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創(chuàng)意學(xué)院 > 景觀設(shè)計 > 專題列表 > 正文
景觀設(shè)計老夫子是誰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guān)于景觀設(shè)計老夫子是誰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nèi)優(yōu)秀的企業(yè),服務(wù)客戶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景觀設(shè)計相關(guān)業(yè)務(wù)請撥打電話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錄:
一、山東有“一山一水一圣人”之說,您能詳細地說一下嗎?如何理解?
山東“一山一水一圣人”這句話,出自于清朝岳飛后裔岳鎮(zhèn)南之口,是岳鎮(zhèn)南主持湖南學(xué)政時,在與那些出生于“千山千水千才子”的江南形勝之地的同僚們逗趣時脫口而出的。 言外之意,山東山、水、人都振聾發(fā)聵,勝似江南的千山千水千才子。
“一山一水一圣人”,分別指泰山、黃河、(趵突泉,另一說。)孔子。泰山 為什么五岳稱第一呢?因為泰山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自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依次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因此有了 “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絕句。
黃河 自上游黃土高坡,裹挾著大量泥沙流經(jīng)山東,造就了奇特的自然景觀“陸上懸河”。河道高于兩岸4——6米,設(shè)防水位高8——12米。黃河經(jīng)山東東營入海,年造陸3萬多畝,每年新增面積20多平方公里, 成為共和國新增的國土,堪稱水之奇跡,水之第一。
孔子 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讖R,孔府,孔林,其格局規(guī)模如皇宮、帝陵。 從古至今,孔子是享譽中外的思想大家,幾千年來受到尊崇,其影響之深遠,堪稱中華第一人。
自古以來,“江南多才子,齊魯出圣人”。至圣孔子,亞圣孟子,復(fù)圣顏回,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兵圣孫武,智圣諸葛亮,書圣王羲之……山東從古到今名人輩出,人杰地靈。
山東,不僅有好山,有好水,還有好人
題主說的“一山一水一圣人?!边@個基本上概括了山東的重點,無異于一張明片!
那么,一山是指哪座山?
當然是東岳泰山!
那么,一水指的是哪里?
當然是母親河——黃河!
那么一圣人是誰呢?
當然是孔子,孔圣人!
l 東岳泰山!說起五岳之首——東岳泰山,其險,其秀幾乎冠絕天下名山。
歷代文人騷客為泰山寫就的佳作詩篇幾乎是數(shù)不勝數(shù)。令人流連忘返!
“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就是說泰山!
就是大唐幾朝皇帝封禪,也選擇的是泰山!
所以,泰山 歷史 文化底蘊,濃郁,說是天下第一名山,真的是實至名歸!
其實,在登泰山時,吟哦《登泰山記》也是一種享受名山名作的美!
2 黃河,貫穿山東!黃河,不僅僅是山東的母親河。
更加是華夏子孫的母親河!
就連著名的歌唱家張明敏一首《我的中國心》,唱紅了海峽兩岸,當中就有母親河——黃河!
黃河的水,貫穿山東,養(yǎng)育了山東人民,也是滋潤了山東,說她是母親河非常的貼切——因為她的重要性,因為她的息息相關(guān),因為她那廣茅的胸懷……
3 圣人孔子,華夏子孫誰人不知?!山東,孔子,在 歷史 文化上,成就了彼此,相德益彰。
說起孔子,以及孔子文化,還有孔子的影響,可以說是博大精深,家喻戶曉,歷久彌新!
稱孔子為圣人,不僅僅是他的完美,還有他的功勛和影響!
也就多年來為世人推崇和銘記!
一人一水一圣人,
萬言萬語萬古情!
關(guān)于山東有”一山一水一圣人”之說,這是文化厚重的山東人對聞名遐邇的山東文化 旅游 資源極簡式的歸納提煉。所謂”一山”,是指”五岳獨尊”的泰山;”一水”,是指”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泉城;”一圣人”是指”萬世師表”的文圣人孔子。
關(guān)于山東有”一山一水一圣人”之說,是樸實謙虛的山東人對山東 歷史 文化和 旅游 資源白描式的廣告呈現(xiàn),也確實與眾不同,獨具特色。這里暗含智者樂山,仁者樂水,”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的深意。
關(guān)于山東有”一山一水一圣人”之說,已經(jīng)深深植根于全中國人甚至國際友人的內(nèi)心。2008年北京第29屆夏季奧運會,看過開幕式電視直播的朋友是否還記得,當29個焰火大腳丫穿過深邃的 歷史 天空,把視角推向奧運會主會場——鳥巢,緊接著映入大家眼簾的,就是那個震撼人心的鼓舞和那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這就是孔子在春秋向世界發(fā)出的邀請和呼喚。
山東有”一山一水一圣人”,好客山東歡迎您!
“一山一水一圣人”是山東具有代表性的人文景觀。 山指泰山,水指流經(jīng)山東境內(nèi)的黃河,也有指濟南的趵突泉之說。圣人當然是儒學(xué)始祖至圣孔老夫子了。
“一山一水一圣人”的來歷“一山一水一圣人”的出處有三個傳說。
一,出自岳鎮(zhèn)南之口 。
岳鎮(zhèn)南是清朝人,祖籍山東利津縣北嶺村。他出生于書香門第,天資聰穎,酷好讀書,清嘉慶十二年中舉人,道光二年中進士。
岳鎮(zhèn)南曾任湖南學(xué)政。江南人才輩出,江南才子未免恃才自傲。有來自江南的同僚出了一聯(lián):“千山千水千才子”。岳鎮(zhèn)南則脫口而出對了下聯(lián):“一山一水一圣人”。
二,出自劉公瓘之口 。
劉公瓘是清朝乾隆年間的進士,是山東東平人士。
劉公瓘讀書勤奮,學(xué)識淵博,考中進士后到南方做官。他剛到南方的時候,當?shù)氐膶W(xué)者想難為難為他,出了上聯(lián):“江南多山多水多才子”。劉公瓘對的下聯(lián)是:“山東一山一水一圣人”。
三,出自王爾烈之口 。
有這樣一個故事:
乾隆年間江南科考,王爾烈主考官。應(yīng)試的舉子想考考主考官的本事,就在王爾烈的館驛門上貼出一個上聯(lián):“江南千山千水千才子”。
王爾烈是北方人,他對了下聯(lián):“塞北一天一地一圣人?!?/p>
這下江南才子們服氣了:多少才子也頂不上一個圣人哪!
第三個故事里的下聯(lián)和“一山一水一圣人”有出入,但意思類似。其實按對聯(lián)的對句規(guī)則,前兩個故事里的對子是不合適的?!吧健痹趺茨茉賹Α吧健保八痹趺茨茉賹Α八蹦??
一山“一山”指的是泰山。
東岳泰山位于泰安境內(nèi),為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譽。
泰山風(fēng)景秀麗,氣勢磅礴。主峰傲然拔起,環(huán)繞主峰的知名山峰有112座,崖嶺98座,溪谷102條,構(gòu)成了群峰拱岱,氣勢磅礴的泰山山系?!靶袢諙|升”、“晚霞夕照”、“黃河金帶”和“云海玉盤”是泰山的四大奇觀。
但是泰山吸引人的不僅僅是它的自然景觀,更有 歷史 悠久的人文景觀。
泰山是歷代帝王封禪的勝地?!胺舛U”,是中國古代國家的最高祭典,因為它是人間“帝王”與天、地通話的儀式。 歷史 上一共只有六位帝王封禪過泰山,分別是秦始皇嬴政、漢武帝劉徹、漢光武帝劉秀、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宋真宗趙恒。這些帝王都是盛世開創(chuàng)者。
無數(shù)的文人墨客在泰山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寫下了流傳千古的文字。比如杜甫的《望岱》寫出了泰山的巍峨氣勢:
一水“一水”指的是黃河。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它由泰安市的東明縣流入山東省內(nèi),自西向東橫貫山東北部,在東營注入渤海。它滋潤了齊魯大地,發(fā)展了齊魯文化。
山東的另“一水”指趵突泉。趵突泉位居濟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譽為“天下第一泉”。山東濟南是著名的泉城,趵突泉就是泉城的象征與標志。
一圣人“一圣人”指的是孔子。
孔子是儒家學(xué)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是山東曲阜人。
孔子是最早開創(chuàng)私學(xué)的人,他對學(xué)生因材施教,培養(yǎng)出了眾多人才。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賢者有七十二人。他去世后,他的弟子將他的言論整理匯編為《論語》,被后世奉為儒家經(jīng)典。
漢武帝聽從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孔子被尊為至圣。孔子對我國的文化有著深遠的影響。
結(jié)語齊魯大地,人杰地靈,一山一水一圣人,堪為山東代表,是山東引以為傲的特色風(fēng)景和文化,現(xiàn)在的山東將其化為 旅游 口號,指的是泰山、趵突泉和孔子。
沒有一個人不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今我來說說自己的家鄉(xiāng)山東。
山東泰山,我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泰安人。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東岳、泰岳,為五岳之一,位于山東省中部,主峰玉皇頂海拔1532.7米。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而聞名于國的泰山石敢當,屬于中國的鎮(zhèn)物辟邪文化。泰山己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被評為國家AAAAA級 旅游 景區(qū)。
山東濟南因“家家有泉,戶戶垂楊“,稱為泉城。而最聞名的趵突泉名列濟南眾泉之首,列為濟南三大名勝之一。具有南北方園林藝術(shù)特點的最有代表性的山水園林。
山東曲阜,孔廟是我國歷代封建王朝祭祀春秋時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廟宇 ,位于曲阜城中心。是一組具有東方建筑特色、規(guī)模宏大,氣勢雄偉的古代建筑群。
說到“一山一水一圣人”,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山東:“一山”指的是泰山;“一水”指的是黃河/趵突泉;“一圣人”指的是孔子。
山東有“一山一水一圣人”之說,你能詳細的說一下嗎?
一山,指泰山。泰山在全國是比較有名氣的,它的字意也比較有意義,贊美泰山的句子也比較多,泰山壓頂,五岳之尊。
一水,我認為指黃河,因為黃河也是比較有名氣的,是比較有影響力的。黃河氣勢澎湃波濤洶涌,奔騰不息,是勇往直前的象征。
一圣人,指孔圣人。孔圣人也是歷上史上很有名氣的人物,孔圣人周游好多“國家。”孔圣人一生好學(xué),收集了好多知識,傳播了好多知識。教育了好多弟子。在我國教育事業(yè)立下了不朽的功勛。
傳說中是清代大才子紀曉嵐.做為江南主考 臨考前游玩到酒樓.遇見一群臨考學(xué)子飲酒作詩.當時作為主考官的紀老師.也想了解一下江南才子們的學(xué)問.臨時參與對聯(lián) 游戲 比賽.幾輪下來學(xué)子們都不服氣?。∑渲幸晃槐愠隽艘桓鄙下?lián):江南.多山多水多才子.紀老師馬上對了一副:山東:.一山一水一圣人.此對一出.那幫才子一齊仰視.懵逼狀態(tài)緩不過來.直到考中拜見老師的時候才知道當初跟他們玩 游戲 的人是誰!
“一山一水一圣人”,是山東的一個 旅游 口號。山指的是濟南泰山,水是濟南的趵突泉,圣人那就是孔子了。
“一山”——-泰山簡介:
泰山是我國的“五岳”之首,又稱岱山、岱宗、岱岳、東岳、泰岳等。名稱之多,實為全國名山之冠。春秋時改稱泰山。泰山前鄰孔子故里曲阜,背依泉城濟南,面積達426平方千米,主峰玉皇頂海拔1532.7米,氣勢雄偉,拔地而起,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譽。幾千年來一直是東方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中心。泰山有著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其古建筑主要為明清的風(fēng)格,將建筑、繪畫、雕刻、山石、林木融為一體,是東方文明偉大而莊重的象征。1987年泰山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chǎn)名錄。
幾千年來,泰山成為歷代帝王封禪祭天的神山,隨著帝王封禪,泰山被神化,因而又享有“五岳之長”的稱號。佛道兩家,文人名人紛至沓來,給泰山與泰安留下了眾多名勝古跡。道教稱第二小洞天﹐名其岳神為天齊王。泰山自然景觀雄偉高大,有數(shù)千年精神文化的滲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觀的烘托而被稱為“五岳之首”,它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的縮影,而今又成為世界珍貴遺產(chǎn)。
“一水”——趵突泉簡介:
趵突泉公園位于山東省濟南市中心的繁華地段,是國家AAAAA級 旅游 景區(qū),南倚千佛山,北靠大明湖,東與泉城廣場連接,是以泉水、人文景觀為主的文化名園。
趵突泉又名檻泉,為濼水之源。趵突泉三窟并發(fā),聲如隱雷,“泉源上奮,水涌若輪”。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攝氏18℃左右。嚴冬,水面上水氣裊裊,像一層薄薄的煙霧,一邊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一邊是樓閣彩繪,雕梁畫棟,構(gòu)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間仙境。1956年,趵突泉被整修辟為公園,歷經(jīng)幾次擴建,逐漸建成以泉為主、小巧玲瓏、步移景異的泉石公園,面積從不足3.4公頃,擴至10.5公頃。
“一圣人”——-曲阜孔廟 旅游 景區(qū) 簡介:
孔廟是我國歷代封建王朝祭祀春秋時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廟宇,位于曲阜城中央。孔廟是一組具有東方建筑特色、規(guī)模宏大、氣勢雄偉的古代建筑群??讖R是明、清兩代完成的。建筑仿皇宮之制,共分九進庭院,貫穿在一條南北中軸線上,左右作對稱排列。整個建筑群包括五殿、一閣、一壇、兩廡、兩堂、17座碑亭,共466間。四周圍以高墻,配以門坊、角樓。黃瓦紅垣,雕梁畫棟,碑碣如林,古木參天。這一具有東方建筑特色的龐大建筑群,面積之廣大,氣魄之宏偉,時間之久遠,保持之完整,被古建筑學(xué)家稱為世界建筑史上“唯一的孤例”??讖R凝聚著歷代萬千勞動者的血汗,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讖R的總體設(shè)計是非常成功的。前為神道,兩側(cè)栽植檜柏,創(chuàng)造出莊嚴肅穆 的氣氛,培養(yǎng)謁廟者崇敬的情緒;孔廟共有建筑100余座460余間,古建面積約160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金 元碑亭、明代奎文閣、杏壇、德佯天地坊等、清代重建的大成殿、寢殿等??讖R著名的石刻藝術(shù)品有漢畫像石、明清雕鐫石柱和明刻圣跡圖等。漢畫像石有90余塊,題材豐富廣泛,既有人們 社會 生活的記錄,也有 歷史 故事、神話傳說的反映。
大家好,“一山一水一圣人”這句詞源自抗金名將岳飛的后人岳鎮(zhèn)南,當時針對南方的詩詞,“千山千水千才子”,對的句子。
一山:泰山
泰山有“天下第一山”的尊稱,五岳之首,中國華夏五千年文明史上,受過歷代帝王的封禪和民眾的朝拜,給泰山留下了豐富的人文景觀,成為華夏文明的縮影。
一水:黃河
黃河是華夏文化的發(fā)祥地、中國人稱為母親河,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都把黃河流域看作中華民族的搖籃,認作“母親河”。
一圣人:孔子
二、深藏在山西的世界級景觀
王莽嶺云海|置身山水詩畫中
總面積150多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700余米,最低處跌入河南省輝縣市境內(nèi)僅300米左右,是南太行的最高峰,風(fēng)光秀麗,景色誘人。這里的云海、日出、奇峰、松濤、掛壁公路、紅巖大峽谷、立體瀑布,形成了八百里太行最著名的自然景觀,素有“清涼圣境”、“避暑天堂”“世外桃源”、“太行至尊”之美譽。王莽嶺的云海日出,站在云海之上,看千奇百怪的峰巖,山南的千仞峭壁,人如同置身山水詩畫中。
地址: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東南部
介休綿山 懸崖絕壁上的古建筑群
綿山風(fēng)景名勝區(qū),是國家AAAAA級 旅游 景區(qū),山西省重點風(fēng)景名勝區(qū),中國清明節(jié)(寒食節(jié))發(fā)源地,中國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中國寒食清明文化博物館。
綿山風(fēng)景名勝區(qū)跨介休、靈石、沁源三市縣地界,最高海拔2560米,是太岳山的一條支脈。綿山起源于春秋時晉國介子推攜母隱居被焚在山上,所以綿山又名介山。綿山風(fēng)景名勝區(qū)的仿古建筑群風(fēng)格多樣,從建筑的角度來剖析,綿山仿古建筑既取之先代建筑之長,又加上設(shè)計者和建設(shè)者的現(xiàn)代創(chuàng)意,集華夏古今之精華,構(gòu)成了現(xiàn)代仿古建筑物的獨特風(fēng)格。
地址:山西介休城東南20公里
李寨三教堂 深藏民間的木刻精品
山西省晉城市李寨鄉(xiāng)陟椒三教堂,大殿內(nèi)的塑像,中間為佛主釋迦牟尼,兩旁分別為太上老君和孔老夫子。三教堂把佛、道、儒三種不同的教派合為一體,代表的是一種哲學(xué),是三家思想融會貫通與互補。
山西晉城的李寨鄉(xiāng),一座古樸雅俗的小村莊,村子里的三教堂堪稱中國北方木雕博物館。整個堂院磚雕、木雕、石雕件件精彩,樣樣奪目。因為尚未 旅游 開發(fā),要想一睹風(fēng)采需要到村口找老農(nóng)開門。
地址: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李寨鄉(xiāng)陟椒村東
寧武懸空村|順崖而建的天上人家
寧武懸空村,一整座村落都懸掛在山腰之上。遠望好似空中樓閣,天上人家。街道是立木支撐、圓木鋪架的“棧道”。處處可見石砌的小徑、古樸的民居,村民們悠然地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nóng)耕生活。村子古老、靜謐,卻遠近聞名。
村內(nèi)房屋因崖就勢,大多數(shù)的房屋都有兩三百年的 歷史 ,建筑材料多以石頭和木材為主,人走在棧道上如同置身半空。令人驚奇的是,這些山中人家大都建有小閣樓,閣樓背靠絕壁,面臨深淵,游人至此,憑窗覽遍萬頃蒼翠,依門望盡百里云海。站在懸空街上鳥瞰,足下是百丈懸崖。澗底有潺潺流水,其聲淙淙然,有如天籟。對面乃山之陰,松林茂密,蔽日遮天,森森然,竟是杜甫詩中“陰陽割昏曉”的如實寫照。
地址:山西省寧武縣涔山鄉(xiāng)王化溝村
平遙雙林寺|絕無僅有的千年彩塑
雙林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 旅游 景區(qū)。是漢族地區(qū)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之一。寺廟的壁畫與雕刻十分精美,在千年之后,依舊保持了艷麗的色彩與生動的表情。對于喜歡古建筑與古代美術(shù)藝術(shù)的人,都是很值得一去的地方。
雙林寺坐北朝南,廟群占地面積約為一萬五千平方米,內(nèi)分東西兩大部分。西部為廟院,沿中軸線坐落著三進院落,由十座殿堂組成。前院為釋迦殿、羅漢殿、武圣殿、土地殿、閻羅殿和天王殿;中院為大雄寶殿和兩廂的千佛殿、菩薩殿;后院為娘娘殿和貞義祠。東部為禪院、經(jīng)房等(現(xiàn)為小學(xué)校所用)明代時于寺廟外圍建一周高大的夯土包圍墻,上置箭垛,外觀頗似一座小城堡。
地址:山西省平遙縣中都鄉(xiāng)橋頭村
寧武萬年冰洞|四季不化的冰世界
經(jīng)中科院地質(zhì)研究所洞穴專家現(xiàn)場考察認定:此洞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紀冰川期,距今約三百萬年,故名萬年冰洞。
在寧武縣涔山鄉(xiāng)麻地溝村東,海拔2300米的山上有一處世界奇觀——萬年冰洞。它的奇特在于以本地洞外的氣候條件論,根本構(gòu)不成結(jié)冰的環(huán)境,而洞內(nèi)一年四季冰柱不化,愈往深處冰愈厚。特別是夏天,洞外碧草如茵,鮮花盛開,而洞內(nèi)寒氣逼人,冰筍玉立。而且系全國最大的冰洞,也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的永久凍土層以外發(fā)現(xiàn)的罕見的大冰洞。由冰形成的冰柱、冰簾、冰瀑、冰筍、冰花、冰鐘、冰佛、冰床、冰掛、冰獸、冰人,千姿百態(tài),栩栩如生,堪稱一個冰的世界。一年四季,洞中永遠保持在零度左右,洞里洞外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地址:山西寧武縣涔山鄉(xiāng)麻地溝村東
恒山懸空寺|古老華夏文明的奇險建筑
懸空寺,一座漂浮在懸崖上的寺廟,沒有千噸地基,只有數(shù)根木頭支立。歷經(jīng)1500多年的風(fēng)雨、地震各種災(zāi)害侵襲,懸空寺依然巍峨不倒。遠望懸空寺,像一付玲瓏剔透的浮雕,鑲嵌在萬仞峭壁間。
地址:山西大同渾源縣東南郊恒山腳下
圣母玫瑰堂|屹立百年的歐式教堂
這座天主教圣母玫瑰堂說是古堡,其實是一座教堂,名叫圣母玫瑰堂,修建在一塊巨石之上,建筑風(fēng)格獨特,教堂、房舍渾然一體,為中國少見的城堡式教堂。
大箕天主教堂素有“圣母玫瑰堂”之稱,1914年,由當?shù)匾还倩峦跆﹣沓鲑Y,文神父、艾神父兩位荷蘭神父選址、設(shè)計,在大箕小寨的一塊巨石上修建。最有特點的是,古堡與教堂在建筑結(jié)構(gòu)上是彼此獨立的,而且古堡是純中式的,教堂是純西式的。據(jù)說,這大箕古堡圣母玫瑰教堂是目前中國西部唯一保存完好的規(guī)模完整的古堡式樣教堂建筑,也是山西省面積最大的“歐式古堡建筑”。
地址: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大箕鎮(zhèn)下河村
磧口李家山窯洞|黃土高坡上的布達拉宮
山西臨縣磧口鎮(zhèn)李家山村,是著名畫家吳冠中一生的三大發(fā)現(xiàn)之一。位于磧口古鎮(zhèn)南3公里處,隱于大山深處,空靈幽雅。著名畫家吳冠中1989年到李家山采風(fēng)時驚呼這里像“漢墓”,這里從外部看像一座荒涼的漢墓,一進去是很古老講究的窯洞,古村相對封閉,像與世隔絕的桃花源,將人們帶進了一個單調(diào)但純凈的天地。
地址:山西臨縣嘖口鎮(zhèn)李家山村
大同土林|回到遠古世界
土林與石林不同,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風(fēng)雨的塑造下,時時在發(fā)生著變化,但其整個土林的神韻依然,絲毫不影響其美感度,當?shù)厝朔Q土林為“石板溝”。
大同土林,雖沒有元謀土林那么有名氣,卻栩栩如生,形態(tài)逼真,精致細膩,極具神韻。原始、荒涼、粗獷,沙溝、荒山、幽谷構(gòu)成了一個蠻荒、獨特的遠古世界,自然風(fēng)光別具一格,給人一種原始的美、粗獷的美。置身其中,仿佛回到遙遠的從前,大自然的感染力在這里表露無遺。
地址:大同縣杜莊鄉(xiāng)杜莊村
虹梯村|霓虹飛瀑上的古村落
虹霓村被驢友們稱為懸崖上的古村落,虹霓瀑飛流直下,那景美倫美喚,讓人如癡如醉。秋季到來,順崖邊下望,有柿子嬌紅,紅艷欲滴,從虹霓村對岸有石梯可爬行,可下去采摘。虹霓村房屋建筑全部就地取材,用石板做屋頂,取石頭壘墻壁,如今村莊也僅存30戶人家,留下的大多也是老人小孩。
地址:長治市平順縣城東30公里處
師家溝村|繁華落盡的天下第一村
師家溝的清代窯洞民居群興于乾隆32年,相傳是由師家四兄弟做官發(fā)達后始建,兩百多年間,歷經(jīng)幾代精心修筑擴張,形成總面積5萬多平方米的集群型、家族式的綜合體。它的建筑風(fēng)格具有典型的北方與山西的民居特色,分為主體和附屬建筑兩部分。
放眼望去,整個建筑群與山勢自然銜接,交融一體,層樓疊院,錯落有致,鱗次櫛比。氣勢宏偉的景觀洋溢著黃土高原的陽剛之氣,可以說是一部山地建筑的經(jīng)典,是耕讀文明的窯居典范。它所具有的獨特的空間處理、地形利用、窯洞民居、建筑裝飾、雕刻書法等風(fēng)格正是許多晉商豪宅大院所無與倫比的。它的營建思路也值得今人借鑒,曾被國際古建筑學(xué)術(shù)界認定為:山區(qū)空間擴張利用建筑體“天下第一村”。
地址:山西省臨汾市汾西縣僧念鎮(zhèn)師家溝村
采涼山古長城|行走在 歷史 的遺跡中
這段古長城位于大同城東20公里的采涼山下,最早為春秋戰(zhàn)國時期修建。到宋朝曾進行大修,用來抵御北邊遼金的入侵,是北方遺留不多的山西古長城之一。
大同在春秋時為北狄所居,戰(zhàn)國時期初為代國,后并入趙地。這里“三面臨邊,最號要害。東連上谷,南達并恒,西界黃河,北控沙漠。實京師之藩屏,中原之保障”。 歷史 上這里發(fā)生過大大小小戰(zhàn)事不下千次,素有“三代京華,兩朝重鎮(zhèn)”之稱。站在采涼山上可見一座座古堡矗立在大地上,頗有些蒼涼之感。這些曾擋住少數(shù)民族入侵的城墻如今早已殘缺不全,走在采涼山下的村莊也隨處可見城樓、城墻,感受到的是一份 歷史 的厚重。
地址:大同市城東20公里處
偏關(guān)老牛灣|360度的華麗回旋
偏關(guān)老牛灣因長城與黃河在這里第一次握手而聞名天下。黃河在此舞出近乎360度的華麗回旋,為中國最美的十大峽谷之一,河谷兩岸壁立千仞,河道碧波萬頃,河岸之上長城聳立,烽火臺臺臺相望。
老牛灣古堡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坐落在黃河懸崖峭壁上,是屯兵防御的城堡,望河樓迄今保存完好,是老牛灣的標志性建筑。老牛灣古村落依山而建,幾乎全部采用石頭石片堆壘而成,石碾石磨石倉石柜隨處可見,整個村莊是一個經(jīng)典的石頭建筑博物館。老牛灣村民依然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古樸而悠閑,歲月的痕跡幾乎毫不改樣、原封不動被保留下來。
地址:忻州市偏關(guān)縣老牛灣村
石頭石片堆壘而成,石碾石磨石倉石柜隨處可見,整個村莊是一個經(jīng)典的石頭建筑博物館。老牛灣村民依然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古樸而悠閑,歲月的痕跡幾乎毫不改樣、原封不動被保留下來。
地址:忻州市偏關(guān)縣老牛灣村
三、老夫子收藏指南
我的藏書不算太多,都是近一兩年入手的,陸續(xù)會依次介紹我比較喜歡的幾部作品。
老夫子年代大全集
本書作為老夫子50周年紀念,由二代王澤(老王澤為其父親),整理編輯出版。全套30冊,收納了老王澤早期到封筆的精品短篇,因為是以年代劃分出版,對了解香港特定時期歷史,港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都有一定的幫助。仔細觀察老夫子漫畫內(nèi)主要形象也有隨著年代遞進的明顯變化。全書每冊都收錄了老夫子大量早期單行本原版封面彩圖,非常珍貴。對白內(nèi)容保留手寫,充斥著大量香港俚語,原汁原味。本書有非常漂亮的書脊,高端大氣,裝幀工藝上乘,紙質(zhì)白皙,油墨光澤度好。可見二代王澤對此次出版的用心。目前國內(nèi)擁有全套的小伙伴屈指可數(shù),是我比較得意收藏之一。
老夫子大全集
本書為2018年出版,是由于臺灣哈媒體版權(quán)到期,交回香港吳興記出版的老夫子年代大全集,內(nèi)容上沒有太大改變,排版有些小的變動,封面重新設(shè)計,更名為《老夫子大全集》,是目前比較容易收集到的老夫子全集版本,但價格也達到了老夫子版本歷代最高??偟膩碚f是屬于炒冷飯,但是對于收不到老夫子年代大全集的小伙伴可以說是不錯的平替選擇。
老夫子(港版期刊雜志)
老夫子是由香港吳興記書報社出版,想必大家都知道。這套全書1—300期完結(jié),全書選用銅版紙印刷,清晰度好,準確還原了原畫的細節(jié),缺點也因為是銅版紙的原因如果遇水受潮存放不當?shù)脑挄緯l(fā)硬,甚至黏連。(南方的小伙伴需要特別注意?。?016年吳興記開始再版了這套曾經(jīng)的經(jīng)典之作,全書完全收納王澤老先生短篇,中長篇,及早期創(chuàng)作,是喜歡老夫子這部作品的讀者,翻閱重溫的不二之選,讓大家有機會重溫這部風(fēng)靡一個世紀之久的漫畫經(jīng)典。(前60期經(jīng)典復(fù)古的封面是我的大愛,內(nèi)容也不水。)
長篇目錄
《四合院》
《陰陽斗法》
《幻影》
《黑暗待黎明》
《狐貍仙》
《狐貍仙續(xù)集》
《時光隧道》
《遠古奇觀》
《神奇功能》
《夢游奇境》
《碼頭風(fēng)云》
《猛鬼廟》
《古老村》
《舊事重提》
《捉鬼記》
老夫子(復(fù)刻合集期刊)
老夫子革新號1—96完結(jié)(目前最好版本)此版本推測為早期王澤單行本雜志封面的一次集體復(fù)刻,為合集版本。內(nèi)容扎實,全是滿滿回憶,收錄了老王澤時期的全部短篇,中長篇。出版時間年代久遠,收齊一套實屬不易。
水滸傳/狐貍仙外傳
這兩部老夫子的番外篇可以說是知名度最廣的兩部長篇,內(nèi)容上借鑒水滸傳原著部分章回情節(jié),巧妙的運用穿越這個經(jīng)久不衰的題材,穿插其間的人物安排巧妙,故事性極強。另一部則是選擇了奇遇玄幻這個題材。情節(jié)反轉(zhuǎn)不斷,劇情緊張刺激,仿佛置身其間,經(jīng)歷了一場奇幻冒險。這兩部漫畫也不斷推出各種版本。
老夫子就是老王澤自己,他化身漫畫人物表達著對當時香港社會的看法,用諷刺戲謔的方式引起讀者共鳴,也陪伴了幾代人成長。
附錄:
老夫子歷代版本出版順序:
1—96期《老夫子革新號》
1—300期《吳興記老夫子精選系列》改版成《哈燒》改版成《四格六格》
《老夫子年代大全集》臺版
《老夫子大全集》港版
下列為老王澤中長篇出版順序。
1—300排序
50—52.四合院
75—76.陰陽斗法
89.幻影
125.黑暗待黎明
135—142.狐貍仙
143—149.狐貍仙續(xù)集
150—152.時光隧道
153—157.遠古奇觀
158—159.神奇功能
160.夢游奇境
181—182.碼頭風(fēng)云
190—194.猛鬼廟
195—201.古老村
202—203.舊事重提
225—227.捉鬼記
詐尸(未收錄,香港革新號有收錄。)(狐貍仙外傳,水滸傳均已單獨成冊,由原動力出版,故不再列出。)此排序為吳興記出版期刊順序供大家收藏查閱。
四、八景的最早的“八景”所指何處
章江與貢江在八境臺下匯合成贛江,登上此臺,贛州八景一覽無余,故取名八境臺。此臺建成時,主持建造此臺的地方官孔宗瀚曾將登臺所見繪成《虔州八境圖》,請?zhí)K東坡按圖題詩8首。紹圣元年(1094),蘇東坡貶官嶺南路經(jīng)贛州時,曾親臨八境臺,在遍覽贛州的旖旎風(fēng)光之后,深感原詩未能道其萬一,遂補作后續(xù)一篇。宋代的贛州八景是:石樓、章貢臺、白鵲樓、皂蓋樓、郁孤臺、馬祖巖、塵外亭和峰山。到了清代,由于景觀發(fā)生變化,在八境臺上所見的八景是:三臺鼎峙、二水環(huán)流、玉巖夜月、寶蓋朝云、儲潭曉鏡、天竺晴嵐、馬崖禪影、雁塔文峰。先是北宋嘉祐間,虔州太守孔宗瀚因“州城歲為水嚙,東北尤易墊圮”,于是“伐石為址,冶鐵錮之”,建城樓于其上,并繪圖請?zhí)K東坡題詩,蘇東坡在《虔州八境圖》八首的引言(3)中記述說: “《南康八境圖》者,太守孔君之所作也,君既作石城,即其城上樓觀臺榭之所見而作是圖也?!?蘇東坡根據(jù)八境圖所描繪的樓觀臺榭題詩八首,從此這座城樓也被稱為八境臺。蘇東坡當時所題的“八境”是石樓、章貢臺、白鵲樓、皂蓋樓、郁孤臺、馬祖巖、塵外亭、崆峒山。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八景”。 其一 坐看奔湍繞石樓,使君高會百無憂。 三犀竊鄙秦太守,八詠聊同沈隱侯。 《同治贛州府志》記載:“石樓去府治一里,蘇軾詩‘坐看奔湍繞石樓’即此。”這個石樓在那里?一說即八境臺本身。同治府志按語中說“……奔湍繞三字亦惟茲臺足以當之,否則必龜角尾另有石樓也”(4)?!囤M縣新志稿》也記載石樓去府治一里,另一說見萬陸同志一九八五年一月二十日《贛南報》文章:“據(jù)史書記載,石樓當在城北六里處,該石高峻,如樓房獨立,傍有七室相通,因而得名,可惜后被毀壞”云云。 我贊同第一說??资咕梢栽谑瘶鞘⒀缳e客,望著湍急的江水繞樓而去,非八境臺莫屬?!褒斀俏擦碛惺瘶恰笔羌僭O(shè)不能成立,在龜角尾附近,有章貢臺、白鵲樓,都在八詠之中。八境臺北另有合江樓,文天祥有合江樓詩:“天上名鶉尾,人間說虎頭。春風(fēng)千萬岫,秋雨兩三洲……(5)”但文天祥卻另有石樓詩,詩中有句“長垣連草樹,遠水照樓臺,八境煙濃淡,六街人往來”(6)可見合江樓不是石樓,從文天祥石樓詩意看,石樓也應(yīng)是八境臺。 八境臺屢經(jīng)動亂和興廢,明末清初,楊廷麟在贛州抗清,八境臺毀于戰(zhàn)火??滴醵?、民國十八年又毀于火,均加以修復(fù)。它在一定意義上是贛州的象征。一九七六年七月十三日燒毀后,一九八O年十二月九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同志指示重建。 其二 濤頭寂寞打城還,章貢臺前暮靄寒。 倦客登臨無限思,孤云落日是長安。 此景為章貢臺,今不存。嘉祐間趙抃為州守,在治西北野月、野景二亭舊址上新建,并為之記。據(jù)《同治贛州府志》府城全圖,遺址在今贛州五中東北,供電所靠城墻高阜地。趙抃(宋)、楊廷麟(明)、王厚(清)等有詩。 其三 白鵲樓前翠作堆,縈云嶺路若為開。 故人應(yīng)在千山外,不寄梅花遠信來。 白鵲樓一景,在八境臺北,今不存。 其四 朱樓深處日微明,皂蓋歸時酒半醒。 薄暮漁樵人去盡,碧溪青嶂繞螺亭。 這一景有兩個說法,一說為螺亭,在贛縣東南七十里,《同治贛縣縣志》持此一說。《述異記》載:“螺亭在南康郡,昔有貞女,采螺為業(yè),曾宿此亭,螺啖其肉,故號螺亭?!睋?jù)《同治贛州府志》(卷四·山)記載,距城東六十里為雞心石,又東十里為螺亭石。有拾螺女為螺嘬死葬亭傍,?;癁槭?,殼無數(shù),東坡詩“碧溪青嶂繞螺亭”指此也。一說為皂蓋樓,筆者以此說為是。因為此景是寫詩人在皂蓋樓飲酒所見,主體朱樓即皂蓋樓,以螺亭遠景為陪襯。如以螺女亭為“八景”之一,我覺得螺女死于螺,螺女何辜!絕不是什么動人傳說,而?;?,螺殼無數(shù),令人怵目身麻,也非美景。而文天祥皂蓋樓詩則甚美: 一水樓臺繞,半空圖畫開。 蛐蜒行薜荔,雀影上莓苔。 碧落人千載,青山酒一杯。 晚煙看不盡,明月卻歸來(7)。 在宋以后的八境臺和詩中,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螺亭說,皂蓋說都有(8),但寫螺亭的詩并不十分明了,寫皂蓋樓則較多。 可惜的是,皂蓋樓、螺亭都蕩然無存。 其五 使君那暇日參禪,一望叢林一悵然。 成佛莫教靈運后,著鞭從使祖生先。 末句一作“著鞭常恐祖生先”,此景寫馬祖巖,馬祖巖寺已不存。 其六 卻從塵外望塵中,無限樓臺煙雨濛。 山水照人迷向背,只尋孤塔認西東。 此景寫馬祖巖的塵外亭,今不存。第四句雖然提到城內(nèi)慈云寺舍利塔,但并沒有人說是蘇東坡所寫的“八景”之一,到后來,許多舊景如煙云散,沒有了,新“八景”中就有了這個塔,謂之“雁塔文峰”,這是后話(注)。 其七 云煙縹緲郁孤臺,積翠浮空雨半開。 想見之罘觀海市,絳宮明滅是蓬萊。 這一景寫郁孤臺,一九八四年郁孤臺已全面修葺。 其八 回峰亂嶂郁參差,云外高人世得知。 誰向空山弄明月,山中木客解吟詩。 蘇詩的第八景,一說是上洛山,依據(jù)是《太平寰宇記》(9)。一說是崆峒山,依據(jù)是《南康記》。我主張后一說。萬陸在《贛南詩話》發(fā)表的文章中認定,蘇東坡最后一首寫山景,以上洛山總概。如果有這一層意思,那還是以崆峒山為宜,因崆峒山是虔州的望山,蘇東坡在詩中極為稱贊“豈非崆峒秀,為國產(chǎn)俊民”,“山中木客解吟詩”句,《南康記》的注是富于詩意的,它說“贛縣東南山上有臺,風(fēng)雨之后,景氣明凈,頗聞山上鼓吹聲,即山都木客吟唱也?!边@和《同治贛州府志》關(guān)于崆峒山的另一記載聯(lián)系起來看,都很有意思的。“縣南六十里山麓周百余,巔有湖,湖有艑艚底或動之,風(fēng)雨立作?!倍轻忌接置丈剑?0),贛縣舊志記載,第八景“若非崆山,則末二語空山山中字疊出”(11)蘇東坡當不會這樣寫的。至于《南康記》中說山上有臺,可惜連臺的名字都沒有留傳下來,當年陳晦之老先生講學(xué),包拯問道于空山,恐怕都登臨過這個臺吧! 蘇東坡在《虔州八境圖》八首前面,寫了一段富有哲理和文采的引言: “……蘇子曰:此南康之一境也,何從而八乎?所自觀之者異也。且子不見夫日乎,其旦如盤,其中如珠,其夕如破壁,此豈三日也哉!茍知夫境之為八也,則凡寒暑、朝夕、雨旸、晦明之異,坐作、行立、哀樂、喜怒之變,將接于吾目而感于吾心者,有不可勝數(shù)者矣,豈特八乎!如知夫八之出于一也,則夫四海之外,詼詭譎怪,《禹貢》之所書,鄒衍之所談,相如之所賦,雖至千萬未有不一者也。后之君子必將有感于斯焉,乃作詩八章,題之圖上?!?蘇東坡之所以對“八”發(fā)了一通議論,并在第一首詩中題到“八詠聊同沈隱侯”,可見當時社會上并無“八景”之說,蘇東坡所以寫八首而不是七首或九首,使它聯(lián)想到沈約有“八詠詩”而已,說明他實在沒有要創(chuàng)造第一個“八景”的念頭。至于沈約的“八詠詩”,有登臺望秋月、會圃臨春風(fēng)、歲暮愍哀草、霜來悲落桐、夕行聞夜鶴、晨征聽曉鴻、解佩去朝市、被褐守山東等八首(12),則為抒情詩,沒有描繪具體的景物和處所,雖然詩意濃郁,音節(jié)鏗鏘,韻律柔美,但意境頹傷、灰暗,充滿“落花”、“衰草”、“早霜”、“深暮”、“孤月”、“微瀾”的寂寞、凄苦、空幻的心情,在思想上不可取,沈約雖博通群籍,有很多著述,但史家評論他“昧于榮利,頗累清談”(13),政治上熱衷陰謀詭計,死前據(jù)說夢見鬼割了舌頭,其思想在“八詠詩”寧可見一斑。 中國的第一個“八景”,在蘇東坡的大手筆下產(chǎn)生出來,文以名傳,使虔州“八境”身價百倍,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這件事的后果,蘇東坡和“八景”的設(shè)計師孔宗瀚都料想不到的。張照承父子與清代八景(文瑞)贛州八景中,清八景(三臺鼎峙、二水環(huán)流、玉巖夜月、寶蓋朝云、儲潭曉鏡、天竺晴嵐、馬崖禪影、雁塔文峰)的意義是承前啟后的。從1067年蘇東坡在山東郊州為孔宗翰題虔州宋八景至清張照乘父子題贛州八景,時間跨度近600年;再從張照乘父子題八景至贛州現(xiàn)代八景的問世,時間跨度300年。前后兩個時間跨度中,歷史空間巨大,社會與自然乃至山川地理都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所以,探究清八景,對我們今天研究贛州八景文化是有著深遠歷史意義的。雍正十三年,張照乘調(diào)任贛縣知縣,其父張棟書、弟張照黎也隨后來到贛州。贛州城因為這父子三人的到來,進入了一個文化盛期,關(guān)于贛州八景的一段文化佳話也就此形成。張氏三人,乃河北省磁州(今磁縣)人,均為飽學(xué)之士。其中“張照乘以拔貢為官學(xué)教習(xí),雍正十三年調(diào)知贛縣?!笔窌嘘P(guān)于他的記載頗有褒獎,說他“才能任巨”,有才能,能擔(dān)當重任。他入城不久,“請遷復(fù)學(xué)宮(即文廟)于城東故址”,即將縣學(xué)在現(xiàn)慈云塔下重新恢復(fù),并在公務(wù)之余,親自參與縣學(xué)的管理與教學(xué)活動,并從中選拔了一批有志且有抱負的年輕學(xué)子在他的縣署中任職。如此苦心經(jīng)營六年,贛縣的人才才逐漸成長起來。當時,贛縣尚無社倉,張照乘便竭力勸說有錢人捐谷,設(shè)立義倉,分貯于城鄉(xiāng)各處,以防患災(zāi)年歉收之急。贛州城水東一帶自古叫火焰山,山嶺赤色,張照乘擔(dān)憂百姓遭受火災(zāi)血疾,便帶頭栽植松樹,并鼓動城鄉(xiāng)百姓一起參與,終于成就了今天郁郁蔥蔥的一片萬松山。為防止水患,他還要求章、貢、贛三江沿岸百姓大力種榕護堤,以至贛州城內(nèi)外,尤其是三江六岸榕風(fēng)浩蕩、逶迤成景,贛州的水患也因此得到了明顯的控制。任職期間,他還開展了“修八境臺城垣,清理官衙,收養(yǎng)嬰兒”等深得民心之活動。他的一系列作為,讓贛州城百姓大為感動,他的高尚德行,使得還在任的他更贏得了百姓厚愛,士民們自發(fā)地捐錢為他修建祠堂以彰其德。因為政績卓著,張照乘隨后被提拔為饒州府同知,后來歷任吉安、南昌、嘉興知府等職。今天,我們后人看張照乘,會覺得他所有功德中最大的一件,不是他的政績?nèi)绾?,而是他與父親張棟書(字子車,著有《晤言集》、《百善錄》)、弟弟張照黎為贛州城擬定“清八景”。這是件文化事項,或許還只是他們父子三人閑情逸致的產(chǎn)物。然而,政治內(nèi)容是每個為政者都必須所為的,文化內(nèi)容卻未必是每個為政者所能為的。這項文化內(nèi)容一旦確立,竟然承前啟后了近千年!不能確切是張照乘任上的哪一年,他們父子三人誰也不記得是第幾回上八境臺了。這回,老夫子張棟書依然是“攜長兒照乘,次兒照黎”,興致勃勃走在前面。他們行走于“臺前后左右,周覽山川,仰溯前人”,議論起了蘇東坡及其八景詩。張棟書認為蘇東坡的詠八景詩是遙想寄興之作,蘇公卻能于“風(fēng)來雨過濤聲山色間,別開靈境”,詠唱出曠世之作,甚至連他的數(shù)十年前也來過贛州的老父親蘇洵也因此“足與江山并傳”。張棟書自言“非敢希蹤蘇氏”,其實恰恰相反,他就是有心比擬蘇氏父子。他認為蘇東坡及其八景詩,令其父親蘇洵在贛州的經(jīng)歷(蘇洵到過贛州天竺寺)也成了經(jīng)典,如今我兒在贛州作知縣,我們也可在贛州八景上作些文章,既可“聊以志游”,也或可作一回比擬蘇氏父子之風(fēng)雅事。于是,他們父子三人,以八境臺上所見景致,分題八景(見《贛州市地名志》)。在八境臺上,最遙遠的景當數(shù)峰山、儲潭。清人眼中,峰山是贛州城的風(fēng)水山,扼守三江,聚集風(fēng)水;儲潭則是贛州城的風(fēng)水潭,聚贛江風(fēng)流,聚贛州風(fēng)水。張氏父子則認為,儲潭“乃臺之遙照”——儲潭如一面巨鏡,江水清澈,江面寬闊,可以映照八境臺,是臺之外延臺之魂靈。有了對儲潭如此詩意的理解,儲潭便超越了其本身——不僅僅為祭祀祈禱平安過灘廟地,不僅僅為潭深回旋聚物撈尸場所。隨后,一個初春的日子,張照乘父子三個相約來到了儲潭,并分別寫下了優(yōu)美的《儲潭曉鏡》,把儲潭美妙的意境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數(shù)十年來,由于水資源開始貧竭,贛江河床上升,水面變窄,水流量變小,導(dǎo)致著名的“儲潭曉鏡”之景受了影響。再加之工業(yè)革命昌盛,大氣污染,能見度變小,從八境臺已不能十分清楚地了望到“儲潭曉鏡”之美景了?!皟μ稌早R”漸漸退出了“八景”文化舞臺。
至于最先的“瀟湘八景”所指何地,具體方位在哪里?可謂諸說不一。有人認為,可以乏指洞庭湖風(fēng)光。也有人說,乃是湘江的別稱。更有人斷言,湘水合瀟水之稱,今瀟湘合流處,有湖南零陵縣北,其地有瀟湘鎮(zhèn)云云。(以上分別見新版《辭?!?、《辭源》)看來十分抽象。
筆者近年參與地方史志的探討,卻發(fā)現(xiàn)了與上述結(jié)論不盡一致或有待充實的史述。據(jù)《長沙史志通訊》援引北宋大書畫家米芾的《瀟湘八景圖詩跋尾》,有如下兩段值得注意的文字:
“余購得李營丘畫八景圖,拜石余閑,逐景撰述?!?/p>
“(洞庭)湖之南皆可以名瀟湘。若湖之北,則漢、沔湯湯,不得謂之瀟湘?!?/p>
這可為我們提供了與前人結(jié)論不同的新證。所指“李營丘”其人,乃是五代末年以至宋初的李成,其生卒年代為后梁貞明五年--北宋乾德五年(即公元919年 --967年)。李成字咸熙,本是唐代宗室。先世居于長安,后遷青州益都的營丘地方(今山東昌樂縣東南),是以人稱“李營丘”。他的祖、父,都是文化名人。李成自幼多讀經(jīng)史,能詩,善琴,工奕,擅畫山水,尤以繪“平遠寒林”山水見長。他和關(guān)仝、范寬形成五代北宋山水畫的三個主要流派。
由此可見,發(fā)明“八景”的專利權(quán),不宜讓宋迪專美,起碼還有一個出生早于宋迪一百多年的李成。于此也可推斷,“八景”的上限,起碼還可以追溯至五代或北宋初年,較之“源于北宋”的宋迪,大可以“修正”再添100多年,即歷時千年了。
值得一提的是,關(guān)于李成的真跡,在北宋時已經(jīng)存世無多,這個“李營丘畫八景圖”比之宋迪的“瀟湘八景圖”有何異同,可惜今天無從獲得物證比較。據(jù)考,今遼寧文博部門藏有《小寒林圖》、臺灣藏有《群峰霽雪圖》,但專業(yè)研究者都認為這乃是“仿作”而非真跡,但愿今后有人為此作出新的求證,以解“懸案”。
以上就是關(guān)于景觀設(shè)計老夫子是誰相關(guān)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guān)問題,您也可以聯(lián)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nèi)容。
推薦閱讀:
河北生態(tài)景觀設(shè)計咨詢電話(河北生態(tài)景觀設(shè)計咨詢電話是多少)
浦江兩岸景觀設(shè)計師(浦江兩岸景觀設(shè)計師招聘)
低密度住宅景觀設(shè)計圖(低密度住宅景觀設(shè)計圖片)
咸陽男科醫(yī)院排行榜(咸陽男科醫(yī)院排行榜咸陽皇甫預(yù)約呢)
猜你喜歡
龍華園林景觀設(shè)計線上服務(wù)(龍華園林景觀設(shè)計線上服務(wù)中心)
景觀設(shè)計公園長椅正立面圖(景觀設(shè)計公園長椅正立面圖手繪)
餐廳景觀設(shè)計價格(餐廳景觀設(shè)計價格標準)
景觀設(shè)計負責(zé)人英文縮寫(景觀設(shè)計負責(zé)人英文縮寫怎么寫)
景觀設(shè)計主要功能分區(qū)圖(景觀設(shè)計主要功能分區(qū)圖)
青浦區(qū)庭院景觀設(shè)計公司(青浦區(qū)庭院景觀設(shè)計公司有哪些)
杭州廠區(qū)園林景觀設(shè)計案例(杭州廠區(qū)園林景觀設(shè)計案例研究)
杭州學(xué)校景觀設(shè)計費用(杭州學(xué)校景觀設(shè)計費用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