設計院,主要服務的還是大型市政項目,例如西湖的湖西綜保工程、熱門景點西溪濕地、長沙陽湖濕地公園等,2015年主導了G20主會場以及周邊場館的景觀改造的項目,繼而負責金磚分會、博鰲亞洲論壇等,這次受邀參與打造中建·生態(tài)智慧城的中央景觀,杭州園林非常期待這次合作。

    杭州園林和蘇州園林、嶺南園林等其他園林風格有些不同,杭州園林強調(diào)的是山水園林,區(qū)別于傳統(tǒng)觀念中對于園林的概念,一方庭院,幾處小景,杭州園林則強調(diào)的是融于自然,施法自然,人與天共融的景觀。

    所以基本上都是以大的自然格局做為背景,來打造一種自然生態(tài)的感覺。

    例如:我們在做西溪濕地的時候,那里本來是居民居住的地方,我們當時決定把當?shù)氐聂~塘打通之后,形成了自然的水面,整體保留了原生湖景的骨架,但是考慮旅游和后期的使用,我們對河道做了相應的梳理,恢復到原本的面貌,這樣以自然為本的設計觀念,也運用在了常德中建·生態(tài)智慧城的公園設計中了。

    歷史、文化、自然的生活社區(qū)

    自然、生態(tài)的文化,對于公園而言還遠遠不夠。從功能、活動的需求和其他的考慮,杭州園林在芙蓉公園的功能安排和活動的安排時,做出了兩方面考慮。

    一方面考慮到公園生態(tài)智慧的主題,另一個因為臨近高校園區(qū),所以在整體定位時希望突出年輕運動的形象,與現(xiàn)代的氣氛相吻合,整體都圍繞自然、水、植物作為主軸,像植物生長一樣在主軸上展開;

    在活動功能上,突出運動、時尚的主題。其中濱水運動是圍繞主湖面,打造慢跑道;在夜生活打造這一塊,打造了濱水的商業(yè)街區(qū),目的是希望能夠把盡量多的年輕人吸引過來。

    當然除了新文化,還是需要一些厚重感,這樣既能夠吸引新的常德人,也能夠讓老的常德市民有一些熟悉的感覺,所以在處理這方面的角度,把原來沅江邊的兩個重要景點,陽生廟和犀牛望月恢復到公園中來,這個也是市民們在當時提出的需求,所以在設計中也回應了這個需求。

    杭州園林會讓芙蓉公園既具有時代的朝氣,又具有歷史的厚重感,以自然生態(tài)為基底,以時尚運動為功能,給人一種新的體驗,新的生活,綠色戶外社區(qū)的概念。

    依水而生,聯(lián)通城市與自然

    未來的公園是不需要邊界的,綠網(wǎng)應該與城市道路相結合,同時未來公園肩負著純自然空間與城市空間的紐帶,這是芙蓉公園設計中重要體現(xiàn)的。

    中建·生態(tài)智慧城的核心地帶從體育公園延伸到江邊,把人從城市引到沅江邊,希望市民看到沅江并感受沅江,同時希望公園不僅僅是對人開放,還能把自然的元素和活力帶入空間之中,所以芙蓉公園保留了生態(tài)脈絡,新河和穿紫河沿線的連續(xù)性,自然、城市和人文很好的融合到一起。

    園林城市中的園林城市

    來常德之前,通過網(wǎng)絡,杭州園林設計院對這個城市只有初步的了解,來常德之后,我們還是很驚訝的,常德確實是名副其實的園林城市,公園數(shù)量非常多,水系在湖南地區(qū)也屬于十分豐富的區(qū)域。

    常德的公園在體量和功能上來說都是十分優(yōu)秀的,因此我們也從中吸取了許多不錯的經(jīng)驗,從人文和城市之間的關系我們也找到了許多可以借鑒的點。

    常德山水綠城的感覺,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我們也希望把這個感覺融入公園設計的里面去,而且我們也確實是這么做的。

    公園的設計靈感來源于杭州園林對未來公園的暢想和希望,要讓芙蓉公園能代表未來常德、乃至湖南,乃至全國的這種綠色公園的發(fā)展模式。

    中建·生態(tài)智慧城離沅江很近,又在整個公園的中間,很好的起到了把人從城市空間引入自然空間的作用,這種綠色空間和居住空間無縫對接是思考的重點,中建·生態(tài)智慧城一定會成為園林城市里的園林城市。

    城央綠肺:常德芙蓉公園VS杭州西湖

    我一直生活在杭州,所以我對西湖的感情比較深刻,無論我走到哪,我覺得西湖都是一個不錯的案例,因為西湖與城市的關系非常緊密,它有旅游風景區(qū)的部分,也有針對市民休閑的部分,也有純自然對人類活動有所控制的部分,所以它是一個和城市真正做到緊密結合的案例,這也是我們理想中的常德以后的公園建設和發(fā)展的大方向。

    我們覺得中建·生態(tài)智慧城是具備這個條件的,它在區(qū)位上和西湖有一定的類似,我們也希望能夠借鑒西湖綜保工程的經(jīng)驗,將中建·生態(tài)智慧城的核心綠地建設成一個與城市融合得比較好的公園。

    從公園的功能上來講,它對于城市是一個生態(tài)與自然的核心。城市中的公共綠地資源相對而言比較的,特別是像中建·生態(tài)智慧城這樣大型的公園,其核心綠地勢必會成為將來城市中的一個綠肺。

    ▲ 中建·生態(tài)智慧城|壹號府 效果圖

    從社會功能上來講,它也是我們生活、娛樂需要的公共社交空間,這一點在現(xiàn)在的城市發(fā)展中也是非常必要的,隨著個人信息端,手機的普及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在慢慢的變少,居住在同一棟樓,可能都不知道鄰居是誰,有了公共社區(qū)之后,會加強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對于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十分重要。

    從文化角度出發(fā),公園也是文化的體現(xiàn),類似于精神堡壘的存在。所以我們在構思芙蓉公園的時候,也考慮到該項目可能成為代表未來常德的一個地標。

    自然、功能、文化,就是一個城市存在的意義。

    在這里,看見常德的未來 中建·生態(tài)智慧城 期待與您一起見證城市崛起 開啟美好生活

    杭州園林設計院

    杭州園林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52年,是全國首批甲級園林設計院,也是全國工程勘察設計行業(yè)“十佳民營勘察設計企業(yè)”,浙江省勘察設計行業(yè)誠信單位,浙江省勘察設計行業(yè)企業(yè)文化建設優(yōu)秀單位,世界文化遺產(chǎn)工作先進單位等。

    前身為杭州園林設計院,于2011年改制為民營股份制企業(yè),設計院堅持 “精心設計、科學管理、誠信服務、顧客滿意”的質(zhì)量方針,共完成各類設計項目1500余項,其中近百個項目榮獲國家、部、省、市優(yōu)秀工程設計獎,為杭州西湖、西溪、G20 杭州峰會、廈門金磚會晤、博鰲亞洲論壇等設計的園林景觀項目,創(chuàng)造了風景園林行業(yè)的新典范,獲得了矚目的國際影響力和廣泛的社會認同,引領了行業(yè)的發(fā)展。

    / 設 計 作 品

    訪談嘉賓

    壽曉鳴

    杭州園林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風景一院三所所長,工程師,從事風景園林設計工作11年,曾擔任杭州g20峰會主會場核心區(qū)景觀,廈門金磚峰會主會場核心區(qū)景觀等項目的主創(chuàng)設計師。

    以上就是關于杭州園林出名嗎相關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問題,您也可以聯(lián)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nèi)容。


    推薦閱讀:

    杭州壹號院開發(fā)商(杭州壹號院開發(fā)商是哪家)

    今天杭州發(fā)生了什么新聞事件(今天杭州發(fā)生了什么新聞事件視頻)

    杭州最大珠寶城在哪里(杭州最大珠寶城在哪里建)

    跨河隧道景觀設計(跨河隧道景觀設計圖)

    旋轉(zhuǎn)火鍋加盟排行榜(旋轉(zhuǎn)火鍋加盟店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