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古代名人(杭州西湖古代名人名單)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guān)于杭州西湖古代名人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nèi)優(yōu)秀企業(yè),服務(wù)客戶遍布全國,相關(guān)業(yè)務(wù)請撥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錄:
一、西湖的名人有哪些?
杭州吉慶山馬坡嶺山腳下,最近建成的“西湖文化名人墓地紀念碑”上刻有林寒碧、徐蘊華夫婦的生平事跡。 福建才子林景行,原名昶,字亮奇,以別字寒碧行世,1886年出生于侯官(今福州)仕宦之家。1907年春,在日本留學的林寒碧回國休假,到上海拜訪女革命家秋瑾,在秋瑾寓所認識了秋瑾的女弟子徐小淑。林寒碧個子高挑,容貌清秀,才思敏捷,性情溫和,給秋瑾和小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秋瑾悄悄地對小淑說:“賜可妻也?!? 蘊華,字小淑,號雙韻,1884年出生于浙江石門縣城(今桐鄉(xiāng)市崇福鎮(zhèn))。她和胞姐徐自華曾被柳亞子譽為“浙西兩徐”、“玉臺兩妙”。秋瑾犧牲后,徐小淑追隨徐自華和吳芝瑛義葬秋瑾于杭州西泠并集會追悼,林寒碧也參加了這次活動,并認識了小淑的老師陳去病,陳去病對寒碧的評價是:“溫文爾雅,弱冠奇才?!? 徐小淑眼中的林寒碧是一位純潔的青年、日后必能為國家和社會作出貢獻的棟梁之材,再加上有兩位師長的贊許,芳心遂動。 1909年5月2日,陳去病為媒,林寒碧和徐小淑在上海張園舉行婚禮,出席賓客有數(shù)百人。后來,林寒碧和徐小淑雙雙加盟南社,常以詩詞唱和,時人稱羨。 辛亥革命前夕,林寒碧學成歸國,奔走戎馬,不辭勞瘁,在革命隊伍中頗有聲譽。民國建立后,宋教仁出任農(nóng)林總長,禮聘寒碧為秘書,寒碧成了宋教仁的左右手。宋教仁被刺后,身為眾議院秘書的林寒碧成為堅定的反袁分子,經(jīng)常在報上發(fā)表激烈的反袁言論,以至一度不得不離開上海避禍。 1915年夏,徐小淑帶著5歲的女兒林惠隨寒碧赴遼東沈陽附近的本溪湖避難,過了近一年清苦的生活。返回上海后,林寒碧出任《時事新報》總編輯,以筆桿討伐袁氏,抨擊軍閥。1916年8月7日夜,寒碧從報館外出赴摯友梁啟超之約,在靜安寺路馬霍路口被英國人克明的汽車撞死。此時,他的小女兒林隱(字北麗)出生才17天。 1916年冬,徐小淑回到家鄉(xiāng)崇德,創(chuàng)辦了縣立女子學校,不久又創(chuàng)辦了女子師范講習所,開始了在家鄉(xiāng)20余年的教師生涯。她為家鄉(xiāng)的教育事業(yè)尤其是女子教育作出了杰出貢獻的同時,個人的經(jīng)濟情況逐漸好轉(zhuǎn)。1920年,小淑葬寒碧于杭州孤山之陰。 1962年,徐小淑病逝于上海新華醫(yī)院,享年79歲。中國新聞社為這位上海文史館館員專門發(fā)了一條《秋瑾摯友徐蘊華在滬逝世》的消息。當時,林寒碧之墓雖然還保存在西泠橋畔,但早先合葬的愿望顯然已經(jīng)不可能實現(xiàn)了,徐小淑葬于上海梅隴公墓。 周永珍女士在參與編輯《柳亞子文集》的過程中接觸到不少徐氏姐妹的作品,后來當她看到中華書局出版了《徐自華詩文集》時,深感“雙璧缺一,甚為憾事”,于是在如今尚健在的林北麗女士的全力協(xié)助下,多方查找,廣為搜集,在1999年編輯出版了《徐蘊華、林寒碧詩文合集》,使這對詩侶動人魂魄的情懷展現(xiàn)在人們的眼前,也為中國近代詩史留下了珍貴的一頁。
二、杭州出過哪些名人?
杭州出現(xiàn)過的名人有孫權(quán)、于謙、沈括、賀知章、梁實秋、馬云、葉詩文、孫楊、宗慶后、郁達夫、魯冠球等。
1、孫權(quán)
孫權(quán)(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區(qū))人。三國時代孫吳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
2、沈括
沈括(1031—1095) ,漢族,浙江杭州錢塘縣人,北宋政治家、科學家。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學研究,在眾多學科領(lǐng)域都有很深的造詣和卓越的成就,被譽為“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3、梁實秋
梁實秋,中國著名的現(xiàn)當代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國內(nèi)第一個研究莎士比亞的權(quán)威,曾與魯迅等左翼作家筆戰(zhàn)不斷。一生給中國文壇留下了兩千多萬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創(chuàng)造了中國現(xiàn)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紀錄。
4、宗慶后
宗慶后,1945年11月16日出生,浙江杭州人。娃哈哈集團創(chuàng)始人,現(xiàn)任董事長兼總經(jīng)理。擔任浙江省飲料工業(yè)協(xié)會會長、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5、賀知章
賀知章(約659年— 約744年),唐代詩人、書法家。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秘書外監(jiān)”,越州永興(今浙江杭州蕭山區(qū))人。少時以詩文知名。武則天證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狀元,授予國子四門博士,遷太常博士。后歷任禮部侍郎、秘書監(jiān)、太子賓客等職。
6、郁達夫
郁達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8月29日),男,原名郁文,字達夫,浙江富陽人,中國現(xiàn)代作家、革命烈士。郁達夫是新文學團體“創(chuàng)造社”的發(fā)起人之一,一位為抗日救國而殉難的愛國主義作家。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杭州
三、杭州有哪些歷史名人
杭州的歷史名人很多,包括賀知章、沈括、袁枚、梁實秋、戴望舒等等。
1、賀知章
賀知章(約659年— 約744年),唐代詩人、書法家。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秘書外監(jiān)”,越州永興(今浙江杭州蕭山區(qū))人。少時以詩文知名。武則天證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狀元,授予國子四門博士,遷太常博士。后歷任禮部侍郎、秘書監(jiān)、太子賓客等職。
2、沈括
沈括(1031—1095),字存中,號夢溪丈人,漢族,浙江杭州錢塘縣人,北宋政治家、科學家。
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隨父宦游各地。嘉祐八年(1063年),進士及第,授揚州司理參軍。宋神宗時參與熙寧變法,受王安石器重,歷任太子中允、檢正中書刑房、提舉司天監(jiān)、史館檢討、三司使等職。
元豐三年(1080年),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經(jīng)略安撫使,駐守邊境,抵御西夏,后因永樂城之戰(zhàn)牽連被貶。晚年移居潤州(今江蘇鎮(zhèn)江),隱居夢溪園。紹圣二年(1095年),因病辭世,享年六十五歲。
3、袁枚
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清朝乾嘉時期代表詩人、散文家、文學評論家和美食家。
乾隆四年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外調(diào)江蘇,先后于溧水、江寧、江浦、沭陽任縣令七年,為官政治勤政頗有名聲,奈仕途不順,無意吏祿;乾隆十四年辭官隱居于南京小倉山隨園,吟詠其中,廣收詩弟子,女弟子尤眾。嘉慶二年,袁枚去世,享年82歲,世稱“隨園先生”。
4、梁實秋
梁實秋 [1] ,原名梁治華,字實秋,1903年1月6日出生于北京,浙江杭縣(今杭州)人。筆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國著名的現(xiàn)當代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國內(nèi)第一個研究莎士比亞的權(quán)威,曾與魯迅等左翼作家筆戰(zhàn)不斷。
一生給中國文壇留下了兩千多萬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創(chuàng)造了中國現(xiàn)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紀錄。代表作《莎士比亞全集》(譯作)等。
5、戴望舒
戴望舒(1905年11月15日-1950年2月28日),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州人。后曾用筆名夢鷗、夢鷗生、信芳、江思等。中國現(xiàn)代派象征主義詩人、翻譯家等。他先后在鴛鴦蝴蝶派的刊物上發(fā)表過三篇小說:《債》、《賣藝童子》和《母愛》。
曾經(jīng)和杜衡、張?zhí)煲砗褪┫U存等人成立了一個名謂“蘭社”的文學小團體,創(chuàng)辦了《蘭友》旬刊。1950年戴望舒在北京病逝,享年45歲。
擴展資料:
杭州,簡稱“杭”,浙江省省會,位于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游、京杭大運河南端,副省級市,是浙江省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教育、交通和金融中心,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環(huán)杭州灣大灣區(qū)城市、杭州都市圈城市、中國重要的電子商務(wù)中心之一。
截至2017年,杭州下轄10個區(qū)、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總面積16853.57平方千米(包含錢塘江水域面積,錢塘江河海分界線采用海鹽澉浦—余姚西三閘連線) ,常住人口946.8萬人,城鎮(zhèn)化率76.8% 。2017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832元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717億元,高新技術(shù)企業(yè)達2844家。
參考資料:
杭州 百度百科
四、細數(shù)杭州古代與現(xiàn)代歷史名人
杭州與蘇州并稱“蘇杭”,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杭州文風鼎盛,名人輩出,而淵源深厚的江南文明也像一塊巨大的磁鐵,吸引著歷代的帝王將相、逸士高人,他們不但在 杭州文化 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為西湖的風景憑添幾分歷史的凝重,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名人的故事吧。
吳太祖大皇帝孫權(quán)(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生于下邳(今江蘇徐州市邳州)。三國時代東吳的建立者。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jù)中打下了江東基業(yè)。建安五年(200年),孫策遇刺身亡,孫權(quán)繼之掌事,成為一方諸侯。
張煌言(1620——1664年),字玄著,號蒼水,鄞縣(今浙江寧波)人,漢族,南明儒將、詩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禎時舉人,官至南明兵部尚書。1645年(清順治元年、明弘光元年)南京失守后,與錢肅樂等起兵抗清。后奉魯王,聯(lián)絡(luò)十三家農(nóng)民軍,并與鄭成功配合,親率部隊連下安徽二十余城,堅持抗清斗爭近二十年。
宋應昌(明世宗嘉靖十五年(1536)——明神宗萬歷三十四年(1606)),字時祥,號桐岡,明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生有異相,方面紫髯,望之如神人、劍客,天生豪杰。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1565),中進士,授絳州知州。歷濟南知府、福建布政使,進副都御史。巡撫山東,上《海防事宜》,預策倭患,進選將、練兵、積粟三策。官至兵部左侍郎,加右都御史。
葛云飛(1789年——1841年10月1日),字鵬起,又字凌召,號雨田,漢族,清代山陰天樂鄉(xiāng)(今屬杭州蕭山)人,是中國統(tǒng)率一軍、鎮(zhèn)守一方的武將,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抗英民族英雄。
龔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號定庵。漢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館,又號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詩人、文學家和改良主義的先驅(qū)者。
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隨父宦游各地。嘉祐八年(1063年),進士及第,授揚州司理參軍。神宗時參與熙寧變法,受王安石器重,歷任太子中允、檢正中書刑房、提舉司天監(jiān)、史館檢討、三司使等職。元豐三年(1080年),沈括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經(jīng)略安撫使,駐守邊境,抵御西夏,后因永樂城之戰(zhàn)牽連被貶。晚年移居潤州,隱居夢溪園。紹圣二年(1095年),因病辭世,享年六十五歲。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學研究,在眾多學科領(lǐng)域都有很深的造詣和卓越的成就,被譽為“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名作《夢溪筆談》,內(nèi)容豐富,集前代科學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梁實秋,(1903——1987)原名梁治華,出生于北京,浙江杭縣(今余杭)人。筆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國著名的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國內(nèi)第一個研究莎士比亞的權(quán)威,曾與魯迅等左翼作家筆戰(zhàn)不斷。一生給中國文壇留下了兩千多萬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創(chuàng)造了中國現(xiàn)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紀錄。代表作《莎士比亞全集》(譯作)等。
郁達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名文,字達夫,原名郁文,出生于浙江富陽滿洲弄(今達夫弄)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中國現(xiàn)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詩人。代表作有《沉淪》、《故都的秋》、《春風沉醉的晚上》、《過去》、《遲桂花》等。郁達夫是一位為抗日救國而殉難的愛國主義作家。
章太炎(1869年——1936年),原名學乘,字枚叔,浙江余杭人。以紀念漢代辭賦家枚乘。后易名為炳麟。因反清意識濃厚,慕顧絳(顧炎武)的為人行事而改名為絳,號太炎。世人常稱之為“太炎先生”。早年又號“膏蘭室主人”、“劉子駿私淑弟子”等,后自認“民國遺民”。
戴望舒,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1905年11月15日(農(nóng)歷9月7日),出生于浙江杭州,祖籍南京祖洪成谷村。后曾用筆名夢鷗、夢鷗生、信芳、江思等。詩人,翻譯家。他先后在鴛鴦蝴蝶派的刊物上發(fā)表過三篇小說:《債》,《賣藝童子》和《母愛》,曾經(jīng)和杜衡、張?zhí)煲砗褪┫U存等人成立了一個名謂“蘭社”的文學小團體,創(chuàng)辦了《蘭友》旬刊。
錢學森(1911.12.11——2009.10.31),漢族,吳越王錢镠第33世孫,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臨安。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獎?wù)芦@得者,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發(fā)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以上就是關(guān)于杭州西湖古代名人相關(guān)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guān)問題,您也可以聯(lián)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nèi)容。
推薦閱讀:
杭州十大直播培訓機構(gòu)(杭州十大直播培訓機構(gòu)有哪里)
杭州的園林設(shè)計院(杭州的園林設(shè)計院怎么樣)
售樓處水系景觀設(shè)計方案(售樓處水系景觀設(shè)計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