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頁
SERVICE 服務(wù)產(chǎn)品
XINMEITI 新媒體代運營
CASE 服務(wù)案例
NEWS 熱點資訊
ABOUT 關(guān)于我們
CONTACT 聯(lián)系我們
創(chuàng)意嶺
讓品牌有溫度、有情感
專注品牌策劃15年

    金山區(qū)亭子景觀設(shè)計立體圖(金山區(qū)亭子景觀設(shè)計立體圖高清)

    發(fā)布時間:2023-03-23 11:31:54     稿源: 創(chuàng)意嶺    閱讀: 117        問大家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guān)于金山區(qū)亭子景觀設(shè)計立體圖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nèi)優(yōu)秀的企業(yè),服務(wù)客戶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景觀設(shè)計相關(guān)業(yè)務(wù)請撥打電話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錄:

    金山區(qū)亭子景觀設(shè)計立體圖(金山區(qū)亭子景觀設(shè)計立體圖高清)

    一、朋友們、北戴河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地方?還有住得地方?大神們幫幫忙

    一、 北戴河的景點 1. 鴿子窩公園 被人們視為北戴河象征的鴿子窩公園位于北戴河海濱東北角。在那由于地層斷裂所形成的20余米的臨海懸崖上,有一塊嶙峋巨石,恰似雄鷹屹立在海邊,因這里曾是野鴿的棲息地,所以留下了鴿子窩的名字。與這塊巨石比肩而立的崖頂上,建有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亭子--鷹角亭。該亭始建于1937年,幾經(jīng)翻修,現(xiàn)在亭上掛有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胡厥文1983年的題匾。亭南的大理石臥碑上,鐫刻著毛澤東1954年秋在這里構(gòu)思賦就的《浪淘沙·北戴河》,在鴿子窩的南面還有一座望海長廊,長廊的南北兩頭分別由四角亭和敞亭組成。 游鴿子窩最為引人的項目是觀日出。著名散文作家峻青曾撰文描繪在鴿子窩觀日出的壯景。在鴿子窩觀日出時還常??梢姷健霸∪铡钡钠婢埃寒敿t彤彤的太陽升出海面時,就有另一輪紅彤彤的太陽緊粘在升起的太陽下面,仿佛要讓它帶出海面,那粘勁,似乎永遠不可能扯斷。但就在你注視的一瞬間,只見上面的太陽倏地向上一躍,粘在下面的太陽不知何時已潛入到海底,留在海面上的只是一片金光和人們的歡呼聲。 另外,鴿子窩除了是觀日出的首選之地,它旁邊的大淺灘更是觀鳥的絕佳之處。每年春秋時節(jié),數(shù)以萬計的珍稀候鳥在這里覓食、停留,成為又一大新景觀。90年代末,被設(shè)定為國家級鳥類自然保護區(qū)。鴿子窩公園正以嶄新的姿態(tài)迎接八方游客。 公園開放時間:5--9月,早3:00--18:00; 10--4月,早8:00--18:00 最長游覽時間:2個小時 交通:乘34路公車赤土山下車 地址: 北戴河區(qū)赤土山 門票價格: 20 元 2. 聯(lián)峰山公園 聯(lián)峰山公園,又稱蓮蓬山公園。1898年由清政府正式開辟為避暑勝地,是北戴河海濱一座小型森林公園,原有的地形地貌和植被保存完好,山林自然特點突出。公園占地1636畝,面積1090818平方米,軒內(nèi)有三座松林覆蓋的山峰,因山勢聯(lián)綴固有聯(lián)峰之秒,山勢遠視又似蓮蓬,亦秒為蓮蓬山。最高峰--東峰海拔153米,山頂建有望海亭。登亭遠眺,北戴河海濱的秀麗風光盡收眼底......主峰北面是青龍山,海拔130米;從主峰向東北550米是雞冠山,海拔130米。山上建有觀景涼亭。 聯(lián)峰山南麓有蜿蜒曲折、順勢而上的水泥臺階長400米,北麓有用278塊花崗石板鋪成的臺階直通山頂。 公園內(nèi)有觀音寺、鐘亭、朱家墳、桃園洞、三眼井、蓮花石、翁石、避雨石、對語石、臥石等名勝古跡。蓮花石旁有石碑,碑的正面是徐世昌的題詩《題蓮花石》,碑的背面有碑文記載1919年公益會在此建蓮花石公園的始末。聯(lián)峰山公園原為開放式,直到1986年先后建起南北大門,南門仿牌樓式建筑,形體高大,色彩華美,古樸典雅,北大門采用大理石貼面,氣勢雄偉壯觀。 1991年重新修復(fù)了如來寺,興建了環(huán)山路,游人可以自由往返,園內(nèi)還發(fā)現(xiàn)了秦漢建筑遺跡...... 1998年在園內(nèi)又增添新的項目“鳥語林”,各種珍稀鳥類200多種、2000余只。到聯(lián)峰山鳥語林,會使您別有一番回歸自然、心曠神怡之感。 聯(lián)峰山公園峰巒秀美,山石嶙峋,松林如海令人留連忘返。 公園開放時間:5--9月,早7:00--18:00; 10--4月,早8:00--18:00 交通:21路聯(lián)峰山公園下車。 地址: 位于北戴河海濱中心區(qū)的西部 門票價格: 30 元 3. 碧螺塔公園 碧螺塔公園建于1990年在北戴河海濱小東山,這里三面環(huán)海,風光絢麗。碧螺塔為公園的主景建筑。它是世界獨一無二的仿海螺形螺旋觀光塔,造型新穎別致,引人入勝,塔高二十一米,分七層,旋轉(zhuǎn)式樓梯,建筑面積八百平方米。 碧螺塔由下而上分為海、陸、天構(gòu)思裝飾,各種海藻、珊瑚、魚類、動物、云彩、彩霞、鳥類飛禽等圖案五光十色,珠光寶氣,妙趣橫生。塔內(nèi)裝修大型壁畫十余幅,裝有大型木雕“碧螺仙子”和“海蛙姑娘”刀工精細,古樸典雅,還有大型落地屏風“柳毅傳書”和“神女”條屏等。 碧螺塔為海濱東山地區(qū)的最高點,登塔遠眺,一望無際,茫茫大海盡收眼底,使人心曠神怡,碧螺塔公園早觀日出,夜聽濤,尤其入夜彩燈輝煌塔形現(xiàn),其樂無窮。園內(nèi)還提供了音樂茶座、冷飲、照相、垂釣、海浴等多種服務(wù)設(shè)施,每天早5:00至晚10:00接待游人。 開業(yè)時間:5--9月,早7:00--21:00; 10--4月,早8:00--18:00 游覽時間:最短40分鐘 交通:21路車旅游碼頭站下。 地址: 位于北戴河海濱小東山 門票價格: 35 元 4. 老虎石公園 老虎石海上公園位于北戴河風景區(qū)中心,占地總面積3.3萬平方米,公園內(nèi)形態(tài)不一的礁石,狀似群虎。碧海、金沙、碣石,吸引著國內(nèi)外游客到此消夏觀光,玩水嬉戲,洗海水澡,沐日光浴的旅游者及賦詩作畫的文人墨客數(shù)不勝數(shù),人們在大自然的美感里,在歡笑與波濤的交響樂中盡情享樂。老虎石,如鑲嵌在渤海之濱的一顆明珠,閃爍著誘人的光輝,它以其絢麗多姿的嶄新面貌,迎接中外游客。 每到旅游旺季,游客們從四面八方麋集此地,或瀏覽婉媚迷人的風光,參觀神秘有趣的景點;或置身于波濤洶涌、一望無垠的大海之中,暢游嬉戲;或登上老虎石,觀潮起潮落,卷起千堆雪的壯觀景象;或仰臥于海岸沙灘之上,盡情享受陽光、沙灘給予人們的恩賜,其樂無窮。老虎石在中海灘東面的沙灘上,由幾塊形態(tài)不一的礁石組成。礁石呈暗紅色,散臥在海岸邊,狀似群虎,故而得名。 開放時間:早6:00---22:00 交通:乘34路公共汽車海濱汽車站下車,轉(zhuǎn)乘21、22路車百貨公司下車即到。 地址: 北戴河海濱中海灘 門票價格: 5元 5. 集發(fā)觀光園 集發(fā)觀光園坐落在馳名中外的北戴河風景區(qū),占地990畝,劃分為特種蔬菜種植示范區(qū)、名貴花卉種植區(qū)、特種畜禽養(yǎng)殖示范區(qū)和休閑餐飲娛樂四個區(qū)域?,F(xiàn)已發(fā)展成為自然美與生態(tài)美渾為一體的綜合性觀光園區(qū),2002年被國家旅游局評為全國首家4A級現(xiàn)代化高科技園區(qū)。 在園內(nèi)的植物園中你可看到千余種名優(yōu)花卉;漫步園中園欣賞酒瓶椰子、老人葵等十余種熱帶雨林植物,感受南國風光;在百菜園觀立體種植、無土栽培的名優(yōu)蔬菜果品,感受高科技的神奇;在畜禽園觀看在動物園難得一見的四十余種國內(nèi)外名優(yōu)畜禽;在攀巖、蹦極、空中飛人處盡享驚險、刺激,充分展示你勇敢者的風采;在戴河第一漂乘坐竹排欣賞兩岸風光,享受小小竹排水中行的情趣;在獐樂園蕩秋千、踩滾桶找尋你童年的快樂;在水上樂園五種橋上項目一展身手,體味無限樂趣......四十余種娛樂項目伴您度過美好時光。同時還可在環(huán)境獨特的農(nóng)家飯莊品原汁原味的農(nóng)家飯菜,走時購買獲國家認證的綠色食品和精美花卉,帶給親朋一份健康、溫馨的祝福。集發(fā)觀光園--是您理想的度假、休閑娛樂場所。 提示:游覽時間為最短2個小時。 交通:自駕車在京秦高速公路北戴河出口下,走高速公路引道至崔各莊,南行走劍秋路再向西行駛即到。如果乘火車,在北戴河火車站下車,轉(zhuǎn)乘5路公共汽車即可到達。在市內(nèi)乘34路公共汽車到北戴河海濱車站,轉(zhuǎn)乘5路公共汽車便可到達。 地址: 北戴河火車站至海濱市區(qū)海北公路中段 門票價格: 30 元 6. 秦始皇行宮遺址 在北戴河海濱金山嘴路東橫山上。規(guī)模宏大,面積達3000余平方米,現(xiàn)已揭開地面的遺址有900平方米,其遺址東面是一組大型四合型建筑群的一部分,共兩座10間的遺址和面寬6間的東配房,長30.5米,寬8.2米,墻厚近1米。室內(nèi)地面經(jīng)整實,地面明柱礎(chǔ)石排列有序。柱礎(chǔ)石面離中心距5米,對距也達5米,坐北朝南、是一座氣勢宏大的宮殿遺址,東西長50多米,南北長13米,外有回廊,四周圍墻寬2.3米,中間隔墻寬1米。共有2個大廳,每廳東西排列3行明礎(chǔ)柱石,柱石巨大,直徑為1.3米。 橫山之南約200余米的高地上,發(fā)現(xiàn)另一組大型建筑群遺址,專家考證認定為秦始皇行宮的主體建筑群,它和橫山行宮建筑,處在同一條大中軸線上。秦始皇行宮遺址出土文物豐富有菱紋、饕餮紋、卷云紋、雙云紋等瓦當、菱紋格空心磚、麻面大板瓦、陶井、陶盆、陶文等,經(jīng)鑒定為是秦始皇父子東巡碣石時的行宮遺址。 交通:海濱汽車站乘21路車到金山商場下 票價:無門票 地址:秦皇島市北戴河金山嘴 7. 北戴河觀鳥 北戴河地處遼西走廊西部,且森林綠化覆蓋率很高,因此它不僅是很多留鳥和夏候鳥聚集的樂園,而且是眾多旅鳥遷徙的理想通道和歇腳站。北戴河的鳥類資源極為豐富,據(jù)有關(guān)資料所載,我國鳥類共計1186種,而北戴河就有20個目61個科的405種。其中屬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的68種,不少還是世界著名的珍禽。早在本世紀初,就有美國、德國等鳥類學者前來考察烏類資源并寫有專著,近年來,英國、美國、日本、丹麥、比利時、澳大利亞等國的眾多鳥類科研工作者和鳥類愛好者接踵而至,進行學術(shù)研究和觀鳥活動。專家認為北戴河是最好的觀鳥和鳥類研究的基地。為有效地保護和開發(fā)鳥類資源,當?shù)卣鷾式⒘吮贝骱峪B類自然保護區(qū),并成立了鳥類保護協(xié)會。 北戴河觀鳥的最佳季節(jié),是每年三月中旬至五月下旬,九月上旬至十一月中旬。在其他月份,也有難得一見的鳥類奇觀。 六月開始入夏,有些鳥類在當?shù)胤敝常绯佞?、黃斑葦鶴、環(huán)頸鵑、戴勝、金腰燕、黑尾蠟嘴雀、黑枕黃鸝。這時,北戴河海灘不僅可以傾聽陣陣松濤和大海諧鳴,而且,在許多樹上還可以聽到黃鸝歌唱,其歌聲嘹亮,終日不綴。在早晨和傍晚,還可以看見三五成群的金腰燕在空中活動,每天工作十二個小時尋找食物。 七月大批的鵑鷸類繼續(xù)遷徙,這時北戴河碧藍的海面,又點綴數(shù)十只展翅高飛,豪放多姿的白翅浮鷗,構(gòu)成一幅動人的圖畫。 八月種類眾多的鵑鷸,繼續(xù)涌人北戴河的泥灘、河口和港灣。中旬,白腰燕向南移動,雨燕時而低空飛翔,時而騰空而起。特別在蒙蒙細雨時,一般鳥類總要趕緊回窩或找個地方隱蔽,白腰燕卻不介意浙浙瀝瀝的小雨,反而顯得更加活躍。中旬以后,少數(shù)猛禽,許多種鳴禽通過北戴河地區(qū)。 8. 北戴河的海 在長達22.5公里的海岸線上,沙灘和礁石,相互交錯;海灣和岬角,依次排開。沙灘松軟潔凈,堪稱北方第一。礁石造型奇特,引人無限遐思。海灣淺淺碧水,浴場沙軟潮平。岬角拔地而起,觀鳥觀海觀日出,此處最富吸引力。大海的開闊,教給我們學會寬容;大海的博大,激勵我們不斷追求。大海是我們的朋友,大海是我們的老師。人類來自大海,大海是人類永遠的故鄉(xiāng)。諸位來到北戴河,見到蔚藍色的大海,是不是也產(chǎn)生了返璞歸真的感覺呢? 9. 北戴河的山 天下的山,有的以高大雄偉而聞名,有的以挺拔險峻而著稱,要想攀登他們,不僅是對生命極限的挑戰(zhàn),也是對意志體力的考驗。北戴河的蓮蓬山卻不同,它的海拔高度只有152.1米,它反高大雄偉、挺拔險峻作為能夠?qū)崿F(xiàn)的目標,卻把溫柔舒緩、平步青云,作為不知不覺的過程。無論男女老少,不必氣喘吁吁,慢慢走來,一樣可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登上海濱最高峰,眺望方圓百里山巒大海的旖旎風光。蓮蓬山公園(1919 年創(chuàng)建時稱蓮花石公園)是一個有著九十余年歷史的森林公園,奇石異洞、翠柏青松、亭臺閣榭、鳥語花香,把蓮蓬山裝點成為一個有著鮮明個性的綠色世界,一幅氣象萬千的絢麗圖畫。 10. 北戴河怪樓奇園 北戴河怪樓奇園位于海濱中心,占地99畝,有“青年文明號”、“河北省全省旅游景區(qū)(點)綜合治理達標單位”、“河北省誠信旅游景區(qū)”等美譽。1991年此景區(qū)始建怪樓,并增辟奇園。1992年,一期工程完成,初具規(guī)模,著名漫畫家華君武題寫了“怪樓奇園”,概括了景區(qū)怪景、奇景九十九處,并于當年5月正式開放。 該園為典型的人造景觀型景區(qū),由怪樓和奇園二部分組成。北戴河原有一座怪樓,是北戴河老二十四景之一,它的初建者為美國人辛甫森?,F(xiàn)在我們看到的怪樓是一座在原怪樓上復(fù)建的哥特式建筑。公園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地貌,承繼歷史之精華,博采國內(nèi)外景觀之長,在總體構(gòu)思和藝術(shù)設(shè)計上,力求新、奇、特,完美結(jié)合了歷史、建筑、人文、科技等領(lǐng)域的知識,形成了一個迷幻多彩的世界,給游客無與倫比的新奇感和吸引力。1996年張愛萍將軍來怪樓奇園,即興寫下“怪樓卻也怪,千姿又百態(tài),飛流下龍宮,夜來放光彩”。 為豐富園區(qū)觀光娛樂內(nèi)容,公園還先后舉辦中國民俗抬花轎、卡拉OK大賽及俄羅斯歌舞表演等特色旅游文化活動。該園優(yōu)美的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已構(gòu)成北戴河夜間休閑的一道靚麗風景線,深受國內(nèi)外游客特別是俄羅斯游客的青睞。 近年來,不但新增俄羅斯風情木屋、露天燈光舞臺和秋千、吊椅等休閑娛樂設(shè)施,而且提升廣大員工的綜合素質(zhì),為游客提供更具人文關(guān)懷的服務(wù)。現(xiàn)在園內(nèi)有豐富的夜晚文化,還有餐飲、娛樂等參與性項目,很具神韻,真是說奇不奇,不奇也奇,說怪就怪,不怪也怪。 怪樓奇園:海濱汽車站坐34路公共汽車劉莊下 門票:十五元 11. 北戴河的別墅 北戴河是中國僅次于廬山的第二大別墅區(qū)。到1949年,北戴河共建成中外人士別墅719幢,現(xiàn)存100余幢。這些建筑多以紅頂、素墻、大回廊為特點,薈萃歐美多種建筑形式。 北戴河區(qū)政府認為,這些別墅是北戴河風情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shù)價值。2004年3月,北戴河區(qū)人民政府將其中64幢公布為北戴河首批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6月,北戴河近代建筑群被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898年,清政府宣布將北戴河海濱辟為“允中外人士雜居”的避暑地,中外名流、富商大賈、傳教士絡(luò)繹前來,購地筑屋,興建別墅。20世紀初誕生的中國第一張旅游招貼畫上,畫的就是北戴河海濱撐洋傘、穿泳裝的女子。上世紀30年代,北京大學才女陳蘅哲教授評論說:“論北戴河的特點,一是西洋化,二是時髦。”加上近代史上康有為、徐世昌、張學良、顧維鈞、周學熙等風云人物,以及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等領(lǐng)袖人物在北戴河的活動和文學創(chuàng)作,北戴河被賦予了中西融合的濃厚人文色彩。今年起,北戴河還開始成系列地制作與北戴河有關(guān)的歷史文化名人雕像。7月份,首批張學良與趙一荻、徐志摩、朱啟鈐等人的雕塑在各處公園與游人見面。北戴河著名別墅有: 瑞士喬和別墅(又稱瑞士小姐樓)、五鳳樓、王振民別墅、東金草彥別墅、東嶺會教堂、華文學校等。 二、 關(guān)于旅游門票價格問題: 秦皇島北戴河部分景區(qū)門票作上調(diào): 集發(fā):由原來的20元票價上調(diào)為30元。動物園:由原來的60元票價上調(diào)為80元。 現(xiàn)最新秦皇島門票價格如下:秦皇求仙入海處,30,求仙號游船,40,新澳海底世界,60,新澳海豚表演,40,野生動物園,80,老虎石公園,8,鴿子窩公園,20,長城號游船,40,聯(lián)峰山公園,20,碧螺塔公園,35,集發(fā)農(nóng)業(yè)觀光園,30,怪樓奇園,15,,老龍頭,50,天下第一關(guān),40,姜女廟,25,角山,30,樂島,100,燕塞湖,90,水族館,40,長壽山,30,長城博物館,10,王家大院,25,南戴河國際娛樂中心,100,仙螺島,35,海上樂園,35,祖山國家森林公園,65,碣石山,30,翡翠島,20,淡季,30,旺季,黃金海岸滑沙場,65,黃金海岸沙雕大世界,35。 三、 北戴河的住宿 目前北戴河旅館已達700余家,床位3萬多張。 北戴河旅館以劉莊區(qū)為最好,價格在暑期要稍高于其它一些區(qū)域。但價格也是合理5月在50元左右一個房間,每個房間24小時熱水淋浴,空調(diào),獨立衛(wèi)生間,床上用品一客一換。旅館數(shù)量在300百家左右,以二層樓或三層樓為主,少數(shù)四層樓房,是北戴河最有名的旅館區(qū)。其它幾個旅館區(qū)。草廠旅館區(qū)地理位置最好,但整體旅館環(huán)境要差于劉莊。單莊旅館區(qū)和陸莊旅館區(qū)接團隊住宿較多。行成獨立的小市場,海鮮加工應(yīng)有盡有。古城旅館區(qū)是環(huán)境最好的一個小區(qū)域。但旅館少。地理離南戴河更近。緊臨集發(fā)觀光園。 四、 北戴河的美食 烤大蝦——秦皇島是海濱城市,海產(chǎn)品豐富??敬笪r是以北戴河所產(chǎn)大蝦為原料,烤制而成,再輔以適量湯汁即可食用。特點是色澤艷麗,香味醇厚,肉質(zhì)細嫩,營養(yǎng)豐富。 小吃長城餑欏餅——在長城周邊所生的餑欏樹樹葉內(nèi),加入淀粉、三鮮等制成的餅,餅皮略呈透明狀,味道清香適口。相傳這種作法源于明朝戚繼光守山海關(guān)時,當時他手下的將士大都來自江浙一帶,對北方的糧食不很適應(yīng),于是就想出了這樣一種粗糧細作的食品。在位于秦皇島市山海關(guān)城關(guān)南路的鴻宴飯莊可以品嘗到這一美味。 小吃回記綠豆糕——清真食品,用當?shù)厮a(chǎn)綠豆以及白糖,依秘方調(diào)制而成。油而不膩,松軟香甜,口味醇正。在秦皇島市山海關(guān)天心胡同22號的清真回記糕點部可以品嘗到。 小吃老二位麻醬燒餅——色澤微黃,層次分明,麻香醇正,松軟適口。在秦皇島市文化北路15號的海港區(qū)老二位飯店可以嘗到正宗的麻醬燒餅。 小吃四條包子——造型美觀、口味獨特、醇而不厚、肥而不膩,是當?shù)鼐秘撌⒚目觳褪称?。在秦皇島市山海關(guān)南大街的包子店里可以嘗到。 五、 特產(chǎn) 北戴河瀕臨渤海灣,特產(chǎn)以海產(chǎn)品為主:螃蟹,干貝,海蝗魚、梭魚、墨斗魚、帶魚、魷魚、海螺、毛蚶等貝殼類品種繁多,集渤海灣海味產(chǎn)品之精華。 工藝品包括各種珍珠飾品:門簾、項鏈、珍珠掛件等。還有一種當?shù)厝擞闷铰荩ê5装l(fā)光的一種螺)加工制成的裝飾品,是當?shù)靥禺a(chǎn)與手工制作藝術(shù)的結(jié)合。另外,有一種當?shù)禺a(chǎn)的小洋梨,個小無核,口感酥脆,甜而不膩,是當?shù)匾吧麡渲械莫毺仄贩N。 螃蟹:是海濱主要海產(chǎn)品。種類較多,尤以梭子蟹為佳,其特點是形體較大,身形扁長,為淺青色。當?shù)赜址Q其為“大海蟹”。春季,母蟹較肥;秋季,特別是深秋,海蟹體大肉肥,最重可達一市斤左右。海蟹的蛋白質(zhì)含量高,是老少皆宜的風味佳品。其加工和食用方法多種多樣,通常情況下,將其用清水蒸熟,即可食用。熟蟹不宜長時間存放;以一天為宜,若再食用,只需熱蒸,再稍加醋、蒜末、姜末提味,則更適口。 北戴河旅游開放以來,品食海蟹的中外游人,已形成系列譜系:油煙蟹塊、烤蟹蓋、渤海全蟹、清蒸海蟹等。 海參:屬棘皮動物,種類甚多,威海的海參屬于刺參。我國可供食用的海參有20多種,刺參為上品,而北戴河的刺參品味尤佳。海參體近圓柱形,兩端鈍圓,腹面平坦且管足密集,背面有突棘,多為灰黑色或黃褐色,成參體長20—40厘米。北戴河沿海巖礁眾多,海藻茂密,海底腐植碎屑豐富,因此所產(chǎn)海參個體肥大,突棘粗大,肉質(zhì)肥厚,鮮嫩可口。海參味道鮮美,食而不膩,是海中八珍之一,數(shù)百年來,一直是宴席上的珍品。海參營養(yǎng)價值很高,蛋白質(zhì)、糖類豐富,不含膽固醇,是理想的滋補佳品。 對蝦:北戴河沿岸是對蝦洄游、繁衍、棲息的場所,因此具有得天獨厚的捕撈和養(yǎng)殖條件。年產(chǎn)量為2萬多噸。鮮活對蝦體色青中襯碧,玲瓏剔透。熟后通體橙紅,如珊瑚雕就,觀之色艷悅目,食之鮮美異常,為蝦類上品。 扇貝:因其殼形似扇現(xiàn)時得名,是名貴的海產(chǎn)雙殼貝類。它有特別肥大的閉殼肌干制現(xiàn)時成的,故扇貝又稱干革命貝。扇貝喜棲淺海水流輕急的清水中,用足絲固定在海底巖礁或沙石上。貝殼輕薄而堅硬,上有若干條放射筋絡(luò),呈紅、黃、紫、月白等鮮艷色彩,是貝雕工藝品的絕好原料。北戴河所產(chǎn)扇貝,主要為櫛孔扇。其肉質(zhì)細嫩,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蛋白質(zhì)含量度達60%以上,比雞蛋高4倍。 火腿腸:是北戴河海濱最為馳名的特產(chǎn),形狀長圓,富有彈性,外表呈玫瑰紅色。長約35公分,重約o.5公斤左右。其肉質(zhì)鮮嫩,清香可口。1981年被評為河北省優(yōu)質(zhì)食品。l1982年被國家商業(yè)部命名為名牌食品?;鹜饶c制作已有近百年歷史,在德式火腿腸的制作基礎(chǔ)上,吸收漢民族制作工藝,逐漸形成了獨具風味的特產(chǎn)。

    二、潮州有什么旅游景點

    老城區(qū)一帶、牌坊街,濱江長廊,廣濟橋,這個區(qū)域。涵蓋民居展示館,古代十大巷,孔子廟,大士庵等多個景點。而且距離近,只需要雇一只三輪車 或者自己走路就可以了。吃的也多,也比較全面,住的也有。十分方便。

    三、北京植物園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植物園區(qū)

    牡丹園

    牡丹園位于臥佛寺路西側(cè),南鄰溫室區(qū),北接海棠栒子園,面積約4.5公頃。主要任務(wù)是收集牡丹品種,保存牡丹種質(zhì)資源,培育和推廣良種,以及普及牡丹分布、分類、遺傳育種、栽培管理知識。園內(nèi)收集栽植牡丹262個品種3229株,芍藥220種、6568株,分別引種自山東菏澤的趙樓、李集、何樓、洪廟、鄧莊以及河南洛陽和甘肅天水等地,為北京規(guī)模最大,品種、數(shù)量最多的牡丹專類花園。牡丹園的設(shè)計采取自然式手法,因地制宜,借勢造園。植物栽培采用喬、灌、草復(fù)層混交,疏林結(jié)構(gòu),自然群落的方式,以原有油松為基調(diào)樹種,保留古老樹木并把它們組織到綠化中去。此種設(shè)計滿足了牡丹越冬和避免夏日曝曬的生物學特性需要。

    牡丹園南入口處有三組山石,六株百年以上的國槐。北側(cè)臺地建有六角一座。中部一漢白玉牡丹仙子雕塑側(cè)臥于花叢翠竹中。雕塑附近矗一組山石,上鐫“粉雪千堆”四字。

    園北部有一《牡丹仙子》大型燒瓷壁畫,壁畫長17.20米,高4.3米,厚1.4米,取材于《聊齋志異》中“葛巾·玉版”篇。壁畫對面為一兩層閣樓,名為“群芳閣”。

    芍藥園

    位于牡丹園西部,園內(nèi)于西北高坡處建紅柱朱頂“挽香亭”一座,并點綴有仿木花架、浩態(tài)狂香石、醉露臺等小品。利用地勢改造,形成芍藥畿、倚紅坡和精品賞花區(qū),在較小的面積內(nèi),創(chuàng)造了富于變化的賞花空間,展現(xiàn)了芍藥花獨特的觀賞性,形成專類芍藥園規(guī)模。截止到1994年,收集了220個品種,種植了3568株芍藥。

    占地面積0.6公頃,以水池瀑布、假山和中國古典園林式建筑“玉蘭山居”統(tǒng)領(lǐng)全局,突出自然風格和植物造景,以木蘭科植物為主景樹,并栽培牡丹品種200余個、芍藥30余個。

    月季園

    該園位于植物園東部南端,南鄰香頤路,北靠楊樹區(qū),西至植物園南門,東到植物園東南門,總面積7公頃,建成于1993年5月。

    月季園以展示不同類型月季在不同環(huán)境中的多種配置形式為主,注重整體效果,既是月季專類園,又是新優(yōu)園林展示區(qū)。采用沉床式設(shè)計,軸線布局嚴整,中部是音樂噴泉廣場。廣場為沉床式,圓形,直徑40米,面積1256平方米。中間為暗設(shè)的噴泉,噴水高達7米。沉床落差5米,上寬下窄,以三層月季花形圖案鋪裝的緩坡臺地式花環(huán),逐漸向底部過渡。三層最大直徑90米,面積5102.5平方米。沉床周邊是以疏林草地為基調(diào)的賞花區(qū)。

    月季園除展示各種月季外,還配植有新優(yōu)植物金山、金焰繡線菊、紫葉矮櫻等15種。

    木蘭園

    丁香園

    位于臥佛寺前坡路西側(cè),南接海棠栒子園,與宿根花卉園隔路相望。1957年始建,1959年建成,面積0.84公頃。此園北部,以高約5米的擋土墻為屏障,形成了背風向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木蘭園采取規(guī)則式的設(shè)計手法,布局整齊,園路十字對稱,中心一長方形水池,東西主軸線上置兩個帶狀花壇。沿綠籬以十字對稱的種植手法分隔空間。水池四面的草坪上各植一株青蘭,白玉蘭、紫玉蘭散植在綠籬后的草坪上。草坪上還栽植了華北落葉松、白皮松等針葉樹,以增加冬季綠色景觀。北部背風向陽,靠山坡栽植了大葉黃楊、廣玉蘭、蚊母等幾種常綠闊葉樹。南半部的草地上,1993年栽植了自美國引種的新優(yōu)植物紅王子錦帶、金邊紫葉小檗、雪山八仙花、貝雷茶條槭、花葉錦帶、金葉西洋山梅花、歐洲衛(wèi)矛、金葉風箱果等。南下坡還種植了紫葉稠李、金葉接骨木等。本園收集栽植了木蘭14種,118株,其中珍貴品種有黃山玉蘭、望春玉蘭、二喬玉蘭、寶華玉蘭、凸頭玉蘭。南下坡有長春玉蘭、紫玉蘭等。每年4月初,木蘭盛開。

    桃花園

    桃花園建于1983年,占地面積4.2公頃,截止到2014年末,已收集展示觀賞桃花60余個品種5000余株,是世界上收集觀賞桃花品種最多的專類園。桃花園的觀賞桃花,從樹型上分有直枝桃類、帚桃類、壽星桃和垂枝桃類。從花型上看有單瓣型、梅花型、月季型、牡丹型和菊花型。主要品種有白花山碧桃、碧桃、絳桃、緋桃、紫葉桃、二色桃、人面桃、垂枝桃、壽星桃、灑金桃、菊花桃等品種。桃花花期自四月初一直開到五月初。

    丁香園

    丁香園占地3.5公頃,始建于是1958年。已收集丁香20余種(包括變種和品種)1000余株,主要有白丁香、紫丁香、蘭丁香、小葉丁香、佛手丁香、花葉丁香、遼東丁香、喜馬拉雅丁香、四川丁香、朝鮮白丁香、裂葉丁香、日本丁香、北京丁香、毛葉丁香、暴馬丁香、垂枝北京丁香、什錦丁香,紫萼丁香、紅丁香等。

    由于種類較多,每年四、五月間丁香花觀賞期達月余。丁香園與碧桃園既是完整的一個觀賞植物區(qū),又以植物分割成相對獨立的兩個空間。園林設(shè)計均采用大面積疏林草地的手法,中心為視野開闊的大草坪 ,四周地形略有起伏。以疏林的形式配植了油松、法桐、垂柳、毛白楊等骨干樹種,鄰緣樹配置了白樺、小葉椴、雪松等樹叢或孤立樹。在林間大喬木間與園林沿線上,成組、團式種植了大片的碧桃或丁香,少則七八株,多則二、三十株,總數(shù)在千株以上。四月中旬后,丁香碧桃園萬花齊放,成為北京桃花節(jié)觀賞碧桃的主要景區(qū)。

    海棠園

    北京植物園海棠園是中國最大的,收集海棠品種最多的海棠專類園,總面積31700平米,共展示海棠種和品種共八十余個,八百多株。

    整個海棠園地勢西高東低,西北面借天然的西山做為背景屏障。園區(qū)在原有地形的基礎(chǔ)上,做出了高低起伏,錯落有致的地形結(jié)構(gòu)。

    一期建成的東區(qū)偏中國傳統(tǒng)古典園林特色,景觀緊湊精致。借取“只恐風日損芳菲,乞借春陰護海棠”的詩意,建有一座清式風格的小木亭,名曰“乞陰亭”。以亭為中心,鵝卵石鋪就的花溪路蜿蜒通向南邊的落霞坡和西面的綴紅坪。各種形狀各異的海棠詩詞石刻或立或臥于海棠花叢中。

    二期建成的西區(qū)現(xiàn)代感十足,綠絨毯般的大草坪十分開闊,更多的海棠品種在這里匯集。在制高點建有一座現(xiàn)代風格的木亭及觀景平臺,在青山構(gòu)建的天然背景下,既可觀望西區(qū)的繁花點點,也可俯瞰東區(qū)的梅林盛景。

    春天一過,海棠各種顏色形狀各異的果實的出現(xiàn)也讓海棠園成為觀賞點,密密匝匝的果實布滿枝頭,可持續(xù)觀賞至冬季。

    紫薇園

    紫薇園于2006年建成,占地1公頃,以收集紫薇品種為主,同時栽植展示夏季開花的各類喬木、灌木和花卉。園中種植紫薇古樁41株,合歡、龍柏等大喬木90株,灌木2300余株,鋪草坪5300平方米。該園依水而建,有林蔭休閑廣場和木亭供游客休息,各類喬木、灌木和草花加強了以紫薇為主體的夏花植物。

    玉簪園

    玉簪園于2006年建成,面積約3000平方米,收集展示玉簪品種79個3000余墩。玉簪園內(nèi),各種喬木、灌木形成適合玉簪生長的林蔭地,蜿蜒穿行的小路將不同品種的玉簪自然分隔,同時配植了蛇莓、小葉蔓長春、麥冬等其它耐蔭地被,還在外圍種植了金葉連翹作為花籬,進一步豐富了該園的景觀。玉簪園內(nèi)植物高低錯落,疏密有致,是一處將觀賞與休憩功能相結(jié)合的專類園。

    梅園

    梅花為中國傳統(tǒng)名花之一,在中國栽培歷史極其悠久。梅園是正在建設(shè)中的以栽植、欣賞梅花為主要功能的專類園。梅園始建于2003年,占地6.1公頃,分5個區(qū)域:入口區(qū)、水景觀光區(qū)、山林游賞區(qū)、庭院精品區(qū)、退谷訪勝區(qū)。本園利用櫻桃溝三面環(huán)山、北陰向陽的獨特小氣候栽種抗寒梅花20余個品種,有垂枝梅、單杏梅、豐后梅、美人梅、綠萼梅、重瓣跳枝梅等。

    櫻桃溝

    位于臥佛寺西北,又名“退谷”“周家花園”,因富于野趣而著稱。櫻桃溝有著獨特的自然條件,是北京近郊一處生態(tài)功能健全的自然保護區(qū)。被譽為“活化石”的水杉在這里蔚然成林,還栽有玉鈴花、青檀、紅松等珍稀瀕危植物;“紅葉招鳥”工程更是為保護區(qū)重點工作。

    樹木園

    樹木園是北京植物園內(nèi)最大的專類園,占地44.9公頃。分為銀杏松柏區(qū)、木蘭小檗區(qū)、泡桐白蠟區(qū)、槭樹薔薇區(qū)、椴樹楊柳區(qū)、懸鈴木麻櫟區(qū)等六個分區(qū)。已定植 400余種近萬株樹木。這里有大片的緩坡草坪和引自全國各地的園林植物以及來自異國他鄉(xiāng)的海棠、櫻花和松柏、楓樹等。

    絢秋苑

    絢秋苑占地6.16公頃,是北京市植物園樹木園的一個分區(qū),該區(qū)種植了16個屬23個種的植物。寫秋坪景區(qū)以大草坪為中心,環(huán)以起伏的地形與錯落有致的植物群落,主要種植銀杏、欒樹、元寶楓等喬木,配以觀葉、觀果灌木和松柏、菊花。澄碧湖景區(qū)平湖長汀,清雅、明麗;而環(huán)湖石璣臨流,綠蔭接岸,下可渡木橋,上可溯溪瀑。絢秋苑是北京市植物園重要展區(qū)之一,又是市花展的布展中心。數(shù)萬株菊花或點綴于林緣水際。

    集秀園

    集秀園是以栽培、展示竹子為主的專類園,亦稱竹園,建成于1986年,面積為2.6公頃。本園主要以屬進行區(qū)域劃分,以品種為單位展示。集秀園現(xiàn)收集竹種10余屬50多種,分別為剛竹屬、大明竹屬、赤竹屬、矢竹屬、巴山木竹屬、箬竹屬、倭竹屬等。竹子常年青翠,松樹經(jīng)冬不凋,梅花帶雪開放,具有相同的不畏嚴寒性格的三者被人們譽為“歲寒三友”。

    草藥園

    草藥園于2006年建成,占地面積約600平方米,收集展示藥用植物近90種(不含品種)。草藥園內(nèi)鋪設(shè)木樁石子路、紅樹皮路和汀步路近200平方米,以花境形式集中展示各類藥用植物,并結(jié)合《本草綱目》和《藥典》將所栽植藥用植物按功效分為8個分區(qū):舒緩神經(jīng)植物區(qū)、養(yǎng)陰潤燥植物區(qū)、清熱植物區(qū)、祛風燥濕植物區(qū)、舒筋活血植物區(qū)、理血植物區(qū)、補氣植物區(qū)和解表植物區(qū),是人們認識和研究藥用植物的場所。

    盆景園

    盆景是中國古老的傳統(tǒng)藝術(shù),其歷史悠久,可追溯到一千八、九百年前的東漢,經(jīng)唐、宋、元、明、清歷代的發(fā)展,逐漸形成了撲朔迷離的盆景藝術(shù),并成為中國和世界上進行文化交流的一部分。

    盆景園是北京市植物園的一個重要的展覽區(qū),其占地面積兩萬平方米,是中國大型盆景園之一。其分為室內(nèi)展區(qū)和室外展區(qū)兩個部分,室內(nèi)展區(qū)分為北方盆景展廳、精品盆景展廳、綜合展廳、流派展廳。主要展示北京及中國各地部分優(yōu)秀作品。室外展區(qū)由四個庭院景區(qū)組成,以展示露地栽植的大型樁景為主,其中百年以上的盆景70余株, 最大的是一株名為“風霜勁旅”的古裝杏樁,樹齡已達1300多年。

    宿根花卉區(qū)

    宿根花卉園位于臥佛寺前坡路東側(cè),與木蘭園隔路相望。以栽植、培育、引進各種宿根花卉為主,面積1.44公頃,建成于1980年。宿根花卉園采取對稱的規(guī)則式設(shè)計,十字對稱的園路,中心置一硅化木盆景,沿十字軸線,東西向為帶狀花壇,植以多品種鳶尾、東方罌粟等。南北軸線為花壇和花臺,分別種植荷包牡丹、玉簪、豐花月季、匍匐子等。在十字軸線四角以擬對稱的方式布置了花鏡,以百合科、景天科、石蒜科、菊科、鳶尾科等60余種宿根花卉布滿其間,自春至秋花開不絕。 為了增加秋冬季景色和更好的發(fā)揮宿根花卉背景材料的作用,利用北部5米高的擋土墻形成的背風向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栽植了大片竹林品種,有筠竹、甜竹、紫竹等,園中點綴了紅楓、柿子、銀杏,配置了美國香柏、雜種馬褂木、木瓜海棠、木姜子、蠟梅、平枝子以及在北京地區(qū)生長的唯一的一株杉木和10余株日本柳杉。1993年栽種了從美國引種的優(yōu)良園林樹種銀槭,紫葉矮櫻、金枝木等幾個樹種,這些植物與花臺、山石、水面、土丘有機融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專類花園。 1984年,園南端建圓亭一座和一砼結(jié)構(gòu)的花架,用以與水生植物園分隔,同時可供游人小憩賞景。 宿根花卉園收集種植宿根花卉百余種。[25-26]

    水生藤本區(qū)

    水生和藤本植物區(qū)占地面積0.3公頃,收集栽培各類水生花卉和藤本植物160余種,隸屬40屬25科。僅蓮花、睡蓮就有100多個品種,其中有“活化石”之稱的千年古蓮、象征中日友誼的孫文蓮和中日友誼蓮、象征中日友誼的孫文蓮和中日友誼蓮以及從國外引進的巴西王蓮和中園培育的芡實新品種;藤本植物有紫藤、美國凌霄、金銀花、南蛇藤、三葉木通、抗寒葡萄和中華獼猴桃等。

    景觀園區(qū)

    湖區(qū)

    2002年建成的植物園湖區(qū)景觀,水域面積約10余公頃,蓄水達10多萬立方米。湖區(qū)利用地形落差巧妙地運用了疊壩、溪流及淺潭等自然方式使三湖連為一體,使湖面蜿蜒自然,移步換景。2003年北京植物園為了恢復(fù)櫻桃溝自然風景區(qū)原始風貌,又進行了北京植物園水系二期工程,使得青山綠樹間八湖爭秀,流水淙淙。尤其是斷流多年的京西名勝櫻桃溝,又重現(xiàn)了流水潺潺,百鳥爭鳴的景象,形成了湖、潭、池、瀑、疊水、溪流等動靜結(jié)合、大小不一、空間富有豐富變化的水景。

    科普館

    北京植物園科普館建于1996年底,坐落在植物園的南半部??傉嫉孛娣e0.5公頃,總建筑面積2670平方米??刹颊箟γ娼?00平方米??傮w分為教育區(qū)和服務(wù)區(qū)兩大部分,其中教育區(qū)分為展覽區(qū)、培訓區(qū)和參與制作區(qū);服務(wù)區(qū)分為后勤區(qū)和休息服務(wù)區(qū)。館內(nèi)由主展廳、資料室、電教室、實驗室、標本室等組成。是向人們普及植物知識、宣傳生態(tài)意識的教育基地。[29]

    展覽溫室

    北京植物園展覽溫室俯視全景

    北京植物園展覽溫室是北京市迎接建國50周年的重點工程,位于植物園中軸路西側(cè),展覽溫室于1998年3月28日動工興建,地下基礎(chǔ)于1998年3月底動工修建,主體鋼結(jié)構(gòu)和玻璃幕墻將于1999年5月完成,2000年1月1日開始對外開放,展覽溫室建筑面積17000平方米,占地5.5公頃,投資2.6億元。是亞洲最大,世界單體溫室面積最大的展覽溫室,其面積比昆明世博會溫室還大一倍。展覽溫室栽培展示來自世界各地的數(shù)千種熱帶亞熱帶植物,是亞洲最大的植物展覽溫室。

    溫室下面是個水泥筑的大花盆,花盆的深度有1到1.5米?;ㄅ鑳?nèi)所有的土都是1998年從東北買來的雙鴨山沼澤地區(qū)的泥漿土。在當?shù)匾粋€林場選定采土的區(qū)域,林場把這一區(qū)域的水抽干,再把泥漿土挖出曬干。用好幾個火車皮將土運回北京,到了植物園,用本地的沙土拼配。

    展覽溫室建筑設(shè)計由北京建筑設(shè)計研究院承擔,以“綠葉對根的回憶”構(gòu)想為設(shè)計主題,獨具匠心地設(shè)計了“根莖”交織的傾斜玻璃頂棚,仿佛一片綠葉飄落在西山腳下。展室植物布展設(shè)計由北京園林古建設(shè)計研究院承擔。展覽溫室劃分為四個主要展區(qū):熱帶雨林區(qū)、沙漠植物區(qū)、四季花園和專類植物展室。展示植物3100種60000余株,為群眾提供觀賞豐富多彩的植物景觀、學習科學知識、具有較高品位的游覽點。同時,又是進行園藝研究和國際交往的場所。展覽溫室工程榮獲全國第十屆優(yōu)秀工程設(shè)計項目金質(zhì)獎,2003年度國家優(yōu)質(zhì)工程銀質(zhì)獎,北京市第十屆優(yōu)秀工程設(shè)計一等獎,“大型展覽溫室植物引種與設(shè)計的研究”課題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被評為北京市九十年代十大建筑。

    歷史遺跡

    臥佛寺

    十方普覺寺(臥佛寺)位于北京植物園的壽安山麓。創(chuàng)建于唐貞觀初年,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和展示著世界罕見的元代銅鑄的釋迦牟尼臥像。寺內(nèi)古樹參天花木扶疏,是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臥佛殿是北京西郊臥佛寺的主要建筑。走進臥佛寺,穿過琉璃牌坊,山門殿,天王殿,三世佛殿,便是臥佛殿。殿內(nèi)臥佛是元代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銅鑄釋迦牟尼臥像,身長5.3米重54噸。在銅佛周圍,環(huán)立著十二尊塑像,是十二圓覺。這尊塑像表現(xiàn)了釋迦牟尼臨終前向弟子們囑咐后事的情景。

    梁啟超墓

    位于植物園東環(huán)路東北的銀杏松柏區(qū)內(nèi)。墓地總面積1.8公頃,分東、西兩部分。東部為墓園,西部為附屬林地。

    墓園由梁啟超之子,中國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設(shè)計。墓園背倚西山,坐北朝南,北高南低,東西寬約90米,南北長約100米,面積4300平方米。四周環(huán)圍矮石墻,墓園內(nèi)栽滿松柏。

    墓園內(nèi)北墻正中平臺上是梁啟超及其夫人李惠仙的合葬墓。墓呈長方形,高1.08米,寬2.75米,長4.52米。墓前立著“凸”字形墓碑,碑高2.8米,寬2.18米,厚0.71米。陽面鐫刻“先考任公府君暨先妣李太夫人墓”14個大字。碑陰刻“中華民國二十年(1931年)十月,男梁思成、思永、思忠、思達、思禮,女適周、思順、思莊、思懿、思寧,媳林微音、李福曼,孫女任孫敬立”。碑前有75厘米高的供臺,兩側(cè)各有一段帶雕飾的直角形襯墻。墓碑、墓頂及供臺襯墻,均為土黃色花崗巖雕筑而成,前后連接,渾然一體。墓碑沒有碑文,也沒有任何表明墓主生平事跡的文字,這是梁啟超生前遺愿。梁曾囑咐他的子女,將來行葬禮時,可立一小碑于墓前,題新會某某,夫人某某之墓,碑陰記我籍貫及汝母生卒,子女及婿、婦名氏、孫及外孫名,其余浮詞不用。

    梁墓于1978年2月24日由其后人梁思莊、梁思達、梁思懿、梁思寧、梁思禮全部無償交給北京植物園。移交的內(nèi)容包括:土地1.8公頃、各種樹木965棵、水井1眼、亭子一座、未豎起的碑石及碑座兩套、圍墻380米。

    曹雪芹紀念館

    曹雪芹是中國一位偉大的文學家,創(chuàng)作了《紅樓夢》,為了表示對曹雪芹的敬仰,擇正白旗一隅,將黃葉村藝術(shù)地再現(xiàn),供游人參觀、游覽。黃葉村占地1.8公頃,矮籬環(huán)護,石徑蜿蜒,小巷幽深,別具風韻。村內(nèi)辟菜園、藥圃、瓜棚,設(shè)石碾、石磨、轆轤、箭場、古墩,建有茶館酒肆,一派山村農(nóng)家氣息。設(shè)有“河墻煙柳”、“薜蘿門巷”、“竹蘺茅肆”、“柴扉晚煙”等景點。曹雪芹紀念館分別展示了曹雪芹的家世、經(jīng)歷和《紅樓夢》的成就、研究、影響,力求做到真實性、知識性、趣味性。曹雪芹紀念館展示了曹雪芹的生平及其在西山著書《紅樓夢》的場景。

    紀念亭

    “一二·九”運動紀念亭位于保衛(wèi)華北石刻對面,隔溝相望的石砌方院中,八個鎏金大字,是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彭真題寫。共青團北京市委和北京市學聯(lián)撰寫的紀念碑文,由著名書法家劉柄森書寫。紀念亭在紀念碑南側(cè),由三座三角形小亭組成,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和北京市學生聯(lián)合會募捐建造。

    1980年6月,北京市植物園管理科櫻桃溝班工人在清除櫻桃溝溝旁的雜草時,發(fā)現(xiàn)溝旁的一塊大青石上刻有“保衛(wèi)華北”字跡。時逢市政協(xié)主席劉導(dǎo)生到櫻桃溝視察,證實“保衛(wèi)華北”四個字是1935年“一二·九”運動時愛國抗日的北平學生聯(lián)合會留下的。

    櫻桃溝是北平學聯(lián)和民先隊在“一二·九”運動時期聯(lián)合舉辦夏令營,利用多種形式團結(jié)教育青年的地方。1936年1937年,在這里舉辦了三期夏令營,參加的青年學生達五六百人次。紀念“一二·九”運動五十周年前夕,任時中宣部部長鄧力群等人發(fā)起倡議,決定在西山櫻桃溝建立一個“一二·九”運動紀念地,以緬懷革命先烈并啟教后人。1984年12月8日下午,舉行了隆重的“一二·九”運動紀念亭奠基典禮,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彭真題寫了“一二·九運動紀念亭”碑名,國務(wù)委員、“一二·九”運動老戰(zhàn)士康士恩、市政協(xié)主席劉導(dǎo)生為紀念亭破土奠基。

    紀念亭由三座三角形小亭組成,創(chuàng)意是:三角形是“一二·九”運動舉辦軍事夏令營時露營帳篷的縮影。三個三角形組成一個立體的“眾”字,寓意著廣大民眾的覺醒和人民眾志成城抵抗侵略的決心。挺拔的建筑線條象征青年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精神。大小三組建筑表示革命傳統(tǒng)代代相傳,革命事業(yè)后繼有人

    四、頤和園資料(30字)全都說出來,字越少越好。

    對不起,我達不到您說的30字!

    頤和園資料

    頤和園的導(dǎo)游詞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這里導(dǎo)游員,我姓X,今天就有我來帶領(lǐng)大家共同游覽這個頤和園。希望我的講解能夠令各位滿意,是我們共同度過這一美好的時光。

    我們現(xiàn)在即將前往的就是頤和園,利用這一段時間,我向大家簡短的介紹一下頤和園的歷史以及現(xiàn)在的狀況。

    最早在遼金時代的時候,皇帝就已經(jīng)開始在北京修建皇家園林了。當時在今天的萬壽山昆明湖一帶修建了金山行宮,將這里稱為金山、金山泊。到了元朝,有將這改名為翁山、翁山泊。而明代初期則改稱西湖并修建了園靜寺,命名為好山園。到了萬歷是十六年,也就是1588年,這里已經(jīng)具有一定的園林規(guī)模,享有“十里青山行畫里,雙飛白鳥似江南”的稱譽。然而讓這里真正成為一處皇家園林的是清代。在康熙年間就曾在此修建行宮,到了乾隆十四年到二十九年,也就是1749~1764年,就在原來的基礎(chǔ)上修建了清漪園,擴湖,推山,將湖稱為昆明湖,山叫做萬壽山。而且這里還成了著名的三山五園之一。和我國古代的大多數(shù)皇家建筑一樣,這里也沒能躲過入侵者的踐踏,在1860年這里被英法聯(lián)軍搶掠并且燒毀了。過了一些年,慈禧太后挪用了海軍經(jīng)費對這里進行了重建,而且光緒皇帝下昭將這里改名為頤和園??墒窃?900年的時候,頤和園又再次遭到了八國聯(lián)軍(俄英法德意日美奧)的嚴重破壞。從此之后對這里所進行的重修,因為財力不足,所以后山部分長期都沒有修復(fù)。到了1912年,依照清史的優(yōu)待條件,頤和園仍然掌握在遜帝溥儀手中。過了兩年,這里曾作為他的私人財產(chǎn)一度開放,但是因為交通不便票價昂貴等原因,沒什么人來。在1924年溥儀被逐出頤和園后,北洋政府將這里正式改為對外開放的公園。1948年12月,人民政府接受這里后,經(jīng)過綜合治理,仍然保持著其皇家園林的風貌。而且這里還成為了世界上造景豐富、建筑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

    我們即將所看到的頤和園共占地290公頃,其中陸地四分之一,水面達到了四分之三。根據(jù)皇家園林建園的用途和特點,可將頤和園景區(qū)分為政治活動區(qū),帝后生活區(qū)和風景游覽區(qū)三個部分。

    來到了東宮門,我們本次的游覽也就正式開始了。

    在東宮門外,有一座“涵虛”、“罨yan秀”的牌樓。其中涵虛的意思是天地開闊,山清水秀,包羅萬象。罨秀是有捕捉美麗景色之意。而東宮門也是頤和園的正門。門上高懸的頤和園的匾額就是光緒皇帝的手書。頤和二字則取頤養(yǎng)精神、心情平和的意思。

    進入東宮門,我們首先來到的便是頤和園的政治活動區(qū)。南側(cè)對稱排列著南北九卿房,是清朝九卿六部值班的地方。在往前行,便來到了仁壽門,迎面看到的這五塊太湖石叫作峰虛五老,寓意長壽。而在漢白玉須彌座上的這只銅制怪獸,人稱麒麟,俗稱四不象,是龍九子之一,象征吉祥富貴。在殿前還陳設(shè)有兩對龍鳳造型的銅香爐,在朝里活動中是用來點香,渲染氣氛的。按古代禮制,龍居中,象征皇帝,鳳在兩側(cè),象征皇后。而在這里,卻是龍在兩側(cè),這與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垂簾聽政不無關(guān)系,突出了鳳的地位。

    我們面前這座雄偉的建筑就是仁壽殿。其實在乾隆年間的時候,規(guī)定凡是當朝的大殿就要叫做“勤政殿”,意思是游園不要忘了勤理政務(wù)。到了頤和園的時候,便將這里改為仁壽殿,取自孔子論語中的“仁者壽”,意思是施仁政的人可以長壽。現(xiàn)在,仁壽殿的陳設(shè)和原狀是基本一致的。殿內(nèi)的地平床上有九龍寶座。它后面還設(shè)有紫檀木九龍屏風,屏風以紫檀木為框架,雕有九條鬧龍,中心是玻璃鏡,鏡面上寫有226個不同寫法的壽字。在寶座四周,還設(shè)有掌扇,角端等。其中角端是傳說中異獸,實際用處其實就是香爐。而殿內(nèi)兩側(cè)的暖閣,是慈禧光緒還有王宮大臣休息的地方,當中有一幅百蝠圖的緙絲工藝品,中間還有一個慈禧親筆寫的壽字,因為蝠與福同音,所以這幅工藝品也被稱為百福捧壽。這個玻璃風景臺屏是用翠鳥的羽毛粘制而成的,大家可以看到,這個乾隆年間的作品雖然歷經(jīng)二百多年可是還是色彩依舊。

    穿過仁壽殿我們就來到了當年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看戲的場所——德和園,取自左轉(zhuǎn)“君子聽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意思是聽了美好的曲子,就會心地平和,達到道德高尚的境界。德和園的大戲樓是清代三大戲樓中最大的,結(jié)構(gòu)嚴謹,十分的壯觀,高21米,低臺寬17米,分為三層,自上而下分別是福臺,祿臺和壽臺。在壽臺地板上還有一口深井,四眼干土井。各層地板都可以開合。在開啟時,天井和地井溝通,頂部有絞車牽引,可以是劇中的神仙鬼怪在舞臺上天入地,壽臺下面的井還可以起到聲音共鳴的作用,使演員聲音更加洪亮,水井還可以用于表演龍口噴水等景觀。除此之外,還設(shè)有扮戲樓,共演員化妝用的?,F(xiàn)在我們所看到的展示戲裝,陳設(shè)慈禧的奔馳車的地方就是當時的扮戲樓。

    在戲臺的對面,是頤樂殿以及東西側(cè)的廊子,這里就是當時帝后和王宮大臣們看戲的地方。殿內(nèi)正中設(shè)有金漆琺瑯百鳥朝鳳寶座,是慈禧受賀時用的,鳳為百鳥之王,把這個屏風放在頤樂殿,暗喻了慈禧太后的權(quán)威。當年王宮大臣看戲的廊房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開辟為頤和園文物展覽室,東側(cè)是慈禧太后的服飾以及生活用品,西側(cè)則是制作精美的工藝品。

    在我國古代,有首詩曾經(jīng)寫到“山重水覆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們現(xiàn)在來到的仁壽殿后的假山中,便能體會其中的含義。這里運用了我國造園藝術(shù)中的抑景法。開始,這里好像已經(jīng)沒有路可以走了,可是隨著不斷的前進,豁然開朗,在我們前面有出現(xiàn)了一碧千傾的昆明湖。

    昆明湖原來是一個由泉水匯聚而成的湖泊,叫西海,面積還沒有現(xiàn)在的一半大。到了乾隆年間修建園林的時候,將這里進行了改造,形成了今天的湖泊,而這里為什么叫做昆明湖呢?這是因為在距今2000多年的西漢時期,云南滇池有個小國叫做昆明國,漢武帝為征伐那里,在首都長安開鑿了一個仿滇池的昆明池,操練水軍。乾隆皇帝根據(jù)這個典故,將西海改為昆明湖,并效仿漢武帝在這里演習水師,這就是昆明湖名稱的由來。而當時改建昆明湖所挖出的淤泥全都堆在了翁山,是原來的小土丘增高和擴展了不少,乾隆皇帝在為母親祝壽的時候,在山上園靜寺的遺址上興建了大報恩延壽寺,并將翁山賜名萬壽山,取意長壽。在不遠處有一個小島上種的全都是桃柳,上邊有一個亭子叫做知春亭,古人云:“竹外桃花三兩只,春江水暖鴨先知”,每年春天來到的時候,這里就是頤和園中最早報春的地方。

    ppt資料:(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慈禧老公,同治—慈禧兒子,光緒,宣統(tǒng))

    古跡名片:

    地理位置:北京市海淀區(qū)新建宮門路19號,距北京城區(qū)15千米

    始建年代: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

    建筑時間:歷時15年

    相關(guān)人物:乾隆帝、慈禧太后、光緒帝

    景區(qū)級別:五A級景區(q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頤和園是我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為中國四大名園(另三座為承德的避暑山莊,蘇州的拙政園,蘇州的留園)之一,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是清代乾隆皇帝為祝母(鈕鈷祿氏)壽而建造。頤和園主體由昆明湖、萬壽山構(gòu)成,以杭州西湖風景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某些設(shè)計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園,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占地約290公頃。素以人工建筑與自然山水巧妙結(jié)合的造園手法著稱于世,堪稱我國古典園林之首。

    頤和園,原名清漪園,是清代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園”(香山、玉泉山、萬壽山、靜宜園、靜明園、清漪園、圓明園、暢春園)中最后建成的一座。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時同遭嚴重破壞。

    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開始重建,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慈禧挪用海軍軍費(以海軍軍費的名義籌集經(jīng)費)修復(fù)此園,改名為“頤和園”,其名為“頤養(yǎng)太和”之義。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工程結(jié)束。頤和園成為晚清最高統(tǒng)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動中心,是中國近代歷史的重要見證與諸多重大歷史事件的發(fā)生地。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頤和園遭八國聯(lián)軍洗劫,翌年,慈禧從西安回到北京后,再次動用巨款修復(fù)此園。

    1924年,頤和園對外開放,園中的佛香閣、長廊、石舫、蘇州街、十七孔橋、諧趣園、大戲臺等都已成為家喻戶曉的代表性建筑。

    勤政區(qū)——仁壽殿:從事內(nèi)政外交

    居住區(qū)——樂壽堂、玉瀾堂、宜蕓館

    游覽區(qū)——長廊沿線、后山等

    仁壽殿在頤和園大門東宮門內(nèi)。是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坐朝聽政、會見外賓的大殿。原名勤政殿,光緒時重建,改稱仁壽殿。東向,面闊七間,兩側(cè)有南北配殿,前有仁壽門,門外為南北九卿房,所陳的銅龍、銅鳳、銅鼎等,雕制均極精美。(按古代禮制,龍居中,象征皇帝,鳳在兩側(cè),象征皇后。而在這里,卻是鳳在上龍在下,這與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垂簾聽政不無關(guān)系,突出了鳳的地位。仁壽門,在漢白玉須彌座上的這只銅制怪獸,龍頭、獅尾、鹿角、牛蹄、遍體鱗甲,造型離奇怪異,是傳說中的瑞獸麒麟,是龍九子之一,象征吉祥富貴?!⊙幽昃喝蕢鄣畋币凰?,水味清甜。慈禧太后在游園時中暑,飲此井水解暑,賜名“延年井”。太后西逃之時,特意來飲此井之水。在殿前還陳設(shè)有兩對龍鳳造型的銅香爐,每遇大朝,爐內(nèi)點燃檀香,青煙繚繞,香氣襲人。)

    樂壽堂是頤和園居住生活區(qū)中的主建筑,原建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于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被毀,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建。樂壽堂面臨昆明湖,背倚萬壽山,東達仁壽殿,西接長廊,是園內(nèi)位置最好的居住和游樂的地方。樂壽堂庭院內(nèi)陳列著銅鹿、銅鶴和銅花瓶,取意為“六合太平”。庭院中栽植玉蘭、西府海棠、牡丹等名貴花木,取“玉堂富貴”之意。樂壽堂殿內(nèi)設(shè)寶座、御案、掌扇及玻璃屏風。座旁有兩只盛水果聞香味用的青龍花大磁盤,四只燒檀香用的九桃大銅爐。西套間為臥室,東套間為更衣室。室內(nèi)紫檀大衣柜為乾隆時遺物。

    玉瀾堂臨昆明湖畔而建,是一座三合院式的建筑。正殿玉瀾堂坐北朝南,東配殿霞芬室,西配殿藕香榭。三個殿堂原先均有后門,東殿可到仁壽殿,西殿可到湖畔碼頭,正殿后門直對宜蕓館。該組建筑初建于乾隆十五年,1860年被燒,1892年重建?!拔煨缱兎ā笔『螅诖颂幥艚饩w帝。

    玉瀾堂西暖閣是光緒皇帝的臥室,床罩上方懸掛著一塊長方形匾額,上書“風篁成韻”四字?!帮L篁成韻”是由成語“松篁成韻“演化而來,原意是松樹與竹子在風的吹動下,發(fā)出有韻律的聲音。巴”松“字改成”風“字后,就諧音成”鳳凰成孕“,寓意帝后早生子嗣。

    宜蕓館在頤和園玉瀾堂后,建于清乾隆年間(1736-1795),光緒時(1875-1908)重修。是光緒帝的隆?;屎笤趫@中的住處。宜蕓館在乾隆清漪園時的陳設(shè)相當精雅。光緒頤和園時,宜蕓館作為光緒皇后的寢宮,由于建筑功能和主人身份的不同,陳設(shè)的布置有了很大變化。其中光緒皇后的寶座使用了較為少見的“百寶嵌”工藝,小巧精致,極為富麗。

    注:按照宮廷制度,皇帝與皇后并不同居一室。光緒在選皇后時,本來并未看中隆裕,而是被慈禧逼婚包辦的。隆裕少才,容貌也很一般,光緒與她的感情并不融洽。光緒是慈禧的外甥,隆裕則是慈禧的侄女。在光緒與慈禧發(fā)生沖突時,隆裕一直緊跟慈禧。光緒被囚,隆裕仍自由自在地當皇后。1908年10月光緒病故,第二天慈禧也死去。慈禧臨死前指定由醇親王載灃之子溥儀繼位。隆裕成為皇太后。三年之后,“辛亥革命”成功,由隆裕下了遜位詔書,從此結(jié)束了清朝200多年的統(tǒng)治,也結(jié)束了中國的封建王朝。兩年后隆裕死去,時年46歲。

    大戲樓在德和園內(nèi),與承德避暑山莊里德清音閣、紫禁城內(nèi)的暢音閣,合稱清代三大戲臺。德和園大戲樓是為慈溪60歲生日修建。戲樓共三層,后臺化妝樓兩層。頂板上有七個“天井”,地板中有“地井”。舞臺底部有水井和五個方池。演神鬼戲時,可從“天”而降,也可以從“地”而出,還可引水上臺。

    排云殿在萬壽山前建筑的中心部位,原是乾隆為他母親60壽辰而建的大報恩延壽寺,慈禧重建時改為排云殿,是慈禧在園內(nèi)居住和過生日時接受朝拜的地方。從遠處望去,排云殿與牌樓、排云門、金水橋、二宮門連成了層層升高的一條直線。這組建筑是頤和園最為壯觀的建筑群體。

    佛香閣是一座宏偉的塔式宗教建筑,為全頤和園建筑布局的中心。"佛香"二字來源于佛教對佛的歌頌。據(jù)說這座巨大的建筑物被英法聯(lián)軍燒毀后,1891年花了78萬兩面三刀銀子重建,是頤和園是城最大的工程項目。登上佛香閣,周圍數(shù)十里的景色盡收眼底。

    傳說:當年皇帝想在海淀這片風景秀美的地段造大園子。最早是乾隆皇帝,人家說這萬壽山下是個古墓,是明朝某個王妃的墓,動不得。號稱這妃子當年可不是善主,她的墓動不得! 乾隆聽了,說怕什么,給乾隆親到現(xiàn)場一看墓的大石門已被挖開,可是門里面刻著八個大字:“你不動我,我不動你!”乾隆一下就嚇壞了。趕忙命人把土都蓋回去,并在萬壽山上蓋一大廟鎮(zhèn)住著不冥的鬼魂,這就是佛香閣了。[

    智慧海是北京頤和園的萬壽山頂最高處的一座宗教建筑,是一座完全由磚石砌成的無梁佛殿,所以又稱為“無梁殿”。又因殿內(nèi)供奉了無量壽佛,所以也稱它為“無量殿”。 智慧?!币辉~為佛教用語,本意是贊揚佛的智慧如海,佛法無邊。

    頤和園的長廊是中國園林中最長的長廊。廊上的每根枋狼上都有彩繪,共有14000余幅,內(nèi)容包括風景,人物典故等,長廊和郎中的繪畫本身就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另外它還起到了將院內(nèi)各個景點有機的聯(lián)系起來的作用。

    清晏舫原稱石舫,是一條大石船,寓“海清河宴”之意,是頤和園唯一帶有西洋風格的建筑。其前身是明朝圓靜寺的放生臺,乾隆修清漪園時,該臺為船。石舫長36米,船是用大理石雕刻堆砌而成。其船身上建有兩層船樓,船底花磚鋪地,窗戶為彩色玻璃,頂部以磚雕裝飾。

    昆明湖原為北京西北郊眾多泉水匯聚成的天然湖泊,曾有大泊湖等名稱。昆明湖的前身叫甕山泊,因萬壽山前身有甕山之名而得名甕山泊。甕山泊因地處北京西郊,又被人們稱為西湖。

    銅牛與十七孔橋:

    十七孔橋坐落于昆明湖上,飛跨于東堤和南湖島之間,用以連接堤島。由十七個橋洞組成,石橋兩邊欄桿上雕有大小不同,形象各異的石獅500多只。銅牛在昆明湖東岸,1755年鑄造,是為鎮(zhèn)壓水患而設(shè)。

    1.大禹每治好一處水患,便鑄造一條鐵牛沉入河底,認為牛識水性,可防河水泛濫。 .

    2.到了唐代,人們不再把鐵牛投入河中,而是把牛放置在河岸邊。清代高宗皇帝乾隆(弘歷),好大喜功,仿盛唐而自比堯舜禹,沿用大禹治水的傳說,仿唐朝鐵牛上岸的做法,命匠人鑄造了一只銅牛,全身鍍金,為了表示大清王朝的繁榮強盛。此外,在此設(shè)置銅牛,觀察湖水水位線,隨時知道水位比皇宮的城墻高多少,以便加強防護,免使皇宮遭受洪水之災(zāi)。

    3.英法侵略軍攻入北京城,侵占了頤和園。銅牛也成為他們的目標,英法聯(lián)軍在光天化日之下,一塊一塊剝金箔。金箔剝完之后,這伙魔鬼還打算將銅牛運出頤和園化銅賣錢,民眾們經(jīng)過商議,決定挑選十個身強體壯的大漢,趁天黑夜靜之時,帶上工具,潛入頤和園,將銅牛沉入了昆明湖底。這一夜,狂風大作,暴雨如注,昆明湖東堤留下一點痕跡。第二天,附近居民紛紛傳說,銅牛被大風刮跑了,洋鬼子尋不到破綻,真以為是上帝的安排,也就沒有再尋找。

    諧趣園在萬壽山東麓,是一個獨立成區(qū),具有南方園林風格的園種之園。原名為“惠山園”,嘉慶十六年重修,改名為“諧趣園”。

    蘇州街是一個仿江南水鎮(zhèn)而建的買賣街。 。清漪園時期岸上有各式店鋪, 如點心店,綢緞店等。。店鋪中的店員都是太監(jiān)、宮女妝扮?;实塾涡視r開始“營業(yè)”。后湖岸邊的數(shù)十處店鋪1860年被列強焚毀。現(xiàn)在的景觀為1986年重修。

    實際上文昌帝君就是文曲星,文曲星就是主管文運的星宿,代表有文藝方面的才能或者愛好文學及藝術(shù)的人。中國民間普遍認為,文昌帝君的原型是張亞子,但也有很多人認為李白、范仲淹、包拯也是文昌帝君。元、明、清三朝繼續(xù)重用文人,從而減少了內(nèi)部的反叛,特別到了清乾隆年間,中國的文官官僚集團已經(jīng)十分成熟,乾隆皇帝為了籠絡(luò)文官官僚集團,消除文官官僚集團對清王朝的反叛思想,對文官官僚集團加以禮敬、重視、培養(yǎng),最高統(tǒng)治者在皇家園林清漪園中修建文昌閣也就不足為奇了。

    以上就是關(guān)于金山區(qū)亭子景觀設(shè)計立體圖相關(guān)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guān)問題,您也可以聯(lián)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nèi)容。


    推薦閱讀:

    金山區(qū)小院景觀設(shè)計公司(金山區(qū)小院景觀設(shè)計公司有哪些)

    金山區(qū)假山景觀設(shè)計哪家好(金山休閑度假山莊)

    金山花園景觀設(shè)計案例(金山花園景觀設(shè)計案例圖)

    企業(yè)戰(zhàn)略規(guī)劃(企業(yè)戰(zhàn)略規(guī)劃范文)

    我的年度關(guān)鍵詞進步(我的年度關(guān)鍵詞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