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創(chuàng)意學院 > 技術 > 專題列表 > 正文
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怎么樣)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開始之前先推薦一個非常厲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鍵生成原創(chuàng)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計劃、工作報告、論文、代碼、作文、做題和對話答疑等等
只需要輸入關鍵詞,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內容,越精準,寫出的就越詳細,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線網頁版、PC客戶端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優(yōu)秀的企業(yè),服務客戶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SEO相關業(yè)務請撥打電話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錄:
一、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的歷史沿革
1966年,“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從北京“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分設出來在貴陽成立。
1987年,中國科學院正式批準建立“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廣州分部”,與1978年建立的原“廣州地質新技術研究所”科技力量共同組成,同時以“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廣州分部”和“中國科學院廣州地質新技術研究所”兩塊牌子運行。
1993年,經中國科學院批準,“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廣州分部”獨立建所,暫以“中國科學院廣州地質新技術研究所”名稱運行。
1994年,經中央編制委批準,“中國科學院廣州地質新技術研究所”正式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1999年,廣州地化所進入中國科學院定位試點序列,有機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進入知識創(chuàng)新工程試點一期。根據科研力量的優(yōu)勢積累、國家需求的變化和中科院知識創(chuàng)新工程的總體要求,學科方向逐漸調整為有機地球化學、同位素年代學和地球化學、邊緣海地質學、極端環(huán)境地質地球化學和成礦動力學,科技創(chuàng)新目標主要集中在海陸巖石圈演化與礦產資源和區(qū)域環(huán)境與可持續(xù)發(fā)展兩大領域。
2002年初,按照中國科學院關于建立南方海洋科學創(chuàng)新基地的戰(zhàn)略部署,與原“中國科學院長沙大地構造研究所”(1961年成立,時為“中國科學院中南大地構造及地球化學研究室”,1978年定名為“中國科學院長沙大地構造研究所”)異地整合,仍沿用“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所名,整體進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chuàng)新工程二期試點系列,科技創(chuàng)新目標進一步凝練為大陸邊緣動力學與礦產資源、海陸相互作用及其環(huán)境效應兩個主要領域,同時開拓了極端環(huán)境地質地球化學(主要是地球深部物質結構與性質和深海地球化學)探索性領域。
二、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的科研條件
截至2014年12月底,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有在編職工352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研究員67人,正高級工程師2人,具博士學位人員192人,具碩士學位人員40人,科技人員中具博士學位人員占71%,正高級職稱人員占25%。共有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20人、“西部之光”人才入選者78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7人、“中國科學院青年創(chuàng)新促進會”會員10人、萬人計劃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3人、中國科學院西部學者突出貢獻獎7人。
中國科學院院士(專職):劉叢強、歐陽自遠
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劉叢強、陳玖斌、代立東、馮新斌、胡瑞忠、季宏兵、李和平、李曉峰、李心清、劉耘、劉再華、倪健、漆亮、宋謝炎、萬泉、吳沿友、肖保華、張寶華、張飛武、鐘宏
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劉叢強、馮新斌、胡瑞忠、劉耘、王赟、肖化云、鐘宏 截至2014年12月底,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建設有4個基本研究單元,包括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
該所基本研究單元:礦床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環(huán)境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地球內部物質高溫高壓實驗室、月球與行星科學研究中心
國家重點實驗室:礦床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環(huán)境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2014年,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共有在研項目455項(新增項目128項)。其中主持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973計劃)項目2項、課題4項。主持國家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863計劃)課題1項,科技惠民計劃1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9項,主持中國科學院戰(zhàn)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子課題10項、重要方向項目3項,國際合作項目4項,院地合作項目5項等。
2014年,地化所共發(fā)表論文382篇,其中SCI論文187篇,CSCD論文及其他195篇;出版專著2部;新申請發(fā)明專利20項;授權發(fā)明專利8項;軟件著作權登記11項。胡瑞忠研究員團隊獲得貴州省最高科學技術獎;黃智龍研究員“關于內蒙迪彥鉬礦的找礦預測成果”獲得2014年度中國有色金屬地質找礦一等獎、云南羊拉銅礦和云南爐坪鉛鋅礦找礦成果均獲得中國有色金屬地質找礦二等獎。
2013年,地化所共有在研項目455項(包括新增項目120項)。其中,主持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973計劃)項目2項,課題3項,主持國家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863計劃)課題1項,科技惠民計劃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13項,主持中國科學院戰(zhàn)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子課題10項、重要方向項目3項、國際合作項目4項、院地合作項目5項等。
2013年。地化所共發(fā)表論文341篇。其中SCI論文194篇,CSCD論文及其他147篇,出版專著4部,授權專利及軟件著作權18項;“湖泊底泥污染控制理論技術與應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012年,地化所共有在研項目418項(包括新增項目133項)。其中,主持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973計劃)項目2項,課題7項,主持國家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863計劃)課題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2項,主持中國科學院戰(zhàn)略性先導科技專項課題3項。
2012年,研究所共發(fā)表論文334篇,其中SCI論文135篇,CSCD論文199篇,出版專著2部,授權專利3項;“大陸巖石圈伸展與成礦研究”獲得貴州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云南瀾滄銀鉛鋅多金屬礦床立體定位預測與增儲研究”獲得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科學技術獎二等獎;“貴州省貴州省貞豐縣水銀洞金礦床綜合勘察快速定位預測與示范”獲得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創(chuàng)新成果獎。 《礦物學報》 《礦物學報》創(chuàng)刊于1981年,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和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聯合主辦,季刊,國內外公開發(fā)行。該刊是中國最有影響的礦物學專業(yè)核心期刊,主要報道礦物學及其相關學科的高水平研究成果,礦物學研究現狀綜述和動態(tài)分析等。
該期刊是《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和《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檢索源期刊,先后被《中國地質文摘》、《中國物理文獻》、《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攬》以及美國的《CA》收錄,并加入了“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和“中國期刊網”等。根據《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統(tǒng)計結果,該刊獲得了2001、2002、2003、2007、2008年度“百種中國杰出學術期刊”稱號,被評為2008年中國精品科技期刊。 ActaGeochimica ChineseJournalofGEOCHEMISTRY《中國地球化學(英文)》創(chuàng)刊于1982年??锞幬瘯Q定由2016年第一期起,將期刊名稱改為ActaGeochimica《地球化學學報(英文)》。
該刊主要內容包括地球化學、礦床地球化學、同位素地球化學及年代學;有機地球化學、宇宙地球化學、環(huán)境地球化學、元素地球化學、實驗地球化學、巖石學、礦物學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巖礦測試新技術、新方法。 《地球與環(huán)境》 《地球與環(huán)境》由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主辦,原名為《地質地球化學》,創(chuàng)刊于1973年,為一份報道中國國內外地質地球化學最新研究進展的情報刊物。1997年,轉為報道中國地質、地球化學領域最新科研成果的學術性期刊。2004年,經有關部門批準,《地質地球化學》更名為《地球與環(huán)境》,更名后的新刊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與其他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的研究成果為依托,報道中國環(huán)境地學的最新研究成果、最新發(fā)展動向和新技術新方法,促進學科的基礎理論研究與實際應用。
該刊主要報道與人類生存環(huán)境密切相關的地球大氣-生物-土壤-水-巖石圈層之間物質運移的地質地球化學過程,以及人類、生態(tài)系統(tǒng)和地球相互作用所產生的各種環(huán)境問題。
涵蓋的主要學科:環(huán)境地質學,環(huán)境地球化學,環(huán)境水文學,環(huán)境海洋學,環(huán)境土壤學,環(huán)境氣象學,環(huán)境污染及其防治,古氣候與古環(huán)境,環(huán)境與健康。
該刊已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收錄,為中國科技論文統(tǒng)計源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CAJCED)源期刊,全文入編“中國期刊網(CNKI)”、“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維普資訊)”,臺灣“中文電子期刊服務—思博網”以及“北京人天書店”。
三、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的人才培養(yǎng)
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是中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權單位,也是中國首批博士后流動站建站單位。截至2014年12月底,該研究所共有4個專業(yè)的博士點和碩士點,以及地質工程、環(huán)境工程2個全日制專業(yè)學位培養(yǎng)點,和2個博士后流動站。
博士后流動站:地質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
二級學科博士研究生培養(yǎng)點:地球化學、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環(huán)境科學和環(huán)境工程
二級學科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點:地球化學、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環(huán)境科學和環(huán)境工程
全日制專業(yè)學位碩士培養(yǎng)點:地質工程、環(huán)境工程 截至2014年底,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共有在讀研究生325人(其中碩士生151人、博士生174人)、在站博士后48人。
截至2013年底,該所共有在讀研究生292人(其中碩士生146人、博士生146人)、在站博士后45人。
截至2012年底,該所共有在讀研究生264人(其中碩士生121人、博士生143人)、在站博士后25人。 2012年-2014年該研究所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獲得者姓名所在級研究室導師獲獎年份王建旭09博環(huán)境室馮新斌2012晏浩11博環(huán)境室劉再華2012呂正航09博高壓室張輝2012張曉琪10博礦床室宋謝炎2012朱偉11博環(huán)境室馮新斌2012孟勇10碩礦床室龔國洪2012唐鏡淞11碩高壓室徐麗萍2012吳承泉11碩礦床室張正偉2012劉意章11博環(huán)境室肖唐付2013張嘉瑋11博礦床室黃智龍2013欒燕11博環(huán)境室宋謝炎2013王玉11碩環(huán)境室連賓2013董文斗12博礦床室蘇文超2013許滿12碩高壓室唐紅峰2013陳曉翠11博礦床室胡瑞忠2014朱偉11博環(huán)境室馮新斌2014張鑫13博高壓室張輝2014徐宇13碩環(huán)境室肖化云2014徐曉航13碩環(huán)境室仇廣樂2014盛響元13碩礦床室朱笑青2014參考資料:
四、水銀溫度計破損會汞中毒嗎?
會中毒。癥狀包括頭痛、惡心、嘔吐、發(fā)熱等,嚴重者甚至會出現昏迷或精神失常等癥狀。
一、汞,常溫下呈液態(tài),色澤如銀,故俗稱「水銀」。廣泛存在于自然界,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空氣、土壤以及水體中都存在汞。
1、一般認為,如果在短時間(> 3~5 小時)吸入高濃度汞蒸汽(> 1.0 mg / m3)時,就可導致急性汞中毒。常見癥狀包括頭痛、惡心、嘔吐、發(fā)熱等,嚴重者甚至會出現昏迷或精神失常等癥狀。
二、打碎了水銀溫度計是否會導致汞中毒:
1、簡單來說,汞中毒是有可能的。
2、根據 2007 年中美聯合開展的關于醫(yī)療環(huán)境中含汞產品及廢物的項目報告, 一支水銀體溫計打碎后, 如果汞全部蒸發(fā),可使一間 15 m2 大、3 m 高的房間空氣汞濃度可達到 22.2 mg / m3,高于國家規(guī)定的最大容許濃度 0.01 mg / m3。
3、但這只是極端情況,在實際情況中,水銀溫度計打碎后水銀并不會全部瞬間揮發(fā),房間也不可能密不透氣。但我們也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特別是如果家中有孕婦和小孩的情況。
4、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從事汞研究逾十年的教授,某日不小心在臥室內打破了兩支水銀溫度計。在開窗通風之前,這位專業(yè)人士將測量汞濃度的儀器搬進臥室,發(fā)現「比室外大氣中的汞濃度高出了 1 000 倍」。
三、打碎了水銀溫度計應該怎么辦;
1、疏散所有人和動物,打開門窗(非常重要?。?,避免任何人從水銀灑落處經過;
2、別讓兒童幫你清理;
3、如果水銀灑落在木頭,油布或者拋光家具等光滑表面,則比較容易清理;
4、如果水銀灑落在地毯、窗簾、襯墊或者其他易吸收水銀的表面,那么,我們需要扔掉這些被污染物。當然,只需剪掉受污染的地方扔掉即可。
四、千萬不要做的:
1、不要用吸塵器:吸塵器把水銀吹到空氣中,加速水銀的揮發(fā);
2、不要用掃帚:掃帚會打散水銀,水銀球會到處滾動,難以清理;
3、不要把水銀倒進下水道:這會污染環(huán)境;
4、不要清洗接觸到水銀的衣物:這樣會污染洗衣機,并可能污染水環(huán)境。所以請直接扔掉接觸到水銀的衣服;
5、如果你的鞋子被水銀污染,請不要再穿著:穿被污染的鞋子走動,會擴大污染區(qū)域。
五、手把手教你清理打碎的水銀溫度計:
1、帶上橡膠或膠乳手套;
2、首先用紙巾小心撿起那些碎玻璃片,并用密封袋裝好;
3、對于較大的水銀顆粒,用紙板小心收集。 要特別注意,水銀顆粒在平滑的地板上滾動很快,所以請仔細檢查整個地板,以防「漏網之魚」;
4、對于較小的水銀顆粒,建議用滴管小心收集,然后用紙巾包好,再放入密封袋中;
5、對于那些更小的、難以看清的水銀顆粒,可以用剃須膏涂在小刷子上,一點點粘,或者用膠帶粘,最后再將小刷子和膠帶一并放入密封袋;
6、如果有條件的話,還可以用硫磺粉灑在水銀流過的地方。硫磺碰到水銀會從黃色變成褐色(硫化汞),硫化汞不會揮發(fā)至空氣中影響健康,同時也利于清理。
六、房間里什么時候水銀能揮發(fā)干凈
建議通風至少 24 小時候再進入。如果發(fā)現有身體不適,要及時就醫(yī)。
拓展資料
泄露的處理:
1、廣泛使用的體溫計血壓計等設備造成了汞易污染室內等環(huán)境問題,在室內打碎汞溫度計時,不要驚慌,可以立即把肉眼可見的碎汞珠用紙片(由于汞內聚力非常大,用棉簽不能沾起汞,這是極為不科學、不負責任的說法)托起來放進密封的水瓶里面,如果有細小的汞珠可以用紙片推到一起,汞會自動聚成小球,再收集。
2、為了安全,在有一些簡單化學品的情況下可以使用硝酸擦拭汞污染的地面來完全消除汞污染。而絕對不可以用硫粉覆蓋的方法,因為常溫下汞難和硫化合,不能除去汞污染。為了完全去除汞污染,可以用碘蒸氣熏蒸的方法熏蒸室內數次,直至碘化亞銅試紙不變色為止。 實驗證明,日常泄露的汞可以用家庭常用的透明膠帶粘起并收集,效果好于紙片,發(fā)生體溫計血壓計汞泄露可用此方法處理。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水銀《泄露的處理》
以上就是關于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相關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問題,您也可以聯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容。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