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頁
SERVICE 服務產品
XINMEITI 新媒體代運營
CASE 服務案例
NEWS 熱點資訊
ABOUT 關于我們
CONTACT 聯系我們
創(chuàng)意嶺
讓品牌有溫度、有情感
專注品牌策劃15年

    溶洞景觀設計裝修施工流程(溶洞景觀設計裝修施工流程視頻)

    發(fā)布時間:2023-03-23 10:46:33     稿源: 創(chuàng)意嶺    閱讀: 125        問大家

    大家好!今天讓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溶洞景觀設計裝修施工流程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優(yōu)秀的企業(yè),服務客戶遍布全球各地,相關業(yè)務請撥打電話: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文章目錄列表:

    溶洞景觀設計裝修施工流程(溶洞景觀設計裝修施工流程視頻)

    一、橋梁施工中遇到溶洞各位前輩都是怎么解決的

    橋梁樁基施工中溶洞處理方法 橋梁樁基礎施工中,遇到溶洞的情況并不少見,作為地下隱蔽工程,給施工帶來很大困難, 如處理方法不當,往往會造成掉鉆、卡錘、埋錘、梅花孔、漏漿、塌孔等事故發(fā)生,甚至威脅橋梁運營安全。因而充分了解橋區(qū)樁位所遇溶洞的發(fā)育規(guī)律、基本形態(tài)、規(guī)模大小、溶穴頂板巖層厚度、完整性、洞內充填物形狀等,采取穩(wěn)妥的措施,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十分重要。京珠高速公路粵境南段大鎮(zhèn)至廣州太和段全長122. 34km ,路基寬3315m ,許多橋梁均通過巖溶區(qū)。其中第19 標段處于南嶺中南段,地質構造上屬于華南褶皺帶的一部分,區(qū)域地質構造輪廓主要有NE 向及EW向構造帶。3 座立交橋樁基設計為嵌巖樁,均處于石灰?guī)r地區(qū)。設計地質資料顯示有少量小溶洞,但在施工中發(fā)現地質資料不準確。通過地質補鉆揭示溶洞發(fā)育,洞內漏水,分布復雜,最大洞高約5m ,溶洞層數多達5 層。鉆孔施工過程中發(fā)生過漏漿、地面塌陷等事故,增加難度且影響進度。 工程勘察對溶洞區(qū)樁基施工前一般采用物探或其它如電磁波層析CT 探測等方法探明溶洞的具體情況。因此,在施工首根樁時發(fā)現地質情況與設計資料出入較大后,選擇逐樁超前鉆探,并按設計樁尖標高在完整基巖內加深5m ,確保橋梁的安全可靠性。

    下面簡要介紹和總結下國內其它大型橋梁樁基施工中溶洞的處理方法:

    (一)廣和大橋主橋基礎溶洞處理

    廣和大橋位于廣州市白云區(qū)石井鎮(zhèn)鴉崗村的白坭河水道上,大橋全長791m,橋寬36m,最大跨徑120m。其基礎采用鉆孔灌注樁,其中:φ150cm64根,φ200cm44根,共108根。施工總工期22個月。本橋位地質屬于第四紀沉積層覆蓋之下,基巖主要為石灰統壺天灰?guī)r。這些石灰紀地層沉積成巖以后,經歷了漫長的地質年代和多次構造運動,形成北東向褶皺,并有大致平行于褶皺軸向的縱斷層和大致與之垂直的橫斷面層。后來經歷了侵蝕和剝蝕作用,并在地下水的化學和機械作用下形成一系列巖溶地貌,最后在第四紀全新世珠江三角洲最后一次海侵中,形成以沖積相為主的第四紀松軟沉積層。從地質資料分析,溶洞分布較廣。主橋位溶洞分布廣而多。在橋位方案論證中,第一方案,28個鉆孔,有12個發(fā)現了溶洞;第二方案,28個鉆孔,有17個發(fā)現溶洞;第三方案,28個鉆孔,有11個發(fā)現溶洞,最大的溶洞約16m。溶洞按其填充狀態(tài)可分為空的、半填充的和完全填充的三類:按其填充物的性質可分為粘性土、砂礫和稀土三類;按其漏水情況可分為漏水和不漏水兩類。溶洞的走向與河流的流向相同。根據上述地質條件,從技術、經濟等方面經過比較,選擇了靜壓化學灌漿法、套內護筒法等施工技術配合使用處理溶洞,取得預期的效果,推介如下。

    1主橋樁基對溶洞的處理:主橋樁基精確放樣后,在樁基施工上用地質鉆于樁中心進行超前鉆,必要時增加鉆位。根據超前鉆的結果,確定護筒的打入深度。有溶洞的樁位,護筒沉至風化巖層,置于強風化巖面上,這樣可穿過土洞。護筒的底部即為巖層或溶洞的頂部。沒有溶洞的樁,護筒沉放要穿過淤泥質亞粘土、砂礫層,置于砂礫質亞粘土層至少2m深。根據溶洞的不同類型,最后決定兼用兩種不同的施工方案。圖1布孔平面及剖面示意方案a當溶洞內有填充物填滿或有流砂的,或當溶洞為空洞或填充物不滿(水洞)且深度在3m以內的,在鉆孔樁施工前先進行預處理,采用靜壓化學灌漿法固填充物和流砂,或用此法填滿溶洞,在固結體達到一定強度以后再鉆孔施工。方案b當溶洞為空洞,且深度在3m以上的,擬用套內護筒法施工,即用內護筒穿過溶洞的施工方案。

    2方案:a方案,b施工方法

    2.1方案a(靜壓化學灌漿法)施工方法

    2.1.1技術要求

    溶洞預處理的目的是為了加固溶洞填充物和填滿溶洞空間并達到一定的強度(20mpa以上),防止鉆孔樁施工時泥漿流失、流砂及坍孔等情況的發(fā)生,保障成孔及水下混凝土澆注等一系列施工工序的順利完成。溶洞預處理施工,在鉆孔樁施工之前進行,相當于在樁基礎施工過程中,于鉆孔樁施工工序之前加入一道預處理工序,與樁基施工的各工序一起形成流水作業(yè)。圖2用鉆機鉆頭鉆桿壓沉內護筒示意單位:cm

    2.1.2施工方案

    (1)處理方法選擇由于溶洞埋藏較深,不能用爆破或填充混凝土等一般方法處理,有效的處理方法是灌漿法。而在眾多的灌漿法中,因溶洞的不規(guī)則性,決定了其處理的最有效和比較經濟的方法是靜壓化學灌漿法。因此,采用靜壓化學灌漿法,同時也可兼用噴射灌漿法,促進填充物強度的加強。

    (2)靜壓化學灌漿的加固特點漿材可在幾秒或在幾十秒內瞬間凝固,可控制漿液灌注在一定范圍內且不流失,材料的利用率高,比較經濟。漿材的結石率為100%,即1m3體積漿材可得1m3結石體。對溶洞中的砂、礫等土體,漿液是通過滲透作用板結砂和礫的;對于溶洞中的稀土、亞粘土等土體,漿液是通過劈裂、擠密作用加固土體的;對于無填充物和半填充溶洞的空間,漿液是通過充填作用填滿溶洞的。漿液在土體中的滲透擴散方向是往小主應力面方向,漿液固化后,小主應力面得到加固,而原次小主應力面變成小主應力面。這樣,通過對小主應力面反復不斷的加固,一方面滲透、擠密溶洞中的土體的空隙,充填溶洞的空間,在樁體周圍形成防水帷幕,防止流砂和保證護壁泥漿不流失;另一方面,提高溶洞中土體的承載力和抗剪力形成擋土墻,防止坍孔。

    靜壓化學灌漿的關鍵在于漿材的和工藝。

    圖3內護筒底部及頂部灌漿封縫示意單位:cm(3)工藝設計

    布孔:在超前鉆有溶洞的樁位四周均布4個灌漿孔(見圖1)。

    鉆孔:孔徑80mm,孔深要求達到最深溶洞的底部。

    材料:普硅425#水泥(新標準為普硅32.5mpa水泥)與化學漿。

    工藝:采用雙液灌漿系統進行全孔灌漿,要求少量多次、反復灌漿。

    2.1.3主要施工機械設備

    主要機械設備有:bw250泥漿泵,bw150泥漿泵,100型鉆機,泥漿攪拌機和貯漿槽,高壓灌漿管及其配件。

    2.2方案b(套內護筒)施工方法2.2.1內護筒長度的確定護筒長度l=h+3(m)(h為地質超前鉆確定的溶洞高度)

    2.2.2內護筒內徑的確定內護筒內徑應大于φ220cm,同時外徑應小于外護筒內徑5cm左右,如果只下一次內護筒(一層溶洞),內護筒內徑選用233cm,壁厚為1cm,則外徑為235cm(主橋外護筒內徑為240cm)。當遇到第二層溶洞時,第二層溶洞的內護筒(即第三次護筒)選用220cm內徑。

    2.2.3溶洞頂部沖孔

    根據超前鉆的資料,當鉆孔施工接近溶洞頂部時,提起鉆頭、鉆桿,移開鉆機(gps-30),采用沖擊鉆機ykc-30沖孔,沖孔鉆頭外徑235cm。用沖擊鉆沖孔時,要求輕錘慢打,使孔壁圓滑堅固,提升高度一般不超過50cm。所有卡扣及鋼絲繩必須先經測試檢查,其它施工工藝及注意事項與常規(guī)相同。

    2.2.4內護筒的沉放方法

    (1)當沖擊穿過溶洞頂部時要反復提升沖錘,在頂部厚度范圍上下慢放輕提,沖錘不明顯受阻礙,說明頂部已成孔并且是圓滑垂直的,此時用鋼絲繩活扣綁住內護管,用吊機(或沖機自吊)把內護筒放入外護筒內至孔底。到孔底后,內護筒不會靠自重沉到溶洞底部(因溶洞底有沉渣、沉淀物等)。此時,gps-30鉆機重新就位。

    (2)護筒沉設利用gps-30鉆機進行,在鉆機的鉆桿上附加壓架,利用鉆機的鉆進壓力和鉆桿、鉆頭的重量,使內護筒隨鉆頭的鉆進而下沉,直到溶洞的底部(如圖2)。

    2.2.5內、外護筒間空隙及內護筒與溶洞底部間空隙的處理

    (1)在內護筒底部及頂部100cm范圍內回填砂、碎石,中部回填中砂(見圖3)。

    (2)用高壓噴射灌漿法(施噴法)對回填體進行灌漿處理。灌漿后,內護筒上下兩端空隙被砂、碎石及漿液沖填固結,固結強度要求達到30mpa,其抗?jié)B系數可達10-7m/s。灌漿處理后,即可重新沖孔。

    (3)在內護筒頂部及底部100cm范圍內回填小碎石素水泥混凝土,內護筒中部回填砂,同樣能起到堵塞空隙的目的。

    (4)對于需要處理多層溶洞的樁基,一般仍采用上述灌漿法填充固結空隙進行施工。目的是為了增加溶洞底部(同時有可能是下層溶洞的頂部)附近填充物的密度和強度,并且增加內、外護筒間的膠合力。

    (5)重新沖鉆,直至嵌入完整基巖。當符合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時,經監(jiān)理工程師同意即可終孔,此樁即成孔。成孔后的工序工藝與常規(guī)相同,并不贅述。

    3結語

    3.1根據溶洞的不同類型,用方案a、方案b進行分類處理,處理方法可靠,各項技術指標均能滿足設計要求。

    3.2化學灌漿法對溶洞的預處理達到預期目的,有效防止了鉆孔樁施工時泥漿流失、流砂及坍孔現象,可保證成孔及水下水泥混凝土澆注等工序順利完成。套內護筒法要求對施工過程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從確定內護筒長度、內徑到沉放方法乃至內外護筒間空隙、內護筒與溶洞底部間空隙的處理)都必須落實到位,便可順利成孔。

    3.3只要對其施工過程嚴格把好技術關,可有效縮短工期,保證了工程質量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二)廣州花都新雅橋

    廣州花都新雅橋位于新華鎮(zhèn)建設南路與雅瑤鎮(zhèn)交界處,是連接城區(qū)重要交通紐帶。由于地質情況復雜,地下溶洞有3種情況:①覆蓋層中的土洞內一般有充填物,但不密實,空洞范圍一般不大;②基巖中的小溶洞,洞內無充填物,或有充填物,但不密實,即小空洞;③基巖中的大溶洞,洞內無充填物,或有充填物,但不密實即大空洞。

    溶洞樁基施工方案:

    1、對①、②兩種情況,要求施工采用常規(guī)的溶洞處理方法,即洞頂打穿后拋填粘土、碎石、整包水泥后沖擠壓密實,凝固后復沖。

    2、對③種情況,則要求施工先進行溶洞內的充填加固,把土、溶洞用水泥、粉煤灰漿填滿,7天后再進行成孔。對少量上面覆蓋層地質較差的、砂礫層很厚的、一旦漏漿會塌孔情況,則采用加打鋼護筒護壁措施。

    溶洞樁基處理方案:

    1、對于封閉的比較小的溶洞,采取注漿措施,提供成孔條件穿過溶洞。若洞內無填充物,則采取先填充碎石或干砂,然后注漿;若充填物呈軟塑狀態(tài)時,直接注漿固結。

    2、溶洞內無填充物需向洞內填充砂子的,選擇一個合適的孔位,放入并固定鋼套管,將注砂管與鋼套管相連接,在注漿前灌砂。用壓風機將干砂壓入,為防止洞內高壓阻止灌砂,利用其它孔作為減壓孔。待達到計算的填充體積,壓力穩(wěn)定,即可停止。

    3、對于一些溶槽、溶溝、小裂隙等,沖孔時可采取投放片石、粘土,甚至投入整袋水泥堵塞起到護壁作用,保證泥漿不流失,使鉆孔順利通過巖溶區(qū)。

    樁基套管鋼護筒要求

    φ1200mm樁的套管鋼護筒的內徑為1350mm,采用10~12mm厚的鋼板卷制而成。采用的鋼護筒長度為24~32m,分節(jié)運到現場。有大溶洞需要打鋼護筒的樁基,先用φ1350mm的樁機錘成孔至溶洞頂,采用60kW以上的振動錘和25t以上的吊機配合打設鋼護筒。鋼護筒采用分節(jié)吊裝焊接,分節(jié)高度為8.0~10.0m,孔口對焊,振打入樁孔內,一般每節(jié)振打只需5~20分鐘。

    實施情況:

    施工過程中,曾發(fā)生過以下幾方面的情況,按相應要求采取了巖溶地區(qū)樁基沖樁施工技術處理,取得很好的施工效果:

    1、原設計樁底巖層不好。多次遇到沖孔快到終孔標高時,但巖樣不是微風化巖,不能終孔,需超前鉆取樣重新確定樁底標高。

    2、意外跑漿。地質資料揭示無溶洞或只有很小的溶洞,但突然發(fā)生跑漿,估計是擠破了旁邊大溶洞的洞壁,或小溶洞與旁邊的大溶洞是相連的。采取投放片石、碎石夾粘土,甚至投入整袋水泥堵塞起到護壁作用,使鉆孔順利通過巖溶區(qū)。

    3、遇到巖面是斜面,發(fā)生了偏孔,應低錘輕沖擊、慢沖擊,要多次拋塊石糾斜,因為打斜巖應低錘輕沖擊、慢沖擊。

    4、遇到較大的土洞、空溶洞時,或連體薄層深洞迅速跨塌,出現掉錘現象,在快到溶洞項板2m距離位置時應低錘輕沖擊、慢沖擊,減少溶洞大面積跨塌錘現象。

    5、遇到混凝土卡管及混凝土不合計量的現象,測試分析混凝土由于坍落度為12cm及施工人員未用水沖洗濕潤管,混凝土和易流動性差是造成塞管的原因,混凝土坍落度以18~22cm為宜;澆筑導管必須密閉良好,澆筑時先放置隔水塞,澆注混凝土必須連續(xù)、快速;混凝土灌注與計算偏大是孔中有漿浸入溶洞,在溶洞地區(qū)澆筑樁基混凝土應增加,備料應不少于十立方米。

    施工驗樁結果:

    整座橋樁基的質量是符合設計要求的,達到優(yōu)良級標準(超聲波檢測結果一類樁占98%以上,其余也均為合格樁)。盡管巖溶地區(qū)地下情況千變萬化,但通過我們的認真分析,采取有效的巖溶地區(qū)樁基沖樁施工技術對策、措施來處理施工,做好超前鉆孔,重點注意沖樁成孔,控制灌注混凝土,巖溶地區(qū)樁基沖樁施工質量安全也是容易控制的。

    通過本工程的實踐,我們認為:巖溶地區(qū)樁基沖樁施工的施工技術措施,應做好超前鉆孔,重點注意沖樁成孔,控制灌注混凝土,一定能達到我們施工的期望。

    (三)京珠高速公路靠椅山至大鎮(zhèn)段

    京珠高速國道主干線粵境南段靠椅山至大鎮(zhèn)段54座橋梁中,有17座處于溶洞地區(qū)。其中練屋中橋、壩子中橋和橫石水大橋巖溶極為發(fā)育,樁的垂向溶洞個數為1 ~ 13個,其中最大的達22.1m。溶洞內有的有充填物,多為亞粘土或亞砂土;有的為半充填或無充填(空洞);有的溶洞不漏水,有的為半漏水。在這橋梁施工中,遇到許多問題,經采用相應措施,比較圓滿地完成了樁基的施工任務。

    2 溶洞地質樁基的施工方法

    2.1 常規(guī)成孔法(按照無溶洞地質考慮)

    當溶洞內有充填物,是可塑或軟塑的亞粘土,并且溶洞不漏水,這時不官溶洞有多大,也不管溶洞垂向數量多少,都可以不考慮溶洞的存在,而按照正常的地質情況施工??梢圆捎萌斯ね诳谆驔_擊鉆成孔。練屋中橋大多數溶洞內充填物為亞粘土,物理力學性質較好,濕密度1.88g/cm3,天然孔隙比為0.899,塑性指數為12.3%,容許承載力為190kPa,洞內的土質和溶洞外的土質沒有什么區(qū)別,可以按無溶洞的情況施工。練屋中橋和橫石水大橋在樁的上部采用人工挖孔,自地表挖至11 ~ 17m時,已經穿透了透水層和一些溶洞,施工沒有受到溶洞的影響。再往下改為沖擊鉆成孔,也不骨出現漏漿和坍孔現象,按照正常的地質情況施工。

    2.2 片石粘土筑壁法

    溶洞內無充填或半充填,溶洞高度不太大,一般在3m以內,但存在嚴重漏水,護筒內水頭高度不能保持時,可采有片石加粘土(按1:1體積比)回填沖擊,使其形成泥石護壁。反復多次回填片石粘土,反復沖擊直至形成泥石護壁不再漏漿為止。練層中橋和橫石水大橋大部分樁基是采取這種方法成孔的,這也是個比較成熟的施工方法。粘土片石筑壁法施工時,鋼護簡必須穿透砂礫及卵石層等透水層,座落在不透水的亞粘土層上,這樣可以防止由于溶洞漏水,水頭高度急劇下降而造成的坍孔。在地下水容易控制的地質情況下,也可以采取人工挖孔砼護壁的方法施工,并且 要穿 透透水層,座落在亞粘土層上。練屋中橋、橫石水大橋均采取這種方法施工。有些樁在施工中幾次嚴重漏水,護筒內水頭高度急劇下降,均未出現坍孔現象。練屋中橋第一次進場的施工隊,就是因為鋼護筒很短,沒座在亞粘土層上,造成坍孔,導致鉆頭被 埋在孔內。打油林小橋4#樁、壩子中橋14#樁也都由于這個原因造成坍孔。壩子中橋9#樁坍孔時還將鉆頭埋在孔中。

    2.3 鋼護筒跟進法

    溶洞較大,洞內無充填物或流塑充填物,漏水很嚴重,采取片石加粘土反復打密,仍然無法形成泥石護壁的,可采取鋼護筒跳進法施工。該方法就是一面沖孔,一面接高護筒,并且將其震動下沉至已鉆成的孔內,有以隔斷溶洞內流塑充填物或水的活動。

    鋼護筒跟進有兩種施工方法。一是沖擊鉆成孔鋼護筒跟進法。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樁孔穿過多個溶洞,并且均已成功造壁,在下面沖孔時,上面已形成的泥石護壁坍塌漏水并且無法解決時,可以鋼護筒跟進到這個溶洞位置堵漏,漏幾個溶洞鋼護筒跟到幾個溶洞。

    當地下水很小并且容易控制時,應優(yōu)先采用人工挖孔、砼護壁的方法施工。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速度快、質量好、成本低。

    人工挖孔樁所有樁孔可以同時開工,進展快。砼護壁的中心、垂直度及孔徑大小易于控制,使鋼護筒和井壁有較小的間隙,利于鋼護筒下沉,給一層護筒到底創(chuàng)造了條件。人工挖樁設備簡單、成本低。但人工開挖法受一定深度限制,并要注意工人的安全。

    在地下水非常豐富、樁孔內的水不易抽干、人工無法挖孔作業(yè)時,可采用沖擊鉆成孔鋼護筒跟進法施工。施工中應充分利用沖擊鉆的擴孔性能,使鋼護筒能順利下沉。一般鉆頭外徑和鋼護筒內徑空隙控制在3 ~ 5cm,保證沖擊店在護筒內順利提升或下沖為度。在護筒跟進很困難時,可以先下在大護筒后下小護筒,然后割掉在大護筒下緣以上的內護筒,以保證樁砼與外護筒的連接。

    如果沖擊鉆在堅硬的巖石中的擴孔系數較小,不能使鋼護筒下沉時,可采用小量電雷管焊破,保證 鋼護筒順利下沉,可在井口上部估一個簡易導向裝置進行控制。

    在井口用20槽鋼焊一個井字架,兩槽鋼間的距離大于鋼護筒外徑10mm左右。在距孔口4 ~ 5m的位置 設一個導向用的環(huán)形鋼筋,內徑也是大于鋼護筒外徑10mm左右,錨固在砼護壁上,鋼護筒沿這兩個定向裝置下滑。上下鋼護筒拼接時,用2臺經緯儀(或2人持垂球)在兩個垂直方向看護筒邊緣均在豎直線上,護筒是豎直的。拼好的鋼護筒沿導向裝置下滑。

    為保證鋼護筒順利下滑,要求樁孔要豎直,無歪斜、縮頸。鋼護筒孔徑要準確,連接要順直,用卷板機成型。鋼護筒要有一定的剛度,鋼板厚為8 ~ 10mm為宜。

    由于鋼護筒外緣與人工挖樁砼護壁或沖擊鉆的孔壁還有一定的問隙,樁頂在水平力作用下可能產生一定的水平位移,在施工中可采取一些措施予以解決。

    (1)將鋼護筒上端4 ~ 5m左右高度割掉(在人工挖樁有砼護壁的情況下可以這樣做,否則易坍孔),澆注樁身砼并與砼護壁連在一起,5m以下的部分也可滲入一些砂漿,使鋼板和孔壁也能連接在一起。這樣做既保證了樁的質量,還可節(jié)約一部份的鋼板。

    (2)在孔口澆注厚30cm的砼封蓋。在封蓋上鋼護筒和井壁間預留2個孔,一個孔用作注漿,一個孔留作排氣。用灰漿泵將水泥漿壓入護筒與護壁間的孔隙中,將灌注樁與井壁連在一起。

    3 坍孔

    鋼護筒只有1 ~ 2m高,座落在砂礫和卵石層上。當沖擊到溶洞后,突然漏漿造成水頭高度急劇下降,砂礫和卵石層失去穩(wěn)定,形成漏斗狀的坍孔。壩子中橋9#孔、打油林小橋4#孔均由于鋼護筒埋得太淺,沒有座落在亞粘土不透水層上,造成坍孔。

    3.1.1 預防坍孔的方法

    (1)在地下水可以控制的情況下,可優(yōu)先考慮人工挖樁砼護壁,穿過透水層座落在不透水的土層上,這種方法預防坍孔比較有效。練屋中橋和橫石水大橋都采用了人工挖孔砼護壁,并且都座落在亞粘土層,即使溶洞漏水很厲害,在回填片石粘土反復沖擊反復漏水的情況下,仍未出現坍孔現象。

    (2)采用沖擊鉆沖孔施工時,可將鋼護筒座落在亞粘土層上,再繼續(xù)沖擊成孔,也可避免坍孔。

    (3)發(fā)現漏漿及時補水。

    3.1.2 坍孔的處理方法

    (1)當成孔深度不大時,可全孔回填粘土,并暫停一段時間后,再深埋鋼護筒不透水層方可重新鉆孔。

    (2)當成孔深度較大時,可將鋼護筒一直座落在坍孔的嗽叭口下緣的亞粘土層上,護筒周圍回填粘土,擠實,再重新鉆孔。

    3.2 卡鉆

    卡鉆的原因和處理方法:

    (1)沖擊鉆刃腳磨鈍、孔徑變小,造成卡鉆。應經常對沖擊鉆進行補刃。

    (2)孔不圓,形成梅花孔。最好用6刃和4刃鉆頭打圓孔,不用一字鉆。

    (3)鉆頭在沖擊填充的片石時,進起的石塊將鉆頭和孔壁的空隙擠住,鉆頭不能上下。可放小炮震活鉆頭,也可用小沖擊鉆沖動,或用沖吸的方法將卡在鉆頭的石碴松動再提出。

    (4)鉆頭沖破溶洞頂板,掉入溶洞,鉆頭傾斜,提不出來,應放小炮炸頂板巖。一般用量為300 ~ 500g即可,一次不行可反復幾次。

    (5) 卡鉆時不宜強提,免得拉壞機械,拉斷鋼絲繩,掉鉆頭。練屋中橋在刃腳焊2圈鋼筋擴孔,卡住了,用卷揚機強拉,結果卷揚機拉壞了。

    3.3 斜孔

    斜孔是由于巖石表面傾斜或出現探頭石,致使鉆頭沿軟的低的部位下滑造成的。解決的方法是回填片石,也可以灌注水下砼,待強度形成后用小沖程打緊繩反復沖擊,直至調正過來為止。過大的沖程會成孔不圓,造成斜孔,一般應采用1 ~ 4m為宜。

    3.4 漏漿

    在沖擊成孔中,由于有的溶洞與地下暗河或其他溶洞相通,泥漿迅速流走,水頭高度急劇下降,造成漏漿。在溶洞樁基施工中,要在孔邊備足一定數量的片石和粘土,一旦出現漏漿,要及時回填片石粘土沖擊造壁,并且馬上補水,防止水頭高度繼續(xù)下降。

    3.5 坍孔埋鉆

    埋鉆的原因是坍孔造成的。施工中發(fā)現漏漿應立即將鉆頭提到孔外,如果未及時提鉆,漏漿后坍孔,鉆頭便被埋在孔中。

    (1)人工挖土鋼護筒跟進法。樁孔進尺較短,地下水易于控制,沒有大的承壓力,人可以下到樁孔中去挖坍落的泥石,邊護筒跟進。要注意工人的安全,一直挖到鉆頭的位置,護筒也跟進到鉆頭位置。

    (2)真空吸渣法。將導管置于坍孔的底部,用9m3空壓機通過鋼管壓入空氣吸出沉渣。這種方法適用于坍孔的石子粒徑小于25cm(導管的內徑)。 在溶洞地區(qū)進行橋梁樁基施工是比較困難的,如何在施工中實施對樁基質量的有效控制顯得爓為重要。本方結合京珠高速公路粵境南段靠椅山至大鎮(zhèn)段的實踐經驗,對如何根據工程特性選擇合適的施工方法,保證樁基的質量作了初步探討,希望在同類的工程施工中提供參考

    二、灌注樁 溶洞 施工方案 變更

    1、首先應在出現溶洞樁位附近補鉆查勘孔,確定溶洞范圍,如果溶洞范圍不大,可暫不考慮變更方案,只不過可能會增大灌漿量,做好施工隱蔽記錄和現場簽證即可;

    2、如范圍大可考慮回填或或變更設計,或用鋼管樁對樁位進行加固;

    3、工程變更要看是量變還是設計變,量變比較單一,設計變更后主要涉及工期和費用。

    三、巖溶地區(qū)帷幕灌漿處理?

    溶洞景觀設計裝修施工流程(溶洞景觀設計裝修施工流程視頻)

    巖溶地區(qū)帷幕灌漿處理是非常重要的,了解處理初衷以及要達到的目的,每個細節(jié)的落實都非常關鍵。中達咨詢就巖溶地區(qū)帷幕灌漿處理和大家說明一下。

    隨著水利水電建設的發(fā)展,灌漿技術在得到飛快地發(fā)展的同時,其理論知識特別是在巖溶地區(qū)的灌漿處理方面還不成熟。

    巖溶地區(qū)的地基透水性極強,在巖溶發(fā)育的基巖上筑壩,大壩基巖、水庫周邊和庫區(qū)滲漏通道的處理是非常重要的,同時處理的施工技術和施工工藝均較復雜。因此,在大規(guī)模投入施工前要詳細的查明壩基與庫區(qū)的地質條件,了解壩基與庫區(qū)的滲漏情況、滲漏規(guī)律、地質形成原因,提出合理的防滲處理方案。

    一、巖溶地區(qū)灌漿特點

    1. 工程量大:灌注材料種類多及灌注量大,在巖溶發(fā)育地,有大溶洞、大溶蝕裂隙的地段,需要灌注的材料種類多,一般根據灌注的實際情況及灌注效果而定;由于巖溶地區(qū)的防滲帷幕深度大,帷幕線長,帷幕灌漿孔排數又較多。

    2. 施工復雜:巖溶地區(qū)的地質情況多變,我們應根據所遇到的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施工方法,這就要去我們做到準備充分,對帷幕灌漿處理地段的地質情況要熟悉的掌握。

    3. 處理時間長、造價高:由于巖溶地區(qū)灌漿工程量大、材料多、施工復雜,所以處理時間長,造價高。

    4. 隱蔽性:由于帷幕灌漿部位都處于地表以下,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其質量檢查方法為幕前幕后水位觀測、示蹤試驗、壓水試驗、CT等。

    5. 在一般帷幕灌漿效果檢查采用標準為呂榮值q<3LU就可以了,但在巖溶地區(qū),僅靠此參數來檢查灌漿效果是遠遠不夠的,需要綜合應用揚壓力觀測,地球物理勘探檢查、電視檢查、大口徑鉆孔檢查等方法。

    二、巖溶地區(qū)灌漿處理方法

    由于巖溶地區(qū)地質條件復雜且特殊,在灌漿過程中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這就要求我們對各種地層的灌漿處理方法有所了解、掌握,以及對各種材料的準備要充分。溶洞的處理要根據溶洞的發(fā)育情況及防滲要求,一般為先封閉,再密實。其施工方法有:

    1. 當溶洞有很大的空間時,可以先投入卵礫石,填滿后進行水泥砂漿灌注,密實也可以直接灌注混凝土(一、二、三級配混凝土,根據實際灌注效果來確定用什么級配)進行封堵溶洞,經過待凝一段時間后,再在此段進行純水泥漿的壓灌,使得該處進一步密實。當溶洞空間足夠大,同時處于工作基面較淺時,最好把溶洞進行揭露,根據防滲要求,進行處理(可澆混凝土板墻),在灌注時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

    2. 對于無充填型溶洞,建議使用以下步驟進行處理:

    (1)在施工過程中同樣要先查明巖溶規(guī)模,包括溶洞的大?。òl(fā)育方向)、頂底板孔深(高程),是否為管道等,做好詳細的記錄。

    (2)在查明溶洞的規(guī)模后,采用下述方法進行處理:

    ①若查明的巖溶為管道

    A. 利用鉆孔用清水往孔內沖填土、砂、礫石級配料。其中的礫石先用粒徑2-5mm,接著用5-10mm、10-20mm、20-40mm等,由細逐級變粗,沖填中不斷下入鉆具掃、攪,直到在某一級不能再繼續(xù)填進時為止,最后再灌注M20水泥砂漿或水泥漿。

    B. 可用碎石和混凝土交替回填(若只填碎石,后續(xù)鉆孔難度較大),回填采用C15或C20細石混凝土,細石混凝土坍落度應大于14cm,細石粒徑不大于40mm,回填碎石的粒徑不大于80mm;

    ②當溶洞為充填型溶洞時,必須先了解充填物的特性,了解溶洞發(fā)育規(guī)模后,根據溶洞內充填物特性以及發(fā)育規(guī)模采取相應措施。在查明溶洞的規(guī)模及充填物類型后,可采用較大口鉆孔成孔并利用高壓水沖除充填物并回填C15或C20混凝土,再進行補強灌漿。在含沙含泥巖溶地段進行高壓灌漿難以成孔,若以帶孔眼的鋼管插入溶洞內形成人造孔壁,則可防止塌孔;在灌漿過程中也容易被砂土顆粒堵塞高壓閥門或灌漿設備,漿液可用較大的壓力通過花眼射入土層;借高壓力的作用,水泥漿可以進入到砂土層中去,或將充填物壓密,擠出其所含水分,達到灌注、壓實充填物的目的;再則可根據處理區(qū)幕體所承受的水頭壓力,適當降低灌漿壓力,保證幕體的連續(xù)性。

    ③對于埋藏較深溶洞:可先進行溶洞周圍灌漿,使充填物逐漸被水泥漿體擠壓、密實,然后再按逐序加密的原則進行溶洞部位的鉆孔補強灌漿(注意控制灌漿壓力);

    深層巖溶的處理,采用花管法或旋噴法等輔助措施均有困難時,可先在巖溶周圍進行灌漿,使巖溶充填物逐步被水泥漿體擠壓、固結,然后再按逐序加密的原則進行溶洞部位的鉆孔灌漿。

    ④充填型(半充填)型溶隙(溶縫):可采用高壓水沖洗后灌注M15或M20砂漿,再進行補強灌漿;或采用0.5:1的水泥漿進行高壓擠密灌漿。若充填物具有防水性,以及良好的抗壓性時可對該段位置不進行灌漿處理;若充填物不具有防水性(如沙礫石),可對其充填物與水泥漿進行置換灌漿,如高壓旋噴、簡易高噴以及風水聯合沖洗、花管灌漿法對其充填物進行置換,待凝后可對該段進行補充灌漿。

    3.在施工過程中,若溶洞發(fā)育地段可以擴大灌漿孔徑或進行豎井開挖時,則要采取擴大灌漿孔徑或豎井開挖,便宜了解溶洞的發(fā)育情況,了解溶洞內充填物是否有防水效果,好進行充填物是否進行清理,使得灌漿工作采取相應的施工措施,為工程節(jié)約成本。

    4.在施工過程中出現溶縫時--就是常規(guī)灌漿無法結束、同時混凝土也灌注不了時,可采取以下方法:

    (1)降壓:用低壓甚至用自流式灌漿,待裂隙逐漸充滿漿液,漿液的流動性降低后,再逐級升高壓力(根據壓力與流量的關系),按常規(guī)要求進行灌漿。

    (2)限流:限制注入率不大于10-15L/min,以減小漿液在裂隙里的流動速度,促使?jié){液盡快沉積。待注入率明顯減小后,將壓力升高,使注入率基本保持在10-15L/min水平,直至達到灌漿結束標準后結束灌漿。

    (3)濃漿灌注:采用最稠的水泥漿(一般為0.5:1)進行灌注。

    (4)加速凝劑:在最稠的漿液(一般為0.5:1)中摻入水玻璃、氯化鈣,對于吸漿量較大的可根據實際情況灌注一定數量后待凝后再采用純漿液進行灌注。

    (5)灌注水泥砂漿:根據灌注情況,摻砂量可以按水泥重量的10%、20%……100%逐步增加;砂的粒徑也可逐漸變粗。將砂漿攪拌均勻后,用砂漿泵灌注。①砂漿泵灌注,在灌注溶縫時給予一定壓力進行灌注,確保溶縫的充填飽滿,達到防滲效果,采用導管插入孔內(盡量的把導管插入距孔底50cm),最好使用pvc管做導管,在灌注結束時,立即對孔口進行封閉,待凝48h后掃孔進行復灌。灌注水泥砂漿時可采取以下處理方法:根據灌注情況,摻砂量可以按水泥重量的10%、20%……100%逐步增加;砂的粒徑也可逐漸變粗。將砂漿攪拌均勻后,用砂漿泵灌注,根據參砂量的多少以及砂漿的水灰比,采取相應的設備進行處理;②采取自流式灌注時,要在相鄰孔采用一個排氣孔,要注意觀察孔口的反應,若有氣泡往外竄,則應立即停止投放砂漿并立即封閉孔口;

    (6)間歇灌漿:灌注一定數量水泥或灌注一定時間后,暫停一段時間。每次間歇之前,水泥灌漿量或灌漿時間根據地質情況、灌漿目的確定,間歇時間宜在2h以上,使灌漿材料具備一定初凝效果,才能使灌漿壓力及流量有所改變。

    總之,巖溶地區(qū)的灌漿具有很大的挑戰(zhàn)性,處理溶洞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在處理時要善于總結經驗、優(yōu)化施工方案;在施工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避免在施工過程中出現“邊勘探、邊設計、邊施工”的“三邊”工程,根據不同的地形地質條件以及溶洞發(fā)育規(guī)模,配備相應的施工作業(yè)人員及施工設備。

    更多關于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制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四、溶洞和土洞的地基處理

    巖溶區(qū)存在溶洞和土洞或巖溶塌陷,將嚴重影響建筑地基的穩(wěn)定性,降低地基的承載能力及加大地基的沉降變形。若對存在的溶洞、土洞或巖溶塌陷進行地基處理,可避免其對建筑地基的所造成的不利影響。

    5.1.1 巖溶地基處理的一般原則

    在巖溶地區(qū)進行地基處理時,對于溶洞、土洞或巖溶塌陷地基,一般應遵循以下原則[46]

    (1)重要建筑物宜避開巖溶強烈發(fā)育區(qū);

    (2)當地基含石膏、巖鹽等易溶巖時,應考慮溶蝕繼續(xù)作用的不利影響;

    (3)不穩(wěn)定的巖溶洞隙應以地基處理為主,并可根據其形態(tài)、大小及埋深,采用清爆換填、淺層楔狀填塞、洞底支撐、梁板跨越、調整柱距等方法處理;

    (4)巖溶水的處理宜采取疏導的原則;

    (5)在未經有效處理的隱伏土洞或地表塌陷影響范圍內不應作天然地基,對土洞和塌陷宜采用地表截流、防滲堵漏、挖填灌填巖溶通道、通氣降壓等方法進行處理,同時采用梁板跨越。對重要建筑物應采用樁基或墩基;

    (6)應采取防止地下水排泄通道堵截造成動水壓力對基坑底板、地坪及道路等不良影響以及泄水、涌水對環(huán)境的污染的措施;

    (7)當采用樁(墩)基時,宜優(yōu)先采用大直徑墩基或嵌巖樁,并應符合下列要求:①樁(墩)以下相當樁(墩)徑的3倍范圍內,無傾斜或水平狀巖溶洞隙的淺層洞隙,可按沖剪條件驗算頂板穩(wěn)定;②樁(墩)底應力擴散范圍內,無臨空面或傾向臨空面的不利角度的裂隙面可按滑移條件驗算其穩(wěn)定;③應清除樁(墩)底面不穩(wěn)定石芽及其間的充填物。嵌巖深度應確保樁(墩)的穩(wěn)定及其底部與巖體的良好接觸。

    此外,在建筑結構措施中,應選用有利于與上部結構共同工作,并可適應小范圍塌落變位、整體性好的基礎形式,如配筋的十字交叉條形基礎、筏形基礎、箱形基礎等,同時采取必要的結構加強措施,如磚石結構加強圈梁設置、單層廠房基礎梁與柱連成整體,并加強柱間支撐系統等。

    5.1.2 溶洞地基的處理方法

    對地基穩(wěn)定性有影響的巖溶洞隙,應根據其位置、大小、埋深、圍巖穩(wěn)定性和水文地質條件綜合分析,因地制宜采取下列處理措施[21]

    (1)對洞口較小的洞隙,宜采用鑲補、嵌塞與跨蓋等方法處理;

    (2)對洞口較大的洞隙,宜采用梁、板和拱等結構跨越??缭浇Y構應有可靠的支承面。梁式結構在巖石上的支承長度應大于梁高1.5倍,也可采用漿砌塊石等堵塞措施;

    (3)對于圍巖不穩(wěn)定、風化裂隙破碎的巖體,可采用灌漿加固和清爆填塞等措施;

    (4)對規(guī)模較大的洞隙,可采用洞底支撐或調整柱距等方法處理。

    5.1.3 土洞地基的處理方法

    土洞一般埋藏淺,發(fā)育快,頂部強度低,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塌陷,對建筑物威脅較大,特別是對高層建筑,由于基礎埋置深,上部荷載大,造成的危害更大。有時建筑物施工時,由于地質勘察布孔有限而未發(fā)現土洞,但在建筑物使用后,由于改變了地下水的條件,如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就會產生新的土洞和地表塌陷。土洞對建筑物的影響有時比溶洞還要大,因此在巖溶地段進行建設時,應查清土洞的分布、形狀、深度,以及它們的發(fā)育程度,可采用釬探的方法(桂林巖溶區(qū)采用釬探進行驗槽,對查清土洞或塌陷的分布很有成效)。

    對地基中存在的土洞,應根據土洞在地基中所處的位置、土洞大小及形狀、埋深、水文地質條件等,綜合采取處理措施[15,47,48]

    (1)挖填法:清除洞內軟土后,鋪填塊石,上做碎石層,其上部用灰土或粘土夯實。一般對地下水形成的土洞,多以疏導為宜,避免堵截,又形成新的土洞,或使原土洞擴大。一般適用于淺層土洞。

    (2)灌填法:在洞體范圍的頂部地基基坑面上鉆孔,可采用多個鉆孔(但至少兩個以上,以便土洞排氣),一般直徑φ100~150mm,將砂或礫石灌入洞內,然后再灌入水泥漿,或直接灌入混凝土。適用于埋藏深、洞徑大的土洞。

    (3)梁板跨越法:對埋置較深和直徑較小的土洞,且土洞周邊土體的承載力和穩(wěn)定性較好時,可在洞頂上部用梁板跨越,對洞體本身不再處理。

    (4)樁基法:對重要建筑物,當土洞較深時,可用樁穿過土層直抵基巖。也可在土洞中灌注混凝土樁,直至建筑物基礎底部,以承受上部結構荷載。

    (5)處理地表水及地下水法:由地表水滲入地下而形成土洞,或地表塌陷,做好地表水疏流、防滲等工作是根治土洞的基本措施。對形成土洞的地下水,一般應控制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地基處理應適當考慮地基、基礎與上部結構的共同作用,要適應上部結構的選型,同時結構也要適應地基的變形。例如,在巖溶塌陷灌漿時,是否考慮在灌漿塌陷體的頂部預留10~20cm空間,做成砂墊層(褥墊層),以調整灌漿塌陷體與周圍地基的差異沉降。

    5.1.4 巖溶塌陷的治理

    5.1.4.1 巖溶塌陷治理的原則

    (1)對于土洞和塌陷,除已充分論證其確屬穩(wěn)定不再發(fā)展的以外,一般都需要進行治理,未經治理不宜選作為建筑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層。

    (2)治理措施應堅持“標本兼治”,因地制宜。如由于巖溶地下水位升降波動引起的塌陷,一般應疏導地下水流通道;對于地表水滲漏引起的塌陷,應注意完善地表排水系統,防止地表水滲漏等。

    (3)由于巖溶塌陷影響因素很多,一般應采取綜合治理措施,如填堵結合灌漿,灌漿結合排水等,以符合既經濟又安全的原則。

    (4)在治理階段,應結合監(jiān)測和地基土測試工作,以檢驗治理措施的效果,以便發(fā)現問題及時補救。

    5.1.4.2 巖溶塌陷的治理措施

    對于巖溶塌陷,一般可采用以下處理措施[9]

    (1)換填法:首先清除塌陷體中的松土,填入塊石、碎石或中、粗砂,做成反濾層,然后上覆粘土夯實。對于重要建筑物,一般需要將坑底或洞底與基巖面的通道堵塞,可開挖回填混凝土或設置鋼筋混凝土板,也可灌漿處理。

    (2)跨越法:用于塌陷坑或土澗較深大,開挖回填有困難的處理方法。一般以梁板跨越,兩端支承在可靠的巖、土體上。據廣西巖溶區(qū)的處理經驗,每邊支承長度不小于1.0~1.5m。

    (3)強夯法:把10~20t的夯錘起吊到一定高度(10~40m);讓其自由下落,造成強烈的沖擊對土體強力夯實。一方面是夯實塌陷后松軟的土層和塌陷坑或土洞內的回填上,以提高上體強度;另一方面可消除隱伏土洞和軟弱帶,是一種處理結合預防的措施。

    (4)灌注法:把灌注材料通過鉆孔進行注漿,其目的是強化土層或洞穴充填物、充填巖溶洞隙、隔斷地下水流通道、加固建筑物地基。灌注材料主要是水泥、碎料(沙、礦渣等)和速凝劑(水玻璃、氧化鈣),水泥標號一般應大于450號,灌漿方式可采用低壓間歇定量式或循環(huán)式灌注。

    (5)深基礎法:對于一些深度較大,跨越結構無能為力的土洞、塌陷,通常采用樁基,將荷載傳遞到基巖上。

    (6)旋噴加固法:在淺部用旋噴樁形成一“硬殼層”,在其上再設置基礎?!坝矚印焙穸雀鶕唧w地質條件和建筑物的設計而定,一般可達5~20m。

    (7)地表水的疏、排、圍、改治理:在塌陷的治理階段,對地表水的治理不能忽視或放松,應在預防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溶洞景觀設計裝修施工流程問題和相關問題的解答了,如有疑問,可撥打網站上的電話,或添加微信。


    推薦閱讀:

    內蒙古溶洞景觀設計公司(內蒙古溶洞景觀設計公司排名)

    蚌埠溶洞景觀設計(蚌埠溶洞景觀設計招標)

    株洲溶洞景觀設計(株洲溶洞景觀設計理念)

    葉茂中營銷案例

    需要插畫師的公司(需要插畫師的公司名稱)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