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創(chuàng)意學院 > 景觀設計 > 專題列表 > 正文
樂山大佛景觀設計分析案例(樂山大佛景觀設計分析案例論文)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樂山大佛景觀設計分析案例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開始之前先推薦一個非常厲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鍵生成原創(chuàng)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計劃、工作報告、論文、代碼、作文、做題和對話答疑等等
只需要輸入關鍵詞,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內容,越精準,寫出的就越詳細,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線網頁版、PC客戶端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優(yōu)秀的企業(yè),服務客戶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景觀設計相關業(yè)務請撥打電話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錄:
一、世界遺產 樂山大佛
1996年12月峨眉山—樂山大佛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樂山大佛位于峨眉山東31公里的樂山市,依凌云山棲霞峰臨江峭壁鑿造而成,又名凌云大佛,為彌勒坐像,是東山最著名的景觀。
詳情見參考資料 樓上的回答很郁悶,,應該是峨眉山在樂山大佛以西31公里,,是在凌云山雕刻的(一座山哦),,海通法師主持的,,位置在三江交匯處,,是個不錯的景點 樂山大佛坐落在樂山市峨眉山東麓的棲鸞峰,依凌云山的山路開山鑿成,面對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的匯流處,造型莊嚴,雖經千年風霜,至今仍安坐于滔滔岷江之畔。又名凌云大佛。
佛像依山臨江開鑿而成,是世界現(xiàn)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像,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稱譽。大佛為彌勒倚坐像,坐東向西,面相端莊,通高71米,是世界最高的大佛。大佛頭長14.7米,頭寬10米,肩寬24米,耳長7米,耳內可并立二人,腳背寬8.5米,可坐百余人,素有“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之稱。雕刻細致,線條流暢,身軀比例勻稱,氣勢恢宏,體現(xiàn)了盛唐文化的宏大氣派。
樂山大佛古稱“彌勒大像”、“嘉定大佛”,開鑿于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當時,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于此匯合,水流直沖凌云山腳,勢不可擋,洪水季節(jié)水勢更猛,過往船只常觸壁粉碎。凌云寺名僧海通見此甚為不安,于是發(fā)起修造大佛之念,一使石塊墜江減緩水勢,二借佛力鎮(zhèn)水。海通募集20年,籌得一筆款項,當時有一地方官前來索賄,海通怒斥:“目可自剜,佛財難得!”遂“自抉其目,捧盤致之”。海通去世后,劍南川西節(jié)度使韋皋,征集工匠,繼續(xù)開鑿,朝廷也詔賜鹽麻稅款予以資助,歷時90年大佛終告完成。佛座南北的兩壁上,還有唐代石刻造像9O余龕,其中亦不乏佳作。
樂山大佛具有一套設計巧妙,隱而不見的排水系統(tǒng),對保護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大佛頭部共18層螺髻中,第4層、第9層和第18層各有一條橫向排水溝,分別用錘灰壘砌修飾而成,遠望看不出。衣領和衣紋皺折也有排水溝,正胸有向左側也有水溝與右臂后側水溝相連。兩耳背后靠山崖處,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側兩端各有一洞,但互未鑿通,孔壁濕潤,底部積水,洞口不斷有水淌出,因而大佛胸部約有2米寬的浸水帶。這些水溝和洞穴,組成了科學的排水、隔濕和通風系統(tǒng),防止了大佛的侵蝕性風化。
大佛胸部有一封閉的藏臟洞。封門石是宋代重建天寧閣的紀事殘碑。洞里面裝著廢鐵、破舊鉛皮、磚頭等。據(jù)說唐代大佛竣工后,曾建有木閣覆蓋保護,以免日曬雨淋。從大佛棱、腿臂胸和腳背上殘存的許多柱礎和樁洞,證明確曾有過大佛閣。宋代重建之,稱為“天寧閣”,后遭毀。維修者將此殘碑移到海師洞里保存,可惜于后來被毀。
大佛頭部的右后方是建于唐代的凌云寺,即俗稱的大佛寺。寺內有天王殿、大雄殿和藏經樓等三大建筑群。
峨眉山和樂山大佛(英文名稱: Mt.Emei and Leshan Giant Buddha)于1996年根據(jù)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遴選標準C(IV)(VI)、N(IV) 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編號: 200-016)。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公元1世紀,在四川省峨眉山景色秀麗的山巔上,落成了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隨著四周其它寺廟的建立,該地成為佛教的主要圣地之一。許多世紀以來,文化財富大量積淀。其中最著名的要屬樂山大佛,它是8世紀時人們在一座山巖上雕鑿出來的,仿佛俯瞰著三江交匯之所。佛像身高71米,堪稱世界之最。峨眉山還以其物種繁多、種類豐富的植物而聞名天下,從亞熱帶植物到亞高山針葉林可謂應有盡有,有些樹木樹齡已逾千年。
資料:http://www.cctv.com/geography/shijieyichan/sanji/leshan.html
二、
三、樂山大佛是如何修建出來的?
在海通大師圓寂之后,樂山大佛修建工程一度中斷,大約過了10年,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章仇兼瓊捐贈俸金,海通的徒弟領著工匠繼續(xù)修造大佛,由于工程浩大,朝廷下令賜麻鹽稅款,使工程進展迅速。
當樂山大佛修到膝蓋的時候,續(xù)建者章仇兼瓊遷任戶部尚書,工程再次停了下來。又過了40年后,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韋皋再次捐贈自己的俸金,并率人繼續(xù)修建樂山大佛。韋皋始撰《嘉州凌云寺大彌勒石像記》的碑就在大佛右側臨江峭壁上,上面載錄了開鑿大佛的始末。
樂山大佛開鑿前后歷時90余年,713年始至803年止,中間經歷唐玄宗、唐肅宗、唐代宗、唐德宗四朝皇帝,換了海通、章仇兼瓊、韋皋三屆主持人。
三屆主持人中除海通為民間僧人外,章仇兼瓊與韋皋均是地方行政長官。章仇兼瓊為劍南道團練副使和劍南節(jié)度使,韋皋為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和南康郡王。因此,其實樂山大佛大部分工程是在地方政府的組織下完成的。
713年至730年是海通主持修建樂山大佛的18年,其中策劃與籌措資金耗時約10年,實際用于開鑿的時間僅8年,他便積勞成疾病逝,《大像記》記載其“全身未畢,禪師去世”。
海通只開鑿成形了大佛的頭部至胸部工程便去世,其余大部工程都是章仇兼瓊與韋皋主持完成的,特別是主持收尾工程的韋皋。
章仇兼瓊大約用了7年時間主持了大佛胸至膝部的工程,而韋皋卻主持了“蓮花座上及于膝”工程,大佛“丹彩以章”、“金寶以嚴”的通體上色工程,“像設以俱”的九曲棧道工程,“萬龕燈焰”的佛窟其余小佛及韋馱護法神工程,還有尤為艱巨復雜的大像閣工程等,耗時15年。也就是說,整個大佛修造工程,除去籌措資金及中途受“安史之亂”、“藩鎮(zhèn)割據(jù)”影響的停工時間,實際用于開鑿大佛的30余年時間,地方政府便主持開鑿了22年,承擔了近四分之三的工程量。
大佛
四、寫作文四川樂山大佛
1. 樂山大佛作文400字你一定要回答
游樂山大佛 國慶節(jié)那天,媽媽說要帶我游覽世界上最大的一座最大的佛,那就是樂山大佛.第二天,我懷著好奇的心情,踏上了旅程,樂山大佛究竟有多大呢? 早晨,爸爸開著車,媽媽,妹妹和我坐在車上,迎著朝陽,穿過繁華的城市,來到了成雅高速公路上.郊外的空氣格外清新,路兩旁的田園、村莊、野花、樹林在我們的歡聲笑語中一掠而過,汽車帶著我們飛奔向樂山大佛. “到了,到了!”媽媽歡呼著,我也非常激動得大叫起來.一下車我們就來到了樂山碼頭,坐上輪船在江上遠觀睡佛和大佛.這可是我第一次坐輪船呀!我當時的心情又激動又害怕,但是終究興奮戰(zhàn)勝了害怕.我小心謹慎地來到船頂,原來船頂上已經有很多游客了.這時,船開了,江上泛著水花,鳴著汽笛駛向大佛,爸爸這時拿出攝像機,對著美山美水一陣猛拍.導游小姐也開始介紹樂山大佛,原來樂山大佛開鑿于唐玄宗開元初年.當時,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于此匯合,佛像有71米高,水流直沖凌云山腳,勢不可擋,洪水季節(jié)水勢更猛,過往船只常觸壁粉碎.正在這時神秘的大佛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座大佛居然和凌云山一樣高聳,多么雄偉壯觀?。∥已銎痤^凝視著大佛,心里無比激動,這是中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游船逐漸遠去,一座巨大的睡佛不可思議的顯現(xiàn)了,形態(tài)逼真的佛頭,佛身,佛足分別由烏尤山,凌云山和東巖山聯(lián)襟而成,氣勢恢宏,惟妙惟肖,堪稱天然絕妙奇觀.船到岸了,我們決定近距離接觸樂山大佛. 來到山腳下,我們沿著青石臺階,參觀了一個個的風景名勝,但我最想看的還是大佛,隨著人流我們終于來到了大佛的腳下.這時的我更加緲小了,好像一只小螞蟻,我爬呀爬呀,在父母的幫助下,我終于站在大佛的小腳趾上了,爸爸不停地給我攝影,生怕漏掉最難忘的時刻.神秘的大佛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整個大佛是面向江水正坐著,兩只手放在膝蓋上,眼睛細長細長的,表情很嚴肅,他的身旁有很多小型的佛雕像,在青山綠水的環(huán)繞下,大佛顯得更加壯觀,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樂山大佛. 天色暗淡下來,我此刻的心情平靜了下來,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很多很多,古代的勞動人民用勤勞和汗水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那么我們又該為后人留下什么呢? 樂山大佛地處四川省峨眉山市東31公里的樂山市郊,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處,與樂山城隔江相望.樂山大佛雕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匯流處的巖壁上,依岷江南岸凌云山棲霞峰臨江峭壁鑿造而成,又名凌云大佛,為彌勒佛坐像.樂山大佛是唐代摩巖造像中的藝術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彌勒佛坐像.大佛雙手撫膝正襟危坐的姿勢,造型莊嚴,排水設施隱而不見,設計巧妙.佛像開鑿于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是海通和尚為減殺水勢,普渡眾生而發(fā)起,招集人力,物力修鑿的,至唐德宗貞元19年(公元803年)完工,歷時90年. 被詩人譽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樂山大佛景區(qū)由凌云山、麻浩巖墓、烏尤山、巨形臥佛景觀等組成,面積約8平方公里.景區(qū)屬峨眉山風景名勝區(qū)范圍,是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qū),聞名遐邇的風景旅游勝地.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說. 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大佛體態(tài)勻稱,神勢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發(fā)髻1021個,耳長7米,鼻長5.6米,眉長5.6米,嘴巴和眼長3.3米,頸高3米,肩寬24米,手指長8.3米,從膝蓋到腳背28米,腳背寬8.5米,腳面可圍坐百人以上.在大佛左右兩側沿江崖壁上,還有兩尊身高10余米,手持戈戟、身著戰(zhàn)袍的護法武士石刻,數(shù)百龕上千尊石刻造像,形成了龐大的佛教石刻藝術群.大佛左側,沿“洞天”下去就是凌云棧道的始端,全長近500米.右側是九曲棧道.佛像鑿成之后,曾建有十三層樓閣覆蓋,時稱“大佛閣”,“大像閣”,宋時稱“天寧閣”.可惜毀于明末的戰(zhàn)亂,被張獻忠的起義軍焚毀.可以從大佛兩側的山崖上看到幾十處孔穴,那是當年建造樓閣時,安置梁柱的地方. 大佛兩側的巖石是紅砂巖,樂山的紅沙巖是一種質地疏松,容易風化的巖石,比花崗巖軟,是很好的適宜于雕塑的材料.但佛像雕好后,容易受到侵蝕、風化,樂山大佛就是在這種巖石上雕刻而成的.樂山大佛在一千多年的漫長歲月中,仍免不了遭到各種各樣的破壞,有自然的,也有人為的.各個朝代都對它進行過維修.自明、清以來的數(shù)百年間,大佛飽受自然風雨侵蝕,以致佛身千瘡百孔,面目全非.1962年, *** 撥??顚Ψ鹣褡魅婢S修,1982年2月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 *** 撥款對大佛頭部進行了比較徹底的維修.同時增加了一些配套設施及服務設施.1996年12月,峨嵋山-樂山大佛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專家桑塞爾博士·席爾瓦教授實地考察時,贊譽“樂山大佛堪與世界其他石刻如斯芬克司和尼羅河的帝王谷媲美”. 樂山大佛的來歷 據(jù)唐代韋皋《嘉州凌云大佛像記》和明代彭汝實《重修凌云寺記》等書記載,樂山大佛開鑿的發(fā)起人是海通和尚.海通是貴州人,結茅于。
2. 求寫樂山大佛的文章,四百五十字至五百五十字或更多.要有感情,還要
1樂山大佛馳名中外,每年都要吸引許許多多的游客前來參觀.這座世界上最大的彌勒佛,其坐像于岷江南岸,和樂山城隔相望.樂山大佛因體態(tài)高大,所以遠遠望去,“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大佛就雕刻在離凌云寺不遠的山崖上,在這里看佛,可以仔細觀賞大佛頭部各個部位的細微之處,從這里還可以沿一條懸邊的石頭臺階,下到大佛腳邊.這條小路很窄小,小得只能讓一個人單獨過,而且曲曲折折,而下面是滔滔江水.讓很多游客心里發(fā)顫!膽小的人還沒有膽量下去呢!游凌云山主要是用來瞻仰大佛的,凌云山有了大佛,山更加增色,而只是有游覽了凌云山才能更好的領略大佛的奇妙之處.樂山大佛背靠山崖,面臨大江.游客們觀賞大佛時,同時就游覽了凌云山的勝景.站在大佛腳仰望,大佛好大呀!它面臨波濤滾滾的三江,身高71米,頭頂與山齊平,它比河南洛陽龍門石窟最高的大佛要高出三倍,數(shù)十里外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樂山大佛,不僅是樂山人民的驕傲,更是我們中國人民的自豪2樂山大佛四川樂山市的樂山大佛是舉世無雙的一座雕像.大佛的嘴巴很長,長得讓你想象不到,有33米呢!它的頭高14.7米肩寬24米,連眉毛都長得很,竟然有5.6米!它的耳朵真是招風耳,長整整有7米!單是脖子就有3米長,比我們兩個孩子的身高還要多.它的腳板很寬,一邊腳板就相當于兩個足球場呢!全身與兵馬俑的一號俑坑差不多大.大佛由唐代僧人海通法師發(fā)起建成,其目的是消減水患,造福于民.大佛開工于唐玄宗開初年公元713年,德宗貞元十九年也就是公元803年.相傳海通法師不辭辛勞,廣募善款之后,曾有官吏強行逼索,法師寧愿被剜去雙目,也不愿屈服,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了建佛善款.樂山大佛不僅起誓雄壯,而且風景如畫.大佛的正前面是岷江,微風吹來,讓人神清氣爽.岷江的水真綠啊,綠得象一塊碧玉 ;岷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象一面鏡子,把一片片郁郁蔥蔥的樹林都倒映出來了,太陽光照到水面上,水面依舊是風平浪靜的、紋絲不動的,陽光又反射到大佛的身上,大佛就象披著一件閃閃發(fā)光的袈裟.近看大佛,只見大佛頷首低眉、若有所思.它的眼睛慈祥地凝視著遠方,好象在乞求上天保佑好人一生平安.樂山大佛被世人稱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這句話形象地概括出了樂山大佛氣勢磅礴的特點.尤為奇特的是遠眺大佛的時候,它又象一個臥佛,游客從岷江對岸眺望,只見巨佛身姿分明.仰天長臥,其壯美堪稱天下一絕!——你選一篇吧@。
3. 作文 游樂山大佛
[作文 游樂山大佛] 勞動節(jié)的前一天,媽媽說要帶我游覽世界上最大的一座最大的佛,那就是樂山大佛,作文 游樂山大佛。第二天,我懷著好奇的心情,踏上了旅程,樂山大佛究竟有多大呢?
早晨,爸爸開著車,媽媽,妹妹和我坐在車上,迎著朝陽,穿過繁華的城市,來到了成雅高速公路上。郊外的空氣格外清新,路兩旁的田園、村莊、野花、樹林在我們的歡聲笑語中一掠而過,汽車帶著我們飛奔向樂山大佛。
到了,到了!媽媽歡呼著,我也非常激動得大叫起來。一下車我們就來到了樂山碼頭,坐上輪船在江上遠觀睡佛和大佛。這可是我第一次坐輪船呀!我當時的心情又激動又害怕,但是終究興奮戰(zhàn)勝了害怕。我小心謹慎地來到船頂,原來船頂上已經有很多游客了。這時,船開了,江上泛著水花,鳴著汽笛駛向大佛,爸爸這時拿出攝像機,對著美山美水一陣猛拍。導游小姐也開始介紹樂山大佛,原來樂山大佛開鑿于唐玄宗開元初年,初中二年級作文《作文 游樂山大佛》。當時,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于此匯合,佛像有71米高,水流直沖凌云山腳,勢不可擋,洪水季節(jié)水勢更猛,過往船只常觸壁粉碎。正在這時神秘的大佛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座大佛居然和凌云山一樣高聳,多么雄偉壯觀啊!我仰起頭凝視著大佛,心里無比激動,這是中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啊!游船逐漸遠去,一座巨大的睡佛不可思議的顯現(xiàn)了,形態(tài)逼真的佛頭,佛身,佛足分別由烏尤山,凌云山和東巖山聯(lián)襟而成,氣勢恢宏,惟妙惟肖,堪稱天然絕妙奇觀。船到岸了,我們決定近距離接觸樂山大佛。
來到山腳下,我們沿著青石臺階,參觀了一個個的風景名勝,但我最想看的還是大佛,隨著人流我們終于來到了大佛的腳下。這時的我更加緲小了,好像一只小螞蟻,我爬呀爬呀,在父母的幫助下,我終于站在大佛的小腳趾上了,爸爸不停地給我攝影,生怕漏掉最難忘的時刻。神秘的大佛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整個大佛是面向江水正坐著,兩只手放在膝蓋上,眼睛細長細長的,表情很嚴肅,他的身旁有很多小型的佛雕像,在青山綠水的環(huán)繞下,大佛顯得更加壯觀,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樂山大佛。
天色暗淡下來,我此刻的心情平靜了下來,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很多很多,古代的勞動人民用勤勞和汗水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那么我們又該為后人留下什么呢?
四川巴中平昌縣平昌二中初二:黃昏段銳
4. 關于描寫一處景物的作文比如:樂山大佛、金字塔、【不可以寫】反正
黃山真是名副其實,抬頭望大門口的撐梁柱相當高,很有氣勢.我們沿著山路往上走,山上長滿了花草樹木,有紅的、有藍的,還有綠的.把黃山點綴的五彩繽紛,非常美麗.路邊到處都是奇形怪狀的石頭,這塊像什么,那塊像什么,大多都依據(jù)形狀想像成神仙,宮室以及器用.唯有一塊石頭非常獨特,它圓圓的,像一個大皮球.上面刻著繁體寫的“疾風”二字,我不知他是人工雕刻出來的還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制造出來的,但是我希望他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制造出來的,因為這樣,祖國又能增加一塊美麗的瑰寶. 我們走呀走,不知不覺中來到了黃山42峰中最高的天都峰.媽媽為了鍛煉我的意志,要我去爬天都峰,爬天都峰,可不是像你想像中的那么容易的,有很多人想上去,可都是半途而廢,我做為一名小小登攀者,也不也不奈,系好了繩索向上爬.我一邊爬,一邊向上望,黃山的景物盡收眼底,云海一片又一片,越往高處爬,就越像紫煙一樣的霧氣向下飄來.使人感到清涼.不多時我就置身于一云海中,像仙境一般,無比舒暢,心曠神怡.我在天都峰上領略黃山的景色這還是第一次. 黃山最有名的就要數(shù)大峰林了,群峰匯集在一起,形成了峰林,走進去像迷宮一般.這個群峰迷宮由三部分組成,一個是東峰,一個是南峰,還有一個是西峰.西峰里唯有一柱獨峙聳立在峰林中間.極頂上面,長著一棵蒼翠 的松樹,長年新綠非常美. 我今天終于領略了黃山的優(yōu)美景色。
5. 關于樂山大佛的作文
樂山大佛坐落在樂山市峨眉山東麓的棲鸞峰,依凌云山的山路開山鑿成,面對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的匯流處,造型莊嚴,雖經千年風霜,至今仍安坐于滔滔岷江之畔。又名凌云大佛。
佛像依山臨江開鑿而成,是世界現(xiàn)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像,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稱譽。大佛為彌勒倚坐像,坐東向西,面相端莊,通高71米,是世界最高的大佛。大佛頭長14.7米,頭寬10米,肩寬24米,耳長7米,耳內可并立二人,腳背寬8.5米,可坐百余人,素有“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之稱。雕刻細致,線條流暢,身軀比例勻稱,氣勢恢宏,體現(xiàn)了盛唐文化的宏大氣派。
樂山大佛古稱“彌勒大像”、“嘉定大佛”,開鑿于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當時,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于此匯合,水流直沖凌云山腳,勢不可擋,洪水季節(jié)水勢更猛,過往船只常觸壁粉碎。凌云寺名僧海通見此甚為不安,于是發(fā)起修造大佛之念,一使石塊墜江減緩水勢,二借佛力鎮(zhèn)水。海通募集20年,籌得一筆款項,當時有一地方官前來索賄,海通怒斥:“目可自剜,佛財難得!”遂“自抉其目,捧盤致之”。海通去世后,劍南川西節(jié)度使韋皋,征集工匠,繼續(xù)開鑿,朝廷也詔賜鹽麻稅款予以資助,歷時90年大佛終告完成。佛座南北的兩壁上,還有唐代石刻造像9O余龕,其中亦不乏佳作。
樂山大佛具有一套設計巧妙,隱而不見的排水系統(tǒng),對保護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大佛頭部共18層螺髻中,第4層、第9層和第18層各有一條橫向排水溝,分別用錘灰壘砌修飾而成,遠望看不出。衣領和衣紋皺折也有排水溝,正胸有向左側也有水溝與右臂后側水溝相連。兩耳背后靠山崖處,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側兩端各有一洞,但互未鑿通,孔壁濕潤,底部積水,洞口不斷有水淌出,因而大佛胸部約有2米寬的浸水帶。這些水溝和洞穴,組成了科學的排水、隔濕和通風系統(tǒng),防止了大佛的侵蝕性風化。
大佛胸部有一封閉的藏臟洞。封門石是宋代重建天寧閣的紀事殘碑。洞里面裝著廢鐵、破舊鉛皮、磚頭等。據(jù)說唐代大佛竣工后,曾建有木閣覆蓋保護,以免日曬雨淋。從大佛棱、腿臂胸和腳背上殘存的許多柱礎和樁洞,證明確曾有過大佛閣。宋代重建之,稱為“天寧閣”,后遭毀。維修者將此殘碑移到海師洞里保存,可惜于后來被毀。
大佛頭部的右后方是建于唐代的凌云寺,即俗稱的大佛寺。寺內有天王殿、大雄殿和藏經樓等三大建筑群。
峨眉山和樂山大佛(英文名稱: Mt.Emei and Leshan Giant Buddha)于1996年根據(jù)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遴選標準C(IV)(VI)、N(IV) 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編號: 200-016)。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公元1世紀,在四川省峨眉山景色秀麗的山巔上,落成了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隨著四周其它寺廟的建立,該地成為佛教的主要圣地之一。許多世紀以來,文化財富大量積淀。其中最著名的要屬樂山大佛,它是8世紀時人們在一座山巖上雕鑿出來的,仿佛俯瞰著三江交匯之所。佛像身高71米,堪稱世界之最。峨眉山還以其物種繁多、種類豐富的植物而聞名天下,從亞熱帶植物到亞高山針葉林可謂應有盡有,有些樹木樹齡已逾千年。
6. 作文 樂山大佛游記
[作文 樂山大佛游記] 我小時候特別想去樂山大佛游一游,現(xiàn)在終于盼到了這一天,它可是馳名中外的大佛呀! 我歡蹦亂跳地進了大門,遠處的石壁上就是臥佛了,臥佛可真長啊,我們走了好長段路才發(fā)現(xiàn)它的腿腳,作文 樂山大佛游記。
向西上山經過了十八羅漢洞,我們來到了萬人朝拜的連心山。哇!連心山的階梯也太陡太高了吧,媽媽不敢往上爬。
可我想明天還要去峨眉山,先練習一下再說吧,這階梯還特別窄,腳一不踩穩(wěn),就必然是滾下山去。爬了差不多二十分鐘的時間我終于到達連心頂看到嵌在石壁上的千山觀音了。
翻過連心山就到了凌云寺,這就是海通禪師修行的地方,說到海通禪師,他就是化緣修造樂山大佛的發(fā)起人。 在凌云寺的左下側大石崖上,我們看到樂山大佛正襟危坐、雙手撫膝、造型莊嚴,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氣勢磅礴。
樂山大佛是樂善好施的彌勒佛坐像,受世人景仰。樂山大佛可高了,它有71米,都有二十多層樓那么高,頭上頂著1051個發(fā)髻,吊著一對長長的耳朵,它的大腳可同時容納上百人。
海通禪師為什么要修造樂山大佛呢?因為樂山大佛腳下的大江是青衣江、岷江及大渡匯合而成,夏汛那無清的巨浪就要吞沒來往的輪船,小學三年級作文《作文 樂山大佛游記》。為了減剎水勢,海南禪師就修造成了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是摩崖石刻,世間流傳“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可見樂山大佛之神圣。大佛兩側還有兩個高16米的護法天王。
大佛可靈啦。據(jù)導游講,2002年7月初8那天11時,在大佛的頭頂上方突然出現(xiàn)多彩神秘的佛光,它頓時照亮了一大片天。
當時看見佛光的有緣人無不頂禮膜拜。此次佛光持續(xù)了近三個小時,在樂山大佛這個海拔這是極其稀罕的。
據(jù)說三年自然災害期間,大佛一夜之間就閉了眼。后來有一次它竟然流淚了,至今還有淚痕,大佛慈悲吧! 要看樂山大佛的全身,就要走九曲棧道,可此棧道上的人接踵摸肩,而且到最后只能容納一人前進,聽工作人員講,要排隊三四小時呢。
我們沒時間了,下一次我還要來看一看樂山大佛的全身,彌補這個遺憾。 我們下山經過了蘇坡園和靈寶峰,就到了東門出口,爸爸說要去峨眉山了,可我還想回去看看,看看充滿著神奇的樂山大佛。
以上就是關于樂山大佛景觀設計分析案例相關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問題,您也可以聯(lián)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容。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