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頁
SERVICE 服務產(chǎn)品
XINMEITI 新媒體代運營
CASE 服務案例
NEWS 熱點資訊
ABOUT 關于我們
CONTACT 聯(lián)系我們
創(chuàng)意嶺
讓品牌有溫度、有情感
專注品牌策劃15年

    古典園林設計(中國古典園林設計)

    發(fā)布時間:2023-04-04 15:44:32     稿源: 創(chuàng)意嶺    閱讀: 124        當前文章關鍵詞排名出租

    大家好!今天讓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古典園林設計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nèi)優(yōu)秀的企業(yè),服務客戶遍布全球各地,相關業(yè)務請撥打電話: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文章目錄列表:

    古典園林設計(中國古典園林設計)

    一、古典園林的藝術特點

    1、依山傍水,貴樹名花,綜合藝術

    中國古典園林是由植物、山水和建筑等組成的綜合藝術品。常用觀賞花木有松、竹、梅、蘭菊、荷、玫瑰、迎春和牡丹等,其選栽一般與園林的地理環(huán)境和園主所寄托的性情有關。園中理水也通過類型和形式的選擇來體現(xiàn)意趣。

    園水有各種形式:湖、池、河、溪、澗、泉、瀑布。在園中有根據(jù)水源和園內(nèi)地勢的具體情況,加以自然疏導,在大小、動靜、曲折的對比和聯(lián)系中實現(xiàn)目的。

    其造型就落實在對岸水徘,似分還連的追求上。文震亭在《長物志》對理水論述甚詳,尤其是論廣池、論小池、論瀑布非常精辟。的確山水的造型是提領園林的主要構架。所以有人這樣認為園林之有山,如人之有骨骼:園林之有水,如人只有血脈。

    2、追求立意,概括提煉,力求神似

    中國園林集天下名山勝境,經(jīng)過取舍并加以高度概括和提煉,雖取材于自然又非純天然模仿,立意新穎,展示一峰則太華千尋,一勺則江湖萬里的神似境界,這種歷經(jīng)藝術加工得到的藝術美,富有身臨其境,似曾相識,又不知其所的玄妙之感,給人以詩情畫意或觸景生情的美好靈感。

    3、造景含蓄,那人尋味,一點方悟

    中國古典園林的絕妙之處為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尋味。美人峰越細看才像;鴛鴦廳一點方悟;亭榭匾額成了賞景說明書。又如拙政園的荷風四面亭,身臨其境,雖無荷風,但亦覺風在其中,發(fā)人遐思。

    擴展資料

    按照現(xiàn)代人的理解,園林不只是作為游憩之用,而且具有保護和改善環(huán)境的功能。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凈化空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有害氣體和吸附塵埃,減輕污染。

    可以調(diào)節(jié)空氣的溫度、濕度,改善小氣候;還有減弱噪聲和防風、防火等防護作用。尤為重要的是園林在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有益作用。

    游憩在景色優(yōu)美和安靜的園林中,有助于消除長時間工作帶來的緊張和疲乏,使腦力、體力得到恢復。園林中的文化、游樂、體育、科普教育等活動,更可以豐富知識和充實精神生活。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古典園林

    二、急求一篇論文關于中國古典園林的基本設計理念具體體現(xiàn)。

    東西方古典園林的一個最大區(qū)別,就在于是突出自然風景還是突出建筑。

    中國古典園林是一種由文人、畫家、造園匠師們創(chuàng)造出來的自然山水式園林,追求天然之趣是我國造園藝術的基本特征。在中國園林里,不規(guī)則的平面中自然的山水是景觀構圖的主體,而形式各異的各類建筑卻為觀賞和營造文化品味而設,植物配合著山水自由布置,道路回環(huán)曲折,達到一種自然環(huán)境、審美情趣與美的理想水乳交融的境界,既“可望可行”,又“可游可居”,富有自然山水情調(diào)的園林藝術空間。

    以法國宮廷花園為代表的由建筑師、雕塑家和園林設計師創(chuàng)作出來的西方規(guī)則式古典園林,以幾何體形的美學原則為基礎,以“強迫自然去接受均稱的法則”為指導思想,追求一種純凈的、人工雕琢的盛裝美?;▓@多采取幾何對稱的布局,有明確的貫穿整座園林的軸線與對稱關系。水池、廣場、樹木、雕塑、建筑、道路等都在中軸上依次排列,在軸線高處的起點上常布置著體量高大、嚴謹對稱的建筑物,建筑物控制著軸線,軸線控制著園林,因此建筑也就統(tǒng)率著花園,花園從屬于建筑。

    造園使用的建筑材料,中國傳統(tǒng)建筑以土木為主,西方古典建筑以石質(zhì)為主。在布局上,中國傳統(tǒng)建筑多數(shù)是向平面展開的組群布局,而西方古典建筑強調(diào)向上挺拔,突出個體建筑。在建筑文化的主題上,中國傳統(tǒng)建筑以宣揚皇權至尊、明倫示禮為中心,西方古典建筑以宣揚神的崇高、表現(xiàn)對神的崇拜與愛戴為中心。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藝術風格以人與自然“和諧”之美為基調(diào),西方古典建筑的藝術風格重在表現(xiàn)人與自然的對抗之美,以宗教建筑的空曠、封閉的內(nèi)部空間使人產(chǎn)生宗教般的激情與迷狂。

    我國的傳統(tǒng)建筑是一種木結構體系,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抬梁式木構架。抬梁式木構架不僅可以組成一間、三間、五間乃至若干間的房屋,還可以建造三角、正方、五角、六角、八角、圓形、扇面、萬字、田字及其他特殊平面的建筑,甚至可以構成多層的樓閣與塔等建筑,墻壁是起圍護、分割作用的非承重構件。由于受到木材及結構本身的限制,形狀及內(nèi)部空間較簡單。布局上,總是把各種不同用途的房間分解為若干幢單體建筑,每幢單體建筑都有其特定的功能與一定的“身份”,以及與這個“身份”相適應的位置。建筑藝術處理的重點,表現(xiàn)在建筑結構本身的美化、建筑的造型及少量的附加裝飾上。

    中國傳統(tǒng)的審美趣味雖然在對待城市和處理宮殿、寺院、民居等建筑的布局上十分喜愛用軸線引導和左右對稱的方法以求得整體的統(tǒng)一性,但卻不像西方那樣一味地為追求幾何美而在園林中大量采用這種手法。脫胎于我國傳統(tǒng)建筑中的中國園林建筑,形式多樣,位置靈活,按使用上的需要,可把它們獨立設置,也可用廊、墻等組合成為院落式的群體。建筑空間變化曲折、豐富多彩。在處理建筑、人、環(huán)境的關系時,儒家所倡導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使中國園林建筑強調(diào)與自然、社會環(huán)境的協(xié)調(diào)和統(tǒng)一。傳統(tǒng)的將建筑化大為小、化集中的大體量為分散的小體量的處理手法,非常適合于中國園林布局與景觀上“山水為主、建筑為輔”的設計理念的需要。中國傳統(tǒng)造型藝術強調(diào)“線型美”,園林建筑所采取的木質(zhì)梁、柱,恰恰能適應這種“線”的藝術要求,無論是單體建筑,還是群體建筑,均講究具有優(yōu)美的輪廓線和天際線。

    西方古代建筑多以石料砌筑,墻壁較厚,窗洞較小,建筑的跨度受石料的限制而內(nèi)部空間較小。拱券結構發(fā)展后,建筑空間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放,建造起了象羅馬的萬神廟等有內(nèi)部空間層次的公共性建筑物,建筑的空間藝術有了很大的發(fā)展,但仍未突破厚重實體的外框。西方古典造型藝術強調(diào)“體積美”,建筑物的尺度、體量、形象并不去適應人們實際活動的需要,而著重在于強調(diào)建筑實體的氣氛,其著眼點在于兩度的立面與三度的形體,建筑與雕塑連為一體,追求一種雕塑性的美。其建筑藝術加工的重點也自然地集中到了目力所及的外表及裝飾藝術上。

    西方古典園林中的園林建筑取法于西方古典建筑,它把各種不同功能用途的房間都集中在一幢磚石結構的建筑物內(nèi),所追求的是一種內(nèi)部空間的構成美和外部形體的雕塑美。由于建筑體積龐大,因此很重視其立面實體的分劃和處理,從而形成一整套立面構圖的美學原則。

    在園林布局上,黑格爾曾說:“最徹底地運用建筑原則于園林藝術的是法國的園子,它們照例接近高大的宮殿,樹木是栽成有規(guī)律的行列,形成林蔭大道,修剪得很整齊,圍墻也是用修剪整齊的籬笆造成的。這樣就把大自然改造成為一座露天的廣廈”。西方古典園林無論在情趣上還是構圖上和古典建筑所遵循的都是同一個原則。園林設計把建筑設計的手法、原則從室內(nèi)搬到室外,兩者除組合要素不同外,并沒有很大的差別。

    參考資料:

    三、我國古典園林建筑形式和風格,你了解多少

    我國古典園林建筑形式和風格自成一體,有其獨立的特點。從園林角度講,有使用和造景,觀賞和被觀賞的雙重性,園林建筑既要滿足各種園林活動和使用上的要求,又是園林景物之一;既是物質(zhì)產(chǎn)品,也是藝術作品。但園林建筑給人精神上的感受更多。因此,藝術性要求更高,除要求具有觀賞價值外,還要求富有詩情畫意。

    園林建筑是與園林環(huán)境及自然景致充分結合的建筑,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地形及環(huán)境的有利條件。任何建筑設計時都應考慮環(huán)境,而園林建筑更甚,建筑在環(huán)境中的比重及分量應按環(huán)境構圖要求權衡確定,環(huán)境是建筑創(chuàng)作的出發(fā)點。

    我國古典園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為景觀構圖的主題,建筑只為觀賞風景和點綴風景而設置。園林建筑是人工因素,它與自然因素之間似有對立的一面,但如果處理得當,也可統(tǒng)一起來,可以在自然環(huán)境中增添情趣,增添生活氣息。園林建筑只是整體環(huán)境中的一個協(xié)調(diào)、有機的組成部分,它的責任只能是突出自然的美,增添自然環(huán)境的美。這種自然美和人工美的高度統(tǒng)一,正是中國人在園林藝術上不斷追求的境界。

    東西方園林之中,建筑都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因為他是滿足人們生活享受和觀賞風景所必須的。西方園林中,如法國的古典主意園林,意大利的莊園、府邸和宮殿往往集中式布置,層數(shù)一般兩到三層,可以居高臨下俯瞰全國景色。在中國園林中為滿足可行、可觀、可居、可游的要求,需配置相應的廊、亭、堂、榭、閣等建筑。從我國發(fā)展史來看,園林中建筑密度越來越高,生活居住氣息越來越濃。當然建筑也不純粹作為居游的生活需要來設置,它本身也是供人欣賞的景物之組成部分,融合在園林的自然景色中。自然景色若有人工建筑做適當?shù)狞c綴,可現(xiàn)出神采而富有魅力,為景觀添色。

    一、古典園林建筑的特點

    建筑與環(huán)境的結合首先是要因地制宜,力求與基址的地形、地勢、地貌結合,作到總體布局上依形就勢,并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

    其次是建筑體體量是寧小勿大。因為自然山水中,山水為主,建筑是從。與大自然相比,建筑物的相對體量和絕對尺度以及景物構成上所占的比重都是很小的。

    另一要求是園林建筑在平面布局與空間處理上都力求活潑,富于變化。設計中推敲園林建筑的空間序列和組織好觀景路線格外突出。建筑的內(nèi)外空間交匯地帶,常常是最能吸引人的地方,也常是人感情轉(zhuǎn)移的地方。虛與實、明與暗、人工與自然的相互轉(zhuǎn)移都常在這個部位展開。依次過度空間就顯得非常重要。中國園林建筑常用落地長窗、空廊、敞軒的形式作為這種交融的紐帶。這種半室內(nèi)、半室外的空間過渡都是漸變的,是自然和諧的變化,是柔和的、交融的。

    為解決與自然環(huán)境相結合的問題,中國園林建筑還應考慮自然氣候、季節(jié)的因素。因此中國南北園林各有特點。比如江南園林中有一種鴛鴦廳是結合自然氣候、季節(jié)最好的離子,其建筑一分為二,一面向北,一面向南,分別適應冬夏兩季活動。

    總之,園林建筑設計要把建筑作為一種風景要素來考慮,使之和周圍的山水、巖石、樹木等融為一體,共同構成優(yōu)美景色。而且風景是主體,建筑是其中一部分。

    二、中國古典園林建筑的形式

    廊有覆蓋的通道稱廊。廊的特點狹長而通暢,彎曲而空透,用來連結景區(qū)和景點,它是一種既“引”且“觀”的建筑。狹長而通暢能促人生發(fā)某種期待與尋求的情緒,可達到“引人入勝”的目的;彎曲而空透可觀賞到千變?nèi)f化的景色,因為由可以步移景異。此外,廊柱還具有框景的作用。

    亭子是園林中最常見的建筑物。主要供人休息觀景,兼做景點。無論山嶺際,路邊橋頭都可建亭。亭子的形式千變?nèi)f化,若按平面的形狀分,常見的有三角亭、方亭、圓亭、矩形亭和八角亭;按屋頂?shù)男问接械嗉馔?、歇山亭;按所處位置有橋亭、路亭、井亭、廊亭??傊梢匀螒{造園者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去豐富它的造型,同時為園林增添美景。

    堂往往成封閉院落布局,只是正面開設門窗,它是園主人起居之所。一般來說,不同的堂具有不同的功能,有用作會客之用,有用作宴請、觀戲之用,有的則是書房。因此各堂的功能按具體情況而定,相互間不盡相同。

    廳堂是私家園林中最主要的建筑物。常為全園的布局中心,是全園精華之地,眾景匯聚之所。廳堂依慣例總是坐南朝北。從堂向北望,是全山最主要的景觀面,通常是水池和池北疊山所組成的山水景觀。觀賞面朝南,使主景處在陽光之下,光影多變,景色明朗。廳堂與疊山分居水池之南北,搖搖相對,一邊人工,一邊天然,既是絕妙的對比。廳的功能多作聚會、宴請、賞景之用,其多種功能集于一體。因此廳的特點:造型高大、空間寬敞、裝修精美、陳設富麗,一般前后或四周都開設門窗,可以在廳中靜觀園外美景。廳又有四面廳、鴛鴦廳之分,主要廳堂多采用四面廳,為了便于觀景,四周往往不作封閉的墻體,而設大面積隔扇、落地長窗,并四周繞以回廊。鴛鴦廳是用屏風或罩將內(nèi)部一分為二,分成前后兩部分,前后的裝修、陳設也各具特色。鴛鴦廳的優(yōu)點是一廳同時可作兩用,如前作慶典后作待客之用,或隨季節(jié)變化,選擇恰當位置待客、起坐。另外,賞荷的花廳和觀魚的廳堂多臨水而建,一般前有平臺,供觀賞者在平臺上自由選擇目標,盡情游賞。

    榭常在水面和花畔建造,藉以成景。榭都是小巧玲瓏、精致開敞的建筑,室內(nèi)裝飾簡潔雅致,近可觀魚或品評花木,遠可極目眺望,是游覽線中最佳的景點,也是構成景點最動人的建筑形式之一。

    閣是私家園林中最高的建筑物,供游人休息品茗,登高觀景。閣一般有兩層以上的屋頂,形體比樓更空透,可以四面觀景。

    舫為水邊或水中的船形建筑,前后分作三段,前艙較高,中艙略低,后艙建二層樓房,供登高遠眺。前端有平?與岸相連,模仿登船之跳板。由于防不能動又稱不系舟。防在水中,使人更接近于水,身臨其中,使人有蕩漾于水中之感,是園林中供人休息、游賞、飲宴的場所。但是舫這種建筑,在中國園林藝術的意境創(chuàng)造中具有特殊的意義,我們知道,船是古代江南的主要交通工具,但自莊子說了“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邀游,泛著不系之舟”之后,舫就成了古代文人隱逸江湖的象征,表示園主隱逸江湖,再不問政治。所以它常是園主人寄托情思的建筑,合適世隱居之意。因為古代有相當部分的士人仕途失意,對現(xiàn)實生活不滿,常想遁世隱逸,耽樂于山水之間,而他們的逍遙伏游,多半是買舟而往,一日千里,泛舟山水之間,豈不樂哉。所以防在園林中往往含有隱居之意,但是舫在不同場合也有不同的含意,如蘇州獅子林,本是佛寺的后花園,所以其中之舫含有普度眾生之意。而頤和園之石舫,按唐魏征之說:“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由于石舫永覆不了,所以含有江山永固之意。

    三、中國古典園林建筑的風格

    1、表現(xiàn)含蓄

    含蓄效果就是中國古典園林重要的建筑風格之一。追求含蓄乃與我國詩畫藝術追求含蓄有關,在繪畫中強調(diào) “意貴乎遠,境貴乎深”的藝術境界;在園林中強調(diào)曲折多變,含蓄莫測。這種含蓄可以從兩方面去理解:其一,其意境是含蓄的;其二,從園林布局來講,中國園林往往不是開門見山,而是曲折多姿,含蓄莫測。往往巧妙地通過風景形象的虛實、藏露、曲直的對比來取得含蓄的效果。如首先在門外以美麗的荷花池、橋等景物把游人的心緊緊吸引住,但是圍墻高筑,僅露出園內(nèi)一些屋頂、樹木和圓內(nèi)較高的建筑,看不到里面全景,這就會使人引起暇想,并引起了解園林景色的興趣。北京頤和園既是如此,頤和園入口處利用大殿,起掩園主景(萬壽山、昆明湖)之作用,通過大殿,才豁然開朗,見到萬壽山和昆明湖,那山光水色倍覺美不勝收。江南園林中,漏窗往往成為含蓄的手段,窗外景觀通過漏窗,隱隱約約,這就比一覽無余地看有生趣得多。如蘇州留園東區(qū)以建筑庭園為主,其東南角環(huán)以走廊,臨池面置有各種式樣的漏窗、敞窗,使園景隱露于窗洞中,當游人在此游覽時,使人左右逢源,目不暇接,妙趣橫生。而今天有許多好心腸的人,唯恐游者不了解,水池中裝了人工大魚,熊貓館前站著泥塑熊貓,如做著大廣告,與含蓄兩字背道而馳,失去了中國園林的精神所在,真太煞風景。魚要隱現(xiàn)方妙,熊貓館以竹林引勝,漸入佳境,游者反多增趣味。

    2、強調(diào)意境

    中國古典園林追求的“意境”二字,多以自然山水式園林為主一般來說,園中應以自然山水為主體,這些自然山水雖是人作,但是要有自然天成之美,有自然天成之理,有自然天成之趣。在園林中,即使有密集的建筑,也必須要有自然的趣味。為了使園林有可望、可行、可游、可居之地,園林中必須建筑各種相應的建筑,但是園林中的建筑不能壓倒或破壞主體,而應突出山水這個主體,與山水自然融合在一起,力求達到自然與建筑有機的融合,并升華成一件藝術作品。這中間建筑對意境的表現(xiàn)手法如:承德避暑山莊的煙雨樓,乃仿浙江嘉興煙雨樓之意境而筑,這座古樸秀雅的高樓,每當風雨來臨時,即可形成一幅淡雅素凈的“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詩情畫意圖,見之令人身心陶醉。

    園林意境的創(chuàng)作方法有中國自己的特色和深遠的文化根源。融情入境的創(chuàng)作方法,大體可歸納為三個方面:

    “體物”的過程。即園林意境創(chuàng)作必須在調(diào)查研究過程中,對特定環(huán)境與景物所適宜表達的情意作詳細的體察。事物形象各自具有表達個性與情意的特點,這是客觀存在的現(xiàn)象。如人們常以柳絲比女性、比柔情;以花朵比兒童或美人;以古柏比將軍、比堅貞。比、興不當,就不能表達事物寄情的特點。不僅如比,還要體察入微,善于發(fā)現(xiàn)。如以石塊象征堅定性格,則卵石、花石不如黃石、盤石,因其不僅在質(zhì),亦且在形。在這樣的體察過程中,心有所得,才開始立意設計。

    “意匠經(jīng)營”的過程。在體物的基礎上立意,意境才有表達的可能。然后根據(jù)立意來規(guī)劃布局,剪裁景物。園林意境的豐富,必須根據(jù)條件進行“因借”。計成《園冶》中的“借景”一章所說“取景在借”,講的不只是構圖上的借景,而且是為了豐富意境的“因借”。凡是晚鐘、曉月、樵唱、漁歌等無不可借,計成認為“觸情俱是”。

    “比”與“興”。是中國先秦時代審美意識的表現(xiàn)手段?!段男牡颀垺穼Ρ?、興的釋義是:“比者附也;興者起也。”“比是借他物比此物”,如“蘭生幽谷,不為無人而不芳”是一個自然現(xiàn)象,可以比喻人的高尚品德?!芭d”是借助景物以直抒情意,如“野塘春水浸,花塢夕陽遲”景中怡悅之情,油然而生?!氨取迸c“興”有時很難絕然劃分,經(jīng)常連用,都是通過外物與景象來抒發(fā)、寄托、表現(xiàn)、傳達情意的方法。

    3、突出宗教迷信和封建禮教

    中國古典建筑與神仙崇拜和封建禮教有密切關系,在園林建筑上也多有體現(xiàn)。漢代是園林中多有“樓觀”,就是因為當時人們都認為神仙喜愛住在高處。另外還有一種重要的體現(xiàn),皇家建筑的雕塑裝飾物上才能看到的吻獸。吻獸既是人們對龍的崇拜,創(chuàng)造的多種神獸的總稱。龍是中華民族發(fā)祥和文化開端的象征;炎黃子孫崇拜的圖騰;龍所具有的那種威武奮發(fā)、勇往直前和所向披靡、無所畏懼的精神,正是中華民族理想的象征和化身。龍文化是中華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時至今日,人們?nèi)钥梢姷健褒埼幕痹谛陆ǖ姆鹿沤ㄖ险故?,如今的龍文化(裝飾)不僅僅是為了“避邪”;而且成了中華民族的象征(在海內(nèi)外,凡飾有“龍避邪”的,一定是華人宅府),凝聚了民族的魂之所在。吻獸排列有著嚴格的規(guī)定,按照建筑等級的高低而有數(shù)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宮太和殿上的裝飾。這在中國宮殿建筑史上是獨一無二的,顯示了至高無上的重要地位。在其它古建筑上一般最多使用九個走獸。這里有嚴格的等級界限,只有金鑾寶殿(太和殿)才能十樣齊全。中和殿、保和殿都是九個。其它殿上的小獸按級遞減。天安門上也是九個小獸。北京故宮的金鑾寶殿“太和殿”,是封建帝王的朝廷,故小獸最多。金鑾殿是“廡殿”式建筑,有1條正脊,8條垂脊, 4條圍脊,總共有13條殿脊。吻獸坐落在殿脊之上,在正脊兩端有正吻2只,因它口銜正脊,又俗稱吞脊獸。在大殿的每條垂脊上,各施垂獸1只,8條脊就有8只。在垂獸前面是1行跑獸,從前到后,最前面的領隊是一個騎風仙人,然后依次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斗牛、行什,共計10只。8條垂脊就有80只。此外,在每條圍脊的兩端還各有合角吻獸2只,4條圍脊共8只。這樣加起來,就有大小吻獸106只了。如果再把每個殿角角梁上面的套獸算進去,那就共有114只吻獸了。而皇帝居住和處理日常政務的乾清宮,地位僅次于太和殿,檐角的小獸為9個。坤寧宮原是皇后的寢宮,小獸為7個。妃嬪居住的東西六宮,小獸又減為5個。有些配殿,僅有1個。古代的宮殿多為木質(zhì)結構,易燃。傳說這些小獸能避火。由于神化動物的裝飾,使帝王的宮殿成為一座仙閣神宮。

    因此吻獸是中國古典建筑中一種特有的雕塑裝飾物。因為吻獸是皇家特有的,所以也是一種區(qū)分私家和皇家園林及建筑的一種方法。

    4、平面布局簡明有規(guī)律

    中國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種簡明的組織規(guī)律,這就是每一處住宅、宮殿、官衙、寺廟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單座建筑和一些圍廊、圍墻之類環(huán)繞成一個個庭院而組成的。一般地說,多數(shù)庭院都是前后串連起來,通過前院到達后院,這是中國封建社會“長幼有序,內(nèi)外有別”的思想意識的產(chǎn)物。家中主要人物,或者應和外界隔絕的人物(如貴族家庭的少女),就往往生活在離外門很遠的庭院里,這就形成一院又一院層層深入的空間組織。同時,這種庭院式的組群與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對稱的方式,沿著縱軸線(也稱前后軸線)與橫軸線進行設計。比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縱軸線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兩側(cè)的橫軸線上,北京故宮的組群布局和北方的四合院是最能體現(xiàn)這一組群布局原則的典型實例。這種布局是和中國封建社會的宗法和禮教制度密切相關的。它最便于根據(jù)封建的宗法和等級觀念,使尊卑、長幼、男女、主仆之間在住房上也體現(xiàn)出明顯的差別。這是封建禮教在園林建筑布局上的體現(xiàn)。

    5、地域文化不同園林建筑風格有異

    洛陽自古以牡丹聞名,園林中多種植花卉竹木,尤以牡丹、芍藥為盛,對比之下,亭臺樓閣等建筑的設計疏散。甚至有些園林只在花期是搭建臨時的建筑,稱“幕屋”、“市肆”。花期一過,幕屋、市肆皆被拆除,基本上沒有固定的建筑。

    而揚州園林,建筑裝飾精美,表現(xiàn)細膩。這是因為,揚州園林的建造時期多以清朝乾隆年間為主,建造者許多都是當時巨商和當?shù)毓賳T所建。目的是炫耀自己的財富、粉飾太平,因此帶有鮮明的功利性。揚州園林在審美情趣上,更重視形式美的表現(xiàn)。這也與一般的江南私家園林風格不同,江南園林自唐宋以來追求的都是淡泊、深邃含蓄的造圓風格。

    四、結論

    縱觀中國古典園林發(fā)展,我們可以看到,表現(xiàn)在古典園林中的這種具有古代中國人審美特征的園林觀,絕不僅僅限于造型和色彩上的視覺感受以及一般意義上的對人類征服大自然的心理描述,而更重要的還是文化發(fā)展的必然產(chǎn)物,即通過園林藝術對人的生活環(huán)境的調(diào)節(jié),來把握人本身的存在特征和意義。

    參考文獻:

    蕭默編著《建筑意》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3.1

    肖英編著《傳統(tǒng)文化建筑》中國林業(yè)大學出版社2005.8

    四、中國古典園林有哪些

    一、拙政園

    拙政園位于蘇州市東北街178號,是中國園林的杰出代表,這一

    走進拙政園,就好象走進了中國文人筆下的桃花源,尋幽探勝,移步換景,亭臺樓閣,漫步拙政園,你會頓感中國古典園林設計的博大精深之美。

    二、承德避暑山莊

    承德避暑山莊位于河北省

    山莊宮殿區(qū)布局嚴謹,建筑樸素,苑景區(qū)自然野趣,宮殿與天然景觀和諧地融為一體,達到了回歸自然的境界。這里是

    三、頤和園

    頤和園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區(qū),是利用

    頤和園集傳統(tǒng)造園藝術之大成,萬壽山、昆明湖構成其基本框架,借景周圍的山水環(huán)境,飽含中國皇家園林的恢弘富麗氣勢,又充滿自然之趣,高度體現(xiàn)了“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造園準則。頤和園亭臺、長廊、殿堂、廟宇和小橋等人工景觀與自然山巒和開闊的湖面相互和諧、藝術地融為一體,整個園林藝術構思巧妙,是集中國園林建筑藝術之大成的杰作,在中外園林藝術史上地位顯著。

    四、獅子林

    獅子林為蘇州四大名園之一,位于蘇州市市城東北園林路。園內(nèi)“林有竹萬固,竹下多怪石,林園幾經(jīng)興衰變化,寺、園、宅分而又合,傳統(tǒng)造園手法與佛教思想相互融合,以及近代貝氏家族把西洋造園手法和家祠引入園中,使其成為融禪宗之理、園林之樂于一體的寺廟園林。

    獅子林平面成東西稍寬的長方形,東南多山,西北多水,四周高墻深宅,曲廊環(huán)抱。它既有蘇州古典園林亭、臺、樓、閣、廳、堂、軒、廊之人文景觀,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盛名于世,素有“假山王國”之美譽。

    五、留園

    留園是中國著名古典園林,位于江南古城蘇州,以園內(nèi)建筑布置精巧、奇石眾多而知名。它充分體現(xiàn)了古代造園家的高超技藝、卓越智慧和江南園林建筑的藝術風格和特色。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古典園林設計問題和相關問題的解答了,如有疑問,可撥打網(wǎng)站上的電話,或添加微信。


    推薦閱讀:

    古典屋頂花園景觀設計圖(古典屋頂花園景觀設計圖紙)

    中國古典園林別墅景觀設計(中國古典園林別墅景觀設計說明)

    常州古典屋頂花園景觀設計(常州古典屋頂花園景觀設計圖)

    青浦景觀設計案例分享(青浦景觀設計案例分享大全)

    東莞園區(qū)綠化景觀設計(東莞園區(qū)綠化景觀設計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