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頁
SERVICE 服務產(chǎn)品
XINMEITI 新媒體代運營
CASE 服務案例
NEWS 熱點資訊
ABOUT 關于我們
CONTACT 聯(lián)系我們
創(chuàng)意嶺
讓品牌有溫度、有情感
專注品牌策劃15年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生(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生招生)

    發(fā)布時間:2023-03-23 03:31:55     稿源: 創(chuàng)意嶺    閱讀: 1418        問大家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生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開始之前先推薦一個非常厲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鍵生成原創(chuàng)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計劃、工作報告、論文、代碼、作文、做題和對話答疑等等

    只需要輸入關鍵詞,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內(nèi)容,越精準,寫出的就越詳細,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線網(wǎng)頁版、PC客戶端

    官網(wǎng):https://ai.de1919.com

    本文目錄: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生(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生招生)

    一、中國目前有本科大學?能招研究生碩士的大學有多少?

    2020年,全國擁有高等學校共計3005所,其中本科院校1272所。

    至于能招碩士研究生的高校有多少,并沒有官方公布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事實上,在部分地區(qū),研究生招生單位數(shù)量高于本科院校數(shù)量,這主要是有大量的科研院所也招收研究生,如北京的非本科院校招生單位就包括:

    • 長江商學院

    • 中國水產(chǎn)科學研究院

    • 中科院對地觀測與數(shù)字研究院

    • 中科院光電研究院

    •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

    • 黨校

    • 中科院數(shù)學與系統(tǒng)科學..

    • 中科院力學研究所

    •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中科院聲學研究所

    • 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總院

    •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

    • 中科院滲流流體力學研..

    • 中科院新疆理化技術研..

    • 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

    • 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

    • 中科院化學研究所

    • 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 中科院生態(tài)環(huán)境研究中..

    •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

    • 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 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

    • 中科院遙感應用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

    • 中科院地質(zhì)與地球物理..

    •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

    • 中科院動物研究所

    •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

    • 中科院遺傳與發(fā)育生物..

    •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

    • 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

    • 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

    • 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tǒng)研..

    • 中科院電子學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

    • 中科院電工研究所

    • 中科院軟件研究所

    • 中科院國家科學圖書館

    • 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

    • 中科院計算機網(wǎng)絡信息..

    • 中科院科技政策與管理..

    • 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

    •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 中國科學院信息工程研..

    •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生院

    •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

    •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

    • 中國現(xiàn)代國際關系研究..

    •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

    •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

    • 國際貿(mào)易經(jīng)濟合作研究..

    •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

    • 中國獸醫(yī)藥品監(jiān)察所

    • 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

    •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

    •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

    •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

    • 中國城市規(guī)劃設計研究..

    •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

    • 中國環(huán)境科學研究院

    • 中國地質(zhì)科學院

    • 鋼鐵研究總院

    • 中冶集團建筑研究總院

    • 冶金自動化研究設計院

    •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

    • 北京機械工業(yè)自動化研..

    • 北京機電研究所

    • 中國農(nóng)業(yè)機械化科學研..

    •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

    • 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

    • 核工業(yè)北京地質(zhì)研究院

    • 核工業(yè)北京化工冶金研..

    •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

    • 中國航空研究院

    • 北京航空精密機械研究..

    •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 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

    • 中國航空工業(yè)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

    • 中國航空工業(yè)總公司研究所

    • 中國一航北京長城計量研究所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

    • 華北計算機系統(tǒng)工程研..

    • 華北計算技術研究所

    • 北京真空電子技術研究..

    • 華北光電技術研究所

    • 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

    • 中國兵器裝備研究院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研究院

    • 航天科技集團第十三所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十..

    • 北京微電子技術研究所

    •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所

    • 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

    •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所

    •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研究所

    • 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所

    •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建井、煤化、開采、勘探開發(fā)研究所

    • 北京化工研究院

    • 北京橡膠工業(yè)研究設計院

    • 中國輕工總會環(huán)境保護..

    • 中國食品發(fā)酵工業(yè)研究..

    • 中國制漿造紙研究院

    •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

    • 交通部公路科學研究院

    • 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

    • 中國藝術研究院

    •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

    •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

    • 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

    • 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

    • 中日友好臨床醫(yī)學研究所

    • 衛(wèi)生部北京老年醫(yī)學研究院

    • 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所

    •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 國家海洋環(huán)境預報研究..

    •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

    • 中國地震局地質(zhì)研究所

    •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

    • 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

    •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 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

    • 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 北京礦冶研究總院

    • 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

    • 北京市勞動保護科學研..

    • 北京市環(huán)境保護科學研..

    •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

    •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北京市結核病胸部腫瘤..

    • 北京市創(chuàng)傷骨科研究所

    • 北京市中醫(yī)研究所

    • 首都兒科研究所

    • 防化研究院

    • 軍事醫(yī)學科學院

    • 海軍裝備研究院

    •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

    • 北京跟蹤與通信技術研究所

    • 中國國防科技信息中心

    • 北京系統(tǒng)工程研究所

    • 軍醫(yī)進修學院

    二、物理考研學校排名

    頂尖:清華大學第一批次:上海交大,華科,浙大第二批次:哈工大,天津大學,西安交大,東南專業(yè)性的:電子科大

    (1)計算機大類強勢高校:

    清華>上海交大>南大,華科,哈工大,浙大>東南,南開

    (2)電氣工程:

    清華>華科,華北電力>西安交大,西南交通,浙大>武大

    (3)通信大類:

    清華,北京郵電>電子科大,上海交大,東南>西安電子科大,中科大

    (4)無線電物理:

    清華,武大,南大>電子科大>華科,西安電子科大

    (5)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電子科大,東南,上海交大>西安電子科大,北京郵電,清華,復旦>華科(6)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

    復旦,電子科大,清華>東南,上海交大,西安電子科大,北大>浙大,華科

    (7)電子科學與技術:

    清華,電子科大>西安電子科大,東南,上海交大,北大>浙大,復旦,南大,華

    (8)光學工程:

    華科,浙大,南開,天津大學>電子科大,國防科大>復旦,川大(9)光電信息工程:

    清華,浙大,復旦,華科>天津大學>電子科大,長春理工

    (10)物理電子學:

    清華>華科,電子科大>東南,西安電子科大,北京大學>北郵,哈工大(11)電子信息材料與元器件:電子科大,華科

    (12)材料加工工程:

    清華,上海交大>哈工大,西北工業(yè),華南理工>華科,浙大,吉大(13)材料物理與化學:

    清華大學,北京科技大學>西北工業(yè),上海交大,南大,中南,天津大學,浙大>

    (14)材料學:

    清華>西北工業(yè),北京科技,上海交大,哈工大>川大,浙大

    (15)納米科學與技術:

    北京科技大學,清華大學,國家納米科學中心>蘇州大學,中科大,上海交大>川大

    (16)應用數(shù)學:

    北大>復旦,浙大>南開,中山,中科大,川大,南大

    三、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的介紹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The National Center for Nano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于北京市海淀區(qū),中國科學院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共建單位,正式成立于2003年12月。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定位于納米科學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重點在前瞻性、具有重要應用前景的納米科學與技術基礎研究。1截至2015年5月,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建有3個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2個所級技術室,1個所級發(fā)展研究中心,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科院福建物構所等單位共建協(xié)作實驗室19個;有7個學科培養(yǎng)點,全職博士生導師45名,全職碩士生導師30余名;在學研究生283名,其中與高校聯(lián)合培養(yǎng)研究生200余名,國際學生40余名。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生(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生招生)

    四、2022 年 AIMBE Fellow 大名單公布:39 位華人學者當選,占比 25%

    近日,美國醫(yī)學與生物工程院(The American Institute for Med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簡稱“AIMBE”)公布了2022年全球新當選的153名會士名單,表彰其在醫(yī)學和生物工程方面的杰出成就。

    據(jù)雷峰網(wǎng)統(tǒng)計,其中共有39位華人學者當選,占比已經(jīng)達到25%。

    美國醫(yī)學和生物工程院會士(AIMBE Fellow)是醫(yī)學和生物工程領域內(nèi)的最高專業(yè)榮譽之一。

    目前,AIMBE Fellow成員中包括3位諾貝爾獎獲得者、18位獲得總統(tǒng)科學、技術與創(chuàng)新獎章的成員、201位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101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和45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以下為就職于國內(nèi)單位的學者名單:

    陳學思

    陳學思,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生態(tài)環(huán)境高分子材料重點實驗室學委會副主任、生物高分子研究組組長 。

    1988年從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碩士畢業(yè)后留所工作,后在早稻田大學博士學位、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

    1999年,陳學思回到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工作,先后擔任研究員、博士生指導教師,從事生物降解醫(yī)用高分子材料、組織工程和藥物緩釋、聚乳酸和聚-己內(nèi)酯產(chǎn)業(yè)化等方向的研究與開發(fā)工作。

    2016年,陳學思入選國際生物材料與工程聯(lián)合會會士 ,201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陳學思曾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國家 科技 部“十三五”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研究中心項目等。同浙江海正集團合作實現(xiàn)了1.5萬噸聚乳酸產(chǎn)業(yè)化,技術水平達到了國際領先。

    入選理由:在開發(fā)用于基因和藥物遞送、納米醫(yī)學、組織工程以及規(guī)?;a(chǎn)和商業(yè)化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方面做出貢獻。

    馬光輝

    馬光輝,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生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主任,中國顆粒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化工學會生物化工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理事。

    1984年,馬光輝公派留學日本群馬大學,獲得纖維高分子工學科學士學位;1990和1993年分別獲東京工業(yè)大學高分子工學科碩士和博士學位。

    獲得博士學位后,馬光輝在東京農(nóng)工大學生物系統(tǒng)應用科學研究科擔任助理教授。2001年回國后入選中科院“百人計劃”,任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回國后,馬光輝主要從事均一生物微球和微囊的制備及其在生化工程和醫(yī)學工程中的應用,研究和開發(fā)蛋白質(zhì)/疫苗分離介質(zhì)、緩控釋藥物載體、免疫佐劑(疫苗遞送系統(tǒng))、細胞培養(yǎng)微載體、酶固定化載體等創(chuàng)新產(chǎn)品。

    據(jù)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消息,馬光輝共獲得中國發(fā)明專利授權88項,國際專利授權12項,專利技術和產(chǎn)品在國內(nèi)外500多家單位得到應用。

    入選理由:通過創(chuàng)新的膜乳化技術和生物醫(yī)學配方的顆粒系統(tǒng)設計,在生物工程方面做出貢獻。

    聶廣軍

    聶廣軍,中科院特聘研究員,國科大特聘教授, 科技 部納米研究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首席科學家,中國生物物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抗癌協(xié)會納米腫瘤學專業(yè)委員會委員,中國藥學會納米藥物專業(yè)委員會委員。

    2002年,聶廣軍于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獲得博士學位,之后在加拿大McGill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

    2008年回國后,在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建立了“納米生物學和納米生物材料”實驗室,組建了一個多學科交叉研究團隊,研究領域主要包括腫瘤納米生物學、納米生物技術和納米生物效應等。

    據(jù)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消息,聶廣軍共申請抗腫瘤應用等相關發(fā)明專利40余項(授權中國專利20余項,美國授權專利3項,日本專利1項,專利轉讓2項)。

    入選理由:為腫瘤微環(huán)境調(diào)節(jié)納米藥物和智能抗腫瘤納米機器人的開發(fā)做出杰出貢獻。

    高維強

    高維強,現(xiàn)任上海交通大學“王寬誠”冠名講席教授、博士生導師,癌基因及相關基因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生物醫(yī)學工程學院院長,Med-X研究院副院長,Med-X-仁濟醫(yī)院干細胞研究中心主任 。

    1982年,高維強本科畢業(yè)于南京大學,同年進入中科院就讀研究生并入選CUSBEA項目,1983年赴美,1989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在哥倫比亞大學醫(yī)學院及洛克菲勒大學完成博士后研究。1993-2010年,歷任美國Genentech公司科學家/實驗室主任、資深科學家。期間于2003年榮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海外杰青”。

    2010年全職回國。擔任仁濟醫(yī)院干細胞研究中心主任?,F(xiàn)正承擔 科技 部國家重點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及面上項目,也是上海市教委腫瘤學重點學科負責人和上海市衛(wèi)計委重中之重臨床腫瘤重點學科負責人。

    高維強長期致力于“干細胞與組織發(fā)育修復”和“腫瘤發(fā)生發(fā)展(包括腫瘤干細胞)”機制研究。近年來聚焦腫瘤干細胞、耐藥性、診斷和靶向治療的 探索 以及神經(jīng)損傷修復和內(nèi)耳毛細胞發(fā)育再生的研究。

    入選理由:對干細胞、組織再生和針對退行性疾病與腫瘤干細胞的轉化醫(yī)學做出貢獻。

    張燦

    張燦,中國藥科大學藥物科學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高端藥物制劑與材料研究中心主任。兼任英國皇家化學會期刊Biomaterials Science副主編、中國復合材料學會生物醫(yī)用復合材料分會常務委員、中國藥學會納米藥物專業(yè)委員會委員、天津市臨床藥物關鍵技術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藥科大學學報編委和中國藥科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

    1986年,張燦獲得南京大學化學系高分子合成材料專業(yè)學士;2000年獲得中國藥科大學藥物化學專業(yè)碩士;2003年獲得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高分子化學和物理專業(yè)博士。自工作以來一直從事新型藥用高分子材料和創(chuàng)新藥物的研究。

    曾作為課題負責人主持 科技 部新藥創(chuàng)制重大專項、新藥創(chuàng)制重大專項關鍵技術子課題, 科技 部國際交流重點項目、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和面上項目、教育部重點項目等40余項科研項目;獲得授權發(fā)明專利24項,主譯著作1部、參編著作3部。

    入選理由:對細胞治療和轉化研究做出貢獻。

    王梅云

    王梅云,河南省醫(yī)學影像中心主任。博士、主任醫(y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哈佛大學醫(yī)學院博士后,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yī)學院訪問教授,國內(nèi)首位國際磁共振學會認證講師、美國放射學院首批中國影像講師培訓人員。

    王梅云研究方向為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影像診斷與研究、磁共振新技術的應用,曾主編《醫(yī)學影像專業(yè)英語教程》1部,參編專著8部。近年來相繼獲得全國優(yōu)秀 科技 工作者、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優(yōu)秀青年 科技 專家、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等榮譽稱號。

    入選理由:對 探索 并拓展多模式成像技術在提高疾病診斷和治療方面的價值做出貢獻。

    湯啟宇 (Raymond Kai-yu Tong)

    湯啟宇,美國醫(y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香港青年科學院創(chuàng)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生物醫(yī)學工程系主任。

    1999年,湯啟宇獲得英國思克萊德大學生物醫(yī)學工程博士學位,研究領域包括康復機器人、腦機接口(BCI)、神經(jīng)工程、功能性電刺激(FES)和中風大鼠模型等。

    2013年,他獲得十大杰出青年(香港)獎,研究成果獲得了第44屆日內(nèi)瓦國際發(fā)明展金獎,2016年應邀參加達沃斯論壇作技術報告。

    入選理由:研發(fā)“希望之手”上肢康復儀用于中風康復,創(chuàng)辦香港第一個生物醫(yī)學工程系。

    姚建華

    姚建華,騰訊AI Lab AI醫(yī)療首席科學家,擁有天津大學計算機科學本科學位、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及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

    姚建華在精準醫(yī)療,影像分析、病理圖像處理,腫瘤生長預測、以及手術導航取得過突出成績。同時,姚建華擔任IEEE JBHI副主編,負責編輯多部AI影像特刊和擔任多個AI頂會的Area Chair,并組織多次醫(yī)療影像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國際期刊和頂會上發(fā)表論文超過350篇,被引用超過14000次,h-index指數(shù)47。

    加入騰訊AI Lab以來,姚建華帶領團隊發(fā)布多項研究與應用成果,包括中國首款獲批進入臨床應用的智能顯微鏡;為騰訊的國家級影像產(chǎn)品“騰訊覓影”提供技術和方案;與鐘南山團隊合作開發(fā)的新冠重癥預測模型發(fā)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并在全球80多個國家使用。未來,姚建華還將帶領團隊深入AI+生命科學方向。

    入選理由:對生物醫(yī)學圖像分析和人工智能醫(yī)療保健領域的研究、臨床服務和商業(yè)開發(fā)做出貢獻。

    全部入選華人名單如下:

    中國科學院陳學思

    中國科學院馬光輝

    國家納米科學技術中心聶廣軍

    上海交通大學高維強

    中國藥科大學張燦

    河南省人民醫(yī)院主任王梅云

    香港大學湯啟宇

    騰訊AI Lab姚建華

    雅培Qiaoqiao Ruan

    雅培Tao Xin

    特拉華大學Liyun Wang

    貝斯以色列女執(zhí)事醫(yī)療中心Wenyi Wei

    美國西北大學Hao F. Zhang

    OncoC4公司Pan Zheng

    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Quing Zhu

    西門子醫(yī)療Rui Liao

    卡耐基梅隆大學Jian Ma

    休斯敦大學Ji Chen

    俄克拉荷馬大學Wei R Chen

    特拉華大學Wilfred Chen

    賓夕法尼亞大學Youhai H. Chen

    密蘇里-哥倫比亞大學Jianlin Cheng

    南衛(wèi)理公會大學Jung-Chih Chiao

    范德堡大學Zhaohua Ding

    俄亥俄州州立大學Yizhou Dong

    得克薩斯大學阿靈頓分校Jean Gao

    馬薩諸塞大學醫(yī)學院Gang Han

    波士頓大學Xue Han

    得克薩斯A&M大學Shuiwang Ji

    得克薩斯大學西南醫(yī)學中心Steve Jiang

    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Yuanpei Li

    加利福尼亞大學爾灣分校Chang Liu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Chunlei Liu

    加利福尼亞大學爾灣分校Wendy Liu

    哈佛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Xiaole S. Liu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Ting Lu

    雪城大學Dacheng Ren

    休斯頓衛(wèi)理公會醫(yī)院Stephen T. Wong

    馬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Nianqiang Wu

    以上就是關于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生相關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問題,您也可以聯(lián)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nèi)容。


    推薦閱讀:

    中醫(yī)推拿按摩師資格證怎么考(國家認可的中醫(yī)按摩培訓機構)

    音樂留學去哪個國家好-(音樂留學去哪個國家好一點)

    世界國家素質(zhì)排行榜(世界國家素質(zhì)排行榜前十名)

    服務平臺有哪些(跨境信息服務平臺有哪些)

    奇瑞汽車銷量排行榜(奇瑞汽車銷量排行榜202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