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創(chuàng)意學院 > 技術 > 專題列表 > 正文
花園口日軍登陸遺址(花園口日軍登陸遺址景區(qū)照片)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花園口日軍登陸遺址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ChatGPT國內免費在線使用,一鍵生成原創(chuàng)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計劃、工作報告、論文、代碼、作文、做題和對話答疑等等
只需要輸入關鍵詞,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內容,越精準,寫出的就越詳細,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線網頁版、PC客戶端
本文目錄:
一、被稱為“東洋第一堡壘”的旅順,面對日寇為何一天也沒堅守???
1894年,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后,中日大海戰(zhàn),北洋水師傷亡慘重,李鴻章為保存實力,令余部退入威海港內,不準出戰(zhàn),把黃海的制海權拱手讓給日本。然而日本豺狼的胃口可不止海上吃掉北洋艦隊,同樣對遼闊的中國大陸垂涎三尺。
對于日本的野心,清廷雖然做了防范,但在1894年10月25日,日寇仍然了突破清軍重兵把守的鴨綠江防線。于此同時,日本大將大山巖的第二軍,在日本聯(lián)合艦隊的掩護下在遼東半島莊河縣花園口登陸,日軍的意圖是攻下金州和大連,從后路包抄旅順。出乎意料的是日軍在花園口沒有遭到清軍的任何抵抗,此時花園口沒有清軍一兵一卒防守。
日軍高看了清軍的領導層,李鴻章壓根就沒想到在這狙擊,他把軍隊都拉到旅順死守了,于是日本不慌不忙花了10多天將大量武器輜重,2.4萬大軍和幾千匹戰(zhàn)馬運上岸。
日軍登陸后首先進攻金州,金州勢單力薄,形勢危急。前去支援只有旅順守將徐邦道,而放眼整個金旅之戰(zhàn),從始至終積極防御日軍進攻,最值得稱道的只有徐邦道,讓我們記住這位民族英雄!
徐邦道部2000余人在石門子,狙擊一萬日寇的進攻,寡不敵眾傷亡慘重,只好撤退。而金州守軍的表現也可歌可泣,金州副都統(tǒng)連順率部與日軍血戰(zhàn)2個小時,金州城墻被轟塌,日軍從西南兩門蜂擁而入,連順率一部向旅順撤退。城內一隊清軍與沖進來的日軍展開血腥肉搏,除十幾名傷殘士兵被俘虜外,其余全部壯烈殉國。
與金州守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連灣(大連周圍二十余小島合圍的海灣)炮臺群守將趙懷業(yè)。不僅不和徐邦道一起救援金州,在日軍進攻大連灣炮臺的前一天竟然逃跑了,讓日寇未發(fā)一槍一彈進入大連灣,繳獲大量軍用物資,其中大炮就120多門,炮彈246萬余發(fā),德國新式步槍600多支、子彈3381萬顆,還有馬匹、行帳、糧食以及沒有啟封的快炮等。
這個敗類說他資敵賣國一點都不冤枉他。金州陷落時,趙懷業(yè)棄炮臺率隊帶著自家的財物逃奔旅順,旅順危急之時再次逃跑,最后被清廷革職查辦,家產被查抄。
11月17日,日寇進犯旅順,此時防守旅順的清軍有黃仕林、衛(wèi)汝成、姜桂題、程允和、張光前、徐邦道六軍,由北洋前敵營務處龔照玙統(tǒng)率。加上金州、大連灣退下來的連順、趙懷業(yè)的殘部共計14700人。龔照玙不懂軍事,六部統(tǒng)領知道無法依仗此人,臨時推舉年紀較大的姜桂題任總統(tǒng)領,但姜桂題少謀寡斷,才智平平,六部互不隸屬還是各自為戰(zhàn),互相難以協(xié)調。
徐邦道主張主動出擊,拖延日軍的進攻步伐。徐邦道說服衛(wèi)汝成協(xié)同作戰(zhàn),徐邦道率拱衛(wèi)軍行,衛(wèi)汝成率成字軍北上阻擊日軍。徐邦道本想打個伏擊戰(zhàn),卻不想在11月18日上午10時與日軍在旅順北面土城子發(fā)生遭遇戰(zhàn)。
遭遇的日軍是一支騎兵偵查搜索部隊,由日軍騎兵第一大隊長秋山好古率領。清軍在山頭上架炮,猛烈轟擊日軍,3000余人對日軍形成合圍,日軍抵抗異常頑固,且戰(zhàn)且退。清軍斗志昂揚向日軍沖鋒,打死打傷日寇46人,秋山好古率部狼狽逃離。
日本人寫的(日清戰(zhàn)爭實記)記載:清軍與日軍激戰(zhàn)數小時,炮聲如雷,彈雨如注,硝煙彌漫,籠罩原野,“其勢難敵,我軍苦戰(zhàn)之狀實非筆墨所能盡述”。
土城子遭遇戰(zhàn)也是清軍在金旅之戰(zhàn)中唯一一次勝仗,大快人心的同時,也成了絕唱。徐邦道部因為從金州倉促撤出,帷幕、炊具、糧袋都丟棄,既無援軍又無糧草,無法維持作戰(zhàn),只好退回旅順。
11月21日晨7時,在日本聯(lián)合艦隊的配合下,日軍開始對旅順發(fā)動總攻。對于旅順的防守。李鴻章可謂信心滿滿。旅順口不僅口門嚴實,而且背靠群山,主要山峰上都設有炮臺,是為旅順后路炮臺。東面有松樹山、二龍山、雞冠山等炮臺,西面有椅子山、案子山、望臺北等炮臺,共有加農炮、榴彈炮、野炮、山炮等各種大炮78門。
旅順口地勢險要,黃遵憲曾贊道:“海水一泓煙九點,壯哉此地實天險!炮臺屹立如虎闞,紅衣大將威望儼。”舊本重野安鐸(日本維新史》載:“法國遠征軍總司令孤拔說:‘不率領一萬噸以上鐵甲艦20艘、魚雷艇30艘進攻半年以上就不能攻克旅順。”
正是戰(zhàn)前估計旅順易守難攻,日軍第一師團長山地元治組織了1500名敢死隊,做好了艱難攻城的準備。
21日晨,日軍山地元治第一師團全面進攻旅順后路陸路炮臺,攻勢兇猛。清軍統(tǒng)領程允和指揮椅子山和案子山的清軍打退日軍多次進攻。但日軍火炮命中率高,且火力更為猛烈,椅子山和案子山相繼失守。松樹山被日軍炮火擊中彈藥庫,猛烈爆炸,炮臺徹底被毀。
日軍于是集中火力向二龍山炮臺進攻,在猛烈炮火掩護下靠近了炮臺,與清軍短兵相繼,喊殺聲此起彼伏。守將姜桂題用克虜伯炮、格林炮猛轟,輔以步槍射擊,打退日寇兩次進攻。不過日軍人多勢眾,炮火精準猛烈,如野獸般瘋狂地向炮臺攀登,清軍漸漸不支,姜桂題下令撤退。當日軍逼近了炮臺時,清軍點燃彈藥庫的地雷,一聲天崩地裂地巨響,粉塵硝煙彌漫周邊,目擊此戰(zhàn)的西方武官莫不感嘆之雄壯!
此時防守東雞冠山的,徐邦道率領的拱衛(wèi)軍也同樣遭到日軍的圍攻,徐邦道軍頑強抗擊,日本援軍不斷涌來,徐邦道部無奈撤退。隨后大坡山、小坡山、蟠桃山等炮臺也先后淪陷,旅順后路陸路炮臺全部落入日軍之手或被日軍摧毀。
對于炮臺攻防戰(zhàn),日本人《日清戰(zhàn)爭實記》記載:“斯時戰(zhàn)斗最為激烈,兩軍炮聲隆隆,似有天柱為之坍塌,地維為之碎裂之勢。”
旅順后路陸路炮臺失守后,在旅順的一些清軍將領中產生了極度地惶恐,貪生怕死之徒,盡顯原形。旅順北洋前敵營務處龔照玙和三個清軍統(tǒng)領黃仕林、趙懷業(yè)、衛(wèi)汝成等先后逃跑。
駐守旅順口區(qū)內白玉山炮臺守將衛(wèi)汝貴,聽到旅順后路陸路炮臺失陷后驚恐萬狀,換便服逃走,白玉山炮臺不戰(zhàn)而丟。旅順后路陸路炮臺激戰(zhàn)正酣時,西岸炮臺張光前眼看其他清軍部隊苦戰(zhàn)不救,在旅順失守后乘黑夜逃命。
而有旅順隱帥之稱的,前敵營務處總辦道員龔照玙和率軍駐守白玉山北側元寶房一線的統(tǒng)領衛(wèi)汝成,同乘一艘魚雷艇逃跑,到達煙臺后,衛(wèi)汝成打扮成船戶模樣上岸潛逃,再也不曾露面,清廷將其革職,卻怎么也找不到這個人,只好不了了之。
龔照玙后來被扭送京師,刑部議罪,判斬監(jiān)侯秋后處決。然而龔照玙四處活動改判死緩,一緩就是六年,八國聯(lián)軍入侵北京,龔照玙又開釋出獄了。
要說溜得最快的還是黃仕林,戰(zhàn)前就從老蜊嘴海岸炮臺著便服逃走,李鴻章請旨將黃仕林“即行革職,永不敘用,以示懲儆”,但黃仕林靠行賄竟然又恢復了原銜,可見清朝政治有多腐敗,這樣的朝廷還怎么指望他能打好仗、打勝仗?
還有大連灣那個“逃跑將軍”趙懷業(yè),在旅順又一次未戰(zhàn)先逃,兩次未戰(zhàn)先逃,交刑部議處定罪,僅僅是抄了他的家產而已。據說是因為有李鴻章的庇護下,趙懷業(yè)沒有被處斬,但所有家產予以查抄充公。
就這樣旅順守軍統(tǒng)帥總兵一下跑了一多半,頓時軍心大亂。
在旅順的8艘魚雷艇都逃到了威海。國難當頭,有人打仗,有人逃跑,有人還忙著搶奪財物。 負責旅順與后路旱雷營的學生兵脫下軍裝換上便服躲入市區(qū)避難,西岸旱雷營隊長張啟林逃跑前帶人把發(fā)電機毀了,秩序大亂。接著有人拆走了控制雷場的電箱,后來干脆電線也給偷走了,倉庫的管理員和部分士兵也參與了盜搶事件。
旅順后路各炮臺陷落后,還有海岸炮臺可以一搏,即使不能扭轉戰(zhàn)局,至少可以對日軍進行大量殺傷。
尤其是黃金山炮臺最為堅固,配置最為豪華,所有大炮都能作360度旋轉,四面八方都可以射擊,沒有死角。日軍第二聯(lián)隊誠惶誠恐地接近炮臺時,準備付出巨大傷亡代價拿下這座炮臺時,守將黃仕林早就棄炮臺逃走了,主將都跑了,炮臺官兵人心惶惶,無心戀戰(zhàn)紛紛丟掉軍裝和武器逃跑,隨后摸珠礁炮臺、老蜊嘴炮臺也相繼陷于敵手,東岸炮臺被日軍輕松占領。
東岸炮臺失陷,西岸炮臺的守將張光前嚇得當夜棄炮臺而逃,西岸炮臺也被日軍奪占。貌似防守強大的有“東洋第一堡壘”之稱的旅順,一天之內20多個炮臺就被日軍占領和摧毀,清軍戰(zhàn)死2000多人。李鴻章苦心經營達16年之久的旅順,船塢、炮臺、軍儲在北洋軍港中都是首屈一指?;ㄙM1億數千萬兩白銀在大連、旅順建立的25座炮臺,260門海岸野炮,其中有百余門重型大炮,以及各種炮彈500萬發(fā),白白送給了日寇。
李錫亭《清末海軍見聞錄》說:“旅順的防御經營了十六年,花費幾十萬金,船塢和炮臺都是北洋各軍港最先進的,結果一天都沒守住,這些軍事物資就資敵了。”
對于清軍輕易地丟棄炮臺的行為,外國人都表示了不可理解。英國人詹姆斯.艾倫站在白玉山上觀察了這次戰(zhàn)斗,他說:”這些工事都建在陡峭的山峰上,居高臨下,進犯的軍隊在這種地形下無法保持規(guī)則隊形,要攀登山坡仰攻山上的敵人異常困難,而防御工事里的炮手可以輕易地將進攻的人成千上萬地撂倒。我懷著非常疑惑的的心情,看到了如此堅固的炮臺就被他們輕易丟棄了。在那些滿載難民的艦只和小筏子上,站滿了膽小如鼠的中國軍隊,他們的無能與膽怯,給我留下來深深的印象。”
美國記者對清軍的表現也不無嘲諷:“旅順要是由美軍來防守,日軍不死亡萬人,耗費數月,休想踏進旅順半步!”
客觀地說旅順保衛(wèi)戰(zhàn),清軍的表現確實非常糟糕,尤其是那些臨陣脫逃的民族敗類,為后世所不齒。旅順保衛(wèi)戰(zhàn)整個戰(zhàn)爭過程,除了徐邦道的土城子之戰(zhàn)值得稱道外,其他表現都差強人意,很多清軍將領和士卒甚至失去了戰(zhàn)斗的勇氣,如何指望他們保護百姓。而徐邦道、姜桂題、連順等清軍統(tǒng)領表現出的英勇抗擊日寇,保家衛(wèi)國的血性之氣令人敬佩。
但清軍兵員素質和戰(zhàn)斗組織及其戰(zhàn)法與日軍有較大差距,短時期也難以趕上,加之日軍人數優(yōu)勢,清軍最終敗北,徐邦道、程允和、姜桂題、連順等人突圍北上,與前來反攻金州的宋慶會合在一起,向蓋平方向撤退。
被李鴻章稱為固如金湯的旅順,日軍僅僅以損失280人的輕微代價就占領了。11月21日日寇占領旅順后,日本第二軍司令大山巖為了震懾清廷,報復清軍,向部隊下達命令,對手無寸鐵的旅順平民瘋狂大屠殺。
日軍以搜查清軍士兵的名義,由東向西挨門挨戶踹門,逢人便殺,城里城外都反復搜查,反復屠殺。日寇仿佛是從地下鉆出來的惡魔,用刺刀和武士刀將碰見的每個中國人刺死或砍死,砍累了就用機槍向捆成一團的人群掃射。
旅順到處是惡魔的狂笑和旅順百姓的慘叫聲,每條街道胡同,每戶住宅,道道河溝都堆滿了尸體,血流成河。惡魔們肆意屠殺,旅順的每個角落都不放過,廟觀內的和尚、道士、尼姑都無一幸免,甚至被凌辱后殘忍殺害。
很多歐美人目睹了日軍的無恥暴行。英國人艾倫在他的《龍旗翻卷之下》中寫道:“日本兵四處追殺無辜百姓,用槍托打,用刺刀刺,街上到處都是尸體,白天黑夜屠殺都不停息。街道上到處回蕩著槍聲、叫罵聲、呼喊聲、尖叫聲和呻吟聲,殘肢斷臂隨處可見,人的尸體將有些小胡同都堵住了。”
殺紅了眼的惡魔,手段變態(tài)殘忍,老人和婦女甚至孩子都不放過,英國人艾倫還親眼目睹了日本惡魔禽獸不如的一幕:幾個鬼子圍住一個抱著不滿兩歲小孩的婦女,扯開她的衣服,將刺刀刺穿了她的胸膛,將她抱的那個孩子用刺刀刺穿,挑起來舉向空中,無恥地讓周圍的人看,惡魔們發(fā)出一陣令人惡心地歡呼聲。
日寇中的隨軍記者也參與大屠殺,一個名叫甲秀輔的記者在給友人的信中這樣寫道:“23日我在旅順市街用日本刀斬殺了清國的敗殘兵,殺中國人的不止我一個,別的隨軍記者這樣做的也有很多......。正如這個隨軍記者所說,日本海軍隨軍記者佐伯安的表現更像伏地魔,他用刺刀殺死了一個孕婦,還干著到處搶劫的勾當。
紐約《世界》雜志記者美國人克里曼,24日清晨被槍炮聲驚醒,出門看到一群獸兵正在迫趕三個中國人,其中一人抱著一個全身赤裸的嬰兒,嬰兒沒有哭聲,想必已經死亡。日寇開槍打死兩人,抓住第三人要將其砍頭,克里曼想要救他,向獸兵表明身份,但還是沒有救下這個人。
什么是禽獸不如,什么是惡魔,克里曼有了親身的體會。25日,在一處老屋旁,他和他的助手看到兩個獸兵剛剖開一具尸體的肚皮,正在剖心,令他們嘔吐不止。在一條街道路中央,一個白發(fā)蒼蒼的老人跪著向日寇求饒,一群獸兵狂笑不止,一寇舉起日本刀將老人砍成兩半。
克里曼被旅順發(fā)生的末日景象震呆了,他在通訊中寫道“……是夜天氣極冷,寒暑表低至零下20度。婦女兒童逃至山上受寒凍死者比比皆是。日兵仍連夜追殺男人。次日我經過各街,尸體隨處可見,均殘斷剝離如獸所嚙。被害店鋪老板之尸橫在道傍,眼中之淚、傷痕之血已結成冰塊。甚至有靈性之犬見主人尸首僵硬亦不禁悲鳴于側......”克里曼是第一個親眼目睹日寇暴行并向全世界報道的人,我們應該向他致以敬意。
經過像克里曼這樣有職業(yè)操守,充滿正義感的外國朋友的報道,日寇在旅順的暴行,被公諸于世。全世界震驚了,原來這世界上還有這樣一群惡魔怪獸在殘害人類。
美國紐約《世界》雜志厲聲斥責:“日本是披著文明的人皮而帶有野蠻筋骨的怪獸,在旅順日本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出野蠻可憎的的真實面目。”
曾為日本艦隊襲擊清朝運兵船高升號,為日本辯護的英國著名法學權威胡蘭德博士,在其著作《中日戰(zhàn)爭之國際公法》一書中,指責“當時日本將卒之行為實逸出常態(tài)之外”。
《泰晤士報》記載:“日本攻占旅順時,屠殺平民四天,毫無道理地肆意殺戮,將清兵數群捆綁起來,先用槍刺死,然后殘忍肢解。”
面對日寇的肆意屠戮,我同胞也不會任由日寇殘殺,一個老鐵匠的兩個兒子都被日寇殺害后,他憤怒傷心至極,手握鐵錘,躲在門內復仇。一個鬼子進門來,他猛地一下將日寇砸的腦袋開花,然后將日寇尸體拖到一邊,再等鬼子進來,一連砸死了五個日本鬼子,最后被鬼子殘酷殺害。
一個叫沈六的人,用扁擔抵抗日寇,被捕后逃脫,組織百姓起來反抗日寇,夜襲日寇營地。日軍進入旅順和順大戲院時,演武松的張鐵腿在演戲時突然關燈,砍死一日軍。一個叫陳金發(fā)的人,手握斧頭藏在暗處,一個鬼子一進門就被砍死。謝沛桐奪了一把日本刀,以牙還牙連砍十幾個日寇。更難得的是一個兒童扮作乞丐,進入日寇軍營,在日寇水缸里投入毒藥,毒死不少鬼子,被捕后英勇就義。
一個新娘子,新郎被殺,自己被日寇凌辱,她痛苦萬分用剪刀刺進獸兵的咽喉,悲憤狂怒地使勁亂攪,獸兵斃命得到了應得的下場,新娘子也含淚撞墻而死!……
!
此種情形何其慘烈,日寇連續(xù)四天三夜的肆意屠殺、搶劫、強奸,旅順全城只有埋尸的36人(后經考察,生還者800余人)幸免于屠殺。
英國胡蘭德《中日戰(zhàn)爭之國際公法》記載:“四日間日軍肆意殘殺婦女兒童,有歐洲軍人及記者目擊此慘狀,但無法制止,只有旁觀,嘆息不止。”
面對國際輿論的譴責,日本政府不僅不認錯,伊藤博文反而混淆是非,顛倒黑白,徹底否認旅順大屠殺,還在國際上制造日本無辜的假象,收買英國的中央通訊社和路透社、美國的華盛頓郵報給他做無罪辯護。這些被收買的所謂國際媒體,昧著良心胡說八道:“除戰(zhàn)時正當殺傷之外,(日軍)無殺害一名中國人!”,比起日本惡魔的罪行,這些媒體的無恥報道同樣卑劣無恥。
日寇連續(xù)4天3夜的搶劫、屠殺和強奸中國平民,死難者達2萬余人。日本第二軍司令大山巖,第一師團長山地元治,第一旅團長乃木希典少將和第二旅團長西寬二郎少將等這些旅順大屠殺的元兇將永遠釘在歷史的十字
旅順慘案如今已成歷史,但我們不能忘記這一傷痛,如今日本恃強凌弱的本質沒有絲毫改變,發(fā)動戰(zhàn)爭的侵略者和劊子手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反而被供奉在靖國神社。對此我們必須保持高度的警惕,富國強兵決不能讓悲劇重演,真正發(fā)展強大起來,讓一切敢于來犯之敵都灰飛煙滅。
二、甲午海戰(zhàn)中丁汝昌:下令炸沉軍艦 服毒自盡不降敵
令幾代國人難以忘懷的甲午悲劇歷史,如今已經過去整整120個年頭了。甲午戰(zhàn)爭的慘敗和《馬關條約》的簽訂,徹底擊碎了近代以來中國人第一次強軍強國的夢想,實為近代中國的一場重大歷史劫難,同時也促成中華民族的覺醒與抗爭。> 3.5平方公里 「甲午之魂」 >站在海岸邊,你能否聽見7500噸的巨艦定遠被自己人炸沉時發(fā)出的轟鳴?在那間東廂房里,你可曾想像過 自殺之前絕望的嘆息?>「海軍公所」,見證了浩大的北洋艦隊全軍覆沒的全過程。>威海劉公島,面積只有3.5平方公里,但甲午之戰(zhàn)北洋水師的「總指揮部」便設在這里。如今,背山面海的「北洋水師提督署」,已經成為博物館,門楣上仍懸掛著李鴻章親筆所書「海軍公所」額題。>近三十年來,我先后十幾次造訪威海。最早的一次,是在1985年10月。當時的威海,還是隸屬于山東煙臺的一個縣級市,全城只有很少的一些三四層樓房,海邊一條稍有模樣的大街上,不時有冒著黑煙的拖拉機轟鳴著碾過,看不到外地游客,就連本地行人也非常少。>而當時的劉公島,原本是一個閑人不得入內的軍事管制區(qū),改革開放后才開始對公眾開放。第一次上劉公島,是海軍威海水警區(qū)派交通艇把我送上去的。當時,我完全是以一種「朝圣」的心情,但是跨入島上「海軍公所」的大門,映入眼簾的卻是年久失修的房屋和荒草叢雜的院落,一切都顯得陳舊荒蕪,早已沒有當年的威武模樣。>那時,「北洋水師提督署文物管理所」剛剛組建,著手接收這個曾經在19世紀后期聲名顯赫的「海軍大院」。所長戚俊杰等幾個工作人員駐島工作,最初連電燈和自來水也沒有,甚至要自己動手壘灶、拾柴草、生火做飯,常常是一兩周時間才能乘船回一次家。但就是這樣,「拓荒者」們硬是一步步把破敗不堪的院落修葺一新,并且不斷搜集到大量北洋海軍與甲午戰(zhàn)爭的珍貴文物,終于打造出今天這座「國家一級規(guī)?!沟牟┪镳^。>站在劉公島上這座「海軍大院」里,徘徊在廳堂樓閣之間,不由遙想當年炮火橫飛、生死苦戰(zhàn)的不眠之夜。1895年2月初日軍已經占據威海衛(wèi)軍港陸地的三面炮臺,東面海上日軍艦艇擺出夾擊的陣勢。正是在這個海軍公所里,北洋艦隊與外界的有線電報等一切聯(lián)系已經全部中斷,日本聯(lián)合艦隊司令伊東祐亨送來勸降書,提督 毫不為其所動,率部奮起還擊。2月1日,雙方展開激烈的火炮對射戰(zhàn),戰(zhàn)至日暮時分,日軍艦隊始終未能接近港口而被迫退回海上。>丁汝昌>就這樣持續(xù)長達一周時間的晝夜酣戰(zhàn),氣溫極低,寒風呼嘯,彈藥即將耗用殆盡,陸上援軍的音訊渺茫無盼。最后,丁汝昌下令炸沉所有殘存的軍艦,已無人響應執(zhí)行。在萬般無奈和極度絕望之中,59歲的丁汝昌服毒自盡,高級將領劉步蟾、張文宣、楊用霖也相繼自殺,死不降敵。>「海軍公所」見證了浩大的北洋艦隊全軍覆沒的全過程,哀鳴汽笛的余響似乎還在纏繞,讓我們身居其間咀嚼歷史深沉的隱痛,久久難以釋懷。>那時,「北洋水師提督署文物管理所」剛剛組建,著手接收這個曾經在19世紀后期聲名顯赫的「海軍大院」。所長戚俊杰等幾個工作人員駐島工作,最初連電燈和自來水也沒有,甚至要自己動手壘灶、拾柴草、生火做飯,常常是一兩周時間才能乘船回一次家。但就是這樣,「拓荒者」們硬是一步步把破敗不堪的院落修葺一新,并且不斷搜集到大量北洋海軍與甲午戰(zhàn)爭的珍貴文物,終于打造出今天這座「國家一級規(guī)?!沟牟┪镳^。>站在劉公島上這座「海軍大院」里,徘徊在廳堂樓閣之間,不由遙想當年炮火橫飛、生死苦戰(zhàn)的不眠之夜。1895年2月初日軍已經占據威海衛(wèi)軍港陸地的三面炮臺,東面海上日軍艦艇擺出夾擊的陣勢。正是在這個海軍公所里,北洋艦隊與外界的有線電報等一切聯(lián)系已經全部中斷,日本聯(lián)合艦隊司令伊東祐亨送來勸降書,提督丁汝昌毫不為其所動,率部奮起還擊。2月1日,雙方展開激烈的火炮對射戰(zhàn),戰(zhàn)至日暮時分,日軍艦隊始終未能接近港口而被迫退回海上。>丁汝昌>就這樣持續(xù)長達一周時間的晝夜酣戰(zhàn),氣溫極低,寒風呼嘯,彈藥即將耗用殆盡,陸上援軍的音訊渺茫無盼。最后,丁汝昌下令炸沉所有殘存的軍艦,已無人響應執(zhí)行。在萬般無奈和極度絕望之中,59歲的丁汝昌服毒自盡,高級將領劉步蟾、張文宣、楊用霖也相繼自殺,死不降敵。>「海軍公所」見證了浩大的北洋艦隊全軍覆沒的全過程,哀鳴汽笛的余響似乎還在纏繞,讓我們身居其間咀嚼歷史深沉的隱痛,久久難以釋懷。> 足球場大小 日島令日軍膽寒 >劉公島南側,還有一個孤自飄零于海灣之中的小島,名曰日島,面積僅有一個足球場大小,甚至沒有可供輪船??康拇a頭,所以除了個別搖舢板的漁民之外,幾乎無人能夠光顧,就連甲午戰(zhàn)爭研究者們,也鮮有登臨此島者。>但就是在這座小島上,120年前曾發(fā)生過一場異常激烈的炮戰(zhàn),而且,是甲午之戰(zhàn)中難得的一場「令日軍膽寒的勝仗」。>據日軍的戰(zhàn)史資料記載:「此役,敵炮臺頗能戰(zhàn)。以八門大炮抗擊我艦隊二十余艘,運轉巧妙,猛射我各艦?!?1986年秋,海軍威海水警區(qū)派出一艘登陸艇專程將我送上日島,讓我得以實地考察并拜謁甲午英烈們的血戰(zhàn)圣地。>與當年甲午戰(zhàn)爭炮火連天的戰(zhàn)場形成強烈反差的是,由于長年人跡罕至,整個日島草木蔥翠,沒有任何垃圾,雪白的海鳥自由自在地棲息在這里,顯現出一派寧靜祥和的海上世外桃源景象。島上的地阱式炮臺仍保留著甲午戰(zhàn)爭結束時的原貌,炮臺的累累彈痕鮮明可見,砌起的炮臺圓形狀工事依然堅固,石壁上有掉落的痕跡。>在1895年2月的劉公島保衛(wèi)戰(zhàn)中,海軍戰(zhàn)將薩鎮(zhèn)冰親率一支水兵分隊登上天寒地凍的日島,與日軍進行了異常激烈的炮戰(zhàn),予敵以重創(chuàng)。當時參戰(zhàn)的北洋海軍洋員肯寧咸記錄了激戰(zhàn)的情形:「從戰(zhàn)斗開始到停止,日島當著南岸三炮臺的炮火;地阱炮升起來后,更成了那三炮臺的標的。這些炮并沒有附著鏡子,所以升炮的人一定要到炮臺上面去,結果這些人立即就會受到對方炮擊,這是很危險的職任;可是那些年輕的水兵仍舊堅守著這些炮,奮勇發(fā)放。一次,三個水兵守著一門炮,冒著兇猛的轟擊,其中有一個因炮彈爆發(fā),頸上、腿上和臂上三處受了傷,可是一等傷處裹好,他仍舊堅決回到他的職守,只手助戰(zhàn)?!?當年在日島率部誓死御敵的薩鎮(zhèn)冰>在激戰(zhàn)中,日島炮臺的彈藥庫被日軍炮火擊中,引起劇烈爆炸,北洋戰(zhàn)地最高指揮官丁汝昌只得命令派艦艇將日島守軍官兵接回劉公島。>一百多年后,在秋日暖和的陽光下,曾經炮火怒吼的舊戰(zhàn)場已是靜穆無聲,只有陣陣海濤聲入耳。黃草萋萋,環(huán)繞著百年炮臺昂然生長,從外形上看猶如一個精致的「大花圈」,彰顯著一種蓬勃的英氣,一種永存的敬意。草猶如此,人何以堪。站在炮臺上,遙想甲午英烈們當年無畏面對強敵的英雄壯舉,令人生發(fā)出由衷的敬佩。>當年在日島率部誓死御敵的薩鎮(zhèn)冰>在激戰(zhàn)中,日島炮臺的彈藥庫被日軍炮火擊中,引起劇烈爆炸,北洋戰(zhàn)地最高指揮官丁汝昌只得命令派艦艇將日島守軍官兵接回劉公島。>一百多年后,在秋日暖和的陽光下,曾經炮火怒吼的舊戰(zhàn)場已是靜穆無聲,只有陣陣海濤聲入耳。黃草萋萋,環(huán)繞著百年炮臺昂然生長,從外形上看猶如一個精致的「大花圈」,彰顯著一種蓬勃的英氣,一種永存的敬意。草猶如此,人何以堪。站在炮臺上,遙想甲午英烈們當年無畏面對強敵的英雄壯舉,令人生發(fā)出由衷的敬佩。> 扼腕花園口 奇異的失守 >24049名日軍、2740匹戰(zhàn)馬及大量裝備輜重長達14天的登陸,竟未遇任何干擾。>清軍沒有預判,更無設防,堪稱戰(zhàn)爭史上的一次奇觀。>甲午戰(zhàn)爭中,日軍部隊于1894年10月24日開始在遼東半島東部中端的花園口成功實施了為期14天的大規(guī)模登陸行動。>2013年10月底,我隨國防大學《甲午,甲午!》電視攝制組再次踏上遼東的甲午旅程,第一次實地考察莊河市花園口的日軍登陸場。盡管日軍此次登陸的戰(zhàn)例早已多次被我寫進自己的研究論著中,但當我親自登上花園口海邊陡峭的礁盤,面對極其不利于大部隊實施登陸的海邊環(huán)境,遙想當年日軍第二軍24049名官兵和2740匹戰(zhàn)馬及大量裝備輜重,在長達14天的時間里竟未遭遇清軍任何抗擊,得以大搖大擺從容完成「靜悄悄的登陸」,心中更是痛恨 軍政當局坐視日軍大規(guī)模登陸而毫無作為的昏聵與麻木、無能。>花園口是遼東半島東部海岸中段的一處小港,今為遼寧莊河高陽鄉(xiāng)所屬,西南距大連灣約100公里。我們從現場看到,這個朝南的港灣,其背后三面是丘陵環(huán)繞,口岸兩端相距約3000米,港灣及附近海灘系泥沙積底,淺而平坦。漲潮時水深僅有3米,近岸處礁石林立。遺憾的是,在這個易于設置登陸防御陣地的地點,清軍并沒有預先布兵設防。>1894年10月30日花園口,依靠小舢板登陸的日軍>從現有日軍史料上看,日本海陸軍事先各派出兩名作戰(zhàn)參謀搭乘「高千穗」號巡洋艦,駛抵遼東半島東部近岸海區(qū)進行實地偵察。在近距離的觀察后,陸軍參謀人員認為花園口海岸地理條件有諸多不適于登陸的因素,但海軍仍堅持此前所選定的花園口為登陸地點。隨著天氣越來越寒冷,為避免久議不決而貽誤戰(zhàn)機,日軍大本營最終拍板決定采納海軍方面的意見。>日軍戰(zhàn)史顯示,1894年10月23日上午,日本第二軍第一師團的第一批部隊分乘16艘運輸船出發(fā),于次日凌晨在花園口外海面拋錨。黎明時分,日軍換乘由小汽艇牽引的舢板在花園口實施登陸,并立即在岸邊插上太陽旗。侵略者的鐵蹄就此踏上了中國海岸。上午10時,師團長山地元治中將也隨部隊登上花園口海岸,發(fā)現整個岸區(qū)沒有中國軍民,立即向南派出偵察分隊和喬裝的情報人員。26日,日第二軍司令官大山巖大將隨第二批登陸部隊上岸,馬上部署向金州方向的進攻行動。>我們從花園口實地看,近岸灘平水淺,錨地距海岸遠達三四海里。設想當年日軍汽艇牽引登陸舢板一個晝夜只能往返兩三次,退潮時還會出現縱深達1500米的淤泥淺灘,促使登陸部隊停止行進,這樣日軍的登陸行動較為遲緩。從實際情況看,直至11月6日,日軍第三批登陸部隊才全部上岸,時間長達半個月之久。>這次登陸行動可謂戰(zhàn)爭史上的一次奇觀,因為這是一場只聽濤聲而未聞炮聲的大規(guī)模登陸入侵行動。清軍不僅未提前判斷或偵知登陸地點,布設防御陣地,而且在日軍近半個月的登陸過程中,也沒有采取過任何一種抗擊或襲擾日軍的作戰(zhàn)行動,本來隱蔽性極差的日軍反而占盡先機。如果受到若干北洋艦艇的襲擾,日軍部隊也會陷入一片混亂之中。>從現存的歷史照片來看,日軍在花園口岸上安營扎寨,從容進行休整,沒有絲毫戰(zhàn)爭硝煙彌漫的場景。直到日軍南犯金州,才正式與清軍交火。在大連灣駐守的淮軍總兵趙懷業(yè)率部乘夜色退往旅順口,讓日軍兵不血刃地占據防務要地。日軍從繳獲的物品中發(fā)現大連灣水雷分布圖,因此很輕易地迅速掃除水雷,使得日軍艦船得以安全駛入碼頭,防線由此崩潰。>我們在花園口現場最大的感受是,這次奇異的「失守」,表明清軍預警、防務能力的低下,喪失應有的反應,致使日軍在那樣不利的地理條件下隨意上岸,造成戰(zhàn)爭初期極其被動的局面。> 遠東第一大塢 > 見證「百年特優(yōu)工程」 >山東半島隔海相望的遼東半島,也是120年前甲午戰(zhàn)爭的重要戰(zhàn)跡地,自然成為我多次考察的目的地。>位于遼東半島最南端的旅順口,是當時威震遠東地區(qū)的海疆戰(zhàn)略重鎮(zhèn)。東臨黃海,西瀕渤海,近扼出入渤海的老鐵山水道。天然不凍的旅順港東西細長而南北狹窄,口門最窄處僅9丈,形如撲滿。港灣內常年風平浪靜,可供巨艦駐泊。1887年,李鴻章親自到旅順口考察,認為此地水深不凍,往來無間,進可以戰(zhàn),退可以守,口接大洋,地出海中,控制要害,實為「水師扼要之所」,得出「蓋咽喉要地,勢在必爭」的結論,也由此發(fā)出了「北洋海濱欲覓如此地勢,甚不易得」的欣喜感慨。>旅順大船塢俯瞰>為滿足北洋海軍巨艦的維修,李鴻章經實地勘察后,選擇在港區(qū)東邊修建了一座超大型船塢,在當時被稱為遠東和亞洲的第一大船塢。>船塢是專門用于修建船舶的大型水工建筑物,旅順口這座船塢當年先后聘用德、法兩國工程顧問而修建,歷時近十年才完工,耗費近140萬兩白銀的巨資。>1882年,負責北洋海防營務的袁保齡(袁世凱的叔父)兼任旅順港塢工程總辦,他恪盡職守,嘔心瀝血,為確保大塢的工程質量做出了重要貢獻,最終于1889年因操勞過度而死在旅順大塢的工地上。李鴻章巡閱旅順口時,看到海防營務建設成果,曾對袁保齡贊賞道:「旅順炮臺營壘堅固可守,全賴保齡督飭之力?!故兹魏\姶蟪?、醇親王奕譞親閱旅順口時,認為旅順口「海防布置合宜,保齡尤為得力」。在今天看來,旅順大塢的確是一個物超所值、堪稱「百年大計」的特優(yōu)工程。>旅順大船塢俯瞰>為滿足北洋海軍巨艦的維修,李鴻章經實地勘察后,選擇在港區(qū)東邊修建了一座超大型船塢,在當時被稱為遠東和亞洲的第一大船塢。>船塢是專門用于修建船舶的大型水工建筑物,旅順口這座船塢當年先后聘用德、法兩國工程顧問而修建,歷時近十年才完工,耗費近140萬兩白銀的巨資。>1882年,負責北洋海防營務的袁保齡(袁世凱的叔父)兼任旅順港塢工程總辦,他恪盡職守,嘔心瀝血,為確保大塢的工程質量做出了重要貢獻,最終于1889年因操勞過度而死在旅順大塢的工地上。李鴻章巡閱旅順口時,看到海防營務建設成果,曾對袁保齡贊賞道:「旅順炮臺營壘堅固可守,全賴保齡督飭之力。」首任海軍大臣、醇親王奕譞親閱旅順口時,認為旅順口「海防布置合宜,保齡尤為得力」。在今天看來,旅順大塢的確是一個物超所值、堪稱「百年大計」的特優(yōu)工程。>1986年和1988年,經過嚴格的審批手續(xù),我兩度得以進入海軍4810工廠,實地考察廠區(qū)內的「旅順大塢」。站在大塢的近前,眼前的景象令我感到震撼,龐大的塢體全部由石材逐級堆砌而成,歷經百余年的風霜雨露,原本沙灘色的石材表面已經變成油跡斑斑的深褐色,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百年歷史的滄桑。>據史料披露,當年旅順東港大塢可以停泊大型軍艦,長138米、寬41米、深12.6米,港池四周用山東方石砌成。大塢周邊有鐵路連接,三面配備大型起重機及煤炭輸送機,為修理服務的一排排廠房依山勢而建,周圍山丘上還設有數座護衛(wèi)性的炮臺。>沿著石階慢慢走到塢底,抬頭仰視正在塢中檢修的飛彈驅逐艦,頓時會感受到軍艦艦體的龐大與自己身軀的渺小形成的強烈反差。經歷了甲午戰(zhàn)爭與日俄戰(zhàn)爭兩次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火洗禮,始建于19世紀80年代的這座船塢依舊堅固如初,歷經清末、民國和新中國,始終發(fā)揮著大型艦船入塢檢修的功用,甚至直到21世紀的今天,仍然繼續(xù)為人民海軍的大型艦船提供著可靠的維修保障。> 后記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走過這么多的甲午舊戰(zhàn)場,最大的感受就是,在甲午又至的今天,我們仍然面對著無法回避的嚴峻外部挑戰(zhàn),一定要認真總結歷史經驗教訓,以壯士斷腕般的決心,大力實行創(chuàng)新變革,消除富國強兵的各種羈絆。只要萬眾一心把中國自己的事情真正辦好,把各種隱患和問題統(tǒng)統(tǒng)徹底解決在「決戰(zhàn)之前」和「戰(zhàn)場之外」,120年前的歷史悲劇就絕不會重演!>值得一提的是,這幾年一些民間有實力的企業(yè)和企業(yè)家自發(fā)籌集資金,完成在舊戰(zhàn)場復制甲午戰(zhàn)艦這樣的項目。譬如,如今在威海港客運碼頭的北側,人們可以看到一艘高高飄揚著黃龍旗的黑白兩色分明的巨型戰(zhàn)艦,它就是依照1:1比例復制的北洋海軍7335噸級旗艦「定遠」號。再如,前不久從甲午戰(zhàn)爭的另一大戰(zhàn)跡地遼寧丹東港傳來消息,鄧世昌「致遠」號巡洋艦復制工程已經全面展開,并有望于9月17日黃海海戰(zhàn)紀念日,「復活」的「致遠」艦順利滑下船臺,成為當地即將新建的甲午戰(zhàn)爭紀念館的重要載體。>
三、大連花園口經濟區(qū)的歷史文化
花園口,古稱桃花浦,座落在莊河縣明陽鎮(zhèn)境內,是一個美麗的小港口。港口入口處有兩塊壯觀的礁石突出,形似龍蝦扼守港口,人稱“蝦老石”。港口近岸處礁石嶙 峋,峻峭壁立,漲潮時水深約三米,地勢險要。傳說很久以前,這里遍生艷麗誘人的花草,把??邳c綴得猶如一座花園,由此得名為花園口。
【古代花園口】
商朝時隸屬營州;周代隸屬幽州;春秋戰(zhàn)國時期為燕國屬地,歸遼東郡管轄,秦代沿襲之;西漢初年實行“郡國并行制”,隸屬燕國統(tǒng)轄;漢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 128年),改燕國為郡,花園口則歸遼東郡管轄;東漢時期隸屬幽州遼東郡;東漢末年,公孫度占據遼東,花園口歸其所屬的平州管轄。三國時期,則屬于魏國遼東郡西安平縣地,西晉沿襲之。南北朝之時,花園口先后隸屬于前燕、前秦、后燕統(tǒng)轄下的平州遼東郡,直至高句麗占據遼東;唐貞觀年間,發(fā)兵遼東,討伐高句麗,期間,唐海陸大軍即在花園口登陸。至唐收復遼東之后,花園口則隸屬其安東都護府管轄。嗣后,花園口先后隸屬遼代東京道遼陽府下的鎮(zhèn)海府平南縣,金代東京路下曷蘇館路,元代遼陽行省遼陽路蓋州。明代時,遼東設立遼東都指揮使司,花園口屬其下復 州衛(wèi)管轄,并修建防倭墩臺,抵御倭寇的侵擾。清朝初年,花園口受奉天府蓋平縣復來社管轄,乾隆時期隸屬盛京特別行政區(qū)管轄下的岫巖廳。
【近代花園口】
清光緒二年,花園口隸屬岫巖州。1894年(光緒二十年)10月24日至11月7日,甲午戰(zhàn)爭進攻旅順的日本侵略軍第二軍,從花園口登陸。1904年(光緒三十年)5月8日至13日,為增加對沙皇俄國作戰(zhàn)兵力,日軍第二軍再次從花園口和貔子窩等地登陸。1906 年 (光緒三十二年),清政府將岫巖州南部劃出,設置莊河廳,花園口隸屬之。嗣后,從晚清至民國,從東北淪陷到抗戰(zhàn)勝利,從國民黨占領到解放戰(zhàn)爭勝利,莊河廳 改為莊河縣,先后隸屬于奉天省興鳳道、遼寧省、奉天省、安東省、遼南行政公署第五專屬直至最后的遼寧省。此間,花園口一直歸屬莊河縣管轄。
【現代花園口】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花園口隸屬于遼寧省莊河縣。1956年2月,安東專員公署成立,花園口隨莊河縣隸屬之。1959年1月,我國實行市轄縣制,花園口隨莊河縣歸屬旅大市管轄。1966年3月至1968年12月期間曾劃歸丹東市管轄,后復歸旅大市。1981年2月,旅大市改成大連市,花園口隨莊河縣歸其管轄。1992年9月21日,經國務院批準,撤縣建市,莊河縣改為莊河市,花園口隸屬之。
【當代花園口】
2003年8月,大連莊河市政府在明陽鹽場籌劃新建大連花園口工業(yè)園區(qū)。2005年12月,大連花園口工業(yè)園區(qū)被遼寧省政府列為遼寧省沿海對外開放五大重點區(qū)域之一,成為省級重點開發(fā)區(qū),享有大連市級經濟管理權限。2007年9月,大連市委、市政府批準成立大連花園口工業(yè)園區(qū)黨工委、管委會,分別作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機構,享有省級開發(fā)區(qū)經濟管理權限。2008年5月,大連市政府決定將莊河市所屬的明陽鎮(zhèn)成建制劃歸花園口,同時將大連花園口工業(yè)園區(qū)正式更名為大連花園口經濟區(qū)。自此,花園口經濟區(qū)從莊河市劃分出,成為大連市委、市政府直管的六個先導區(qū)之一。
四、“花園口事件”是怎么回事?
沒有花園口放水,就沒有為武漢贏得寶貴的防御準備時間,就沒有以后的武漢大會戰(zhàn),就不可能消耗大量的敵人實力,為武漢大會戰(zhàn)后,形成有利于我方的相持階段,以后的結果,不好說。
以上就是關于花園口日軍登陸遺址相關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問題,您也可以聯(lián)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容。
推薦閱讀:
貴州花園景觀設計企業(yè)(貴州花園景觀設計企業(yè)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