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頁
SERVICE 服務產品
XINMEITI 新媒體代運營
CASE 服務案例
NEWS 熱點資訊
ABOUT 關于我們
CONTACT 聯(lián)系我們
創(chuàng)意嶺
讓品牌有溫度、有情感
專注品牌策劃15年

    雙鴨山市政擋土墻景觀設計

    發(fā)布時間:2023-03-25 23:22:52     稿源: 創(chuàng)意嶺    閱讀: 147        問大家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雙鴨山市政擋土墻景觀設計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開始之前先推薦一個非常厲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鍵生成原創(chuàng)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計劃、工作報告、論文、代碼、作文、做題和對話答疑等等

    只需要輸入關鍵詞,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內容,越精準,寫出的就越詳細,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線網(wǎng)頁版、PC客戶端

    官網(wǎng):https://ai.de1919.com。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優(yōu)秀的企業(yè),服務客戶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景觀設計相關業(yè)務請撥打電話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錄:

    雙鴨山市政擋土墻景觀設計

    一、景觀道路設計規(guī)范有哪些

    景觀道路設計規(guī)范有如下:

    CJJ 37-2012 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guī)范

    CJJ 48-1992 公園設計規(guī)范

    CJJ 67-95 風景園林圖例圖示標準

    CJJ 75-97 城市道路綠化規(guī)劃與設計規(guī)范

    CJJ 82-2012 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

    CJJ 83-99 城市用地豎向規(guī)劃規(guī)范

    CJJ 132-2009 城鄉(xiāng)用地評定標準

    CJJ_T 91-2002 園林基本術語標準

    CJJ_T 85-2002 城市綠地分類標準

    CJJ_T 121-2008 風景名勝區(qū)分類標準

    GB 10000-1988 中國成年人人體尺寸

    GB 12941-1991 景觀娛樂用水水質標準

    GB 50001-2010 房屋建筑制圖統(tǒng)一標準

    GB 50013-2006 室外給水設計規(guī)范

    GB 50014-2006 室外排水設計規(guī)范

    GB 50016-2006 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GB 50037-2013 建筑地面設計規(guī)范

    GB 50096-2011 住宅設計規(guī)范

    GB 50137-2011 城市用地分類與規(guī)劃建設用地標準

    GB 50180-93 城市居住區(qū)規(guī)劃設計規(guī)范

    GB 50178-1993 建筑氣候區(qū)劃標準

    GB 50220-95 城市道路交通規(guī)劃設計規(guī)范

    GB 50298-1999 風景名勝區(qū)規(guī)劃規(guī)范

    GB 50352-2005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

    GB 50368-2005 住宅建筑規(guī)范

    GB 50400-2006 建筑與小區(qū)雨水利用工程技術規(guī)范

    GB 50420-2007 城市綠地設計規(guī)范

    GB 50437-2007 城鎮(zhèn)老年人設施規(guī)劃規(guī)范

    GB 50442-2008 城市公共設施規(guī)劃規(guī)范

    GB 50513-2009 城市水系規(guī)劃規(guī)范

    GB 50763-2012 無障礙設計規(guī)范

    GB 50858-2013 園林綠化工程工程量計算規(guī)范

    GB_T 10609-2008 技術制圖

    GB_T 13890-2008 天然石材術語

    GB_T 14529-93 自然保護區(qū)類型與級別劃分原則

    GB_T 16766-2010 旅游業(yè)基礎術語

    GB_T 17670-2008 天然石材統(tǒng)一編號

    GB_T 18168-2008 水上游樂設施通用技術條件

    GB_T 18513-2001 中國主要進口木材名稱

    GB_T 18921-200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觀環(huán)境用水水質

    GB_T 18971-2003 旅游規(guī)劃通則

    GB_T 18972-2003 旅游資源調查、評價規(guī)范

    GB_T 19231-2003 土地基本術語

    GB_T 20033-2005 人工材料體育場地使用要求及檢驗方法

    GB_T 20416-2006 自然保護區(qū)生態(tài)旅游規(guī)劃技術規(guī)程

    GB_T 24708-2009 濕地分類

    GB_T 50001-2001 房屋建筑制圖統(tǒng)一標準

    GB_T 50103-2010 總圖制圖標準

    GB_T 50145-2007 土的工程分類標準

    GB_T 50280-98 城市規(guī)劃基本術語標準

    GB_T 50563-2010 城市園林綠化評價標準

    HJ 2005-2010 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guī)范

    JC_T 2114-2012 廣場路面用天然石材

    JGJ_T 163-2008 城市夜景照明設計規(guī)范

    LY_T 5132-95 森林公園總體設計規(guī)范

    LY_T 1755-2008 國家濕地公園建設規(guī)范

    SL 431-2008 城市水系規(guī)劃導則

    SL 471-2010 水利風景區(qū)規(guī)劃編制導則

    二、北京植物園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植物園區(qū)

    牡丹園

    牡丹園位于臥佛寺路西側,南鄰溫室區(qū),北接海棠栒子園,面積約4.5公頃。主要任務是收集牡丹品種,保存牡丹種質資源,培育和推廣良種,以及普及牡丹分布、分類、遺傳育種、栽培管理知識。園內收集栽植牡丹262個品種3229株,芍藥220種、6568株,分別引種自山東菏澤的趙樓、李集、何樓、洪廟、鄧莊以及河南洛陽和甘肅天水等地,為北京規(guī)模最大,品種、數(shù)量最多的牡丹專類花園。牡丹園的設計采取自然式手法,因地制宜,借勢造園。植物栽培采用喬、灌、草復層混交,疏林結構,自然群落的方式,以原有油松為基調樹種,保留古老樹木并把它們組織到綠化中去。此種設計滿足了牡丹越冬和避免夏日曝曬的生物學特性需要。

    牡丹園南入口處有三組山石,六株百年以上的國槐。北側臺地建有六角一座。中部一漢白玉牡丹仙子雕塑側臥于花叢翠竹中。雕塑附近矗一組山石,上鐫“粉雪千堆”四字。

    園北部有一《牡丹仙子》大型燒瓷壁畫,壁畫長17.20米,高4.3米,厚1.4米,取材于《聊齋志異》中“葛巾·玉版”篇。壁畫對面為一兩層閣樓,名為“群芳閣”。

    芍藥園

    位于牡丹園西部,園內于西北高坡處建紅柱朱頂“挽香亭”一座,并點綴有仿木花架、浩態(tài)狂香石、醉露臺等小品。利用地勢改造,形成芍藥畿、倚紅坡和精品賞花區(qū),在較小的面積內,創(chuàng)造了富于變化的賞花空間,展現(xiàn)了芍藥花獨特的觀賞性,形成專類芍藥園規(guī)模。截止到1994年,收集了220個品種,種植了3568株芍藥。

    占地面積0.6公頃,以水池瀑布、假山和中國古典園林式建筑“玉蘭山居”統(tǒng)領全局,突出自然風格和植物造景,以木蘭科植物為主景樹,并栽培牡丹品種200余個、芍藥30余個。

    月季園

    該園位于植物園東部南端,南鄰香頤路,北靠楊樹區(qū),西至植物園南門,東到植物園東南門,總面積7公頃,建成于1993年5月。

    月季園以展示不同類型月季在不同環(huán)境中的多種配置形式為主,注重整體效果,既是月季專類園,又是新優(yōu)園林展示區(qū)。采用沉床式設計,軸線布局嚴整,中部是音樂噴泉廣場。廣場為沉床式,圓形,直徑40米,面積1256平方米。中間為暗設的噴泉,噴水高達7米。沉床落差5米,上寬下窄,以三層月季花形圖案鋪裝的緩坡臺地式花環(huán),逐漸向底部過渡。三層最大直徑90米,面積5102.5平方米。沉床周邊是以疏林草地為基調的賞花區(qū)。

    月季園除展示各種月季外,還配植有新優(yōu)植物金山、金焰繡線菊、紫葉矮櫻等15種。

    木蘭園

    丁香園

    位于臥佛寺前坡路西側,南接海棠栒子園,與宿根花卉園隔路相望。1957年始建,1959年建成,面積0.84公頃。此園北部,以高約5米的擋土墻為屏障,形成了背風向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木蘭園采取規(guī)則式的設計手法,布局整齊,園路十字對稱,中心一長方形水池,東西主軸線上置兩個帶狀花壇。沿綠籬以十字對稱的種植手法分隔空間。水池四面的草坪上各植一株青蘭,白玉蘭、紫玉蘭散植在綠籬后的草坪上。草坪上還栽植了華北落葉松、白皮松等針葉樹,以增加冬季綠色景觀。北部背風向陽,靠山坡栽植了大葉黃楊、廣玉蘭、蚊母等幾種常綠闊葉樹。南半部的草地上,1993年栽植了自美國引種的新優(yōu)植物紅王子錦帶、金邊紫葉小檗、雪山八仙花、貝雷茶條槭、花葉錦帶、金葉西洋山梅花、歐洲衛(wèi)矛、金葉風箱果等。南下坡還種植了紫葉稠李、金葉接骨木等。本園收集栽植了木蘭14種,118株,其中珍貴品種有黃山玉蘭、望春玉蘭、二喬玉蘭、寶華玉蘭、凸頭玉蘭。南下坡有長春玉蘭、紫玉蘭等。每年4月初,木蘭盛開。

    桃花園

    桃花園建于1983年,占地面積4.2公頃,截止到2014年末,已收集展示觀賞桃花60余個品種5000余株,是世界上收集觀賞桃花品種最多的專類園。桃花園的觀賞桃花,從樹型上分有直枝桃類、帚桃類、壽星桃和垂枝桃類。從花型上看有單瓣型、梅花型、月季型、牡丹型和菊花型。主要品種有白花山碧桃、碧桃、絳桃、緋桃、紫葉桃、二色桃、人面桃、垂枝桃、壽星桃、灑金桃、菊花桃等品種。桃花花期自四月初一直開到五月初。

    丁香園

    丁香園占地3.5公頃,始建于是1958年。已收集丁香20余種(包括變種和品種)1000余株,主要有白丁香、紫丁香、蘭丁香、小葉丁香、佛手丁香、花葉丁香、遼東丁香、喜馬拉雅丁香、四川丁香、朝鮮白丁香、裂葉丁香、日本丁香、北京丁香、毛葉丁香、暴馬丁香、垂枝北京丁香、什錦丁香,紫萼丁香、紅丁香等。

    由于種類較多,每年四、五月間丁香花觀賞期達月余。丁香園與碧桃園既是完整的一個觀賞植物區(qū),又以植物分割成相對獨立的兩個空間。園林設計均采用大面積疏林草地的手法,中心為視野開闊的大草坪 ,四周地形略有起伏。以疏林的形式配植了油松、法桐、垂柳、毛白楊等骨干樹種,鄰緣樹配置了白樺、小葉椴、雪松等樹叢或孤立樹。在林間大喬木間與園林沿線上,成組、團式種植了大片的碧桃或丁香,少則七八株,多則二、三十株,總數(shù)在千株以上。四月中旬后,丁香碧桃園萬花齊放,成為北京桃花節(jié)觀賞碧桃的主要景區(qū)。

    海棠園

    北京植物園海棠園是中國最大的,收集海棠品種最多的海棠專類園,總面積31700平米,共展示海棠種和品種共八十余個,八百多株。

    整個海棠園地勢西高東低,西北面借天然的西山做為背景屏障。園區(qū)在原有地形的基礎上,做出了高低起伏,錯落有致的地形結構。

    一期建成的東區(qū)偏中國傳統(tǒng)古典園林特色,景觀緊湊精致。借取“只恐風日損芳菲,乞借春陰護海棠”的詩意,建有一座清式風格的小木亭,名曰“乞陰亭”。以亭為中心,鵝卵石鋪就的花溪路蜿蜒通向南邊的落霞坡和西面的綴紅坪。各種形狀各異的海棠詩詞石刻或立或臥于海棠花叢中。

    二期建成的西區(qū)現(xiàn)代感十足,綠絨毯般的大草坪十分開闊,更多的海棠品種在這里匯集。在制高點建有一座現(xiàn)代風格的木亭及觀景平臺,在青山構建的天然背景下,既可觀望西區(qū)的繁花點點,也可俯瞰東區(qū)的梅林盛景。

    春天一過,海棠各種顏色形狀各異的果實的出現(xiàn)也讓海棠園成為觀賞點,密密匝匝的果實布滿枝頭,可持續(xù)觀賞至冬季。

    紫薇園

    紫薇園于2006年建成,占地1公頃,以收集紫薇品種為主,同時栽植展示夏季開花的各類喬木、灌木和花卉。園中種植紫薇古樁41株,合歡、龍柏等大喬木90株,灌木2300余株,鋪草坪5300平方米。該園依水而建,有林蔭休閑廣場和木亭供游客休息,各類喬木、灌木和草花加強了以紫薇為主體的夏花植物。

    玉簪園

    玉簪園于2006年建成,面積約3000平方米,收集展示玉簪品種79個3000余墩。玉簪園內,各種喬木、灌木形成適合玉簪生長的林蔭地,蜿蜒穿行的小路將不同品種的玉簪自然分隔,同時配植了蛇莓、小葉蔓長春、麥冬等其它耐蔭地被,還在外圍種植了金葉連翹作為花籬,進一步豐富了該園的景觀。玉簪園內植物高低錯落,疏密有致,是一處將觀賞與休憩功能相結合的專類園。

    梅園

    梅花為中國傳統(tǒng)名花之一,在中國栽培歷史極其悠久。梅園是正在建設中的以栽植、欣賞梅花為主要功能的專類園。梅園始建于2003年,占地6.1公頃,分5個區(qū)域:入口區(qū)、水景觀光區(qū)、山林游賞區(qū)、庭院精品區(qū)、退谷訪勝區(qū)。本園利用櫻桃溝三面環(huán)山、北陰向陽的獨特小氣候栽種抗寒梅花20余個品種,有垂枝梅、單杏梅、豐后梅、美人梅、綠萼梅、重瓣跳枝梅等。

    櫻桃溝

    位于臥佛寺西北,又名“退谷”“周家花園”,因富于野趣而著稱。櫻桃溝有著獨特的自然條件,是北京近郊一處生態(tài)功能健全的自然保護區(qū)。被譽為“活化石”的水杉在這里蔚然成林,還栽有玉鈴花、青檀、紅松等珍稀瀕危植物;“紅葉招鳥”工程更是為保護區(qū)重點工作。

    樹木園

    樹木園是北京植物園內最大的專類園,占地44.9公頃。分為銀杏松柏區(qū)、木蘭小檗區(qū)、泡桐白蠟區(qū)、槭樹薔薇區(qū)、椴樹楊柳區(qū)、懸鈴木麻櫟區(qū)等六個分區(qū)。已定植 400余種近萬株樹木。這里有大片的緩坡草坪和引自全國各地的園林植物以及來自異國他鄉(xiāng)的海棠、櫻花和松柏、楓樹等。

    絢秋苑

    絢秋苑占地6.16公頃,是北京市植物園樹木園的一個分區(qū),該區(qū)種植了16個屬23個種的植物。寫秋坪景區(qū)以大草坪為中心,環(huán)以起伏的地形與錯落有致的植物群落,主要種植銀杏、欒樹、元寶楓等喬木,配以觀葉、觀果灌木和松柏、菊花。澄碧湖景區(qū)平湖長汀,清雅、明麗;而環(huán)湖石璣臨流,綠蔭接岸,下可渡木橋,上可溯溪瀑。絢秋苑是北京市植物園重要展區(qū)之一,又是市花展的布展中心。數(shù)萬株菊花或點綴于林緣水際。

    集秀園

    集秀園是以栽培、展示竹子為主的專類園,亦稱竹園,建成于1986年,面積為2.6公頃。本園主要以屬進行區(qū)域劃分,以品種為單位展示。集秀園現(xiàn)收集竹種10余屬50多種,分別為剛竹屬、大明竹屬、赤竹屬、矢竹屬、巴山木竹屬、箬竹屬、倭竹屬等。竹子常年青翠,松樹經(jīng)冬不凋,梅花帶雪開放,具有相同的不畏嚴寒性格的三者被人們譽為“歲寒三友”。

    草藥園

    草藥園于2006年建成,占地面積約600平方米,收集展示藥用植物近90種(不含品種)。草藥園內鋪設木樁石子路、紅樹皮路和汀步路近200平方米,以花境形式集中展示各類藥用植物,并結合《本草綱目》和《藥典》將所栽植藥用植物按功效分為8個分區(qū):舒緩神經(jīng)植物區(qū)、養(yǎng)陰潤燥植物區(qū)、清熱植物區(qū)、祛風燥濕植物區(qū)、舒筋活血植物區(qū)、理血植物區(qū)、補氣植物區(qū)和解表植物區(qū),是人們認識和研究藥用植物的場所。

    盆景園

    盆景是中國古老的傳統(tǒng)藝術,其歷史悠久,可追溯到一千八、九百年前的東漢,經(jīng)唐、宋、元、明、清歷代的發(fā)展,逐漸形成了撲朔迷離的盆景藝術,并成為中國和世界上進行文化交流的一部分。

    盆景園是北京市植物園的一個重要的展覽區(qū),其占地面積兩萬平方米,是中國大型盆景園之一。其分為室內展區(qū)和室外展區(qū)兩個部分,室內展區(qū)分為北方盆景展廳、精品盆景展廳、綜合展廳、流派展廳。主要展示北京及中國各地部分優(yōu)秀作品。室外展區(qū)由四個庭院景區(qū)組成,以展示露地栽植的大型樁景為主,其中百年以上的盆景70余株, 最大的是一株名為“風霜勁旅”的古裝杏樁,樹齡已達1300多年。

    宿根花卉區(qū)

    宿根花卉園位于臥佛寺前坡路東側,與木蘭園隔路相望。以栽植、培育、引進各種宿根花卉為主,面積1.44公頃,建成于1980年。宿根花卉園采取對稱的規(guī)則式設計,十字對稱的園路,中心置一硅化木盆景,沿十字軸線,東西向為帶狀花壇,植以多品種鳶尾、東方罌粟等。南北軸線為花壇和花臺,分別種植荷包牡丹、玉簪、豐花月季、匍匐子等。在十字軸線四角以擬對稱的方式布置了花鏡,以百合科、景天科、石蒜科、菊科、鳶尾科等60余種宿根花卉布滿其間,自春至秋花開不絕。 為了增加秋冬季景色和更好的發(fā)揮宿根花卉背景材料的作用,利用北部5米高的擋土墻形成的背風向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栽植了大片竹林品種,有筠竹、甜竹、紫竹等,園中點綴了紅楓、柿子、銀杏,配置了美國香柏、雜種馬褂木、木瓜海棠、木姜子、蠟梅、平枝子以及在北京地區(qū)生長的唯一的一株杉木和10余株日本柳杉。1993年栽種了從美國引種的優(yōu)良園林樹種銀槭,紫葉矮櫻、金枝木等幾個樹種,這些植物與花臺、山石、水面、土丘有機融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專類花園。 1984年,園南端建圓亭一座和一砼結構的花架,用以與水生植物園分隔,同時可供游人小憩賞景。 宿根花卉園收集種植宿根花卉百余種。[25-26]

    水生藤本區(qū)

    水生和藤本植物區(qū)占地面積0.3公頃,收集栽培各類水生花卉和藤本植物160余種,隸屬40屬25科。僅蓮花、睡蓮就有100多個品種,其中有“活化石”之稱的千年古蓮、象征中日友誼的孫文蓮和中日友誼蓮、象征中日友誼的孫文蓮和中日友誼蓮以及從國外引進的巴西王蓮和中園培育的芡實新品種;藤本植物有紫藤、美國凌霄、金銀花、南蛇藤、三葉木通、抗寒葡萄和中華獼猴桃等。

    景觀園區(qū)

    湖區(qū)

    2002年建成的植物園湖區(qū)景觀,水域面積約10余公頃,蓄水達10多萬立方米。湖區(qū)利用地形落差巧妙地運用了疊壩、溪流及淺潭等自然方式使三湖連為一體,使湖面蜿蜒自然,移步換景。2003年北京植物園為了恢復櫻桃溝自然風景區(qū)原始風貌,又進行了北京植物園水系二期工程,使得青山綠樹間八湖爭秀,流水淙淙。尤其是斷流多年的京西名勝櫻桃溝,又重現(xiàn)了流水潺潺,百鳥爭鳴的景象,形成了湖、潭、池、瀑、疊水、溪流等動靜結合、大小不一、空間富有豐富變化的水景。

    科普館

    北京植物園科普館建于1996年底,坐落在植物園的南半部。總占地面積0.5公頃,總建筑面積2670平方米??刹颊箟γ娼?00平方米??傮w分為教育區(qū)和服務區(qū)兩大部分,其中教育區(qū)分為展覽區(qū)、培訓區(qū)和參與制作區(qū);服務區(qū)分為后勤區(qū)和休息服務區(qū)。館內由主展廳、資料室、電教室、實驗室、標本室等組成。是向人們普及植物知識、宣傳生態(tài)意識的教育基地。[29]

    展覽溫室

    北京植物園展覽溫室俯視全景

    北京植物園展覽溫室是北京市迎接建國50周年的重點工程,位于植物園中軸路西側,展覽溫室于1998年3月28日動工興建,地下基礎于1998年3月底動工修建,主體鋼結構和玻璃幕墻將于1999年5月完成,2000年1月1日開始對外開放,展覽溫室建筑面積17000平方米,占地5.5公頃,投資2.6億元。是亞洲最大,世界單體溫室面積最大的展覽溫室,其面積比昆明世博會溫室還大一倍。展覽溫室栽培展示來自世界各地的數(shù)千種熱帶亞熱帶植物,是亞洲最大的植物展覽溫室。

    溫室下面是個水泥筑的大花盆,花盆的深度有1到1.5米?;ㄅ鑳人械耐炼际?998年從東北買來的雙鴨山沼澤地區(qū)的泥漿土。在當?shù)匾粋€林場選定采土的區(qū)域,林場把這一區(qū)域的水抽干,再把泥漿土挖出曬干。用好幾個火車皮將土運回北京,到了植物園,用本地的沙土拼配。

    展覽溫室建筑設計由北京建筑設計研究院承擔,以“綠葉對根的回憶”構想為設計主題,獨具匠心地設計了“根莖”交織的傾斜玻璃頂棚,仿佛一片綠葉飄落在西山腳下。展室植物布展設計由北京園林古建設計研究院承擔。展覽溫室劃分為四個主要展區(qū):熱帶雨林區(qū)、沙漠植物區(qū)、四季花園和專類植物展室。展示植物3100種60000余株,為群眾提供觀賞豐富多彩的植物景觀、學習科學知識、具有較高品位的游覽點。同時,又是進行園藝研究和國際交往的場所。展覽溫室工程榮獲全國第十屆優(yōu)秀工程設計項目金質獎,2003年度國家優(yōu)質工程銀質獎,北京市第十屆優(yōu)秀工程設計一等獎,“大型展覽溫室植物引種與設計的研究”課題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被評為北京市九十年代十大建筑。

    歷史遺跡

    臥佛寺

    十方普覺寺(臥佛寺)位于北京植物園的壽安山麓。創(chuàng)建于唐貞觀初年,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和展示著世界罕見的元代銅鑄的釋迦牟尼臥像。寺內古樹參天花木扶疏,是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臥佛殿是北京西郊臥佛寺的主要建筑。走進臥佛寺,穿過琉璃牌坊,山門殿,天王殿,三世佛殿,便是臥佛殿。殿內臥佛是元代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銅鑄釋迦牟尼臥像,身長5.3米重54噸。在銅佛周圍,環(huán)立著十二尊塑像,是十二圓覺。這尊塑像表現(xiàn)了釋迦牟尼臨終前向弟子們囑咐后事的情景。

    梁啟超墓

    位于植物園東環(huán)路東北的銀杏松柏區(qū)內。墓地總面積1.8公頃,分東、西兩部分。東部為墓園,西部為附屬林地。

    墓園由梁啟超之子,中國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設計。墓園背倚西山,坐北朝南,北高南低,東西寬約90米,南北長約100米,面積4300平方米。四周環(huán)圍矮石墻,墓園內栽滿松柏。

    墓園內北墻正中平臺上是梁啟超及其夫人李惠仙的合葬墓。墓呈長方形,高1.08米,寬2.75米,長4.52米。墓前立著“凸”字形墓碑,碑高2.8米,寬2.18米,厚0.71米。陽面鐫刻“先考任公府君暨先妣李太夫人墓”14個大字。碑陰刻“中華民國二十年(1931年)十月,男梁思成、思永、思忠、思達、思禮,女適周、思順、思莊、思懿、思寧,媳林微音、李福曼,孫女任孫敬立”。碑前有75厘米高的供臺,兩側各有一段帶雕飾的直角形襯墻。墓碑、墓頂及供臺襯墻,均為土黃色花崗巖雕筑而成,前后連接,渾然一體。墓碑沒有碑文,也沒有任何表明墓主生平事跡的文字,這是梁啟超生前遺愿。梁曾囑咐他的子女,將來行葬禮時,可立一小碑于墓前,題新會某某,夫人某某之墓,碑陰記我籍貫及汝母生卒,子女及婿、婦名氏、孫及外孫名,其余浮詞不用。

    梁墓于1978年2月24日由其后人梁思莊、梁思達、梁思懿、梁思寧、梁思禮全部無償交給北京植物園。移交的內容包括:土地1.8公頃、各種樹木965棵、水井1眼、亭子一座、未豎起的碑石及碑座兩套、圍墻380米。

    曹雪芹紀念館

    曹雪芹是中國一位偉大的文學家,創(chuàng)作了《紅樓夢》,為了表示對曹雪芹的敬仰,擇正白旗一隅,將黃葉村藝術地再現(xiàn),供游人參觀、游覽。黃葉村占地1.8公頃,矮籬環(huán)護,石徑蜿蜒,小巷幽深,別具風韻。村內辟菜園、藥圃、瓜棚,設石碾、石磨、轆轤、箭場、古墩,建有茶館酒肆,一派山村農家氣息。設有“河墻煙柳”、“薜蘿門巷”、“竹蘺茅肆”、“柴扉晚煙”等景點。曹雪芹紀念館分別展示了曹雪芹的家世、經(jīng)歷和《紅樓夢》的成就、研究、影響,力求做到真實性、知識性、趣味性。曹雪芹紀念館展示了曹雪芹的生平及其在西山著書《紅樓夢》的場景。

    紀念亭

    “一二·九”運動紀念亭位于保衛(wèi)華北石刻對面,隔溝相望的石砌方院中,八個鎏金大字,是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彭真題寫。共青團北京市委和北京市學聯(lián)撰寫的紀念碑文,由著名書法家劉柄森書寫。紀念亭在紀念碑南側,由三座三角形小亭組成,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和北京市學生聯(lián)合會募捐建造。

    1980年6月,北京市植物園管理科櫻桃溝班工人在清除櫻桃溝溝旁的雜草時,發(fā)現(xiàn)溝旁的一塊大青石上刻有“保衛(wèi)華北”字跡。時逢市政協(xié)主席劉導生到櫻桃溝視察,證實“保衛(wèi)華北”四個字是1935年“一二·九”運動時愛國抗日的北平學生聯(lián)合會留下的。

    櫻桃溝是北平學聯(lián)和民先隊在“一二·九”運動時期聯(lián)合舉辦夏令營,利用多種形式團結教育青年的地方。1936年1937年,在這里舉辦了三期夏令營,參加的青年學生達五六百人次。紀念“一二·九”運動五十周年前夕,任時中宣部部長鄧力群等人發(fā)起倡議,決定在西山櫻桃溝建立一個“一二·九”運動紀念地,以緬懷革命先烈并啟教后人。1984年12月8日下午,舉行了隆重的“一二·九”運動紀念亭奠基典禮,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彭真題寫了“一二·九運動紀念亭”碑名,國務委員、“一二·九”運動老戰(zhàn)士康士恩、市政協(xié)主席劉導生為紀念亭破土奠基。

    紀念亭由三座三角形小亭組成,創(chuàng)意是:三角形是“一二·九”運動舉辦軍事夏令營時露營帳篷的縮影。三個三角形組成一個立體的“眾”字,寓意著廣大民眾的覺醒和人民眾志成城抵抗侵略的決心。挺拔的建筑線條象征青年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精神。大小三組建筑表示革命傳統(tǒng)代代相傳,革命事業(yè)后繼有人

    三、北京植物園好玩嗎

    北京的植物園很好玩的,畢竟北京是中國的帝都。里面的設計還有家的動物植物都滿不錯的

    四、公路擋土墻可以平行縱坡澆筑嗎?

    一、擋土墻簡介

    1、定義

    擋土墻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體、防止填土或土體變形失穩(wěn)的構造物。

    2、各部分的名稱

    在擋土墻橫斷面中,與被支承土體直接接觸的部位稱為墻背;與墻背相對的臨空的部位稱為墻面;與地基直接接觸的部位稱為基底;與基底相對的、墻的頂面稱為墻頂;基底的前端稱為墻趾;基底的后端稱為墻踵。

    3、應用范圍

    路基在遇到下列情況時可考慮修建擋土墻:1)陡坡地段;2)為避免大量挖方及降低邊坡高度的路塹地段;3)可能產生塌方、滑坡的不良地質地段;4)高填方地段;5)水流沖刷嚴重或長期受水浸泡的沿河路基地段;6)為節(jié)約用地、減少拆遷或者少占用農田的地段;7)為保護重要建筑物、生態(tài)環(huán)境或其他特殊需要的地段。

    二、擋土墻的分類

    1、按擋土墻的位置劃分

    1)路塹擋土墻:設置在路塹邊坡底部,主要用于支撐開挖后不能自行穩(wěn)定的山坡,同時可減少挖方數(shù)量,降低挖方邊坡的高度。

    2)路肩擋土墻:設置在路肩部位,墻頂是路肩的組成部分,其用途與路堤墻相同。它還可以保護臨近路線既有的重要建筑物。

    3)路堤擋土墻:設置在高填土路提或陡坡路堤的下方,可以防止路堤邊坡或路堤沿基底滑動,同時可以收縮路堤坡腳,減少填方數(shù)量,減少拆遷和占地面積。

    4)山坡?lián)跬翂Γ涸O置在路塹或路堤上方,用于支撐山坡上可能坍滑的覆蓋層、破碎巖層或山體滑坡。

    5)浸水擋土墻:沿河路堤,在傍水的一側設置擋土墻,可以防止水流對路基的沖刷和侵蝕,也是減少壓縮河床的有效措施。

    2、按照擋土墻的結構形式劃分

    1)重力式擋土墻:以擋土墻自身重力來維持擋土墻在土壓力作用下的穩(wěn)定,是我國目前常用的一種擋土墻。常見的重力式擋土墻高度一般在5~6 m以下,大多采用結構簡單的梯形截面形式,對于超高重力式擋土墻(一般指6m以上的擋墻)即有半重力式、衡重力式等多種形式。

    重力式擋土墻可根據(jù)其墻背的坡度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重力式擋土墻和懸臂式擋土墻的示意圖:

    2)薄壁式擋土墻:包括懸臂式擋土墻和扶壁式擋土墻兩種。一般墻高6m以內采用懸臂式,6m以上采用扶壁式。

    懸臂式擋土墻:由立板(墻面板)和底板(墻趾板和墻踵板)兩部分組成,一般形式為如下圖所示:

    扶壁式擋土墻:當擋土墻的墻高h>10m時,為了增加懸臂的抗彎剛度,沿墻長縱向每隔0.8~1.0m,設置一道扶壁。

    3)錨定式擋土墻:包括錨桿式和錨定板式兩種。

    錨桿式擋土墻:由預制的鋼筋混凝土立柱、擋土板構成墻面,與水平或傾斜的鋼錨桿聯(lián)合組成。錨桿的一端與立柱連接,另一端被錨固在山坡深處的穩(wěn)定巖層或土層中。

    定板式擋土墻:是由鋼筋混凝土墻面、鋼拉桿、錨走板以及其間的填土共同組成的一種組合擋土結構。

    4)加筋土擋土墻:是在土中加入拉筋,利用拉筋與土之間的摩擦作用,改善土體的變形條件和提高土體的工程特性,從而達到穩(wěn)定土體的目的。由面板、拉筋組成,依靠填土、拉筋之間的摩擦力使填土與拉筋結合成一個整體。

    各種擋土墻的適用條件:

    3、按照墻體的材料劃分

    1)石砌擋土墻

    2)混凝土擋土墻

    3)鋼筋混凝土擋土墻

    4)鋼板擋土墻

    三、擋土墻的構造組成

    1、墻身構造

    1)墻背

    仰斜墻背適用于路塹墻及墻趾處地面平坦的路肩墻或者是路堤墻,仰斜墻背的坡度不宜緩于1:0.3,通常在1:0.15~1:0.25。

    俯斜墻背適用于路堤墻、路肩墻,常用1:0.15~1:0.25,不超過4m的低墻可以用垂直墻背。凸形折線墻背多用于路塹墻,也可以用于路肩墻,上下墻的墻高比一般采用2:3。衡重式墻適用于山區(qū)地形陡峻處的路肩墻和路堤墻,也可用于路塹墻,上墻俯斜墻背的坡度在1:0.25~1:0.45,下墻仰斜墻背在1:0.25左右,上下墻的墻高比一般采用2:3。2)墻面墻面一般均為平面,起坡度應與墻背坡度相協(xié)調。墻面坡度直接影響擋土墻的高度,因此,在地面橫坡較陡時,墻面的坡度一般為1:0.05~1:0.20,矮墻可采用陡直墻面;地面較平緩時,一般采用1:0.20~1:0.35較為經(jīng)濟。3)墻頂墻頂寬度最小,漿砌擋土墻不小于50cm,干砌不小于60cm。漿砌路肩墻墻頂一般宜采用粗石料或者混凝土做成頂帽,厚度為40cm;如不做頂帽,對路肩墻和路塹墻,墻頂應以大石塊砌筑,并用砂漿勾縫,或用5號砂漿抹平頂面,砂漿厚2cm。干砌擋土墻墻頂在50cm高度內,應用25號砂漿砌筑,以增加墻身穩(wěn)定性,干砌擋土墻的高度一般不宜大于6m。4)欄桿為保證交通安全,在地形險峻地段或者過高過長的路肩墻的墻頂應設置護欄,為保持土路肩最小寬度,護欄內側邊緣距路面邊緣的距離,二、三級路面不小于0.75m,四級路不小于0.5m。護欄分墻式和柱式兩種,所采用的材料、護攔高度和寬度,視實際需要而定。

    2、基礎結構

    1)基礎類型

    大多數(shù)擋土墻都直接修筑在天然地基上。

    當?shù)鼗兄亓Σ蛔闱覊χ禾幍匦伪容^平坦,而墻身又超過一定高度時,為了減小基底壓應力和增加抗傾覆穩(wěn)定性,常常采用擴大基礎。當?shù)鼗鶋簯Τ^地基承載力過多時,需要加寬值較大,為避免加寬部分的臺階過高,可采用鋼筋混凝土底板。地基為軟弱土層時,可采用砂礫、碎石、礦渣或者灰土等材料予以換填。當擋土墻修筑在陡坡上,而地基又為完整、穩(wěn)固、對基礎不產生側壓力的堅硬岸石時,可設置臺階基礎,以減少基坑開挖和節(jié)省圬工。如地基有短段缺口(如深溝等)或挖基困難(如需水下施工)可采用拱形基礎。2)基礎埋置深度對于土質地基,基礎埋置深度應符合下列要求:①無沖刷時,應在天然地面以下至少1m;②有沖刷時,應在沖刷線以下至少1m;③受凍脹影響時,應在凍結線以下不少于0.25m;當凍深超過1m,采用1.25m,但地基應夯填一定厚度的砂石或者碎石墊層,墊層底面亦應位于凍結線以下不少于0.25m。碎石、礫石和砂類地基,不考慮凍脹影響,但地基埋深不宜小于1m。對于基石地基應清除表面風化層,將基底嵌入巖層一定深度,當風化層較厚難以全部清除表面時,可依據(jù)地基的風化程度及容許承載力將基底埋入風化層中。當擋土墻位于地質不良地段,地基土內可能出現(xiàn)滑動面時,應進行地基抗滑穩(wěn)定性驗算,將基礎底面埋置在滑動面以下,或采取其他措施,以防止擋土墻滑動?;A應采用明挖基礎,當基底位于大于5%的縱向斜坡上,基底應該設置成臺階形。

    3、排水設施

    擋土墻的排水措施通常由地面排水和墻身排水兩部分組成。

    1)地面排水

    主要是防止地表水滲入墻后土體或者地基,有以下幾種方法:

    ①設置地面排水溝,截引地表水;②夯實回填土頂面和地表松土,防止雨水和地面水下滲,必要時可設鋪砌層;③路塹擋土墻趾前的邊溝應予以鋪砌加固,以防邊溝水滲入基礎。

    2)墻身排水

    漿砌塊(片)石墻身應在墻前地面以上設一排泄水管(圖a);墻高時可在墻上部加設一排泄水孔(圖b),泄水孔尺寸可視泄水量大小分別采用5cm×10cm、10cm×10cm、15cm×20cm的方孔,或直徑5~10cm的圓孔??籽坶g距一般為2~3m;對于浸水擋土墻孔眼間距一般為1.0~1.5m,干旱地區(qū)可適當加大,孔眼上下錯開布置,下排水孔的出口應高出墻前地面或墻前水位0.3m。

    為防止水分滲入地基,下排泄水孔進入的底部應鋪設30cm厚的粘土隔水層,泄水孔的進水口部分應設置粗粒料反濾層,以免孔道阻塞,當墻背填土透水性不良或可能發(fā)生凍脹時,應在最低一排泄水孔至墻頂以下0.5m的范圍內鋪設厚度不小于0.3m的砂卵石。

    4、沉降縫和伸縮縫

    設計時,一般將沉降縫和伸縮縫合并設置,沿路線方向每隔10~15m設置一道,兼起兩者的作用??p寬2~3cm,縫內一般可用膠泥填塞,但在滲水量大、填料容易流失或凍害嚴重地區(qū),則宜用瀝青麻筋或涂以瀝青的木板等具有彈性的材料,沿內、外、頂三方填塞,填深不宜小于0.15m;當墻后為巖石路塹或填石路堤時,可設置空縫。

    干砌擋土墻縫的兩側應選用平整石料砌筑,使之成垂直通縫。

    四、擋土墻與景觀元素結合

    擋土墻與坐凳結合

    園林中比較低矮的擋土墻,可以結合坐凳,形成既具有防護功能、又具有坐憩功能的景觀元素,多見于花壇與綠地的池壁;還可將擋墻做成跌落式臺地,結合室外觀演場所,形成室外看臺。

    ① 花壇、綠地等的池壁與坐凳結合?;▔⒕G地邊坡可以看作是小型的擋土墻,它們形式多樣、材料豐富,在個性化的設計中可以結合坐凳,形成供人休息停留的線性休憩交流空間。

    ② 跌落式擋墻與看臺結合。在跌落式的室外表演場地周邊,將坡地做成層層跌落式的看臺,形成室外觀演空間。這種設計手法不僅能帶來視覺上的舒適、流暢與層次感,同時還能形成娛樂、集會活動的空間。

    擋土墻與景墻結合

    擋土墻作為景墻的一種形式,也具備景墻的一般功能。但是,由于擋土墻自身的特殊性(一面作為支撐結構與土壤結合),所以擋土墻必須是實墻,不能采用透空等一般景墻的設計手法。

    1、裝飾環(huán)境的擋土墻

    通過對擋土墻立面的加工斧鑿以及藝術性的裝飾加工,可以使園林的立面景觀更加豐富多彩,同時,擋墻自成一景,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這種擋土墻的運用方法主要有三種:彩繪法、浮雕法、拼貼法。

    ① 彩繪擋土墻

    彩繪是在構筑物表面繪制裝飾畫,起到裝飾美化作用。彩繪在中國源遠流長,還被稱為月一青,常用于中國傳統(tǒng)建筑上繪制的裝飾畫,主要繪于梁和仿、柱頭、窗權、門扇、雀替、斗拱、墻壁、天花、瓜筒、角梁、椽子、欄桿等建筑木構件上。彩繪不僅有很高的美觀性,還具有很好的防水性。

    彩繪擋土墻即在擋土墻面層用專門的耐久繪畫顏料繪制各種圖案,達到美化環(huán)境、提高藝術文化品位的作用。彩繪圖案可以做到細致入微,也可以簡潔大方,題材豐富多樣,可以反映地方歷史,也可以表現(xiàn)地方傳說等。西班牙馬德里的AGuarda港口護堤就是一個運用彩繪裝飾擋墻提升環(huán)境吸引力的生動設計。

    ② 浮雕擋土墻

    浮雕是雕塑與繪畫結合的產物,用壓縮的方法來處理對象,靠透視等因素來表現(xiàn)三維空間,并只供一面觀看。浮雕一般是附屬在另一平面上的,因此在建筑上使用更多。由于其壓縮的特性,所占空間較小,所以適用于多種環(huán)境的裝飾。近年來,它在城市美化環(huán)境中占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顧名思義,浮雕擋土墻是采用浮雕的藝術手法對各種材料加工成型,然后將制作好的藝術圖案造型連接到擋土墻的預埋件上,使之與原有擋墻成為一個整體,用以美化擋墻、提升環(huán)境。這類擋土墻由于是采用浮雕的藝術處理手法,有時還與圓雕、透雕手法相結合設計,通過圖案的高低層次、肌理效果對比和光影變化,產生強烈的視覺沖擊效果。四川德陽市的“德陽藝術墻”堪稱是此類設計的經(jīng)典之作。

    ③ 拼貼擋土墻

    拼貼擋土墻是將各種顏色的貼面材料(如馬賽克、琉璃等),根據(jù)設計圖案的造型,進行分割、粘貼、表面處理等工序制作而成。由于馬賽克、琉璃等貼面材料單位面積小,色彩種類斑斕,具有無窮的組合方式,所以它能將設計師的造型和設計的靈感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展現(xiàn)出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個性氣質。

    2、劃分空間的擋土墻

    精心設計的擋土墻,可以成為劃分空間的媒介。比如曲線形景觀擋土墻給人以流動性、導向性和聚集性,同時能形成韻律感和次空間,具有強烈的導向作用,使人沿著它的路線行進,空間之間形成自然過渡。而折線是介于直線與曲線之間的一種線性形式,可以將它看作是由兩條或者多條直線組合而成,也表達了簡潔、連續(xù)的特點。

    擋土墻與廊架結合

    1、擋土墻與花架結合

    擋土墻可以作為花架一邊的支撐結構,與花架結合,形成擋墻式的花架休息交流空間。視擋墻高度,整個構筑物可以是通透的,也可以是半私密的空間。

    2、擋土墻與拱廊結合

    這種擋土墻的應用方式在歐洲古典園林,特別是意大利臺地園中經(jīng)??吹健⑴_地的擋土墻做成拱廊形式,與上下臺地的臺階結合,擋墻與柱式、浮雕結合,券拱中放置雕塑,同時結合小的水景,最終形成空間豐富的交通和景觀融為一體的半封閉式臺地空間。

    擋土墻與假山結合

    在中國古典園林中,我們常常能看到在堆土的土山山坡邊疊置有大量的山石,或散置山石,我們稱其為山石擋土墻。這些山石既可阻擋和分散地表徑流,防止因雨水沖刷造成的水土流失,具有擋土墻的性質,同時又是處理山體層次和曲折變化的藝術手法,它們還常常和園路相結合,引導游人觀賞山體景色。有的則因受到園林用地面積的局限,需要堆疊起較高的土山,這時常用山石作為土山山體的山腳,既可以縮小土山所占的底盤面積,又可堆疊起具有相當高度和體量的假山。

    擋土墻與水景結合

    擋土墻作為處理地形變化的構筑物,很容易與流水和跌水相結合,形成園林景觀。

    1、擋土墻與流水結合

    擋土墻與流水結合,可以形成具有活力與動感的園林空間,營造出活潑生動、富有山林野趣的景觀氛圍。利用自然石材砌筑的墻體,可以成為水流的岸線,可以改變水流的方向,還能成為水流跌落的障礙點。

    2、擋土墻與跌水結合

    擋土墻與跌水的結合,在景觀設計中運用非常普遍,因為擋土墻與跌水有相同的設計前提——地形高差的變化。跌水效果視擋墻的材料與處理手法,可以形成不同的形式。日本別府市政廳廣場和“青山綠水的庭”一層庭院,運用擋土墻形成的高差,設計出各具特色、表達各自理念與創(chuàng)作意圖的跌水景觀,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鑒。

    擋土墻與地形結合

    擋土墻總是出現(xiàn)在地形富有變化的地方。但是,把擋土墻作為最主要的景觀元素與地形結合,創(chuàng)造出富有魅力的園林空間,卻是比較難把握的。

    德國景觀設計師萊納·施密特設計的圣吉爾崗別墅花園,將地形與擋墻完美結合,創(chuàng)造出一幅流暢動人、富于變化的別墅空間環(huán)境。這個花園位于奧地利薩爾茨堡的一處緩坡上,四周是森林和五彩斑斕的植被。它形成別墅區(qū)優(yōu)雅的環(huán)境背景。靜謐的草坪突出了巨大的阿爾卑斯山和湖泊。小溪流環(huán)繞著修剪成型的草坪四周,那里還種有玫瑰花及其他多年生植物。這處高低起伏的景觀是別墅里新舊生活區(qū)的連接點。蜿蜒的草坪緩坡是整個設計的亮點??嫉卿摰墓靶谓Y構擋墻將坡地劃分出不同層次的空間,它們像鐮刀一樣橫穿過草坪。這些“鐮刀”可隨著天氣的變化而改變顏色。在潮濕的環(huán)境下,它們看起來幾乎是黑色的;但如果陽光燦爛,它們便呈現(xiàn)出亮麗的橘紅色;而在冬天,它們將披上白色的霜層。蜿蜒的草坪極具藝術感,盛情邀請著人們前來坐凳臺階上休息觀景。在這里,人們可以俯瞰下方的湖泊。

    以上就是關于雙鴨山市政擋土墻景觀設計相關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問題,您也可以聯(lián)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容。


    推薦閱讀:

    雙鴨山水泥雕塑景觀設計

    雙鴨山水泥假山景觀設計

    雙鴨山水泥景觀設計

    無貨源網(wǎng)店在哪里拿貨(無貨源網(wǎng)店在哪里拿貨的)

    我是供應商怎么找客戶(找客戶的軟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