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創(chuàng)意學院 > 技術 > 專題列表 > 正文
中國文學泰斗級人物(中國當代文學家100人排名)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中國文學泰斗級人物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023新版文章智能生成器,能給你生成想要的原創(chuàng)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計劃、工作報告、論文、代碼、作文、做題和對話答疑等等
你只需要給出你的關鍵詞,它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內(nèi)容,越精準,寫出的就越詳細,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線網(wǎng)頁版、PC客戶端,官網(wǎng):https://ai.de1919.com
本文目錄:
一、魯迅在中國文學教育領域有著怎樣地位?
魯迅在中國文學教育領域地位是比較高的,而且是人類文學藝術史上最偉大的巨人。魯迅在古文言文文化中,以及繁體文字改革的過程中還有新文化的過程中都有著重要的貢獻,能夠喚醒中華民族的靈魂,也是中華民族的靈魂導師,在文學界屬于泰斗系列的人物。
所以在中國文學教育領域?qū)︳斞傅脑u價是非常高的,也是中國文學教育領域的語言導師和文學藝術導師。魯迅先生對人類做的貢獻是比較大的,不僅改變了人類的智慧,也改變了人類文化以及文學藝術的結構整體,無論在任何時期,中華文字以及文化還有傳統(tǒng)文化,都能夠被少數(shù)人所掌握,而自從魯迅的時代到來之后。從新文化運動之中就改變了這一局面,知道知識文化的人越來越多,在全民簡化文字中以及廢棄一些古文言文中,帶領人們徹底走向了白話文,都讓人們掌握了文字文化。
通過這些方式將文化改變,所以文學藝術以及文字在發(fā)生巨大的改變,也讓人員素質(zhì)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雖然現(xiàn)在是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但是新文化的運動也推動了現(xiàn)在的發(fā)展。從文化以及文字等領域可以看出文學藝術的造詣是非常高的,而且魯迅先生在歷史上的意義非凡,能夠跟很多偉大的詩人相比。
很多人都知道,東方世界新文化的運動成果改變了中國的文化知識結構群,也讓全民的文化知識水平能夠達到以前沒有達到的高度。并且人類的素養(yǎng)也得到了提高,這不僅僅是幫助國家喚醒了靈魂。也能夠讓中國的人民覺醒,從而奮起直追,所以魯迅的活靈活現(xiàn),讓一些藝術作品變得真實起來。對于中國文學領域來說,魯迅就是一股清流,也是開創(chuàng)第一人。
二、賈平凹是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嗎
賈平凹是中國作協(xié)會員。本名賈平娃,1952年2月21日出生于陜西省商洛市丹鳳縣棣花鎮(zhèn),中國當代作家,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中國作家協(xié)會散文委員會主任,[4陜西省作協(xié)主席。賈平凹是當代頗具影響力的知名作家。
三、曹雪芹在中國文壇的地位到底有多高?
曹雪芹的文壇地位取決于紅樓夢的地位,如果單從長篇小說來分析,紅樓夢的文學地位很高,可以說位居首位。都知道紅樓夢是我國非常著名的一個名著,紅樓夢講述了一家人的故事,同時也講述了一個家族的沒落,紅樓夢其實在我國文學史上有著比較高的地位。在社會價值方面,《紅樓夢》作為四大名著,其實紅樓夢里講述了很多愛情故事,是其他三個名著中沒有講述到的,幾乎涉及到了詩詞歌賦、歷史名人事跡、神話、醫(yī)學、建筑學、烹飪等等,有著很濃厚的傳統(tǒng)文化氣息,以及對所描繪的社會的矛盾的復雜性上,都是值得寫作者閱讀思考的,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 ,反映了當時封建社會的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風貌。
比如像內(nèi)視角、外視角,多線敘事,語言筆法,等等都有值得寫作者學習研究的地方。 也讓我們體會到了一些官場上的東西,所以說紅樓夢在我國文學史上的地位還是比較高的,它能夠評上四大名著就說明紅樓夢應該不是一般的文學作品,在思想上,《紅樓夢》世界,那種渾渾噩噩有種讓人思考又不知道該思考什么的感覺,一種奇妙的說不清道不明又讓人覺得沉重的感覺,有種特殊的吸引力 ,正是這些人物的愛恨交織讓我們感覺到了紅樓夢的文筆寫的是非常不錯的,也對紅樓夢中賈家家族的沒落感到了一些不幸,在古代的時候有很多人寫書,但是很少有人可以和四大名著相比,我們評出四大名著,正是因為我國古代的人還是我們現(xiàn)在的人,都對這4本書里面的意義和韻味,體會的比較深。這是幾乎隨便什么人都可以研究點什么東西出來的,就因為《紅樓夢》包涵廣泛。
從思想上比較?!都t樓夢》看完,雖然也會引人深思,但多是一種迷茫感,有一種不知歸處的感覺 ,也就是說我們對這些名著都是有所體會的,這些名著也給了我們一定的道理我們都知道,作為一個文學作品肯定是要流傳千古的,更多的是一種思想上的醒悟,起警醒的作用 ,這里面的東西也會流傳很久,所以紅樓夢在中國文學史上,我覺得也有一種里程碑式的意義。有一種哲理上的思考,能夠起到引導世人的作用 。
正是因為這本書的出現(xiàn)好像也讓我們了解了曹雪芹的身世和文學地位,紅樓夢的文學地位可以說是第一名的,曹雪芹的在文壇排個前三,是綽綽有余的。
四、中國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有哪些姓李的大人物?
李思摩:
李突地,
李國昌:
李勣
李粲:
李子和:
李抱玉:
李忠臣
李國臣
李寶忠:
李光進:
李元諒:
李全略:
李茂勛:
李利貞(
李耳(老子):春秋末期思想家、哲學家,道家的創(chuàng)始人。著有《老子》
,又稱《道德經(jīng)》。
李冰:戰(zhàn)國時期水利家。被秦昭王任為蜀郡守,他依法治水,修建了馳名中外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為國家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水利工程作出巨大貢獻,被后世奉為川神。
李悝:戰(zhàn)國初期魏國著名政治家。所著《法經(jīng)》在中國古代法律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李牧:(前?~前229年),戰(zhàn)國時期趙國人,戰(zhàn)國末年著名軍事家。
李斯:(前?~前208年),上蔡人(今河南上蔡)。著名秦國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
李信:戰(zhàn)國時代秦國將軍。
李廣:西漢名將,多次參加反擊匈奴的戰(zhàn)爭,以勇敢善戰(zhàn)著稱。在任右北平太守時,匈
奴數(shù)年不敢攻擾,稱之為"飛將軍"。李陵:(公元前?~前74年),字少卿,隴西成紀人(今甘肅秦安),名將李廣之孫。著名西漢將領。
李忠:字仲都,東萊黃人。云臺二十八將之十五。
李固:(公元94~147年),東漢大臣。字子堅。漢中南鄭人(今陜西漢中)。曾在東漢時任三朝(順帝、沖帝、質(zhì)帝)太尉,博學多才、能言善變,不畏權貴、敢于抗爭,故有“北斗喉舌”之美譽。
李膺:(公元110~168年),字元禮,漢朝潁川襄城人(今河南襄城)。著名東漢政治家。滿腹經(jīng)綸,被譽為“天下??钤Y?!?
李育:東漢一代名儒。
李尤:東漢文史學家。廣漢雒(今四川廣漢雒城)人。年少時以能文著稱,曾撰《蜀記》。安帝時為諫議大夫,受詔與謁者仆射劉珍等共撰《東觀漢記》。
李傕(?-198)涼州北地郡人,漢末三國時群雄之一。東漢末年的涼州軍閥、權臣,曾挾持漢獻帝,專政四年。
李典:(公元174~209年),字曼成,山陽鉅野人(今山東山陽)。
李登:(生卒年待考),著名三國時期魏國音韻學家。任左校令。著《聲類》十卷,以宮、商、角、徵、羽五聲區(qū)別字音,尚未分立韻部,是最早的一部韻書。
李密:西晉文學家。所著《陳情表》以侍親孝順之心感人肺腑,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廣為傳誦,影響深遠。
李充:東晉著名的文學家、文論家、目錄學家、書法家。
李式:東晉書法家。
李颙:東晉文學家。
李暠: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人。東晉十六國時期西涼武昭王。政治家,文學家。曾著有《述志賦》、《槐樹賦》、《大酒容賦》等多篇。
李沖: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人。北魏時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李騫:字希義,趙郡平棘人。南北朝時文學家,博涉經(jīng)史,富文藻。
李孝貞:趙郡柏人。南北朝時文學家,少好學,能屬文。孝貞著有文集二十卷,《隋書本傳》行于世。
李鉉:字寶鼎,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人。南北朝北齊名儒。
李同軌:東魏趙郡高邑(今河北柏鄉(xiāng)縣北)人。一代名儒。
李公緒:趙郡柏人(今邢臺市隆堯縣)。約北齊文宣帝天保初年前后在世。撰有典言十卷,又撰質(zhì)疑五卷,喪服章句一卷,古今略記二十卷,玄子五卷,趙記八卷,趙語十二卷。
李概:趙郡柏人人。撰戰(zhàn)國春秋及音譜,并行于世。又自簡詩賦二十四首,謂之達生丈人集。
李神威:趙郡人。撰樂書近百卷。
李安世:趙郡人。北魏政治家,上疏建議實行均田制。
李謐:趙郡人。少好學,博通諸經(jīng),周覽百氏。初師事小學博士孔璠。數(shù)年后,璠還就謐請業(yè)。同門生為之語曰:"青成藍,藍謝青,師何常,在明經(jīng)。"著有《明堂制度論》。
李德林:(530-590),字公輔,博陵安平人。生于魏廢帝中興元年,卒于隋文帝開皇十一年,年六十一歲。少有神童之譽。
李百藥:(565--648),字重規(guī),定州安平(今屬河北)人,唐朝史學家。除擅長文章外,還很善于寫詩?,F(xiàn)在他的傳世之作有詩20余首,文章13篇,以及被列入二十四史的《北齊書》。
李延壽:安陽市人。唐代史學家。曾參加過官修的《隋書》、《五代史志》(即《經(jīng)籍志》)、 《晉書》及當朝國史的修撰,還獨力撰成《南史》、《北史》和《太宗政典》。
李嶠:趙州贊皇(今河北省贊皇縣)人。唐代政治家,文學家,少有才名。前與王勃、楊炯相接,又和杜審言、崔融、蘇味道并稱“文章四友”。
李華:趙州贊皇(今河北省贊皇縣)人。唐代散文家,與蕭穎士齊名,世稱"蕭李"。并與蕭穎士、顏真卿等共倡古義,開韓、柳古文運動之先河。其傳世名篇有《吊古戰(zhàn)場文》。亦有詩名。后人輯有《李遐叔文集》。
李翰:趙州贊皇(今河北省贊皇縣)人。唐代文學家,為文精密,為序張巡守城事跡,文有前集三十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李守素:趙州人。唐初十八學士之一。尤諳氏族學。
李端: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大歷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輩較輕,但詩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聽箏》入選《唐詩三百首》。今存《李端詩集》三卷。
李嗣真:趙州柏人。撰明堂新禮十卷、孝經(jīng)指要、詩品、書品、畫品各一卷。博學曉音律,兼善陰陽推算之術。工畫鬼神,舉李仲昌同師于尹琳,亦工雜畫,有禮圖等雜畫五十六卷傳世。見于《歷代名畫記》、《新舊唐書本傳》、《藝文志》、《榆園畫志》。
李觀:先為隴西人,后家江東。為文時謂與韓愈相上下。韓愈稱其“才高于當世,而行出于古人”(《李元賓墓銘》)。大順中,(公元八九一年)陸希聲集其遺文,為文編十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度莆摹蜂洿嫖乃木恚度圃姟蜂洿嬖娨痪?。
李翱:隴西成紀人。唐代思想家,文學家。他曾從韓愈學古文,協(xié)助韓愈推進古文運動,兩人關系在師友之間。
李乂:趙州房子人。年十二,工屬文,與兄尚一,尚貞俱以文章見稱。兄弟同為一集,號為李氏花萼集,凡二十卷,并行于世。
李善:所注蕭統(tǒng)(文選》六十卷,至今被視為《文選》最主要的注本之一。
李邕:廣陵江都(今江蘇省揚州市)人。唐代書法家,文學家。李邕的行書對后世行書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宋元的幾位大書法家如蘇軾、黃庭堅、趙孟頫等無不受其影響。
李頎:趙郡(今河北趙縣)人。詩內(nèi)容涉及較廣,尤以邊塞詩、音樂詩獲譽于世。擅長五、七言歌行體。后人輯有《李頎詩集》 。
李益:隴西人。著名詩人。貞元末,與宗人李賀齊名。每作一篇,教坊樂人以賂求取,唱為供奉歌辭。其《征人歌》、《早行篇》,好事者畫為屏障。又是中唐邊塞詩的代表詩人。
李公佐:隴西人。唐代小說家。撰有傳奇:《南柯太守傳》。
李朝威:隴西人,唐代著名傳奇作家。著有《柳毅傳》,本人也被后來的一些學者譽之為傳奇小說的開山鼻祖。
李復言:隴西人,唐代小說家。著有《續(xù)玄怪錄》。
李思訓:著名畫家。擅畫青綠山水。明代莫是龍和董其昌等人提出繪畫上的南北宗論,則將他列為“北宗”之祖。
李昭道:著名畫家。
李陽冰:趙郡(治今河北趙縣)人。唐代文字學家、書法家。以篆學名世,精工小篆,圓淳瘦勁,為秦篆一大變革,被譽為李斯后小篆第一人,對后世頗有影響。
李龜年:著名樂曲兼演唱家。后人稱為“歌圣”。
李春:隋代造橋匠師。現(xiàn)今河北邢臺臨城人士。隋開皇十五年至大業(yè)初(595~605)建造趙州橋(安濟橋)。趙州橋存世1400多年,堪稱中國建筑史上的奇跡之一。
李靖:(公元571~公元649年),字藥師,京兆三原人(今陜西三原)。隋朝名將韓擒虎的外甥,唐朝著名將領。
李淵:唐高祖(566~635)。唐代開國皇帝。字叔德。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人,祖籍趙郡隆慶(今邢臺市隆堯縣)。
李建成:(公元589~626年),小字毗沙門,唐高祖李淵長子,隴西成紀人(今甘肅秦安)。
李世民:唐太宗(599~649年),創(chuàng)造了“從諫如流,道不拾遺、夜不閉戶”的貞觀盛世。
李隆基:唐玄宗(685年~762年),大唐皇帝(712年-756年在位),李隆基為睿宗李旦第三兒子,廟號“玄宗”,又因其謚號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稱為唐明皇。另有尊號“開元圣文神武皇帝”。玄宗在位年間,是大唐由盛變衰的關鍵時期。
李純:唐憲宗(778年~820年),憲宗在位期間,勤勉政務,著手削藩,開創(chuàng)了唐朝的中興氣象,史稱“元和中興”,是唐朝后期最杰出的皇帝。
李白:唐代著名浪漫主義詩人,他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極其崇高的地位,人稱“詩仙”。
李晟:(公元727~793年),中唐將領。字良器。洮州臨潭(今屬甘肅)人。勇烈有才,善騎射,平朱沘之亂。
李愬:(公元773~821年)中唐將領,雪夜入蔡州,平吳元濟之亂。
李吉甫:趙郡贊皇(今河北省贊皇縣)人,唐朝宰相,地理學家。
李德裕:(787—850),趙郡贊皇(今河北省贊皇縣)人。李吉甫之子,中唐宰相。唐代文學家﹑政治家。代表作有《會昌一品集》、《左岸書城》、《次柳氏舊聞》等。
李賀:(公元790~816年),中國唐代詩人。想象豐富奇特、語言瑰麗奇峭。
李商隱: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
李頻:著名詩人。
李谷:(903—960),《宋史·李谷傳》。
李煜:(公元937~978年),南唐李后主,被稱為“千古詞帝”。
李穆:善篆、隸,工丹青。
李沆:北宋“圣相”。
李維:博學,少以文章知名,至老手不廢書。嘗預定《七經(jīng)正義》,修《續(xù)通典》、《冊府元龜》。
李淑:著有文集一百余卷,嘗修國朝會要、三朝訓鑒圖、閣門儀制及康定行軍賞罰格,又獻擊訓三篇,均《宋史本傳》并行于世。
李虛己:著有《雅正集》十卷。
李成:北宋著名畫家。和范寬與另一位山水畫家關仝一起被稱為“三家鼎峙”、“百代標程”的大師。
李常:黃庭堅之舅。有文集、奏議六十卷,《詩傳》十卷,最早的會計學著作《元祐
會計錄》三十卷。
李格非:北宋學者。著《洛陽名園記》。
李清照:南宋女詞人。論詞強調(diào)協(xié)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
李公麟:北宋著名畫家。傳寫人物尤精。李之儀:能為文,尤工尺牘,蘇軾謂入刀筆三昧。
李廌:蘇門六君子之一。蘇軾謂其文章筆墨瀾翻,有飛沙走石之勢,說其是子之才,萬人敵也。
李誡:北宋著名土木建筑家、《營造法式》一書的編纂者。
李從周:著有《字通》。
李綱:北宋名相。李唐:南宋著名畫家。
李侗: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老師。
李燔:南宋著名學者。
李覯:南宋名儒,著《周禮致太平論》、《平土書》、《禮論》。
李攸:南宋學者、藏書家。撰有《宋朝事實》一書,對考證北宋一代典章制度有幫助。
李冶:宋元四大數(shù)學家之一。對天元術進行了全面總結,寫成數(shù)學史上的不朽名著——《測圓海鏡》。
李杲:中國醫(yī)學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醫(yī)“脾胃學說”的創(chuàng)始人,著有《脾胃論》、《內(nèi)外傷辨惑論》、《蘭室秘藏》、《活法機要》、《醫(yī)學發(fā)明》、《東垣試效方》等。
李俊民:金代文學家。有《莊靖集》十卷。
李孝光:元代詞作家。少年時博學,以文章負名當世。著作有《五峰集》11卷。
李釜:明代著名圍棋棋手。
李夢陽:(公元1473~1530年),明代文學家。前七子之一。字獻吉,號空同子。慶陽(今屬甘肅)人。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州(今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蘄州鎮(zhèn))人,漢族,中國古代偉大的醫(yī)學家、藥物學家。歷時二十七年編成《本草綱目》一書,是我國古代藥物學的總結性巨著,在國內(nèi)外均有很高的評價,已有幾種文字的譯本或節(jié)譯本,另著有《瀕湖脈學》。
李攀龍:明代文學家。后七子之一。
李春芳:有“青詞宰相”之稱。在數(shù)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李廷機:著有《四書臆說》《春秋講章》《通鑒節(jié)要》《性理刪》《燕居錄》《李文節(jié)文集》等。
李中孚:明清之際哲學家。在理學上的造詣,被稱為“海內(nèi)大儒”。
李鱓:清代著名畫家。揚州八怪之一。
李方膺:清代著名畫家。揚州八怪之一。
李漁:(公元1611 ~1680年),戲曲理論家、作家。原名仙侶,字謫凡,號天徒,中年改名李漁,字笠鴻,號笠翁。浙江蘭溪人。
李氏,女,廣東番禺(有史料作廣州三元里)人,順治七年(1650),清軍圍困廣州,被朔騎所擄,為免其辱,賦詩10首自縊而亡。在今人編輯出版的《三編清代稿鈔本》中,收入有其詩若干,可管窺其部分詩作精華。
李調(diào)元:清代戲曲理論家,詩人。其詩作《萬善堂詩》清婉雍容,名震一時。
李兆洛:清代學者、文學家。精輿地、考據(jù)、訓詁之學。為文主張混合駢、散兩體之長,與桐城派散文立異,是陽湖派代表作家之一。所選《駢體文鈔》為歷來最好的駢文選本,標舉魏晉、六朝宗旨。書學功底極深,尤善行草。
李審言:江蘇興化人。國學大師。工詩文考證,著作豐富,著有陶齋藏石記釋文《楓園藝友錄》。
李惺:清代教育家。有《西漚全集》10卷、《西漚外集》8卷刊印行世。
李汝珍:博學多才,精通文學、音韻等,留存現(xiàn)世最出名的作品就是《鏡花緣》。
李伯元:多才多藝,擅長制藝詩賦,繪畫篆刻,金石考據(jù)?!豆賵霈F(xiàn)形記》是晚清譴責小說的代表作。
李慈銘:(1830~1894)晚清著名文史學家。嗜書成癖,承乾嘉漢學之余緒,治經(jīng)學、史學,蔚然可觀,被稱為“舊文學的殿軍”。 著有《越縵堂日記》。
李毓秀:清初著名學者、教育家。著有《弟子規(guī)》。
以上就是關于中國文學泰斗級人物相關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問題,您也可以聯(lián)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nèi)容。
推薦閱讀:
中國五種字體特點及辨別方法(中國五種字體特點及辨別方法圖片)